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叛逆的孩子如何與她溝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叛逆的孩子如何與她溝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叛逆的孩子如何與她溝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叛逆的孩子如何與她溝通產品中有9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與其說孩子在叛逆期我覺得說青春期更適合 繼昨天早上Emma突然的心情不好,小哭了說頭不舒服之後….昨晚Emma回到家我先給她一個擁抱,然後就讓她繼續寫功課! 晚餐後我問她今天早上怎麼了!她說她也不知道怎麼了,感覺心情很不好,會想媽媽有點想哭。 看樣子她不像生病,我和她說,現在她在準備進入青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要認識自己,至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而喜歡,也不代表可以當作終生職業。好玩對人生又有意義的事情是存在的,如果自己選的還沒有動力,表示不是真的喜歡它。親子天下嚴選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 #蕭敬騰、台哥大總經理 #林之晨、金曲歌王 #Leo王 及台灣第一位完賽聖母峰馬拉松的女性跑者陸程4個故事,朝內心的渴望...

叛逆的孩子如何與她溝通 在 蛇龜小姐的過期書報攤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0:56:27

為母之路的殊途同歸。 我的媽媽年資再過幾天就滿五年半了,走過小孩作為蟲蛹、半獸人、貓狗嫌,直到終於上幼兒園的那三年多,在幼稚園老師協力育兒的日子裡,我逐漸找回過勞與憂鬱時期裡難得一見的笑容從容和信心,但這一切都在前陣子的三級警戒,兒子從勞動節放到父親節那100多天的日子裡,又成了珍稀。 人在溺水...

叛逆的孩子如何與她溝通 在 曹詩聆(Pamela/S.L Tsao)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8:34:41

#父親節快樂🎁 媽媽是妳 爸爸也是妳 謝謝妳辛苦了好長好長一段時間 沒有能力的年紀懂妳陪妳體諒妳那段時間的煎熬與努力💪🏼 I’m so lucky to be your daughter 😌❤️ 我從有記憶以來就是單親媽媽拉拔,以前非常叛逆,非常喔😆! 從高中開始才看見媽媽的好,媽媽是有多麼堅...

叛逆的孩子如何與她溝通 在 Je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6 10:25:02

「我媽曾想帶著我一起去死。」 那天看到新聞,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是幾年前和朋友聊天時他說的一句話。 我生長在一個美滿的家庭。出生時爸爸事業剛起步,媽媽成為家庭主婦,一手帶我和姊姊長大。我從沒上過安親班、幾乎沒吃過外食,媽媽每天在校門口親自接送、三餐親自下廚。獨自包辦所有家務理財教育,盡心盡力地把這個家...

  • 叛逆的孩子如何與她溝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12:17:14
    有 5,125 人按讚

    #與其說孩子在叛逆期我覺得說青春期更適合

    繼昨天早上Emma突然的心情不好,小哭了說頭不舒服之後….昨晚Emma回到家我先給她一個擁抱,然後就讓她繼續寫功課!

    晚餐後我問她今天早上怎麼了!她說她也不知道怎麼了,感覺心情很不好,會想媽媽有點想哭。

    看樣子她不像生病,我和她說,現在她在準備進入青春期,荷爾蒙也在改變,可能因為這些因素讓情緒突然來了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我說「你想哭就哭吧」然後她眼睛就有點紅紅的說:「我也是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我接著說....荷爾蒙在改變的時候真的會讓人有點不適應,就像媽媽月經來了也是會有點影響到。

    雖然也無法確定是不是感冒前兆,但是看起來她精神挺好的,再加上今天早上心情完全正常,我猜測可能是準備進入青春期荷爾蒙的問題。

    #有時候真的是荷爾蒙在作祟
    昨晚做了功課,看了很多關於其春期荷爾蒙影響的文章。與其說孩子叛逆,不如說孩子其實還不懂這段期間身體和大腦荷爾蒙的影響,讓她們在情緒上的表達有了一些困難。她有可能今天很開心,明天因為一點小事就讓她down到谷底。

    #哭泣和生氣都是情緒發洩的一種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除了有尚未發育成熟的前額葉皮質,還有一個讓孩子變得情緒化的多巴胺分泌因素。昨天大概和女兒們簡單說了她們人生準備進入下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她們情緒起伏會很大,也會感到困惑 #但是我都會陪伴, 更鼓勵她們如果心情不好想哭就哭一下。都是情緒發洩的一種

