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小成績比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小成績比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小成績比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小成績比例產品中有7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年夫妻的純友誼,只有在陪讀中,才能更持久 --「陪讀」就像夫妻倆一起辦了一項終身貸款,不管再苦、再難,最終不得不一起還債。-- 俗話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看還得加上「千年修得共陪讀,萬年修得陪讀完了還能開心地共枕眠」……凡是能和諧陪讀還順便增進了感情的夫妻,那都是修練有道,...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0的網紅吳旭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竹縣因為人口紅利帶動經濟成長,但所面對的就學問題也相當嚴峻,前幾年因為學校不足、學區畫分的問題,導致很多爭議,楊縣長跟教育處楊處長也費了很多功夫來處理,包含新建學校、學區劃分、總量管制辦法調整...等等,截至今年,看起來問題有在解決當中。如果明年新學校順利蓋起來,相關的問題應該可以有所解決。 但...

國小成績比例 在 台中 藍色起士,美食咖啡旅遊,taichung,taiwa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26 22:50:31

#淺川Asakawa 淺川試營運這天 我先去看了「當男人戀愛時」 雙眼有點腫的過來,來喝咖啡緩和一下😆 從台式浪漫梗情境來到老屋文青風 走到門口看到老闆,覺得面熟 很快想起來是之前開在長安國小對面的 港阜灣咖啡的老闆 那時候有聊到是暫時的工作室 在尋覓不錯的地點,之後會搬家 來到中區,變身文青風格的...

國小成績比例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5:40:32

〔#升學主義至上?#東亞補習現象的跨國比較(下)〕 承接上週的討論,今天我們將聚焦在補習帶來的影響,是否真的有所成效?又對學生、家庭以及整個社會帶來怎麼樣的影響呢? ▌成為「文化」的補習現象 首先追溯補習文化為何沒有隨著升學率提升而式微,反而日益加劇? 臺灣完成人口轉型的時間很快是一大主因,...

  • 國小成績比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9 19:59:27
    有 3,675 人按讚

    ▍中年夫妻的純友誼,只有在陪讀中,才能更持久

    --「陪讀」就像夫妻倆一起辦了一項終身貸款,不管再苦、再難,最終不得不一起還債。--

    俗話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看還得加上「千年修得共陪讀,萬年修得陪讀完了還能開心地共枕眠」……凡是能和諧陪讀還順便增進了感情的夫妻,那都是修練有道,就快成精了。
    很多夫妻平淡如一潭死水,有小孩後瑣事一堆,火上加油。剛有點不想將就下去了,突然,孩子上學了,夫妻倆在陪讀中建立起新的聯盟,化身戰友,共同奮戰──五年過去了,七年過去了,夫妻倆雙雙成了擁有純友誼的學霸。

    有天晚上送兒子去上樂理課,我和孩子的爸坐在路邊等孩子下課。那晚月色朦朧,微風陣陣,他陷入沉思,一言不發,像一個老實的相親男。
    我主動搭訕,問:「你在想什麼?」
    他說:「我在想下午兒子問我的那一題,我還是想不通到底怎麼回事。」
    我說:「你可以現在趁他不在,偷偷研究一下。」
    於是他含情脈脈地拉起了我的手,堅定地在我手心寫下了那道題目。
    路過的大姐們紛紛投來異樣的目光,她們肯定在想:「哼,大半夜的,兩個人在這裡秀什麼恩愛。」而我,只想舉起手心讓她們長長見識──大姐別誤會,你們想歪了,我們在做數學啊。
    在那個深秋的夜晚,什麼都不足以支撐起中年夫妻的內斂情感。中年夫妻間最真摯的獨白只有「這一題怎麼做」。這就叫「執子之手,與子學到老」。

    如果不用教孩子,夫妻倆還能有什麼話題?──早飯吃什麼?中飯吃什麼?晚飯吃什麼?……多麼沒營養的夫妻生活啊。
    但陪讀之後就不一樣了。夫妻討論的話題都是有深度和內涵的:零是有理數嗎?這個反比例函數題,是不是出錯了啊?原子光譜到底是什麼?……
    他們真正成了對方的知己──知道自己這也不懂,那也不會。
    老夫老妻消失多年的彼此仰慕之情,或許就在發現對方還能清晰地記得數學公式和物理定律時,重新出現。
    但老夫老妻的默契、和諧,或許也就在發現對方連一句五年級古詩都背不出,或是八年級英語閱讀都看不懂的時候,轟然崩塌。
    孩子的學習不是學習,那是家庭氣氛的風向球、夫妻關係的指南針啊!
    試想,當你正在為看不懂孩子的考試題目發愁時,正在為配偶分擔不了教孩子的任務而生氣時,正在為別人家裡都有深藏不露的高手爸媽而懊惱時,孩子的爸突然跑出來說:「你去休息吧,這裡交給我。」
    這感覺不是友誼回來了,簡直是愛情回來了。

