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問題意識範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問題意識範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問題意識範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問題意識範例產品中有14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懂引導問話術,主管自己累成渣》用PDCA提問法主持會議 你有想過嗎,要如何擺脫沉悶無趣的會議方式,成為一個好的會議主持人?我更好奇的是,除了傳統的「是/否」、「對/錯」之類沒有討論空間的命令式問題外,還有什麼方法,能夠讓會議充滿更有建設性的討論?我從一本書裡找到滿意的答案。 部落格文章 htt...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單程旅行社,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來到旅客諮詢室的第二集! 今天的主題是「法律遺囑篇」 遺囑有哪些種類呢?怎麼寫才有效? 那什麼是特留分呢? 0:00 精彩預告 0:45 影片開始 1:22 第五名:如何立一份完整且有效的遺囑? 3:04 代筆遺囑有哪些規範? 4:56 第四名:生前沒有立遺囑,遺產如何被分配? 7:01 ...

問題意識範例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2:10:10

阿富汗的歷代國王皆嘗試推動國家現代化政策,然而,因為長久以來都存在影響力巨大的宗教領袖,伊斯蘭教義根深柢固,他們大多受挫。 1933 年,穆罕默德.查希爾沙登基,在位期間任用過不少首相,其中又以沙阿.馬哈茂德汗和穆罕默德.達烏德汗最為重要,前者親西方,後者親蘇。 雖然陣營不同,但他們的共通點是,...

問題意識範例 在 蕭永裕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8:29:27

原本是沒有台詞的, 劇本裡只寫著, 樂咖一邊跟廣告主角講戲, 一邊叫扮演氣泡的鍾佳播頭套戴好這樣很難拍。 // 比起前面兩次的合作, 這次拿到劇本其實有些許不安, 前兩次不論是風紀股長或是志豪(庫德馮斯), 他們的目的與困境都可以劇本裡找到, 這次不太一樣, 當然這場戲的重點...

問題意識範例 在 Jason Lai 賴俊龍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05 15:09:11

「關於邊界」 週末做了「元辰宮」的線上課程,由於過程中問到了關於「家園是否有圍牆」的問題。 課後向老師討教關於圍牆的含義時,很意外得知老師做的案例中,很多人無法看到家園的圍牆,甚至是沒有圍牆的存在。 元辰宮裡的圍牆大致代表一個人的防範之心的強或弱,也代表一個人對於「界線」的感受。 其實這兩天想想好像...

  • 問題意識範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9 07:25:36
    有 251 人按讚

    《不懂引導問話術,主管自己累成渣》用PDCA提問法主持會議
    你有想過嗎,要如何擺脫沉悶無趣的會議方式,成為一個好的會議主持人?我更好奇的是,除了傳統的「是/否」、「對/錯」之類沒有討論空間的命令式問題外,還有什麼方法,能夠讓會議充滿更有建設性的討論?我從一本書裡找到滿意的答案。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host-meeting/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不懂引導問話術,主管自己累成渣》這本書廣義來說,是教主管們如何提出「優質提問」,引導下屬採取行動、催生成長。狹義來說,書中的焦點實例在於「會議主持」,透過引導提問的方式,激發部屬的發言慾望和思考,達成更有效的討論。同樣的概念,也適用於任何的會議主持人,用來讓會議進行地更流暢、更活絡。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商業引導服務〉機構的代表人新岡優子,曾任IT工程師、專案經理、公司顧問,目前運用自己在產業多元的經驗,協助其他公司進行團隊開發、領導能力、流程改善、會議改善。如同大部分日本的商業書籍,這是一本道理講得少、案例練習講得多的書。

    書中很具體地展示了88個問句,如何應用在不同的情境和流程中,鉅細靡遺地說明使用時機和例外條件。這篇文章整理我讀完後的收穫,以及濃縮對我最有幫助的問句,畫成一張「主持會議的PDCA提問循環」提供日後參考。
    .
    #優質提問為什麼很重要?
    .
    先說結論:「好的提問能激發好的反思,好的反思容易帶來優質的行動」。在我的職場經驗裡,感受尤其深刻。最近有一位時常指導我的經理,對我(或對別人)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關於這件事,你有什麼想法?」每當自己被問到,腦中立馬千頭萬緒。

    這句話真是簡單又萬用的提問,而且屢試不爽。當我們接到這個提問時,會為了回答而「反思」,也就是連結過去的經驗與價值觀,整理出自己的判斷與想法。反思很可能會帶來新的發現,促使積極的人發想具體的策略,最終促成「行動」。

