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民身份認同題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民身份認同題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民身份認同題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民身份認同題目產品中有2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6萬的網紅陶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也模擬出一條DSE歷史題: 1900年,清國拳匪暴亂,慈禧太后向西方連同日本等八國宣戰,不幸慘敗,並簽訂辛丑條約,向八國賠償銀子三億二千萬兩。 其中美國答應將大部份賠款用於在中國辦學,包括清華大學,並於1909年資助胡適、趙元任、梅貽琦等留學生前往美國進修哲學、法學、文學等人文與科技學系。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和中國有一樣嗎? 中國問題到底是內政還是外交問題? 好像國王的新衣,大家都知道國王沒穿衣服,但說出國王沒穿衣服好像就很微妙。 而遇到了武漢肺炎疫情,似乎就更凸顯了國王沒穿衣服的荒謬無措。如果我們台灣人跟中國一樣,會有信用的風險。全世界都懷疑,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包括護照、認同。甚至是排華運動的時...

國民身份認同題目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8 09:56:29

【#沈旭暉_甚麼人訪問甚麼人】十多年前,中國互聯網世界還處於一片相對處女地,曾經可以瀏覽Facebook,也能找到種種不同聲音,可惜空間近年急速萎縮,動輒也是敏感題目,小粉紅成為絕對主旋律,令人懷念扼殺於萌芽狀態的文藝復興。那段期間,有幾位操流利漢語的外國人異軍突起,一度成為中國KOL,其中一位是來...

國民身份認同題目 在 Beacon College (Official)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4 07:57:15

Dr Guy Leung and His Team 通識暑期課程 WhatsApp查詢:9633 6374 PLAN A 「香港政治2016」概念完爆班: http://www.beacon.com.hk/leaflet/16-17/summer/S4-S6/guyleung_S46_plana...

  • 國民身份認同題目 在 陶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18 10:26:07
    有 5,250 人按讚

    我也模擬出一條DSE歷史題:

    1900年,清國拳匪暴亂,慈禧太后向西方連同日本等八國宣戰,不幸慘敗,並簽訂辛丑條約,向八國賠償銀子三億二千萬兩。

    其中美國答應將大部份賠款用於在中國辦學,包括清華大學,並於1909年資助胡適、趙元任、梅貽琦等留學生前往美國進修哲學、法學、文學等人文與科技學系。

    胡適等由美國回國後,領導五四運動,提出民主與科學精神,並鼓勵寬容異見、理性思考。

    一百二十年後,北京一家國際學校的招生通告(見資料)。主題口號為:1,It all begins here(一切由此處開始);以及2, Preferred by expatriate families since 1980(本校自一九八〇年以來是北京外國僑民送子女入學之首選)

    請答以下題目:

    1, 你認為It all begins here 的It ,是指:

    a, 做一個正常人,而不是奴才或一頭人型的牲畜,必須由入讀此一英國人在北京開辦的國際學校接受開化改造開始,這個It,指The transformation into a human being ?

    b, 由入讀這間學校開始,學生將通向英美名牌大學,領取文憑而回國之後,即可進入外資企業賺取高薪,或為億萬財富之起跑線。It,指Money?

    c, 入讀這間學校,將來去英美升學,最終可獲得英美居留權與入籍英美加澳的光明前景。這個It,指US Green Card,British Passport,或Australian Nationality ?

    2,為何此校要強調是居住在中國的外國僑民之首選、以吸引中國家長報名?

    3,為何一百二十年過去,據稱中國科技和軍事早已超越了美國,中國和香港特區政府的官員,仍不停以西方白人國家主辦的國際學校為子女受教育的首選,而不是他們自己為中國人下一代設計的教育制度?

    4,「庚子賠款120年、五四運動101年之後,中國人及其下一代還須接受西方文明教育並須輸送大量學費,尤其國際學校,是西方列強在中國人社會圈設的殖民租界,其實是一種國恥。」

    就你所知,在多大程度上(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 同意以上此一論斷?