    中年夫妻在陪讀之路上,講究的是說學逗唱,哦,不,是望聞問切。隨著孩子知識量的提升和年齡的增長,我們愈來愈不敢貿然行事。
    有次看到兒子趴在桌上,許久未動筆,我氣勢洶洶地跑進去準備發火,這時,兒子突然問我,「媽媽,這題怎麼做?」
    我對著題目看了三分鐘,然後問他,「想吃水果嗎?吃蘋果,還是柳丁?」
    這就是陪讀媽媽的道歉方式。
    然後派雲配偶去干預。如果他陷入困境,我們就會產生同病相憐之情;如果他能教得好,我就會對他產生仰慕之情,甚至會把他的解題過程拍照存檔,以備生氣的時候拿出來看看,覺得又能原諒他了。畢竟,家裡需要有一個能教孩子理科的。

    但不要過於樂觀。陪讀,並不一定百分百能增進夫妻感情,它也有一半的可能會摧毀友誼。
    孩子念書認真、成績好,夫妻倆更容易琴瑟和諧,互相貼金;孩子念書如果吊兒郎當、成績一塌糊塗,夫妻倆只能撇清基因關係,互相抱怨,而且互相看不慣對方教孩子的方法。
    有一次,孩子他爸的「陪讀體質」發作,非要教兒子一道難題。他先是一個人趴在茶几上研究半天,發到各個學霸群組裡求助,甚至求助於網路……好不容易才算出了答案。
    然後他雄心勃勃地跑進房間,給孩子上課。只見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廢話一大堆,有用的沒幾句。
    五分鐘後,我再進房間一看,聽不懂的孩子和說累了的老爸已經一起睡著了。
    你看,這樣的陪讀品質,還不如放愛一條生路。
    五分鐘前剛建立起來的崇拜和敬仰,隨著這一幕的到來,蕩然無存。別人家的爸爸怎麼那麼會教孩子?
    不教孩子功課還好,一教就會亮起友誼的紅燈。

    孩子前陣子的語文成績下滑,做閱讀理解老是跟讀天書似的。
    我對孩子的爸說:「兄弟,你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你去啟發啟發兒子吧!」
    他說:「大妹子,你學富五車,才高八斗,還是你去教他一下吧!」
    然後我們兩人搶廁所、搶做家事、搶著給貓鏟屎,能賴則賴,能溜則溜……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內部團結,在那一刻令人心酸。
    當然,「陪讀」就像夫妻倆一起辦了一項終身貸款,不管再苦、再難,最終不得不一起承擔、還債。

    .

    本文摘自
    《#了不起的硬核媽媽》
    .
    作者:格十三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我印象中,曾經看到國小孩子的「資優數學題」,感覺相當驚恐—我完全不知道該從哪裡解題下手?!

    就不要說國中以上了,儘管我已經走過這個歷程,但我相信,大部分都還給老師了,新的知識也繼續累積了。生活中用不到,也就記不得了。

    我很佩服某些家長,為了教孩子,真的拚了命。幾乎可以說是比孩子更認真,只為了能更容易地教會孩子。

    但大部分來說,國中開始之後的考試就會難到爆,家長的努力也難回天。我記得有位作家,他的文章被選進課本了,但他拿起考他這一課的考卷時,他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作答。作者本身都如此,家長也就更不用說了。

    這時候,這段話還是有用的:「只要你別看,家裡就是乾淨的,只要你別聽,家裡就是平靜的,只要你別問,孩子和老公都是非常優秀的。」

    祝願您,能在必要的時候,自欺欺人!

  • 國小成績比例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07:30:59
    有 13 人按讚

    【居家防疫後遺症: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台灣從5月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防疫在家,靠打電玩渡過漫長時光,轉眼間暑假過去了,即將開學,你家裡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宅在家期間對我們身心的長遠影響,似乎現在才浮現。例如,螢幕成癮問題。疫情爆發前,家長們從來不用擔心螢幕時間的問題。不是因為紀律嚴明,而是因為生活中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天氣好的日子可以游泳、可以跟朋友打球,天氣不好的日子也有各種室內遊戲場、購物中心裡的遊戲區可供選擇,家裡兩個小小孩,七歲的兒子、兩歲的女兒壓根兒不會主動想去看電視或玩電玩。
     
    但是疫情爆發後,這些活動都沒有了。居家防疫期間,兒子開始跟同學連線玩「太空狼人殺」,女兒開始在迪士尼頻道上看「米奇妙妙屋」。我跟女兒約法三章:「每個週末可以看三集米奇妙妙屋」,但每次關掉電視時,她總會撲倒在地上,聲嘶力竭地大哭至少半小時。兒子的談話內容也總是圍繞著狼人殺遊戲打轉,好像對生活中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了。
     
