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北市堆肥申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北市堆肥申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市堆肥申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市堆肥申請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急急Touch,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個星期嘅「我地農田同好會」@Milk Magazine 《在添馬公園種菜,可以嗎?》 踏進Emily在賽馬㑹創意藝術中心(JCCAC)的工作室前,㑹看到門口放了不同種類的植物,綠色的植物與紅色的牆壁形成對比,十分搶眼,但Emily所種的植物,不只用來觀賞,還可以食用,其中一棵植物是「到手香...

  • 台北市堆肥申請 在 急急Touc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09-24 20:59:54
    有 22 人按讚


    今個星期嘅「我地農田同好會」@Milk Magazine

    《在添馬公園種菜,可以嗎?》
    踏進Emily在賽馬㑹創意藝術中心(JCCAC)的工作室前,㑹看到門口放了不同種類的植物,綠色的植物與紅色的牆壁形成對比,十分搶眼,但Emily所種的植物,不只用來觀賞,還可以食用,其中一棵植物是「到手香」,它可用來泡茶,亦可與生果一起打果汁,有治感冒的效用。Emily是一個熱愛農業的動畫師,在工作室內外,也在推動本地農業。

    工作室內,是她製作定格動畫(Stop motion)的地方。今年初,她創作了《我餵蔬菜,蔬菜餵我》,短片關於人和土地的關係、農夫如何運用廚餘製作堆肥、土耕與水耕的分別。當時,政府正在力推水耕種植,短片中一個很強的訊息,就是水耕種植既不能吸收都市廚餘,又促使農地破壞。希望大家反思政府力推水耕的原因,到底政府是否真正支持農業?
    工作室內,Emily製作關於農業的動畫,工作室外,她還與朋友在JCCAC的天台耕種,在2013年成立了「習慣X自然」。
    在天台耕種的念頭,其實就由她在工作室門外種植物開始,後來因為不夠陽光,她想把植物移到天台,卻得不到管理處職員的批准:「植物唔識行、唔識走、唔識咬人,但管理處職員就擔心,批准我種植後,租戶都㑹爭相要求喺天台種植物」Emily説。經過一輪游説、申請,Emily和朋友終於在2013年獲批准,可使用天台約一千呎空間種植,現在植物都生長得十分茂盛,而在一萬多呎的天台,只有「習慣X自然」的一片綠色,沒有出現「爭地方種植」的情況。

    遠離JCCAC,Emily去年亦曾在金鐘的馬路旁耕種,和在金鐘遇上的朋友成立了「民主耕地」。「而家諗返起都好超現實!」Emily説。去年十月時,她在金鐘馬路邊發現一片爛地,本來種在地上的草已枯萎,她便想到開墾土地來耕種。經過幾個月的實踐,她發現城市農業的可能性,這片馬路邊的土地出產了苦瓜、薯仔和菜芯,民主耕地把經驗寫成「金鐘農耕實驗社區農業報告」。離開了金鐘的馬路邊,Emily希望可以爭取在添馬公園種菜:「政府説:『門常開,地常綠』除咗花草,可唔可以包含食得嘅綠?」城市農業,在世界各地有不少例子,例如:古巴在九十年代已推行城市農業,現在位於首都的城市農場,已可提供市民所需近八成的蔬菜;又例如,台北市長柯文哲力推「田園城市」,邀請市民在屋頂耕種。Emily希望添馬公園可作領頭作用,推動在城市種植「可吃的綠」,不要只有不可吃的綠化。她由添馬公園辦公室開始,聯絡多個政府部門,包括:康文署、路政署、漁護署等,都沒有一個部門著手研究當中的可能性,只有機械式的回應:「現階段並沒有種植計劃。」Emily仍在繼續努力,將㑹在網上分享金鐘農耕實驗社區農業報告和她爭取在添馬公園種菜的歷程,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民主耕地FB www.facebook.com/FarmsforDemoc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