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長距離訓練(中)
本篇延續相同主題,繼續探討上篇提及的兩種已被證實有效之訓練手段:第一類-低強度、大量訓練、第二類-少量、高強度訓練。
前篇討論過,根據之前的研究與經驗結合,目前能推論出:長距離項目的訓練應該把較多比例投資在第一類,因為第二類可能引起自主不平衡、需要足夠恢復時間、可短時間適應...
淺談長距離訓練(中)
本篇延續相同主題,繼續探討上篇提及的兩種已被證實有效之訓練手段:第一類-低強度、大量訓練、第二類-少量、高強度訓練。
前篇討論過,根據之前的研究與經驗結合,目前能推論出:長距離項目的訓練應該把較多比例投資在第一類,因為第二類可能引起自主不平衡、需要足夠恢復時間、可短時間適應見效、可能較快接近臨界值。既然第一類型的訓練手段佔了最大比例,那麼更要釐清如何讓這部分訓練的效益最大化,避免浪費時間。
美國田徑教練協會給出的有氧能力訓練指南是:採用每分鐘心跳130-140下、或最大攝氧量的65%強度、訓練量為20分鐘~2小時的方式去刺激脂肪氧化能力(用脂肪供能)、加強檸檬酸循環效率…等。看起來是非常合理的訓練方向,但我仍然想著找出不一樣的答案,即使無法,至少得更清楚知道跑在不同心跳率強度、攝氧量強度究竟會產生的影響是什麼?因為過去很常看到選手即使是在進行有氧野外跑或有氧間歇…等練習,過程也會莫名越跑越快、開始乳酸堆積、甚至最後一趟要all out全開,我很好奇那樣子跑得較快、心跳跳得較快的效果會是什麼?
1932年關於最大攝氧量的研究發現,當跑動速度大於某特定點(依人能力而異)之後,人體對於攝氧與用氧的能力,不管是心肺、循環、肌肉…等都到達極限,即使能夠用更快速度奔跑,並不代表身體用氧能力、效率跟著變高,相對的,超過這個速度(1975研究改稱關鍵速度)跑動時,氧債(現稱運動後過耗氧量=EPOC)會隨之提高。有研究也顯示氧債對人體影響可達24-48小時以上,而氧債的償還並非透過加快呼吸、心跳,因此練習之後的安靜心跳率可能無法幫助檢測恢復水平。看到這些之後,似乎能夠合理推斷在進行有氧訓練的時候,如果不小心跑得太快了,雖然實力上或許能夠輕鬆應對,但也可能悄悄的留下未知比例的氧債,若是在身體尚未從氧債中恢復又銜接可能影響自主平衡的高強度間歇訓練,如此循環下去,可能這就是最終導致訓練量、訓練強度明明都夠高,但成績卻踟躕不前的一些案例?(且這裡尚未加入肌力訓練,這項不可缺少且可能需要足夠休息與恢復去得到效果的訓練)
如何讓第一類-低強度、大量訓練的效益最大化,是否要關注在:“不要不小心跑得太快?”做出這樣的推斷似乎非常合理,畢竟,“想讓身體最大化產生有氧適應,因此想辦法讓身體在有氧區間強度下延長運動時間,同時不造成氧債、過多疲勞影響練習與恢復”這個論述對於想要強化有氧能力來說十分合邏輯,這就像“一個人為了練出更多肌肉,因此延長身體接受阻力訓練、破壞肌纖維組織的機會,同時不影響恢復、不造成傷害疾病,配合營養休息充足,好可以增加訓練的頻率。”雖然兩者談論著不同生理適應,但是邏輯應該都是相似且正確的。
如果那樣推斷是較正確的,那麽,在進行最大化有氧適應的訓練過程中,除了不小心會跑太快以外,還有什麼情況可能導致長距離訓練的效益降低呢?研究顯示持續相同運動強度時,有種尚未完全知曉機制的慢性物質會出現並導致肌肉收縮效能降低、逐漸增加疲勞感、逐漸提高心跳率…等,有理論認為是因為逐漸徵招TypeII型肌纖維,而當TypeII型的肌纖維參與反覆形式的有氧運動便會使效率變得較低,因此,即使一開始看起來不是很高的強度,可能也會在運動一段時間之後逐漸受慢性物質影響變得無法承受而必須停止。
