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土地面積計算方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土地面積計算方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土地面積計算方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土地面積計算方法產品中有8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日新聞: 第2462成交(註冊), 成交1350萬。 梁朝偉蝕讓土瓜灣新柳街2a號地舖 ,2013年買入舖1500萬。梁朝偉的2A鋪(利富行工具舖)是大單邊(新柳街及高山道),舖闊15呎 x 27呎,建築約500呎。 大單邊。 簽約日期2021年4月9日。 《經濟日報》【名人賣舖】梁朝偉沽土瓜灣...

土地面積計算方法 在 一天一Google / 知識型instagram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11:05:47

#agad566 #20190923  今天是北半球的 #秋分 、南半球的 #春分 如果覺得今天氣溫有點高的話 可能是因為 #秋老虎 在作祟唷🐯 什麼是「秋老虎」👉 #agad406 (選最近)  《地籍測量實施規則》第三條: 地籍測量之程序如下: 1⃣️三角測量、三邊測量或精密導...

  • 土地面積計算方法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0 22:48:49
    有 129 人按讚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 土地面積計算方法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1 23:59:45
    有 157 人按讚

    【城規「新秩序」?】林鄭要精簡城規程序 是要精簡什麼? #肢解城市規劃 #8月專研

    近日林鄭一反過往「香港缺地論」,指「香港有足夠的土地,但(發展)速度要加快」,以「程序繁複」的理由,開始將土地問題的矛頭轉戰「壓縮城規發展程序」。有大量近年已開始/即將落實就建築物高度限制、園景及綠化上蓋面積、樓宇間距及樓宇後移等精簡審批的措施,亦有各種地產界、建制政黨及智庫提出更激進建議,包括修改城規條例、《收回土地條例》、《道路工程條例》,甚至揚言「簡化」公眾參與程序、「改革」補地價制度等,近日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更提議大規模放寬濕地緩衝區周邊的高度限制,向既有城規制度進行大手術,以期加快土地發展。

    以上精簡流程的討論,流於實際的技術操作討論,艱澀難明,所以目前民間缺乏面向公眾的說明,使大家無法掌握相關技術改動,究竟正將香港城市規劃帶往何方。是次 #肢解城市規劃 專題特意邀請了幾位富有參與規劃程序的前線專業人士,透過深入小組探討各項精簡措施的關鍵課題,深入淺出解讀以上精簡城規措施對土地發展的成效、含義與潛在影響。

    ▌現行城規流程簡明透視

    要掌握精簡措施的關鍵,需要先知道現時一個土地發展項目,由白紙一張到取得新地契,直至完成樓宇興建整個發展流程,究竟需要經過多少部門、法規及程序。

    簡單來說,一般住宅發展申請主要涉及三個審批部門:規劃署、屋宇署及地政總署。

    一、由規劃署支援的城規會根據《城市規劃條例》審議發展申請的各種內容,當中會有公眾表述及聽證會表達意見。

    二、地政總署會負責就該發展項目,製訂/修訂一份用以發展管制的地契條款合約,有需要修訂地契條款就要計算出補地價的金額,樓盤發售前,須獲得地政署同意地契條款已經完成的「滿意紙」(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

    過程中亦會因應不同情況牽涉不同部門 (例如運輸署、環保署等) 的參與,包括在城規會審議及批出許可條件或者在製訂地契條款時徵詢部門與局方的(技術)意見。

    三、建築圖則的審批就會由屋宇署作部門協調,主要檢視圖則是否符合規劃申請時的訂下的要求,與及有否符合《建築物條例》標準,及後會獲批建築圖則 (或叫「開工紙」),工程便可以正式動工,最後工程完成滿足《建築物條例》要求,項目取得「入伙紙」屋宇署的角色就大致完成。

    現在不少審批程序,例如高度限制、園景設計等,規劃署、屋宇署和地政總署之間被認為「疊床架屋」,且準則不一,故此政府先透過「簡化」尤其地政總署參與在內的「重覆審批」,從而加快土地供應。

    可是,即將出爐的精簡修訂建議,卻不止是關乎城規流程的重覆審批,亦透過修例或放寬發展限制,聲稱能達到加快土地供應的效果,但這個聲稱的目的真的能夠達到嗎?

    ▌精簡程序 是否重疊 有否加快?

    一個發展項目主要涉及三個審批部門,過往被批評部門審批角色重疊。現時精簡規劃程序有意刪走地政總署參與在內的審批角色,為求加快審批效率。

    以建築物高度限制為例,以往一直以法定規劃圖則和地契兩方面規管,精簡安排後除了特別情況,建築物高限制不會出現在新訂立或修訂的地契內。

    有建築業界覺得是項精簡某程度上合理,因為有時地契上的高度限制,有時來自舊的規劃圖則,規劃方面而言,分區規劃大綱圖不斷修改,不必又再重新找地政修改地契,只要規劃署把關就可以了。有規劃師甚至會提出地契中「建築物高度限制」本身多餘,因本身已有總樓面面積和地積比等規劃工具控制建築物的體積。可見,以上業界人士普遍認為目前的精簡程序措施是嘗試應對處理規劃申請時職能重疊的「官僚化」問題。

    問題是,透過精簡審批這個少少的程序,是否能加快整個房屋發展的過程?

    有業界人士質疑,現時地政審批地契條款的程序,會多大程度影響房屋工程的進度。因為地契其實只是政府與發展商之間的一紙合約,不會令工程不乎合法規要求,似乎不太會影響工程進度。發展商只要在最後階段賣樓前滿足地契的要求就足夠,簡單刪去幾個條款,會有多大程序影響整個工程時間表?結論是,到目前一刻的精簡城規流程措施,對加快建屋過程有多大幫助,仍然是個大問號。

    過往亦有就地政層面的「加快」嘗試,效果亦是一個大問號。以發展商極為關注的補地價問題為例,政府早於2014年推出的「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嘗試加快處理農地改劃為住宅用地的地契修訂申請,但直到2021年的6月,地政總署回應立法會質詢時,卻沒有備存實際處理申請個案時間的整體統計數據,並解釋指「每宗申請的時間取決於該個案的複雜程度及所牽涉的問題」。就此,似乎政府都無法評估「加速」措施前後的成效。

    ▌審批程序以外的建屋能力限制

    現時精簡規劃程序的措施,似乎就不能簡單地加快整體房屋供應,因為建屋步伐其實更多是受制於其他大環境因素,而非地契上的幾條條款。根據業界人士的觀察所得,舉例說現時公營房屋供應的速度更多跟工程部門的負荷能力有關。

    過往公屋工程進度緩慢,其實不是全然是覓地問題,更多是覓地後卻無人可跟進工程。據業內人士稱,由於很多「靚地皮」已被政府賣地予私人發展商起豪宅或商廈等,剩下可供建公屋的地皮若不是「盲搶地」得來,就是先天條件不佳,需要平整土地。而負責平整土地的土木工程拓展署,內部有今年工程量的清單,若超出今年工程量的話,就會排後一年再處理,結果房屋署不是沒有土地建屋,而是有了土地,卻等了一整年才得以開展工程。

    業界人士推測工程部門長期欠缺人手,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政府大型基建過多,當然這亦包括公眾所理解的「大白象工程」。如果將政府工程部門的人手吸引到明日大嶼等大型基建,似乎亦會令到整個工程界別的人手短缺,倒過頭來拖慢房屋供應,猶如搵石頭砸自己隻腳。

    以上的例子顯示,現在政府「發展速度太慢」的定調似乎忽略了規劃程序之外的其他決定性因素,單單強調精簡加快城規程序,或者無助改善現時房屋供應不足的問題。

    ▌犧牲質素的「精簡」趨勢?

    政府除了推行現時一系列的精簡措施外,不斷加快審批整個發展流程亦成為各個部門內部的首要任務。此時需要思考,這個「谷催加速」趨勢會對政府部門對於城市發展的把關及引導角色帶來什麼的負面影響?會否削弱本身監管下應有的質素?我們的城市景觀及生活質素,會否因而下降?

    以園境規劃程序為例,過往一個發展項目的「園景設計總圖」(Landscape Master Plan)分別交由規劃署及地政署審批。2019年發展局發佈聯合作業備考第3號(Joint Practice Note No. 3),提出精簡園境的規劃申請程序,將規劃申請中園境設計一般交由規劃署作為主要審批,並交由屋宇署審批綠化覆蓋率(Site Coverage of Greenery)。

    有園境建築業界觀察所得,過往規劃署及地政署的審批準則不一情況時有出現,亦有批評政府部門審批發展項目的園境設計十分主觀。上至發展項目的通風、園藝移樹、園境美化以及開放空間的佈置,下至會追問項目中種植一顆樹的品種類型,當中不時涉及主觀的判斷。相應地,這亦反映出部門會仔細監管園境的具體設計。若將審批準則統一,精簡成「點心紙式」的硬性要求,會不會使發展商出現「湊數交貨」的情況?

