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南一線上派卷系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南一線上派卷系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南一線上派卷系統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柏樺敘事詩歌的多重敘事元 ◎王治澤 摘要 柏樺是第三代詩人的代表,盡致的平凡抒情使他獨具個人風格特色。在敘事詩歌上,不乏抒情作為連結,但其敘事特色依然顯而可見。其關於記憶、歷史以及現實的模擬,使得他的敘事詩歌呈現多重敘事的維度。本文將從這三部分,分別處理柏樺敘事詩歌「記憶素」\「從史素」\「...
南一線上派卷系統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柏樺敘事詩歌的多重敘事元 ◎王治澤
摘要
柏樺是第三代詩人的代表,盡致的平凡抒情使他獨具個人風格特色。在敘事詩歌上,不乏抒情作為連結,但其敘事特色依然顯而可見。其關於記憶、歷史以及現實的模擬,使得他的敘事詩歌呈現多重敘事的維度。本文將從這三部分,分別處理柏樺敘事詩歌「記憶素」\「從史素」\「模擬素」之敘事元敘事素,論證其敘事詩歌的多重建構與意義。
關鍵詞:敘事元敘事素、第三代詩人、平凡抒情
壹、前言
《夏天還很遠:柏樺抒情詩集1981—2019》收錄了第三代詩人的傑出代表,柏樺創作的抒情詩歌200餘首,時間從1981年至2019年,跨度四十年,分彆為 《夏天還很遠》\《麥子:紀念海子》\《禮物》\《生活,真好》\《年少是一種幸運》\《祖國或前世今生》\《江南來信》\《今夕是何夕》等八輯,是詩人編訂得最全面最滿意的一本抒情詩集。
柏樺寫於1981年的成名作〈表達〉,從出道便以抒情著稱。前行研究者們多著重於柏樺詩歌的抒情主題與身體美學的研究頗多,其期刊研究論文兩百餘篇,多有創見之研究者,不外乎黃粱、李商雨、李慶華等人。他們對柏樺詩歌語言、風格、意象多做闡釋與解析。就「抒情」而言,黃粱對其象徵個體化抒情特性,情境空間特徵與漢詩風格,論證了柏樺早期詩歌的特色與關懷。後者承續如是李慶華,在原先抒情層面,更深入論其柏樺詩歌終而的抒情歸宿。就「語言」而言,李商雨從柏樺對其詩歌的現代性審美切入,提出柏樺詩歌的元語言,更加確立柏樺詩歌的藝術自主性,以及柏樺對美孜孜不倦的追求。李商雨也對柏樺詩歌的身體性,立基於尼采的身體哲學和透視主義,論述其中呈現的快感、頹廢、逸樂的風格特色。
柏樺敘事詩歌比重雖不高且少,單就敘事詩歌的前行研究更是鮮見。其一方面重在敘事詩歌的作品並不多;二方面,大部分詩歌作品融於抒情中敘事,使得敘事效益來得沒抒情高。如果就《夏天還很遠》這本精選集,放諸在其四十年的時間跨度中,能見其殊異的多重性。柏樺在這類重在敘事的詩歌,對其處理方式,有著一定的敘事本根。美國敘事學家傑拉德·普林斯提出的元敘事(metanarrative)概念。其元敘事有其敘事信號,即之於從柏樺敘事詩歌文本中清釐出其背後一如語境或意識等之敘事本根主題。
普林斯提出的元敘事有兩層可能性的界定。一層是「當一個話語的主題是敘事,我們就可以說該話語是元敘事。」這層是相對語言表面或話語表面的一種界定。另一層是相對嚴謹並且更意義的界定,因為它是複合式的,接近傅柯所言之「話語」(discourse)。把話語當成一個事件(event)而不僅是傳訊的媒介,同時更要認清意義符號在話語中的主宰地位。因而在面對柏樺敘事詩歌時,其相關的「語境」或「意識」得以含括進來,其敘事意義也得以延展。
筆者將瑞士語言學家斐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相關於構成語言的另一個主要單位:詞素(morpheme),借用過來形成論文的結構進行論述與辨證,柏樺敘事詩歌的多重敘事元。
貳、敘事三重要素
如果說閱讀顯然依賴於被閱讀的文本,那麼同樣顯而易見的是,它也依賴於閱讀該文本的閱讀者。「素」是構成語言與詞彙的最小單位,而其敘事元雖不是最小單位,但確是其鞏固敘事的元素(或作中心),這些幾重元素構築成柏樺敘事詩歌的特色。故而,柏樺敘事詩歌中的敘事元筆者將其大致歸結為三類:記憶素、從史素與模擬素。「三素」構築了柏樺敘事詩歌的面貌,而其三素的含括指涉意涵則顧名思義。
一、記憶素
〈唯有舊日子帶給我們幸福〉\〈高山與流水〉\〈風在說〉即為敘事元記憶素。這類記憶素相關記憶。
〈唯有舊日子帶給我們幸福〉(1984)帶出記憶等於幸福的意味,詩中的受話人「我們」,其人應是友人。
1983年,西南農業大學任教前夕與張棗在四川外語學院見面半小時。讀到張棗的幾首詩,但不肯相信竟然有一個人與我寫的一樣好。匆匆離去,知道半年後,我在寂寞中試探著把他作為一個對話者向他發出了召喚。
這時的柏樺雖才不到三十歲,但足見他對過往的懷念與感慨時間的流逝,這無疑是為何柏樺詩歌重於抒情的原因之一吧。