綜合以上,能否合理推斷出:1.如果強度選擇過高,跑者會一直以過快的速度跑動,而無法讓身體最大化產生有氧適應,也可能因此讓身體留下不易監控的疲勞。2.即使一開始選擇看似輕鬆的配速或強度,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受到慢性物質影響,最終使肌肉收縮效能降低、心跳加快…等,繼續堅持跑動下去,只是跑在偏離有氧適應的區間。3.如果已經跑到TypeII型肌纖維大量參與運動,甚至跑到出現腿痠的情況還要堅持跑動下去,是否那是造成腿型粗壯的原因之一?回想Max國內外觀察過長距離選手訓練與多年前實際培訓中長距離選手的經驗,很多時候教練or選手以為自己在練有氧,但可能跑著跑著不小心就跑到乳酸區間去了(只是乳酸量可能沒高到無氧閾值那樣痛苦,最佳有氧適應在4mM/L以下),或以為自己在鍛鍊有氧肌纖維的工作效能,卻跑著跑著就變成在鍛鍊TypeII型肌纖維,導致腿越跑越粗,也使得TypeII型肌纖維適應了那種慢速收縮的工作模式,以至於在比賽中偶爾想要進行衝刺都無法順利發揮。
如果有氧能力就像耐力型選手說的一樣,佔了運動專項能力相當高的比例,甚至高到沒空安排肌力訓練,那更應該要在鍛鍊有氧能力時,好好的把訓練效益發揮到最高。
P.S.該主題旨在探討長距離項目的訓練概念,並從最大化有氧訓練的效益著眼,較適合已定型的長距離選手、跑者採納,並不鼓勵所有人都以此種概念進行訓練,尤其是國小、國中、以及新手運動員階段。
下篇會根據“上、中篇”的概念給出訓練方向,以及一些實際訓練上可用的計算方式。
如果你對田徑訓練、路跑、運動表現訓練、肌力與體能、或是健身有興趣的話,希望Max在這裡的分享對你有點幫助,一起進化成更好的人/更強的人!
喜歡/有幫助,就按個Like/轉發!
#訓練知識 #美國大學運動 #ㄧ級訓練 #進化成更好的人 #進化成更強的人 #coachmax #運動表現 #肌力與體能訓練 #田徑 #教練 #健身 #速度訓練 #馬克操 #陸上競技 #肌力與體能 #路跑 #馬拉松
國小成績計算方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art Ⅲ:看不見的「心」與技術之間有著密切的連結 】
到了演講後段開始說明,針對KFCS訓練框架中「心」與「技術」之間的關係,以及「科學」與「心」之間的關係做進一步的說明。影片大約十三分鐘,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影片主題 如下:
● 技術像是「竅門」。
若沒有紮實的體能與力量(體力),技術也會練不起來,或無法持久,但有些情況是:體力非常好,但很現出不來。但如游泳這項運動最顯而易見,有些鐵人的體力很好,可以完成超鐵賽,但一下水就游不快,游起來很費力,還游不過一些國小國中生。技術就好比「竅門」,竅門很窄,就無法有效把體力輸出成更高水準的運動表現。想要開竅,就必須刻意練習技術。
● 心在最底層,若無心訓練,體力與技術的訓練再科學都沒用了。
體力是生理表現的基礎,但在生理基礎之下還有「心」。當一位選手覺得訓練很煩、比賽很累、運動變得枯燥乏味,從訓練中找不到新的樂趣,那就好像河水的源泉枯竭了,此時還是可以硬逼自己去訓練去比賽,但技術的成長將受到限制,表現也很難再進一步提升。因為心在最底層,若無心訓練,體力與技術的訓練再科學都沒用了。看不見的,也最重要;最重要的,通常也最容易被忽視,好比空氣。
● 「技術」與「心」之間有著密切的連結。
