[爆卦]多元評量教育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多元評量教育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多元評量教育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多元評量教育部產品中有16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李佳燕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一系列課程的由來] 好幾年前,人本教育基金會,還有很會說故事的陳培瑜和我一起到立法院,找立委田秋堇。 為了越來越多愛說話、無法久坐、好動、愛幻想做白日夢的孩子,在學校被冠上"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直接往醫療推去,而學校卻協助有限。 我為了這次的拜訪,還到好幾所學校,拜訪了輔導主任和學務主任,了解學...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因為疫情,遠距教學已經實施超過兩個星期,這段時間學生經由電腦、電視和平板等設備參與線上教學,也讓不少家長擔心視力會受影響。還有家長發現,有些小孩的課表,一個星期的35堂課都是自主學習,這樣會不會學太少?教育部回應,是鼓勵各校採取彈性、多元化的課程和評量方式,並以從寬認定原則來處理。 詳細新聞內容請...

多元評量教育部 在 魏嘉彥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05 14:56:07

停課到暑假 防疫不停學| #停課期間學生受教權 為守護本縣所轄各級學校學生之受教權,日前嘉彥詢問教育處是否有下達行政命令規定所轄之各級學校,停課期間不得以大量作業、考卷來取代「線上同步或非同步學習」;縣府回覆教育處已於110年5月31日以函文各校「不宜以大量作業、考卷來取代線上同步或非同步...

多元評量教育部 在 曾俊傑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07:58:06

⚠️【教育部新聞稿】⚠️ 請各位家長注意‼️ 全國各級學校因應疫情 延長停止到校上課至學期結束 發佈單位:綜合規劃司 聯絡人:林雅幸 電話:(02)7736-5625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全國實施疫情警戒第三級時間延長,為降 低群聚感染之...

多元評量教育部 在 撼動H.D.A_官方唯一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21 21:30:44

快訊》教育部即時新公告 停止到校延長至7/02 ━━━━━━━━━━━━━━━━━━━━ 🏫全國各級學校&公私立幼兒園 停止到校上課,延長至7/2(五) 兒童課照中心及補習班 請學生停止前往,在家學習,延長至7/2(五) ━━━━━━━━━━━━━━━━━━━━ 延長停止到校上課期間,持續提供 ...

  • 多元評量教育部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1 01:38:00
    有 158 人按讚

    [這一系列課程的由來]
    好幾年前,人本教育基金會,還有很會說故事的陳培瑜和我一起到立法院,找立委田秋堇。
    為了越來越多愛說話、無法久坐、好動、愛幻想做白日夢的孩子,在學校被冠上"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直接往醫療推去,而學校卻協助有限。
    我為了這次的拜訪,還到好幾所學校,拜訪了輔導主任和學務主任,了解學校的困難是什麼,在基層的老師有什麼建議能改善教育的無能為力。
    那次,我們談得非常興奮,甚至想設立一所實驗學校,教室內不再是小朋友排排坐,而是可站可坐可躺可搖,每天都有課外活動時間,讓孩子習得各種生活技能,有接觸各種體育與藝術活動的機會,回家作業多元化.....。
    可是,終究只是空中樓閣。
    台灣的主流教育,依舊著重記憶背誦書寫筆試,上課最好乖乖坐著聽,不要動來動去,更不要講話。不重視音樂體育美育藝術教育生活技能…..。大家無視於世界在變,社會活動與從前大不相同,仍然一如往昔,繼續拜著科舉制度,追逐分數與名次,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憐的是孩子。被大人安排學習著據說長大會有用的東西,然後,長大才知道過去所學,有用的沒多少,倒是最精華的童年和青春年華,都在安親班補習班評量中虛度了。
    於是,人本教育基金會想著如何從讓大人了解孩子、協助各種各樣的孩子開始。無論是從學習上、生活上,最重要的是--從最根本的人的價值去思考,進而改變大人,改變大人對孩子的看法,改變大人與孩子互動的方式,改變大人對孩子的想像與期待,而養成一個能獨立思考,自助助人,生活快樂的孩子。
    這是策畫”是小搗蛋還是愛迪生?”系列課程的發想由來。
    大力推薦系列課程中,每一位老師的課,都非常精彩,一堂都不能錯過。
    很多父母一再抱怨孩子很難教,搞得一個頭兩個大。請不要只會抱怨。孩子真的不好教,我們來上課,學習重新做現代的父母與老師。
    《讓小搗蛋變愛迪生 啟迪工作坊
    親職教育講座》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過動兒。每一個生命,本來就應該要動。大家熟悉的愛迪生,小時候被當麻煩大王,特別是在學校裡:無法墨守成規、愛思考(很分心)、愛發問(沒規矩)、愛自己實驗(不服從)…,製造很多麻煩,堪稱『小搗蛋』代表。然而愛迪生的母親卻很能欣賞他,很能看出他的優點,還能在別人指責『這個孩子怎麼這樣子』時,挺身而出,說出愛迪生的過人之處,保護孩子並讓別人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他。

