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原神稻妻位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原神稻妻位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原神稻妻位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原神稻妻位置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00的網紅一些流浪的魚,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小記210330 沒掃過的墓​ ​ 因為是女生,家裡沒讓我掃過墓,故也不知道家裡的墓在山上還是平地,是骨灰還是墓園。​ ​ A很突然地問我:「你們家有幫你買地給你以後葬在那裡嗎?」我說沒有,從來沒想過。況且也不想要被葬在土裡。A說他的朋友最近才知道他家有,他也覺得很不可思議。我說我最近才讀了一個...

原神稻妻位置 在 47食樂天地 台北 台中 宜桃 美食旅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9 16:54:48

{三層} 隱身在公寓老宅的神秘甜點店 . 草莓塔💰 $160 葡萄伯爵戚風💰 $140 . 🍴這家店的位置很隱密,不認真找一定找不到,而且非常容易錯過~~沒有招牌隱藏在老宅公寓間的三樓跟四樓,必須按門鈴等老闆娘來開門才能進去 位在大稻埕的三層環境超舒服,很難想像老宅中也有一片網美之地 . 葡萄伯爵戚...

  • 原神稻妻位置 在 一些流浪的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30 21:41:07
    有 42 人按讚

    /小記210330 沒掃過的墓​

    因為是女生,家裡沒讓我掃過墓,故也不知道家裡的墓在山上還是平地,是骨灰還是墓園。​
     ​
    A很突然地問我:「你們家有幫你買地給你以後葬在那裡嗎?」我說沒有,從來沒想過。況且也不想要被葬在土裡。A說他的朋友最近才知道他家有,他也覺得很不可思議。我說我最近才讀了一個幫自己買墓地的小說。妻子懷疑老公有外遇,剛好殯葬業者誤打誤撞打電話到她家宣傳,於是就順勢買了。因為她不想跟她老公葬在一起。她買的地很奢侈,是很適合拿來蓋房子,可以看得到山和海的地方。她以前從沒想過墓地可以在這種位置。殯葬業者說,買了墓地的人,不管先前狀態為何,只要是買了,臉上都會突然顯露出一種很安心的表情,因此他很喜歡這一份工作。我讀到這裡不禁開始想著很久很久以後死掉的樣子,但還是決定把我的骨灰灑在海邊之類的地方就可以。可是才沒幾年前只能想像自己活到三十歲,是什麼又讓我開始想很久很久以後的事?​
     ​
    雖然沒掃過墓,但墓地倒是常常看見。以前小時候經過山邊的時候,我問母親那些一個一個的墓園是什麼,她說是房子。我心生懷疑,哪裡有這麼小的房子,人都跑去哪裡了?又很後來才聽國小同學說,那是死人墓地,我才意識到被敷衍,自己後知後覺,太晚發現。再更之後,我一次長大到台東旅行,在火車上看見在水稻裡面的墓園,那時水稻尚未結穗,但綠油油的飽滿一片,圍繞著單獨一塊墓地,感覺很不可思議。可能是因為陰森的形象被瓦解了吧。我不由得開始想像土底下這塊墳與植物們是否有某些作用正在發生。我把這件事也告訴了A,A對居然有人會想要把墳蓋在這種常常可以看見的地方感到比較驚訝,但我想了想,說,可能是沒有錢買墓地。​
     ​
    與墓發生過最荒謬的經歷或許是去波蘭的一次。前兩天抵達,想說到華沙晃晃,最後一天前往墓園看看,一方面是因為沒看過西方的墓園,一方面想也許可以看見一些名人的墓碑。可是我不斷迷路。當天原本預計下午抵達,我瘋狂搭錯車,傍晚才到那裡,還笨重地拖了一個超大的行李箱,卡在石子路上結果兩個輪子都壞了。到了墓園時天色早已變黑,我不敢進去。我望著那一整片黑色的,看起來沒有盡頭的墓園,想像裡頭的樣子,裡面有著平緩的、無盡的死。我向他們的靈魂致意,最後搭車折返。到了十一月,諸聖節時,波蘭老師說他可以帶領我們去墓地,那有點算是他們的清明節。鮮花與蠟燭是波蘭消費物品的前三名,超市、雜貨店與街頭到處可見這種物品。他們樂於弔念。據老師說在諸聖節時,整片墓地的蠟燭火光甚至亮到可以照耀天空。可惜那時我前往了布拉格,去看沒有在二戰時被炸毀的城堡。A又說我提著一個大行李箱到墓園裡沒有進去實在是太好笑了。我沒有說中間迷路時,還有幾個波蘭少年還想協助我扛行李箱去公車站,那時正好遇到上下坡路,但被我婉拒了,我告訴他們我可以看google map。他們若是知道我要去墓園,不知道做何感想?​