    5,中國官員與香港特區政府包括教育局官員、中港富豪紛紛將子女送去It all begins here 的英美學校,對於他們在自己的領土推行所謂「母語教學」、「國民身份認同」等政策,是否利多於弊?

  • 國民身份認同題目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24 19:00:24
    有 32,498 人按讚

    我們和中國有一樣嗎?中國問題到底是內政還是外交問題?

    好像國王的新衣,大家都知道國王沒穿衣服,但說出國王沒穿衣服好像就很微妙。
     
    而遇到了武漢肺炎疫情,似乎就更凸顯了國王沒穿衣服的荒謬無措。如果我們台灣人跟中國一樣,會有信用的風險。全世界都懷疑,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包括護照、認同。甚至是排華運動的時候,因為黃皮膚黑頭髮,甚至產生性命的風險。
     
    現實來說,院長說的國家行政四個要素,人民、領土、政府、主權,四個都不一樣,但我們的國名高度重疊,老是被誤會,碰到國際事務時,則屢屢被中國政權打壓。
     
    日本人去中國是日本人,美國人去中國是美國人,台灣去中國卻要被迫做中國人,但中國人來台灣不用成為台灣人,甚至可以堅持自己是中國人,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好好解決。
     
    我很明白體制結構的問題複雜龐大,要務實。那務實是什麼?我們可以強化台灣的防衛性民主。
     
    比如中國人來台灣,取得身分證之前,參考美國,設立忠誠考試,題目很簡單,比如反滲透法,或台灣跟中國不一樣的地方,考台灣自由民主體制相關,確認真正了解台灣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價值。有了忠誠宣示的機制,不論健保議題、國民權利、投票權等,爭議也不會這麼撕裂。
     
    除了是讓中國人能做以台灣利益為優先的台灣人之外,另一方面,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站在民主人權,香港人的情況更需要我們來考量,今日香港明日台灣。聲援香港我們不是只能喊口號,其實能有實際的作為。
     
    按照中華民國憲法,港澳人士與中國籍人士非屬外國,除了前述中國歸化台灣時的相關機制可參考美國的經驗,去年讓台灣看見中共治港真相的反送中運動,兵役其實可考慮作為庇護的一種方式、效仿美國徵兵制度 (註) 的精神,開放香港抗爭者可來台從軍,經過一定年限服兵役後,取得相關居留權。
     
    這有幾個好處:
    第一、讓香港年輕人填補台灣短少的募兵兵源,幫助香港也讓台灣的國防補血。
    第二、香港人比我們更討厭中國。
    第三、增加勞動人數。
     
    我們可進行背景審查和忠誠考核,讓香港移民的融入我們的國家社會,另一方面,也提供香港抗爭者有後撤機會。若是真正的香港抗爭者,每位從軍者,相信都是英勇的反中共鬥士。
     
    一個民主自由而能永續存活的台灣,才有資格支援香港,我認為,以「確保保台優先,避免有心人士滲透」的前提,在現有投資移民規則外,開放以加入國軍抵換公民權的「兵役移民」制度;適度放寬「學術簽證」以及「特殊專長移民」制度,讓人才得以在台灣喘息,並進一步取得移民資格。
     
    在引入緩衝時間,適當審查,協同國安機制設立防火牆等配套下,有秩序的提供可能撤離香港的抗共勇士落腳或轉移他國之去處。香港的抗爭者,在強大的中港軍警鎮壓下,被捕、被傷、被自殺者無數,唯一能保護我們免於香港命運的,將是有堅定抗中護台意志,堅守民主價值的政府。
     
    如果我們不一樣,那就讓台灣更不一樣。
     
    #國防之盾
    #質詢台上的台獨旗
     
    註:美國徵兵制度─攸關國家利益之入伍(英語:Military Accessions Vital to the National Interest, MAVNI),俗稱緊缺人才徵兵計劃,是美國國防部的一種徵兵方式。該計劃招收具有特殊關鍵技能的合法非移民身份人士進入指定的美軍部隊服役。入伍的外籍人員能夠快速獲得美國國籍。

