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0117翁禎翊《行星燦爛的時候》新書發表會
—
翁禎翊首部散文集《行星燦爛的時候》新書發表會,1月17日在誠品西門店舉行,邀請小說家鍾旻瑞對談,分享寫作與出版的種種。《行星燦爛的時候》記錄了千禧世代的成長場景,翁禎翊為其下了一句註解:「這是一本給無名小站時代長大的小孩的情書。」
.
與談人鍾旻瑞...
記、0117翁禎翊《行星燦爛的時候》新書發表會
—
翁禎翊首部散文集《行星燦爛的時候》新書發表會,1月17日在誠品西門店舉行,邀請小說家鍾旻瑞對談,分享寫作與出版的種種。《行星燦爛的時候》記錄了千禧世代的成長場景,翁禎翊為其下了一句註解:「這是一本給無名小站時代長大的小孩的情書。」
.
與談人鍾旻瑞曾出版短篇小說集《觀看流星的正確方式》,書名與《行星燦爛的時候》同樣以星星為意象,所處理的議題也都圍繞著青春與成長。他們皆在年紀尚輕時就獲得文壇大獎,經過數年的淬鍊後才將作品集結成冊。
.
2019年同婚專法通過,翁禎翊將其視為此世代的標誌性事件。他回想,大一時美國通過同婚,他認為臺灣短期內應該無法跟上腳步,「沒想到在我還在學校的時候就看到這件事情。」書中的〈聽我們說話的人〉一文,即想傳達類似的樂觀與振奮:「我們這一代小朋友所相信的價值,有一天就會變成那個樣子。」
.
除了透過文字記憶青春,翁禎翊也常透過書寫療傷。「寫作對我一直來說都是很大的慰藉,當內心受到很大的打擊,我就想把這些東西寫下來。」他分享,書裡他最喜歡的一篇是〈天亮之前還有一百萬個祈禱〉,描述一段突然逝去的戀情。在痛苦之下他選擇寫作,「在我寫出來的那個剎那,內心就好很多了。」
.
在對世界失望時,翁禎翊時常回身看向自己。「如果有其他任何人對我不誠實,我一定都會覺得是我的問題。」翁禎翊認為,「誠實」是被高估的美德,面對他人的不誠實,他選擇諒解,相信他人必定有無可取代的重要理由。感到不被理解時也是,「當他不理解我的時候,其實也是我不理解他的時候。」
.
類似的自省也反映在翁禎翊對自身作品的要求上。他分享,《聯合報》副刊副主任王盛弘曾表示,現代人並不是無法閱讀長文,而是作者寫得不夠吸引人。因此,翁禎翊收錄於書中的作品,情節與畫面經營皆須具一定水準。
.
總是嚴格審視自己的作品,翁禎翊笑說,書裡唯一收錄的得獎作品〈指叉球〉,是他高三時獲得林榮三文學獎三獎的創作,卻讓現在的他「尷尬癌發作」,想將敘事語調早已與如今不同的作品撤掉。他表示,最終收進書裡出版的,多是近兩年與出版社簽約後的創作。
.
鍾旻瑞也有相似的感覺,高三時的小說作品〈醒來〉獲得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二獎,如今再讀卻覺得許多細節都未臻成熟。然而,鍾旻瑞也發現,有些讀者仍偏愛他的少作。因此,他認為將少作收進書中,除了是標記當時的自己,也能讓處在不同生命階段的讀者共感。
.
很早就獲得文學獎肯定,鍾旻瑞認為,擁有寫作才能是一件幸運的事。「有很多人應該是有想說的話,但是沒辦法表達。」除了珍惜,他也期許:「隨著自己寫作的成長,可以講出更多不同的聲音。」
.