    唯一比較接近弔信的,只有在拜家裡的神主牌位的時候。阿嬤說這是家裡的祖先,我都跟那個我從未見過也不知道葬在哪裡的祖先求平安,但總是相信期許會靈驗。雖然不知道祖先們葬在哪裡,但我倒是曾經親手下葬過幾隻寵物鼠。雖然還有養過魚,可是牠們的死都沒有葬禮,直接到馬桶裡了。我記得手指間碰到的肉體僵硬的觸感,冰冷、空洞,沒有了靈魂的感覺。這些我知道他們如何終結也將在哪裡終結的生命,卻沒幾次弔念過,幾年後甚至忘了牠們的存在。我懷疑這會不會是我演練去面對死亡的一種方式,當時我才十歲,但長大後我亦理解從沒有哪一次的悲傷是可以真正演練,不如說可以演練的悲傷不但虛偽,更顯得不莊重。死亡帶來的撼動是如此不可知,且毫無防備,說適應這個詞也許顯得太過殘酷。​
     ​
    因掃墓的時日將近,前陣子經過木柵那裡,才看見了好多輛通往陽明山公墓的接送巴士。多半是空的,偶爾零星幾個。「可能因為才三月吧。」我不禁想像著這些抱著一袋金紙的,手拿著成綑香柱的人們都帶著什麼樣的心情前往墓地。他們會在那裡和死去的誰說說話嗎?還是只是儀式性地做好工作?看著這些前往去掃墓的人們,無不是充滿一種懷念的面孔。我觀望著他們的懷念,一個個上了公車,前往墓園。或許在數十年後我也會有那種面孔,但那也是以後的事了。

  • 原神稻妻位置 在 獨角動物-邊緣性人格少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05 01:20:09
    有 81 人按讚

    大家好,我是角爸。

    睽違了幾個月,我又來寫文章。順便跟大家報告一下我們這幾個月的狀況。

    大約在7月的時候我們拍好了新的影片,主題是「憤怒」,但還在剪接的階段,8月中我們有了一次很大的爭吵,而且連續發生,鬧到了有「離婚」兩個字出現,而我也離開了角媽跟孩子們一天的時間,算是近年來鬧得最兇的一次。但也就是這一次的事件之後,我們對於彼此的關係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變化。

    (說出這件事是想讓大家知道,我和角媽並不是聖人,即便今天我們出來公開分享我們的相處方法,創了粉絲頁跟社團,也不代表我們就是模範夫妻或是生活過得風平浪靜,我們過去還是很常像走在懸崖邊緣一樣,一個不注意都還是有失足墜入深淵的風險。)

    就在這次大吵完之後,我和角媽又有了新的更深一層的體悟,在相處上也起了變化。也因為這次的變化,讓我覺得我們本來拍好的影片內容,需要做一些修正跟增加新的想法,也因此又延宕了新影片的產出,對於有期待的朋友在此做個交代也同時致歉。目前我們會再找時間重拍。

