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國民身份認同教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民身份認同教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民身份認同教案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馮智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特首參選人應提國民身分認同方案 主持: 馮智政 隨著選委會提名期結束,特首選戰戰幔被揭開。回顧2012年選舉,貧富差距嚴重,社會流動停滯。房屋及福利政策是為核心問題。應屆特首就是在當時順著「仇富」思潮,提「對的政策」,講「對的論調」,掌握了左翼青年及工會的政治能量,佐以適當選舉策略,贏得寶...
國民身份認同教案 在 馮智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特首參選人應提國民身分認同方案
主持: 馮智政
隨著選委會提名期結束,特首選戰戰幔被揭開。回顧2012年選舉,貧富差距嚴重,社會流動停滯。房屋及福利政策是為核心問題。應屆特首就是在當時順著「仇富」思潮,提「對的政策」,講「對的論調」,掌握了左翼青年及工會的政治能量,佐以適當選舉策略,贏得寶座。那在17年特首選舉的核心問題又是什麼呢?
2017年特首選舉正值回歸二十周年。實施咗「一國兩制」及《基本法》廿年la,竟然有「港獨派」在旺角引起騷亂、更有自稱代表「青年」、代表「新政」人士在議會公然侮辱中華民族,宣誓時宣揚香港獨立。97年出生年輕人,今日都成為大學一、二年級生。不少大學民調結果卻顯示,呢一批無經歷過英治,特區第一代青年對「一國兩制」信心是最低。下屆特區政府係有迫切的需要,負上首長的責任為香港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提出方案。
在仿間有兩套策略在辯論。一套主張學校介入,另一套主張「政治不入校園」。由六七風暴起,到佔領中環,我明白到香港人厭惡政治爭拗。「政治不入校園」既啱香港家長口味,學校亦可以唔做唔錯。事實上,學生資訊是自由的。他們無機會在學校討論時政,無機會討論「一國兩制」的未來,那是否等如他們無機會接觸這方面的資訊呢?
今時今日,學生每日都聽到成年人在熱烘烘地痛論時弊。不少青年也希望自己能掌握未來,身體力行。學習動機難得形成了,社會不單沒有藉機教授正確的公民責任及權利,沒有藉機介紹「一國兩制」由來,介紹上一代如何在各方爭議之中,取得平衡去撰寫《基本法》。反之,一句「政治不入校園」就逃避了學校的導正責任,放任學生在互聯網上尋找偏頗、甚至錯誤的資訊。
好,那教育界要負責了,但學校又是否如教師組織所說的「準備足夠」、「發揮專業」呢。一直以來,香港公民教育課程是有德育化、非政治化的問題。在小學至初中時討論中國,教師多談錦繡山河、多談三綱八目,五倫五德。因為政治敏感,回歸近廿年,學校鮮談學生個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關係,少談學生的政治權力與公民身份。不單只沒有課時,教材、教案也不足。師訓及發展也沒有這一環。課堂教導時出問題,現時校長欠缺一套機制一套操守守則去處理。
為此,我促請各位有意參選新一屆特首選舉的社會贀達,在課程、教學支援、及師資方面著手,培養香港積極建設而關心社會的中國公民。勿忘「一國兩制」的初心,是假設了香港人認同中國身份的。
http://programme.rthk.hk/rthk/tv/programme.php…
國民身份認同教案 在 馮智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在NOW TV節目《大鳴大放》談抗戰勝利閱兵,也預告了我同師姐馮修女製作中的教案及價值教育計劃,配合教育局期望,以抗戰歷史提升學生國民情感、身份認同。
當中,我們亦必須留意幾個課堂問題:
1. 抗戰紀念作為教案,教師應強調什麼樣的價值取向?
2. 抗戰紀念作為教案,教師如何避免造成仇外民族主義?
3. 教師如何利用二戰歷史資料,國家苦難,去讓學生了解戰爭傷害與和平的重要。
NOW 重温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