心愈穩定、愈平靜、愈安定,技術的水準就愈能開發出來。我們都喜歡自己有顆平靜的心,但我們常會被各執著心帶到失衡、毛躁、急忙的生活中。之所以有這麼多人喜歡看似無聊且不斷重複同樣動作的耐力運動,有個很關鍵的因素是:它能為人心帶來平靜,它能去掉多餘的欲望。但對運動員來說就很難了,當我們從純粹的跑步愛好者、游泳愛好者、自行車愛好者、鐵人愛好者變成個人紀錄或名次的追求者後,新的欲望就出來了,此時如何找回初衷就變成運動員最重要的課題,這也是選手是否能再突破自己的重要關鍵。因為技術這個竅門的大小跟表現高低有密切關係,而內心的穩定性又跟技巧的高低有關。
想要提高性的穩定性,首先要好好照顧它。若訓練中有太多的痛苦、太多的煎熬,不斷去刺激它,讓心裡一直不好受,那我們打從心底(潛意識)是排斥訓練、甚至是排斥進步的。因為再進步就是要再忍受更多的痛苦,潛意識不想要(雖然「顯」意識想要,很執著,但「潛」意識的力量比較大,它不想要時顯意識會打不過它)。而技術的高低又跟潛意識配不配合有關,若它不配合,優秀的技術就不會自動運轉,動作變成要靠(顯)意識來控制,這樣的技術不管練再多也只會是二流的。
● 「心」與「科學」之間的關係。
為了讓心裡的兩種意識(顯意識與潛意識)能密切合作,盡量不要有衝突。假設「我=顯意識」&「自己=潛意識」。當然,我和自己之間的衝突是必然的,我們訓練的目標是在衝突發生時去化解,去訓練自己(潛意識)不要怕,使我和自己能愈來愈團結,合作無間地去面對訓練與賽場上的各種挑戰。而不是像快不團結的國家一樣,一有外敵(外在刺激)就開始起內哄,自己內部亂哄哄的,又如何面對挑戰?又如何變強?又如何戰勝對手?
為了使「我」和「自己」能團結合作,從平常的訓練中就要開始培養默契。這邊的方法就要以科學化訓練來進行,機制很複雜,要說清楚很難……簡單來說就是要找到恰當的配速區間,KFCS有一套建立在上述邏輯下的配速區間的計算方式,我們會去算出每一個人在每一種距離下心裡覺得輕鬆的上限速度上限在哪裡,所謂「輕鬆上限速度」就是指舒適圈外圍附近的配速。
● 速度、成績與名次都是結果。
從「心」的角度來看訓練是很難的,要在追求表現的同時把結果看淡,要引導運動員在意的是「訓練」本身,也就是練心、練體能、練力量與練技術。速度、成績與名次都只是訓練的結果,大多數的情況是:太過追求結果,反而得不到好結果。
在Part Ⅱ 中談到「反(返)者,道之動」也是在說明這個道理,要返回到心的底層來好好照顧它、提升它,最表層的運動表現(成績)反而不是觀注的重心。
若從「心」的角度來訓練與照顧自己和選手,有時一些比能有天份的選手會自然長出上面的體力與技術,對他們來說反而比不用一些太過科學化的計算,當然這要在用心的教練引導下才比較可能發生。
--
KFCS 自行車、游泳與跑步教練的培訓班在前兩年已在台灣各辦了一梯次,今年(2021年)八月將在台灣開辦跑步教練培訓第二梯(加上大陸是第三梯),下面是課程大綱與簡章,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簡章。
#課程簡章:https://lihi1.cc/h4xVj
#公益名額:https://www.runningquotient.com/w/bd/1280
--
國小成績計算方式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謝謝網友 Joy Lam 分享他和家人於1997年在臺中市「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拍攝的照片,你也曾到過這裡嗎?