    而今天要寫文章分享的主要原因,又在於昨天又發生了一次事件,算是繼8月中的大吵之後,是排第二名的激烈,但我覺得具有指標性與新的意義,所以也順便在此做個分享。

    和大家分享這次的事件與心路歷程,以及我的綜合感想。

    【事件本身】
    角媽近期去開刀動手術叫牙齦囊腫,最近都只能喝流質的東西,正在等待傷口復原以及嘴裡的縫線軟化到自然吸收。

    可能因為不能好好吃東西,加上最近比較沒有太陽,心情上比較偏陰暗。這是第一前提。

    第二是前天晚上角媽可能因為沒有吃止痛藥了,(原本止痛藥有附嗜睡效果),反而出現了止痛藥的禁斷症狀,忽冷忽熱睡不著,變成整晚沒睡,所以整個精神狀況很差。

    第三是白天去醫院回診,路上是由角爺(我爸爸)開車,有一點驚險過程,讓她心有餘悸。

    第四是回診醫生並不體貼,很無視角媽的感受,和別的病人講話很正常,對角媽就很冷淡。

    第五是角媽因為醫生的態度而忘了該向醫生要診斷證明書。

    第六是最後一根稻草。晚上角媽和我忙完所有事之後(哄完小孩睡),角媽很需要心靈上的休息與依靠,和我說想看一些輕鬆的影片。我說好啊,看妳想看什麼。後來挑了一部多年前的《阿達一族》,但正好我在玩手遊新三國志,本來也是輕鬆按一按就可以關掉,陪角媽一起看電影,但正好昨晚有第一次軍團打匪的活動,我需要張羅一下團員的順序與流程,所以邊和角媽說話,邊用平板打字。角媽看我在忙,就在旁邊等說等我按完再開始看,但活動時間超出我的預期,花了一個小時還沒結束,角媽情緒上來就說不想看了,因為等我等很久,即便過程我有和她說明現在狀況,以及說其實可以邊放電影,我邊點就好。但角媽要的不是這種感覺──「今天的角媽,需要我專心的陪伴。」

    我因為遊戲活動正在處理,沒辦法馬上關掉,角媽情緒又已經上來了,我又面對著兩難。但熟知BPD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現在最重要該怎麼做才對,而我沒有這麼做。角媽後來情緒上說「我乾脆進去睡覺好了」就進房去,但其實根本沒辦法睡。

    再過一兩分鐘,角媽開始搥床搥衣櫥,我知道角媽已經到一個極限了,就進房去處理,但是我的活動還沒結束,只好拿著平板進去。這動作在外人看來,就是我沉迷手機遊戲不肯放棄的模樣。

    想當然爾這樣的處理是會失敗的。角媽生氣的音量變大,孩子有點被吵醒,角媽生氣的跑到客廳,我先安撫孩子。

    角媽開始踹門踢一些小孩玩具的紙盒,角爺(我爸)角奶(我媽)都出來關心,後來角奶來要我出去處理,她來哄孩子。

    我出來之後角媽還在情緒爆發上頭,又搥了幾下門(手腕受傷了),大罵了很多句子,說我一直一直都在玩遊戲,沒有在管她的心情,把她擺在哪裡,她今天真的很不順,就只需要我關心她一下我連這都做不到,等等。還說了很多類似我都無視她的努力,我根本都只顧著我自己這些句子。我回了「所以我說我們來看影片吧」,但她罵得更激動。後來我開始沉默。角媽抱著膝蓋坐在茶水間一角。

    在我不回話之後,角媽講了幾句後也不說話了,但她全身很用力,抓自己抓得很緊。(角爺在旁邊standby,以防我們又失控)。

    大約過了五分鐘左右(沉默的時間感覺都很久,所以五分鐘是很模糊的數據),我理好了我的心情,我便過去跟角媽輕輕柔柔的說,「好喇(介於了跟囉之間的音),不會有人怪妳的,來吧」,「沒事~沒事~沒關係的,是我不好,讓妳受苦了。」邊說邊將角媽拉起身。本來角媽還很用力,但慢慢的被我扶了起來,我帶著她走向沙發我們平常坐的位置。坐下之後我抱著她,她便從憤怒變成哭了起來。

    坐下來我的第一句話就是說,「有沒有把自己弄傷了?」角媽抬起腳說流血了,我就趕緊拿東西來幫她包紮與擦藥,然後抱抱她。

    然後她開始哭著說自己的委屈,我便抱著她說一些道歉的話與態度。事件就這樣處理結束。

    【事件的幾個關鍵】

    這次的事件,介於一般人與BPD的情況之間(抱歉我還是得做一下這樣的"標記"動作,不是要貼標籤,只是做為形容的方法,比較好讓人理解。

    一般人也許生氣情緒上也不會去搥衣櫥門或是去做把自己腳踹受傷,把自己手搥到黑青這樣的事。而假如是過去的角媽,行為是更激烈的,因為角媽也是曾經有踹破過玻璃門的紀錄。所以我會說這次事件是介於一般人與BPD之間的的情況。而事實上,角媽本來就是一直都很努力的在讓自己變得更好,今天的事件也是一個證明,她變得比過去更加溫和,也更快的讓自己放下這些情緒,只要她察覺到我沒有隨著她的憤怒起舞(這一點相當關鍵),她其實也可以「很快」的冷靜下來。而角媽的這個「很快」,可能已經鍛鍊到比一般正常人生氣要更快的放下這個情緒了,只是她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經這麼棒了。

