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愈升愈有!⠀
.⠀
每當要到大公司面試就會心慌意亂、緊張無比嗎?如果能夠知道這些公司的面試精髓,或許能減輕你的壓力。⠀
.⠀
根據Inc.的題為《Behavio...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愈升愈有!⠀
.⠀
每當要到大公司面試就會心慌意亂、緊張無比嗎?如果能夠知道這些公司的面試精髓,或許能減輕你的壓力。⠀
.⠀
根據Inc.的題為《Behavioral Interview Questions From Google, Apple, Amazon and Facebook》的文章中提到,到大公司面試通常會有一些制定過程必會經歷。首先,公司會在網路申請中篩選人才,接著由人力資源部的同事電話訪問。如果進展順利的話,將會進行技術面試,意即測驗你是否有合適的技能在這家公司工作,如果以上都通過的話,那麼就會來到最後一關-行為面試,這關將會是你的僱主決定僱不僱用你的關鍵。⠀
.⠀
與技術面試不同的地方在於,行為面試沒有正確的答案。僱主會藉由這關去看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你的價值觀如何等,因此也有大多數求職者認為這個過程非常有挑戰性。⠀
.⠀
由兩位名叫Kevin Wu和Derrick Mar的青年創辦的「職業加速器」Pathrise,旨在提供指導和培訓,幫助年輕人在科技公司找到工作,集結了一份各大科技公司在訪談期間會提出的47個問題清單,並且針對這些問題提供了一些方針,讓大家參考:⠀
.⠀
Amazon:描述你遇過最麻煩的項目。你有什麼不同的做法?⠀
Apple:談談你必須在模稜兩可的情況下做出決定的經歷。⠀
Dropbox:說說你在目前的行業中,能夠從中帶走並跟隨你一生的最大收益是什麼?⠀
Expedia:你如何凝聚你的團隊?⠀
Facebook:舉例說明如何設定目標並實現它。⠀
Google:分享一下你在工作中解決衝突的經歷。⠀
HubSpot:舉例你表現出高效率、同理心、高適應能力和謙虛的情況。⠀
IBM:你為什麼想換工作?為什麼是現在?⠀
LinkedIn:分享一個如何激勵員工或同事的例子。⠀
Microsoft:當利益相關方的要求含糊不清時,你會怎麼做?⠀
Netflix:你如何為自己的願景和觀點提出理由?⠀
甲骨文:你如何保持井井有條的工作態度?⠀
Pinterest:舉出你使用邏輯去解決問題的經歷。⠀
Salesforce:如果你不知道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並且目前沒人能夠提供幫助,你會怎麼做?⠀
Slack:你和同事一起處理過難題嗎?是怎麼樣的經歷?⠀
Spotify:你如何在工作中實驗?⠀
TripAdvisor:你會在哪些網站上花你最多的時間?⠀
Uber:如果你不同意你的老闆,你會怎麼做?⠀
VMware:談談你失敗的經歷。⠀
.⠀
面對以上這些問題,最佳的回應方式是什麼?Pathrise則就上述問題給予了一些建議如下:⠀
.⠀
1.跟著「程序」走⠀
Pathrise網上的一篇博客提到:「每個行為面試都有相似的結構:自我介紹、深入探討、具體的問題、為何選這家公司、回應你的問題等。」因此,你應該準備一到兩分鐘的自我介紹,介紹中應該要提到你的教育程度、工作經驗、參與過的項目,並提供一些關於你希望在這家公司工作的信息等。⠀
接著,當你談到為何要選這家公司的時候,有兩樣事情是你不應該提的,那就是工資與津貼。取而代之的是,你可以談談公司的使命與產品,並提及如何達到該使命的方法等等。⠀
.⠀
2.提供簡潔、具體、建設性的信息⠀
當面臨面試官問及如何才能讓項目更完善之類的問題時,你的建議必須要簡潔、具體且附有建設性。最好的情況是,讓面試官要求你提供更多的細節,而不是自己滔滔不絕地講,記得那些信息是要簡潔且明瞭的。⠀
.⠀
3.適時地用「我」與「我們」⠀