    在家裡、學校中的現代「愛迪生們」,因為分心、過動、控制不了自己、不停地發問,常帶給身旁的大人困擾;但他們也同時具備善良、熱情聰明、有創造力、勇於冒險、不畏懼威權…的特質。當小搗蛋的父母、老師們擁有看見愛迪生的眼光,小搗蛋就能蛻變成屬於自己人生的愛迪生。

    【啟迪工作坊】是安排給家長、教師及對教育議題有興趣者的系列講座,希望幫助您:
    • 越過行為的表象而看到孩子們的本質與能力。
    • 增長愛的能力,陪伴孩子面對困難、建立自信,並發展優勢。
    • 協助父母發現並去除阻礙,以溝通取代命令、以行動取代焦慮,減少親子衝突等。

    這幾年來,「啟迪工作坊」陸續在鳳山、苓雅、岡山、小港、旗山等區舉辦,引起熱烈響應,今年持續辦理,提供家長、教師們學習與成長的機會,請千萬不要錯過!

    週三班課程表(9/1、9/8、9/15、9/22),上課時間:13:30-16:30
    日期/星期 講題 講師
    9/01(三) 是小搗蛋還是愛迪生?─理解過動的孩子 李佳燕(傳家診所醫師)
    9/08(三) 以啟發取代懲罰─陪孩子面對問題 陳培瑜(兒童獨立書店創辦人)
    9/15(三)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陳生慶(人本基金會資深親職講師)
    9/22(三) 滋養孩子的大腦─協助孩子有效學習 張萍(人本基金會全國校安中心主任)

    週六班課程表(9/4、9/11、9/18、9/25),上課時間:13:30-16:30
    日期/星期 講題 講師
    9/04(六) 是小搗蛋還是愛迪生?─理解過動的孩子 李佳燕(傳家診所醫師)
    9/11(六) 以啟發取代懲罰─陪孩子面對問題 陳培瑜(兒童獨立書店創辦人)
    9/18(六)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陳生慶(人本基金會資深親職講師)
    9/25(六) 滋養孩子的大腦─協助孩子有效學習 張萍(人本基金會全國校安中心主任)
    上課地點:線上課程,將於課前通知發出邀請
    免費系列課程,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連結網址或掃描QR CODE):https://reurl.cc/XeZ0dR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 承辦單位:人本教育基金會

  • 多元評量教育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4 17:07:10
    有 1,476 人按讚

    #看見疫情下的教育與不平等
    #借鏡他國遠距教學經驗
    #花蓮與台北市大安區的第一線教學現場實況初步蒐集
    #數位落差不只是硬體
    #監督各部會局處整合改善

    疫情警戒期間,我辦公室收到來自老師、家長、校方等各方許多意見,反應因應「停課不停學」的 #遠距教學 問題。例如老師必須緊急應變、準備、進修、處理軟硬體設備;學生家裡網路頻寬不夠、家長必須邊工作邊協助小孩上課蠟燭多頭燒;學校擔心有學生學習進度落後等等。

    但其實遠距教學不光是因應疫情而來,已是數位科技快速成長下的各國趨勢。自去年上任以來,我便持續透過質詢及預算審查,要求教育部完善遠距教學的各項準備,當時的重點在保障 #弱勢或偏鄉學生 的學習權益。

