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禮物外國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禮物外國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禮物外國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禮物外國人產品中有34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因為fb觸及率的差異,所以我把原文po在自己粉專才能讓更多人看到,並且加了更多照片。尤其是最後四張照片是我二十年前在台灣的首次媒體報導。年輕時期的裸奔者跟現在的內觀者比較起來,彷彿是完全不同的人格。但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永遠不停的改變,無常,無常,無常。 我剛從內觀中心結束當十日的法工,我覺得那...

 同時也有30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外國人在台灣-安德鏡頭下的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些東西對 #外國人 來說很有趣,有些東西對 #台灣 人來說似乎非常危險和可怕。 你知道是什麼嗎? 今天我採訪了一位幫助數百萬在台灣生活、甚至出生台灣的人更認識台灣。 是的,台灣的一部分是那些與永無止境的住宅區相連的繁華大城市……但它們永無止境嗎? #山 上有很多地方沒有人居住,沒有人去,但是一...

台灣禮物外國人 在 G理小姐&山姆先生|投資理財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1:53:46

I'm Sorry!!! 因為上次發文的順序排錯了,導致版面亂掉了​ 這次重新再發一次,並送上 G理本人照片一張賠罪🤣🤣​ ​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們今年2021年初互送的生日禮物-一張意義非凡的股票​ (之前只有送股票,但這次送真的摸的到的股票😽)​ 不是在券商裡面,而是真的可以將它掛在牆上的一幅畫...

台灣禮物外國人 在 安娜到處走 | 德國闖關記 | TW->D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1:27:45

Anna goes around 愛情的考驗 (8) - 結婚登記 終於要到登記結婚的日子了!登記日前2天我收到了裙子,也拿到了花束。因爲花束是在太美了,而且鮮花的保存期限有限,剛好那幾天天氣都比較陰暗,我們決定如果天空一轉晴,我就快速妝髮,我們快速換好衣服(K的西裝其實是工作面試時穿的西裝,不是...

台灣禮物外國人 在 娜卡溫溫Nana 日文學習✖️日系風格設計✖️日常生活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50:59

Nana京都留學回憶日記-1🌸 ⁡ 回想起那個充滿記憶點的京都生活,現在仍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是第一次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一個人到國外、一個人去旅行。那個時候的我不懂得害怕,只知道自己很想去看看外面,想去瞭解日本這個國家,想要更擴展視野。然而那時的我日文雖然學了兩年,偶爾會和日本人聊天,但...

  • 台灣禮物外國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7 21:04:42
    有 1,171 人按讚

    因為fb觸及率的差異,所以我把原文po在自己粉專才能讓更多人看到,並且加了更多照片。尤其是最後四張照片是我二十年前在台灣的首次媒體報導。年輕時期的裸奔者跟現在的內觀者比較起來,彷彿是完全不同的人格。但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永遠不停的改變,無常,無常,無常。

    我剛從內觀中心結束當十日的法工,我覺得那是很美好的經驗,想要跟大家分享

    當你是去當內觀學員時,你過得像是比丘的生活,每天要做的功課只有不停的打坐去修練平等心跟開發身體每個部份的覺知。肚子餓了去食堂會有法工已經做好食物免費讓學員使用。

    參加內觀課程是全程不用收費的,所以得靠自願的法工來服務學員們,為學員們煮食物,整理園區。內觀中心在世界各地的運作全部都是靠著法工自願服務。

    你或許會問,那為什麼法工會做沒有薪水的付出?以我自身的例子來說,當然是因為我從中得到了利益,所以才會心甘情願來服務學員。而這個利益是完完全全超越任何金錢所能給我的。

    我是個商人,我做任何事情都會評估有沒有值得我時間的投資報酬率,畢竟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 尤其我有一個奉行的原則。就是無論我做什麼事,我一定會問自己:「有沒有學習?有沒有貢獻?以及好不好玩?」

    而在內觀中心當法工服務就是以上這三項都有,而且非常好玩。

    像學員那樣一天打坐十幾個小時的生活型態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在真實生活中我們必需要工作賺錢養家,不可能整天只有打坐,打坐完就已經有食物擺好在你面前。

