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區段徵收優缺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區段徵收優缺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區段徵收優缺點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596的網紅宜蘭縣議員 陳俊宇 Chen Chun-yu,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高鐵延伸宜蘭選址,應以「徵收土地最少」為優先選擇! 高鐵延伸宜蘭選址案引起各界關注,交通部也投入7千多萬元進行專業評估,規劃評估報告書建議設址宜蘭站,但接近定案階段時,交通部卻表態將四城站列為第一順位,引起縣民熱議及震撼。 交通部於今天早上在宜蘭舉辦高鐵延伸宜蘭計畫宜蘭端站址方案地方說明會,針對四...
區段徵收優缺點 在 宜蘭縣議員 陳俊宇 Chen Chun-y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高鐵延伸宜蘭選址,應以「徵收土地最少」為優先選擇!
高鐵延伸宜蘭選址案引起各界關注,交通部也投入7千多萬元進行專業評估,規劃評估報告書建議設址宜蘭站,但接近定案階段時,交通部卻表態將四城站列為第一順位,引起縣民熱議及震撼。
交通部於今天早上在宜蘭舉辦高鐵延伸宜蘭計畫宜蘭端站址方案地方說明會,針對四城、宜蘭、縣政中心、羅東,這四個站址做優缺點分析進行說明。
宜蘭站周邊擁有將近30公頃的公有土地,更是全縣交通中心點,鄰近宜蘭轉運站、醫療院所等,人口密集,公共設施也相對完整,未來高鐵、快鐵(來往於宜花東)、台鐵「三鐵共構」,接駁系統完善,可直通全縣各主要景點與聚落,達成便捷轉乘效率,可以有效紓解東部交通流量,不需另外徵用優良農地,土地開發風險也較低,不易造成影響宜蘭農地的流失,相較於四城或其他選項,對人民身家財產衝擊可降到最低,也能杜絕土地炒作弊端,也可減少相似設施的重複投資。
再者,土地法第49條也有明確指出,(徵收土地之範圍)徵收土地於不妨礙徵收目的之範圍內,應就損失最少之地方為之,並應儘量避免耕地。土地徵收攸關人民權益,一般徵收比區段徵收更有合理性、必要性、公益性,一般徵收的範圍也不會太大,而區段徵收是為了財務需求徵收土地,若設址四城站則需徵收385公頃、縣政中心需徵收340公頃,設在宜蘭站就可以不用徵收這些農地,高鐵選址應以徵收土地最少為優先選擇!
而且,就過去以新市鎮開發為目標的高鐵站為例,新市鎮尚未發展,就已產生龐大的交通運輸社會成本。期盼中央能夠參酌前例,將國家長遠發展作為考量外,一併結合地方需求與居民或旅客往來的生活方便性,正視宜蘭人的理性共識,以改善宜蘭縣民的交通及提升生活環境為首要目標。
#高鐵延伸宜蘭
#徵收土地要有必要性
#以徵收最少土地為優先選擇
#不是為了挹注財務而大片區段徵收
區段徵收優缺點 在 高雄小金剛許智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又老又窮」pk「21世紀城市發展的新典範」,到底誰是誰非?
「高雄又老又窮?」,網絡聲量大到幾乎抹煞高雄人的努力和光榮感,「世界卻誇讚高雄的進步 」,更可以再努力拼成「21世紀城市發展的新典範」。
親愛的高雄人,讓政治的口水付諸流水、全部歸零,小心謹慎客觀地比較「台灣各縣市的進步和發展狀況」,也客觀比較雙方陣營「候選人的政見和優缺點」,為高雄慎選一個更好的未來。
高雄的進步和美麗 連「美國NGC國家地理頻道」都讚賞:高雄是優良的宜居城市創新城市,即將成為21世紀城市發展的新典範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24&v=V4wn1TfFRDQ
陳菊好棒,其邁接棒,一棒接一棒,個個是強棒,一定會讓高雄更棒!
為了高雄好,真的,許智傑拜託您
————————————————
~~美國NGC國家地理頻道 內容~~
高雄 南台灣最大的城市,曾被視為充滿污染的工業重鎮,這座熱帶城市已走出過去陰霾 蛻變成為進步的宜居之都,這轉變背後的重要推手 要歸功於靈活縝密的市地重劃,不但減緩了都市擴張所帶來的衝擊 更讓市區內的閒置空間能獲得充分利用。
現在 一項前所未有的超級工程 即將徹底改造這座城市的地貌 讓高雄的綠地總面積 增加至相當於10座紐約中央公園 這是翻轉高雄最關鍵的一塊拼圖 也將決定這座城市的未來。
創新城市:高雄,新的一天 曙光照耀高雄 這是一個漫長的改變過程 而且仍在持續進行中,四通八達的大眾運輸系統 串聯起近300萬人的日常生活,新穎的建築設計 妝點了城市景觀 吸引居民的目光 同時展現出高雄新的自信。
蜿蜒穿越過市中心的愛河 更是成為清新又浪漫的地標。
火車站後面66公頃 在60年前是非常的荒涼 地籍非常凌亂,高雄市從這邊開始實施市地重劃 有秩序有計劃的發展 讓這個城市充滿生機漂亮有活力,將畸零地整合並重新分配 其中部分土地興建基礎建設 道路 污水處理系統 公園 學校等等,其餘土地成為有價值的建築用地,除了取得公共設施用地之外 有盈餘的部分 也放入重劃基金裡面 可以做重劃區內公共設施興闢的來源,這個財源是大水庫理論 其他地區可能會不足 也可以挹注其他的重劃區。這60年來 高雄已經重劃近130個區域 面積超過3500公頃 成為全台最具規模的重劃之都。
筆直寬敞的棋盤式道路 兼顧景觀與生態的公園 以及各種氣勢磅礡的前衛建築 一步步將高雄打造成合乎21世紀概念的城市。
愛河是我們城市的文明文化 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母河,80年以後 破舊的廠房和不良的治安 住在中都的人 都覺得他們是高雄市最落後的一個區塊,10年前 在這裡進行市地重劃 是中都改頭換面的開始,13公頃遍佈荒涼沼澤 以及廢棄工廠的凌亂土地 現已被還原成原始樹林的自然風貌 復育成功的濕地生態 提供了友善的生物棲息空間 也創造出周邊宜居的環境。
以前高雄港是扮演重要的工業原物料的港口,隨著都市的發展 港口的功能容易與都市的居民產生衝突 就開始規劃亞洲新灣區的概念,市地重劃再次成為翻轉形象的關鍵,工業留下的問題必須解決 超過10處以上的廢棄碼頭與廠區 經過市地重劃和區段徵收後 變身為重要的多功能經貿園區。
有遠見的都市 必須有很好的規劃藍圖 高雄已經轉變成充滿綠化的城市 美麗的城市。
擁有200多年歷史的高雄 在過去60年縝密的都市計畫 不斷成長擴張,曾幾何時 這原來只是一個小港口 如今成為南台灣第一大城。他曾是晦暗的重工業之都 現已變成舒適且綠意盎然的宜居城市,除了有便捷的大眾運輸路網 還有令人心情愉悅的活化空間,一個在有限土地上 所做的創新多元開發政策,不過任務尚未完成 這個城市還有許多值得探討與開發的價值 它將成為21世紀城市發展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