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北市免費培養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市免費培養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市免費培養土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智在家鄉】手機也能巡田水!物聯網耕種超節電 關渡精準施肥稻作好壯壯 2021-01-26李 映萱智慧家鄉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王佐銘、程子奕、呂怡潔、胡照鑫、李盛雯/新竹報導 國內農業就業人口逐年減少,年齡層也有老化趨勢,為了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吸引青農們回流,2020第三屆聯發科技「智在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廣告與「圖文不符上課囉」合作播出 版塊 Block Studio 首度開課,和你分享 #動態特效網站 的設計秘訣! ▹▹▹ http://bit.ly/webdesign77 課程以版塊團隊的核心設計流程 #動態回推設計 及 #大量實際案例,帶你: ☑️ 掌握版塊的網站佈局思維,培養對動態...
-
台北市免費培養土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6-20 19:00:14本集廣告與「圖文不符上課囉」合作播出
版塊 Block Studio 首度開課,和你分享 #動態特效網站 的設計秘訣!
▹▹▹ http://bit.ly/webdesign77
課程以版塊團隊的核心設計流程 #動態回推設計 及 #大量實際案例,帶你:
☑️ 掌握版塊的網站佈局思維,培養對動態特效的敏銳度
☑️ 擴展思考面向,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厲害創意
☑️ 學會配置動態特效,提升網站吸睛度
☑️ 雕琢網站設計細節,帶給使用者更驚喜的體驗
課程募資優惠中,6/25 前只要 2400 元 #現省800
6/16 前購買再享早鳥好禮 #設計工程協作檢核表
立即加入課程,跟著版塊一起用動態特效,點滿網站視覺創意吧!
▹▹▹ http://bit.ly/webdesign77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圖文不符上課囉/版塊 Block Studio 」立場。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白噪音 #助眠音樂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0:53 「動態特效網站課程募資 」廣告段落
01:54 什麼是白噪音?
02:30 白噪音的隔音原理
03:03 噪音其實不只白色的!
04:11 海浪聲、下雨聲,那些也是白噪音嗎?
04:51 聽白噪音其實也有缺點?
06:01 對抗噪音還有其他方法
06:57 待在全世界最安靜的地方,是什麼感覺?
07:58 我們的觀點
08:35 提問
08:51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白雜訊:https://bit.ly/3gGLw6C
→Sound Masking vs. noise cancellation:https://bit.ly/2TLTe6z
→雜訊的顏色:https://bit.ly/3vEFyHL
→免費讓耳機變好聽,音質升級的實用攻略!-Burn in煲機方式: https://bit.ly/2SMifyn
→耳機變好聽的小秘密-煲機 (RUN-IN):https://bit.ly/3gCUSAp
→研究:收音機、電風扇具類似「白噪音」作用 有助提升睡眠品質:https://bit.ly/2SG4KQW
→哪種白噪音最好睡? 超意外!網一致推這聲每聽必睡:https://bit.ly/2TOj2Ps
→科學人的解釋:https://bit.ly/2SOUjdN
→待在世界上最安靜的地方是什麼感覺?:https://bit.ly/3gGXLjP
→睡眠:BBC教你戰勝失眠和焦慮的九大技巧:https://bbc.in/3wIJKYt
→白噪音可助眠~這3種潛在影響要注意:https://bit.ly/3xNe5W3
→ 白噪音的缺點是什麼?你一定要學會避開這 4 個【潛在危機】:https://bit.ly/3xuboYY
【 延伸閱讀 】
→為什麼你對某種聲音特別火大 科學有答案 - 天下雜誌 :https://bit.ly/2TP9ELk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
台北市免費培養土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07 19:00:16本集廣告與「DeFit」合作播出
🏃🏻♀️ 想要輕鬆獲得跑步距離嗎?
DeFit 是一款能替你跑步 ,而且完全免費的 App✨
手機照常使用,介面簡單,一鍵開跑!
趕快來下載 DeFit ,擁有你的虛擬跑者!
#DeFit #GoogleFit
下載 DeFit:https://defit.app
官網: https://defit.dev
DeFit YouTube 頻道:https://defit.video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DeFit」立場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21 「DeFIt」廣告段落
02:13 發生了什麼事?
03:42 瑞莎和桃園市府的回應
04:58 鄉民的反應
06:06「體協」究竟是什麼?
07:17 大家為什麼討厭體協?