1951年11月10日,英國金氏酒廠(Guinness Breweries)的董事長休比佛爵士(Sir Hugh Beaver)在愛爾蘭韋克斯福德郡打獵時,因為沒打中金鴴(ㄏㄥˊ),於是和同行朋友爭論世界上哪一種鳥飛得最快?但卻找不到相關資料可供參考,這讓休比弗興起了出版一本記載各種世界之最的書的念頭。
1954年8月,休比弗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對擔任體育記者的孿生兄弟諾里斯麥克沃特(Norris Mcwhirter)和羅斯麥克沃特(Ross Mcwhirter),並請他們著手編寫此書。
1955年8月27日,一本以金氏酒廠為名的《金氏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首度發行。
由於每年都會有新紀錄出現,因此這本書每年均會推出新版。
1996年1月16日,英國的金氏世界紀錄有限公司在臺灣設立之當時全世界第10座、也是亞洲唯一的「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正式開幕,地點在臺中市西屯區朝富路77號,而其經營者就是金氏世界集團(王品集團前身)的創辦人戴勝益先生。館方還特地邀請了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來臺,在開幕日和當時的總統夫人李曾文惠女士及臺灣省長宋楚瑜先生一同剪綵。
然而,除了第一年有多達80餘萬人次的榮景外,第二年以後,參觀人數就一直走下坡;總計四年來,參觀總數只有二百餘萬人次,後面兩年可說是入不敷出,把前兩年賺的都賠掉了;最後,股東們決定在2000年4月租地約滿後,結束博物館的營運。
於是,臺中市這座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在2000年4月20日熄燈後停止營運,結束其短短4年的歷史,目前該地已改建大樓。
2005年,金氏出版有限公司將11月9日定為「國際金氏世界紀錄日」(International Guinness World Records Day),其目的是鼓勵大家致力於打破世界紀錄。
2010年和2012年,金氏世界紀錄有限公司分別在日本東京與中國北京開設辦公室。
下面是幾篇關於「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的新聞報導:
1996年1月11日《經濟日報》第18版:
主題式遊樂園區 人潮擁至
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及台北阿拉丁夢幻天地遊客量驚人
【記者林維娟/台北】主題式遊樂園區市場策略奏效,幾家市場定位清楚、訴求明確的遊樂區,紛紛嚐到客人蜂擁而來的甜美果實,業者的投資回收看好。
84年12月28日開始試營運的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試賣不到半個月,7,500坪大的空間已經創下超過5萬人次的遊客量,展現出博物館的強大攬客能力,同時中式簡餐形態的餐飲服務也頗受遊客青睞。
保守估計,金氏博物館在1月16日正式開幕前,至少可吸引7萬人次入園遊玩,每名旅客以基本消費300元計算(兒童票250元、成人票280元,外加餐飲消費),便可創下2,000萬元以上的試賣營業額,在競爭激烈的民營遊樂區市場中,如此的成績實屬不易。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副總經理鄭文皇表示,博物館的市場定位十分明確,就是要給觀眾看亞洲地區獨一無二的各種紀錄,所以除了靜態展示出全球罕見的許多世界紀錄外,也在空地部分增闢具有特殊性的表演,例如大鋼牙拉遊覽車、一人奏19種樂器的一人樂隊,以及蘇格蘭風笛等。
他說,由來客量可看出,民眾對於新鮮的事物好奇心頗大,因此博物館將會不斷地引進各種新鮮的人、事、物;例如開幕當天,博物館已邀請柴契爾夫人來台剪綵,相信也能製造出攬客的魅力。
84年12月30日正式對外營運的台北阿拉丁夢幻天地,因為標榜親子同遊,完全針對幼稚園及國小兒童引進絕對安全的遊樂器材的訴求策略奏效,開幕以來已有近萬名遊客人次。