    反而當法工是可以學習把平時的修行方法帶進日常生活中

    以我當過二次的廚房法工的經驗來舉例,我們廚房的6~7人小組每天要五點進廚房,在六點半之前煮好六十多人的早餐,還要洗大量的鍋碗瓢盆。過沒多久又要準備下一餐了。

    一整天的工作量其實不輸給平常上班的時數,但會每天安插法工跟學員一起共修至少三小時的時間。當法工最大的樂趣在於可以學習如何處理很多平時不會使用的原型食物。像我學會了如何處理山藥,牛蒡,芋頭,南瓜,苦瓜,冬瓜,並且還學會了搭配枸杞,當歸,小米,糙米做成各式各樣不同變化的素食料理。也學會了如何炒芝麻醬跟辣椒醬。或是用檸檬皮做成酵素可以拿來清潔地版或作成洗碗精。 這些對上一代來說是稀鬆平常的常識,到了現代卻已經漸漸失傳。

    因為現代的社會結構分工越來越精細,一個擁有很高學歷的知識份子或電腦工程師或許在他的領域很強,但可能卻不會自己去菜市場買菜煮成三菜一湯。我們看似擁有很高的薪水,在社會上擁有不錯的地位,但卻是個生活白痴,不懂如何真正的生活。

    而我們當法工總是會有老一輩的法工帶領我們,他們就像是生活智慧王的活寶典,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生活智慧是很珍貴的經驗。我覺得是很好的傳承。

    來這裡當法工,我不只是服務學員,我其實學會了生活的藝術,我學會了可以先把高麗菜跟香菇炒好,再加入飯鍋跟白米一起煮的新作法。 我學會了洗飯桶時殘餘的白米飯不要丟到垃圾桶,可以灑在地板上等麻雀來大快朵頤(順便娛樂自己)。我學會如何用香椿的嫩葉打成醬汁做香料。我學會了原來煮紅豆湯要前一天晚上開始先把紅豆泡水,因為紅豆是全部的豆裡面最難煮熟的。 而類似這樣的學習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讓我讚嘆生命的美好。少了手機社群媒體的外界干擾,只有專注在跟自己的連結,光是用手洗衣服曬衣服也可以品嘗簡單生活的美好。回到原始的生活型態才是真正在品味生活,才是生活的藝術。

    除了學習生活,從法工服務中我學到另一樣寶貴的禮物。我再舉一個親身的例子,因為只有自己體驗過才能稱之為真正自己擁有的智慧。

    因為疫情的關係,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公共餐具,原本是自助式的早餐跟午餐,改成讓廚房法工為學員們服務,讓法工為學員們夾菜。有些學員會吃第二盤,所以我們必需像餐館的服務生一樣隨時待命幫他們夾菜。要等他們學員們全吃完,我們法工才能吃。

    我原本以為我會討厭這樣的等待,畢竟我這輩子總是處於一個消費者的心態,我在過去一向最討厭的就是浪費時間的等待,像在過往我去餐廳之前都會先打電話點菜,確保我一到餐廳食物已經好了。

    這樣自以為很有效率的生活習性,其實是給身邊的人很大的壓力。

    沒想到這次在這裡的十天服務,我學會了在等待之間也可以睜開著眼睛修行內觀,外表看似在放空,其實我保持著警覺,正在掃描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感受。如此一來,等待的時間就變得一點也不無聊,反而還學會了一個新的技能,讓自己可以處在什麼都不做的待機狀況,讓自己停留在省電模式,而不是讓自己的腦袋一直空燒。

    現代人只要一有任何空檔就會拿起手機,讓自己一直處在一個很焦慮的狀態。我以前也是一天要使用十幾個小時的手機,如今我已經漸漸沒那麼依賴手機來娛樂自己。就算是只有自己一人的獨處,我也學會不那麼的焦慮。