    在主持會議的時候,這句話也適用於對其他的與會者提問,激發對方的思考和表達,進而傾聽對方真實的訴求與想法。《莫守成規》這本書裡提到叛逆型的領導者會懂得跳脫框架、建立「關係」,而且不斷發問:「當我們藉由提問與他人互動時,彼此的關係會變得更強韌。」

    作者精煉多年來傳授「引導提問術」的經驗寫道:「優化關係品質和思考品質,促進行動品質的提升,進而帶來成果品質的提升。」這就是優質的提問能達到的效果,提升整體團隊的關係與思考、採取具體行動、強化最終成果。
    .
    #如何激起部屬發言慾望?
    .
    站在主管兼會議主持人的角度,不外乎希望大家參與會議,是能夠「達成共識」、「解決問題」、「促進行動」。要讓團隊產生化學效應,最重要的就是加深彼此的「信賴」關係。作者提出五個基本功,若自然而然掛在嘴邊,便能提升部屬的發言慾望:

    1.「謝謝。」保持真誠的笑容,無論部屬發言是否有益,皆表達感謝,讓人感到自己有所貢獻、還想再發言。
    2.「原來如此,這也是一種看法。」聽到立場不同或者相反的意見時,表達接納對方的發言,但還不表示肯定對方的意見。
    3.「讓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讓部屬把你當作一同思考的戰友,但要搭配問「各位覺得怎麼辦才好?」不要淪為只有自己動腦。
    4.「……(不多話)」身為主管常有強烈使命感,認為自己要負責解決問題。然而,太多話只會剝奪部屬思考與發言機會。
    5.「我還是想提出這個看法…」用於當團隊思考開始侷限、失焦時,用這句話擴大思考框架,或提出完全相反的想法。

    此外,保持「謙遜」的態度也會讓部屬勇於發言。我讀管理名著《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時寫下這則感想:「領導者要認知到,自己不一定得是團隊中懂最多或最厲害的人,懂得讓出空間給下屬發揮和表現,讓下屬來『教』自己。」
    .
    #開會時應該問哪些問題?
    .
    讀到這本書的後半段,看到作者把「PDCA循環」用來做為會議的審視和改善規則手法。但我對於制定會議的規則比較不感興趣,反而覺得這個循環很適合做為會議的起承轉合,我整理書中實用的問句範例,畫成以下這張「主持會議的PDCA提問循環」。
    .
    #主持會議的PDCA提問循環 (詳見附圖)
    .
    #PLAN
    首先,是會議開始時的規劃(Plan)階段,提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什麼?誰最困擾?我們最應該先解決的是什麼?」之類的問題,定義會議討論的主軸,凝聚大家的聚焦方向。
    #DO
    接著,是會議重頭戲的執行(Do)階段,針對討論方向開始向部屬提問:「關於這件事,你有什麼想法?你打算怎麼做?需要什麼協助?」透過這類問題,激發思考與討論,催生各種提案與想法,讓議題有一定程度的發散。
    #CHECK
    再來,是會議收斂的檢核(Check)階段,試著帶領團隊回顧,問道:「我們的討論是否有朝目標前進?」也可以向個人提問:「你可以用一句話總結這項重點嗎?」把討論完的策略與議題進行收斂,凝聚團隊共識,加深部屬對各個議題的認知。
    #ACTION
    最後,總結會議內容的行動(Action)階段,問出:「根據今天的討論,要採取哪些行動?」讓團隊針對共識,擬定各項行動。透過「所以誰能為這件事做什麼?」之類問題,讓各項行動有明確的執行者,完成這次的會議循環。
    .
    後記:#你喜歡哪一種工作風格?
    .
    《不懂引導問話術,主管自己累成渣》書中的88個問句範例,大部分是由(1)使用原理、(2)使用範例、(3)進階運用要訣、(4)宜避免使用的提問構成,適合讀者挑選符合自己風格的問句,進一步研究跟練習。

    以我自己接觸過日本外商的經驗,還有之前讀到《2030轉職地圖》這本書裡獵頭專家談日本職場文化,可以知道日本的職場倫理上對下的態度,仍舊根深柢固。書中也有許多篇幅,在講尊敬前輩的用詞和問句要如何調整,台灣的讀者倒不一定要照單全收。

    相比起「命令式」一口令一動作的帶領風格,這本書讓我提高對於「提問式」領導的意識。拋出問題讓部屬自己回答與尋找答案,更能夠促使部屬成長與進步,似乎也更符合年輕一代比較傾向自主、自由的工作風格。

    關於提問這件事,你有什麼想法呢?