〈高山與流水〉(2010)柏樺1975年作為知青下鄉到巴縣白市驛區龍鳳公社(現龍鳳鄉)公正大隊(現村)務農。這段知青歲月是他最快樂的時光,令他縈繞又難忘,真是美呀!「唯一的欠缺就是日出而作後的寂寞」(每日晚間知青點組織政治學習),從此對這類學習感到恐懼,神經也極度脆弱。他說交談需要天賦,他也的確有這樣一個不畏風雨地與他往來50公里奔波的好友張棗,他們寫詩、談詩、改詩。「現在他已到退休的年齡了(還剩最後一週)」\「而我終於抵達!我終於走過了人生多少艱難……」作者所帶出的感慨一如題記:「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過去的光陰單剩下回過頭「昏昏燈火話平生」,供人留念。
〈風在說〉(2011)講了三個故事:老師的死、父親的死、友人之死。全詩分成三部分,分別代表了「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以各種味道構建記憶的階梯,「你越逼近死亡,越愛聞香」\「臘豬頭在灶膛已煨了一晝夜」\「他獨有的尿味、皮膚味、香水味」。一切都像風一樣從青(少)年時代,穿行到中(青)年時代,再穿行到老年時代,柏樺敘事的多愁善感盡致體現。
敘事元的記憶素敘事詩歌除了明顯的取用記憶外,其「外在物件」作織網構結形成他的記憶素的敘事風格。〈唯有舊日子帶給我們幸福〉「掛鐘\椅子\信封\書籍\日曆\樹幹」;〈高山與流水〉「斯巴達克斯\電影台詞\炊煙」;〈風在說〉「學校\剪刀\臘豬頭\睡衣\醫院」等的外在物件,帶給閱讀者極強的畫面感,而於柏樺這些物件就像鉤子串聯勾勒出帶著溫度的記憶圖騰。
二、從史素
〈路易十六之死〉\〈查理一世之死〉\〈嘉靖皇帝的的一生〉這類即為從史素,相關著冰冷的歷史。
〈路易十六之死〉(2011.9.19)一個尋找與自己命運相同的人,無非就是英國的查理一世。根據史實「我從來沒有起過與人民為敵的念頭」登上斷頭台時「滔滔說道:我是無罪的而死的,我寬恕我的仇人;你們,不幸的百姓們……」然後「十點十分,他三十九歲的生命結束了」「一個最善良又最軟弱的國王,經過了十六年半一心謀求幸福的統治之後,被他的祖國斬首」。
而於〈查理一世之死〉(2011.9.20)一個從容上斷頭台的國王。「我的頭髮礙事嗎?」「劊子手鞠躬道:請陛下把頭髮塞在小帽裡。」「無論陛下幾時給我信號,隨陛下尊意,我願意等著。」「不到一分鐘,國王伸出兩手,劊子手一斧下去就將國王的頭砍掉。」注意尾端創作日期,可以發現,寫了〈路易十六之死〉隔天才寫了〈查理一世之死〉,要尋找命運相同的人的路易十六微妙地,與查理一世聯繫在一起。而查理一世又是歐洲第一個被送上斷頭台的國王。柏樺透過國王與侍衛或劊子手的來往對話,伸延了敘事素的空間。
兩國王之間,存在的同質點在於,一方面歸咎於女人,即他們的妻子。路易十六偏愛他的妻子成了法國國王中的一個另類,不耽於美色,唯一沒有情婦的國王。也不喜歡治理國政,愛好鑽研機械原理。當時路易十六夾在強勢的貴族勢力和洶湧的人民勢力當中,加上在國內幾乎沒有什麼建樹和能力。在政治立場方面,他或許是同情平民境遇的。原因在於路易十六想通過削弱貴族,來加強皇權,所以他更有可能跟平民聯合,而不是跟貴族狼狽為奸。法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弗朗索瓦-奧古斯特-瑪麗·米涅(François Auguste Marie Mignet)說,如果路易十六當時堅決抵制改革,當一個暴君的話,他起碼能保住皇位,至少不會被送上斷頭台。
相比於英國的查理一世,自從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後,英國成為了一個信奉新教的國家。可是查理一世卻娶了個信奉天主教的王后——亨利埃塔·瑪麗亞(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妹妹)。後來在王后的影響下,查理一世逐漸變得開始偏向於天主教,這就讓信奉新教的英國人感到非常惱火,畢竟新教才是英國的國教,查理一世還是其最高領導者。後來他長達十一年的暴政,在經過多年激烈角逐後,最終國會派打敗了保皇派,查理一世也因此成了階下囚。
二方面,兩位國王的歷史風評好壞不一,但大部分仍歸結於好的方面。就其柏樺的處理:一個是為國而死的善良又最軟弱的路易十六;一個是原有結實身軀,長命希望的查理一世。這兩位也許有著必死的必然性,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也沒有落下作為國王的尊嚴。若說是為他們翻案,難免落入偏執的窠臼,倒是他們的生命,都為各自的國家開啟了新的篇章。
〈嘉靖皇帝的一生〉(2012)如同前兩位國王處理死亡。從一開始的不死藥到各種追求永生的學問,最後卻略帶追悔莫及地發出「我想回去、去、回去!回到我的出生地。」他感到恐懼,這恐懼是十七歲時就已釀造好的。
柏樺取用真實歷史的線性發展年表作各種敘事填補,讓兩位在現今只活在冰冷歷史長河裡的國王,經過對話或設計,兩位國王猶如活生生地展現在閱讀者眼前,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也留下了為人的那種溫度。而對於嘉靖皇帝似有似無地彌補了他十七歲的缺憾,即使「人們看到我哭了又笑了,人們也注定看到我的死」也罷。
