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喪禮程序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喪禮程序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喪禮程序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喪禮程序表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孤獨的確診亡者與唯一的送行者——疫情下,未盡的告別與感控】 「你要他想怎麼辦告別式,他們想的卻是下一餐在哪?」COVID-19每日死亡數從無到十位數增加,至今已累積400多位亡者。因屬嚴重特殊傳染疾病,確診者死亡後必須儘速火化,加上家屬或確診或隔離中,殯葬業者成為唯一的送行者,他們看盡確診家庭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喪禮 #周星馳 #吳孟達周星馳 #安息禮 #吳孟達組群時間安排 #香港殯儀程序 #達哥訃告 #悼念達哥 # 那個名人出席喪禮最痴線 #周星馳會唔會出現 #吳孟達出殯 #周星馳劉德華扶靈 #田雞吳孟達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

喪禮程序表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08:07:54

#今日疫情重點【今新增302例本土、331例校正回歸、11例死亡再創新高;雙北醫療能量飽和,重症將調度中南部病床支援;41萬劑AZ疫苗明日配發15萬劑給醫護與第一線人員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新增302例本土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校正回歸331例,...

喪禮程序表 在 作者: 半緣君 | ?GT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12:34:52

《屍骨的餘音》 我前陣子讀了一個課程《遺囑撰寫員》,了解到一個人死後在社會生活上所要經過的程序,例如死亡後第一時間是送到醫院,然後判斷死亡的原因,因應原因有不同的執行程序。還有遺產怎麼處理等等。這些在香港都是有既定的程序或者相關的法律。 . 而我們對死亡本身所知甚少,即死後會發什麼事,包括了靈魂與肉...

  • 喪禮程序表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15 12:35:54
    有 2,285 人按讚

    【孤獨的確診亡者與唯一的送行者——疫情下,未盡的告別與感控】

    「你要他想怎麼辦告別式,他們想的卻是下一餐在哪?」COVID-19每日死亡數從無到十位數增加,至今已累積400多位亡者。因屬嚴重特殊傳染疾病,確診者死亡後必須儘速火化,加上家屬或確診或隔離中,殯葬業者成為唯一的送行者,他們看盡確診家庭生離死別的痛與經濟壓力的難,更努力站在家屬立場,幫忙拍下儀容與收殮過程,盡力圓滿亡者與生者無法告別的遺憾。

    暴增的死亡病例,不只是造成許多家庭的遺憾,殯葬業者也直面更多染疫風險:
    👉多數業者表示「根本不知道」政府有發布遺體處理程序的指引,也沒人指導如何確實清潔、消毒,業者只能靠互相切磋,或看影片自學;
    👉有醫院因人力緊缺,死者未按流程移置太平間,而是由殯葬業者推著棺木進病房搬運死者,恐成感控下被忽略的一環;
    👉死亡後才確診的案例不斷傳出,更讓業者擔憂,「萬一等到檢驗後才發現是確診,那我們處理遺體的工作人員怎麼辦?」

    18年前SARS流行期間,就曾發生殯葬業者因處理確診者遺體而染疫身亡,這一次防疫最後端、遺體處理的感控風險,還有哪些漏洞待補?面對來不及的告別與傷痛,現在與未來,我們能做些什麼?https://www.twreporter.org/a/covid-19-funeral-directors

    #專題報導【台灣COVID-19第二役|病毒的逆襲──斷鏈防線下的社區焦土戰】https://bit.ly/34H0SBA

    #防疫 #疫情 #covid19 #確診 #遺體 #火化 #殯葬業 #殯儀館 #喪禮 #告別式 #報導者

  • 喪禮程序表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6 19:45:41
    有 2,266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今新增302例本土、331例校正回歸、11例死亡再創新高;雙北醫療能量飽和,重症將調度中南部病床支援;41萬劑AZ疫苗明日配發15萬劑給醫護與第一線人員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新增302例本土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校正回歸331例,2例境外移入個案,以及11例死亡,是疫情以來,單日死亡數新高。

    另外上週抵台的41萬劑AZ疫苗已完成生物藥品檢驗的封緘程序,明天將配發給各縣市,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今日在記者會上宣布,優先配發15萬劑到各縣市,讓醫護人員與第一線的防疫人員施打,不只局限於雙北,但會依據疫情狀況以及人口比例調配,現階段不開放自費,過去自費也施打超過一成,只能請自費先等等,讓可能接觸到病毒高風險的人員先施打,先守住這條線。