  • 問題意識範例 在 蕭永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7 00:24:41
    有 70 人按讚

    原本是沒有台詞的,

    劇本裡只寫著,

    樂咖一邊跟廣告主角講戲,

    一邊叫扮演氣泡的鍾佳播頭套戴好這樣很難拍。

    //

    比起前面兩次的合作,

    這次拿到劇本其實有些許不安,

    前兩次不論是風紀股長或是志豪(庫德馮斯),

    他們的目的與困境都可以劇本裡找到,

    這次不太一樣,

    當然這場戲的重點是在導演與佳播的結尾翻轉,

    不在我的身上,

    這樣去想好像就沒那麼不安,

    或許我這次要做的就是,

    允許我自己可以就恰如其分站在旁邊,

    讓戲進行下去。

    //

    從一開始到拍攝現場的時候,

    佳播就在櫃子內了,

    當我離開的時候他還在櫃子裡,

    應該說,

    櫃子裡的戲並沒有如預期在今天內拍完,

    首先有看過影片的人應該都有印象,

    有一段戲是這樣:

    自拍、錄像、打電話求救、來電插播,然後跟導演直播等等

    一連串華麗的APP操作超好看,

    讓我想到以前的機器人卡通,

    駕駛艙裡都設計了很多不知道幹嘛用的操縱桿跟按鈕,

    當天的拍攝可是比影片中看到的複雜多了,

    誰會想到手機錄銀幕原來收不到通話聲音,

    於是就要另外準備收音的手機,

    有的APP還不能邊通話邊錄影,

    有的APP一插播就中斷,

    鐵櫃會干擾手機訊號,

    技術問題才排除一半手機已經開始過熱加沒電了...

    現場光看他們四人處理這些技術問題就夠精彩的,

    也因為有太多技術問題需要排除,

    當天並沒有拍完櫃子的戲,

    下次如果聞天祥老師要再採訪反正我很閒團隊,

    請一定要問這集怎麼拍的。

    //

    接近傍晚的時候,

    大家意識到今天很有可能會拍不完,

    決定先拍掉攝影棚戲,

    也就是最後的廣告拍攝現場,

    一如預想的,

    在走戲的時候,

    我好像就只能站在旁邊看,

    然後,

    我就想到這段子要幹嘛了,

    靈光一閃。

    //

    可能自己是演員,

    有太多試鏡的經驗,

    會知道有時候被選上或沒選上,

    原因太多種了太不可控,

    可能廠商覺得這人長得比較和善,

    誰人跟女主角搭起來適合,

    誰太老、誰不夠爸爸、誰比誰討喜,

    又或者廠商今天就是要找一個,

    能把「透心涼」三個字講得很好很好的傢伙,

    而這次我想做的就是這樣的傢伙,

    一個表現慾很強的笨蛋,

    有著莫名的自信,

    但其實他根本不知道為甚麼自己被選上,

    如果要舉例的話,

    給有點年紀的朋友範例是《魔法少年賈修》裡的福爾高雷,

    幼齒的朋友可以想想《馬男波傑克》的花生醬先生;

    這個笨蛋在現場越是刺眼,

    越是諷刺了主角所付出的一切辛勞,

    辛苦準備試鏡、爭取、甚至懇求機會;

    但其實這一切都不是他們兩人可控的,

    不過是某種命運的偶然...

    雖然從整個《反正我很閒》的宇宙去看

    這一切絕不是偶然~

    "鍾佳播最後一定會失敗"

    就是反閒宇宙的唯一必然!

    更因為這樣,

    不得不佩服《反正我很閒》總是把這樣的套路玩得這麼好。

    這些並不是很有脈絡的去梳理過後,

    才整理出的戲劇選擇,或是說腳色性格,

    所以我才會說是靈光一閃,

    有時候點子一冒出來,

    就會知道那是對的,

    腦中的一切都通了,

    於是我就開心的去旁邊拿了一罐雪碧當道具,

    正式拍攝的時候,

    沒有人知道我這邊會加台詞,

    樂咖反應很快,

    順著我的表演接住了這個哏,

    開心,真的是開心,

    拍到導演講完戲後,

    福林有發現我要玩重複講這句台詞,

    於是把鏡頭在帶回來拍到了最後幾句透心涼,

    大家都接到這個哏的時候真的感覺超爽的,

    看網路留言,

    知道觀眾也接到了這個哏,

    爽翻。

    至於為甚麼是「透心涼」呢?

    因為在拍樂咖試鏡那段時,

    猛將說「雪碧一定要放,"透心涼"一定要加,是廠商要求的,沒有會很麻煩」,

    我就想,

    這麼想要歐?