三、模擬素
〈七天日記〉\〈臨行前的一生〉\〈五十年後〉為第三類敘事素:模擬素。「模擬」具有「模」與「擬」,是一個相互對立的對象。「擬」是對「模」進行仿擬刻畫,再生出模的「擬像」,故而存有虛實辯證的意味。
不同於前兩者敘事素,模擬素筆者認為更接近於小說敘事情境,雖然前兩者也都能如此,但不同之處也許就偏重取向而言,一個記憶、一個從史。模擬素更像是兩者的結合體,形成多元且龐雜的敘事素,並帶有一種超現實的敘事,這也是我為何將其定義為模擬素的因由。
〈七天日記〉(2014)以七件小事「那退了休的男教授忙兩件事」\「女人並非只為自己哭泣」\「體會了五十歲的反烏托邦」\「一個男人要是沒有肚子,那就是殘廢」\「照片上的你並非現實中的你」\「那年輕的岳父走路像少女」\「那裡浸信會的人層出不窮」透過對現實或現象仿擬出其「模」物,來對其現實或現象作出他的看法。
〈五十年後〉(2016)在按語上,就提示了「不是此地,不是此時:他們殺的是時間,一個未來的窮苦貧民。」而為何要殺時間?
一天,五十年後的一個晚間
在本市一家小超市收銀台邊,
你發現一個紅臉白鬍子矮男人
你一下町住了他,看了很久……
在回家的路上,你哭出聲來:
「中學時他身上有股橙子味。」
主角仿佛穿越到了五十年後的世界,從「紅臉白鬍子矮男人」嗅到了「他身上有股橙子味」。從十五歲畢業分手時,到五十年後的晚間,這中間只是一線之隔,哭聲飽滿了期間的無盡意味。
〈臨行前的一生〉(2016)「那對母女臨行前兩個半小時還在吵架……」柏樺道出「三千年後,你們乃屬於同一考古層。」這樣的不爭事實。「老年人談論死亡不是恐懼而是迷信。」柏樺對現實拋以冷絕的眼光或視角呼籲現世,就像別以為「屁股是充滿拯救的彌賽亞」似地。
柏樺的敘事詩歌,立基於其上三個敘事素:記憶素\從史素\模擬素。各有其獨立的指意系統,即敘事學所談的「敘事要點」(the point of narrative)。此三種敘事素因其敘事要點也帶來了不同的敘事效益。敘事元記憶素,柏樺身體性的自主是很強烈的,畢竟攸關他的經驗,多在處理箇中情感,偏於抒情。敘事元從史素,重描歷史先人,將其活化賦予溫度,彌補缺憾,有著一定的歷史意義。敘事元模擬素:則映照世事現實更深,就像我前面談及的,前兩者的結合形構了第三者的存在,對現實與現象的仿擬,訴諸柏樺的價值關懷取向。
叁、結語
如是柏樺這一批五〇年代出生的詩人,他們歷經文革與商品化的過渡,而毛時代氛圍是他們共同的經驗。朦朧詩派的出現應了文革(1966-1976)後,政治道德秩序、價值觀念混亂且頹荒情緒漫瀰時候,但那個時代卻養育了柏樺,柏樺後來也才深切感受到「什麼叫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
柏樺被劃分在第三代詩人群,也就是朦朧詩之後的先鋒派,單從柏樺敘事詩歌的文字與辭藻,多少見得漸沒有毛時當下那種含蓄的象徵主義主義特徵。他的成名作〈表達〉還是看得到一些影子,如含蓄的意象。承如李商雨言:「柏樺對象徵主義的偏離更體現在他對詩歌中書寫平凡的看中。平凡是他對詩歌最重要和最具標示性的特徵之一」。確實,無論是抒情詩歌還是敘事詩歌,柏樺更趨向表達他對現實予以的真實的訴諸,從以上的論述例子可而得之。因此對於柏樺敘事詩歌的多重敘事元研究,得以建構出他的敘事詩歌架構與取向,即三種敘事素取向。
肆、主要參考資料
一、柏樺著作
柏樺,《夏天還很遠:柏樺抒情詩集1981—2019》,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20。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及專書論文
【美】查爾斯·E·布萊斯勒(Charles E.Bressler)著,《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第五版)》(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5th Edition),趙勇、李莎、常培傑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4。
【美】傑拉德·普林斯著,(Gerald Prince)《敘事學:敘事的形式與功能》(Narratology: The Form and Functioning of Narrative),徐強譯,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3。
羅振亞,《朦朧詩後先鋒詩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二)期刊論文
李慶華,〈回憶、意象與抒情的三重變奏——柏樺詩歌個人化寫作初探〉,《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集刊》,2012年00期。頁209。