    當法工的另一個很大的益處是你可以體驗到「無我」,在這裡服務學員時,我們卸下平常在社會上職稱跟自我的驕傲。來這裡我保持著虛心請教的態度去認真學習廚房的每一個細節,叫我切菜,掃地,拖地,洗碗倒垃圾我都樂意去做,畢竟在家裡也都是我在做這些事情,所以我沒有太大的適應問題。 就算處理食材的方法錯誤被組長訓斥了我也是虛心接受,畢竟就是學習嘛。

    但在我第二次當法工的第一晚,我受到了震憾教育。在內觀課程中,舊生們是沒有晚餐可以吃的,他們唯一可以喝的就只有檸檬水。可是因為第一天晚上我那負責擠檸檬水的法工同事沒有把比例弄好,所以份量不夠四個舊生們喝。

    當第四個舊生(剛好是外國人)進來食堂要倒檸檬水時卻發現水壺已空,我手指了牌子,用英文對這個舊生說:「不好意思,這個檸檬水是給舊生優先」

    「但我就是舊生啊」這個外國舊生動了怒氣,對我兇的態度,好像我就像是個餐館做錯事的小服務生。

    我的天啊,我的人生已經當了十幾年的董事長,也常去各大學校或商周學院當客座講師,到處總是被禮遇被尊重。 突然被這樣兇,我還真的突然無法適應,甚至心中生起了對這位外國舊生厭惡的感覺。

    「I am sorry」當下我只能低頭跟他道歉,但心中有股翻滾憎恨的情緒

    事後我反省自己,其實是我的同事弄太少檸檬水,以及前一位舊生喝了太多的檸檬水,才會導致他生氣對我兇。其實他生氣的並不是針對我,而是我自己把自我看得太重。是我無法接受自己講出道歉的話。

    人在社會上累積了足夠的經歷會夠旁人捧到自我膨脹,這會讓自己變得容易自我滿足,這樣會很可惜,因為會失去了客觀視野去看待事情。

    而法工在內觀中心這十天的禪修跟學員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晚上九點學員下課後,助理老師會帶領我們法工們做另一種禪修的方法,慈悲觀。慈悲觀讓我們這些有服務的法工可以學會發送慈心給學員們,給自己,以及給所有這世界的人。(達賴喇嘛的書中有提到他每天早上做四小時的慈悲觀,難怪有他在的氣場就會充滿了慈愛)

    當我練習了十天的慈悲觀後,在內觀的第十天可以說話時,我再次找那位沒有喝到檸檬水的舊生談話,這次心中帶著慈悲心,對他說:「I am sorry,第一天沒有給到你檸檬水,想到那是你唯一可以吃的晚餐卻沒得喝真是太可憐了,你有發現我從第二天開始都有倒給你多一點嗎?」

    他露出了微笑說:「有,我有發現你都特別倒給我很多,謝謝」

    同樣都是講Sorry, 第一天的sorry是心口不一致,而第十天的Sorry是真心誠意的sorry, 所得到的回饋讓我心中感覺卻是有很大的差別。 我想這是我這十天帶回給自己的禮物。

    我把這次被兇的寶貴經驗用來隨時警惕自己不要過度自我膨脹,畢竟我的人生走到下半場已經很難得被兇了,這是很難得的經驗,讓我可以把自我self-ego給縮小一點點,也是我帶回家的最棒禮物。

    我想,我的老年生活應該會過得蠻不錯的,因為我在我的中年之旅有刻意的在學習讓自己轉換個性,用與年輕時期完全不同的思惟去看待人生不如意事,成為一個人人跟我相處都覺得是舒服溫暖的智慧長者。

    願有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能有意識的在你的中年之旅好好進修,在人生下半場開始前就提前佈局讓你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註:內觀中心很缺法工哦,如果你之前已看了我文章參加過學員十日課程的話,那我會建議你去嘗試當內觀法工,會得到不一樣的超能力哦。

    (本文天下雜誌稿費捐給六龜法邁內觀中心)

  • 台灣禮物外國人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6 12:03:23
    有 15 人按讚