    對於現時政府「總加速」的綱領下,除了精簡規劃程序,有部門因審批不透明屢次被官媒狙擊拖慢土地供應,而政府部門內部亦被要求加快工作效率,否則將輕易「中槍」,成為現時「鬥官僚」的目標。有業界亦表示公營房屋項目的園境設計也需要配合加快,我們必須小心,會否因而犧牲園境設計時應有的全面質量。

    有園境業界人士有聽聞,政府部門為求加快公營房屋供應(或需要彌補因土木工程署工程吸納量不足而導致的延誤),現時在制定某些公營房屋的園境圖則時,往往鼓勵採用「直線型」的模組化(modular)設計,嫌其他風格(包括曲線型)的設計興建速度慢,而這些曲線型設計對於整體景觀很多時有助益作用,甚或乎是個別地盤的實際需要。

    透過犧牲因地制宜的園境規劃考量,而所換來的「精簡」成效,卻只是加快數天的制定工作,省時很少。這樣只會製造出更多倒模型公屋屋邨,而屋苑社區亦欠缺特色及變化,在地住戶的生活質素相信隨之而會被「精簡」。

    ▌公開補地價計算的雙面刃

    發展商開發項目時,必須經歷修訂地契上的限制條款/改變土地用途等申請,因而須向政府就修訂前後的土地價值進行補地價,有發展商指這太浪費時間了。

    現在開始有媒體吹風,政府正考慮列明「補地價」不同細項的計算方法,作為精簡城規流程的一個辦法。然而,「補地價」牽涉公帑收入,公眾利益影響極大,所以政府需要謹慎的補地價計算程序,避免公帑損失或招致官商勾結嫌疑,花這些時間站在公眾利益立場看似是必須的。

    但現時,發展商正積極撼動這個多年來的安排。有不少發展商指很難預計政府會提出的補地價水平(業界一般理解是扣除所有成本後,政府會預留發展預期收益的20%給發展商以訂出補地價的金額,大型項目補地價金額可動輒上百億),所以以當發展商察覺到某些時期有條件接近的地皮的補地價金額便宜時,就會出現一窩蜂為數個不同項目申請補地價的情況。

    因此有業界認為,對發展商而言,補地價計算準則更透明,發展商理論上有機會更主動向政府申請補地價。但同時,正如前面所述,「補地價」牽涉公帑收入,公眾利益影響極大,如果被地產商得知補地價的計算準則,亦可以預期發展商會針對每個細項數字向政府「拗數」,若然發生,這將必然拖慢發展程序,有發展商甚至會有理據,就政府開出的補地價及其安排司法覆核(相對於補地價的天價金額,司法覆核的律師費用可說是九牛一毛,若然覆核成功一次半次,發展商已經「賺到有突」,增加了發展商挑起法律挑戰的誘因),引起更長時間的爭拗,所謂「精簡」程序能夠加快發展的期望落空,欲速不達。

    而無論是對政府還是地產商,補地價問題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前者是關乎龐大的土地收益,後者是巨大的土地利潤,若然挑起補地價的紛爭,這爭拗將沒完沒了,除了公帑有機會蒙上損失,更要命的是,發展商看似很關心的發展速度,很可能會被拋諸腦後。

    ▌最壞的還未到臨

    最後,精簡發展管制督導小組現在正考慮推出最具爭議亦係土地利益核心﹕涉及總樓面面積以及補地價方法的精簡措施。連同一系列政府官員以及建制團體,針對濕地緩衝區大幅度放寬的發展管制,以及城規程序的民主參與部分。精簡發展管制小組的動態,即將成為新界北及明日大嶼等大型發展計劃以外,直接改變本地土地發展玩法,具相當技術性,同時亦最具爭議性的城市議程之一。

    --
    8月專研系列 #肢解城市規劃 全集:https://liber-research.com/steamlining_planning/

    💪 研究自主 月捐撐起最新專研系列: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Podcast:https://liber-research.com/podcast/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 土地面積計算方法 在 龔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12:00:58
    有 184 人按讚

    【龔成問答信箱】(Q22121-22140)

    Q22121:

    我騰訊高位買,而家點算,止蝕嗎?好慘,人生第一次買騰訊?你又話可以學巴菲特長揸嘅?

    龔成老師:

    第一,要計好企業價值,$600以上的騰訊(0700)是貴,如果你未有估值的技巧,應該用我之前講的月供股票,而不是一手手買入。

    第二,買入後最好唔好理短期股價,集中分析企業價值。

    第三,同一行業,同一版塊,持股%不能過多,如果你持貨並不過多,其實可以耐心持有,但如果過多,就要減持。

    第四,要多提高自己的投資知識,建議你多睇書,巴菲特相關的書。

    ------------------------------------------------

    Q22122:

    你好老師,巳留意你的Facebook 有半年了!得了很多投資知識!想重整自己的分配:

    今年43
    1:現有一份儲蓄保險(大概有15萬)
    2:月供一份退休儲蓄保險4500
    2:現金30萬
    3:每月可儲10000,現已每月月供股票5000

    盈富2000
    領展1000
    港交所1000
    長江基建1000
    另外5000儲起

    4:股票現有一手粵海,二手中銀

    現在想有以下更改:

    1.取出全份儲蓄保險15萬用作投資每年有5-6%收息股票,因發現儲蓄保險回報慢,但想用這筆錢用作比較安全的投資!

    2:减小退休保險供款,取出2000用作月供股票(3067 or 2845)

    3.而餘下的現金想取1/2或1/3

    用作投資平穩增長+潛力股

    請給予意見,謝謝!

    龔成老師︰

    1) 其實"保險"主要係用來防守,買足夠保障就可以。儲蓄成份架保險,唔係唔可以買。如果你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好低,或者完全無投資能力,這類保險都有持有價值。

    但始終係財富增值角度,佢幫助好有限,一般我都就唔建議太多。做財富增值,應集中投資在優質資產(如優質股、物業等),效果才會理想。

    若你想提取這筆資金,作較保守投資,你可以考慮以下收息股。

    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或收息基金(3110)都可以

    2) 可以,以你這個年紀,加多$2000去月供安碩恒生科技(3067)或/和GX中國電車基金(2845),都係可以。

    但你要明白,這2隻係潛力股,增長潛力當然會優於儲蓄保。但同時間,佢風險都會較儲蓄保為高,你要明白這一點,自己要從風險與回報間,去作個平衡。

    3) 以你43歲年紀,可以投資平穩增長+潛力股。

    如果你現時無太多投資經驗,潛力股這類風險較高的股票,你就不要持有過多,最多維持2成好了,甚至先集中係平穏增長股類。

    若你有一定投資經驗﹐潛力股比重可以相應調高,佔組合約4成,視乎你投資經驗多寡和了解這些股票程度而定。

    現時部份潛力股,尚有輕微過熱情況。只有安碩恒生科技(3067)、GX中國電車基金(2845)、 騰訊(0700)、阿里(9988)、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勉強算在合理區頂部,可分注入貨,其餘要等等。

    另外,現時大市只係合理水平,現金唔好盡用。現金預大約佔比重大3-5成,用來等大跌市出現,去掃平貨。

    ------------------------------------------------

    Q22123:

    首先,非常感謝龔成老師的解答。小姓張,今年25歲,投資新手,目前月入一萬七,每月個人平均儲蓄大約八千至九千左右。

    本身持有兩手美團380、一手福耀58.5、三手小米29.9、一手信義光能17.38、五手信義能源4.72以及五手火岩控股3.08,整個組合本身已虧蝕緊約二萬二千蚊。

    之前股市大跌,整個組合的虧蝕一夜間再擴大了一萬蚊,當時令我覺得半年結粉飾廚窗行動結束,大行開始大手拋售股票。

    一時情急之下,我一下子放售全部手頭上持有的股票。我這個決定是否不明智?

    我現在會先至少靜觀大市一至兩星期,之後再籌組投資組合。打算"伺機"分注入手以下股票:
    ("伺機"-暫時覺得短炒的話,用十天廿天線為參考,嚴守8%至10%或對上低位做止蝕 ; 長線持有的話,當時股價必須在保力加通道底部以及RSI處於三十左右)

    基石長倉: 深圳國際(152)、中廣核新能源(1811)、福壽園(1488)
    可長可短倉: 騰訊/阿里巴巴 信義系
    短炒出出入入倉: 火岩控股(1909)

    請問龔成老師對以上有什麼看法? 多謝指教~~~

    三年前,個人資產只有幾萬港元,持有騰訊美圖碧桂園,首次玩股票就蝕左一萬一千心灰意冷離場後就好耐沒再投資,

    真的估唔到0700當年300多一直不動到現在已600 700.... 今年2021年2月,在同事的薰陶之下,回歸股市,雖然近月已不斷學習投資知識,

    但知道的還很少,今次蝕得更多。目前與家人同住自置公屋,個人資產全部變番現金,廿三萬港元。

    龔成老師︰

    選股方面,其實唔算大問題。但你整個投資策略和相關概念,問題就十分大。

    首先,我地投資股票,其實等同投資一間企業。希望透過其自然增長,以達至財富增值的目的。我地投資一定係長線,而唔係短期炒賣,去賺差價。

    我地會用企業質素、行業發展、財務狀況等,去計算一個合理值。再因應現時股價平貴,去制定投資策略。

    係分析時,我地係唔會用技術分析。唔好睇圖的趨勢,這是好錯的投資方法!巴菲特已經講到明,技術分析沒有作用的。我地只會分析企業的質素,以及企業的價值。

    記住,如果是優質股,短期股價下跌,是不用賣出的!