08:30「體育改革」的訴求
09:21 體育改革的困難
10:30 我們的觀點
11:29 提問
11:55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關節
|腳本:關節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瑞莎臉書貼文:https://reurl.cc/OXOQrX
→《瑞星 Rising Star》韻律體操發展計劃:https://bit.ly/2PWex3S
→瑞莎訓練台灣韻律體操選手募千萬 被控挖角搶功、帳目不清怒反擊:https://bit.ly/3tqGpL7
→瑞莎無酬在龍潭區培養選手,帶來的資源足夠打破既有體系:https://bit.ly/3nQbl6r
→瑞星韻律體操 臉書貼文 :https://reurl.cc/Q7MNE5
→體育協會的成魔之路:https://bit.ly/3nRlL5H
→修整後的《國體法》老爺車,一路順風?:https://bit.ly/3xOfsEx
→林佳和/體育改革的抉擇:更多國家控制?更多社會支持?:https://bit.ly/3eWjGRN
→焦佳弘/國體法上路後⋯⋯報告體育署長,前方還有魔王關:https://bit.ly/3o04zuY
→《國民體育法》修法—健全我國體育運動發展環境:https://bit.ly/2Sr8ogR
→體協改選不敵舊勢力 半年改革喊假的:https://bit.ly/3xZiEgT
→鄭文燦:瑞莎沒向桃市府申請任何經費:https://bit.ly/3tsx99g
→體改高層互灌三千多人頭會員判「緩起訴」 北檢:已經罰最重了:https://bit.ly/3h7FtJ4
【 延伸閱讀 】
→體育協會的心內話 :https://bit.ly/3uoLQM3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台北市免費培養土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智在家鄉】手機也能巡田水!物聯網耕種超節電 關渡精準施肥稻作好壯壯
2021-01-26李 映萱智慧家鄉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王佐銘、程子奕、呂怡潔、胡照鑫、李盛雯/新竹報導
國內農業就業人口逐年減少,年齡層也有老化趨勢,為了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吸引青農們回流,2020第三屆聯發科技「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團隊「走向里山一家當關」與「小草」,用智能生產及智慧管理進行定時、定量計算處理,精準投放肥料與水,農民只須在系統上操作,就能種好菜、育好果,大幅降低人力、減少資源消耗,為家鄉農民有效地控管田地。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計,台灣農業就業人口有近20%年紀超過65歲,且扣除政府補助,農民月平均收入不到1萬元。「走向里山一家當關」綜合所學與在地實務經驗,加上科技和創意,研發出「SOLOMO永續稻作技術田間管理決策平台」APP,幫助農民建立生產SOP,增加農業產量,提升農民所得。該平台代表意涵為:SO(社群)、 LO(在地)、 MO(行動),團隊成員從家鄉關渡平原進行實驗改良,結合在地團體、農田水利會,擁有10年關渡平原生態的相關資料,經過AI大數據分析、交叉比對,可精準施肥、用水管理、預估採收時間及產量,避免資源浪費。
團員何榮旺與何永山父子,祖輩皆在台北市北投地區務農,見證了都市變遷下的產業更迭與興衰。雖然從父輩起因都市計畫變遷不再務農,仍然心繫農業,轉而投入七星農田水利會。他們發現,過去農民覺得肥料灑越多越好,事實上少量施肥跟用水,反而能讓稻子扎得更深。
團隊自信分享,曾把稻田分成兩部分來試驗,一邊使用SOLOMO永續稻作技術,一邊則遵循舊有稻作模式,有次颱風天突襲,使用系統的那半邊稻田完好無缺,另外半邊稻作則被颱風吹得連根拔起、東倒西歪。SOLOMO也獲得「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等農業技術、大數據資料專家認證。
何榮旺說,除了增加農民收益和友善環境的前提下,以水稻強化栽培(SRI) 技術和關渡平原做為市場區隔指標,打造專屬北台灣特有水質環境的優良稻米品牌,進而推廣至其他地區,進而吸引青年洄流返鄉,傳承農業文化。
他們規劃用1年的時間來驗證SOLOMO的AI大數據演算法和功能,後續再上架推廣。未來APP將擴充田間用水施肥、微氣象等功能,並加入田間紀錄、管理、教學。未來將藉由全台17個農田水利會推廣「SOLOMO 永續稻作技術田間管理決策平台」計畫,加速「七星SRI稻米產銷專區」成立,將「七星模式」由台北市關渡平原,推廣至全台灣稻作生產地區。
另一組參賽團隊「小草」,除了看重智慧農業的發展,也關心城市冷氣用量帶來的環境災害。為了降低冷氣用電、提高農業產能,團隊打造「物聯網自動灌溉與排水系統」,應用在屋頂可為大樓降溫,在溫室與農地可發展智慧農業,助農民達到精準施肥及用水,為孕育我們的這塊土地節約能源。
隨著物聯網在農業上的蓬勃發展,聰明的農業應用越來越受到重用。該系統運用感測系統監測土壤品質,導入物聯網技術與地下水排水系統,將採集農業生產現場的光照、溫度、濕度等參數訊息進行數字化和轉化後,傳輸到自行開發的物聯網IoT平台進行整合,以遠程監控即時了解農產品生長狀況。