李商雨,〈精緻的詩、「輕」之美與審美現代性的追求——柏樺詩歌的詩學、社會學討論〉,《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19年01期。頁205。
李商雨,〈快感·頹廢·逸樂——柏樺詩歌的身體美學初探〉,《安慶師範學院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2月第35卷第1期。頁61。
柏樺〈柏樺自選文學年譜〉,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05年第1期。頁229-233。
黃粱,〈大塊抒情,坦蕩吟詩——漫步在柏樺詩歌的溫潤境界裡〉,《青年作家》2007年02期。頁309-315。
(二)網路資料
智慧士官,〈法國歷史唯一被處死的國王路易十六,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2018.4.3)《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zh-tw/history/pnn5m5e.html。2020年12月20日點閱。
夜讀史書,〈查理一世為什麼被送上斷頭台?選錯另一半導致的悲劇〉(2019.12.5)《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zh-tw/history/rnkzj2n.html。2020年12月20日點閱。
--
美術設計:游佳真
圖片來源:游佳真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12.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柏樺 #敘事詩 #敘事元 #第三代詩人 #平凡抒情
南一線上派卷系統 在 On8 Channel - 岸仔 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抗爭一年.評論系列】社運變形記
2020/6/8 — 10:17
Ovid 是古羅馬三大詩人之一,全名是 Publius Ovidius Naso,公元八年五十嵗的時候被羅馬帝國始皇帝奧古斯都流放到黑海之濱,在那裏終老,原因一説是因爲揭露了皇帝的私隱。2017 年,羅馬市議會替他平反。他的最重要著作是神話史詩 The Metamorphoses,中譯《變形記》,全詩五六百頁,我大學畢業之後那年讀過一半長的簡本,印象深刻。中文維基這樣介紹:
「全詩共十五卷,取材於古希臘羅馬神話。根據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靈魂轉回』理論,變形,即人由於某種原因被變成動物、植物、星星、石頭等。這一線索貫穿全書,是古希臘羅馬神話的大匯集。故事按照時間順序敘述,由宇宙的創立、大地的形成、人類的出現開始,直至羅馬的建立,凱撒遇刺變為星辰和奧古斯都建立統治為止。」
今年世界醖釀巨變,去年下半年在香港發生的事乃不可忽略的元素,香港成爲了二次世界冷戰的 ground zero,而這座名城裏的人,也在經歷著意識板塊潛移。格局如此宏大的現世史,非我這支禿筆可以描述萬一,我只能懷著對詩人的敬意寫下一點心得。
2019 年香港的抗爭史無前例,社運脫胎換骨,一如《聖經》所説,年輕人憧憬異象、老者做新鮮的夢,儘管槍林彈雨血肉模糊硝烟吹滿城,還有那處惶恐與勇毅之間的九千手足正在思考著坐穿牢獄的心理準備。
然而運動最令我驚詫的,除了那每一震撼人心的無數細節本身,就是所有那些細節共合衍生出的一種前所未見的浪漫,從 6.12 占領立法會「去罩示真身」那一幕到後期理大留守戰飛索求生,那一筆一筆濃烈超現實,都是香港近四十年民主運動裏從來未有過,不是在文學藝術裏創成而是自生活本身釋出,並不需要巧匠加工。分析這浪漫的出現,對比一直以來的缺無,或者是理解這場運動的一個有效切入點。
我大膽地指稱,之前三十多年的民主運動基本上不是内在產生、即不是在香港人文化 DNA 裏孕育成;而是個別先行者從外國經驗和理論裏學習得,加上來自中國的專制主義外力造成民衆心中的恐懼與排距,兩者於是結合,生成了八十年代至本世紀一十年代的代議民主運動。這個民主運動予以自己的使命,就是尋求《基本法》似有若無地許諾了的真民主雙普選。然而,就是連《基本法》這部讓民主運動元老領導及參與者安身立命數十年的文件,也是外來的;香港人當時要求的「三腳櫈」並未能實現。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文化意識兩大來源 - 中國傳統文化和英國殖民文化,儘管包含這些那些好東西,卻幾乎都沒有民主成分 。孫文的民主革命活動在香港一掠而過,而且在中國失敗了,只留下淡淡一抹苦澀,再從外面引進因此必要;否則香港人只承襲那兩種舊文化的話,近年的中國專制主義入侵必定勢如破竹。因此,香港民主運動的先行者還是功不可沒。