翁禎翊也分享,漫畫《爆漫王》是對他影響甚深的作品,他深受其中為了完成一件事,不顧代價的執著吸引。將寫作視為生命中的重要事物,他也想透過書寫傳達相近理念,「每個人心中都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想要追求,你要好好把這件事情握好,」他語氣堅定,「因為當你一直擁有那個東西的時候,你就會是最強大的人。」
—
#羽櫻
#翁禎翊 #行星燦爛的時候
#鍾旻瑞
#手寫 #手寫文字
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得獎作品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詩生活與愛情旅程之終端 ◎黃翾
在我們揣摩相處的一百種方法中
原遺漏此項:她已然推門遠去。
某些清晨,我將詩集掛上衣架
迎風滲收早春的陽光,這是成長、茁壯
某些雷聲隱隱的午後,乘船離開城市
我的詩孱弱,不擅旅行
仍去到更遠的遠方。我們共有的愛的套房
豢養 S 與她瘦瘦的笑容
那兒的天氣易變
陰雨時濕冷,朗天時枯槁
我們展讀詩,世界遂風和日麗
一切何等美好
如同她的耳瓣、親密時慣用的語助詞
她朝窗口托腮,窗外景色便顯得特別憂傷
啊關於詩,總是想像我是文字她是稿紙
每當我們從自己的眼眶走到
彼此的瞳孔。就好像
室內始終盛放著一些往事
那幾個巷口我們殷切練習
與路人錯身的姿勢,抖落光影後
居然凝成煽情的樣子
昨夜棄置的蜜餞,極可能長成行道旁
一株株懷著心事的果樹
而我們始終沒買根骨頭
好假裝有隻狗,把過去都嚇走
如果生命注定失去一點不再回來的
剩餘時間才能有所聊賴
是故我們終逐步嫻熟悲傷的要領
懂得培養巨大憂患的眼神
相視時,交換淺淺隱喻
即使生活勢必欠缺衍義
詩句再不復返
每個人都得包容平淡,寬慰單純
因為沒有什麼是不折不扣的
也沒有什麼過於廉價
親愛的 S。當妳皺眉,當妳走向房門
以明日之手勢揮別──那一刻仍和詩有關
我兀自願意用一生的時間,不
一生的詩愛妳
就算那些字詞始終趕不上妳眼底飛逝的星星
--
◎作者簡介:
黃翾
1987年生於深坑,長成於台北。
曾獲
第一屆x19評審獎
第二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組優勝
曾獲推薦發表作品於聯合文學〈青春新浪〉專輯
--
◎小編腳麻賞析: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曾於之前介紹黃翾的〈再過去就是我家〉,而今天則是要來介紹〈詩生活與愛情旅行之終端〉。閱讀時可以發現這首詩是以「詩」為符徵(signifier),藉由與文本中不同意象的連結達成歧義性(ambiguity),也就是貫穿全文的「詩」這個詞在不同行裡都具有不同的意義。前十三行主要描寫的「我們」之間的關係:前四行先透過「我」將「詩集擺上衣架」、並說這是「成長、茁壯」,連結下句「詩」旅行到更遠的地方來看,兩個超現實的情景讓「詩」在這裡除了代表自己的心之外,也成為對愛人的指涉。第五行後段以降至第十四行則藉「我」的視角來看「我們」相處時的情景,在這裡「詩」的意涵變化,成為文本中讓我與S在一起時能對抗外在困難(易變天氣)的心靈撫慰。
到了第十五行甚至為這段緊密關係,下了「我是文字你是稿紙」的註解;「詩」在此也與愛情畫上等號,標題的詩生活與愛情旅行也正式於此句匯流。但從下一行開始至第二十一行,以對望的眼神「始終盛放一些往事」、在巷口「我們殷切練習/與路人錯身的樣子」來暗喻詩中的「我們」關係開始生變、感情已不若以往。尤其第二十一行「居然凝成煽情的樣子」中「居然」與「煽情」兩詞的搭配又為文本中「我們」之間的情緒對立升至高點。接下來的四句巧妙透過蜜餞與果樹、骨頭與狗的關聯,描寫衝突發生後我與S之間無法修復裂痕的惆悵與懊悔;當中「昨夜棄置的蜜餞,極可能長成行道旁/一株株懷著心事的果樹」這違背常理、逆時間生長的意象,也暗示這段關係即將結束、且無法恢復往昔緊密的關係。
後十五行文字上比較淺白,可視為「我」重新看待這段關係的想法及體悟:在體認到生命終究會有失去、勢必欠缺衍義後 (正好呼應前面的詩旅行到更遠的地方);詩中第二次的眼神對望,雖僅「交換淺淺隱喻」,但並不代表就對此冷淡或怨懟、不代表從此與「詩」無關,仍願意「以一生的詩去愛」──「詩」在此結合前面愛人的形象及對S的愛,並且超越了時間與空間,成為能「包容平淡,寬慰單純」,給予 S離開時的祝福。
這首詩在第二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獲得新詩組獲得優勝,雖然因為未分段的緣故導致決審時較不受評審青睞(詳細理由可參考當年的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得獎作品集),但巧妙的意象連結及藉由大量跨行營造出的強烈節奏感,放到十年後的現在來看仍是很好的作品;畢竟獎項的高低絕非唯一論斷文本的方式,如同詩集的出版與否或出版數量不能視為寫作者書寫能力的單一憑據。
(*本詩獲得第二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優勝)
--
美術設計:竹均
攝影來源:Stock Up|Matthew Henry
#黃翾 #愛情 #練習 #生活感 #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 #旅行 #X19文學獎 #腳麻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2/2019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