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員工手冊如何編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員工手冊如何編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員工手冊如何編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員工手冊如何編制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053的網紅廚師漢克 - Hank Che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米其林到底賺不賺錢?!」 —— 2020年台灣的米其林評鑑,幾天前,在台中歌劇院舉行了相當特別的一次頒獎典禮 選在第三年新增「台中」為第二個評鑑城市,相信許多人,不管是饕客們、媒體人們、廚師與餐飲從業者,都早已引領期盼許久 獎落誰家,幾家歡喜幾家愁,這樣的場景,只要米其林登陸了你的城市你的...

  • 員工手冊如何編制 在 廚師漢克 - Hank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28 21:36:47
    有 254 人按讚

    「米其林到底賺不賺錢?!」

    ——

    2020年台灣的米其林評鑑,幾天前,在台中歌劇院舉行了相當特別的一次頒獎典禮

    選在第三年新增「台中」為第二個評鑑城市,相信許多人,不管是饕客們、媒體人們、廚師與餐飲從業者,都早已引領期盼許久

    獎落誰家,幾家歡喜幾家愁,這樣的場景,只要米其林登陸了你的城市你的國家,總會一年發生一次

    ——

    其實,我一直想找個形容的方式,來讓「米其林」更親民更顯而易懂些

    一個全球第二大的輪胎生產商,為了賣更多輪胎,便突發奇想地去紀錄且評比各地的旅館與修車廠,旨在讓大家1900年代時能更方便的旅遊,在遇到突發狀況時,能從這本小手冊裡找到有用的資訊,無論是去哪裡休息用餐或是修繕汽車更換輪胎

    一個從商業角度出發,卻也相當貼心且實用的idea從此奠定了米其林往後一世紀多的盛名

    說到米其林,你或許不一定先知道他是賣輪胎的,但你肯定知道他是搞餐飲評鑑的

    畢竟想到輪胎,誰會想到餐廳評鑑?!

    但厲害就厲害在米其林這橋樑實在是搭得太好,讓兩件毫不相關的事情搭上線且產生火花與無限的愛恨情仇(笑

    ——

    好,說完米其林簡約的由來,我們來想想這整個系統建立的基底是什麼?

    100多年前與100多年後,說實在的,能夠開著車,或像現在搭著飛機去「特地拜訪」評鑑書上名列的餐廳,這些人,大概是哪些族群的人?!

    是的,不是一般人,更準確地來說,不是朝九晚五,領著固定,中偏低薪水的人

    即便是,對於現在的大部分人來說,一個月吃一次米其林餐廳?

    除非你/妳是特別熱愛美食的,或是在追求不同美食體驗的廚師

    其實一般人吃米其林餐廳的頻率,我想是落在約6至12個月吃一次,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沒吃過

    這樣的頻率,其實是很難養活一個城市,以台北來說,20多間米其林餐廳的員工的

    所以說的更實在些,對於我們普羅大眾來說,米其林餐廳,是個一年吃一兩次的珍饈大餐

    但對餐廳來說,他們的主要客群可不是我們!

    以國際角度來看,是慕名而來的國際饕客;以本地角度來看,是各式各樣不是以「美食/體驗」為出發點的「目的性/場合式」飯局

    尤其在COVID-19疫情影響之下,這些餐廳少了這些國際客,更是需要開發新的市場與新的營業模式

    所以在釐清這個客群不同的問題後,我們能推斷,米其林無論是給你一輩子難忘的體驗也好,還是讓你品嚐從沒吃過的料理風格與服務方式也罷

    「米其林,是很花錢的!」

    即便近年來米其林想走大眾化,發布了餐盤與必比登推薦⋯

    但米其林的最早出發點 — 提供各地的旅遊資訊(餐飲/住宿/汽車修繕),已在時間與潮流的帶動與催促下,慢慢朝不同方向走去了

    這樣說並不是否認米其林評鑑書在發佈後 為米其林輪胎事業帶來的幫助,或是否認米其林已經不再做旅遊與住宿相關資訊的提供

    而是你去想想,即便是往10年、20年前去想

    米其林評鑑,早已跟輪胎銷售毫無關聯了,旅遊與住宿資訊也可說是少之又少

    那麼,米其林到底為何能一年又一年的牽動那麼多餐飲從業人的心呢?