    台劇史上最大規格的巨作《斯卡羅》你看了嗎?!!! 帶大家認識幾位主要角色~~~

    --走讀台灣--
    【斯卡羅的「卡司(cast)」之二:必麒麟、劉明燈與卓杞篤的速寫】
    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必麒麟(William Alexander Pickering,1840年-1907年)

      有「台灣通」之稱的必麒麟,在西元1864年就來到台灣,由於有很好的語言能力,也時常扮演西方人和漢人通譯的角色。六月時,美國艦隊還在計畫進攻龜仔甪社時,就有人向李仙德推薦請必麒麟協助。

      八月初,必麒麟受李仙德之託,透過龍鑾社人的協助,經過一翻折衝,先帶回杭特夫人的遺骸。李仙德於九月隨劉明燈出兵南征的過程中,原先的漢人翻譯建議李仙德不必如此大費周章和不見得會同意他的清朝官方、原住民周旋。李仙德便請必麒麟向劉明燈確切翻譯與傳達他堅定的意志給總兵劉明燈。

      因為這兩件事,必麒麟獲得李仙德的充分信任,更因為對台灣地理環境的熟悉,能提供他適時的建議。李仙德說「我很慶幸有他陪伴,因為他不但深諳這區的地理、居民及他們的語言」。因此,後來在十月十日早上李仙德和卓杞篤在出火的和談會面,也是由必麒麟陪同。

    劉明燈

      因為得到福建巡撫的授權,九月初李仙德親自到台灣,要求出兵討伐。時任總兵的吳明燈,是台灣最高軍事統帥,自是無法逃避。因為面對剽悍的「生番」,加上當時自枋寮以南幾乎是完全未開發之處,原先打算採取拖延戰術的劉明燈,最終還是屈服在李仙德的堅持下,態度也漸漸轉向領軍出兵攻打肇事的原住民部落。

      九月十日清軍自府城出兵南下,李仙德也親自隨隊,時值季風盛行無法取到海上,但陸路沿途險阻,期間更因道台(台灣最高行政長官)未能提供充足的經費,後來歷經五天艱苦行程,才終於抵達琅嶠。如今,車城福安宮廟門左側牆堵上的「劉明燈統帥過福安村題名碑」,就是這趟遠征的最佳見證。

    卓杞篤

      與李仙德和談締約的原住民代表卓杞篤,是十九世紀中,瑯𤩝地區排灣族斯卡羅政治領袖,瑯𤩝十八社的大頭目。十月十日,雙方在出火舉行了歷史性的會談。面對李仙德的質問,身材不高,但肩膀寬厚,體格結實的卓杞篤展現了不卑不亢的堅定態度。李仙德如此形容卓杞篤:” His physiognomy was sympathetic, showing great strength of mind and indomitable energy(他的面容親切,卻展現了強大的意志和不屈服的能量)”。雙方後來締結所謂的「南岬之盟」,卓杞篤保證日後在其統領範圍內,一定會提供發生船難白人的必要協助。

      卓杞篤後來與李仙德也發展了不錯的交情,1869年,李仙德再訪卓杞篤,還準備了一些禮物給卓杞篤,還將原本只是口頭約定的南峽之盟以文字記錄下來。1872 年李仙得第三度拜會,卓杞篤對李仙德說,「希望每年我們都能見上一面,不然我越來越老了」,但這是兩人最後一次會面。

    事件之後

      羅發號事件中,看到西方人的決心霸氣、清朝的虛與委蛇、原住民的直來直往,但是也開啟了外國人,特別是日本,對台灣東部的覬覦,因為不久之後的牡丹社事件,可說是他們企圖併吞台灣的序幕。

    (斯卡羅的「卡司(cast)」之一,刊登於8/30)

    #走讀台灣
    #斯卡羅
    #婦女專欄

    --------------------------------------
    更多文章與新知~請上紫丁香官網:
    https://new.lilac.org.tw/

  • 台灣禮物外國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2 18:09:23
    有 664 人按讚