    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發出聲明,指北市聯醫體系的醫療量能已完全飽和,瀕臨崩壞邊緣,指揮中心今也宣稱將準備將中部醫院清出病床準備收治北部確診病患,舒緩北部緊繃的醫療壓力。

    ■ 新增302例本土,連江離島首見確診案例

    陳時中公布今日新增302例本土確診個案,158例男性,14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8日至25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52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87例,桃園市21例,基隆市13例,台中市9例,新竹縣4例,屏東縣、雲林縣、台南市、宜蘭縣、高雄市及彰化縣各2例,花蓮縣、嘉義市、台東縣及連江縣各1例。

    今日出現第一例離島確診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該名連江縣確診者平時居住在屏東,5月13日至21日在連江,21日後到台中再到屏東,在屏東時出現嗅味覺異常。(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校正回歸後仍舊塞車,正簡化流程消化中

    今天校正回歸331例中,160例男性、17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25日;個案分布以台北市221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102例,桃園市3例,基隆市及台中市各2例,苗栗縣1例。綜合今日確診以及校正回歸總計633例,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209例、茶藝館相關35例、某社團相關3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70例、關聯不明122例、疫調中94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自從開始校正回歸後,每日都有校正回歸數量,但統計發現,尚未處理判讀的通報數量依舊超過4萬例,系統簡化後仍沒有明顯減少,對此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檢體塞車的部分,針對比較嚴重的檢驗單位已經單獨的協助,加入健保系統後,陰性者不需要再逐一上傳到通報系統,而是直接由健保上傳,只需要通報陽性者,減少大量的輸入時間。

    而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理事長許光宏在昨天《報導者》〈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一文中提到,當持續發生社區感染時,建議將一段時期內的確診數加以平均、將不同時間的平均值連接起來,形成「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也就是說,是採用疫情確診人數的「波動曲線」來預測疫情的走向,而不只看確診病例數字增減。(見經校正回歸每天確診數圖)

    ■疫情擴散後單日11名死亡,皆在雙北地區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自5月11日起疫情在社區擴散後,已造成34名確診者死亡,皆在雙北地區的新北市20例、台北市14例。今天又新增11例死亡個案(案2865、2877、3305、3213、3980、4273、4373、4666、4984、5098、5869),為單日新高,其中9男2女,年齡介於5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5月7日至25日,確診日介於5月21日至26日,死亡日介於5月23日至25日。死亡個案中7人有慢性病史,9人有萬華或其他確診個案活動接觸史,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死亡的個案中除了慢性病史外,也有潛伏疾病,例如過去有中風史等,最近看到的通報死亡個案,主要還是高齡族群,過去國外對於變種病毒的研究,主要還是傳播力比較強,而死亡率上升,主要還是跟高齡族群有比較大的關係。

    張上淳說明,目前全國使用呼吸器有101位、使用葉克膜維持2位,出現嚴重肺炎症狀的有78位佔6.9%,嚴重或接近呼吸衰竭的則有2.8%,目前有將部分重症疏散到其他區,有些病人則是就近由當地醫院收治。

    ■雙北醫療量能高度緊繃,北市聯醫工會發出求救聲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昨日下午發出聲明,指出北市聯醫體系的醫療量能已完全飽和,瀕臨崩壞邊緣。因患者持續增加,負壓隔離病房、急診室還有專責病房都已滿床,救護車仍把確診者送到醫院,許多病人只能在走廊等候,沒有床位也沒有呼吸器可使用。

    第一線醫護人員極度不足,甚至動用醫事行政人員和門診護理師來支援。但工會表示,急診需要的是已受訓的固定人力,而非每日流動性的支援,不只隔行如隔山,無法提供實際有效的協助,也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且目前院內感染資訊不夠公開透明,匡列接觸者的速度也過於緩慢,陷醫護人員和患者於更高的風險之中。

    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與新北市長侯友宜皆在今日記者會中提出境內醫療能量滿載,北市雖然下週應可增加300床專責病床,但院內病人若持續累積,也會拖垮醫護能量。柯文哲直言,醫院能量目前全用於處理COVID-19的患者,但理論上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也在等候治療,現在全部停擺,短期也許可以應付,但長期仍會造成傷害。

    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也表示,實際到醫學中心視察,負壓隔離病房和加護病房真的非常吃緊,重症病人比以前多。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則說明,目前新北市的一般專責病床剩200床,專責加護病床僅剩1床,若把負壓隔離病房也用來收治重症者,也只有7床,已向中央請求傳染病防治網的跨區合作。