可是,如此引進而非與生俱來的民主觀念還只是一種理性認知,民衆知道要取得要實現還得付代價,因此會猶疑。這就好比一個小市民心儀一部在櫥窗裏看見的高端凌志,看看叫價,就會覺得自己的老爺豐田還不錯,便是有問題,修補一下還可以多用幾年。況且,文化引進還有一個水土問題,便是有普世價值的東西,也不可能 plug and play。當年流行歐美的肯德基初度來港銷售卻鍛羽而還,因爲接受它的文化條件不具備;烤鷄如此,況乎民主。
因此,在量的方面,香港人對單純民主的需求有限度,加上中國的專制主義本性並不願意給予太多讓步,這個供求關係決定了在歷次香港選舉投票中觀察到的「六四黃金分割率」,而這個比率平衡,前幾年還因中國國力上升等因素而有輕微下降。在質的方面,老一輩的民主追求止於付出體力和時間參與大體平和的靜坐與游行。這種質與量的民主訴求,顯然生不出多少浪漫。
然而,深刻的轉變大約在五六年前首先在戰後第三代香港人當中出現了。這新生代有第二代無意中爲他們種下的前世命定、與生俱來的香港人認同,很快擺脫了先輩單薄無所恃的地球村觀念和那遠看很優美、愈近愈恐怖的大中華主義。這種籠統地稱作「本土」的意識,也同時把外來的民主觀念本土化、感性化。
本土化了的各種政治訴求,已經不限於那其實處處隱藏殺機的外來《基本法》。港人治港和真民主雙普選並不需要什麽法源,更不是什麽中央恩賜、剩餘權力,而是不正自成的,所有須要法源和恩賜的東西都是假的;先輩要經歷三四十年生聚教訓才得出的結論,在新生代中凴直覺取得。繞過《基本法》達至民主,唯有通過自決、獨立。這種認知是感性的。
本土意識是發自内的、防守性的,比先輩的進取性拿來主義的民主訴求性質不一樣。你向北京要時間,北京給你五十年;你向北京要民主,北京不給你哀怨,卻僅止於哀怨。但新生代不這樣:你要來奪走我的 birthright,我就跟你拼命。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前世命定、與生俱來,所以不知所起。去年的運動,原原本本就是這種先前以爲只在文學藝術裏才有的浪漫。但它不生於文學藝術,而源自新生代抗爭者的生活和生命本身,因此連他們的口語和想象也都是浪漫的。
他們以「手足」互稱,這個先輩們只會在文言文學裏碰到才不覺得生硬的詞語,他們卻是那麽自然而然地用上;但是,那些在前綫電光火石之間以自己的軀體抵擋警棍和子彈的抗爭者,除了用這個詞語互稱,沒有更合適的。這個用法,已經超越先輩們的生活經驗。前綫不願「送頭」,卻欣然「攬炒」,突破了先輩們的語言習慣、抗爭道德和安全底綫。他們願意捐棄生命,卻堅持要勝利、要幸福,為互勉而創造出「煲底相認」的童話,悲涼凄美艷麗盡在其中,更不是我們這些乾癟得早已滲不出荷爾蒙的老一輩能夠想象出。「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香港的新生代要跟民主自由戀愛,反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演了自己編譜的《牡丹亭》,湯顯祖那兩句話,卻恰好是新老民主運動的分野。
方法論
去年的運動期間,還有一個常用詞:「進化」。這個詞既指抗爭路綫觀念上的轉化,特別指和勇結合、新派不駡老派,老派支持新派,起碼不割席、不語「鬼」,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但用得更多更頻繁的,是在抗爭的手段方面,包括宏觀與微觀。
第一代民主派的抗爭方法論師承共產黨馬列毛,教頭是司徒華。華叔在七十年代的教師工會抗爭中,取得成績;其後他有份領導的民主運動,戰績卻未如理想。這套方法論强調統一領導,分清主次矛盾,訂定階段性目標,搞統一戰綫,團結一大片打擊一小撮,注意有理有利有節的運動節奏,靈活交替使用和平的群衆運動和武裝鬥爭(最後這招華叔當然沒有使出)。
毛的方法論,在一個訊息高度流通、兩極化歸邊完全明顯而且已經達至相當穩定平衡的系統内部很難有所作爲。要大幅改變六四黃金分割率,必須强力衝擊改變影響這個平衡的某些關鍵因子,這點過去十多二十年的實踐證明做不到。但是,就算做得到,也是無效的了,因爲如果單純玩選舉游戲,中國使出 DQ,民主派便是支持度大幅增加,也是徒勞。
因此,在選舉游戲以外實力懸殊有利中國的情況底下,民主派唯一出路便是作不對稱抗爭。其一表現,便是以無臺博弈政權的超大臺,在抗爭期間發展出以 autonomous cluster為單位的分散式動員。這種動員和運作方式特別有利於試錯和進化。誠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民衆起碼爭取到某程度的主動權。E 世代的抗爭方式顯然不必和以往的一樣。
毛的抗爭方法論在他那個時代可謂登峰造極,但有兩個原因不能適用於香港的群衆運動。其一是徒弟打不過師傅,任憑你華叔的《矛盾論》讀得怎樣通,人家對你的思路和招數瞭如指掌,打壓用的資源卻比你多強無限倍,你怎麽可能不被對方壓倒?其二是施展毛的那一套需要搞三刀兩面;統一戰綫裏的「同路人」,一早認定是最終要一刀幹掉的。毛在 49 年後説過一句有名的話:「以我的估計,鲁迅如果活到今天,要麽是関在牢裏還要寫,要麽是識大體不做聲。」能夠玩這樣的手段,需要特別骯髒的人格。年輕世代連世故也未懂,以其少艾純真的德性,怎能夠接受那種鬥爭方式?