如果你不斷地講「我」,那麼聽起來便像是你獨來獨往、我行我素;但如果你太常用「我們」,那麼面試官可能會想知道「你們」實際上到底做了些什麼,當中你又貢獻了什麼。所以適時地使用「我」與「我們」,並在談論團體成就的同時,帶到你自己的具體貢獻是什麼。Pathrise還建議你可談談從中學習到了多少,對什麼事情感到感激,以防講過多的「貢獻」讓面試官覺得你在吹牛。⠀
.⠀
4.不要有消極的念頭⠀
在行為面試中,你可能會被問及過往所遇到具挑戰性的時刻,包括失敗、衝突或是其他困難的事情。Pathrise建議,即便在談論過去不愉快的事情時,也要找到一種保持正向積極的方法。⠀
舉例來說,如果要分享你曾與團隊推出一項產品,但該項產品失敗了,你可以說:「我們曾經推出了一項產品,許多客戶都喜歡它。但是為了銷量成績,我們不得不以無利可圖的價格去銷售它。最後我們決定撤回該項產品,然後將該產品具備的好特點附加到更高階、更完善的產品上。」像是這樣的說法,讓他們感覺即便你談到失敗的經歷,你都還是可以專注在積極的一面。⠀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環球視野⠀
.⠀
#PressLogicBusinessFocus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同理心團體方案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過去這兩週,我在進行自己的自我內在更新,是我自己的另外一個循環,當然我的外在顯像也非常不客氣的反映回來一些事,我誠心感謝。
因為生命中所有一切都是在協助我們記得我們本來的樣子,所以 ... 以下文長慎入。
1.
在身心靈領域或"spirituality"裡面,有一個現象是:只想要光與愛, love and light, 每天namaste. 但不肯面對或接納自己的黑暗,甚至把黑暗、低迷、及所謂的“負面情緒”當成是不好的。
我當然曾經也有過,就幾年前而已。
那時剛離開一個自己很不喜歡的地方,還有當時很不喜歡的親密關係跟工作環境。來到峇里島後,大概因為那時沒有任何(自以為的)束縛,覺得生活無限可能,所以自然遇到了很多 love and light, 也遇到我的靈魂伴侶。
但我那時有一些很深的恐懼,有很大一部份的我還在沈睡,是那時的我自己還沒看見的東西。當時我還沒有進化到現在這個階段,所以面對恐懼或不舒服狀態的方式就是壓制、逃跑或推卸責任。
就在我還沈浸在love and light,忽然發生一件對當時的我來說是很大衝擊的一件事(這我在社團裡初期的影片裡有簡單的提過。)
那時覺得也太荒謬了吧,什麼八點檔劇情,但當時我還沒有真的對"現況不重要"有現在的理解度,所以我打電話給很多朋友,一直描述我的現況。而且每次跟朋友見面,我要馬就是會開始講我的現況,要不然就是害怕我講自己的現況會造成更多不喜歡的狀態(當然這個害怕也都投射出來了😂)
我沒有接納自己的每一個樣子。那時我有很大的嫉妒跟不安,我認為我的嫉妒是造成我不安的原因(殊不知不安就只是不安、嫉妒就只是嫉妒。)
我記得那時我參加了一個薩滿呼吸法 (shamanic breathwork) 的工作坊,在團體分享時,我說“我想要除掉那個會嫉妒的自己”。
帶領工作坊的Z只問了我一句話:你為什麼要抗拒和批判那個你?那是愛嗎?
在那個當下我有被打醒 —— 那個工作坊結束後,我有咀嚼Z的話,不過那時頻率在哪,我也就只能實踐多少而已。
我知道能量、我知道頻率,但我不知道該怎麼“掌握”自己的情緒。我會"好"一段時間,然後現況又會出現某些事讓我崩潰。
這其實也就是一年多前而已(感覺好像是一個光年以前 😂)
我像很多人一樣,一直在找新的方法,看了超級多影片、讀了超多書。每次覺得好像好了穩定一段時間,就又會出現一些現況讓我很崩潰 😂。
沒接納每一個面向的自己等於在拒絕自己,同時也在拒絕現況(提醒:不接受現況、或和現況妥協跟拒絕現況是不一樣的。)但我還是只想要love and light,這也是為什麼社團初期我分享很多肯定句,因為我只想要focus在love and light.