阿拉丁夢幻天地總經理李棟表示,由於國內沒有完全針對小孩子設計的主題遊樂區,因此阿拉丁夢幻天地特別引進全球50多種遊樂器材,加入公司針對東方人體型的修改,期待給於小朋友安全、多樣的遊樂空間。他說,公司投資近3,000萬元成立遊樂區,門票收費採一票玩到底的方式,假日兒童180元、大人150元;平當日兒童160元、成人130元;完全把兒童當成主要的目標消費群。
李棟說,由於遊憩器材引人,假日期間必須執行三小時清一次場的措施,以確保後續的遊客可購票入場,顯示這類以小朋友為訴求對象的遊樂區有極大的市場開發空間。
1996年1月13日《經濟日報》第19版: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 造勢
邀「大鋼牙」表演用牙齒拉飛機
【記者閻鳳婷/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昨(12)日邀請「大鋼牙」世界紀錄保持人瓦特,在台中航空站表演以牙齒拉動重8,005公斤重的國華航空飛機2公尺遠,造成轟動,替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做了一項特殊宣傳。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將於本月16日正式開幕,目前展開造勢活動,邀請世界牙齒力量最強的紀錄保持者瓦特,舉辦拉動飛機表演,他於1990年3月31日,在法國創下世界紀錄,用牙齒將重285.1公斤的物體拉起離地17公分,拉飛機則是他第一次表演。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董事長戴勝益說,瓦特曾表演以牙齒拉動四輛連結的遊覽車,這次受邀來台,在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每天表演七場,也可與遊客合影留念。
瓦特談起他訓練牙齒的方法,他很注重飲食,每天吃大量的蔬菜及2公升的牛奶補充鈣質,確保牙齒健康,每年定期檢查牙齒,並上健身中心,以手腳及牙齒來拉動鐵塊,增加肌力,每年在全球各地表演100天,其餘時間安排一連串訓練增加牙齒力量。
1996年1月16日《民生報》第7版:
柴契爾夫人 今到金氏博物館剪綵
【本報訊】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今天上午九時三十分將前往台中市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舉行開幕剪綵儀式,並發表演說,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已做好完善的規劃,並安排好各項安全措施,為了安全起見,該館明天上午不對外開放,一直至下午一時三十分才開始營業。
開幕儀式是由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李總統夫人曾文惠女士、省長宋楚瑜、全球金氏總裁ROBRET MASTERSON及台灣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董事長戴勝益共同主持,昨天金氏整個場地已做好安全部署。
而整個儀式的進行,該館會做全程的實況錄影,並於下午在大電腦資料館放映,民眾若想一睹歷史性的開幕儀式及柴契爾夫人的演說,影視館內即可看得到。
1996年1月18日《經濟日報》第26版: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 亞洲分館在台中開幕
【台中訊】亞洲第一座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16日在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李總統夫人及台灣省長宋楚瑜三位重量級人物共同剪綵後正式開幕。
起源於英國的金氏世界紀錄,各博物館內便展出各種千奇百怪的金氏世界紀錄,台灣新開幕的亞洲分館為全世界第10座、更是全球第一座包含室內展覽館與戶外主題展覽公園的大型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
2000年2月11日《經濟日報》第31版:
王品台塑牛排海外設點
【記者閻鳳婷╱台中】全省已有14家直營店的王品台塑牛排,明年將跨入海外市場,到美國設點,並預定四年後上市(櫃)。