    陳時中坦言,醫療確實非常緊張,但沒有崩潰,仍積極為備戰做最好的調配,醫療資源統一調度,有困難就互相支援,到中部或南部都有可能,目前由地區的指揮官來調度,先將部分北部輕症確診者收治在中南部的集中檢疫所,若出現較嚴重的症狀,則就近住院治療,目前這樣的個案共有20位。

    ■ 三級警戒強化管理,婚喪喜慶宗教活動全暫停

    陳時中表示目前疫情沒有急速的惡化,但也值得觀察是否有改善,因此今啟動三級警戒強化措施,要求民眾外出全程佩戴口罩不再勸導直接開罰,公告關閉的休閒娛樂場所如果查到違法營業,對業者、現場執業人員、消費者全部依法裁罰。陳時中強調,第三級警戒要強化管理,把人流接觸降下來,疫情才能得到控制。

    另外,指揮中心也宣布,全國餐飲業一律外帶,商場超市加強人流管制,呼籲民眾少去但一次購足,結婚不宴客,喪禮不公祭,宗教集會活動全面暫停辦理,宗教場所不開放民眾進入。最近發生大學趕住宿生回家的狀況,指揮中心也宣布,減少不必要的移動,全國各級學校強化宿舍管理,不得強制要求住宿學生返家,最後呼籲民眾勤洗手、戴好口罩,避免外出減少與人接觸的機會。

    ■ 41萬劑AZ疫苗明日先配發15萬劑至各縣市,第一線防疫人員優先施打

    日前抵台的41萬劑AZ疫苗,明日配發至各縣市衛生局,準備開始施打,陳時中表示先配發15萬劑,其中台北市和新北市分別配發2.2萬和1.8萬劑,先把高風險的人守住,8月底前,疫苗陸續分批到貨,1,000萬劑大概可以讓全國四成的人都接種,由於未來將會大規模接種疫苗,目前已經招募到5,000多位醫護人員,都願意等疫苗到貨後協助施打。

    至於近日勤務大幅增加、參與第一線防疫的警察與消防人員,能否優先施打疫苗?對此,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目前全國員警共約78,000名,由於勤務類別有所不同,在年初表列施打對象時,分屬第一、二、五類,其中前兩類為直接執行防疫工作者,大約有39,000名。

    然而,現時考量疫情和勤務變化,請縣市政府依實際情況調整列冊。陳宗彥提到,在本土疫情爆發前,全體警政人員的接種率不到2%,但現在已上升至5.6%。另外,全台有16,000名消防員,其中13,000人負責外勤工作。陳宗彥表示有11,000名消防員已經在第一、二類名冊裡,可以優先施打,而目前消防人員的接種率也明顯高於警察,達32%。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北市的2.2萬劑疫苗,半數會優先給專責病房人員,其餘全數控管,依科學數據分析風險列冊施打。其中處在疫情熱區萬華區的警察已全數接種,後續疫苗也會優先供給第一線警員。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明,目前在熱區執行防疫工作的第一線員警約有3,000人,已有1,076人接種疫苗。

    ■雙北首長有共識疫苗由中央統籌,南投縣府有意向中國自購BNT疫苗

    台北市長柯文哲已多次強調「疫苗是最終的解決方法」,今日他再次呼籲疫苗應由中央統一處理,因疫苗有諸多種類,「如果大家分開去買,數量會影響到成本」,且保存溫度和施打時間間隔皆有差異,若種類過多也會造成行政上的困難。此外,柯文哲認為,現在中央的態度似乎想等國產疫苗到位,但可被WHO認證的疫苗都產自大國,「日本、韓國都沒辦法自己生產疫苗,要把國家的命運賭在這上面,要思考一下。」他進一步喊話,若後續仍無法從中央聽到明確答案,北市也不排除「自謀生路」。

    另南投縣政府有意自行向上海復星購買輝瑞BNT疫苗一事,陳宗彥回應,指揮中心在會議上皆有向地方政府說明疫苗採購程序,且並未接到南投縣府發來的公文,他重申「疫苗施打是防疫措施非常重要的一環,要由指揮中心做統籌規劃跟辦理。」若疫苗要進口台灣,正式代理廠商必須申請藥證,提出廠商資格、品質證明等資訊,疫苗須確保安全性、有效性及合法性,經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可才能放行,否則有影響國人健康和施打意願之虞。

    陳時中說明,疫苗是要打到人身體裡面,查核程序很嚴謹,必須確定利大於弊,品質與效用都是我們關心的,只要通過食藥署審查程序的都可以進來,並由中央統籌分配,至於上海復星的輝瑞BNT疫苗,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在他們國內核發BNT的藥證,中國也沒在打,不知道是有什麼問題。陳時中說:「大概可以這將講,(中國)沒在打的,我們有點興趣;他們在打的,我們不敢用。」