光與愛能不能戰勝一切?不行,因為從頭到尾根本沒什麼好戰的,會戰是因為我們自己創造了對立。而太多的love and light也是一種毒品,也是會上癮,太多的love and light會變成開始批判各種不舒服(黑暗),進而進入受害者模式。
這樣說來,我住的community之前根本就是毒窟 😂 超多人在靈性逃避 (spiritual bypassing), 包括我。
這也許比完全的沒自覺更危險,因為這是自我欺騙跟自我背叛,我沒看見那些不舒服也是自我投射,我反而批判是別人帶給我不舒服、是別人不應該。
我責怪別人對我不溫柔、不接著我、不聽我、不擁抱我,我也跟T說過「因為你這樣,所以造成我這樣那樣。」(還好T很做自己,沒讓我情緒勒索。)
我把力量給其他人,因為我把黑暗當成不好的、因為我還在自我對立、我還沒有徹底自我接納 —— 我還在好與壞、對或錯。
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看見,黑暗是我,我也是黑暗 —— 而沒有黑暗,哪來的光。
We are both.
我一再的逃避跟責備黑暗,我的內在宇宙就一再的送出黑暗給我體驗 —— 你越抗拒的事情,它就會越大聲。每一次我都想逃跑,每一次都繞了一圈回來面對。
但同時,我也覺察到,是因為我有在跟宇宙"要"一些事情,有一個角色或狀態是我要去Be的,所以這個"衝擊很大"的事,正是來讓我學習、去獲得那些工具的"橋段"。
這條橋我走了很長一段時間,我現在還在走,我覺得他沒有終點,因為我開始看見靈魂的永恆,然後我從抗拒這條橋到現在可以開心的在上面跳舞。
你的路就是你的路,不是在於你選擇用什麼方式,而是你選擇用什麼感受和視角來看待。
花了多長時間再也不重要了,因為時間已經失去了意義,重點是旅程。
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路上。
我開始感謝所有一切,包括那些過去被我靠北到要死的人事物。
I am grateful.
-
2.
你記得小時候,或者我們在看待某些孩子時,大人常常會為孩子道歉,說「童言童語,不要當真。」急著替孩子道歉嗎?
但這些童言童語常常就是最老實的實話,是活在積年累月的謊言裡頭的大人泡泡太厚,才無法接受這樣的真實。
所以我們開始洗腦孩子所謂的待人處事、所謂的委婉、所謂的"同理心",想要純真的孩子來配合大人自己的尚未處理的傷痛。
於是變相的,這成為另一種傷痛的延續和輪迴 —— 孩子覺得話語權被壓抑、孩子覺得自己說這個不對說那個不對,孩子最後不敢說,孩子開始自我否定。
這剛好是前一陣子個案問我的問題,她問我同理心是否很必要,這也是我之前在IG上分享過的影片。
我們在跟別人要同理心時,其實真的在要的,是同"情"心。
所以我說,我承認在一般人的眼裡,我的確是個沒什麼同(理)心的人,因為很多人只是想要你去聽他被自己情緒操控的“理”,但那根本就不是理。
同理心是:我知道你的感受,不管我現在在不在這個頻率上,我都不會跟著你的情緒起舞(理性)。如果你想要我聽你說,我可以聽你說,我願意hold住這個空間不帶批判(對你或對你在批判的人事物)。你沒問,我也不會給你解決方案 —— 我會做一個聆聽者。
Let's face it - 有些人想找你訴苦就只是想要找人倒垃圾而已。那你自己要不要做那個垃圾桶就是你的決定,如果他根本沒有想要你給他解決方法,你給了他也不會聽。
當垃圾桶不是壞事喔,只要你願意,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我就不贅述了。
#知道自己界線在哪
3.
上面所提到的,其實是我想要講清楚的、關於"我"是什麼,還有我現在所提供的服務到底是什麼 ——
現在有些人會稱呼我為「老師」、「教練」,其實對我來說是有點彆扭,我花了蠻長一段時間在做自我定位。
我的確好像是在教一些東西,但好像有些人會誤會我教的只是「方法」—— 老師或教練這些都只是標籤而已,它變成一個限制。
畢竟有些老師就是只會教理論、教那些自己都沒體驗過的事,而有些教練要馬就是很逼人,要馬是一直說「加油喔你可以。」
所以我到底是什麼?這要提到另一件事:
除了社團裡,我沒有公開分享過這件事,連自己的個人版面都沒有,朋友裡也只有三個人知道而已,但我的外公在今年1月7日進入了他的下一個旅程。
我雖然沒能見上他最後一面,但我幾年前還跟他住在同一個城市時,他的一句話成為我這一生很重要的禮物。
我的外公之前是個傳道人,他一生服侍主,主也沒虧待他,一生豐盛。
他跟我說「只要你不斷的服侍主,主必看顧也必給予你源源不絕的豐盛。」
Now, 雖然我小時候在教會長大,但大概念大學時,我就決定自己不會再follow任何宗教,因為宗教還是由人建立的,很多訊息根本不是來自於神,而是人的小我。更何況有一些宗教領導者會提倡排擠其他信仰的行為,製造對立和分離,很多"神的話語"都被扭曲。
所有的宗教信仰其實都只是在描述同一件事,那就是愛,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包裝(行銷😂)
所以現在,我要請你跟著我一起看見 ...