歸根到底,方法論不是 value-free 的,什麽樣的道德體系就會發展出什麽樣的方法論與之匹配。去年的抗爭方式,與老一輩民主派的認識南轅北轍。當時,一位民主派老朋友見抗爭完全不按毛當年證實有效的章法,擔心會吃虧,我就以這兩點給他解釋。
殺機條款
《基本法》是中國法律,基本上不可信賴,裏頭隱藏的殺機太多 - 幾乎每一則看似開明的條款,都有起碼一則相應的殺機條款。舉例說,第 22 條第一款申明中央和其他中國的政府機構不能干預香港内部事務,但第二款馬上說,如果中央政府有需要在香港設立機構,經...中央政府批准便可。還不止此。這樣寫成的一部法律,條文有爭拗,作最終解釋的是人大常委會;殺手鐧不夠用的話,還有附件三。
如此危險的一部法律,視之爲定海神針,而且豪無準備當北京露出真面目、合法地動用那些殺機條款打壓香港的時候該怎麽對應,是民主派先行者的一個失誤。這個失誤,直接導致一衆同情香港的西方國家至今也視《基本法》為寶典,要求中國尊重它,真是一大諷刺。
導致這個失誤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以爲中國不懂法律,輕視了四千年的中國式法治傳統,未曾深刻認識到中國沿著這個專制法治軌跡慣性運行乃無可避免的事。大家知道,中國歷史上的法家,一開始就説明白了是為專制君主服務的,代表人物韓非子論法、術、勢,其中的術,就是帝皇術,專門保護君主對付心謀不軌的臣子;其所謂法,則是對付人民的,説白了就是鎮壓機器。西漢自武帝以降,實行的管治是「儒表法裏」,只有宋朝的某些皇帝表現好一些,卻被中國史家譏為積弱。文革後期搞「儒法鬥爭」,法家更上層樓。《基本法》就是這個專制的法治傳統主導下的產物。
民主派先行者的第二個失誤是以爲九七之後的一段時間裏英殖時期的法律實踐大體上得以延續乃《基本法》發揮威力,殊不知那不過是中國的韜晦計加上國際大形勢底下的產物。這個錯誤看法加深了部分香港人和很多外國政要對《基本法》的美麗誤會,以致遲遲未能瞭解到在這部中國法律的控制之下,香港的危機早已深植不明白原來裏頭的開明條款非常脆弱,最後不堪一擊,而香港在法律層面基本上無險可守,要靠其他非常困難、代價非常大的辦法。如果早一點明白《基本法》的終歸不濟事,民主運動的策略和抗爭手法會有早一點的進化。幸好,去年的矛盾爆發,終於暴露了這個真相,不僅香港人知道,全世界也知道了。
上面三段文字,分別從情、理、法三方面回望去年的香港,所發生的事,其影響所及,俯拾即是,上周六四悼念表現出的質變,便是其中之一。面對中國的步步壓迫,香港的社運,從爭取民主向追求獨立的更根本層次進化、變形。那是民主派自己無意也無法做到的,習縂、林鄭和他們的高官黑警勞苦功高。
南一線上派卷系統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新聞整理》1/26
* 中國官方宣佈,截至25日中國累計武漢肺炎確診病例2006例,死亡56例。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升至56死 確診1975人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26-102383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新加坡聯合早報
https://news.ifeng.com/c/special/7tPlDSzDgVk
* 開往新加坡游輪,傳出兩名中國籍遊客疑似出現發燒症狀,抵岸後送院治療,導致濱海灣游輪中心數千名遊客受影響,行程延誤兩小時。
傳兩陸客發燒送院 數千人卡游輪中心 https://www.zaobao.com/znews/singapore/story20200126-102381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昨晚(25日)發佈《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通知》,要求街道(鄉鎮)和社區(村)實行網格化、地毯式管理,來自武漢的人員應到社區衛生機構登記並居家醫學觀察14天。
【中國衛健委: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中國國新辦1月26日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舉行發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馬曉偉介紹,春節一週期間是大隔離、大消毒發揮作用的黃金時期,也是武漢外其他地區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
中國衛健委:來自武漢人員應居家醫學觀察14天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26-102385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每當夏去秋來,落葉飄零,它都會凖時出現。隨著溫度降低,陽光漸弱,鼻涕也會隨之而來。如果病情不重,那就只是一場感冒,會讓我們的喉嚨感覺有如刀刮過一樣;如果你不幸病情較重,整個身體都會發高燒,四肢也會感覺疼痛,這種情況可能持續一周甚至更長時間。這說明我們得了流感。
流感季節總是很有規律,而且總會影響很多人。但即便如此,科學家對於寒冷的天氣為什麼有助於流感病菌的傳播卻知之甚少,這著實令人意外。
然而,過去5年間,他們終於找到了答案,這或許有助於阻止流感的大範圍爆發——這一切的核心都源自你打出的噴嚏在空氣中的傳播方式。
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_fut/2015/10/151027_vert_fut_winter_flu_germs?at_custom3=BBC+Chinese+(Traditional)&at_custom2=facebook_page&at_custom1=%5Bpost+type%5D&at_medium=custom7&at_custom4=9BBE3C00-3F89-11EA-968D-1DAB96E8478F&at_campaign=64
* 印度政府官員和業內消息人士稱,印度計劃對50多種進口產品提高關稅,包括電子、電器、化學品和手工藝品,目標是從中國和其他國家進口的價值約560億美元的產品。
路透:印度或對中國等國約560億美元商品提高關稅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0126-102383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廣東省汕頭市今天(26日)發佈《汕頭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實施交通管制的通告》,宣佈從27日0時起,禁止車輛、船隻、人員進入汕頭市。