金氏世界集團經過87、88年的企業「瘦身」,將旗下的一品肉粽、外蒙古牛羊大餐及大非洲野生動物園轉手後,開始進行內部整合及財務合併,集中火力發展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及王品台塑牛排市場。
王品台塑牛排,82年11月設立,平均每年業績成長50%以上,87年營業額8.7億元,88年成長至10.2億元,並登上天下雜誌服務業500大。
金氏世界集團戴勝益說,王品台塑牛排87年完成直營連鎖系統12家店,88年達到14家分店,今年將增至17家店,以北部為拓展點,預定明年取得ISO9002國際品保認證,為邁入國際化建立基礎。
戴勝益說,王品台塑牛排預定以30年時間,發展全球1,000家店,成為世界規模的連鎖餐廳,美國西岸將是第一個設點地區。
為了拓展美國市場,金氏世界集團副總經理鄭文皇3、4月將赴美瞭解市場;7月份,王品台塑牛排副總經理李森斌隨後前往輔助,預定明年7月,開設第一家海外店。
鄭文皇說,美國的王品台塑牛排將以當地白人市場為主,因此配方調味上與台灣有所不同。
2000年3月4日《聯合晚報》第4版:
四年起落
台中金氏紀錄博物館4月關閉
見證紀錄 亞洲第一座
活動辦得叫好叫座 留下紀錄
收支擺不平 決轉型為亞洲見證中心
【記者金武鳳╱台中報導】每次辦活動都引起轟動的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館區,將於今年4月底結束營運。
這座號稱是亞洲唯一的金氏紀錄博物館,在四年前盛大開幕後,雖然因屢邀金氏紀錄保持人來訪而聲名大噪,但餐飲業跨足經營這座博物館的戴勝益自覺「不擅此行」,加上地租到期、營運成本沈重的等壓力下,毅然決定將博物館的參觀業務「收攤」,轉型為「亞洲見證中心」,只專責辦理金氏紀錄的見證工作。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佔地7500坪,當時籌設的總資金達五億元。由於是亞洲第一座金氏博物館,開幕時還邀得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主持剪綵,場面盛大。
只是,四年來的營運,金氏坦承是「每況愈下」。就以關係營業績效的參觀人數來說,除了第一年有多達80餘萬人次的「榮景」外,第二年以後,參觀人數就一直走下坡。總計四年來,參觀總數只有二百餘萬人次。
金氏要結束博物館的營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不堪負荷沈重的營運成本。據了解,光是博物館的地租,每月就高達二百萬元,加上人事管銷和付給金氏總部的權利金,每月「成本」約在六百萬元之譜,但營收遠不及支出,可以說,前二年賺的都貼出去了。
為此,就在今年4月底租地期限屆滿後,股東們決定要結束博物館對外營業部分。也就是說,博物館將在下月20日停止營業,之後,金氏將依約「拆屋還地」,博物館現有的建物,包括造型像金氏叢書的主題館、造型像大漢堡的美食館等,全部得在4月底前拆除,以便「恢復原貌」還地。至於館內多達三百多項紀錄的展示模型,將先另覓適當地點保管。博物館表示,在此之前,凡持有金氏參觀券的民眾,請把握最後期限前往參觀。
金氏董事長戴勝益表示,將來金氏服務的範圍將擴及亞洲,譬如,金氏已受理泰國一項集團結婚的見證申請,就是跨出台灣的第一步。至於計畫中要邀請來訪的紀錄保持人也不少,如印尼的飛人、非洲的大嘴族和世界最重的雙胞胎等。最重要的是,為了推廣金氏紀錄文化,見證中心已著手籌設「網路博物館」,今年5月起民眾不必走出門,就能盡觀金氏紀錄中無奇不有的世界。
記者金武鳳╱台中報導
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董事長戴勝益,雖然自稱不擅經營文化事業,但在西餐業,他經營的王品台塑牛排館,全省14家連鎖店,每年有高達十億的營業額。而且,在台灣市場穩定後,他更做了「前進美國」的決定,目前正在積極籌設中,預定明年初,海外第一家王品即將在美國比佛利山莊開幕。
經營王品有聲有色的戴勝益,當初會投入爭取金氏博物館在亞洲的經營權,據他所說,完全是出於一份回饋社會之心。就是這份心,讓他不惜投下鉅資,還跳入他不熟悉的文化事業。
2000年4月19日《聯合報》第40版:
金氏紀錄博物館 二十日封館轉型