    #媽媽也是有情緒der
    最後我也和她們說,媽媽也會有情緒的困擾,雖然不是青春期但是也會因為荷爾蒙的影響造成情緒起伏不定。

    #事情好好說更要選對時機說
    不管是什麼期,陪伴和認同都是最好的方法。但是不對的事還是要說,好好說,等適合的時間說這樣溝通才能更順利。

    #不要和孩子說這又沒有什麼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認同,當孩子有情緒的表達時,也許真正困擾她們的是無法控制的情緒而不是事件本身。所以先認同她的情緒再來談道理會更容易。我們也都知道在情緒裡時大腦是無法正確思考的。

    就像我自己心情不好時,如果旁人一句「這又沒有什麼幹嘛心情不好」不只無法解決問題還有可能會造成我連話都不想和對方說了!

    #青春期的親子關係第一步是要有同理心和認同

    //關於照片//
    我們沒有在代言汽水啦~只是之前出海剛好用手機紀錄到一刻很喜歡這張照片的感覺 (照片裡的是Nana)

    =====
    saのig
    https://bit.ly/2WmvORl
    saの社團
    https://reurl.cc/Ob0ZYg
    saのLine官方
    https://lin.ee/VeS6lN7Z

  • 叛逆的孩子如何與她溝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20:52:08
    有 136 人按讚

    【音樂之於創新的可能(上)】

    很榮幸受長庚科技大學之邀,為大一新生演講,原本的實體演講,因疫情關係改成線上,也成了我第一場上百人的線上演講。

    收到邀請信息時,校方訂的題目為「創新力」,希望我能談談音樂裡的創新力、音樂如何帶來創新力。我笑笑地想著,為新生演講很有意義,但音樂裡的創新力也太硬太具挑戰了吧,畢竟他們不是音樂系學生,大多為護理系學生呀~

    不過還是希望能藉此機會,分享我接觸中大學生時,覺得他們可以思考的方向。如同我對自己的學生,總跟她們討論現階段或未來幾年內可能會發生的事、或許可以走的幾條路,可以開拓或嘗試的方向。

    近兩個小時的演講,前半段聊了求學階段的人生與選擇,後半段,跟大家聊聊何謂創新,以及在未來四年或許可以如何開展。

    【求學階段的人生與選擇】

    我先分享了自己的音樂歷程,以及音樂帶給我什麼樣的人生,小學、中學、大學、到紐約求學及返國後,許多的自身小故事。這些小故事,其實也只是以音樂為背景,述說的同是大家在台灣求學及成長階段的狀態,以及都會發生的小故事。

    我自己每進一個新階段、到一個新環境,都非常興奮期待,從沒有離鄉背井思鄉哭泣的過渡。我分享著小學初進音樂班時如何的興奮開心(每每想到我都非常愉悅)、國中緊抓時間念書回想卻空白的時光,音樂變成帶著壓力的必修,而非純粹的喜愛;高中生的叛逆、大學生的自由.出國後是如何受到衝擊,導致性格與思想改變,以及回國後的職涯,中間的各種選擇。

    (舉例來說,初至紐約參加迎新時,聽到歐洲同學說,他們在歐洲都會在高中畢業時去世界各地走走,或到某個國家學語言,然後才去念大學;例如我的歐洲朋友,他先到俄國念語言一年,再到紐約修了一段時間的電影,才來音樂院念大學。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這種觀念是相當新奇的,因為在台灣,大家不是都要趕快修完學業,跳級才是厲害、留級延畢是羞愧嗎?在當時的台灣,那樣可能會被稱作「浪費時間」呢)

    中大學時期的叛逆,常常是學生與家庭間的困擾。但 #所謂的叛逆,90%不是壞 ,#其實只是來自於溝通不良。中學生會開始有很多的反思與找尋自己是自然,而世代的思想差異是必然。中學生正處於各方思想交疊的自我矛盾期,當思緒還沒定型、尚未釐清、講不清楚、不知如何表達,又與家長的期待不盡相同時,就容易形成大人口中的叛逆:家長覺得孩子不聽話、孩子覺得不被理解,雙方都不會表達,自然衝撞。這種矛盾時期,很多會延續到大學。