    那我就給好給滿<3

    不斷重覆到一個非寫實的頻率,

    這樣從劇情、台詞、角色、拍攝過程、甚至商業,

    「透心涼」這個戲劇選擇都有值得玩味的地方;

    在「業配」中大玩業配,

    就是我的法槌!

    影片連結:
    【演員試鏡】職場面試、演員試鏡成功方法!關鍵錄取真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snTwMgRbw

    #反正我很閒
    #透心涼
    #雪碧
    #蕭永裕

  • 問題意識範例 在 賴俊龍 Jason Universe - 傑森宇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5 00:37:12
    有 108 人按讚

    「關於邊界」
    週末做了「元辰宮」的線上課程,由於過程中問到了關於「家園是否有圍牆」的問題。
    課後向老師討教關於圍牆的含義時,很意外得知老師做的案例中,很多人無法看到家園的圍牆,甚至是沒有圍牆的存在。
    元辰宮裡的圍牆大致代表一個人的防範之心的強或弱,也代表一個人對於「界線」的感受。
    其實這兩天想想好像在華人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意識常常非常模糊。 我想跟我們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不像西方人從小就給予小孩很清楚的邊界規範,例如自己的房間/物品,延伸到對於自我行為的負責與他人行為的尊重。
    華人家庭比較傾向把小孩看做自己的延伸,會投以比較多的照顧,同時期待較多的回饋。 自然而然如此長大後對於各個獨立個體的「邊界意識」就沒那麼熟悉了。
    其實關係中很多的問題,來自於不把他人當作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所發生的。
    一旦成為了一個人的先生,女朋友,員工或者客戶,如果沒有邊界意識,而當作自身意識的延伸。那意見的相左就可能會導致理解的混亂,進而產生衝突。

    我深信每個人自有各自該走的路,想做的事。 捫心自問,我也是一樣。 所以當遇到有人可以「let you be you」,也許會是一種舒服自在的關係,無論是否是家庭還是工作。

    當然,也有人認為愛就是插手干預,那也是種選項,不是嗎?

    原本只想放些南美旅行的照片,意外又打了一篇廢文。

    晚安。

    #laketiticaca #玻利維亞

  • 問題意識範例 在 單程旅行社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5-20 18:00:15

    歡迎來到旅客諮詢室的第二集!
    今天的主題是「法律遺囑篇」

    遺囑有哪些種類呢?怎麼寫才有效?
    那什麼是特留分呢?

    0:00 精彩預告
    0:45 影片開始
    1:22 第五名:如何立一份完整且有效的遺囑?
    3:04 代筆遺囑有哪些規範?
    4:56 第四名:生前沒有立遺囑,遺產如何被分配?
    7:01 遺產中的收藏品會如何分配?
    7:40 第三名:意識不清時立遺囑有效嗎?
    8:46 第二名: 什麼是特留分?
    10:21 第一名:單身者的遺產該如何處理?


    今天很榮幸邀請到 政大律師事務所 蔡育盛律師🎉🎉
    來到我們的頻道解決大家的問題~
    趕快把影片看到最後吧!!!

    蔡育盛律師紛絲專頁:
    蔡育盛の法律治療所-政大律師事務所
    https://www.facebook.com/gendalaw

    更多遺囑相關知識:
    【預立遺囑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5種法定遺囑形式(自書/公證/密封/代筆/口授遺囑)與範例介紹】
    https://owt.com.tw/will/


    #遺囑 #口授遺囑 #代筆遺囑 #自書遺囑 #密封遺囑 #公證遺囑 #遺囑種類 #蔡育盛 #小冬瓜 #單程旅行社 #冬瓜行旅



    💻 冬瓜行旅官方網站:
    https://owt.com.tw​
    冬瓜行旅部落格:
    https://owt.com.tw/funeral-encyclopedia/

    📱 臉書粉絲專頁:
    冬瓜行旅_小冬瓜
    https://www.facebook.com/dk0926555558​
    單程旅行社
    https://www.facebook.com/owt2016​

    📹 YouTube 頻道:
    冬瓜行旅_小冬瓜
    https://pros.is/melonlifetravel

  • 問題意識範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5-31 19:14:50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曾經守護過一些秘密?然而當這個秘密,成為一個你跟他人交換的物品的時候,這個時候你以為,你用秘密換得了別人的信任,但事實上可能在你的經驗當中,這樣的交換到頭來都是你受傷了!

    走過這些傷痛之後,你可能會笑自己好傻、好天真,可當下一次又有類似的事情的時候,你真的有把握能夠再守住,自己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的秘密嗎?