他們在農地建設多台攝影機,系統結合氣象與雨量預測,不僅能即時偵測土壤灌溉時機,下雨時會啟動馬達保護機制,關閉灑水功能並進行排水,解決了以往梅雨季農作物根部淹到腐爛的問題。為了讓更多人參與此計畫,該團隊在政府的在職訓練課程中公開零組件與程式,製作教學手冊與電子檔供全民DIY,也讓民眾免費申請團隊所開發的物聯網平台。
「小草」團隊分別在高雄、桃園、中壢與台南設置示範基地。其中在高雄的智慧農地,團隊建立地下暗渠排水系統,當下大雨或土壤施肥鹽份過高時,能自動排出多餘水分及鹽分。自動灌溉系統則是用50瓦太陽能板供電,能將水跟肥料直接傳到植物根部;肥料的控制上,除了土壤酸鹼度與電導度的監測外,更可掌握植物氮、磷、鉀生長要素,透過數據即可得知植物需要吸收的養份。
另外,團隊與嘉義溫室業者已合作2年,透過綠屋頂設計,屋頂打造物聯網自動灌溉與排水系統並結合太陽能供電,建構出一套不僅能滿足種植與克服屋頂限制的基本需求,還能達到即時監控與節約能源的自動化屋頂種菜系統,達到保水、排水、自動灌溉、降溫等種植需求。經過團隊實測,在屋頂種植有機蔬果,使室內外溫差有5至10度,只要室內比屋外低1度,即可省電6%。
此系統使用數據上網,結合物聯網,可以將空氣與保水層溫、溼度、土壤酸鹼度與電導度、氮、磷、鉀連線上網紀錄數據或存取於SD卡;還可透過網路遠端遙控物聯網設備,啟動相關設備,例如打水、霧化等自動化功能,以便及時控制效果,讓需常遠行的種植戶也不用。
該團隊希望透過政府職訓課程,與更多對物聯網有研究、從事農業的人進行交流,爭取更多教學單位合作,培養更多人才為家鄉做出貢獻。團隊認為,這套系統導入的排水系統,可對抗乾旱及洪水天災,除了國內推廣,希望未來可推廣到自然災害較頻繁的國家,透過國際間的分享,達到全球化的應用。
附圖:▲團隊使用SOLOMO APP在關渡平原進行實驗。(走向里山一家當關提供)
▲團隊在示範基地使用「物聯網自動灌溉與排水系統」。(小草提供)
資料來源:https://cnews.com.tw/195210126a03/
台北市免費培養土 在 林家興 Alfred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女生要當兵嗎?一個預官的反思與建議。
#女生應該當兵嗎? #我們真的要上戰場 ?
#不怕排長帶你們衝哎哎哎步槍兵人勒
好友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前天在節目上公開提到恢復徵兵制以及女生可服義務役,也引起和王浩宇議員之間的論戰,這是個很好的公共政策議題,事後和她及其他幾位朋友也對此有所討論。
身為剛教召回來、戰事發生時要帶著後備部隊衝第一線的步兵預官,也想藉這個機會談談實務面自己看到的問題,與提供改革解方的思考。
先講結論,我支持 #朝全徵兵制方向 去思考改革,為什麼?
落實全民國防、軍愛民民敬軍,也要民先懂軍啊。
➽
1⃣️ #徵兵募兵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我國從過去到現在實行的兵制嚴格來講其實是「#徵募併行制」,國防部以前也發布過新聞稿澄清外界以為國軍要進入「全募兵制」的錯誤看法。實際上依照《兵役法》的相關規定,83年次以後出生役男仍依法服4個月常備兵役軍事訓練,也是屬於徵兵制義務役的一環。
上次推行的兵制改革主要是著眼於加強常備部隊的專業戰力(就不會一直在訓練新的一年兵時間到又退伍造成戰力青黃不接),因此常備部隊也走向全志願役、專業化的「募兵」方式來吸引專職當兵的人,只能說這些都是在「#徵募併行制」的框架內所做的調整。
但巧芯所提到的「徵兵制」就稍微不太一樣了。
嚴格來說,男女都要當兵屬於「#全徵兵制」,就是除了專業職業當兵的人以外,所有國民不分性別都要服兵役的義務役,並接受長期(1-3年)的軍事訓練,除了貫徹全民國防的精神戰力,也是實務上讓「國防軍事」落實到全民的生活中。舉例來說,以色列🇮🇱、挪威🇳🇴等國家是實行「全民皆兵」,男女都要服義務兵役,而且是偏向軍事的,#女生也要拿槍打仗。
以色列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是因為它強敵環伺、屢戰屢勝的關係(還有IG上很多...以色列女大兵?),挪威在2013年國會投票通過時除了防範俄羅斯以外,有一個很大的目的是 #推動真正的男女平權,也使得挪威成為第一個強制兩性服役的歐洲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家。瑞典🇸🇪也在2017年宣布恢復徵兵制,且徵兵不分男女,理由同樣包括 #促進軍中性別平等。
其他實行義務徵兵制且強度比較高的國家包括南韓、瑞士、新加坡、越南、泰國(抽籤徵兵)等等,役期從一年、一年半到兩年不等。就連法國都在去年重啟兩階段的徵兵制(但內容多樣包括社工服務等)。以色列則是男生3年,女生2年,超硬。(不過以色列今年七月才剛正式宣佈男性役期從32個月調降到30個月,女性一樣24個月,許多軍方將領反對認為會造成人力短缺)
美國🇺🇸歷史上一向是承平時期採取募兵制,戰時改為徵兵制。不過,韓戰結束至北部灣事件,兵役登記系統繼續徵兵,1954至1964每年大概140,000連冷戰平時美國還是有繼續徵兵的動作。(感謝 #方恩格 提供補充)而美軍徵兵的對象男女不拘,不過目前還有少數戰鬥工作不對女性開放。
有很多的聲音認為台灣的兵役與後備制度應該改革,要改什麼?