  • 國民身份認同題目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27 22:52:18
    有 62 人按讚


    【英文中「國家」Country, Nation, State的區別】全文 By 總統沒時間獨立 President Is Busy:
     
    英文裡可譯作「國家」的詞至少有三個:
    Country、Nation、State
     
    它們各自有不同的語意、用法,外國使用這些詞分得清清楚楚相當精準,然而中文全都翻成「國家」一詞,完全無法正確翻譯區分。
     
    Country是指偏地理意義上的國家,Nation是指偏國族群體上的國家,State是指法理體制地位上的國家。
     
    說台灣是Independent country沒什麼大問題;Nation考慮到島民的複雜認同較難說但還算可以;而國際基本公認台灣缺乏的則是State的地位。
     
    凡是談到「承認國家地位」、「台灣是否為主權國家」、「需不需要宣佈建國獨立來完善國家地位」,便絕對不是在談什麼Country或Nation,而是一律在討論:Sovereign state(主權國家)。
     
    我們島民都會覺得自己是「國家」,會讓你有這種感覺的,是因為我們台灣的確在日常上實質達成了獨立自主的運作,這個狀態會被稱為「事實上的獨立(de facto independence) 」。
     
    這樣的狀態非常重要,也必須保持,然而處於這樣的狀態,從不等同於「台灣已經是法理上的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從不代表「台灣已經達成了法律上的獨立(de jure independence)」。
     
    當正式議題在討論「台灣是不是國家」時,都是在談後者,也就是「State」的事。
     
    這也是為什麼,人家國際官方、法律學者、政治人物、相關地位論述在討論法律上怎麼判定國家地位、台灣是否符合時、台灣是不是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時,島民卻會處在一種雞同鴨講的狀態,一直說:
     
    「但我們明明就是獨立國家呀!」
    (人家眼中你想講的只是Independent country)
     
    「我們的運作狀態明明是已經獨立的呀!」
    (人家早就把這區分為de facto independence)
     
    「人家明明也有把中國跟我們國籍分開呀!」
    (人家只是給你一個Taiwan nationality)
     
    因為在人家眼裡,這些是清楚分開的題目。
     
    但台灣的廣大島民們,因為沒有這些概念的區分能力,所以只能把「Country」、「Nation」和事實上的獨立自主運作狀態等等,套上中文裡唯一粗糙對應的「國家」一詞,通通混雜在一起思考。
     
    然後就會一直覺得「獨立自主運作的自己已經是『國家』」了。
     
    語言會徹底影響人們的思考認知,唯有花一點時間認識這些事,讓自己跳脫中文那個籠統的「國家」兩字,你才會開始理解當人家在談論你自己時,國際上與專業議題上、他們言談中台灣的地位、我們台灣在國際上的處境是怎麼回事。
     
    和Country、Nation不一樣,談到State時,人家國際上沒有在跟你馬虎,打個比方,三不五時你會看見外國或外國人說台灣的確是Independent country,覺得你的確獨立運作於中國之外。但是領域一轉,凡是要求Sovereign state主權國家地位門檻的國際組織,我們進不去的就是進不去。
     
    最常見的就是,台島新聞上常常講說台灣被哪個外國官方外國人說是獨立國家,那是在說我們是Sovereign state嗎?沒有,翻一下外文原文,人家多半也都是說你是Independent country,或是Nationality給了你台灣選項而已。
     
    那個很忙的蔡英文他也很清楚這些差別,這些觀念你有了之後去看他的相關訪談,就會發現你現在頭上的總統區分得很清楚。不過反正他就太忙沒時間,也不會跟你講這些。
     
    再強調一次,Country是指偏地理意義上的國家,Nation是指偏國族群體上的國家,State是指法理體制地位上的國家。說台灣是Independent country沒什麼大問題;Nation考慮到島民的複雜認同較難說但還算可以;而國際基本公認台灣缺乏的則是State的地位。
     
