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國外常使用的綠色能源有哪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外常使用的綠色能源有哪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外常使用的綠色能源有哪些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陳奕齊 - 新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奕齊給台灣的三十個幸福提案 / 20 /】 ❚❚ 沒有廢棄物,只有錯置的資源──以循環經濟發展幸福島國 台灣作為島國,能源和原物料都十分短缺,極度仰賴進口。2018年台灣的能源供給有97.8%來自國外,而過去半世紀來,有60%以上的食物仰賴進口。另一方面,根據預測,全球人口在2030...
國外常使用的綠色能源有哪些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奕齊給台灣的三十個幸福提案 / 20 /】
❚❚ 沒有廢棄物,只有錯置的資源──以循環經濟發展幸福島國
台灣作為島國,能源和原物料都十分短缺,極度仰賴進口。2018年台灣的能源供給有97.8%來自國外,而過去半世紀來,有60%以上的食物仰賴進口。另一方面,根據預測,全球人口在2030年將會由目前的77億成長至90億人,資源需求上升將達到地球可提供的極限。試想未來,不論是因為戰事或天災導致供給中斷,或是在地球資源耗盡的情況下,台灣要如何安身立命?
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人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把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也就是讓資源的功能發揮到極大,把東西「用到不能再用」,甚至「把廢棄物變資源」。或者說,成就「沒有廢棄物的資源運用」。
經濟發展與環境生態保護這兩個領域,在社會上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對立狀態,彷彿要發展就得犧牲環境,或是要保護環境就得犧牲經濟。這對全國唯一將總部設在台灣南部高雄的台灣基進黨,感受特別深刻。在高雄,石化及金屬這兩個「高碳產業」,因其高耗能、高污染、高安全風險的產業特性,長期困擾也傷害著這座城市。但這兩種產業的合併年產值超過1.5兆元(佔高雄年產值30%以上),卻也是高雄無法割捨的經濟命脈。面對經濟與環保的爭論,絕對不是二選一的決定,而是找出一條讓兩者併行,甚至永續發展的可行之路。
為兼顧經濟與環保的永續發展,先進國家無不思考如何讓經濟成長與資源消耗脫鉤,也因此,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近來在國際間不斷地被倡導。循環經濟是一套師法大自然,追求零廢棄與生態系統平衡的思維。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將循環經濟定義為:「具可恢復性及可再生性的機制,藉由設計將材料、零組件及產品分別納入生物與工業循環中,以求達到經濟活動的最高效能與價值。」在循環經濟的思維裡,沒有廢棄物,只有錯置的資源,其終極目標是要建立一個資源完全封閉循環的體系。