    過去幾個月角媽已經把自己各方面的情緒跟覺察都調整得很好了,所以基本上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吵架」這件事,以過去來說,「吵架」就是彼此對罵, 然後有行為失控,這叫吵架,但從8月中的大吵到現在,已經4個月了,這四個月我們一直都維持在不到吵架程度的狀態。對此我時常和角媽提到我對她的讚賞,而我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我覺得妳已經做得很棒很好了」。

    其實也是因為角媽已經做得很好了,所以在昨晚的事件中,我沒有做像過去的驚弓之鳥一樣,角媽一有情緒,我馬上拋下所有事情以角媽為先,我會再放一陣子,看角媽本身能不能度過這種情緒上的試煉。當然這很冒險,因為昨晚角媽也罵出了「難道我越正常就越不受重視嗎?」「是不是我越正常,我就越不重要了?」這樣的話。

    這也是很關鍵的想法,可能許多BPD心理底層就有這樣的想法在「避免自己變得更好」。因為她們擔心一旦變得正常了,一旦變得跟平常人一樣了,我是不是就不會再被這樣關注,這樣被時時的呵護了?

    因此這其中的過程的拿捏,很不容易也很不一般。我主要要做到的,就是需要讓角媽知道,不論她變得如何,我的態度都是一致的,也就是她的所有努力,我都讚賞與認同,而一旦事件發生,情緒來了,將這些潛藏的心理恐懼罵出來時,我也不對此做情緒的回應,我還是「需要以溫柔的態度來做為這件事件的結尾」,來向角媽的恐懼證明,「不會的,不論妳變好或是變壞,我都永遠會關心妳,會花時間照顧妳」。

    「因為這是不可逆的狀態」「這是我們花費許多努力培養出來的感情」「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不可磨滅的」。

    我需要證明這些事。

    所以在這裡也再提到一個關鍵性的轉折點。就是當角媽踹東西,對我頻頻破口大罵時,我的態度是如何。這永遠都是「陪伴者最大的疑惑與問題」,也是陪伴者最關鍵的時間點。

    「陪伴者的回應,等於未來兩個人的互動基礎」。

    當陪伴者不斷被罵的時候,第一時間一定都想反擊,回罵。這是所有人(不只是陪伴者或是BPD,是所有人)的直覺反應,因為被攻擊了,身體就會自然反應,想法就會自然反應,就像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被施加了多少力,自然就會彈回多少力。情緒也是這樣。

    當我們被攻擊的情緒針對了,觸及了,我們都會很想去反擊,以證明自己是無辜的,或是自己是有能力反擊的,自己不是弱者,自己不是錯的,也或者說這種「反擊」是一種求生本能。「若是我乖乖被罵的話,是不是表示我承認自己是錯的,承認自己是壞的一方」,「難道我要什麼都不說,就由她這樣罵嗎?」

    第一時間的反擊,都是基於這些「人性自然反應」,而陪伴者最大的難關與修練,就是要透過不斷的練習,把這個自然反應訓練到最小化。也就是訓練到只有一瞬間在心裡有聲音,而既不說出口,也不會表達或表現出來,最終需不需要修練到沒有反擊的念頭?這很極致,但這很看個人,不勉強,能做到反應時間很短且沒有說出口就已經很棒了。

    因為我們要體認的是,所有的爭吵,基本上都是不必要的,是「無效的溝通」,是「吵贏的人反而都輸了關係」,所以根本沒有需要吵架的理由與需要。任何相處,都可以透過溝通與適時對談來培養與化解誤會。當然這不是說零爭吵的關係是最完美的,不是,只是說盡可能的避免這件事,對於兩人關係來說是最好的。所以我不怎麼會再和角媽「爭吵」或是「爭辯」。平時就是互相禮讓跟包容,妳對我好,我對妳好,沒有誰先誰後誰好誰壞的問題。

    當心裡將第一時間的反擊靜下來之後,第二階段就是思考對方「真正」在表達什麼?那些憤怒的話語背後藏的內容是甚麼?