    跟媽媽朋友們聊天時,我開玩笑地說:我的小孩玩電玩、看電視上癮了。她們都表示有類似的困擾,我們互相表示同情,但都解決不了問題[1]。
     
    ■電玩的回饋造成高濃度多巴胺上癮
    「多巴胺」是人類大腦的一種酬賞物質,當我們從事任何讓人快樂的事情時,就會產生多巴胺,讓我們感覺無比的美妙興奮。但這些都是透過自然途徑,刺激的頻率也正常,沒有任何人需要持續不斷接受多巴胺刺激,也絕對沒有人受得了。
     
    當打電玩的回饋或是往返不止的社交訊息沒日沒夜地大量湧入,大腦就會被迫一直處在高度興奮之中。但人類尚未發展出抵擋多巴胺攻勢的機制,所以就形成不斷被勾引以維持高濃度多巴胺的上癮行為[2]。
     
    ■「成癮症」有兩大條件:耐受性和戒斷症狀
    ▸耐受性
    指的是成癮者必須要花愈來愈多的時間玩遊戲,才能帶來快樂感,這代表主掌情緒中樞的大腦前額葉、杏仁核等部位已經受損。
     
    ▸戒斷症狀
    則是指只要不打遊戲,就會出現焦慮、憂鬱、不安等情緒障礙;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暴力、自殺傾向。
     
    不過,與菸癮、酒癮、毒癮這類的「物質成癮」不同,像網路成癮這類的「行為成癮」並沒有讓人體攝入像尼古丁、酒精這樣的額外成分,但在精神醫學上看來,也確實影響到大腦運作,達到精神疾病的等級。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初在新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中,將電玩成癮正式列為精神疾病,正式承認電玩成癮是重大公共衛生議題。在台灣2018年衛福部也追隨WHO的腳步,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範疇之內,加以預防及推廣相關輔導治療[3]。
     
    ■「電玩成癮症」: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王文隆醫師說,「成癮」是指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可能會造成身心健康及社交生活方面的不良後果,假若無法控制,比如迷戀電玩遊戲無法自拔就叫做電玩成癮,迷戀上網無法自制就叫網路成癮,如是攝取某種物質就稱為物質成癮,如毒癮、酒癮、菸癮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電玩成癮」加入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之精神疾病當中,主要症狀為「無節制沈溺於網路遊戲」,「即使有負面效果仍持續遊玩」,而諸多研究亦發現人際關係困難或個性內向或有憂鬱及焦慮症狀的人比較容易「成癮」。
     
    ▶大帥,被媽媽帶來安南醫院精神科就醫。大帥低頭不語,但媽媽卻一直駡他:「整天都在打電玩講不聽才讓成績一落千丈,再這樣下去真正就要撿角了...」
     
    王文隆醫師表示,有這樣的困擾可以到精神科求助,而不是一味的責駡,處罰與禁止,若造成個案選擇化明為暗將更難解決。他也呼籲正在放暑假的學生及家長們,應把玩電玩成癮看成是一種疾病,所以更應迅速就醫,就如同身體疾病一樣,若不及早治療,病情可能因此日益嚴重。
     
    個案中的大帥在經過幾次心理治療後,真正發現其打電玩背後主因竟是因為缺乏愛及為了填補空虛,在王醫師引導方向後,其更懂愛惜自己身體與學會正向思考,面對困難時亦能更加冷靜來處理,也讓人際關係明顯改善許多,真正邁出電玩成癮的深暗黑淵世界[4]。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將「遊戲成癮症」(Gaming Disorder)歸類為精神疾病,並將過去使用的「網路成癮」聚焦在「網路遊戲成癮」上,針對沈迷於遊戲內容的行為進行相關研究。
     
    其中,網路遊戲成癮中的「手機遊戲成癮」類型值得關注,其判斷成癮的主要因素,包括「過度沉迷,產生負面影響」、「耐受性」、「戒斷症狀」,也與傳統上的「成癮行為」相當類似。
     
    為了解國內學童、青少年手機成癮情形,「國衛院群體健康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研究團隊,針對全國1萬775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學生做大規模調查,當中113名高中生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進行診斷性會談,以驗證手機遊戲成癮量表與專業人士評估結果的一致性。
     
    ▶研究結果發現,手機成癮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明顯較長,在手機遊戲的消費意願也較高,手機遊戲成癮的國小學童中,有21.4%願意花錢購買手遊點數或寶物,國中生為36.3%,高中生更高達42.2%,遠遠高於一般學生的消費意願。
     