    基本上,人家外國官方、法律學者,或是我們這些獨立論述者在講「台灣還不是國家」時,就是明確在跟你講最後面的。中文很多時候是真的雷,大家要自救ㄛ。
     
    -\-\-\-\-\-\-\-\-\-\-\-\-\-\-\-\-\-\-\-\-\-\-\-\
     
    談到State,順便接著稍談一下台島的狀況。
     
    我們這個島嶼實體,光是主張自己是State(主張自己是主權國家),就可以有兩種分歧:
     
    一種是「Republic of China」,不認為自己是台灣,而是主張自己是清國之後出現的、經歷內戰、逃到台灣的那個中國政權,現在主張自己還在跟中共爭著代表中國(舊中華民國在台灣)、或是主張自己是第二個小中國(新中華民國在台灣)。
     
    (國際社會公認只有一個中國,中國只有一個正統代表政府,所以無論是要搶當唯一China或是第二小China,此路線皆不成立)
     
    一種是「Taiwan」,主張自己是台灣,是被上面的ROC政權逃難統治的那個島嶼社會,是不屬於任何中國政權的台灣島嶼社會(獨立台灣)。
     
    (Taiwan從未正式宣佈建國獨立,也從未正式表現過要作為Sovereign state的意願,而這種正式宣示被認為是重要關鍵的國際法律環節,所以目前缺了這步「宣示獨立」的Taiwan若要主張自己是State,即使路線可行、即使中國不進行壓迫,現在便依然會被國際社會排除在外)
     
    這一看就能理解,雖然結論上,兩者當前同樣會被否決,但這兩種路線的脈絡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真的以為我們的狀態只需用一個「中華民國台灣」就能打發過去,我們便會失去真正面對現實、對症下藥的機會。
     
    如果你當時還有印象,2008年的「返回聯合國」/「加入聯合國」雙公投,正是這兩種分歧路線的最經典示範。一個是「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國家,不是台灣」,另一個則是「認為自己是台灣國家,不是中華民國」。之前你可能也搞不懂差在哪裡,那正是因為你把中華民國與台灣混在一起理解了,只要分開看,脈絡很快就會清晰體現出來。
     
    並且,認同Taiwan者,不要覺得前者的ROC路線荒謬可笑,至今仍有半數台灣島民認同潛力的那個中國國民黨,核心主張就是這條路,他們養出來的大量愛國島民也都能接受這種認同,死忠者更不在話下,他們的民意也是民意。而且,當你也認同「中華民國台灣」,而不敢主張要把「中華民國」的體制性乾脆撇除時,你同樣也是在默認著這個中國路線於你主張中的可行空間。
     
    很多人會覺得我們的確處在某種中華民國=台灣的狀態,但這也只是籠統而階段性的妥協公約數認知而已。當前的民進黨政府主張自己是「中華民國台灣」,它雖然是以傾向獨立台灣一側為主體,想把中華民國視為某種台灣的綽號,但事實是只要保持這種體制,只要換成中國國民黨執政,情況就會顛倒過來,我們會被相反的扭去中華民國一側,當一群綽號叫台灣的小中國國民,這也正是馬英九期間我們被做的事、在國際上看起來的樣子。
     
    這種狀態絕對不可能是正解。
     
    中華民國台灣能在當下包住有著差異立場的最多人民,不代表它就是應當一直使用下去的健全最佳解。民進黨有它要去踩住的角色身份,你我也有我們台派人民要去做的事情,不同角色位置的分工同時並行,才是讓台灣真正能繼續往前的方法。去認識國家地位的資訊,去瞭解中華民國跟台灣的身份視角差異,當你真的認真要往細節去探討,就會發現,中華民國台灣必然只能是個階段性過渡,因為這裡頭的歧異點比你原本想像的要多太多太多了。
     