    另外,睇你過往投資情況,我發現你都幾受大市和身邊的人影響,我見你買的都是熱炒股,而且買入價都係相當貴。

    雖然貴,但因這些股票都係質素,其實你應該照持有,而唔係全數沽出。因為佢地長線都會增長,令個價值提升。持有一隻股票與否,唔好用買入價做指標,你應該係睇佢有無質素。

    我建議你,先學好真正投資概念,去修正好自己本身問題,才再開始投資,咁會較好。暫時,你最多只可以小注月供股票。

    你可以睇我架《80後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和《股票勝經》,相信可以幫到你。

    你25歲,應以增值為主,以下「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都適合你。現在你每月先用5成儲蓄,即$4000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

    Q22124:

    請問供股選美股好還是港股,初學者

    謝謝

    龔成老師︰

    預期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和美國會係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系。因此港股和美股,都係有投資價值。

    但重點係,你對邊個市場較為熟識。另外,你要考慮平衡配置,可考慮同時持有。

    如果你想投資,但又對該市場唔係好認識,你可以先投資係佢的相關ETF。以下3隻股ETF,都係不錯的選擇。

    當中,QQQ波動性會較高,要注要風險。

    Vanguard標普500指數ETF〈VOO〉,是追蹤標普500指數的ETF。

    Invesco QQQ Trust(QQQ) 是追蹤納斯達克100指數。

    盈富(2800)是追蹤恆生指數,買入盈富,就等同買入58隻在香港上優質股,係一個唔錯的組合。

    ------------------------------------------------

    Q22125:

    您好!龔SIR!我是澳門人,現年39歲。經朋友介紹認識你,真係相逢恨晚,因為我過去(9年股齡)就像股海中沒有指南針也看不見燈塔的小三舨,

    剛拜讀過你的«股票勝經»,你的先財富增值後現金流的投資規劃,以及堅持持有優質股的投資方式已經收到晒。現因想入幾隻行業前景不錯的股票,

    誠心向閣下請教,希望可給予合理價位以作參考!

    1. GX中國電車-U(9845)
    2. 吉利汽車(0175)
    3. 小米集團-W(1810)
    4. 騰訊控股(0700)
    5. 港交所(0388)

    另外,為籌錢入上述股票,我有兩隻蟹股因誤信友人及受投資群組騙局唆擺而坐貨,而家想壯士斷臂,但我查看損益表又顯示年年賺錢,

    我完全唔識會計同睇財務報表的,所以想請教龔SIR這兩股是否劣質股?是的話我即止損離場。

    1. A8新媒體(0800) - 0.99元入,持50000股
    2. RIMBACO (1953) - 1.74元入,持55000股

    讀完«股票勝經»,我發現估值真係一門專業技能,我現階段實在沒能力分析,到網上找了一下資料,發現有個以目前預測市盈率對比過去10年預測市盈率中位數的方法,

    好像比較簡單,但我應該如何獲得某股過去10年預測市盈率的資料呢?

    咁多問題真係唔好意思,請龔SIR盡量回答。萬分感謝!

    龔成老師︰

    要計企業的價值,過程比較複雜,好難三言兩語就講到,就算在我的股票班,都要講5小時,裡面會講3種估值方法,有難有易,但同學都用到的。

    簡單來說,你要考慮企業的生意、盈利、現金流、資產、負債等財務數據,同時要比較行業,考慮這企業的經營情況,之後的環境又會如何。這都是計算的基礎。

    例如,我地會考慮佢有多少生意,有多少盈利、現金流,有多少資產,從而計算該業務值多少錢,同時會推算將來的盈利情況,去推算這企業長遠的價值。

    如果要深入計算,基本上要好仔細的研究企業,要分析好多財務數據用比率,先至有較完整的答案。

    至於,預測市盈率,其實只係一個參考數字,你可以用佢做輔助,但絕不可以用佢作為主要考慮因素。

    你要記住,要去評估一隻股票,無捷徑,係要用時間。好多人見有D方法,簡單方便、易明,就走去用。但完全唔去考慮這些方法,個實用性和可確性有幾大,最終得不償失。

    建議你若想學好分析企業,就多睇年報、睇相關新聞、書籍、上相關課程,才是正確方向。

    A8新媒體(0800)收入過往無乜特別增長,近年更出現下滑情況。睇翻佢過去,都有幾年係出現虧損。

    整體而言,投資價值不高。長線換碼至其他優質股,相信會更好。

    RIMBACO(1953)是一家馬來西亞樓宇建造承包商,本身業務算係一般,唔係特別吸引。

    佢本身盈利和規模,都唔係好大。但上市時,個價曾經被炒到好高。但從業務上,睇唔倒有乜原因,可以支持佢升咁多。

    佢雖然損益表顯示,係年年賺錢。但我對這類股票,始終較有保留。

    這2隻股票,我建議你長線計,都係沽出較好。

    GX中國電車U(9845)、騰訊控股(0700)現價算係合理區頂,而吉利汽車(0175)、小米集團-W(1810)和港交所(0388)現價偏貴,要回多1,2成,才算合理區頂,才可開始分注入貨。

    你問的5隻股票,都係有質素。但佢地同是潛力股,雖然增長潛力較強,同時風險都較高,不宜持有過多。

    以你39歲,潛力股最多只可佔約4成,餘下應用以下平穏增長股。但我建議你,暫時最多持有2-3成好了。到你學到一定投資知識,才慢慢調高,咁會較穏當。

    未來時間,你就先集中在以下平穏增長股。現價計,以下股票都在合理區,可以分注。

    但由於大市未算平宜,故你的資金,暫時最多只可以用一半入市,餘下應等大跌市才出手。

    ------------------------------------------------

    Q22126:

    Hi 呀 sir, 我而家一直都月供緊有66,823,1810,1177,2800。最近想加多隻潛力股 但見到好多隻都升左好多1830,2382,868,968,3868,285。

    9988 因為一啲消息 都冇好大升幅。

    有冇邊隻潛力股比較價值好,值得慢慢月供?

    Thanks

    龔成老師︰

    我地投資,唔好只係聽消息,我地要從企業長線質素,去做考慮。短期股價,可以未必理想。但長線,必然可以將佢價值反映出來。

    阿里巴巴(9988)有質素,有增長力。

    係業務層面,擁有相當的優勢,不少業務處於壟斷狀態,同時增長理想。加上正不斷發展延伸業務,這都會成為企業增長的潛力,預期增長會持續,這是阿里最大的賣點。

    以企業的長期發展計,這股的確優質,但股價都有一定的波動。

    始終將面對內地監管可能收緊,因此風險度增加左,不過,我相信佢的整體優質度仍在,內地不是不想佢賺錢,只是想規管佢。佢已建立好完善的業務,因此本身是無得輸,只是賺多賺少問題,現時監管多左,點都會影響賺錢能力。

    對於這類優質、有發展,可作為長線月供目標。

    舜宇光學(2382)、信義光能(0968)、比亞迪電子(0285)、阿里巴巴(9988)都係可以考慮,作為長線月供之用。

    信義能源(3868)、完美醫療(1830)都有潛力,但不確定性較高,用來月供,就不太建議。

    而信義玻璃(0868)都有質素,可月供。但只算係平穏增長型,增長潛力無上面幾隻咁大。

    ------------------------------------------------

    Q22127:

    龔成老師:你好!剛上完股票班課程,令我在選股方面有更明確的方向,在此先感謝老師你的無私指導。學會簡單的企業分析後,最近打算重整自己的組合,

    希望老師給予意見,在此先謝過老師。

    29歲,月入約3.6w(連月均股息),月儲3w,目前組合(投資金額約80w,另有20w備用資金)如下:

    0001 2000股 54.375
    0003 5556股 11.223
    0027 2000股 63.000
    0066 2500股 40.46

    0388 77股 370.327
    0823 1298股 64.546
    1177 9055股 7.465
    1211 23股 83.656

    1810 1120股 25.072
    2382 502股 174.404
    2800 4003股 25.423
    3718 4000股 1.000

    因為工作關係,沒有太多時間留意股市,所以暫時維持月供:2800($4000)、0823($2000)、0388($2000)、1177($2000)、1810($2000)、2382($2000)

    誠如老師所見,目前平穩增值股的比例約70%,因此未來希望逐步提高高增長力企業的比重,

    所以日後打算全數賣出0003,換至0968(待$12買入)、3718(待$1以下買入)。

    未知老師還有其他更好的建議嗎,謝謝!

    P.S. 因為考慮中國未來目標是碳中和,以及世界未來趨勢都是與環保有關,因此會考慮與環保有關的企業,不知道環保業除了0968、3718以外,老師有其他更好的建議嗎?謝謝!