    ▶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只要回答4個問題,每項敘述可選擇1(極不符合)到4分(非常符合)若得分超過10分以上,就可能有成癮風險。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題目如下:
     
    1.我曾因長時間玩手機遊戲而眼睛酸澀、肌肉痠痛,或有其他身體不適。
    2.我常常原本沒有打算玩手機遊戲,卻會忍不住拿起手機來玩一下。
    3.在過去3個月裡,我感覺需要更常玩手機遊戲,或玩更久的時間才覺得我玩夠了。
    4.如果不能玩手機遊戲,我會覺得靜不下心,感到很煩躁[5]。
     
    ■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
    ▶「網路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
    根據世衛網站的資訊,包括打線上遊戲(digital-gaming)或電玩(video-gaming)的行為,連續長達12個月以上,已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家庭關係、學習和工作等,並危及身心健康者,就可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症。
     
    「這個問題被關注十多年了,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網路成癮後的症狀和酗酒、吸毒很像,都有戒斷問題」,「衛福部心口司」諶立中司長說,令人擔心的是,臺灣、大陸、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網路成癮高風險族群,比歐美國家高,尤其臺灣兒童和青少年的戶外活動時間少,民眾上網時間早已名列全球前茅,很需要提醒。
     
    根據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民國103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可發現,全球青少年網路成癮高風險比率約為4.6%,台灣的網癮高風險族群,國小為9.9%、國中19.2%、高中職19.4%,均較其他國家高出甚多。以假日實際上網時數來看,國小平均3.5小時、國中5小時、高中職6小時。
     
    研究「網路遊戲障礙症」的林煜軒醫師,曾以8000名青少年網路玩家為分析對象,發現經過專業診斷後,被確診的比例是3.1%。[6]。
     
    ■遊戲成癮具體有哪些表現?
    《國際疾病分類》中,專門為「遊戲成癮」設立條目,並明確「遊戲成癮」的多項診斷標準。確診遊戲障礙疾病往往需要相關症狀持續至少12個月,如果症狀嚴重,觀察期也可以縮短。
    現行標準中一共列出了9種症狀:
    1. 完全專注於遊戲
    2. 停止遊戲時,出現難受、焦慮、易怒等症狀
    3. 玩遊戲時間逐漸增多
    4. 無法減少遊戲時間,無法戒掉遊戲
    5. 放棄其他活動,對之前的其他愛好失去興趣
    6. 即使了解遊戲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仍然專注遊戲
    7. 向家人或他人隱瞞自己玩遊戲的時間
    8. 通過玩遊戲緩解負面情緒,如罪惡感、絕望感等
    9. 因為遊戲而喪失或可能喪失工作和社交[7]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黃彥勳醫師建議,遠離誘惑、增加多元興趣,改善人際關係,積極尋求協助是成癮行為改善的不二法門。
     
    「減少生活上使用網路、手機、電腦的機會,並且開發其他的興趣,當有更多時間投入不同的興趣或是人際活動時,花在網路遊戲的時間相對就會減少,就能降低網路遊戲的誘惑性。」[8]
     
    ■網路遊戲成癮是警訊,家長應及時介入
    「桃園療養院」邱献章院長表示,網路遊戲成癮這個現象或許可發揮預警功能,幫助家長及時介入處理孩子的心理危險因子或精神疾病。
     
    「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精神科」林峯立醫師提醒,由於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可能有不同心理危險因子的組合,家長務必帶孩子就醫,經由謹慎且完整的評估,再採取不同的介入協助方式。
     
    林峯立醫師強調,即使沒有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家長們仍需注意隱藏在背後的心理健康危機。網路成癮在青少年族群常見的共病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社交畏懼症、其他物質濫用、強迫症及其他心理危險因子(例如低自尊、課業或工作壓力、家庭關係不佳、人際關係不佳等)。
     
    除了積極就醫外,他提醒家長,網路成癮最大的問題在於和「人」失去連結,這個「人」不僅是同儕、老師,家人更占有重要地位。也就是說,先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有辦法協助孩子建立人際關係和加強溝通技巧[9]。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親子天下)「居家防疫後遺症:我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857
    [2](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為什麼別人小孩打電動不會成癮?彭菊仙:把孩子從電玩拉走,你要把孩子拉到哪兒呢?」: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488
    [3](數位時代)「電玩成癮「5年增3成」!不上網就無法生活,科技發展何以讓網路難以戒斷?」: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6099/internet-addiction
    [4](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委託中國醫藥大學興建經營 )「電玩成癮症 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醫呼籲尋求專業幫助回歸正常生活」:http://www.tmanh.org.tw/NewsInfo/NewsArticle?no=796
    [5](媽媽寶寶-懷孕、生產、育兒)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10分以上即有成癮風險!」: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7989
    [6](Yahoo 新聞)「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 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https://bit.ly/3jwva2a
    [7](風傳媒)「孩子一直打遊戲怎麼辦?心理師以過來人角度現身說法,4招帶孩子走出遊戲成癮」: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427615?page=3
    [8](健康醫療網 )「你遊戲成癮了嗎? 出現這些症狀提高警覺」: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639
    [9](健康2.0)「孩子整天上網玩遊戲 家長務必留意:恐暗藏這5種精神疾病!」: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6168
      