所謂的神或主只是一個標籤(菩薩觀音媽祖阿拉也是),有些人稱他為宇宙。
是意識。
我用聖經來講,因為那是所有宗教裡面我最熟悉的東西 —— 聖經一開頭就很清楚的描述:"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創世紀1:26)
請注意,這裡是說“我們”,不是“我”。這句話裡所說的形象不只是長相,而是“能量”。
我們把神或宇宙看成我們以外的力量,但其實不然。
我們其實每個人都是神,我們是宇宙的延伸,但長久下來,某些宗教、政治和教育系統把我們每個人跟我們的內在神性分割。
所以回到我外公說的那句話,翻譯出來就是:「只要你不斷的服侍主(我自己),宇宙就會源源不絕的給你愛和看顧,你就會有源源不絕的豐盛。」
而所謂的服侍又是什麼意思?是服務,是無條件的愛自己、說實話、看見自己的力量、不為自己的真實感到抱歉。
所以我到底是什麼?我是神,你也是;我是意識,你也是;我榮耀我的神性,我也榮耀你的神性;我服務我自己,我也服務你。
而我的服務又是什麼?
他是光和暗、他是愛與真實、他是零恐懼。
時間跳轉到兩年前,我在另一個薩滿呼吸法的工作坊裡,我很清楚聽到一個聲音,他說,你是一個器皿,你也準備好了,那是我外公的聲音。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電影「露西」結尾那一段,露西消失了之後變成各種狀態,"I am everywhere." 這也是我現在的狀態 - "I am nothing and everything."
那個器皿只是在說我的身體而已,我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我是流動的,我是鏡子,我是意識,我是愛,我是你是什麼。
有個案熱愛我的no bullshit, 有個案覺得無所適從、有個案害怕甚至逃避。我不會去批判什麼,因為我自己也逃過,就是不同能量狀態而已。
這也是我完全記得和接納另一塊靈魂碎片的開始,那個小時候常常被指控說話太直接的自己,那個害怕自己如果說了真話就會被拋棄或不被認同的自己。
我不再覺得自己被誤解,我服務自己,我不會再為了取悅其他人或害怕失去什麼來降低我自己的頻率。
我不再害怕自己不被愛,因為我自己有源源不絕的愛。
所以我的服務是:
是協助你回到最真實的你,是放下所有標籤和定位,是知道自己是宇宙意識使用這副身體,運用自我投射的生活體驗不停進化。
是讓你自由、學會掌握自由,知道你本來就是自由的,所以我的服務對象,當然也是想要最終極的自由的,決定自己不要再被受害者情節綁架,想要記得自己力量的人。
我沒有在教你什麼,我只是可以進入很多種不同的狀態,然後不被那個狀態綁架或在那裡面迷路而已;也許你可以說我是探路者,探完之後,再協助你看見方向(但要不要跟著走就是你的事了喔😂)
至於接收理想現實,所有你真心想要的早就已經存在了,我根本不擔心你接收不到,你也不需要擔心。
All in good time.
p.s. 你能看到這裡也是很厲害,那也許某個層面上,你準備好要接收我的no bullshit 😂, 這不是心靈雞湯 love and light(這裡也沒有雞因為我吃素),想喝湯的可以轉身 —— 想要自由的,你可以加入 有意識生活 𓂀 轉變人生
如果只想喝點湯,去IG(是好像也沒有湯 😛)instagram.com/evolve.with.joanne
You are limitless. Remember who you are.
同理心團體方案 在 立法委員林奕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再這樣下去,真的擔心很多人的生計會出大狀況。
看到新聞,有岡山的老闆跪在地上說真的撐不下去了!懇求政府盡快讓疫苗進來;再看看我們東區,已經有一半以上店家貼出招租公告;也有指標性的私幼已宣布要永久歇業;每天辦公室電話、粉專和線上服務平台訊息幾乎都是紓困漏接、審核太慢、限制太多、看得到申請不到...。全台灣因為疫情受影響的產業不計其數,真的心很痛、心很酸,台灣怎麼會變成這樣了?