    龔成老師︰

    其實一隻有質素股票,中短期變化一般都唔會好大,你係唔需要成日睇個市。

    你現時持股,月供配置和成個理財方向,都係正確的。

    但煤氣(0003)雖然近年增長力弱左,香港業務增長力你預未必好強,但中國部分不差,長遠仍有發展力。

    我睇翻佢近年在中國的投資,仍是保持進行的,每年都有幾十億,這些投資不會好快就見到收成,但這企業就仍是發展中的。我對佢長遠發展仍是正面,是平穩增長型,值得你長線持有。

    而綠色能源,將會係中國,以至全球的一個大方向。信義光能(0968)和福萊特玻璃(6865)都係我較睇好企業,但現價都係略貴,回1,2成才開始合理。

    至於北控城市資源(3718),都有質素的。

    佢主要在中國從事環境衛生服務;危險廢物處理業務;以及廢棄電器及電子產品處理業務。

    環境衛生服務方面,佢的服務涵蓋綜合道路清潔、垃圾分類、垃圾收運、垃圾轉運站管理、公廁管理、糞便收運、綠道養護、河道保潔服務。

    同時自2019年起開始,佢有係北京的若干商住區域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過往財務數據不差,有一定的增長力,有長線投資價值。之前股價貴,現價落翻D,大約合理區中間。不建議這刻太大注。

    ------------------------------------------------

    Q22128:

    龔Sir 你好,看你的專頁真的獲益良多!感謝!
    本人持倉及入價如下:
    0762 - $13.80
    1618 - $2.50
    0006 - $56.20
    0386 - $3.45
    6600 - $18.40
    0175 - $21.50

    看得出來入價偏高及頭3隻持倉很多年了,亦偏重於收息股(佔了75%),所以後期的現金用來投資175了,希望令到個倉有增值的可能。

    因本人有點執著,打死不輸錢放掉,所以打算放掉唯一有賺的386改買其他平穩增長的股票。

    我有留意323/857的資源股,PB都偏低,感覺好像值得投資。亦想投資1810/2382,但現價是否高過合理價?

    請問龔Sir 覺得應該怎部署和其他推介?

    龔成老師︰

    你"打死不輸錢放掉"的想法,係好錯。這個想法,也是不少散戶常犯錯誤。

    唔好將個買入價,睇成一個神聖指標。我地持有一隻股票與否,關鍵位是企業質素、前景,不要被買入價影響。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如果企業核心因素未被影響,我地係唔需要理會。

    如果跟你策略,好大機會將好的股票放晒,最後成個組合,只餘下一些質素欠佳的股票,這樣只會令你組合變得越來越差。

    你現時持有股票,都係有質素,雖然部份未到優質股水平,但都值得長線持有。

    賽生藥業(6600)都有發展力。整體來說,這股都不差,有投資價值。但業務始終波動,小注投資好了。

    馬鞍山鋼鐵(0323)和中石油(0857)這類商品股票,產品沒有差異性,只能賺取合理的利潤,不算是最高質的類別,投資價值中等。

    PB比率,只係其中一個輔助性指標,我地是否投資,還要考慮其他指標和基本因素。這2隻股票現價算合理,但這類股質素只係中等,不宜持有太多。

    至於小米(1810)和舜宇光學科技(2382)現價略貴,回多1,2成才算合理區頂,才可小注。

    另外,個別企業和行業,不要佔組合15%和30%以上,否則會有過度集中性風險。故你頭3隻持倉,要作適度調整。

    至於你未來集中投資那些股票,你睇翻你本身年紀、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等。

    假設你係較年青,應以增值為重心,中石化(0386)、電能(0006)這些收息股,增長力好弱,就唔適合你。至於其餘4隻持股,係適合。

    策略上,你可以投資「平穏增長股」和「潛力股」。

    選股上,你可以投資在平穏增長股︰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

    潛力股可選安碩恒生科技(3067)、比亞迪(1211)、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三星FANG ETF(2814)。但佢地波動性和風險會較高,你要自己平衡。

    如果你現時無太多投資經驗,潛力股這類風險較高的股票,你就不要持有過多,最多維持2-3成好了,甚至先集中係平穏增長股類。

    若你有一定投資經驗﹐潛力股比重可以相應調高,佔組合約3-5成,視乎你投資經驗多寡和了解這些股票程度而定。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資金唔好盡用。最好留有部份,等大跌市出現時,可以用來掃貨。

    ------------------------------------------------

    Q22130:

    龔sir 想請教下你,可以俾啲意見嗎?

    我有一層舊唐樓 每月收租緊7000蚊包差餉,租金全數給媽媽做零用,但樓齡太舊,好多問題開始浮現,

    黎緊可能更要夾錢做大維修,想請問如果賣左佢轉做收息股代替租金好嗎?(層樓大約估值250萬到)

    如果可以既話應該點分配資金同選股呢?先謝謝你的寶貴時間(希望可以解答下我)

    龔成老師︰

    以租金回報率計,你現時唐樓都算合理。但正如你所講,樓齡高,的確會帶來很多問題。

    除左維修成本會增加,會進一步蠶食回報外。新投資者都較難做按揭,令投資價值下跌。

    因此,長線計你都係要沽出這物業,換成其他較優質資產。而你持有物業目的,若主要係為左提供現金流給你媽媽。沽出後,投入收息股都係一個可行做法。

    以下是一些唔錯的收息股,你可以參考下。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若入貨要慢慢分注,先用一半資金。其餘一半,就等大跌市機會。

    同時間,係配置時,唔好太集中係個別企業或行業(個別企業和行業,不要佔組合15%和30%以上),要平均分配,以免出現過度集中性風險。

    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由於你現時物業,唔係完全無質素。你可以唔洗急住出售,慢慢睇到好價才賣出,咁就可以。

    ------------------------------------------------

    Q22131:

    我早幾日用$7.72買左8000股 3918,買完就跌,我50歲,我知尼隻係長線股,但我冇時間睇股票市場,我驚尼間公司業績及展望有所改變,

    我怕自己Miss左尼D資訊,做咗錯誤嘅投資決定。我係咪應該繼續讀保留,長線投資?謝謝你

    因為聽你介紹過呢個股票

    龔成老師︰

    我地投資股票,其實等同投資一間企業。希望透過其自然增長,以達至財富增值的目的。

    所以,我地投資一定係長線,而唔係短期炒賣,唔洗成日睇住個市。其實一隻優質股,好少短時間內,會突然變到好差。當然你都要留意資訊,但不至於要時時刻刻都睇住。

    另外,你要明白一個概念,我地持有一隻股票與否,關鍵位是企業質素、前景,不要被買入價影響。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如果企業核心因素未被影響,我地係唔需要理會。

    金界控股(3918)有質素的,但始終新興市場,因此點都有風險。佢會因全球的疫情,而影響左生意,但這只是中短期。

    長遠計,佢仍然正面,佢之前有項目獲當地政府批准發展5幢建築面積共逾580萬平方呎的物業,包括提供共4700個房間的酒店群、娛樂場所及公寓等。我相信長遠對佢仍正面。

    這股股價較為波動,不過都有長線投資的價值。

    你買入價係合理,但由於市場新興,在注碼上不能投資得過多。而且以你50歲年紀計,這類較波動的股票,不宜持有太多。

    整體而言,這隻股票係有投資價值,但波動性會較高。若你持貨只佔組合很少比重,長線持有就可以。但若佔比重較高,我建議沽少少,去平衡個風險。

    ------------------------------------------------

    Q22132:

    老師你好。本人30歲,由於上年通知抽中了白居二,稍為做了些調查,明白了自己有多缺金錢去實現不同的事。

    由於幾乎零投資經驗,一個月前閱讀了你的股票勝經和5年買樓4步曲,有點打開了新世界的感覺。剛剛開始開了牛牛戶口,

    買了少許港股 (股/數量)(1000中華煤氣,1000香港電訊,3000中國銀行,500港燈,200安碩恆生科技 (大多是邊看你的貼文參考購買的)

    美股則有5 X VOO, 2*SPY) 。未知可否就我的投資給予意見呢。謝謝。

    本人背景: 38K月薪,下年會達50K. 你認為我抽中白居二,應該在今年樓價高位去馬嗎?

    (暫時打算購買將軍澳廿年頭的居屋單位(價錢預算3百萬 尾至四百萬頭,供20年)(又或其他樓齡接近有鐵路的屋苑 (希望至少有400呎)。

    你又有什麼看法呢?謝謝。

    龔成老師︰

    香港樓市,我自己覺得長線都係會維持上升,中短期可能會有波動,但無人知。所以,你唔好用估個樓市方法,去做決定。

    我地每個人都有自住的需要,係考慮自住樓時,唔需要諗得太複雜。

    你主要係從用家角度出發,你想清楚你未來5-20年生活需要,若物業係配合到,而你又有信心"供得起",其實已經係可以行動。

    但我地財富增值,其中一個考慮重點,係組合平衡性。所以,最理想的情況,係你置業同時,可以留有一定資金,去投資優質股增值。

    令到你成個組合,係可以股樓並行,唔會偏重左去一邊,咁就最好。

    至於投資優質股方面,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你30歲,應以增值為主,建議你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作組合,去創造一個增值平台。

    你現時持股,都係有質素,但香港電訊(6823)、中行(3988)和港燈(2638)係收息股,增長力唔高,暫時持有現貨好了,不要再加注。

    你現時無投資知識和經驗,對企業估值,點去定平貴未必會太了解。所以你先利用月供模式,去做增值,可以減低買貴貨風險,對你而言會較理想。

    現在你每月先用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由於「潛力股」係需要一定經驗和有一定波動性,如果你經驗較淺,可以先小注,大約佔組合3成左右。若你係有一定經驗,你可以投資到約5成比重。

    至於餘下的現金,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就可以動用現金去投資,在平宜價加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

    Q22133:

    老師你好,我是新手,35歲單身月入3萬8千&無經濟負擔,現持有現金50萬和股票組合如下:

    0066 港鐵 500股@43.75
    778 置富 5000股@7.05
    1810 小米 600股@28.95
    2318 中國平安 500股@77.85

    2809 中國潔能150股@127.40
    2845 中國電車 150股@153.20
    3690 美團 100股@412.60
    8083 中國有贊 8000股@3.83

    請問:
    1. 以上長線投資組合是否okay?