【記者羅建怡╱台北報導】台灣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將於二十一日轉型為「金氏紀錄見證中心」,館藏展出至二十日止,想一睹金氏紀錄奇人奇事,得把握最後參觀時限。
國內第一座金氏館,將於二十一日轉型為見證中心,並再對外開放。最後一位入駐館內的金氏奇人「大鋼牙納林得辛 (Narinder Singh)」,昨天在台北南港調車場再展奇技,以牙齒拖動重達三十五噸的車箱,再創新紀錄。今年四十一歲的納林得辛來自印度,他的齒功與家族遺傳有關,他已去世的老奶奶活到一百一十三歲未掉過牙,且連蛀牙都沒有,讓人稱奇。
國小成績計算方式 在 簡煥宗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三屆第四次定期大會】
市政總質詢 ft.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 何權峰 高雄市議員 × 李柏毅@左楠 × 改變趁現在!邱俊憲 × 康裕成 高雄市議員
#義大二期
林欽榮副市長過去也曾任台北市的副市長,在柯文哲第一任市長時期,以鐵腕政策在就任職時就有相當多的亮點成績,許多台北市政府的議員都讚揚林欽榮副市長相當有魄力。甚至在面對遠雄大巨蛋的工安問題時,以最嚴謹的態度使用專業及科學的方式,務實檢視大巨蛋逃生問題。總樓地板面積超過35,000坪的大巨蛋,如此超大型的公共建物需要鐵腕魄力以及嚴謹態度,市政府才能保障市民朋友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高雄也有一個迪斯耐華城開發案,該開發案嚴重超容積已逾34,000坪,相當於一個台北大巨蛋。今天我就該計畫的相關進度就教工務局長蘇志勳,並表達我的擔憂,像這樣的被市府勒令停工的建物,未來會不會像大巨蛋一樣默默地長好,希望未來市政府可以針對這個案子妥善處理。
#亞灣智慧公宅
高雄市都發局配合內政部政策要推出8800戶的社會住宅,其中一處是亞灣智慧公宅,落址在前鎮區的亞洲新灣區內。該區域的房價以及地價都相對較高。在這樣的蛋黃區中設立一個社會住宅,我相信有許多市民朋友都相當的期待。過去,林副市長在台北也負責推動社會住宅的業務,但明倫社會住宅在台北市政府的百分百自償率計算公式下,租賃一間社宅竟要四萬塊,引起許多社會議論。
市政府未來要在亞灣區,也就是城市的蛋黃區中設立社會住宅,我擔心在這樣地價較高的區域興建社會住宅,亞灣智慧公宅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明倫社會宅?
#開放高中職外出用餐
落實18歲公民權,現在朝野已有共識將會優先處理這個議題。18歲也正是高中求學階段,現階段因應108年度的新課綱,多所高中已跟大學合作,讓高中生可以跨校選修部分課程,外出上課。但在中午外出用餐的部分,目前還是被禁止的。過去,可以看到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也有民眾提出一樣的政策提議,但教育部所回覆的態度較為保守。現在學生使用外送平台頻率相當高,外送食物也會衍伸其他問題。所以我在議事廳內也請教謝文斌教育局長,未來高雄是否有機會來開放高中生午餐外食?
#經濟發展促參成績
根據財政部統計數字顯示,2019年高雄市的促參件數僅有5件,總金額下滑到76億。而,今年10月以前統計的促參總數更是下降到只有1件,總金額是4.76億。過去兩年,因為高雄政局動盪,導致廠商對於投資高雄感到卻步。現在高雄整體發展政策已趨向穩定,市長說要兩年拚四年,未來高雄該如何推動促參案件,突破促參數下滑的窘境?
#旗津閒置土地招商流標
過去舊旗津醫院以及舊區公所的兩筆土地,目前閒置已久。自2016年起不斷的流標,今天我也就招商不利的原因,跟觀光局周玲妏局長進行討論。
#旗津第二聯外道路
旗津屢屢招商不利的關鍵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在於交通。旗津自1984興建過港隧道至今,每日都有重車進出旗津,整體運量已經發揮到了極限,但同時也威脅到旗津人的用路安全,影響回家的路。現階段過港隧道已完成延壽工程,相關單位將使用年限拉長至2049年,但這樣的延壽工程絕不是長久之計。我認為旗津人需要一條安全回家的路,興建第二條過港隧道是極為龐大的工程,需要及早規劃。我在議事廳內,建議市長積極向中央爭取建設旗津第二條聯外道路經費,保障旗津人用路安全,打造一條平安返家的路。