    七月警戒期間,我請我辦公室在花蓮與台北市大安區服務的同仁柯青余、王格致和徐邱宜婕,請教多位校長、教師及家長在教學現場的實際狀況,以下重點整理跟大家分享。

    📊 #花蓮縣 遠距教學實況整理
    共訪問:11位校長5位教務主任1位老師4位家長(涵蓋11所小學、7所國中與1所高中)

    ➡到課率
    學校間差異頗大,有學校到課率為百分之百、也有學校的到課率和實體一樣、還有學校的到課率變為60-80%。有趣的是,還有一所學校表示,到課率比以往實體上課時高。

    ➡數位硬體資源
    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校有告訴我們比較明確的狀況,他們表示,硬體部分沒有問題,缺少部分學校都已想辦法補及借給學生。有提到借用數量的學校,通常學生出借平板率為2%到5%;有兩間學生人數較少的學校出借平板率為20%。

    ➡教學現場實況
    ① 除了兩間學校表示出席率幾乎百分之百外,不少學校都有零星缺席狀況,並表示。比實體上課時差,需要老師加倍努力克服。包括打電話提醒學生上線,像有受訪者提到,有時學生是睡過頭,老師電話提醒後就會上線。四所學校表達他們有事前演練過,其他則未告知演練狀況。

    ② 一所缺課率高達20-40%的學校的校長提到,過去實體上課時,出席率其實非常好。他認為遠距學習會造成高缺課率,主要因為該學區位於都市與鄉村的交界,許多家長已另外花錢將學生送往都市學校就讀;留下的學生多數來自隔代教養家庭或社經弱勢家庭,部分家長較不重視學生數位學習,但許多則是因為家中無人照顧小孩,只好將小孩帶到工作場所,到田裡或到工廠,導致學生無法專心遠距上課。

    ③ 針對線上缺課部分的彌補:
    部分受訪校長認為,學校的老師都已經非常盡力去叮嚀與家訪,但要改善家長的重視還是很難;但,學校已經準備規劃實體補課,希望可以彌補線上學習不足的地方。也有受訪老師及校長表示,老師已針對少數缺課學生特別聯繫家長,透過家長手機進行個別補課。

    ④ 有些老師和校長提到,部分學生表現比實體上課時好,更能發表意見;但也有些校長認為遠距數位學習效果並不好,只能是過渡作法,希望能早日回到實體上課。

    ⑤ 有家長擔心無法進行實體考試,會影響未來升學。也有家長反應,老師之間數位能力落差相當大,效果很不一。也有家長建議,希望讓北部都市的老師與花蓮進行數位交流,交換課程,讓學生透過多元師資幫助學習。

    📊 #北市大安區 遠距教學實況整理
    受訪者:20位校長、1位主任、1位老師、6位家長(分布於21所公立國中小學)

    ➡到課率
    所有的受訪者中,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知道、也願意提供比較具體的狀況,他們提到學生到課率95%以上、幾乎百分之百(有些睡過頭就沒辦法到課;或是低年級有家長因防疫把小孩送到鄉下阿公阿嬤家,比較沒在管。)

    ➡數位硬體資源
    所有的受訪者中,有一半的受訪者有回應數位軟硬體資源的部分,他們表示硬體設備上沒有問題。其中有四所學校的受訪者很具體的提到,全校需要借平板或網卡的只有一兩位或個位數。

    ➡教學現場實況
    ① 有三所學校提到事前演練過,多數學校表示在調整後,整體教學狀況良好。有些國小因低年級注意力較難集中,會以非同步教學方式進行或在晚間上課,因為需要家長陪同。有些老師和校長提到,遠距效果沒有實體好,期待早日回到實體上課,因為前一兩週新鮮感降低後,學生專注力容易下降。

    ② 帶給家長的挑戰與機會:
    部分受訪者提到,家長都很配合,只是過去實體上課時老師負責的課堂管理,會移轉成為家長與學生間的衝突。但,也提供了機會,讓有些家長更了解孩子狀況,與老師更緊密合作。