➽
2⃣️ #後備現在是什麼狀況啊喂
台灣社會對於國軍的看法以及在陸軍當中服役的經驗觀感網路上很多,這裡就先不展開。
美國人其實近年來講了很多次認為國軍後備戰力不足、應該改革的情況,請自己參閱(bit.ly/3ieOUU2),儘管美國人有他們自己的國家利益考量,但內容很多地方我認為是值得參考的。
(之前寫《中共攻台大解密》而在台灣有一定知名度的美國軍事智庫研究員易思安 Ian Easton曾經在蘭德撰文寫過〈Transformation of Taiwan's Reserve Force〉,有興趣的可以參考,bit.ly/3l0xRGO)
近期的《新新聞》也出了一篇專門談後備制度改革,大家可以先看看(bit.ly/2SmeFr7),包括國防部長最近說後備要優先召集一年義務役....但這群人數量已經從69萬人下降至47萬人,軍事訓練役則將逐年成長,到民國115年(2026)就會消失,接下來還有少子化的問題,如何保持後備戰力?後備戰力又有無必要?
政府看起來現在在做行政制度調整的準備,要加大投入資源跟提升後備位階,但對我一個第一線的排長來說,重視的還是實際訓練內容以及士兵的戰鬥認知有沒有跟上。
先講一下自己的體驗。
以前大家普遍認為回去教育召集就是重溫「陰間」生活、上課很涼等等,甚至很多人一接到教召令就買機票出國或是跟公司報出差來逃避⋯⋯個人非常反對這種作法,不只愛不愛國的問題,而是這會傷害台灣整體的軍心士氣與實際戰力,近年國防部有對此作出一些改革來限制,很棒。
平均來說現在是退伍後八年內會召集至少兩次,每次一週(軍士官七天、士兵五天),而我這次回去已經很充分感覺到跟以前不一樣,實戰科目很多,滿滿的行軍、操課與打靶,沒有什麼休息時間。不只是帶隊的義務役軍士官,接訓協訓的志願役軍士官也非常辛苦(感謝他們為國辛勞)(敬禮)。坦白說,確實讓我感覺到兩岸情勢是真的緊張,為什麼?
中華民國在台灣目前是一個 #海島國家 的狀態,過去到現在的防衛指導主要都是「嚇阻+殲敵於海上&灘岸」,很多聲音都認為「加強海空軍實力就好,一旦海空軍打光讓老共上岸就完蛋了,也沒什麼好守的;而過去大陸軍主義在新的情勢下也應該被揚棄⋯⋯」
這些說法都不是沒有道理,也因此台灣的海空軍無論在裝備、素質以及國際交流等層面確實都是很優質的,陸軍尤其是一般部隊普遍就稍微辛苦一點。但近期兩岸緊張對峙的情況以及當時在部隊裡接收到的一些資訊跟訓練內容,其實都讓我感覺得到國防部確實有認真陸戰的心理與實際準備。國軍當然也不是笨蛋,五六年前服役時陸軍訓練的科目主流就是城鎮戰為主了,但一直沒有引起社會的重視。
除了大家都認為戰爭似乎很遙遠以外,沒有全民皆兵也導致軍民分家,人民不關心軍務,如何熟悉與落實全民國防?陸軍才是跟廣大民眾比較相關、也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
➽
因為不能詳述後備的真實狀況以免洩露軍機,直接講小結:
a.#戰時接到動員令要不要裝死?
我和同為預官排長的朋友都會建議你最好要出現才比較可能活下去,不要以為躲在家裡會很爽。
戰時一切軍管,躲在家裡等被炸/等投降不一定比較好,更不用提被憲兵or警察抓走軍法審判以及失去反抗的機會。
雖然也有論點認為不要拿槍以免在戰時被當成軍事人員攻擊,但我個人是反對甚至有點鄙視這樣的看法,命運要自己掌握,槍在手比任人宰割好。
b.#後備部隊戰力如何?