    大人會要孩子走安全的路,是很正常的心態。站在大多數父母的立場,看著小孩穩穩地打安全牌,是最放心的;看著小孩走不同的路,是很難不擔憂的,這是身為父母的天性。然而,複製著前人走過的路、沿用舊有模式,看似最保險,實際上可能最危險,因為時代變異很快,可能因此被淘汰。

    「多嘗試」是老掉牙的字眼,但我渴望他們盡力實踐,只需謹記「保護自己」。#唯一能保護自己的 #是價值觀 #而不是關在安全區。

    音樂在我生命裡扮演的角色,並非熱愛之物,而是一份信仰,人人都需要信仰,因為信仰帶來安定。大學這個年紀,可能會有很多情懷,但通常還感受不到真正的信仰,若擁有穩定的價值觀,就算想要試著衝破框架、測試框架的極限,也不會跨出那條不該跨出的警戒。

    我分享著自身求學期間各個重要選擇,都來自於我自己,我雖鼓勵大家走自己想走的路,但非鼓勵恣意任性。「任性」跟「選擇自己想走的路」畢竟還是有點差別的。差別在於做了選擇,後面要別人承擔,還是自己承擔。假設做了選擇,結果擺爛要父母概括承受,付出金錢心力,那叫任性;自己選擇的路後果自己承接,叫做「選擇自己所想要」。求學階段會遇到的選擇,比起出社會進入職場,未來幾十年可能遇到的人生抉擇,是相對容易的,風險成本真的是低許多。

    多嘗試,包含參加社團,盡可能地尋找打工機會,談戀愛,發掘自己的興趣。

    為什麼要分享這些呢?因為透過以上,才會更認識自己。進入專職科系(未來當師字輩)的人,乖乖讀書的可能佔大多數,遵循家長的鼓勵而踏入的也不少,卻不一定真的認識自己,未來的職涯相對也較受限,若走著一條不夠認識自己、又受限的路,要怎麼創新呢?