    ➤➤照片
    [2]
    [10] (Yahoo新聞)「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https://bit.ly/38vDWXy
    ▶圖說:網路遊戲成癮症狀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精神疾病 #成癮 #成癮症 #遊戲成癮 #電玩成癮 #螢幕成癮 #手機成癮 #手機遊戲成癮 #網路成癮 #網路遊戲成癮 #網路遊戲障礙症 #多巴胺上癮
     
    衛生福利部 /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 / 衛福部心口司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 署立桃園療養院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國小成績比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5:30:33
    有 189 人按讚

    #混血小孩的媽媽有感
    #中秋節必備的蛋黃酥
    #來一點不一樣的棗泥紅豆黑糖餡
    #蘋果派
    #Boskoop品種
    #森永牛奶糖與十三香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9/boskoop.html
    部落格的照片有多一點!
    以下全文轉貼:
    這兩周沒有甚麼心思在寫文. 忙著幫兒子準備要搬家的東西. 大致妥當後卻開始睡不著. 因為想到他要離家就很難過...
    還是要做一些他喜歡的或是有季節性的東西....
    說到這個我一定要講我兒子身上發生的糗事. 我爸非常喜歡森永牛奶糖. 所以他小時候總可以拿到阿公的森永牛奶糖吃. 這應該是他小時候很深的記憶. 很久沒回去. 每次回去也待沒很久. 好像就忘記這個森永牛奶糖.
    小孩雖然跟我都說中文. 但真的都只會寫自己的名字了. ( 我一直都不是逼迫小孩學中文的媽媽. 不是因為中文不重要, 而是他們當初來這裡時有很多的壓力及不同的環境要適應. 尤其是女兒,小二的年紀是這裡教加減乘除的年紀. 結果因為要中文轉換成德文換算. 常常"心" " 手" 不一. 兒子. 當時再過半年就得入另一個中學讀書. 如果成績不好. 可能就得讀技職學校. 不是覺得技職學校不好. 但覺得以他的平時表現. 是可以去普通中學的.
    事實是, 他們都考取了實驗數理中學, 這已經很不簡單~ 我已經非常非常滿足. 而且, 我覺得他們的德文造詣也算高. 那也就夠了. 對於中文, 我相信他們等這時候想學時再學還是會有優勢. 例如我那個去年醫學系畢業的中德混血語伴. 她會讀會說也會寫. 不是在中學時被母親強迫學的. 是她有興趣, 大學以後, 回台灣上暑期班, 平常也想練習中文( 從入醫學系到畢業都跟我交換) 這樣學來的.
    我們總是要求別人比較高標準. 很多父母自己覺得可能是家庭環境不好讓他們沒好好學習. 所以賺錢後要給小孩好的環境. 有機會學習...殊不知, 也有可能是, 就算你以前的家庭環境好. 也不一定能學得好. 因為每個人的學習能力都不同. 只是你去抱怨父母沒給你學習環境比承認自己能力不足還要容易罷了!

    換著想~ 我自己的德文這幾年來. 就是因為得接觸才有好一點的聽力. 但說, 寫, 實在很不行. 不是因為沒興趣. 而是我的環境及時間沒有支配給這一塊. 語言是拿來使用的. 如果你沒機會用. 當然就會荒廢. 但會不會以後就全忘? 以母語來說. 是不可能的... 我的小孩有兩種母語是不變的. 反倒是有些混血小孩的媽媽到了異國生活. 當地語言也沒很好. 但只跟自己小孩講當地語言. 結果小孩沒有跟媽媽的連結. 那個比較可惜. 所以, 在台灣有很多娶外籍新娘的家庭. 強制規定媽媽要對自己小孩講中文是很不對的. 他們會永遠在這個混血的角色下失衡. 因為生活中, 不是只有你自己一個人. 尤其是台灣. 如果你的母親來自德國, 但你完全不懂德文. 那你跟你的母親就無法有好的連結. 不是很可惜嗎?

    聽, 說, 讀, 寫 .... 聽跟說在前. 以前的人沒有文字就是用聽, 說來溝通. 那個就是情感交流了. 讀, 寫. 是小學才開始的事!