廣東汕頭明起禁車輛、船隻、人員進入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26-102385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昨天(25日)發佈通告(第9號):自1月26日0時始,除經許可的保供運輸車、免費交通車、公務用車外,中心城區區域實行機動車禁行管理。市民確有通行需求的,按指揮部第8號通告執行,各社區配備足夠車輛保障需求。
武漢市中心城區機動車禁行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26-102384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5日晚發佈消息稱,對划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區的社區,必要時可採取疫區封鎖措施,限制人員聚集。
中國國家衛健委:對疫區必要時可採封鎖措施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26-102383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香港醫管局在1月25日晚上11時59分發新聞稿,指昨日(25日)先後召開中央指揮委員會、傳染病及緊急應變中央委員會特別會議後,決定由今日(26日)起實施一系列措施,加強感染控制措施,集中資源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情況。
港醫管局:公立醫院全面暫停探病 入醫院必須戴口罩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26-102382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紐約時報:專家稱武漢「封城」規模史無前例 -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00123/coronavirus-quarantines-history/
* 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管軼接受中國《財新網》訪問時說,武漢市沒有及早預防疫情爆發,現在情況已難以控制。—BBC
* 一部60多年前出版的人體解剖圖集,今天仍是許多外科醫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書中每一幀解剖圖的細節和色彩在當今世界仍無出其右者。
皮膚、肌肉、軟組織、神經、器官、骨骼......繪圖之細緻、精凖,醫學界公認最優。
但這套書已經絶版,不再印刷,網上仍可買到二手書,價格不菲,一套好幾卷,價格高達數千英鎊。更詭異的是擁有這套圖集的人或機構一般不會把它擺在顯眼的地方,而是藏在隱秘的地方,似乎並不以擁有這套頂級人體解剖圖集為傲。
這就是奧地利解剖學家愛德華·彭科夫(Eduard Pernkopf)主持繪製、出版的人體解剖學圖集(Pernkopf Topographic Anatomy of Man),簡稱彭科夫圖集。
因為這套人體解剖圖集的圖、文依據源自數百名被納粹處死的囚犯。
黑暗、血腥的身世使得醫生和科學家們在用這本圖集時心裏會產生某種牽涉道義和良心的糾結。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9397470?at_custom2=facebook_page&at_campaign=64&at_custom4=47951CA2-3F8E-11EA-878D-1FCB923C408C&at_custom1=%5Bpost+type%5D&at_medium=custom7&at_custom3=BBC+Chinese+(Traditional)
*習近平針對武漢肺炎疫情召開會議,表示國家面臨艱困環境,疫情已持續擴散,目前沒有控制住的跡象—BBC
China coronavirus spread is accelerating, Xi Jinping warns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51249208
* 武漢疫情每日情況更新:死亡56人,習近平警告嚴重形勢—紐約時報
確診及死亡病例數字彙總更新:
春節假期第二天,中國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的人數繼續攀升。衛健委1月25日通報稱,截至25日24時,死亡病例已升至56例,除疫情重災區湖北外,上海和河南各新增一例死亡病例。全國報告新增確診病例688例,累計確診病例1975例。
廣西南部河池市報告了一例年僅2歲的感染患者,《人民日報》的官方媒體賬號稱她是目前年紀最小的確診患者。地方衛生官員稱她已入院治療,情況穩定。
官方新聞:江蘇泰州一名醫生死於心臟衰竭,當時他在醫院的發熱病房照顧一名感染患者。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顯示出感染跡象。

北京停運省際客運,全國旅行社團隊游暫停
中國當局週六宣佈,將從週一開始暫停所有旅行社的團隊游及「機票+酒店」產品業務。已出行的旅遊團隊可按合同繼續完成行程,但行程中應密切關注旅客的健康狀況。
北京市政府週六宣佈,將從周日起暫停所有省際客運,這將有效限制通往首都的公路旅行。新的限制措施說明,人們對疫情大規模爆發的擔憂已經蔓延到中國的行政中心。
武漢週六宣佈從午夜開始禁止市中心的車輛通行,但隨後又發佈補充信息,表示禁行只針對提前收到手機短信通知的車主,居民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先通行,再到交管部門補辦手續。—紐約時報
*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傳播病毒—紐約時報
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週五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即使沒有流感症狀也可能傳播病毒。
研究人員在中國的深圳市研究了一個七口之家,其中有五人曾前往疫情中心武漢。在武漢,他們中有兩人曾與醫院與一名被感染的親戚有過接觸。他們乘飛機回家幾天後,對這個家庭進行的測試發現,有六名成員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其中包括一名沒有去武漢的人。
研究發現,被感染的家庭成員中有一名兒童,沒有表現出任何症狀,這表明攜帶這種病毒的人可能在不知道自己攜帶病毒的情況下進行傳播。