身為要帶兵的軍官....坦白說,後備部隊扣除志願役幹部以外,整體戰力的訓練還有不小的加強空間。其實就我的感受,如果是在被入侵而被迫要防守的情況下,我所在的部隊 #戰鬥意志都還算堅定,但技術的部分,主要還是訓練時間太短以及間隔太長,所以不夠熟悉戰鬥技巧與進入那個「知道自己現在是要上戰場的戰士」的狀況,這也是國防部從去年底開始就加強教召訓練內容的原因,現在已經沒有什麼「血濺車籠埔、魂斷金六結、歡樂斗煥坪」這種事,基本上到哪裡都是一個 #血濺魂斷 的狀態,後備的實力有在增強,這一點要再次給國防部與基層幹部們掌聲。
c.#後備部隊的任務?
其實有同樣是後備部隊的一些預官、士兵有在網路上講他們接收到的大致任務內容,我覺得國防部可能要好好巡邏一下。但是就內容而論,本質上就是兩個字「守土」(少部分會有別的任務),而目前的後備部隊如果要按時完成這些任務,我認為訓練跟準備是稍嫌不足的(主要是戰鬥,其他還好),從動員、集結、整隊、領裝、動員、了解任務到實踐任務內容,特別是任務性質的關係可能會影響到部隊的信心,那平時的戰鬥意志培訓、尤其是作為底氣的戰技訓練就很重要,才能在戰時發揮戰術價值,不是單純上去當砲灰。
昨日也看到新聞國防部長表示已經研擬改革方案,將加強召訓天數與頻率,這是對的方向,但我更期待訓練科目內容能否更靈活、符合現實。
之後的訓練建議科目上還是要變成「#任務導向」,而不是為教召而教召、科目本身強度變強而已。戰場的經營、熟悉以及實地跑一遍大地,都有助於戰時真正要上場時的信心、存活率與任務成功率。
➽
3⃣️ #台灣兵役制度該怎麼改
a.#心態與內容:
我覺得在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大家常常把「當兵」這個詞窄化為「#拿槍上戰場」,也因此一談到「女生要當兵」就引起很多爭議,但其實軍隊有非常多其他事情可以做,幾乎也涵蓋社會上大部分職業(也因此就沒有所謂女性不適合當兵的問題,女性在許多事情上可以比男性做得要好)。
有興趣的人看看這篇《美華軍語辭典》(bit.ly/33c6ELq)提及的職業及術語就可以知道軍隊任務涵蓋的內容有多廣。
以色列新創科技產業如此成功,正是因為軍隊根本就是他們的先進職訓所,一退伍就創業搞網路公司研發軍事用軟體與無人機的比比皆是,畢竟科技進步的動力往往來自於軍事發展,網際網路(internet)也是冷戰時期從美國國防部的內部軍網演化而來。
而美軍退伍後除了聯邦政府的福利cover與各種社會職涯的申請優惠以外(比如免費或減免大部分學費上大學),大多也不怕依照他們在部隊的專長找不到工作,這是國軍已經有在模仿但需要更深化改革的重點。
簡單說,台灣社會要先改變「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以及「當兵就是打仗、開槍」的心態,才會覺得當兵是一件普遍可以接受甚至對職涯有幫助的事情。
舉個簡單的例子,台灣普遍都認為學歷史好像很沒用。但在國外很多部隊或美軍來說,讀歷史可以去做戰史研究、情報分析、聯絡官甚至協助寫作戰規劃,搞得不錯的還給你獎學金進修以後到陸海空軍軍官學校教戰史、教軍事策略。
學工程和化學的除了搞爆破玩炸藥,更可能要懂如何蓋房子,因為你要知道如何用最少的炸藥摧毀最多的房屋結構,退伍以後去當工程師、當建商或是教化學當絕命毒師(?)都可以。
並不只是大家都要當兵或懂開槍而已,
這才是「#全民皆兵」、「#寓兵於民」的最高境界。
➽
b.#役期與內容:
有鄉民在PTT上分享「外國有強大外敵鄰近的國家」的兵役役期(bit.ly/3cEyX8i),相對來說台灣現在四個月的軍訓役是真的很短,而且完全不構成戰力,下部隊基本上只是搞事而已。除了適當延長役期以外(我個人認為起碼還是要恢復到一年),也有很多聲音強調重點不是役期的長短,而是訓練內容應該要朝實戰化來做改變,不應該還在用美軍二戰前後的單戰(單兵戰鬥教練),喊些脫離時空背景又實用性低的口號。這一點已經非常多人都公開提過了。
(這邊有篇美軍退役士官Allen Lin對國軍新兵訓練的單兵戰鬥教練評論,http://xn--bit-9u3ey63rpnc20p93e.ly/2G09quB)
某種程度上我同意這樣的看法,畢竟這些東西雖然對進入戰場狀況有點幫助(主要是活用聯絡手勢之類的),但到了真實戰場地形上其實很難應用,還不如好好訓練基本體能和移動中射擊、經營與自己後備部隊相關的戰場場地,了解哪裡有加油站、哪裡有軍營、哪裡有重要機關、不同類型道路移動方式到時怎麼處理?怎麼跟上級單位聯絡?停電了大家到時候聯絡方式備案為何?會用無線電的人有多少?知道不要亂開無線電免得被敵軍鎖定的人有多少?