    所以我冷靜完對角媽說的第一句話是「不會有人怪妳」,而不是很普遍的很一般的以為應該要說「不要生氣了」。

    當BPD發作完(這也是一種形容方式),其實心裡繞的念頭都是「我怎麼這麼糟,我又搞砸了,我怎麼是這麼可惡的一個人,我果然就是這麼壞」的無法接受自己,與無法認同自己,覺得自己是這世界上最糟的人,把這個家弄成這樣,還把小孩吵醒,還驚動了公公婆婆,我又失控了,我又是這麼的糟。這種想法在她們心頭縈繞,等同於她們的憤怒程度,她們越生氣,就越是不能接受自己在這世上的表現,因為她們也知道生氣很糟,暴力行為很糟,但她們就是「當時控制不了自己」的做這些。

    所以我的第一句話就是要表達,「沒事的,不會有人怪妳」,也是要讓她知道,「我理解她」,也要證明的告訴她「妳沒有妳想像的這麼糟」。這個理解,就能讓她充滿尖刺的防禦,軟化下來,於是角媽願意讓我扶起來。

    因為她知道「我沒有生氣」「我也沒有怪她」,我願意溫柔的對待她,照顧她。我用行為與言語讓她懂得這件事,而這也是「將她帶領到更好的自己的一個引導」,間接在告訴她「真的沒事」「她已經很好了」。

    而這一切的一切,一定要跳脫出「事件本身」,沒有跟著她的憤怒情緒打轉,所以才能很快又很順的,解決這次事件─→這只是一種連帶的結果,並不是「我先想要很快又很順的解決問題,因此我才對她溫柔我才消解掉我的第一反擊」,這是一個倒因為果的邏輯。凡事一定是先以真誠的態度去面對,去包容,去理解對方。最後得到美好的結果,都只是「順帶產生的」。

    所以如果角媽越來越好,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好,也只是因為我們先做了對的事,擁有了對的想法,所以才「順帶」有了這樣的結果。

    這就是我今天想要表達的重點。

    文長,辛苦大家了。但也需要這麼長,才足以讓大家體會面對BPD之中的所有細膩的想法與原則。

    以下的貼圖便是角媽這次事件的三個階段,都收錄在我當初畫的同理心貼圖當中。

    ========================================
    其他角爸角媽文章傳送門(內也有貼圖連結)
    ─→https://reurl.cc/4mVqnv

  • 原神稻妻位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22 12:29:52
    有 2,811 人按讚

    <1122不完美的夫妻日>

    日本人很愛創造節日,昨天我們家誤打誤撞吃了肯德基,發現11/21原來是「炸雞之日」(肯德基日本一號店的開店紀念日),接著1122因為日文發音與好夫婦同音,又是成雙成對的數字,所以今天就是好夫婦之日。

    昨天到婆婆家晚餐,聊到我跟枝豆結婚即將邁向第10年。

    一段不知該說長還是短的日子。

    -------------------------------------------

    從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婚姻是一件很難很難很難的事。

    看過許多大人們在婚姻中浮浮沉沉的,當然有開心的部分,但更多的是看見對方的自私之後,長時間的消化不良。反覆的互相傷害彼此,互相消耗。婚姻中會有很多無力的事,那些無力就像是流沙,隨時都很有可能吞沒一個人的。

    但人心是很複雜的,明知山有虎,卻往虎山行。

    明知婚姻很困難,但還是想要理解個徹底。

    我覺得即使結婚了10年,偶爾會錯覺自己好像參透了一點點什麼,不過再回頭看,那些不過都是婚姻的一丁點的浮光掠影而已。

    -------------------------------

    很多人問我當初怎麼會決定要嫁給枝豆,難道不會害怕擔心嗎?

    當時的確有擔心,但沒有太多害怕。就是用一種反正我已經聽過看過見識過很多婚姻鬼故事了(比童話故事多太多了XD),所以也不太怕成為婚姻聊齋中的一則。有一種well反正都是陰陽眼了,見鬼也習以為常,就用這樣的心情踏入了婚姻。

    不過現在回想起也許算是幸運的,是我們有機會在一開始就看見彼此的殘缺,我們都很清楚婚姻並不夢幻,彼此並不完美。

    -------------------------------

    剛認識枝豆的時候,他是一個很神經質的人。我自己也是,所以一眼就發現我們是同類人。

    他很求好心切也很強迫症,連讀書重點線都要畫得很直,不然就會想買一本新的書。

    對於自己設下的目標一定要達標,不然就會崩潰。

    在英國醒來的某一天,他突然發現自己半邊臉都不能動了。這件事把他嚇壞了,老實說我也覺得挺恐怖的,想說這人怎麼這麼年輕就要中風了嗎?