    意外的善緣#小鎮看世界

    一天早上我剛起床,剛吃完早餐的老二跑進來跟我說「媽媽,(民宿)樓下有外國人耶~」
    「喔~那你有跟他們打招呼問好嗎?」
    「沒有,他們皮膚是比較黑的那種…」
    「喔,也許是來自東南亞或是中南美洲地區?那你可以問問他們是哪裡來的呀~~」

    老二跑了下去,回來說「媽媽,他們說他們住台南。」
    「他們現在當然住台灣呀,不然你用英文問問看,他們是哪個國家的人?」

    又過了一會,老二跑回來喊「India,媽媽,是India,有2個人中文很好,另外兩個不太好。」(喲~觀察力不錯)

    「是印度耶,好酷喔,他們應該是在台灣工作,你想跟他們一起合照紀念嗎?」我把手機遞給他,讓他要就自己去試試。

    老二拿了手機跑下樓,又過了幾分鐘,回來把手機拍的合照拿給我看。

    原來是一對印度夫妻帶2個孩子,他們原本在餐廳吃早餐,為了跟老二拍照,還特地移動到客廳坐在沙發上很正式地拍照,老實說,我以為應該就是當場隨便拍一下,沒想到他們對一個小孩子的要求如此重視,很是感動。

    相逢自是有緣,老二說想送個小禮物給他們,我們翻找了包包,找到一個平安香包,他拿下樓去,遞給印度爸爸,說要送給他,保佑平安的(當然是說中文),還好印度兒子翻譯給爸爸聽。然後我也趕緊下樓去,他們住在善化,剛好我婆家也在永康,很自然就聊起來。

    原來他們已經來台灣18年了,印度爸爸是做蔬果研究的,兩個孩子都在台灣出生的,孩子的中文都很好,趁開學前全家到台東旅行,今天要回去了。

    回到房間後,我跟孩子說,這位爸爸是博士呢(他們印象中博士=聰明),
    「但能夠被國外聘請去工作,肯定是非常優秀的人才可以,可不是一般的博士喔!」

    就在我們講話時,門外傳來敲門聲。打開一看,是印度大兒子,拿了一包印度餅乾點心說要送給老二(禮尚往來?),還附上一張印度爸爸的名片,然後跟我們告別。

    我一看名片,印度爸爸原來是昆蟲專家,在台南善化的世界蔬菜中心工作(孤陋寡聞的我竟以為只是個農產中心之類的),後來查了一下world vegetable center,哇嗚,亞蔬竟然是全球知名的蔬菜研發機構,在國際間享有極高聲譽…

    以下介紹整理自維基百科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是居於世界領導地位的國際農業研究機構,旨在培育優良蔬菜品種、促進高營養價值蔬菜之生產與消費,以消弭開發中國家之貧窮與營養不良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發生飢荒問題,急需大量糧食養活日益增加的全球人口,1971年由台、美、日、韓、泰、越南及菲律賓7國政府及「亞洲開發銀行」共同設立,亞蔬中心最後將總部設在台灣。

    亞蔬中心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蔬菜種原保存庫。至今蒐集超過來自一百五十五個國家、超過六萬品種的蔬菜種原,在國際農業界之地位備獲肯定。

    因應對抗氣候變遷的研究我覺得很有趣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成立之初,就以幫助熱帶貧窮國家為主,多年來推出很多適應當地環境的蔬菜,這些作物因較能夠承受高溫氣候,恰與對抗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的研究方向吻合。在極端氣候效應下,針對環境議題,除了耐熱,面對旱、澇等環境,過於乾燥或潮濕所帶來的病蟲害,都是未來作物品種改良研究的重點。

    此外,由於自然災害頻仍,亞蔬中心近幾年來也積極投入「救災種子」計畫,協助災民在自然災害發生後迅速復耕與重建。目前經由「救災種子」協助的範圍包括遭受南亞海嘯、莫拉克風災和海地震災等所侵襲的區域。

    長知識了,多麼了不起的研究中心(敬禮)...

    #原來在鄉間小鎮也可以看世界啊~~(吶喊~~~)

    #東漂日記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