我想,這些東西可能有許多後備軍士官並不清楚,但對一個排長來說,了解這些資訊遠比背單戰重要太多。各位士兵也不希望帶你打仗的排長一問三不知吧。上戰場,最重要的不只是完成任務,還有負責任地帶大家活下來啊。
此外,假日開放軍營靶場讓民眾體驗電子或實際打靶、廣推生存遊戲活動甚至編組民兵團都是實際可行、民間軍武圈也有能量可以培養並支撐起來的東西。把生存遊戲或打靶當成一種全民運動來推廣,#把國防生活化,可能比精進教召內容的成效更大。
➽
c.#軍事訓練交流
這個東西有點敏感,包括美軍在台小規模協訓的狀況最近雖然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喂),而實務上這個想法應該會因為觸碰到中國大陸甚至美方的外交政策底線而無法很快實行⋯⋯
不過以前在某地實習的時候,曾寫過一篇報告談國軍可思考仿照新加坡來台灣的「星光計畫」一樣,將不只是精英部隊,而是成建制擴大將一般志願役甚至未來全徵兵義務役的軍士官兵都有機會到國外盟國輪訓半年到一年,除了可以獲得接近實戰的訓練經驗外,更可加強語言能力,藉此吸引有志從軍的年輕人與優秀人才。
如果加入國軍不只是掃地出公差搬庫房,而是可以學得實際戰鬥能力與可應用的外語能力,國家還付你薪水,誰不搶著要?
但這個政策顯然會因為其他因素而暫時無法實行,只能等待時機成熟了。
#題外話,有看到媒體報導政府明年將派3員到以色列考察後備動員制度(bit.ly/34bwfTR),我猜應該就是要成立全動署的那幾位長官(?),但真心建議如果政府可以的話,希望多派幾位員額且包括基層幹部,才能廣泛收納基層真實狀況與意見並根據這些意見來吸收以色列的制度哪些是可以照搬回來、哪些是需要調整才能適應我國後備制度的。
另外也懇請注意不要只學到器物制度沒有學到理念,畢竟以色列面對的狀況跟我國不同,多去理解他們的宗教、文化、建國歷史、制度淵源,才能真正理解以色列軍隊的建軍思想以及他們之所以強大的原因。
➽
4⃣️#女生可以做什麼🙋?
國高中上軍訓課的時候,女同學大多要了解與學習的是護理與急救方面的知識,但也有國防教育知識以及高中畢業前會有打靶的體驗,但就僅止於此了。如果未來女生也要服兵役或類似替代役的軍事役別,現在比較常見的建議包括服半年到一年的軍事/社會役,學習包括醫療衛生、戰場救護、後勤經理、通信、電子、情報等在內比較不需要用到太多體力的任務。
不過,也有對於男女一視同仁朝 #以色列化 的想法,除了訓練成步槍兵外、戰車/機駕駛、醫護兵、狙擊手與觀測手等戰鬥兵科可能也相對適合女性。
我覺得以台灣目前的社會情況暫時應該很困難,民眾大概沒辦法接受這麼劇烈的轉變,以及軍方對於這方面的硬體、軟體與制度上的準備也還嚴重不足。近年敵情升高,也許台灣社會開始願意思考這件事,如果真的要推動,現在就必須開始認真討論。
美軍近年的女性比率約是15%,國軍呢?也是14-15%。根據媒體報導:「早期女軍人多半限於『辦公室單位』任職,近年愈來愈多職缺開放給女性。例如,陸官畢業的女生,原本在戰鬥兵種(步兵、砲兵、裝甲)中只能選砲兵,否則就要選化學、通信、工兵等支援兵種;如今各兵種都已開放,連戰車乘員都已出現女性。以往女性飛官多限於駕駛運輸機、直升機,近年起也開始加入戰機單位。」
(本段節錄自 程嘉文,〈國軍女官兵人數 突破2萬大關〉,《聯合報》,20180405。)
所以整體來說是朝一個女性越來越多也撤除差別待遇的方向走,我認為這也才是一個健康、正常的發展,無論對戰力、士氣、促進女權與性別平等來說都是好事。
➽
➽
➽
以上,已經太長了,就先寫到這裡為止。盡量用很淺顯直白的方式去談我自己對這些議題的看法,還有許多細節未竟,希望可以有更多人一起關心國防議題的改革。而兵役制度,除了能夠達到國防的目標,更應該注重給予軍人應有的待遇、尊嚴和榮譽,否則即便募兵,能夠吸引優秀的人才投軍嗎?拼招募的績效數字是如何來的,基層心知肚明。
如同一同討論的友人所說,「可以的話當然是以募兵的精銳為主力培養對象,但重點在於讓不打仗的(台灣這點與美國不同),人一樣可以得到尊重、榮譽以及好的待遇,培養全民國防的精神與意志。」但很矛盾地,如果不讓全民都感受到當軍人的辛苦與風險,前述的想法也很難被推動。