    2. 3690 和 8083 現價潛晒水,應如何處理?

    3. 現想買入1177 中國生物製藥,請問$7 是否合理買入價?

    4. 另外想買入1928 金沙,請問32.60 是否合理買入價?

    5. 應如何利用50萬現金?
    謝謝

    龔成老師︰

    1) 你持有股票,都有投資價值,可長線持有。但中國有贊(8083)風險會較高,要控制注碼。

    2) 這2隻股票,都有投資價值,但你買入價偏貴。就算現時回調,只仲係唔平。

    由於這2隻股股票,不確定性較高,加上都唔平,現貨可持有,就暫時不要加注。

    3) 中生(1177)現價合理區頂,你無貨,可以係現價先小注。到有較明顯回調,才加大力度入貨。

    4) 金沙(1928)現價在合理區中間,可分注入貨。

    5)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資金唔好盡用,你大約用多$15-30萬入市,餘下的就等機會。

    另外,你要留意,你而家太偏重左係潛力股(1810, 2809, 2845, 3690, 8083),佢地雖然有增長潛力,同時風險都較高,不宜持有過多。

    你算年青,潛力股可佔約5成,餘下應用以下平穏增長股。若你投資經驗較淺,潛力股比重,要再調至3成以下。到你學到一定投資知識,才慢慢調高。

    未來時間,你就要加大翻平穏增長股部份,令組合更平衡。

    ------------------------------------------------

    Q22134:

    Ar sir, 我目前持9988,941;分別入價位251*4手, 50.9*4手,我現時月入2萬,流動現金持10萬,有什麼投資建議。而9988同941長遠持有如何?

    螞蟻金服又會唔會再上市刺激9988股價?

    9988現質素有無轉差,因對手拼多多開始有超越跡象,941現股價屬於平定貴,值搏率如何,長遠會否賺息蝕價?

    Ar sir,關於上樓問題,假如月入約2萬,每月儲一萬,現時投資狀況不好,沒有出現盈利,主要依靠工作及兼職收入。每年都有申請抽居屋,但都無抽中。

    如果目標置業,可以如何更快地完成夢想?

    龔成老師︰

    首先,阿里巴巴(9988)和中移動(0941)都係有質素,2隻都在合理區。

    近年雖然市場有不少阿里(9988)的競爭對手出現,但由於佢本身有一定規模,唔會輕易被對手取締,暫時唔見質素有變壞情況。

    而你現時目標,係希望置業,因此投資應以增值為主。中移動(0941)就係收息股,增長力唔高,不太適合。

    你可以選擇一些「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作投資目標,去累積這筆置業資金。你可以每月用一半儲蓄去做月供股票,另一半就先儲起的策略。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那10萬資金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另外,你現時組合已經有好大部份,來自阿里巴巴(9988),故暫時不要再加注。更安全做法,就去沽出部份,換至其他優質股,去平衡風險。

    ------------------------------------------------

    Q22135:

    我黎緊讀大學三年級,學費生活費自付

    宜家有2手1928同1手1398

    老師有咩建議,暑假做緊地盤紮鐵,月入三萬

    學費黎緊2萬幾一年,每個月大概7800蚊供保險基金

    龔成老師︰

    以你現時年紀,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除了盡力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外。也要把握這個黃金時間,做好財富增值部份。

    紮鐵我相信都辛苦的,但這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工作機會,加上人工高,我建議你做,另外,要注意安全。

    策略上,你可以投資「平穏增長股」和「潛力股」。金沙(1928)係可以,但工行(1398)只係收息股,增長力唔高,現貨可持,但暫時不要加注。

    保險我地主要係買保障,增值用優質股會較好。雖然保險基金都可以投資,但係你要睇翻佢長線回報,若遜於大市,就未必值得投資。

    建議你每月用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由於你投資知識不高,因此可較集中在平穩增長類股,至於潛力股,只宜小小注(不多於3成)。最好是你先提高投資知識,等到你有一定知識和經驗,才慢慢增加潛力股比例(大約5成)。

    餘下的另一半現金,我地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較大回調,就加大力度掃貨,然後作長線投資。

    ------------------------------------------------

    Q22136:

    老師,想問而家概價位入2331(李寧)、2318(中國平安)、2313(申洲國際) 適合嗎??

    龔成老師︰

    以上3隻股票,都係有長線投資價值。

    平安(2318)現價合理,可以分注儲貨。

    李寧(2331)現價係貴,想入最好等佢出現大跌時,先再作考慮。

    申洲國際(2313)現價唔平,若無貨,可以先小注或月供,到有明顯回調,才正式出手。

    ------------------------------------------------

    Q22137:

    龔sir, 你好...現持有1398工商, 1099國藥, 1024快手, 883中海油,

    如每月$4000用於月供股票, 請問金沙, 小米, GX中國電車哪兩個較合適...謝謝解答...

    龔成老師︰

    你現時持股,都有質素。但以你33歲年紀計,應以增值為主。

    工行(1398)係收息股,增長力欠奉,唔適合你。而中海油(0883)只係商品類股票,質素只係中等,都不宜持有太多。

    至於月供,金沙(1928)、小米(1810)和GX中國電車(2845)都係可以。

    從組合平衡性計,我建議其中一隻係用平穏增長股的金沙(1928),而另一隻小米(1810)或GX中國電車(2845)都可以,視乎你較睇好能車定小米發展。

    ------------------------------------------------

    Q22138:

    想請問老師你,如我每月用HKD 6000做月供股,我供三隻@2000 or 供兩隻@3000 好?

    想請問老師你有哪幾隻做月供股較好,較適合我?

    除了進行分注買入平穩增長股外,潛力股我分注入了安碩恒生科技(3067) 13手@16.5677;會再睇住個市分注買入;

    至於月供股,請問騰訊(0700)我每月供$3000,你認為怎樣?如月供的話應該什麼時候和什麼價錢開始供,還是月供的話什麼時候都可開始進行?

    麻煩晒老師,感謝。Have a nice weekend

    補充:平穩增長股,我暫時持有一手粵海(0270) @11.08

    龔成老師︰

    你現時持股,都係係有質素。每月供三隻各$2000,或者供兩隻各$3000。我較建議前者,因為可以提升組合的分散風險能力。

    選股上,你可以2隻平穏增長股,再加上一隻潛力股。

    潛力股可考慮︰比亞迪(1211)、中生(1177)、福壽園(1448)、小米(1810)、安碩恒生科技(3067)、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阿里(9988)、騰訊(0700)、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三星FANG ETF(2814)。

    若你想月供騰訊(0700)$3000,都係可以。另外$3000,就最好用來供盈富(2800),有助你平衡組合。

    由於月供係一個長線計劃,透過平均價格買入法,去拉平衡個買入價。因此,其實任何價位和時間開始,都係無問題。

    除非價值去到異常貴水平,我地才會減少供款,甚至停供。若你不懂定平貴,你建議你不理價格,一直供落去。

    因為若你自行定平貴去調整供款,若時機錯左,係會大大影響你成個平均價格效果,繼而影響長線回報。

    ------------------------------------------------

    Q22139:

    Hi老師,想請問下海外置業如柬埔寨可否考慮?入場費約八十萬左右。

    香港的發展商,用香港的法律做買賣,收港币兑換成美金做買賣的。

    龔成老師︰

    法律,會係我地投資海外樓其中一個關鍵位。雖然係用香港法律做買賣,但物業始終在當地,必然受當地法規所規管。因此,你唔好誤以為就好似係香港買樓咁,無分別。

    我地投資海外物業,首先要問自己,你對這項目認識有幾多,堅守「不認識就不投資」的大原則。如果你真的已了解當地的物業市場、租務市場、法例、經濟發展,那可說是過了第一關。

    土地是有限資源,所以長期一定上升,但你都要分析這地方的長期土地供應。

    另外就是匯價如何,就算物業有穩定租金,以及樓價上升,但若然匯價不穩,都會對你的投資造成打擊,這方面不能忽視,你應該了解當地貨幣過去的變化,以及將來的強弱分析。

    ------------------------------------------------

    Q22140:

    龔成老師,本人是在職媽媽,43歲,自5年前才明白理財的重要,3年前開始月供股票,有股票資產約68萬,表面上是蝕緊的,近半年開始睇龔成老師的書,

    讓我對投資有另一番體會,以下是我的投資組合,請給我意見是否合適

    #3(2819股@$13.77)
    #5(2820股@$61)
    #6(500股@$43.4)
    #11(515股@$177.2)
    #12(4071股@$35)

    #939(5047股@$6.47)
    #1038(412股@$48.7)
    #2778(11092股@$5.031)
    #2800(3788股@$26.45)
    #3067(200股@$17.1)

    問題如下

    1)我想減持匯豐,增持其他,邊隻應該繼續增持?