    #長庚科技大學新生演講 #六藝之樂

    🌟如果想follow蔡老師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pchuan18/

  • 叛逆的孩子如何與她溝通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5 13:32:26
    有 335 人按讚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
      那篇小學一年級被要求字要寫得非常整齊,還有老師不准小孩跑步,即使在走廊之外(大人們看清楚)的地方也不行的讀者來信和我的註解貼文,引起不少回響,有支持,也有反對的,還有不少一樣受苦受難的小學生父母來貼照片。
      我剛開始有讀大家的回應,後來回應實在太多了,我沒有辦法繼續追下去。還有,有的回應,讓我非常不耐煩,只想說:"請先讀清楚文句,再來罵人可以嗎?"(我寫得很清楚:字要寫得別人看的懂,不要有錯別字比較重要,所以,那兩個留言什麼"大""太""ㄣ""ㄅ"亂寫的,請先學會讀文。太重視字體,卻文字有讀沒有懂,真是無奈!)(我文章有特別說老師規定不能跑,有他的難處,因為怕學生受傷,家長會來鬧....所以是兩難,都寫了,並沒有責怪老師之意,是有看沒有到嗎?!);
    還有"請寫出有邏輯一點的理由好嗎?"(學習如何講道理,比訓練把字體寫得像印刷體重要百倍。)
      這些不客氣的話,造成當初寫信給我的母親非常難過,還寫信向我道歉:"對不起,李醫師害你被攻擊了...."
      這些非常不客氣的話,也讓我極度不耐煩,差點動怒。(我為什麼要花三小時的時間來回這些啊!)
      就像我經常勸導家長的:"當你對孩子的無理取鬧,非常憤怒到快忍不住要爆粗口時,請深吸一口氣,離開現場,等冷靜下來了,再回來。"
      我也是一樣。我暫時離開一下,避免爆粗口又爆血管。年紀有了,還是要自己小心。
      這是當初我完全沒有料到的結果。
      不過,我也讀到很好的建議與提醒。有人說老師劃紅字,只是善意的提醒,並沒有其他意思,只是提醒最正確的寫法是要這樣寫。我覺得這真的是許多家長要調整的心態!不要看到老師寫了紅字,就玻璃心碎了一地。那只是教導,並非指責。我們孩子小,一下子沒辦法寫這麼好,但是至少知道最標準是這樣寫。就這樣而已。
      我到過許多地方演講,包括學校。總有上百間了吧!
      其中,只有兩次有老師站起來質疑"把字體寫得整整齊齊"的重要性。
      一位說:"如果蔡總統字很難看,簽名出去能見人嗎?
      我的回答:"第一,非常少人能當上總統:第二,一旦當上總統,自然有人會來教你如何把名字簽得能見人一點。那時再來練一下都來得及,不必在六七歲的時候,就苦命練起來放。"(到時候,總統又沒當到,不是很衰嗎!)
      另一位說:"雖然考試都是電腦閱卷了,但是也有作文,需要手寫。字寫得難看,分數拿不高分。"
      我的回答:"如果真的以為那會影響大考的作文,也不必急著小學低年級就要寫得美美的字啊!可以高年級,甚至國中再來要求,都來得及。更何況...我身邊就有太多字寫得很亂很難看的人,大學考試作文,幾乎滿分的...我先生就是!"
      我的孩子都已經三十多歲了,這些教育的事,干我屁事?!我在操什麼心啊!
      是的,但是,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那就干我的事了!(所以,那些說孩子寫字寫得很開心的大人,恭喜,那篇文,跟你無關。)
      我看過孩子從幼兒園開開心心地畢業上小學之後,整個孩子臉部表情變陰鬱的:我遇過小孩為了把字寫得整齊到符合大人期待,寫到一直抓頭髮,抓到頭皮像癩痢頭的,也有出現圓形禿的,還有一直摳手指到傷痕累累,一直咬指甲到永遠不需要剪指甲的.....
      如果,這只是極少數老師的偏執要求,當然是要向老師反應。
      可是,真的有不少家長與孩子受這樣的苦,而且從留言也顯示,有不少大人覺得這樣要求是必要的。因此,才希望藉由這篇讀者來信,讓大人重新思考:小學剛開學,這樣要求小一的孩子,對孩子是好的嗎?是有助於他的學習的嗎?是符合孩子上學校學習的宗旨的嗎?
      我成長的年代,要求字體,可能還有些道理,因為隨時都要寫字。可是,我們也是到高年級,手指頭肌肉都發展成熟了之後,才被要求的。(那個留言說不是每一個人都像我這麼幸運,可以到國中還有環境讓我練字的,你可能太年輕,不了解民國五十幾年的台灣,那是一個均貧的社會。我們練字是自己拿著撕下來的日曆背面,自己一直寫一直寫,沒有人有那個環境,也每一個人都有那個環境。)
      我也曾經誤以為"字如其人"。
      一直到我上大學。我發現整個醫學系的同學,全班字寫得整齊能看的,不到一半!甚至,還有不少同學是注音符號都唸不齊全的。
      我才又開始思索許多過去以為的"重要"與"必要",在經過更多事情,認識更多人之後,原來都不是真的。
      熟悉我的人知道,我除了是一位要看診的醫師,每天帶著許多人的情緒回家,我必須慢慢消化。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情緒。
      最近又開始施打疫苗,行政事務更是龐雜,每天回家還要繼續處理。
      然後,我也是一位家庭主婦煮婦,每天做早餐和晚餐,還要洗衣服,曬衣服、照顧盆栽.....
      多年的粉絲們了解我經營粉絲頁的初衷:剛開始是為了幸佳慧的粉絲和我的病人們設的。什麼粉絲量、聲量,從來不是我這老人家所在意。(拜託!我已經61歲了,看過太多生老病死,流過太多淚水,心碎過太多次,我知道什麼才是人活著需要花心神在意的事。),所以,那個留言說我是在衝聲量的,請把話收回去!