    反正~ 因為老爺幫我訂貨出包. 他不知道怎麼的. 訂了10包13香@@
    真的很傻眼. 我兒子一看以為是森永牛奶糖. 還給我默默拿了一包出來. 可能發現不太對. 看了一下背面的說明才沒有開. 哀~ 希望他會以此為教訓. 開始好好想一下學中文這件事! ( 不過~ 不難想像, 小朋友手上的森永牛奶糖感覺是13香的大小!!! )

    說說這次的蛋黃酥吧! 這次把重心放在桿捲的折數,烤溫及紅豆餡上。 因為這麼簡單的食材要不簡單就是在這些細節上。
    跟國外的可頌麵包一樣,桿捲多並不會層次多!太過密緻的分層相同烤焙時間,並不會有比較好的膨脹度,反而容易因為水氣黏成一片。中式的酥皮點心不是大家都是要千層折數,而是用什麼樣的摺疊讓它有千層的樣貌!
    烤溫這次調高190度慢慢十分鐘後降至180度,再十分鐘後掉頭轉向。烤到這樣的金黃色約再過6分鐘。
    紅豆餡我另加了紅棗十多顆,去籽,在煮軟紅豆後加入去吸收紅豆湯汁,因為紅棗的味道很適合去平衡黑糖的酸味,所以這次的糖我用了1:2黑糖與紅糖。
    炒乾加奶油絕對比較香。

    比例是: 300 g紅豆, 15~20顆小的紅棗( 味道比較濃) 50 g 黑糖,110 g 紅糖. 180 g 奶油.

    因為沒有高粱,我用這裡高濃度泡水果酒的白酒來先浸泡再烤製。效果不錯。
    烤溫是190 度10分鐘. 降到180度. 再10分鐘後掉頭轉向烤. 大約過6分鐘可以烤到這樣的金黃色就出爐.

    身在國外凡是自己動手製作後,對於食材裡相依存的關係及如何讓它變得更好,有很多時間去想。就像自己的人生一樣...盲從已經慢慢消失. 如果你對這個餡有興趣. 強烈建議試試看! 不會太甜膩. 很香!
    我昨天一整天爆卡吃了一個半的蛋黃酥

    關於蘋果派, 我應該是上周做的? 但週二去露天市場買回了村友建議的一個蘋果品種Boskoop..哇! 驚豔! 因為光拿著就想到豐水梨或鳥仔梨的厚皮!

    雖然不很脆. 但是酸度很夠! 也充滿蘋果香! 我買了這麼一堆回家( 參雜另外兩個品種).

    被兩個小孩取笑. 因為他們都認為這裡的蘋果品種太多. 不能看外型很酸就是酸的!
    ㄟ~ 我可是有高人指點的耶! 另外的兩個就是那個比較黃一點的甜一點. 但大致都是有酸味的蘋果.
    這個蘋果的食譜來自這裡: Use Every Bit Of Fruit In This Peel-To-Stem Apple Pie 他把蘋果切片狀. 並且先用糖及肉桂醃製去水. 另外還把蘋果皮及果核( 我沒使用)煮出果膠濃縮之後倒回...

    我用了自己的想法, 煮過後不瀝掉果皮. 把果皮用機器打成泥再回倒. 並且添加了葡萄乾( 我們家的蘋果派習慣) 這樣下去烤...
    會寫我自己的食譜. 因為. 這種方式雖然繁複. 但效果非常好. 是我女兒下午吃完, 晚上消夜, 早上又當怎餐@@ 要求我再做的!

    這個蘋果派溫溫地切會流湯水. 但隔天切斷面會很乾淨! 猜猜12點鐘還是三點鐘方向是隔天切的呢?
    我上上周做了雙倍的米麴種. 沒用完. 也想知道效果( 書上建議一周餵養一次) 我放的是3度冰箱...
    還是有好的結果.

    因為這個食譜我操作已經超出10次. 在發酵及烘焙上的判斷都很熟悉.
    只使用啤酒花米麴種完成的100% 百分百全穀斯佩爾特麥馬斯卡彭乳酪帶蓋吐司 Spelt whole meal Mascarpone toast bread Pullman loaf Dinkelvollkorn Toastbrot only fermented with Hops Koji yeast water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7/100-spelt-whole-meal-mascarpone-toast.html
    下周, 應該我會有比較多時間來研究更多的新食譜... 明天就得出發去蘇黎世兩天. 啊~
    時間飛逝... 但我其實非常感謝有這個疫情. 因為半封城甚至有時封城的這兩年.... 我們一家真的多了很多窩一起在家的時間.
    對了! 這個文: 斯佩爾特與杜蘭小麥完成的Hybrid 啤酒花米麴酵水帶蓋吐司. 第一次接蛋糕單. 簡單蛋糕裝飾修飾 德國小一新生入學必備 Zuckertüte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9/hybrid-zuckertute.html
    的同事. 昨天送了我這盆火鶴. 超級美. 我想~ 他們應該是喜歡我的蛋糕的!