自己是軍人家庭出身,也因此當兵時決定考預官盡一份心力。無論你的國家認同為何、是哪幾個字,這無關「政治」,是有關於 #我們能否繼續保衛我們生活的方式。
沒有人會故意希望打仗,除了少數可以因此得利的人。一直煽風點火的人,真的要好好看看他們究竟是站在哪一邊。那要探討這件事,就該務實一點檢視現況、理性討論解方,希望有更多人一起討論與支持國軍的改革,而不是單純爭吵、嘲笑誰是什麼役,要不要上戰場、愛不愛國而已。
畢竟一個以不當兵為榮的國家,大概很難不被滅亡。
如果這幾年要打仗,就是我們這一代要上戰場。台灣不是靠口水就能保衛,希望那些叫囂戰爭卻又不願當兵、不願付出的人可以知道這一點。
#支持中華民國國軍 🇹🇼
#預官102之2梯機械化步兵少尉排長報到
(影片與留言處圖片為本人2019年3月參訪以色列看到的情景,女生要拿槍當兵,也可以當得很好,還有戰場被擊毀的戰車殘骸、戰爭下的青年塗鴉訴說對戰爭的厭惡與無力感的遺跡,這一切都值得我們深思。)
台北市免費培養土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前受邀上「新竹政治風很大」的訪談節目,分享新竹市的公車議題以及未來輕軌的發展性與可行性。期待大家看完之後能夠更了解相關的議題,也希望各位市民朋友能夠多多搭乘大眾運輸。
「新竹政治風很大」是由新竹高商應用外語科的兩位同學所發起,專門採訪新竹市議員,探討潛在的相關議題,諸如教育、交通、觀光等議題。他們期盼透過議員的回答,能讓民眾更了解新竹市的政策發展,並促進更多人共同參與政治。
這樣的精神值得大力支持和鼓勵啊!邀請大家一起追蹤訂閱他們。
FB 粉絲專頁:https://reurl.cc/VaKXVn
Youtube 頻道:https://reurl.cc/zy0z97
===
#Q1 #議員為什麼會如此的關切新竹市公車議題?
:因為我天生有視力障礙,看任何東西都是兩個,也就是所謂的複眼,因此我沒辦法像大多數人一樣可以騎機車或開車,我都是騎單車或搭公車代步,所以我特別關心新竹市的大眾運輸。
我曾拜會多位交通學者和專家,也親自訪問公車司機,希望能夠更了解公車的現況和未來發展。
#Q2 #新竹市民為什麼搭乘大眾運輸的意願都不太高?
: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看,一個是大眾運輸本身的便利性和舒適性,另一個是私人運具的持有成本和便利性。
我們先來講大眾運輸本身。根據新竹市政府在 104 年委託的調查,民眾搭乘公車意願不高最主要有幾個點,第一個是公車路網和班次不夠密集,要嘛就是沒有公車可以直接從家裡來回學校或公司,不然就是班次很少,錯過一班車就要等半小時至一小時。
再來就是公車誤點頻率過高,民眾等太久或根本等不到車,導致可靠性和可預測性降低,久了自然就會影響搭乘意願。
第三個是候車環境不佳,這包括沒有舒適的候車亭、公車停靠站被車輛違停、沒有人行道可以通往候車點等等。
再來我們談談私人運具的持有成本和便利性。根據市政府的統計,新竹市東區、北區、香山區加起來的總戶數約 17 萬戶,而自小客車和機車的登記數量分別是 14 萬和 26 萬輛,等於平均而言有接近八成的家戶擁有汽車,且每戶有超過 1.5 輛的機車。從這兩個數字來看,表示新竹市家戶持有私人運具的比例相當高,也意味著大部分的人有能力負擔。
就便利性來看,新竹市面積不大,在不塞車的情況下,幾乎騎機車三十分鐘可以到達任何一個地方,加上政府拓寬道路、路平專案、智慧號誌和新建停車場等等,都讓私人運具變得更加便利,這些都會直接或間接造成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意願不高。
在這邊分享一個有趣但相關的數字給大家,就是新竹市民平均可接受的步行距離約是一百到兩百公尺,也就是說去超過兩百公尺的地方,像是路口的便利商店,許多人都會選擇騎機車而非走路,相對的台北市民可接受的步行距離有八百公尺到一公里。當然這跟步行環境和私人運具的持有成本都有關聯,都會影響到搭乘大眾運輸的意願。
#Q3 #市府有做任何的補助或是措施來防止公車業者虧損的情行嗎?