歐盟早在2012年簽署「循環經濟宣言」,緊接著在2014年指定優先推動產業,並在2015年發表「循環經濟推動計畫」,提出零廢棄目標,搭配具體策略及相關行動計畫,且訂出明確的時程表(註) 。在國家層級,荷蘭政府訂下目標,中期希望在2030年,可以將礦物、化石燃料以及金屬等原物料的使用量減半,並在2050年完全落實循環經濟。許多城市如阿姆斯特丹、倫敦等城市亦相繼以循環經濟作為城市未來發展的藍圖、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循環經濟在台灣正在萌芽中,但我們並非從零開始,許多企業已有能資源整合的經驗,例如在高雄的臨海工業區,以中鋼為核心,透過區域能源整合計畫,整合區域內各企業的能源、水、資源等,讓性質相異的產業,在能源使用上互通有無,以提高整體能源使用綜合效益。同樣位於高雄的石安牧場,引進丹麥沼氣發電技術,將原本臭氣沖天的雞糞,化為可供一千多戶人家使用的電力,並將廢水、廢氣、廢熱做到循環再利用。又例如高雄永安的石斑魚養殖業,利用中油將外國液化天然氣生溫汽化過程中,以海水進行熱交換而排出的冷水來養殖需要恆低溫的石斑,如此省卻養殖業者換水投藥鑿井鋪管等龐大開銷。還有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將製程中的兩種製程廢液(廢硫酸與含氨氮廢水)交互反應,再生成硫酸銨,然後送到廠外化工廠處理變成工業用氨水。
台灣各產業可以進行循環經濟的應用琳琅滿目,從農食生質、紡織塑膠、營建交通、科技化學都是能思考再利用的領域。蔡英文就任總統後,行政院也在2018年12月通過「循環經濟推動方案」,將循環經濟理念及永續創新的思維融入各項經濟活動,讓產業發展從「線性經濟」,過渡到「再利用經濟」,再徹底轉型為「循環經濟」。
要達成這些目標,有幾件事要做。首先要投入調查與研究,掌握台灣現有資源的流向,研究出在台灣可做何種利用,能創造出哪些新的產品與服務設計。再來是透過立法或修法,為創新嘗試提供最友善的法律環境。接著是創造合理的市場誘因,例如透過租稅和補助工具,引導市場走向循環經濟體系發展。再來是提供資金平台,鼓勵金融業者加入投資。最後在既有的產業園區中導入循環經濟概念,讓園區的資源利用方式得以升級,並以此規範新園區的開發。
台灣過去為了發展經濟,犧牲了土地、山嶺、河川、海岸,犧牲了水和空氣,犧牲了島嶼上的植物動物和人類。我們除了要把褐色經濟轉型到綠色經濟,在面對整個地球更嚴峻的未來環境時,更應該以循環經濟的模式來發展綠色經濟。追求循環永續的台灣未來,需要產官學研跨部會、跨領域的合作,更需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慣習,挑戰一切的理所當然!
註:例如在2030年之前,回收65%的城市廢棄物、回收75%的包裝廢棄物、全面禁止掩埋分類垃圾等等。
#總統3號政黨5號
#基進民進一起前進
#三五好友前進國會
國外常使用的綠色能源有哪些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奕齊給台灣的三十個幸福提案 / 20 /】
❚❚ 沒有廢棄物,只有錯置的資源──以循環經濟發展幸福島國
台灣作為島國,能源和原物料都十分短缺,極度仰賴進口。2018年台灣的能源供給有97.8%來自國外,而過去半世紀來,有60%以上的食物仰賴進口。另一方面,根據預測,全球人口在2030年將會由目前的77億成長至90億人,資源需求上升將達到地球可提供的極限。試想未來,不論是因為戰事或天災導致供給中斷,或是在地球資源耗盡的情況下,台灣要如何安身立命?
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人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把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也就是讓資源的功能發揮到極大,把東西「用到不能再用」,甚至「把廢棄物變資源」。或者說,成就「沒有廢棄物的資源運用」。