    2)我每月可月供$10000-15000,應該如何分配金額?繼續月供邊隻?

    3)另我想加入一些潛力股,想留意價位分小注入,現有現金約60萬(不計MPF,無車無樓無其他資產),思考緊1810、2845、9988,各股合理區價位幾多?

    那一隻較適合我這年齡?還是保留現金再等機會?

    希望很快收到回覆,謝謝老師給意見

    龔成老師︰

    你現時組合,持股都有質素。但有個較大問題,係你非常集中係銀行股,當中以匯控(0005)佔比最重。

    任何股票、任何行業,我們都不應太過集中,因為一個行業就算更有優勢,也有機會面對行業週期及突發風險,太集中會對你整個財富組合不利。

    因此,你要建立一個平衡的投資組合,當中有不同的類別、不同的行業,這是最好的平衡風險方法。相同行業不可佔組合多於30%,而單一企業不要高過15%。

    特別係銀行業,佢營運模式較特別,風險會比一般行業為高。必需堅守30%這個準則,如果可控制在20%以內,會更好。

    1) 在減持匯控(0005)或相關銀行股後,其他持股,其實你都可以增持,特別係安碩恒生科技(3067)。因為你現時組合,係偏向保守。

    你可以再加大少少安碩恒生科技(3067)或投入其他潛力股,去提升翻組合的增長力。

    2) 月供選股上,你可以投資在平穏增長股︰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

    潛力股可選安碩恒生科技(3067)、比亞迪(1211)、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三星FANG ETF(2814)。但佢地波動性和風險會較高,你要自己平衡。

    另外,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每月儲備唔好盡用。最好留有部份,等大跌市出現時,可以用來掃貨。

    3) 除了你所講3隻潛力股,上述潛力股都係適合你。

    現時只有安碩恒生科技(3067)、GX中國電車基金(2845)、阿里(9988)、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勉強算在合理區頂部,可分注入貨,其餘都略貴,想買就要等一等。

    另外,大市只在合理區,現金唔好盡用,要留有部份,等大跌市機會。

    同時間,潛力股風險較高。如果你現時無太多投資經驗,潛力股這類風險較高的股票,你就不要持有過多,最多維持2成好了,甚至先集中係平穏增長股類。

    若你有一定投資經驗﹐潛力股比重可以相應調高,佔組合約4成,視乎你投資經驗多寡和了解這些股票程度而定。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 土地面積計算方法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29 09:20:31

    今日新聞: 第2462成交(註冊), 成交1350萬。 梁朝偉蝕讓土瓜灣新柳街2a號地舖 ,2013年買入舖1500萬。梁朝偉的2A鋪(利富行工具舖)是大單邊(新柳街及高山道),舖闊15呎 x 27呎,建築約500呎。 大單邊。 簽約日期2021年4月9日。

    《經濟日報》【名人賣舖】梁朝偉沽土瓜灣舖位 7年蝕逾150萬

     股樓投資19:57 2021/04/28

    影帝梁朝偉於2013年底以1,500萬元購入土瓜灣新柳街地下舖位,近日該舖位以1,350萬元沽出,帳面蝕150萬元。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梁朝偉所持有的舖位為土瓜灣新柳街2A號地下舖位,舖位面積約500平方呎,現以1,350萬易手,帳面已蝕150萬元,連稅項及其他支出計,實蝕金額或逾200萬元。

    至於新買家則為去年申請強拍的新朗發展(實業)有限公司,翻查紀錄,上述舖位所位處的新柳街2A號一幢樓齡約62年的舊樓物業,去年5月份獲申請強制拍賣,當時該舖位估值僅839萬元,梁朝偉亦有提出反對通知書阻止強拍。時至今日,在本港經濟未整體復甦的情況下,梁最終仍是以蝕讓價將舖位轉手予上述公司。
    據了解,梁朝偉與妻子劉嘉玲早於九十年代起投資住宅及舖位,且獲利甚繁。夫婦二人於土瓜灣、西半山等地區作長綫投資,對市場運作及物業發展前景頗有經驗,惟最近不敵經濟環境衰落而無奈蝕讓一舖位。

    。。。。。。

    《30/11/2020 錄影內容》

    今日新聞 - 第2073成交(堅 - 收購) 成交1600萬,收購唔畀分了。 馬頭圍高山道26號,車行,建築800呎,地舖成交1600萬。闊24呎,深30呎。

    。。。。。。。。。。

    馬頭圍梁朝偉間舖最新 update as of 9:28pm Monday:

    發展商直接搵我,同我講 (100%堅):
    (1) 發展商沒有同梁朝偉成交過1500萬,流料,無成交! 市傳是流料。
    (2) 佢哋本身都唔太搵到梁朝偉, 839萬只是測量師估的價錢。 他們沒有開這口價給梁朝偉。 至於他們出幾多價,就唔方便講啦。
    (3) 發展商仲諗緊方法同梁朝偉溝通,negotiation in progress. 影帝太忙拍戲 ?

    我幫他們澄清 - 無成交過! 李根興 Edwin

    。。。。。。。。。。。。。。

    梁朝偉的2A鋪(利富行工具舖)是大單邊(新柳街及高山道),舖闊15呎 x 27呎,建築約500呎。 大單邊,道理上是較值錢, 較單面向街的舖一般值多8成至1.5倍,按人流決定。

    如果高山道26號舖成交了1600萬,2B舖(補習社)成交1250萬,這間舖感覺應值約1500至1600萬,即接近梁朝偉當年的買入價。(2013年底他以1500萬買入)。839萬又真係低得滯,I'm sorry 發展商?

    【信報】梁朝偉高山道鄰舖賣1600萬,今年5月被財團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的紅磡高山道26號、新柳街2A至2B號舊樓再有新進展,高山道26號地下剛以1600萬元沽出,較估值高出46%,現時項目只餘下影帝梁朝偉持有的一個地舖尚未被收購。

    高山道26號地下,建築面積約800方呎,由新朗發展(實業)有限公司以1600萬元購入,呎價2萬元。據強拍文件顯示,測量師今年3月對該地下的估值為1096萬元,收購價較估值高出504萬元或46%。

    「鷄記」麻雀館家族賺409倍

    資料顯示,上址原由香港首間麻雀館「鷄記」創立人林坤的家族成員林瑞琼以個人名義於1961年以3.9萬元購入,近年由林氏家族另一成員林子英成為遺產執行人。以最新成交價計算,相較59年前的購入價大幅高出1596.1萬元或409倍。

    新朗發展(實業)有限公司原持有高山道26號、新柳街2A至2B號約83.33%業權,故在今年5月申請強拍以統一業權。原本餘下3個地舖未能成功收購,今年8月以高估值25.3%的1250萬元購入新柳街2B號地下,現加碼購入高山道26號地下,故尚餘新柳街2A號地下未能收購。

    新柳街2A號地下由梁朝偉於2013年底透過公司斥1500萬元買入,惟物業估值僅為839萬元,較購入價低661萬元或44.1%,因此一直拒絕出售,並在7月透過律師向土地審裁處提出反對強拍。

    。。。。。。


    業主有舖放售,記住聯絡我。馬上出價買入你間舖? whatsapp 我 9036 1143 或致電 2830 1111 李根興

    www.bwfund.com
    www.edwinlee.com.hk

    想收到最即時的商舖「八八卦卦」資訊,可 whatsapp 我 90361143, 好多事唔方便公開講。

    購買李根興的【李根興的生意哲學】(最新2020年6月出版 - 定價$198),或【買舖 要買得 PRO】(定價$198),連親筆簽名,可 whatsapp Suki (+852) 5566 1335。

  • 土地面積計算方法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1-23 18:20:51

    今日新聞 - 第2073成交(堅 - 收購) 成交1600萬,收購唔畀分了。 馬頭圍高山道26號,車行,建築800呎,地舖成交1600萬。闊24呎,深30呎。

    。。。。。。。。。。

    馬頭圍梁朝偉間舖最新 update as of 9:28pm Monday:

    發展商直接搵我,同我講 (100%堅):
    (1) 發展商沒有同梁朝偉成交過1500萬,流料,無成交! 市傳是流料。
    (2) 佢哋本身都唔太搵到梁朝偉, 839萬只是測量師估的價錢。 他們沒有開這口價給梁朝偉。 至於他們出幾多價,就唔方便講啦。
    (3) 發展商仲諗緊方法同梁朝偉溝通,negotiation in progress. 影帝太忙拍戲 ?