    ——

    說到這點,我們先來聊聊上頭提到的一句話

    「米其林,是很花錢的!」

    無論你是想吃上一頓的客人,還是想贏得米其林星的廚師或老闆也好,在台灣,經營一間米其林餐廳都是很花錢的

    當然,這是一個廣義的說法,依然還是有人靠著得星得獎這件事增加營收

    根據參考資料A的資訊指出,一顆星能為餐廳帶來約莫多20%的來客量,兩顆星能帶來約莫多40%,而三顆星,則是多帶來100%的來客量

    聽起來,就感覺生意會受到保證

    但是餐飲業就是如此有趣,因為來客量在很多時候,不一定等於真正的獲利

    (我知道這句話聽起來不是很合理,但聽我解釋啊!)

    餐廳的主要獲利來源有以下兩種,餐點與酒水

    餐點的獲利模式,是每賣出一盤餐(或一套餐),餐廳在扣掉相對應的食材成本、人事成本、自然損耗、水電瓦斯、租金稅金還有各式各樣的雜支後,才是「實際上」賣一盤餐一套餐的「真正利潤」

    酒水的獲利模式,是每賣出一杯飲料/調酒/紅白酒/各式烈酒,餐廳在扣掉相對應的酒水成本、人事成本、租金稅金還有各式各樣的雜支後,才是「實際上」賣一杯飲料一杯酒或一罐酒的「真正利潤」

    欸?等等,為何酒水不用算上自然損耗與水電瓦斯?!

    以廣義來說,酒水的製備與儲藏,跟餐點比起來真的簡單且輕鬆許多

    舉例來說,一份鮭魚,從整條魚進到餐廳處理成魚排,或是直接跟廠商與魚攤叫處理好的魚排,它在冰箱裡能儲藏時間,絕不超過三天

    各家餐廳規定不同,大部分西餐廳的魚蝦蟹貝類的Shelf Life大抵上都是2天,也有可放到3天的餐廳存在

    但說實在的,相去不遠,海鮮這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僅僅是鮮味會隨著流逝,腐敗也同時在進行著,所以能夠早點賣出當然是最好,最符合效益

    不過餐廳經營難就難在,你很難真正估算出你一天的來客量,進而算出一週,甚至是一個月的來客量

    光這一點,餐點就比酒水弱勢許多,是吧?

    大部分米其林餐廳會供應的酒水,還是以儲藏時間長上許多的紅白酒與烈酒居多,即便是需要一個良好的溫度濕度儲藏空間,酒水在損耗上是極低的,且利潤相對來說是極高的!

    即便是需要一個專業的侍酒師/調酒師與高價的酒類存放處

    套句Gordan Ramsay曾在他自傳「Humble Pie」說過的話

    “ 酒水,曾佔他剛開第一間餐廳,Aubergine的50%營收來源。”

    所以酒水,對於一間餐廳,一間擁有米其林星的餐廳來說,至關重要

    因為反觀到一盤菜上,一道米其林的料理或是一份餐,是得很多廚師過著不正常的生活,站的時間比一般人睡眠+賴床的時間還長,極度專注且龐大的壓力下,同心協力才能辦到的

    酒水,則只需要一個(如果服務客人多的話,則需要1-3個)好的侍酒師,開出個很棒的酒單即可完成的

    以上,是以西餐(法餐/義法/新台灣/創意台灣/歐陸)為前提來做討論的

    題外話講個有趣的事情,近年來你不難發現台灣高檔料理吹著股極簡風的風潮

    理由不難猜測,無論是日式板前料理還是高級燒肉店或是串燒店,他們在人力的編制上,肯定比「西餐」來得少

    而人力作為餐飲主要三大成本之一,肯定是能少則少

    當然,這邊不是說日料在「料理」上比西餐簡單,而是討論一個很根本的人力編制差距

    ——

    說到這裡,你應該多少對餐飲業的生態有些基礎的了解

    如果說表面上來看,餐廳或是廚師拿到星星,是種榮耀與鼓勵其技術的成果

    那麼以商業角度來看,餐廳或是廚師拿到星星,可就是賺錢的保證了,是吧?

    依照上頭資料所說的,一顆星能帶來多20%的來客量,兩顆星翻了2倍(40%),三顆星更是翻了5倍(100%)之多

    照這樣來看,在所謂「餐點」的準備與烹調上,其實是輕鬆許多的

    你想想,因為來客量的增加,每天無法確定的來客數,因為獲得星星而每天客滿

    那麼,食材的準備就相對簡單了!

    隨便舉個例,一間餐廳拿到了米其林一星,這間餐廳裡頭有50個座位,如果只開晚上,兩個時段,翻一次桌,做兩次餐,那麼只要星星發佈後,訂位電話就會如壞掉地不斷響起

    那麼此時,餐廳方擔心的再也不是如何控管食材的進貨與如何保存了,而是如何能維持穩定的出餐品質與找到穩定的食材供應商了!