  • 國小成績比例 在 吳旭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7-02 15:32:14

    新竹縣因為人口紅利帶動經濟成長,但所面對的就學問題也相當嚴峻,前幾年因為學校不足、學區畫分的問題,導致很多爭議,楊縣長跟教育處楊處長也費了很多功夫來處理,包含新建學校、學區劃分、總量管制辦法調整...等等,截至今年,看起來問題有在解決當中。如果明年新學校順利蓋起來,相關的問題應該可以有所解決。

    但另一個層面的問題在於,新竹縣國小生、國中生那麼多,而且那麼優秀,不管在體育、科技、音樂、學業,各方面,成績都是全國名列前茅,那麼,國中畢業之後,他們到了哪邊去?

    這凸顯了一個問題,我們縣內的高中容量是否足夠。以我們從教育部統計處所取得的資料,新竹縣可以容納的高中生人數與總人口的比例,新竹縣是2.14%,23個縣市當中排名第17;

    如果以高中生跟國中生人數之落差,新竹縣高中生比國中生少了4915人,排名全國倒數第二(只贏過新北)也就是說,將近5000個孩子在新竹縣念完國中之後,必須要到其他縣市念高中;

    如果這個數字除以各縣市的國中生人口比例,就代表各縣市國中生入學在地高中職的比例,新竹縣則是-28.69%,全國排名最後,也就是說,100個新竹縣的國中生,將近30位無法就讀縣內高中。

    當然,有人會覺得不應以單一縣市來看,應該以區域來看,這是沒有錯的,就如同台北、新北、嘉義縣、嘉義市、還有新竹縣跟新竹市,都是一樣的情況。

    但是,更進一步來看,台北新北的國高中生人數相當,嘉義縣市的國高中生人數也相當,但新竹縣、市的國高中生人數相較,高中生還少了兩千人,如果更進一步加上苗栗,以竹竹苗的人數來看,一樣高中生還是少了1800人左右。

    所以旭智質詢縣府,有關高中,縣府的規劃策略是什麼?

    訴求重點包含:

    一、台大附中目前進度如何?台科大附中有沒有可能?
    楊縣長選前提到的台大附中,看來機會不大,還有台科大附中或者台科大附屬高工,看起來校方的意願不高!

    二、六家高中徵地擴校,進度如何?研議六家高中設置特色班,朝實驗高中規劃!
    再來,六家高中,即將徵地、擴校,是否這部分可以請縣府集中力量,來讓擴校?更進一步,如果可以改制為實驗高中,是否有機會成為我們新竹縣的特色。

    三、爭取依人口密度調整鄰近高中之班級人數
    另外,竹竹苗是一起聯招,但新竹縣新竹市沒有少子化的問題,所以齊頭式減班的情況下,竹中竹女前幾年逐年每班減少人數,去年旭智透過立委辦公室反映,終於沒有再減人數,但如果以就近入學的角度來看,更應該依照人口密度來調整人數。這部分旭智也透過立委辦公室來詢問國教署,國教署回應調整人數是可以由各校提出的,我建議縣府應該跟高中來談,爭取鄰近高中有更多名額的可能性。

    四、規劃運動縣內三級銜接,優秀選手留在在地高中
    我們高中不足,也衍生了一些問題,例如像我們的足球,在國中、國小表現很好,但很可惜的就是國中畢業後,真正優秀的選手,就到外縣市去了,但如果我們的高中有足夠的能量,可以讓我們優秀的高中生留在縣內,相信也是學生家長樂見的。旭智也希望縣府能規畫運動縣內三級銜接,讓優秀選手留在在地高中。

    🌐相關新聞:
    ✅《自由時報》竹縣國、高中容量落差近5000人 吳旭智議員憂心優秀學子外流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26984
    ✅《北視影音新聞》優秀學子外流 吳旭智促擴校、特色班
    https://reurl.cc/7ygr0b
    ✅《聯合報》竹縣學子到外地讀高中比例高 議員盼增加在地就讀誘因
    https://reurl.cc/YW2WKn
    ✅《中時》望能就近入學 台大、台科大皆表明在竹縣無法設高中職
    https://reurl.cc/1gdgNV
    ✅《民眾日報》民代關切國中生流落外縣市就學 楊文科:六家高中將設雙語班 | 奇摩新聞
    https://reurl.cc/L08b0e
    ✅《縣府新聞》新竹縣優秀國中畢業生流浪外地讀高中比例高 吳旭智議員提三建議因應
    https://reurl.cc/XedeK7