    我幫他們澄清 - 無成交過! 李根興 Edwin

    。。。。。。。。。。。。。。

    梁朝偉的2A鋪(利富行工具舖)是大單邊(新柳街及高山道),舖闊15呎 x 27呎,建築約500呎。 大單邊,道理上是較值錢, 較單面向街的舖一般值多8成至1.5倍,按人流決定。

    如果高山道26號舖成交了1600萬,2B舖(補習社)成交1250萬,這間舖感覺應值約1500至1600萬,即接近梁朝偉當年的買入價。(2013年底他以1500萬買入)。839萬又真係低得滯,I'm sorry 發展商?

    【信報】梁朝偉高山道鄰舖賣1600萬,今年5月被財團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的紅磡高山道26號、新柳街2A至2B號舊樓再有新進展,高山道26號地下剛以1600萬元沽出,較估值高出46%,現時項目只餘下影帝梁朝偉持有的一個地舖尚未被收購。

    高山道26號地下,建築面積約800方呎,由新朗發展(實業)有限公司以1600萬元購入,呎價2萬元。據強拍文件顯示,測量師今年3月對該地下的估值為1096萬元,收購價較估值高出504萬元或46%。

    「鷄記」麻雀館家族賺409倍

    資料顯示,上址原由香港首間麻雀館「鷄記」創立人林坤的家族成員林瑞琼以個人名義於1961年以3.9萬元購入,近年由林氏家族另一成員林子英成為遺產執行人。以最新成交價計算,相較59年前的購入價大幅高出1596.1萬元或409倍。

    新朗發展(實業)有限公司原持有高山道26號、新柳街2A至2B號約83.33%業權,故在今年5月申請強拍以統一業權。原本餘下3個地舖未能成功收購,今年8月以高估值25.3%的1250萬元購入新柳街2B號地下,現加碼購入高山道26號地下,故尚餘新柳街2A號地下未能收購。

    新柳街2A號地下由梁朝偉於2013年底透過公司斥1500萬元買入,惟物業估值僅為839萬元,較購入價低661萬元或44.1%,因此一直拒絕出售,並在7月透過律師向土地審裁處提出反對強拍。

    。。。。。。

    風再起時【盛滙商舖基金】2020年第4季集資講座 (上限港幣6000萬) - 頭六場已滿

    我們盛滙商舖基金, 是全港首間證監會持牌並專注投資香港商舖的基金公司。2016年成立以來,我們已經買入41間街舖,賣出33間,全數獲利,同期全港最多。 而幾年內獲利轉手的街舖,我們市場佔有率現在超過五成。(Note: 升值也跑贏大市三分一)

    2020年第四季,我們又集資買舖。 今期上限港幣六千萬, 現有的客戶已經承諾投資加碼4600萬, 因此只得1400萬給街外新客, 投資最少港幣三百萬起。

    如果你有興趣參與我們的商舖基金 ,我們會連續幾場講座講解基金內容及目標回報, 每場限六位,I will be there. 我們是香港證監會持牌法團。

    【此講座及投資只適合持有港幣800萬以上流動資產(非物業)人士或公司參與】

    個市剛剛好在轉角位,believe me,今期好快會爆滿,額滿即止,先到先得。 如果你想在講座前,直接了解我們的基金及開戶口詳情,可直接聯絡我(李根興) whatsapp 9036 1143 或 Marc 6092 6444 / Joe 9250 6708 / Vivian 9311 9274 / Mani 9669 1789 / Monica 9305 8194 或致電 2830 1111 ?

    今期集資的主題是「風再起時」。 世界輪流轉, 舖位都衰了唔少, 接下來可能是時候發圍時機。

    (1) 肺炎總會過去
    (2) 拜登上場,中美關係最對立的時候希望已經過去
    (3) 遊客一定會回來, 通關又好,氣泡又好,唔會少過今日
    (4) 最重要是,政府分分鐘撤銷工商舖辣招, 免去雙倍印花稅, 變相全部工商舖物業升值4.25%。

    當然我做得舖這行,就要熱愛「舖」,賣花讚花香。 我相信舖市是最壞時候可能已經過去。

    升市,個個都係股神樓神舖神,但跌市,大跌市先至考你功力。 我們今年肺炎至今,合共買入了8間街舖,同時最重要,賣出了5間街舖, 前後涉資金約2.5億。 沽出的舖全數獲利, 疫境中,買家都買到平貨,恭喜買家,大家雙贏。

    接下來,我們每季目標都會集資約六千萬港幣,每年淨資產目標增長約兩三億街舖。入三出一,即係每買入三間舖,就賣出一間,做好售後服務,貨如輪轉。 目標帶給我們投資者長遠每年10%回報。

    我無本事一玩就玩到幾十幾百億。 做任何生意要有「持續性」。情願做細啲,做穩啲, 紮實根基,一步步行好佢。最緊要最緊要就是投資者、商舖買家、租客、我們班同事們、同我自己, 穩定地持續賺到錢。

    我是生意人,不是投資者。市升市跌,都繼續貨如輪轉,一定要有「持續性」, 就好似賣柴米油鹽一樣, 任何經濟環境 都有得食,密密食,唔可以 hit and go,炒一轉,發橫財,就人間消失。

    我重複,All I ask for 就是每季集資幾千萬新錢, 每入三間舖就賣出一間,每年累積多兩三億街舖, 銀行借貸唔好過多,兩三成以內就足夠,小心駛得萬年船。當中成個基金我本人佔兩三成, 長遠達至每年10%回報。Very simple, 再俾多錢我都要 SAY NO! 一步步做好, 唔好過份膨脹,利益一致,人少少,最緊要大家穩定地賺到錢,賺開心錢?。

    我是李根興,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有機會到時見你。

    More info on www.bwfund.com

    香港證監會持牌法團 BBL650

    【盛滙商舖基金】2020年第4季集資講座

    盛滙商舖基金專注投資香港商舖,讓客戶以較低資金購入基金參與商舖投資(低至港元300萬),相對於購入單一商舖動輒過千萬元,投資基金的客戶等同以較低門檻投資多間商舖,更可分散風險。

    盛滙將於第4季舉辦數場基金講座,讓您深入了解商舖基金及舖市再起動時機。

    加開時期:11月27日 (五) / 12月7日 (一) / 12月8日(二) / 12月9日 (三)
    時間:1 – 2pm
    地點:中環新世界大廈1座1502-3室 (本公司會議廳)
    對象:按證監條例只適合持有八百萬港元以上流動資產(非物業)人士

    註:疫情期間,每場只限六位。參加者須全程配戴口罩及保持1.5米社交距離。

    報名方法:
    https://edwinlee.com.hk/%e8%ac%9b%e5%ba%a7/

    查詢: 2830 1111 (Suki/Monica)
    WhatsApp: 9218 5223

    #商舖基金 #買舖要買得PRO

  • 土地面積計算方法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8-17 22:56:15

    【暗黑旅行團】勇闖市中心廢墟佐敦廣場 70呎舖賤價10萬全港最平

    香港寸金尺土,普通打工仔窮一生薪水,才能買到一個劏房型單位,黃金商舖易手價億億聲。雖然商舖身價不菲,但細心留意會發現,總有一個死場(死寂商場)在附近,明明位處市中心交通方便,但空置率高人流又偏低。記者便請了人稱「劏場醫生」、曾一手拯救荃灣地皇廣場的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Edwin),和我們來一轉經典死場遊。

    壽終正寢:佐敦廣場

    「有些死場是瀕臨死亡邊緣,而這個(佐敦廣場)是已經死亡。」Edwin說道。位於佐敦道28號敦成大廈的佐敦廣場,商場名字仍於大廈外清晰可見,但若然在Google Maps輸入「佐敦廣場」,卻查不到正確位置。

    座落在人來人往的佐敦道,很難想像這樓高四層的商場,已烏燈黑火二十多年,是佐敦中心地帶裏的一個廢墟。「我們站在佐敦道,街上人流很多,很旺場,但今時今日全香港最便宜的物業成交呎價,最便宜的便是這座佐敦廣場。」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三樓九號舖位建築面積約70平方呎,原業主1993年以$69.7萬購入,持貨23年,2016年僅以$10萬易手,呎價僅$1,429,賬面勁蝕86%、約$60萬,堪稱全港最平的舖位。Edwin表示,香港有很多大業主將商場劏成很多小單位出售,然後不宣傳、不用任何方法吸引人流,夾硬做死一個場,令舖位貶值,然後再安排相關人士以低價收回舖位,「做這些事很沒道德,可說是乞兒兜裏拿飯吃,所以我不買不賣也不投資。有人經常說送幾間商舖給我,希望我可以把商場活化,我也會說我不要。」

    佐敦廣場前身為伯爵酒樓,實用面積共約一萬平方呎。1992年,分拆成超過160個舖位出售,當年呎價逾萬,但仍吸引到不少投資者。但業主們在1993年收樓後,發現舖位皆為「縮水舖」,實用率只得三至五成,生意做不了淪為死場。1998年更因管理公司撤離而荒廢,聚集了不少癮君子和露宿者。現時該商場除地面層可供遊人進入,其他樓層已經被封閉。