經濟發展與環境生態保護這兩個領域,在社會上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對立狀態,彷彿要發展就得犧牲環境,或是要保護環境就得犧牲經濟。這對全國唯一將總部設在台灣南部高雄的台灣基進黨,感受特別深刻。在高雄,石化及金屬這兩個「高碳產業」,因其高耗能、高污染、高安全風險的產業特性,長期困擾也傷害著這座城市。但這兩種產業的合併年產值超過1.5兆元(佔高雄年產值30%以上),卻也是高雄無法割捨的經濟命脈。面對經濟與環保的爭論,絕對不是二選一的決定,而是找出一條讓兩者併行,甚至永續發展的可行之路。
為兼顧經濟與環保的永續發展,先進國家無不思考如何讓經濟成長與資源消耗脫鉤,也因此,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近來在國際間不斷地被倡導。循環經濟是一套師法大自然,追求零廢棄與生態系統平衡的思維。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將循環經濟定義為:「具可恢復性及可再生性的機制,藉由設計將材料、零組件及產品分別納入生物與工業循環中,以求達到經濟活動的最高效能與價值。」在循環經濟的思維裡,沒有廢棄物,只有錯置的資源,其終極目標是要建立一個資源完全封閉循環的體系。
歐盟早在2012年簽署「循環經濟宣言」,緊接著在2014年指定優先推動產業,並在2015年發表「循環經濟推動計畫」,提出零廢棄目標,搭配具體策略及相關行動計畫,且訂出明確的時程表(註) 。在國家層級,荷蘭政府訂下目標,中期希望在2030年,可以將礦物、化石燃料以及金屬等原物料的使用量減半,並在2050年完全落實循環經濟。許多城市如阿姆斯特丹、倫敦等城市亦相繼以循環經濟作為城市未來發展的藍圖、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循環經濟在台灣正在萌芽中,但我們並非從零開始,許多企業已有能資源整合的經驗,例如在高雄的臨海工業區,以中鋼為核心,透過區域能源整合計畫,整合區域內各企業的能源、水、資源等,讓性質相異的產業,在能源使用上互通有無,以提高整體能源使用綜合效益。同樣位於高雄的石安牧場,引進丹麥沼氣發電技術,將原本臭氣沖天的雞糞,化為可供一千多戶人家使用的電力,並將廢水、廢氣、廢熱做到循環再利用。又例如高雄永安的石斑魚養殖業,利用中油將外國液化天然氣生溫汽化過程中,以海水進行熱交換而排出的冷水來養殖需要恆低溫的石斑,如此省卻養殖業者換水投藥鑿井鋪管等龐大開銷。還有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將製程中的兩種製程廢液(廢硫酸與含氨氮廢水)交互反應,再生成硫酸銨,然後送到廠外化工廠處理變成工業用氨水。
台灣各產業可以進行循環經濟的應用琳琅滿目,從農食生質、紡織塑膠、營建交通、科技化學都是能思考再利用的領域。蔡英文就任總統後,行政院也在2018年12月通過「循環經濟推動方案」,將循環經濟理念及永續創新的思維融入各項經濟活動,讓產業發展從「線性經濟」,過渡到「再利用經濟」,再徹底轉型為「循環經濟」。
要達成這些目標,有幾件事要做。首先要投入調查與研究,掌握台灣現有資源的流向,研究出在台灣可做何種利用,能創造出哪些新的產品與服務設計。再來是透過立法或修法,為創新嘗試提供最友善的法律環境。接著是創造合理的市場誘因,例如透過租稅和補助工具,引導市場走向循環經濟體系發展。再來是提供資金平台,鼓勵金融業者加入投資。最後在既有的產業園區中導入循環經濟概念,讓園區的資源利用方式得以升級,並以此規範新園區的開發。
台灣過去為了發展經濟,犧牲了土地、山嶺、河川、海岸,犧牲了水和空氣,犧牲了島嶼上的植物動物和人類。我們除了要把褐色經濟轉型到綠色經濟,在面對整個地球更嚴峻的未來環境時,更應該以循環經濟的模式來發展綠色經濟。追求循環永續的台灣未來,需要產官學研跨部會、跨領域的合作,更需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慣習,挑戰一切的理所當然!