    ③ 對體育藝能等課程的挑戰很大:
    部分受訪者提到,體育課與表演藝術課等過去很靠實體互動的課程,受到很大影響,非常依賴老師能否找出新方法,例如利用互動軟體來保持學生興趣。

    ④ 評量方式的公平性:
    有些家長相當擔心評量方式能否公平;也有家長擔心,學生上網時間過久,變成網路成癮。

    ⑤ 部分受訪者提到,原本資訊能力較弱的老師特別辛苦,需要自學或學校資訊小組的協助。當然,資訊能力強的老師,對學校幫助也很大;例如,龍門國中因為有老師資訊能力特強(被稱為龍門國中唐鳳),還自行開發了軟體,成立「龍門雲端聯絡本」,讓學生家長與老師透過這個系統互動。

    【#數位落差 不是只是硬體】

    相比其他國家因為疫情超過一年以上的遠距教學,台灣的教學受到影響的程度相對較小,且也有較多的準備時間,但,我的團隊蒐集到的訊息顯示,準備的仍然很不足。特別是,硬體的電腦、平板或網卡相對仍比較容易快速補足,可是,數位學習高度挑戰家庭的支持能力,因為家庭空間環境、家長職業或家庭照顧支持系統不足所導致的學習上的落差,卻沒有解決。

    自去年上任以來,我便持續透過質詢及預算審查,要求教育部參考國外經驗來完善準備,包含網路建置、強化頻寬、充實載具及設備、軟體與數位平台的支援,特別是教師的數位能力以及教育的整體思維等各面向;我尤其強調必須要保障各類弱勢學生的學習權益,不能讓數位落差成為他們的學習阻礙。

    但可惜的是,即使教育部都有努力,但,這次停課不停學開始後,實務現場的狀況看出還是準備的不夠好:教學使用的軟體、硬體及教學方式等各面向,規劃應變多半只能靠學生、教師、家長、行政人員自己,辛苦測試執行;不少學生學習也因此中斷,根據民間團體調查,全班皆能在家線上學習的國高中小學生僅佔50%(之前記者會訊息)。

    【疫情下的教育與不平等:借鏡他國】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蒐集的各國資訊顯示,疫情下的停學以及遠距教學,會使得原本就存在的教育上的不平等,更加的擴大。

    也因此,這些國際組織建議政府增加教育資源,優先關注如何彌補學校停課或改為線上教學時,學習機會受到較大影響的弱勢學生。另一個重點建議則是,全面協助教師培養數位能力。教師的數位能力不是只是會技術操作電腦與軟體,還包括如何更為彈性地結合數位與實體教學,以及,有能力依學生個別差異而調整的教學方法。最後,各國教育政策都相當關注學生以及老師在疫情期間及之後的心理健康與情感支持。

    【重返學校後該做的事】

    📍彌補不平等與跟上計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政府以鼓勵課後輔導,以及鼓勵建立學生的同儕教練網的方式,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核心課程跟上。OECD也認為建立學生彼此教導的關係,有助於同時幫助學生的學習與社交。

    法國政府去年就宣布增加教師額外150萬小時的財務支持,讓老師能在課後輔導落後的學生。荷蘭政府則額外拿出244百萬歐元幫助學校彌補covid-19帶來的影響,主要也是補助各校舉辦假期中與課後的補課活動。

    📍支持老師們發展數位能力、共學交流,以及安全的數位平台與教學軟體

    政府應拿出資源協助老師們學習如何專業地將數位工具與教學整合,並支持老師們建立共學網路,交流並發展創新的教學方式。

    此外,政府也有必要,開發或提供能夠保護個人資料安全的平台以及教學軟體,確定所有的學習者都能安全地使用。

    📍關注與提供學生心理與情緒支持

    疫情期間,許多學生在家庭中,以及缺乏社交活動,往往面臨更高的心理壓力或情緒沮喪,恢復上課後,非常多國家提供了更多的心理諮商支持以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例如,韓國與希臘決定聘用更多的學校醫護人員以及心理諮商人員。