    「你簡直是商舖華佗!」當記者和Edwin在商場門外傾談之際,一把聲音突然從我們身旁傳過來,原來是佐敦廣場門外報紙檔的店主,由他父親開始已在這個位置經營報紙檔50多年。他繼續說:「開業的時候很多人入伙,但空置了這麼多年,聽說你令很多倒楣的商舖起死回生,我今天便特意把鎖開了等你進去玩玩。」原來店主還幫手看管廣場的閘匙,我們就趁這個難得的機會,入去探秘。

    2010年,有財團以劃一收購價$13.8萬收購佐敦廣場舖位。商場的一至三樓,就曾在2012至13年,短暫經營過火鍋店。2014年就只有四樓的桑拿館,2016年在一樓開了雀會,二樓開了私房菜,但全都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營業。

    鄰近高鐵 於事無補
    一樓和二樓遺下了完整的食肆裝潢,還有餐具調味料,統統都沒有清走。Edwin說:「真的不知道發生甚麼事,該商戶好像走得很急。市中心這麼繁華的地段鄰近高鐵,佐敦道地舖價值以億元計算,這裏卻變成了一個廢墟。」

    再上三樓,大窗戶透入自然光,雜物清空了,感覺比一二樓良好。雖然劏舖的間格已經全拆了,但地上有多條從前舖位留有的深刻直線。「驟眼看這裏每一層都是幾千呎,以這裏的黃金地段來計,一定能夠租出去,每一層我估計能以$15萬放租。」

    但上到四樓,又佈滿各式各樣的廢棄品。有很多像是露宿者在這裏留宿用的床墊、2014年的舊報紙、2012年的水費單、撕爛了的明星合照、封了塵的招牌、摔破了的招財貓等等,幸好是白天進來,入黑一定充滿着靈異感覺。既然位於市區,人流地理位置俱佳,很難不令人聯想是因為靈異問題而變成市中心的廢墟。Edwin說他不太了解和相信靈異方面的東西,「甚麼靈異也好,樓下這麼旺場甚麼靈異也不怕吧!加上買賣商舖與住屋不同,開舖頭做生意不需要過夜,所以就算是餐廳酒樓也好,就算有人死了也不會變成凶舖,凶宅很多,但沒有凶舖。」

    由門口的告示板到散滿一地的文件,相信背後可能有很多訴訟問題業權問題,Edwin說:「我們進來也看到有些欠債還錢的傳單,想租這裏也會擔心背後有甚麼問題。更何況之前樓上是開桑拿館的,你我都知道桑拿館不是一般平凡人能經營的。」相信這就是商場荒廢的主因。

    氣若游絲:先達廣場

    「死場分幾種,其中一種是死亡中,好像身後的先達廣場。」先達都稱得上死場嗎?看租值升跌便知一二。Edwin說:「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令你瘋狂!租值有最高峯的時候,地下一間舖出租$5萬至$10萬,跌到現在的$1萬至$2萬,跌了五至八成。先達幾年前的舖價炒得非常厲害,但最近急速下跌,最主要是智能手提電話炒風已過。」我們走到一樓的租務部詢問,職員都說最近有很多蝕讓,租務部職員說:「三百幾萬元買回來百多萬元出售。」

    吉舖處處 舖位變貨倉

    先達廣場位於旺角亞皆老街83號,一共三層約3.9萬平方呎,前身是先施百貨,在1995年劏成350個舖位出售,面積由72至488平方呎,堪稱本港第一代經典劏場。職員說:「業主都很資深,沒有按揭、沒有壓力,在這個艱難時刻,就算降低租金也能接受。」最平的舖位在訪問前一天租出,租金只是3,000元,已包差餉管理費。「業主下調租金只是希望舖位不要丟空,能夠渡過這個艱難的時期,現在有一成舖位是未能出租的。」這麼低廉的租金,甚至有人租來當貨倉。

    商場內外吉舖處處,目測空置舖不止一成。不論是地下、一樓還是二樓,吉舖集中於遠離電梯的角落位置。記者和Edwin上到二樓,人流更為稀少,約半數店舖沒有開門。Edwin說:「越做越靜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三個情況:一,租來當貨倉;二,開成人用品店,成人用品店當然是開在較靜的地方。三,不需要太多人流的服務行業,例如修甲、睇風水、占卜那些做預約服務的。」但由於先達廣場沒有自來水,所以食肆、美容修甲那類需要有自來水的店舖,都不能經營。Edwin補充:「沒有食肆、小食店,不能以此聚集人流。能經營的店舖種類亦收窄,只能做零售、賣買電子零件或手機產品。」

    經營靠好業主 等炒風救場

    我們來到維修電話老師傅黃維邦(Wilson)的店,他的店已屹立先達20多年,可說是見證着先達的興衰。Wilson說:「現在絕對是低潮,沒有試過如此低潮。」他表示現在經濟差了,人們不像以往一有新型號手機便換機,「我有另一間舖回收二手機,我們收到的手機都是壞的,現在的手機不是壞了也不會放售。」

    他表示能一直支撐着店舖全因遇到一位好業主,「當時樓下的店舖租金加幅一倍,甚至一倍半,但我這個業主都只是加了我一成租金,現在逆境下業主都願意減租,有商量的空間非常好。先達有些業主日日過來巡舖,看到你生意好便加租。」所以現在租金下調的情況下,Wilson也沒有考慮要換舖慳租金,「沒有想過呢,平租的通常在角落的位置,沒有這個位置好。加上業主對我這樣好,做人不能忘恩負義。」他亦指商場的人流多少,對手機維修不算很大影響,「手機壞了一定會過來維修,人流多有時只是逛逛,不一定會買東西,手機維修穩穩定定,發達一定冇我份,夠交租餬口便沒有問題。」

    Edwin認為,救活先達廣場的方法,只好等待炒風再來。「純靠商場自己的營運很難去翻身,互聯網格價太容易,引入新行業亦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要看有那一個大牌子,有一些突破性的產品出現,整個炒風來臨,炒賣的人們當然要回來先達這個地方。」

    死過翻生:地皇廣場

    位於荃灣登發街登發大廈的地皇廣場,是死場中的經典,其中二樓238號舖位,2012年底以約$400萬買入,2017年以$30萬轉售,勁蝕$370萬。Edwin說:「所有商舖來說,最蝕入肉的可說是這個,簡直是創了香港歷史。如果持貨幾年要蝕92.5%,眼光要很『準』,因為很難有香港物業買賣蝕到咁。」

    2012年投資者尹柏權以$4.1億向鄧成波購入登發大廈商場,2013年拆成200多個舖位出售,舖位面積由50至174平方呎,套現約$9億。但小業主收樓後便發現貨不對辦,發現商場設計與售樓書不同,實用面積縮水等的問題。有小業主稱當年有地產經紀訛稱,將會有行人天橋接駁至地皇廣場,但不單止沒有天橋,商場電梯更經常因故障停用。

    Edwin說:「死場的特性是,易入難出,有一些是自動電梯進入商場,但要行樓梯離開的。有一類不能救活的死場,便是要行樓梯進入商場的。如果一個商場四通八達,人流便會旺。」地皇商場中了一切死場特性,進出不便和業權分散。

    聯合業主翻身 出租率達100%

    業主之一的王榮梅(Olive)當年以$400萬買入了一劏舖,「收舖時,簡直是晴天霹靂!當時是買樓花沒有實物可看,實物與我們想像中有很大出入。面積很小,還是天價,一樓一間實用面積40呎的舖位要成四百幾萬。」

    她曾嘗試放售或出租,都不能得到好價錢,更別說回本了。於是她便花近3年時間與各業主磋商,在2016年成立地皇之光管理有限公司,團結場內近百名業主聯合招租。她說:「回想起也覺得淒涼,曾經試過有一位業主,說只可以給我由灣仔到北角這段車程的5分鐘時間,於是我便在地鐵車廂內走來走去,進行游說工作。」她表示頭幾年她沒有受薪做聯絡人的工作,「講難聽一點,衰到不能再衰了,不如博一鋪。」頭炮租了給一間賣小型電器的百貨公司,但店主進駐後幾個月便退租。她說:「零售根本冇得做,因為趨向網購,我們就想不如做不能網購的飲食,於是我便把一樓在很短時間內改成一個美食廣場。」當時Edwin亦有參與這個死場翻生的計劃,更幫手大力宣傳,成功把當時的出租率推上到100%。

    雖然走入地皇商場,仍不能以人流旺盛去形容,但不見有貨倉舖和空置舖,Edwin說:「這裏不算死,縱使有舖拉了閘,但是都有租客的。」美食廣場已因完約在2月結業,要繼續經營美食廣場便要再集資翻身。幸好同期有夾公仔機店主有意入租,現在一樓已成了夾公仔機舖,雖然疫情下不能正常營業,但總算是正確方向。Edwin說:「一個好的商場,最好是會吸引到人進來買、進來玩。一樓是美食廣場,人們很自然便會在上二樓三樓逛街,商場馬上變旺了起來。而這些夾公仔機也不錯,能吸引外來人。租金很便宜,2,000到3,000元已包冷氣費管理費等,租來創業其實都不錯。」

    記者:鄭汝翹
    攝影:張志孟、許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