  • 國小成績比例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9-16 20:00:11

    #施政報告 #柯文哲 #柯P

    叫我專心市政的人,應該是沒有看過我的施政報告影片。
     
    我們這幾年下來,致力政治文化的改進,有效的提高施政效率。未來半年,市場改建陸續完工啟用、公宅也逐一落成。如果沒有市府同仁們的努力,以及長官們每天早起工作,一件件列管,盯緊所有細節,沒辦法完成這些。
     
    下面這些,是我們最近的市政成績,幫大家整理好時間軸:

    ---
    【#艋舺學園】(7分53秒)
    EOD(以學校為導向都市計畫)的示範區,將當地的4所國中小、1所幼兒園進行通盤規劃,加入公共服務設施,並建立EOD的SOP,在全市推動。

    【#中正橋改建】(17分33秒)
    明年春節將比照忠孝橋引道拆除的成功案例,在2020的春節假期,以最短時間拆除重慶南路高架橋,預計111年新橋可完工通車。

    【#翡翠原水管】(21分04秒)
    今年7月開工,預計112年完工,徹底解決南勢溪一下雨就有濁水的問題,也降低自來水處理成本。

    【#大龍市場】:年底完工啟用。
    【#環南市場】:第一期改建年底完工啟用,第二期緊接著開工。
    【#成功市場】:改建已於今年7月開工。
    【#南門市場】:中繼市場完工,十月搬入,主體工程改建年底開工。
    【#第一果菜市場與魚市場】:統包工程於今年10月決標,年底開工。
    (28分17秒)

    【#內科之心】(36分13秒)
    全台灣第一座科技育成中心的BOT案,預計明年第一季正式營運,為內科提供更多創新能量,創造3千個就業機會。

    【#居住正義 2.0】(41分58秒)
    目前已有26處、9291戶待開工及施工中社會住宅基地,年底會超過一萬戶開工中,下一步透過公私協力以完成5萬戶為目標。

    【#台北與我好好慢老】(47分02秒)
    整合長者福利與照顧服務,在嚴守財政紀律下,明年一月起,65歲以上長者皆有健保費補助,這項支出要21億。

    【#我們的孩子我們一起養】(50分46秒)
    公共化幼兒園已達53%,比例六都第一;針對2至3歲階段,托育及托幼補助給家長依小朋友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

    【#智慧校園】(58分35秒)
    明年九月,全台北市所有學校光纖網路,班班有寬頻無線網路,國小三年級以上皆有mobile device,並建構智慧未來教室及親師生平台,請假、點名、學校通知通通E化上網。

    【#精實管理】(1小時00分27秒)
    債務再向下減,4年半已還570億元,利息從29億降到7億。
    ---

    我們沒有三頭六臂,只能依靠勤奮努力,也感謝每一位議員的監督,讓我們更有效率的發現缺失,並立刻解決問題。
     
    這些都是台北市政府公務員的辛苦成果,歡迎市民朋友們批評指教。

    -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認真的阿北在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lMvuz1DIPIoqNnur7_Pig
    一起幫我揪Line友:https://line.me/R/ti/p/@kpteam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微博上面也能找到偶:https://www.weibo.com/u/7068501418

  • 國小成績比例 在 蘇巧慧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9-16 17:25:01

    當我們把孩子送到了學校,卻發現環境不太對勁:教室很熱、廁所不太乾淨、操場下雨會積水,跑起來凹凸不平,身為兩個孩子的媽,我完全了解家長們的心情,所以從我上任立委以來,就積極的為孩子改善校園環境。

    台灣的夏天愈來愈炎熱難耐,但國中小的孩子卻必須以各地方政府或學校,甚至家長的財力,才能決定是否有舒適的教育環境,因此,今天我和許多立法院的同事,不分黨派地參與了「 #國中小冷氣設備暨電力契約容量制定」座談會。

    身為今天會中唯一的新北市立委,其實很心酸,目前台北市的國中已全面裝設冷氣,國小也只剩23間尚未完成;反觀新北市,裝設率不到兩成,我們 #樹林 #鶯歌 #新莊西盛九里 的國中小,除了9年級外,沒有一間學校的普通教室裝有冷氣,孩子需要忍受著高溫上課,真的讓人心疼。

    學校裝設冷氣,不只需要購買冷氣機、改善線路的費用,更頭痛的是裝設後的使用電費,以及電力契約容量(概念類似手機月租費方案)過於僵化,讓校方遇到許多困難。不過,今天的座談會有一些新的突破:

    1、學校適用「日減6時型」新方案:尖峰月份使用較多的電量,就利用包括寒暑假等離峰月份減少用電來還。

    2、研議放寬5%的超約容量比例,讓學校不用時刻都擔心超過契約容量。

    3、修正《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設施設備基準》,未來逐年設置冷氣設備。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期待,更宜人、更舒適的學習環境!

    #蘇巧慧會做事
    #國會有表現 #地方有成績

    #改善學習環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