    因為每天都客滿的情況下,以上頭案例來看,一天就是100個客人。現在大多數米其林餐廳走的菜單形式,其實都是走套餐形式

    所以不像一般餐廳,你可以點這個點那個

    現在餐廳流行的是所謂的「主廚精選」與「季節菜單」

    說好聽或是實在些,這些所謂的「主廚精選」或是「季節菜單」,真的是主廚們日也想夜也想,絞盡腦汁後才精心策劃出的菜單

    但換個角度看,的確不失是個餐廳精準掌控食材進貨量的最佳方式

    以每天來客量固定的情況下,來的人吃的也基本上是同一套菜單(吃素或是有特殊飲食要求不列在此考量內),那麼叫貨與備料真的會簡單許多

    以客人角度來看,也總是能品嘗到最新鮮的食材(本意與出發點均是如此)

    但是以餐廳角度來看,最麻煩的卻是人力

    為了每天都能服務客滿的食客們,餐廳方是得隨時處在備戰狀態的,為此,不管是外場還是內場的人員都得加大擴編

    所以雖然帳面上看來是天天客滿,但卻為了要無間斷地應對客滿的狀態而去增加僱用的人力

    也很可能發生生意很好,卻只是打平或是只有小賺的尷尬狀態

    更別說團隊中重要的夥伴走了,臨時補進來的人,你得花更多時間去訓練,還無法保證他能像原本的夥伴發揮功效

    這一切的一切,都再再挑戰著主廚們!

    加上台灣吃飯飲酒文化不如國外盛行,少掉了酒水這龐大且較為輕鬆的收益,真的很困難

    ——

    回到米其林星

    搖滾派個性主廚 Marco Pierre White曾在他自傳「The Devil In The kitchen」一書中提到

    “要「得到」米其林星,你得相當具有侵略性,菜單與技術或服務都要讓人耳目一新,但若要「保住」米其林星,你得相對保守,走防守路線,菜單不在求新求變,同時加強硬體設施與軟性服務品質。“

    從這段話我們可以得知

    1. 要從「沒有星」到「有星」,除了餐點好吃之外,你得讓人「耳目一新」,無論是餐點部分還是話題性部分
    2. 「有星」可以從一顆到兩顆,兩顆到三顆,這過程都相對不同,其中所需要的條件也不同,若真正取得「三星」最高榮譽,要在下一年繼續保持「三星」,那麼得做的就不是「耳目一新」了,而是得保持且維持最高水準!因為創新是不穩定且有風險的,所以為了保持三星,風險是要被降到最低最低的!
    3. 米其林星,是可以攻略的,它不一定有固定的一套模式可按部就班,但絕對有一套方式可以讓你去慢慢「吸引」米其林的關注,接著進到所謂的淺力名單上

    僅從以上三點來看,我們都能感受到,除了很基本的菜要好吃、服務要好之外,米其林的評鑑,關注與審查著更多不同面向

    要得到一顆星就已經夠難了,更何況是兩顆甚至是三顆,廚師光是顧餐廳想菜單就忙得每天昏天暗地了,哪有時間去學習,增進一些非餐點的知識?

    所以啊,要得到一顆米其林星,進而兩顆到三顆,其中所耗費的心力與血汗,真的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