註:例如在2030年之前,回收65%的城市廢棄物、回收75%的包裝廢棄物、全面禁止掩埋分類垃圾等等。
#總統3號政黨5號
#基進民進一起前進
#三五好友前進國會
國外常使用的綠色能源有哪些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時電子報》好文選讀
「朱雲鵬:發展再生能源 勿重蹈西班牙覆轍」
〜〜西班牙政府的政策,讓太陽能發電在西班牙成為全民運動。民間新成立一堆公司、家家戶戶裝設太陽能板來「搶錢」。到了2013年,光是太陽能發電電價補貼,就讓西班牙政府產生了340億美元的赤字,約合1兆台幣。但受優惠補貼的太陽能產業在西班牙每增加1個就業機會,會讓其他部門減少2.2個就業機會;但這些創造出來的就業機會有9成只是臨時性工作。
朱雲鵬(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
根據報導,金管會希望銀行業、保險業者投資政府指定產業;其中一個重點是綠能(又稱綠色)產業,並計畫將投入此產業的金額列入年度施政計畫關鍵績效指標(KPI)。今年度目標是投入累積總額達到1.1兆元,包括保險業投資新創綠能產業、本國銀行辦理新創綠能產業放款及發行綠能債券等。
依據金管會的統計,到前年底止,投資、融資綠色產業及綠色債券發行的總餘額約9900多億元,至去年6月則增至1.02兆元;其中以融資為主,投資綠色產業僅52億元、發行綠色債券52億元。現在的挑戰在於,這種每半年增加300億元的速度必須維持,才可能達到今年年底1.1兆元的目標。
政府推出這些政策,如果僅止於提出建議,各金融機構仍可自由地評估投資計畫,依經濟效益決定投資與否以及個案優先順序,那就比較沒有後遺症。但如果政府利用公權力,進行強制或半強迫的引導,讓保險業投資一些原先無法通過財務標準的計畫,就可能在未來產生巨大的問題。
最基本的問題是,再生能源的成本一直以來都沒有反映在能源價格上。除非可以改變這個基本前提,發展再生能源一定會產生虧損。這些虧損最後由誰來填補?不是由發展再生能源的廠商,就是由納稅人來填補,且都不可能長遠繼續。保險業的資金來自保戶,投保時間通常很長,等到20、30年後,保險人需要理賠,但再生能源投資計畫卻未有真正的效益,將造成保險業的虧損,最嚴重的話可能影響理賠能力,那就會演變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以西班牙為例,該國是2010年至2013年歐債危機的主角之一,其公債殖利率曾經在2012年7月攀升到7.5%(現在是1.55%),後來請求歐洲央行協助才度過危機。造成西班牙債務危機,乃至列居歐豬五國(PIIGS)的原因很多,包含房地產泡沫化等,但是推波助瀾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正是其太陽能電力政策。
西班牙照理說是發展太陽能非常理想的地方。西班牙南部幾乎都是地中海型氣候,平均日照天數遠超過其他氣候,包含亞熱帶的台灣。西班牙政府為大幅發展太陽能,在2007年推出了一個非常優厚的補貼計畫:任何人安裝太陽能板並將其電力賣回給電網,西班牙政府會透過其補貼的事業支付每千度小時(又稱百萬瓦時MWh)556美元;但若是燃煤電廠,電網支付的平均費用僅為52美元。換言之,太陽能發電的收購價格超過傳統能源的10倍。
這個政策公布以後,太陽能發電在西班牙成為全民運動。民間新成立一堆公司、家家戶戶裝設太陽能板來「搶錢」。2006年太陽能發電只占西班牙全部發電的19%,到了2013年4月,已經達到54%,接近原先的3倍。這樣的全民運動,加上成本並沒有反映在電價上,讓西班牙政府付出很大的代價。到了2013年,光是太陽能發電電價補貼,就讓西班牙政府產生了340億美元的赤字,約合1兆台幣。
不但如此,根據研究,受優惠補貼的太陽能產業在西班牙每增加1個就業機會,會讓其他部門減少2.2個就業機會;但這些創造出來的就業機會有9成只是臨時性工作。而太陽能產業每創造1個就業機會,政府的成本,也就是所有納稅人必須負擔的金額,是每年77萬美元。這樣如何能不發生債務危機?
回頭看台灣,發展太陽能發電時有兩個問題不得不面對:第一,我們有哪些地方適合發展太陽能產業?台灣存在地區性差異,各地氣候、日照天數相差很大,條件和國外有異。第二,發展太陽能的成本是否可以反映在電價上?若在可預見的未來,答案都是「不可能」,那麼,發展這種能源就不能真正去列出高超的數量目標來加以列管,否則等同自尋破產。
我們希望以西班牙的債務危機歷史為鑑,不要重蹈覆轍,尤其不能用保險人繳納的保費作為政策使用,否則將使保險公司財務出現危機,危及投保人,造成全民問題。
更多內容請上連結點閱,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301000569-260109
畫面來源:DW (西班牙太陽稅對太陽能供應商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