在太平盛世時,其實人民不太需要政府,越是到這種緊急時刻,更是需要政府出來為人民遮風擋雨,這才發現,原來這些風雨都是政府帶來的。
是什麼樣的政府,看著各行各業因疫情急需紓困、人民哀鴻遍野,卻推出讓許多民眾無法得到紓困即時雨的精進方案?是什麼樣的政府,嘴巴喊著超前部署,卻沒有足夠疫苗,當許多民間企業、團體急著購買疫苗,政府卻還用各種理由阻擋進口?看看各國政府,都是想盡辦法努力超買安全、可靠及保護力最高的疫苗讓人民選擇並施打,只有我們政府,是想盡辦法為難人民。
我從事民代工作超過15年,結識很多不同行業的辛苦朋友,但第一次碰到這麼艱難的狀況,連SARS那次也沒有如此。疫情到了這個禮拜,我和辦公室同仁幾乎每天接到陳情,表示真的快活不下去了,這些辛苦民眾或弱勢族群,其實很多都不是我選區的,但我了解他們一定是走投無路了,才會找到我這兒來,只要我可以,我和我的助理都會盡力協助或發聲。我身為民代,一直以來都是希望能成為政府和人民間的橋樑,也希望政府人員可以苦民所苦!我知道這段時間公務人員非常忙、非常累,但每個紓困案對當事人都是那麼重要!
另外,因為我們現在是在野黨,有些大方向的意見例如比照美國、新加坡等國用最快速度普發現金,但執政政府不願接受,我們只能說抱歉,更多時候,也是有很深的無力感。所以現在要幫更多的人可以得到紓困,只能在目前的紓困做法提出主決議、出公文或直接溝通協調,盡力為民眾爭取。
再這樣下去,人民真的快活不下去了!
拜託民進黨政府,不要只會宣傳有多少人已經得到紓困,而能用同理心去了解為什麼還有很多需要的人得不到紓困?或還拿不到紓困?以及紓困內容夠不夠?救救台灣人好嗎?
同理心團體方案 在 曾正奇博士 - 親子關係/心理健康/自我探索/心理諮詢/諮商輔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曾與亞斯伯格的孩子一同工作?
他們與周遭他人的互動,是否經常讓你或他身邊的人傷腦筋呢?
與一般人相較,同理心或人際敏感度,確實就是造成亞斯孩子困擾的重要因素。
這則影片透過實務經驗,跟你分享幾個步驟,希望能夠幫助你周遭這類的孩子,能夠發展出更合宜的人際行為。
觀看影片
請點擊下列網址
https://youtu.be/iLL8hStTnAU
---------------------------------
【正奇線上服務】
🗣 欣語人文空間免費線上諮詢15分鐘
https://www.heartrich2017.com/free_advisory.html
🗣 線上深度會談/督導/親職諮詢/紓壓放鬆
https://www.heartrich2017.com/depth_advisory.html
【正奇近期課程】
🌳 助人者定向督導團體 | 活出你的精彩
https://www.heartrich2017.com/yourcareer.html
團體介紹)每月兩次,每次2.5小時。以月為單位進行報名。
團體費用)每月3000元/共兩次
團體日期)點擊網頁查詢
適合對象)1. 剛踏入助人工作領域的夥伴
包含尋找自己的生涯定向、摸索適合的服務族群、建立自我品牌等
2. 從事助人工作領域多年想突破自我的夥伴
包含面臨生涯轉換過渡期、想提昇專業能力與擴大專業領域者等
🌳 「一齣好戲」心理劇成長暨導演訓練工作坊
第二場次110/7/08-7/09(四五);第三場次110/8/14-8/15(六日)
場次一個月前報名享早鳥4000元/場
(複訓學員方案請查看課程網站說明)
https://www.heartrich2017.com/drama.html
🌳 「找回內在力量」催眠增能體驗工作坊
https://www.heartrich2017.com/powehypnosis.html
課程日期)110/7/10(六)0900-1200
適合對象) 想透過催眠創造更好生活的你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追蹤我的粉絲專頁或點擊下方連結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pse.is/FH7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