    後來在醫生慢慢的協助下,過了好長一陣子他才可以不費力地閉眼睛,自然的笑。

    「說真的,當時你怎麼沒有想要把這人丟掉啊?」

    「大概是我很習慣也可以接受壞掉的人吧?因為我自己就是。」

    有好多好多事現在想起來都像是電影片段一樣了,某次中毒差點休克,枝豆也是想盡辦法快速送我進醫院。在英國我們也有經歷過窮到繳不出council tax的日子,後來跑到市集一起擺麵攤湊現金。面對心理上過不了的關,枝豆也聽我說話,幫我找一些可以給我幫助的書和資料。

    這些經驗對我們的關係來說很重要,除了知道彼此不會在危機時刻放手離開,也看見面對人生困境時,對方的耐受能力。

    -----------------------------------

    就這樣的默默地過了10年了。

    某天一個總是音量很大,笑容浮誇的孩子來和我們作伴。

    雖然帶孩子很累,但每天我們都覺得幸福的不得了。我們兩個殘缺的人,一起努力的想讓他體驗到,我們童年時想要的那種心靈滿足與快樂。

    就這樣一天一天的,我們就一邊再當一次孩子的,一邊體會到原來快樂其實可以這麼簡單。

    ------------------------------------

    今年年初參加枝豆的高中同學會,吃飯到一半我帶著豆豆到餐廳外面和其他小孩玩,他有幾個同學跑出來跟我說話。

    「安拔!我可以跟妳說聲謝謝,然後我可以抱妳一下嗎?」一個女生問我。

    「老實說好多年沒見到枝豆了,我們完全沒有想到,高中時那個老是眉頭深鎖,性格詭異又陰沈到不行的少年,如今會有這麼平靜的表情。」

    「看到他的那一瞬間,我們都明白,一定是妳給了他什麼!」

    「謝謝妳!安拔!真的!」

    其他幾位高中同學也來跟我握我,直跟我道謝。

    當時除了為枝豆擁有這麼真心的好友感到開心外,心裡面覺得好溫暖。

    「說真的!要是你們認識以前的我,才會知道該要說謝謝的是我。是他給了我很多,我才能擁有現在的平靜與快樂。」

    後來好幾個四十幾歲的大人居然就在餐廳外面哭成一團,還記得那一天氣溫好低,眼淚好燙。後來有幾個喝醉的同學也跑出來湊熱鬧。

    「雖然不知道你們在哭什麼,大家都同學一場就陪你們哭!」一個醉到不行的同學說。

    「安拔妳是不是想家所以哭呀!我跟你說我老家在沖繩喔!沖繩跟和台灣就地理位置上可以算同鄉吧!」

    一群人就這樣又哭又笑的,結束了那天的聚會。

    ---------------------------------------

    身邊有還沒有踏入婚姻的單身女生朋友問我,到底什麼樣才是一個理想的婚姻狀態。

    老實說,我沒有答案。

    因為人實在太複雜了,實在無法歸納統計,也沒有範本答案。

    我自己覺得我和枝豆的關係有點像是某堂課一起被當掉的兩個人,曾經我們都覺得婚姻的模樣應該是千瘡百孔的,因為彼此對婚姻期待都很低,所以意外的發現

    「原來兩個人一直互相賴在一起,好像也沒有那麼糟耶!」

    以後我們都會變老,沿途一定還會輪流經歷過各種故障,面對各種難關。

    只期待在面對每個考驗時,我們都記得感謝對方,一起牽手在不完美的人生路上走下去。

    今後也請多多包涵,多多指教。

    -----------------------------------------------

    更多我家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mentaikotokyo/

    btw好夫婦之日聽說日本要吃夫婦善哉紅豆湯,但是我煮了燒酒雞給超愛漢方的枝豆。夫妻或伴侶也許就是這麼一回事,只有你才知道對方最需要想要的什麽吧!

    pic前陣子全家一起拜訪笠間稻荷神社,爸爸手上抱著沈甸甸的,是我們的大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