「這表明這種新的冠狀病毒能夠在醫院、家庭和城市間的環境中出現人際傳播,」該研究的作者袁國勇在接受採訪時說,「這正是使這種新疾病難以控制的原因。」
研究人員告誡說,該研究僅限於病毒的早期病例,並且現階段很難評估危險因素。但鑒於無症狀傳播的早期跡象,他們強調了盡早隔離患者的重要性。
《柳葉刀》雜誌的另一項研究發現,早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的症狀與SARS相似,包括發燒,乾咳和呼吸急促。

*美國計劃包機撤離駐武漢領事館僱員—紐約時報
美國大使館週六表示,隨著針對華中地區的封鎖擴大,國務院已下令駐武漢領事館的所有美國僱員離開武漢。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交通管製造成的混亂以及當地醫院的不堪重負,疏散美國工作人員及其家屬是必要的。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府正在安排包機在周日撤離美國外交官和公民,這架航班可能會把撤離人員帶至美國西海岸。據瞭解該計劃的人士透露,醫務人員將登機隨行,對乘客進行篩查;非外交人員需要自行負擔飛行費用。
*法國外交部稱,法國駐武漢領事館上週五也已對該國公民發出通知,正在考慮與中國當局合作,為希望離開武漢的人提供巴士服務。—NYT

*香港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各級學校停課
週六,特首林鄭月娥宣佈香港進入衛生緊急狀態,並表示學校將停課至2月中旬,以應對當前爆發的病毒疫情。
目前,香港已確診五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患,另有超過100宗疑似病例。港府已暫停來往武漢的航班及高鐵,並將取消所有農歷新年的慶祝活動。原定於2月初舉行的香港馬拉松賽已被叫停。—NYT
*在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全省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各級學校均已決定推遲開學時間。—NYT

*中國野生動物交易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典型的中國市場出售水果蔬菜、成塊的豬牛羊肉、拔了毛的整雞,還有活螃蟹和活魚。但還有些商店出售更稀罕的東西——包括活蛇、烏龜和蟬、豚鼠、竹鼠、獾、刺蝟、水獺、果子狸,甚至還有狼崽子。
從武漢傳播開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就與上述野生動物交易有關,專家稱,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正是培養新型病原體的完美孵化器,而類似的市場在中國各地隨處可見。短短二十年內,它們已第二次成為大規模流行病的發源地。2002年底爆發的SARS導致全球近800人死亡,數千人患病。
隨著政府試圖控制公眾對疫情爆發的憤怒,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為何相關政策在SARS爆發後的17年內幾乎沒有什麼變化。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去年12月已被認定為疫情最有可能的爆發源頭,但直至本週三,官員才宣佈在湖北全省境內禁止銷售野生動物。
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Steven Lee Myers為我們帶來了有關中國野生動物交易現狀的報道,並分析了這種貿易持續存在和繁榮的原因。—紐約時報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規模的恐慌?
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和死亡人數令人震驚,公共衛生專家也對大規模焦慮症提出了警告。畢竟,僅在美國,普通流感每年就造成約35萬人死亡,並使約20萬人住院。現在還不知道這種新型病毒死亡率有多高。但是有跡象表明,這次爆發可能比普通流感嚴重得多。
中國民眾則被SARS留下的陰影所困擾,當年的疫情也始於中國,最終導致全球800多人喪生。北京最初淡化了危機並隱瞞了信息,最終引起了廣泛的批評。
中國政府承諾的透明度要遠遠超過SARS危機時,世界衛生組織也贊揚它與科學界的合作。 儘管如此,在中國社群媒體上仍然可以看到對地方和中央政府的不信任。中國衛生系統已經在新病毒的壓力下掙扎,武漢的醫院發出緊急求助,呼籲社會提供幫助和捐款。—紐約時報

習近平主持召開常委會,稱中國將「戰勝疫情」
中共召開政治局常委會,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將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督導工作。
習近平在會議上要求遏制疫情蔓延,加強改善對感染患者的治療,保障武漢等被封鎖地區的物資補給等。他還強調,面對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必須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表示「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此次會議之前,面對這場日益加劇的公共衛生危機,除了在五天前曾發佈簡短批示之外,習近平鮮少作公開表態。
公共衛生危機暴露中央與地方的緊張關係
在中國社交媒體上,許多民眾質疑當局是否準確報告了感染病例的數量,以及是否採取了有效措施遏制疫情傳播。
他們還批評地方、省級甚至國家級領導人沒有前往疫區開展工作,一些網友甚至直接指向習近平,「那個人在哪裡?他不在第一線。」一則微博帖子寫道,但這條微博很快被刪除。
長期以來,中國地方官員常常為避免引發上級官員、特別是黨內高層的憤怒而隱瞞問題。但習近平為將權力集中在北京所做的努力進一步削弱了地方政府,並強化了他們否認出現問題的動機。
這是長期存在的模式的一部分,這種模式可能導致各級政府遲遲不承認問題,一旦發現問題就互相指責。
疫情蔓延之際,官方媒體一直以報導正面新聞為主,稱讚應對疫情的工作人員和普通民眾的犧牲。
「這是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的一個連續主題,」牛津大學著名中國學者許慧文(Vivienne Shue)說:「你不想成為那個帶來壞消息的人。」—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