:新竹市府也有類似的補助,叫做票價差額補貼,意思是業者的營運成本扣掉車票收入不足的部分,市府會給予補貼。這樣聽起來業者應該就不會虧損才對,怎麼業者還會說每年虧三、四百萬元?其實是因為公車營運成本日漸增加,不論是油價或是司機的待遇,但政府的補貼款卻難以提高,所以往往補貼的數字跟實際的營運成本有所差距。
一方面是因為交通部不希望所有的業者都靠補貼生存,所以要求地方政府盡量不要提高既有路線的補貼款;另一方面,因為補貼款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各出一半,有些地方政府也不願意投入更多預算在公車上面。不過其結果就是造成惡性循環,公車不是減班就是停駛,導致更少民眾願意搭乘,業者也更容易虧損。
另一個市府可以採用的措施是抑制私人運具的便利性,像是積極取締違停、機車格收費、限制,不過因為容易引起民怨,所以很少地方政府會願意採納。
#Q4 #假設新竹市比照台中市十公里內搭公車刷卡免費的措施可行性的高嗎?
:我覺得效果會很有限,像是 55 路和 57 路其實原本就是刷卡免費,但是搭乘的人次還是不足以支持它的營運,重點還是前面提到的便利性,路網及班次夠不夠密集。
台中市的公車發展我剛好也有研究,八公里或十公里刷卡免費其實是到後期才推出的政策,前期從民國91年到100年十年的時間主是要推行「高潛力公車」和「捷運公車」,也就是政府投入大量的資源在布建班次密集的幹線公車路網,刷卡免費,以培養民眾搭乘公車的習慣。
原先是預計要等運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開始收費,讓公車能夠不一直仰賴政府補助,但福利政策就是易放難收,後來又推出八公里免費甚至加碼到十公里,這其實對大眾運輸長遠的發展是不利的。
所以如果是問我是否在新竹市推行十公里內刷卡免費,我其實是不太贊成。如果市府願意花更多資源在公車上,我會建議優先用在布建更密集的公車路網,像是推行班次密集的幹線公車。
#Q5 #市長想推行的輕軌適合在新竹市發展嗎目前的進度大概到哪裡?
:不可否認,新竹市如果有輕軌,的確會提高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意願,也較能夠推行步行城市,減少空污和塞車的狀況。現在的問題是市府願意在輕軌建設之前,花多少力氣和資源來改善城市的步行環境和公車路網,以培養市民搭乘大眾運輸的習慣,讓輕軌開始營運時,不至於因為搭乘人數過少,年年虧損而成為大錢坑。
根據上屆市府的輕軌可行性研究報告,如果要達到收支平衡,每天搭乘輕軌的人次必須有 6 萬以上,但依照新竹市交通處長上次在議會中給我的答覆,預計營運後要花 10 至 15 年的時間才有可能達到每日 6 萬以上的運量,可見對財政的風險是非常大的,這也必須被考量進去。
目前輕軌的最新進度是,去年 12 月初市府送交可行性評估報告到交通部審議中,交通部在 1 月時給回覆修改意見,要求市府要跟新竹縣政府、竹科管理局和可能徵用到的土地所有權人先做溝通,確保大家是有共識的。整個過程如果進行順利的話,預計會在今年的上半年完成。
#Q6 #議員想跟政府呼籲或是想對民眾說的話
:我想呼籲林智堅市府,唯有民眾願意搭乘大眾運輸,未來推行輕軌才會有希望,所以如果真的有心要讓新竹市有輕軌建設,現在就必須要花心力和資源在改善新竹市的公車路網和步行環境,以培養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習慣。
另外,我也想跟市民朋友說,如果你想搭乘大眾運輸,但因為種種的因素最後還是選擇開車或騎車,請記得務必要跟市府或民意代表反映,我們真的很需要知道更多潛在使用者的心聲,也會讓我們再推行或質詢政策時,更有力道。
===
以下是我過去針對 #改善人行環境及大眾運輸 的相關貼文,歡迎大家一同來關注。
2019/12/24
又有兩路公車停駛!林市長您說好的改善公車路網呢?
fb.com/2657912084329185
2019/11/26
市政總質詢步行城市及騎樓整平議題
fb.com/550035618876311
2019/6/2
監督市長落實改善公車競選政見
fb.com/2262820043838393
2019/5/20
唯有公車運量,才有輕軌希望。
fb.com/2240561986064199
2019/4/24
新竹市區公車慘淡!輕軌卻可成萬靈丹?
fb.com/219824553362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