    現在榜上有名的米其林餐廳,裡頭工作的員工個個都是每天上緊發條,深怕一時疏忽的錯誤,那麼剛好就讓米其林評鑑人員吃到,進而導致星星的消失或是殞落

    那樣的壓力,我曾經體驗過,也在離開後明白,並不是handle不了如此的壓力,但也的確不是我想過的生活

    現在離開西餐許久,甚至回大溪開了間日式食堂,雖然底子仍是個西餐底的,但也漸漸理解到,自己是無法再踏上那最高殿堂了

    寫這篇最大的用意,也不是要評論這次的評鑑哪裡有失公允

    畢竟以一個廚師來說,很難真正客觀地去說,誰不值得星跟誰值得,這種意見放心裡就好,公開以廚師身分講,任何人來看都會覺得你是酸葡萄心態

    還好,我已離開圈子已久,出來做點討論,我想還不至於深陷砲火中(笑

    在一開始我說到,我想找一個形容「米其林」的方式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到

    追求米其林,就好比追一個條件很高,擇偶條件相當嚴格的異性般

    如果你本身體質好(師出名門、擺盤美麗、手藝過人、上得了鏡頭、有大方的出資者),那麼,取得星星相對容易許多

    但如果你本身體質略差(自學出家、擺盤中上、手藝中上、害怕鏡頭、自己貸款),那麼,取得星星相對的困難許多

    在追求過程中,不能說誰一定上,誰一定拿不到,這依然是個盡量講求機會平等的世代,不過在追求星星的過程中,總是得犧牲掉很多人事物

    在追到後是否悵然若失或是失去最初的初衷,相信都只有圈內人感受最深

    沒在廚房裡工作過,沒在追求米其林的餐廳,或是擁有米其林餐廳的地方工作過的人,真的是很難理解那每天無比龐大的壓力

    這邊也希望大家多給身邊追夢的餐飲人們多點鼓勵,少點質疑與猜測

    甚至無論他們是不是你認識的人,這些人,只要不是常出現在報章雜誌與電視上

    都是很認真的一天花上10幾個小時待在廚房裡,站立著也戰鬥著,抱著不知何時會實現的夢想,一天天奮鬥著

    非餐飲人的你/妳,希望這篇文章有稍微幫你解惑一些對高檔餐廳的疑惑點

    餐飲人的你/妳,今年辛苦了,繼續加油吧 ❤

    #廚師漢克
    #米其林2020
    #廚房秘辛

    ——

    追蹤我的IG看更多有趣的廚房故事
    rockhankroll

    __

    資料A: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45733941

  • 員工手冊如何編制 在 陳光軒・dpp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8-31 10:16:12
    有 109 人按讚

    昨晚新聞在報導「頭份國中招生爆滿問題待解」這個討論已久的問題。
    其實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從制度面的設計來改善,因為單從校舍不足的方向去討論,除了新建校舍的經費籌措及工期來看根本緩不濟急之外,無形中只是在鼓勵創造明星學校,對於整個地方教育的生態將會產生畸型的發展,所以我在今年議會第一次定期會時我就提出建議並提案制定【苗栗縣國民中小學學區劃分及總量管制辦法】,務必要從制度面中去訂定一套合理、公平的總量管制辦法,讓各個學校可以均衡發展,也讓偏遠地區的特色學校可以因這套制度,不要受到學區的限制而阻斷學生來源。

    我的提案在議會的第一次定期會已經正式通過,希望苗栗縣政府教育處可以盡快研擬出相關的作業辦法。

    #以下是我所草擬的草案版本,已送交苗栗縣政府教育處參考:
    苗栗縣國民中小學學區劃分及總量管制辦法草案(議員陳光軒版)

    第1條
    本辦法依國民教育法第四條第二項及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第五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學區劃分之原則如下:
    一、國民中小學學區劃分應以便利學生就讀為原則,並依據人口、交通、社區、文化環境、行政區域及學校分布情形,劃分學區,分區設置。
    二、應顧及學校容量及學齡兒童人數,保障學區內家長教育選擇權及學生學習權。
    三、學校學區劃分應明確,如有特殊原因時,得採開放學區。
    四、私立國民中小學(代用國中除外)及特殊教育學校不受學區限制。

    第3條
    學區之種類及定義如下:
    一、基本學區:指學區內僅有一所供區內學生就讀之學校。
    二、共同學區:指兩校學區鄰近重疊之範圍,範圍內學生可依其意願選讀學區內任一所學校。
    三、大學區:指以鄉(鎮、市)之行政區域為學區,區內學生得依其意願選讀區內任一所學校。
    四、開放學區:指基於實驗教育之需要或受特色學校認證之學校,不受基本學區及行政轄區之限制,學生得依其意願選讀學校。

    為鼓勵小型學校發展學校特色,本縣五班(含)以下之國中小皆為開放學區類型學校(分校與本校分開認定)。
    學校符合下列申請條件之一,得向教育處提出開放學區申請,並經審查小組審查通過後公告為開放學區學校:
     (一)學校位於郊區,招生不易。
     (二)村(里)內人口外移嚴重,新生數快速遞減。
     (三)原由經審查小組核定。
    列為開放學區學校,如原核定條件消失時,由教育處提案經審查小組審查通過後得恢復為基本學區。
      
    共同學區內有跨鄉(鎮、市)區範圍之學校,如其中之一學校隸屬為大學區範圍者,僅能就讀共同學區之學校。

    第4條
    每年學區之劃分及調整結果,由苗栗縣政府於每年二月底前公告之。

    第5條
    各鄉(鎮、市)公所應於每年三月底前辦理國小新生入學名冊之寄發作業,以基本學區為主送達新生家戶,並於入學通知單標註大學區及開放學區之學校。國中新生由國小於每年三月底前造冊送各相關國中。