      我從大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關注所謂的教育或者學校的功能。(好啦!我承認我讀最多的是與東方傳統教育迥然不同的杜威。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書閱讀,真的是跟他自己的特質有關啊!))
      那時候讀過一本"夏山學校",可說是在東方傳統教育下,自認為已經是非常叛逆的我,也自嘆弗如的。
      後來,我們開好書店,曾經邀請李雅卿來演講分享。我讀過她的"種籽手記","成長戰爭","北政實驗手記"....
      後來,越來越多人有帶孩子在國外讀書的經歷,我讀著這些父母書寫的著作,周圍也有不少親友和病人有孩子在外國讀書的經驗,甚至,診所就有來台灣交換學生的外國病人....我接觸過太多與台灣制式教育不同的多元教育模式。
      而我自己的兩個姊姊就是老師。
      我的親友中有太多老師了。
      我們經常一起討論台灣的教育現況與我們的擔憂。
      在我那篇文章按讚的上千人中,有學校老師,有補教界老闆老師,有小學校長,有教育系所老師所長,有....留言說我不懂教育的,你是在說這些人也不懂教育,不懂教育現場?
      所以,說我不懂教育的大人,你這樣說,不公允。
      你可以說:"我們的教育理念不同。"這樣我可以接受。
      不過,想想看,如果你認為對孩子好的要求,可是有其他老師並不認為,可見,這是一件並非肯定,而是值得再思索的事情。
      尤其,要求字體整齊美觀,從我自己讀小學的經驗(現在已經60歲),到自己的小孩兄弟姊妹的小孩(現在已經三十多歲),到現在病人們正讀小學的小孩,這五十多年來,雖然世界以極驚人的速度在改變,人類傳達訊息的方式,已經不知改變了多少,職業的內容,更是不只變到哪裡去了....而我們小學低年級要求字體要寫得工整的標準,卻好像越來越嚴苛。這是什麼道理?
      我有一些朋友,私下留了言給我,可見我的同溫層實在有夠厚...
      這是一位醫師寫的:
      “人如其字?看不見這個人其他的好...只看字,而不感受這個人的行為與話語是否一致,已經把枝葉看成主幹...這不是錯亂是啥?
      ”讓我想到兩句話,一是"人不可貌相"。連看到人,都不一定知道他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了,更何況是單獨只看字!二是"瞎子摸象",字,只是人手製造出來的東西,可以練,也和天賦有關,跟這個人做事是否認真,態度是否草率,有什麼直接關係?
      所以一位醫生學弟,寫:"偷偷問...我們醫生有幾個字寫得別人看得懂的?"
      如果標榜字寫得亂,就是做事草率的人,我建議,看診時,先請醫師寫個字讓你鑑定一下,再決定要不要讓他看。
      一位熟讀古籍的醫生同學這樣寫:“明朝,董其昌的字是許多人求之不得的好字,他老兄啊,姦淫虜掠無所不為!就像正妹、帥哥上身的人,私下許多不可告人之事!心,善,或許是最重要但逐漸被忽視的問題!”
      而且,這位董其昌啊!還是十七歲才開始勤奮練字!所以,大人不要急,如果有興趣,字要寫得好,十歲以後再練,綽綽有餘。
     這是一位教授寫的: “如果是人如其字,不是應該讓每個人有自己的風格嗎?怎麼會要大家都寫整齊的字?又不是軍隊或是印刷廠!”
      這個有意思,是啊!既然字如其人,那麼為什麼不能尊重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不同的個性與特質?要每一個孩子字體都寫得如印刷體,難道教育的目的,是要把所有孩子變成如同同一個模子造出來的罐頭嗎
      有位律師朋友說得好:“我以為的「人如其字」不在世俗眼光的美醜,是字散發出來的感覺~灑脫、拘謹、大器、小家碧玉……”
      是的,灑脫的人不拘小節,拘謹的人,中規中矩。我們家三人,字體差很大。我家老公的字扭曲糾結成一團,不仔細看,還真難看懂;我兒的字,東一撇,西一撇,看得懂,不過整個鬆散到天涯海角;我的字,如果好好寫,大大的,美美的。但是,我們三人為人都誠懇正直,做事認真負責,慷慨助人。
    這是一位老師寫的,我差一點笑出來: “我以前的認知是:天才的筆書(字)都很醜,且美女的字也多半不好看!(所以從小只要有人稱讚我的字好看,就會暗自傷感啊!)”
     這是一位在補教界二十年的老師寫的:“字體工整與否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在我的教學經驗中,腦筋靈活的學生,字跡都是普通而已,而字跡超美的學生,思考比較直線型。但無論字跡美醜,都不會影響個人的未來發展。何必那麼在意這些事情呢?人的創意比刻板的學習更重要啊!"
      這位太太在寫的老公,是上市公司董事長:"我那字如蚯蚓(連我都常常看不懂)的老公在他們眼裡應該是撿角 ”
      我真的要了她老公的字來看,看了差點笑翻...我完全看不懂在寫什麼,比我家老公的字,更誇張...這是今天最激勵人心的娛樂~~
      有聽過這樣一句諺語嗎?意思是字寫得好,長大幫人提皮包。我很小的時候,聽過我外婆說過。你聽過嗎?
      港和國小劉育豪老師,是我非常佩服的老師,我經常告訴他:"你不要退休啊!我的孫子還要讓你教啊!!"這是他讀過我那篇貼文之後,發表在他的粉絲頁的感言。我完全贊同他的教學理念。是的,這才是我以為的語文教學。
    {感謝許多熱血老師。
     至於父母們,孩子一旦上學,就是進入野獸叢林,請做好支持與協助的角色。可以跟老師溝通的就溝通,溝通不了的,請孩子忍一忍,兩年就過了。相信孩子會有適應的能力。}
      {我不會再針對這篇文,做回應。花我太多時間了。有朋友告訴我,那是信仰,你說服不了他們的。信仰,從來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至於那些看到整齊到像印刷體字跡會亢奮的大人,你可以製造讓自己爽的字跡,但是,不要強求別人也要讓你爽。】