    為什麼跟你分享這個呢?是因為我讀到了美國前總統羅斯福他的一個故事。他那個時候還不是總統,他是海軍助理部長的時候。

    有一天呢,他的好朋友突然來找他,兩個人打屁了一下,朋友竟然問了一個很敏感的問題,朋友竟然問他海軍在加勒比海的某個島嶼上建立基地的事情。

    這個其實是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的軍事機密,朋友就看著羅斯福,懇切的問只要你告訴我,我所聽到的那個關於基地的傳聞是不是真的,你只要告訴我「是!」還是「不是!」,就可以了。

    羅斯福一聽到之後,他愣了一下,朋友愛打聽這件事情其實是機密,可是又是好朋友提出這樣的一個要求,拒絕也不是,不拒絕也不是,這樣的兩難情境,到底該怎麼辦呢?

    於是呢羅斯福就看著對方,兩個人沈默了一會兒,這個時候羅斯福四處張望一下,看看有沒有其他閒雜人等,然後確認沒有之後,壓低自己的嗓子,跟朋友反問,那你能夠保證你會保密不張揚出去嗎?

    當對話談到這裡,如果你是羅斯福的朋友,你會不會覺得羅斯福快要說出真相了?這個時候你一定很興奮很期待,對吧?

    於是呢好朋友也面露這樣的表情,然後急切的說:「可以!我可以保證不會張揚出去。」

    想不到羅斯福聽到朋友的保證之後,馬上微笑很肯定的跟他的朋友說:「那麼我也可以!」。

    這個故事跟你分享到這裡,不知道你聽懂了沒有?如果這個朋友能夠保證,他能夠保守秘密,那麼羅斯福他也能夠保證,他也能保守秘密。

    那既然羅斯福保證自己是一個能保守秘密的人,那麼就沒有理由要告訴朋友,到底那件事情,是不是真的有沒有存在?

    那當然回到你身上,你聽這個故事,你可以從兩個角度去聽它。第一個角度叫做我們可以怎麼「回應別人」!

    特別是當有人要套我們話的時候,我想羅斯福的做法,是可以當做是一個範例,但是第二個層面如同今天我開頭所分享的,你是不是曾經遇到有人要刺探你的秘密,或者是他用他自己的秘密跟你交換你的秘密?

    彷彿透過秘密的交換,你們才可以確認彼此的友情,確認彼此是好兄弟、好姐妹。可是呢你真的仔細想想,在人生當中這樣的一個狀況,通常到最後都會得到受傷的結果!

    為什麼?因為秘密本身意味著不能讓別人知道,然而不能讓別人知道,不等於不信任眼前的人,也更不等於我要拿秘密去,換得彼此之間信任的認證。

    可是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用這樣的話跟我們說:「你不告訴我,就是不相信我,難道你不信任我嗎?為什麼你不能跟我說?」,或者是:「我都已經跟你說了,你怎麼不跟我說?」。

    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這些話的背後是把「秘密」跟「信任」綁在一起,然而我在這邊就要特別提醒你,任何人,我講的是「任何人」不管他是你的誰,只要把「秘密」跟「信任」綁在一起的話,那麼你都要好好的評估一下這段關係。

    尤其評估眼前的這個人,因為當一個人把秘密調包成信賴的議題的時候,他其實同時也在綁架你,然而就算是按照秘密等於信賴的邏輯的話,那麼如果我有一個秘密,我自己都不能守護它,那你為什麼要信賴我跟你的交換是真的秘密,或者是你為什麼要信賴我這個人呢?因為我守不住秘密!

    我希望你到這邊,還聽得懂我在說什麼。其實當你遇到有人要把「秘密」跟「信賴」混為一談的時候,記得此刻你一定要響起心中的警報器!

    因為會把這兩件事混為一談的人,他背後所藏的絕對不是信賴跟友情,而是一種「控制」。就像對羅斯福而言,眼前的這個人到底是朋友還是間諜,誰知道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回到你我身上,當我們在行走江湖的時候,難免要跟各方人馬交流,那這個時候我們怎麼能夠去辨識出,眼前這個人要跟我們交換資訊,他的動機、他的出發點到底是良善的,還是可能會讓我們受到傷害的。

    這樣的一個判斷能力,我想這是我們所有人,要能夠在俗世生活裡面,圓滿的一個必要的能力,所以我在7月21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怎麼樣看懂、聽懂眼前的人。

    並且透過好的問句,能夠取得重要關鍵的判別資訊,另外在6月份關於這門課也有相關的講座,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