    圖片來源:
    https://geog225.parisa.knight.domains/author/skywalker/

  • 國民身份認同題目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3-24 19:11:13

    我們和中國有一樣嗎?
    中國問題到底是內政還是外交問題?
    好像國王的新衣,大家都知道國王沒穿衣服,但說出國王沒穿衣服好像就很微妙。

    而遇到了武漢肺炎疫情,似乎就更凸顯了國王沒穿衣服的荒謬無措。如果我們台灣人跟中國一樣,會有信用的風險。全世界都懷疑,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包括護照、認同。甚至是排華運動的時候,因為黃皮膚黑頭髮,甚至產生性命的風險。

    現實來說,院長說的國家行政四個要素,人民、領土、政府、主權,四個都不一樣,但我們的國名高度重疊,老是被誤會,碰到國際事務時,則屢屢被中國政權打壓。

    日本人去中國是日本人,美國人去中國是美國人,台灣去中國卻要被迫做中國人,但中國人來台灣不用成為台灣人,甚至可以堅持自己是中國人,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好好解決。

    我很明白體制結構的問題複雜龐大,要務實。那務實是什麼?我們可以強化台灣的防衛性民主。

    比如中國人來台灣,取得身分證之前,參考美國,設立忠誠考試,題目很簡單,比如反滲透法,或台灣跟中國不一樣的地方,考台灣自由民主體制相關,確認真正了解台灣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價值。有了忠誠宣示的機制,不論健保議題、國民權利、投票權等,爭議也不會這麼撕裂。

    除了是讓中國人能做以台灣利益為優先的台灣人之外,另一方面,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站在民主人權,香港人的情況更需要我們來考量,今日香港明日台灣。聲援香港我們不是只能喊口號,其實能有實際的作為。

    按照中華民國憲法,港澳人士與中國籍人士非屬外國,除了前述中國歸化台灣時的相關機制可參考美國的經驗,去年讓台灣看見中共治港真相的反送中運動,兵役其實可考慮作為庇護的一種方式、效仿美國徵兵制度 (註) 的精神,開放香港抗爭者可來台從軍,經過一定年限服兵役後,取得相關居留權。

    這有幾個好處:
    第一、讓香港年輕人填補台灣短少的募兵兵源,幫助香港也讓台灣的國防補血。
    第二、香港人比我們更討厭中國。
    第三、增加勞動人數。

    我們可進行背景審查和忠誠考核,讓香港移民的融入我們的國家社會,另一方面,也提供香港抗爭者有後撤機會。若是真正的香港抗爭者,每位從軍者,相信都是英勇的反中共鬥士。

    一個民主自由而能永續存活的台灣,才有資格支援香港,我認為,以「確保保台優先,避免有心人士滲透」的前提,在現有投資移民規則外,開放以加入國軍抵換公民權的「兵役移民」制度;適度放寬「學術簽證」以及「特殊專長移民」制度,讓人才得以在台灣喘息,並進一步取得移民資格。

    在引入緩衝時間,適當審查,協同國安機制設立防火牆等配套下,有秩序的提供可能撤離香港的抗共勇士落腳或轉移他國之去處。香港的抗爭者,在強大的中港軍警鎮壓下,被捕、被傷、被自殺者無數,唯一能保護我們免於香港命運的,將是有堅定抗中護台意志,堅守民主價值的政府。

    如果我們不一樣,那就讓台灣更不一樣。

    國防之盾
    質詢台上的台獨旗

    註:美國徵兵制度─攸關國家利益之入伍(英語:Military Accessions Vital to the National Interest, MAVNI),俗稱緊缺人才徵兵計劃,是美國國防部的一種徵兵方式。該計劃招收具有特殊關鍵技能的合法非移民身份人士進入指定的美軍部隊服役。入伍的外籍人員能夠快速獲得美國國籍。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radicalwings.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wings/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radicalwings.tw/support.php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