#輕軌旗津線可行性評估_建請納入共構車輛過港隧道
捷運局於2018年提出了旗津輕軌線計畫的可行性評估,要興建大眾運輸系統,我並不反對。但市政府考慮到自償率的問題,只單做一個輕軌的過港隧道,那我想這樣的建設,對於當地居民來說可能不是那麼的有感。所以我建議輕軌過港隧道,納入與汽機車共構計畫,達成客貨分流,提供旗津人一條安全返家的道路。
#渡輪汰舊換新
旗鼓航線可說是進出旗津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之一,但今年年底,旗鼓輪即將退役,屆時僅剩下七艘渡輪可以營運,勢必對渡輪運輸系統造成衝擊。爭取一艘新的渡輪,從有計畫到核定經費施作,可能需要7-9年的期程,一艘新船才有辦法正式上線。如果按照這樣的期程去提報爭取渡輪的計畫,可能趕不及旗鼓一號、二號的退役年限。我建議在考量期程的狀況下,市政府須加速爭取打造新的渡輪。
#旗津內港沿岸排水問題
旗津內港沿岸每遇農曆6、7、8月,適逢大潮,即便無風無雨天氣晴,也會發生海水倒灌的問題。在水利局的努力之下,已經優先改善北旗津的倒灌問題,也陸續進行大汕頭以及中洲的排水改善工程。但目前兩樣工程都因為不同的因素而暫時停滯,希望市政府可以繼續努力,使排水改善工程可以如期完工。
#0522鹽埕淹水問題
今年的5月22日高雄下了一場大雨,造成鹽埕區大淹水,而在七賢路與興華街路口淹水將近60公分,附近大樓地下室所擺放的汽機車全數毀損。在10月16號的農林部門質詢中,我也針對這個議題向水利局進行質詢,水利局蔡長展局長初步回覆,當天的鹽埕區淹水與七賢截流抽水站故障有相關。我認為該區域的受災情況適用高雄市災害救助金的核發辦法,市政府應盡速與受災戶進行溝通。
#愛河微滯洪
我在農林部門質詢時,也有針對愛河沿岸排水整治問題跟水利局進行討論。愛河如遇到滿潮,即使抽水站正常運作,也有可能產生排水不及的現象。因此我希望市政府可以正視這個問題,運用愛河沿岸的綠地空間打造微滯洪池,改善愛河周邊的排水問題。
#內惟地區供水問題
鼓山區建國、自強、內惟、龍井里周邊社區因為地勢較高,又屬自來水管線末端。如欲自來水公司減壓送水,經常會有無水可用的問題發生,我也曾邀請自來水公司設法解決這個窘境。自來水公司承諾將會從北邊的油廠國小多加設置管線分流,改善內惟地區的供水問題。但是,近年來內惟、桃子園地區大型建案陸續完工,新興住宅區成型後,該區域的供水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嚴重。我今天也請市政府偕同自來水公司研議長期應對計畫,改善內惟地區供水問題。
#重新打造鹽埕運動中心
鹽埕活動中心因為海砂屋以及結構的問題,在2016年10月拆除。這個活動中心,過去是世界球后戴資穎小時候經常與父親常去練球的場域。在她得知鹽埕運動中心即將拆除的時候,她也曾發文表示不捨。現在這個閒置場域即將重新打造運動中心,運發局以及開發廠商也曾來和我討論施作方向。我也向他們建議,如果未來可納入羽毛球作為整個運動中心的主軸,並適時帶入戴資穎的故事,我相信這個運動中心會更加的有意義。
#輕軌二階
市府已針對輕軌二階爭議路段做初續建決議,其中大南環段也於12月1日初勘,我提到此路段已整合多時,是否在專業履勘後能順利在元旦前通車;另外,附近居民針對C23龍華國小站未來興建狀況有疑慮,我請捷運局針對這幾項問題做出說明。
#C級長照及巷弄站設置
聯合醫院內有一個C級長照站,在輕軌二階路段北移後,聯合醫院將改變醫院空間設置,擴建院體。我擔心聯合醫院的擴建計畫會影響到院內的C級長照空間,希望相關單位在整建院體時,可以兼顧長輩的長照需求。另外,鼓山區登山里里內原本有一C級巷弄站,每天提供長輩供餐地點。但該共餐場域是屬私人產權,明年亦不再提供。原鼓山分局停車場,未來在鼓山分局完成興建之後,該場域將不再使用。我希望衛生局可以協助相關單位妥置C級長照/巷弄站,以替高齡化社會做提前部署。
#九如路橋拆除問題
過去我在工務部門質詢中,也曾問過相同的問題,當時工務局局長答覆,市府傾向拆除重建,預計整體工程將會有420天。但輕軌二階在復工後,未來可能兩者工期會重疊,意味九如陸橋的拆除工期可能會進行調整。今天我就九如陸橋拆除期程,請工務局向市民大眾進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