  • 叛逆的孩子如何與她溝通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2-30 20:00:09

    要認識自己,至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而喜歡,也不代表可以當作終生職業。好玩對人生又有意義的事情是存在的,如果自己選的還沒有動力,表示不是真的喜歡它。親子天下嚴選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 #蕭敬騰、台哥大總經理 #林之晨、金曲歌王 #Leo王 及台灣第一位完賽聖母峰馬拉松的女性跑者陸程4個故事,朝內心的渴望勇敢、堅持跑去!

    00:00:00 蕭敬騰:真正認識自己 比什麼都重要
    華語流行天王、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蕭敬騰,多次接受親子天下專訪,這回談到他勇於跨界嘗試多元的表演型式,例如主持、戲劇、出版的心路歷程,因為「認識自己」,了解自身的能力在哪裡,並且能敬業的完成和有亮眼的表現。
    此外他更談到,一直以來對教育抱持高度熱忱,希望藉由創辦電競學院或其他類型的學校,來回饋社會。
    【採訪:賓靜蓀、邱紹雯、蘇逸涵|攝影剪輯:曾千倚|插畫:「不一樣」蕭敬騰著,寫樂文化出版 |影片提供:King、取自網路】

    ● 延伸閱讀 ●更多蕭敬騰的精彩訪問:https://cplink.co/45BRAkRN

    00:02:59 台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培養人才,讓孩子有想吃魚的飢渴
    41歲、毫無電信業背景,卻接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一職的林之晨,為何能帶領年營業額近兩千億台幣的大公司數位轉型?求學階段從討厭學習的叛逆學生,到熱愛自學的企業家,現在作為一名父親,他如何看待未來教育?
    【採訪:許芳菊|拍攝:曾千倚|企畫:邱紹雯|剪輯:徐筱淇|翻攝畫面:台灣大哥大粉絲頁、林之晨提供】

    ● 延伸閱讀 ●
    網路創業教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 林之晨:讓孩子有飢渴感就會有想學的動力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714-/

    00:06:04 金曲歌王Leo王: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新科金曲歌王Leo王年僅25歲,台大學霸休學玩音樂,最後成功獲得家人認同的結局沒有來得理所當然。經歷了無數溝通與理解,Leo王想告訴曾與家人、社會衝突的人:不用迎合、也不一定要被同化,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採訪:游昊耘、邱紹雯|企畫及平面攝影:曾千倚|攝影:蕭凱堯鍾至瑋|剪輯:蕭凱堯|採訪協力:施雲心|影片「Leo王 - 飯太冷先生 Official Live Recording」:顏社提供】

    ● 延伸閱讀 ●
    金曲歌王Leo王:更值得念大學的其實是我媽,不是我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0321-