    (文/嚴文廷、陳德倫;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柯皓翔、戴淨妍;攝影/馬雨辰、鄭宇辰、林彥廷、陳曉威)

    #延伸閱讀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科學防疫的缺口──快篩試劑未列入物資整備、社區感染演練也遭否決,為什麼?】https://bit.ly/3fjUwhH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強化三級警戒 #校正回歸 #疫苗

  • 喪禮程序表 在 Ashlee綺莉生活整理收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6 19:07:22
    有 106 人按讚

    【#滿載而歸 】
    |02 整理遺物沒有時間表​

    喪禮儀式是用來撫慰生者​

    道教儀式中,將遺物燒給亡者。從現在的眼光看,似乎不怎麼環保。經歷過喪禮後,我認為有許多儀式和規定,其實是在安慰、提醒仍活著的親人別過度哀傷,儀式八股但卻包含了許多安慰的意涵。​

    啟動遺物整理​

    阿嬤告別式前幾天,我們就開始啟動了整理衣物的程序。姑姑和媽媽分別從阿嬤衣櫃挑出幾套阿嬤常穿或最喜歡的衣物,準備把衣服燒給她。這只是整理的開端,因為爸媽想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告別式結束的那個下午,表姊妹和我便開始在阿嬤的衣櫃中挖寶。​

    打開思念的衣櫃​

    試穿過程中,我們一致認為喜歡復古風的表妹最適合穿阿嬤的舊衣服。我們找到花襯衫、超花的雪紡上衣,洋裝、外套。我們一邊看著表妹試穿,一邊聊著阿嬤,細數過去總總畫面。有時候看著這些衣裳,想到曾經穿著這件衣服的人,已無法再看到了,眼淚又佔滿眼眶。​

    整理遺物的過程充滿回憶和思念,有時有點難受。這種難受是你連站在房門口,腦海都會忍不住浮現親人在這個空間中的種種畫面。對你來說,每一樣家具、每一件小東西,都負載著你對她的特殊回憶。​

    整理沒有時間表​

    趕著挑衣服,為的就是怕過幾天我們回台北,再也無法留下珍貴的回憶。我一度非常想阻止爸媽,不要這麼快就整理阿嬤的衣物。我怕下次回家,這個房間再也不是我記憶中的那個房間。​

    每個人適應親人離去的感受不同,而且沒有人會在親人離去之前,就知道自己的悲傷程度,尤其是在告別式當天就面對遺物,這股悲傷後勁很強。​

    我認為,遺物整理是沒有時間表的,當你接受了,也願意面對遺物。整理隨時都可以開始。有些人想趕快往前,恢復正常生活,那麼整理遺物對他來說,是告別舊的生活,把親人放在心上,繼續往前。​

    有些人的悲傷需要沉澱,將遺物處理掉可能對他來說是永遠將離去的人忘掉,當步調不同時,必須尊重、同理慢一步的人。​

    電視劇「我們與惡之間的距離」,由賈靜雯、溫昇豪飾演的父母,就是因為對於逝去孩子的悲傷步調不同,產生誤解。共同扶持、一起面對,加上時間的安撫,永遠是最好的良藥。​

    整理步調不同時,尊重空間主要使用者​

    阿嬤和我爸媽同住,整理遺物時,大家速度不同,中間也曾經踩過幾次煞車,比如:再挖出被淘汰的衣服、中途家人說想要再看看房間。​

    基本上,家人不反對整理的進行,相反的,整理讓我們更主動的去面對告別這件事,勾出每個人與阿嬤相處的回憶,藉由物品我們更看到阿嬤勤儉的生活軌跡。​

    每個人沒有因為自己還在回憶裡就阻止空間主要使用者(我爸媽)繼續正常生活。​

    每個人告別的腳步不一,尊重與逝者同住的主要生活者的心情,是很重要的。​

    不見得要在第一時間就馬上要他確認要怎麼處理親人遺物,可以循序漸進的了解他未來想怎麼生活、對於親人遺物整理的看法,再決定何時進行、如何進行。​

    人生就是不斷的失去,但我們都要好好學會告別。這是我這段時間的體悟,這句話也送給大家。

    圖:我訂婚那天,阿嬤穿著這件雍容華貴的旗袍出場,這是她最愛的一套華服,現在跟著她一起去另一個世界了。​
    ​​
    滿載而歸是紀念阿嬤的遺物整理系列文,每周二更新。​