    【監督教育部 如何全面縮小數位落差 讓每一個老師與學生都被培育】

    去年審查前瞻三期預算時,我已提案要求教育部應加快培育 #教師數位教學能力 以及 #學生數位學習能力。

    近期,綜合以上第一線實況以及國外經驗,我在紓困4.0預算審查中,持續針對遠距教學及停課提出4個提案,包括教育部應先全面盤點居家線上學習實際執行現況(特別是針對資源不足之偏鄉、弱勢及特殊需求的學生)、針對遠距教學進度落後的學生提供 #補救教學、針對遠距學習常遇到加倍困境的 #特教生 須成立專門小組處理,以及停課期間學校仍應提供學生 #通訊關懷與輔導諮商 。

    目前教育部已執行:
    ❶ 公告放寬學習扶助要點結餘款的繳回條件,讓受疫情影響學習進度的學生可以獲得補救教學。
    ❷ 正在推動編纂 #各類特教生線上學習參考指引。
    ❸ 發佈「嚴重特殊傳染性疾病期間各級學校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通訊關懷與輔導諮商參考原則」,確保學生輔導支持不中斷,接住上萬學生。

    保障學生受教權,特別是弱勢學生,一直是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我會持續追蹤。最後,數位教學,並不會如同許多師長認為的,只要回到「正常」生活,就不用再面對。從國際組織的趨勢看到,數位學習勢必是會成為這個時代的教育趨勢。我們如何幫助老師在能力與思維上準備好,也才能將其整合到教育中,真的是未來的重中之重啊!

    **感謝花蓮縣與台北市大安區這些願意受訪的校長、老師與家長們的寶貴意見,讓我們對遠距教學的現況與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 多元評量教育部 在 陳宜君-南投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7 00:18:32
    有 58 人按讚

    【#宜君來問政】
    今天下午參加第四審查小組會議,審查9個教育提案,參與議員包含 #蔡孟娥 #賴燕雪 #蔡銘軒 #張嘉哲 #唐曉棻 #張永輝 #黃世芳 。

    在此次提案中,我特別提出山林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教育處建議符合發展條件的國中小學,從戶外教育中規劃登山或健行活動,讓學生從小了解家鄉的人文地景風貌。

    教育處回覆:
    1、本縣配合教育部體育署補助各縣市實施山野教育計畫,鼓勵各校積極參與山野教育和戶外教育,在山林場域中進行各項探索體驗教學課程與多元評量。
    2、教育處已研擬山林教育實施計畫,於110年8月12日發函鼓勵有發展條件的學校將該計畫納入校本課程或融入課綱。

    另外商請主計財政同意編列預算,增加學前特教巡輔班,以提升特教生的受教權,降低普通班老師的壓力;並針對情緒障礙及自閉兒的輔導規劃特教研習,以協助普通班老師增加特教專業職能。

    在議員們提供審查意見與教育處意見交流中,除了確認審查結果,我也從不同角度了解教育現場。

    #第19屆第五次定期會
    #第四審查小組會議
    #書面回覆全文請見留言區

  • 多元評量教育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5-31 20:53:30

    因為疫情,遠距教學已經實施超過兩個星期,這段時間學生經由電腦、電視和平板等設備參與線上教學,也讓不少家長擔心視力會受影響。還有家長發現,有些小孩的課表,一個星期的35堂課都是自主學習,這樣會不會學太少?教育部回應,是鼓勵各校採取彈性、多元化的課程和評量方式,並以從寬認定原則來處理。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865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 多元評量教育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26 13:42:27

    配合疫情三級警戒延長,全國各級學校延長停課到6月14日。教育部表示,國小六年級、國中九年級和高中三年級的畢業考,可採多元方式評量。有高中老師指出,其實畢業考五月中都已結束,這方面沒有評量問題,反而是高一高二的探究與實作,較難透過網路教學,若要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將連帶受影響。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791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 多元評量教育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5-25 20:27:35

    教育部今天宣布,全國各級學校含公私立幼兒園、補習班、安親班停課將延長到6月14日,同時會再擴充線上教學資源。高中以下學校的畢業生考試,各校可採多元方式評量,畢業典禮停辦或改線上方式進行,弱勢家庭也會持續供餐。有家長說,雖在預料中,但不知再這樣下去能如何因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779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