    00:09:46 46歲超馬媽媽陸承蔚
    「為什麼結了婚、生了小孩就該是什麼樣子?我不能跑到喜馬拉雅山上嗎?」運動素人、跑齡僅4年,陸承蔚在46歲時,成為台灣第一位完賽聖母峰馬拉松的女性跑者。她如何做到?除了與家人耐心溝通和時間管理,來自原生家庭的傷痛,造就她超人的意志力,對抗比賽過程中的高山症和低氧環境下的呼吸困難,用對兒子和母親的愛,支撐自己跑完全程。
    【採訪:吳佩芳、曾千倚|攝影剪輯:曾千倚|照片及影片提供:陸承蔚、李安峰、陸承蔚著.大田文化出版「最強大的勇敢是愛:愈跑愈勇敢 聖母峰馬拉松全紀錄」】

    ● 延伸閱讀 ●
    跑上聖母峰的非典型媽媽 陸承蔚:跟生命所承受的苦相比,這點痛算什麼!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525-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 叛逆的孩子如何與她溝通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2-06 19:17:02

    本集主題:「療癒26顆破碎的心: 怡慧老師的閱讀課 」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宋怡慧
      
    本書特色:
    ◎《愛讀書──我如何翻轉8000個孩子的閱讀信仰》、《大閱讀──讓孩子學會27種關鍵能力》作者宋怡慧最新動人之作。
    ◎這些孩子的故事,不是小說,也不是電影,它們都是最真實不過,它們就存在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周圍。怡慧老師聽見這些孩子心底無聲的哭泣與吶喊,她陪伴著孩子,一起去面對與解決生活裡的困境,再搭配一本本的好書,療癒孩子,走過眼淚以及傷悲。
    ◎一個以熱血行動去解決孩子困境、以書籍去療癒孩子內心的閱讀老師,更是一個願意為孩子蹲得很低很低,因為她知道,未來孩子會因此而跳得很高,很高的閱讀老師。
    ◎【特別企劃】愛上閱讀的12個理由。
      
    「老師,等考完學測,我就要把這些書全部都燒了……」
    「老師,父母只關心我的成績,他們有在乎過我嗎?」
    「老師,可以讓我過世的媽媽回來嗎……」
      
    這堂課,縫補了26顆碎裂的心。
      
    一個願意為孩子蹲得很低,很低,
    因為她知道,未來孩子會因此而跳得很高,很高的閱讀老師。
      
    孩子,這世界並不完美,
    有時,困惑、悲傷和很深的疼痛,會攫住我們不放,
    但,請記得,我願意傾聽,陪你一起面對、解決,更永遠願意遞上最溫潤的書。
    你,從來都不是孤單一人。
      
    26顆墜落的心,怡慧老師以溫暖與同理,一一拾起。
    她細膩呵護,在掌心中,讓它們慢慢長出往前走的力量。
      
    「等考完學測,我就要把這些書全部都燒了……」談人為什麼活著
    「老師,我要我媽媽回來……」談喪親
    「老師給學生的愛,都是假的嗎?」談內心受傷
    「我爸爸失智到都不認得我了……」談痛苦
    「選這個大學科系,有飯吃嗎?」談做自己
    「我讀小一時,被關過廁所半天,小二時……」談霸凌
    「父母只關心我的成績,他們有在乎過我嗎?」談溝通
    「媽媽剛過世,爸爸打零工,家裡沒繳費被斷電……」談逆境
    「我就是比不上哥哥、姊姊優秀啊!」談自信
      
    現在的孩子,他們所面臨與承受的困頓或壓力──那些令人恐懼、無從躲避的人生際遇,那些對生命的龐大困惑,很多時刻,都遠遠超過我們想像,但他們可能將這些孤絕、驚駭與傷悲,都深深地埋藏在叛逆、沉默與反抗裡,而怡慧老師卻能聽見這些孩子在武裝、惹惱人的行為背後,其實是心底無聲的哭泣與吶喊。
      
    她以一顆最熱血的心,一本本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並不孤單的書,陪伴孩子,療癒孩子,走過疼痛及眼淚,並拾回對人生的溫度與愛。
      
    作者簡介:宋怡慧
      教育部閱讀磐石獎閱讀推手獎得主;聯合線上專欄作家;《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網站駐站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教務主任、前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同時是2017年教育部圖書館事業諮詢委員、聯合線上師生共閱專欄作家、《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網站駐站作家,以及皇冠文化集團青少年說書人、教育廣播電台行動家陽光閱聽室分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