    阿嬤的名字有個「滿」,正如照片的她,願每個永別都能滿載而歸

  • 喪禮程序表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3-06 22:00:14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喪禮 #周星馳 #吳孟達周星馳 #安息禮 #吳孟達組群時間安排 #香港殯儀程序 #達哥訃告 #悼念達哥 # 那個名人出席喪禮最痴線 #周星馳會唔會出現 #吳孟達出殯 #周星馳劉德華扶靈 #田雞吳孟達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呢條影片會講下吳孟達達哥喪禮將於 聽日3月7號設靈嘅資料畀大家聽下,亦都分享一下喪禮前後嘅冷知識。

    田雞表示,設靈當日下午5~6時給傳媒採訪, 跟住晚上六至七時為公祭時段,開放給公眾人士及影迷前來致敬;隨後的安息禮拜祈禱儀式,屬私人儀式進行,只限親屬好友參與,不作公開安排;3月8日告別儀式及火化禮同樣是私人儀式進行。

    另外,田雞又特意為達哥家人澄清說︰「因應近日謠傳四起,現家屬謹此聲明,沒有授權或同意任何人士、機構,以任何方式、渠道代收帛金或舉辦任何追思會事宜。」以免撞中有人混水摸魚 ,謀取私利 。

    訃(附)告表示為表對亡者的敬重及尊重家屬意願,任何時段於靈堂範圍內嚴禁攝錄, 違者將逐出靈堂。因應疫情持續,進場人士必須遵守衛生署現行有關場地人數限制、佩戴口罩及遵守治喪處防疫安排,不能作長時間逗留,以策安全。

    而家我又同大家分享一下有關出殯前後嘅冷知識。

    香港的殯儀程序一般包括:

    設靈〔於先人出殯前一晚進行,同時進行宗教儀式,傳統上親人會在當晚於靈堂過夜,稱為守夜
    入殮〔把先人遺體安放入棺木〕
    大殮〔包括瞻仰遺容、封棺、辭靈等,同時進行宗教儀式〕
    出殯(靈柩前往下葬)
    下葬(通常為土葬或火葬,同時進行宗教儀式)
    從殮房直接出殯則只可簡單儀式。


    有什麼法事/儀式最堂見和分別?
    道教
    道教是香港最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較為人熟悉的儀式有破地獄[3]、擔幡買水, 坐蓮花等,亦會燒一些紙紮用品,以求「陰安陽樂」。
    佛教
    佛教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較為人熟悉的儀式有上貢等,目的為超渡先人,儘快輪迴。
    天主教
    天主教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會講道,奉香,唱詩歌,祈禱等,目的是為了紀念先人,祝福先人到了天國,享有永生。
    基督教
    基督教亦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會講道,唱詩歌,祈禱等,目的與天主教一樣,是為了紀念先人,祝福先人到了天國,享有永生。

    「頭七」及「回魂夜」是什麼?
    「頭七」及「回魂夜」好多人都以為同一樣?其實係兩回事。
    「頭七」:- 代表先人已正式「開喪」,而「開喪」則代表先人已可納受後人香火及拜祭。同時,亦代表先人已知自己死亡。
    - 「七」,即是先人每七日就會經?生死一次。故此古語曰:「生人做生日,死人望做七」。
    - 「頭七」係人死後第七日,如:先人1月1日死亡,1月7日就係先人「頭七」。
    通常「頭七」、「三七」、「五七」、「尾七」都會道堂打齋超渡先人,或於家中為先人設祭品、香燭,拜祭一番(俗稱做七)。古時,法事過後,家屬都會招待親友飲食齋菜或自家茹素(俗稱食七)。而做七,同時亦係代表「拜閻王」。而「二七」、「四七」、「六七」稱為暗七,暗七屬外嫁女、女性身份拜,祗需簡單上香、燒金銀、溪錢拜祭。

    「回魂夜」:
    - 「回魂夜」又稱「回煞」,回魂夜日子、來回時間、來回方位、停留時間。而「回魂夜」則由先人生辰、死亡八字以道家計式再配合通勝而得出。
    - 「回魂夜」其實係一連兩晚….
    第一晚為「私歸」,即是先人自己偷偷回舍探望家人。
    第二晚為「正歸」,「正歸」才是「回魂夜」日子,即是當晚會有牛頭馬面(凶神)及黑白無常(煞神)帶住先人回舍、享用祭品及離去。
    「回魂夜」當晚,生人睡覺前需將較剪或其他利器放於床頭才睡覺。到第二朝早,將較剪或利器拋擲出客廳才步出睡房,此做法目的係避免仍有凶煞神停留於屋內,此舉稱為「出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