    第6條
    本縣國民中小學應依據本府每年三月底前公告各校招生班級數及招生員額辦理招生。

    第7條
    各校應依據本府核定之班級數及招生員額辦理招生,如登記入學員額超出規定上限之學校應實施總量管制,並以下列優先順位辦理登記入學:
    一、第一順位登記入學之學生如下:
    (一)設籍該校基本學區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者或法定監護人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者。
    (二)設籍該校基本學區持有重大傷病卡者。
    (三)設籍該校基本學區並經依法令認定之低收入戶。
    (四)設籍該校基本學區父母雙亡者。
    (五)經本府核定之身心障礙者。
    二、第二順位登記入學之學生如下:
    (一)與直系血親尊親屬或法定監護人同一戶籍並實際居住其設籍該校基本學區之自有房屋或租賃房屋者。
    (二)該校編制內教職員工子女。
    三、第三順位登記入學之學生如下:
    (一)設籍該校基本學區者。
    (二)兄姐已就讀該校者。
    前項第二款之學生登記入學時,屬自有房屋者應檢附設籍之房屋所有權狀或房屋稅單影本;屬租賃房屋者,應檢附設籍之房屋租賃契約。

    第一項第二款及第三款如涉設籍先後事項者,以設籍日期較前之學生優先入學,最後員額如有二人以上同日遷入學區者,採公開抽籤決定。

    第8條
    實施總量管制學校學生入學順序,除依前條規定優先入學外,依設籍時間先後順序登記入學,額滿為止。未能分發入學之學生依其意願輔導至鄰近未額滿學校就讀,未額滿之學校不得拒絕。

    第9條
    各校應成立學生入學審查小組,專責依本辦法規定處理特殊個案及學生入學事宜。
    前項成員由該校校長、教務(導)主任、行政代表一人、教師代表二人及家長會代表二人組成。

    第10條
    實施總量管制學校經報准之額滿年級,除依法令規定所安置學生外,不得受理學生轉入,並以轉出不轉入之作法逐步降至法定之班級人數為原則。
    實施總量管制學校因學生轉出或其他原因而有缺額時,依實際缺額授權學生入學審查小組辦理。

    第11條
    實施總量管制學校應公告周知。國小新生部分由鄉(鎮、市)公所核發入學通知單,國中新生部分由國中核發入學通知單事先告知家長。

    第12條
    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

  • 員工手冊如何編制 在 吳韋達 彰化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7-01 17:46:00
    有 176 人按讚

    📜改變彰化 韋你達成——政見說給你聽

    【兒童——不當照顧的防護】

    韋達是兩個小孩的爸爸,讓下一代能夠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長大,一直是我最關心的主題之一,也是我參選的關鍵動機。兒童就是我們的寶貝,是國家的未來,也是社會中最需要被照顧的一環。

    兒童無論在體型與心智上都是在發展中的階段,和已經成熟和擁有社會支援的大人來說,都是相對弱勢。如何讓兒童在遭受不當照顧、無法有效地自我保護或尋求外援時,能夠獲得社會支援,也就是如何縝密的建立監護機制,是現在極為重要的課題。

    成大公衛林舜峯的碩士論文提出,大多數的兒童虐待不是突發獨立事件。一般可分成四個階段,由輕微到嚴重,「照護不良」→「忽略」→「前哨傷害」→「兒虐」。因此,韋達期望引薦荷蘭的優良制度,以定期的疫苗注射與基本檢查,來作為兒童是否受到妥善照顧的評量。

    在衛福部出版的《兒少虐待及疏忽:醫事人員工作手冊》也提及,是否定期接受預防接種,的確有助於發現潛在疏忽個案。但反觀台灣預防接種時間表,在二歲三個月接受疫苗接種後,下次要求疫苗接種時間為小學入學前,這中間有三年多的「守護空窗期」。

    韋達未來將努力:

    🍀爭取「基本檢查預算」
    ⏩達到至少一年一次的基本檢查,期望傷害發生初期就能即時發現與守護!

    🍀同時使用預約制,加上醫師護理師交錯檢查方式
    ⏩使「人力編制與工作量合理化」。

    🍀仔細把關預算
    ⏩預算的審查也不只著重當年度所需的花費,同時納入「外部成本與社會成本估算」;在預防上的付出,若能減少社會問題與社工人力所產生的外部成本,投資絕對是划算的。

    都說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但我們 給了孩子怎樣的未來?

    #吳韋達政見系列
    #守護兒童
    #吳韋達
    #錢建文醫師 謝謝您的指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