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何時才能換國旗?
威斯康辛大學國旗事件:
當時為慶祝聯合國20周年
威斯康辛大學邀請外國學生們
手持自己國家的國旗 參加國際日國旗遊行
「威大臺灣同鄉會」裡「臺灣問題研究會」的會員
一致贊同要利用此機會 表達臺灣人的心聲
避免被中國人或被黨國教育洗腦的人搶去發言權
(至今臺灣依然很多滯臺中國人...
臺灣何時才能換國旗?
威斯康辛大學國旗事件:
當時為慶祝聯合國20周年
威斯康辛大學邀請外國學生們
手持自己國家的國旗 參加國際日國旗遊行
「威大臺灣同鄉會」裡「臺灣問題研究會」的會員
一致贊同要利用此機會 表達臺灣人的心聲
避免被中國人或被黨國教育洗腦的人搶去發言權
(至今臺灣依然很多滯臺中國人和被洗腦的人)
並趁機表達臺灣追求民主自由獨立的心聲
(但過了半世紀 臺灣的進步依然有限)
海外臺灣留學生並不認同以國民黨黨旗為基底的
中華民國國旗可以代表臺灣
(我也不認同 ROC那面旗就只是黨旗)
決定自己重新製作臺灣的國旗
以海藍色為背景 象徵臺灣四周的海洋
臺灣澎湖則以白色象徵和平
再綴以金色的FORMOSA七個大字在旗面上
(這真的是比黨旗美多了)
1965.5.1
各國學生代表集中在學生中心 按英文字母次序排列
當唱名到「中國」時
臺灣來的中國(中華民國)學生
把中華民國國旗插在世界地圖的臺灣島上
當唱名到「臺灣」時
「臺灣問題研究會」的會員
把中華民國國旗插在中國大陸
又嗆了一聲「反攻大陸成功?」
然後把他們製作的臺灣國旗插在臺灣島上
中國學生代表因此措手不及且啞口無言
(反攻大陸成功那句真的超諷刺ㄏㄏ)
1965.5.2
隔天臺灣學生就舉著新設計的臺灣國旗
參加國旗日國慶遊行 並獲得副校長的關注詢問
「臺灣問題研究會」會員因此士氣大振
並於同年六月向學校申請為正式社團
-
在臺灣的所有外來殖民政權裡面
中國真的最爛 但因為洗腦教育的關係
很多人根本不覺得中國是殖民政權 超諷刺
為了反清復明 鄭成功殖民臺灣 殺了很多臺灣人
為了反攻大陸 蔣中正殖民臺灣 殺了超多臺灣人
清朝更是徹底無視臺灣 只是怕又有鄭成功之流
跑到臺灣對付清朝 清朝才硬要把臺灣納入版圖
不論是鄭氏王朝 大清帝國 中華民國(蔣氏王朝)
到底誰對臺灣好了 我看不出來欸
為了充滿私心的反共復國洗腦教育
ROC把鄭成功塑造成歷史英雄
就像現在中華人把蔣中正視為保臺有功的英雄一樣
中華人常說如果蔣中正沒來臺灣 臺灣早就被統一了
而且美國根本不想幫臺灣 更不可能幫臺灣追求獨立
但美國是因為發現ROC超級腐敗 才不想管臺灣好嗎
如果沒有ROC的存在 美國就很可能幫助臺灣獨立了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蔣中正是殺人魔
但卻很常誤以為蔣經國很好 只能希望大家別忘記
「幫忙救火的人也是原來放火的人」
解嚴的是他 但在戒嚴時期鞏固威權的也是他
父傳子的皇朝接班被稱頌至今 還真是諷刺
雖然1987年解嚴開放黨禁報禁
就算是臺灣民主化的第一步了
但直到1991年
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萬年老賊從國民大會退職
還有1996年總統直接民選
臺灣才算是真正往民主的方向前進了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和國大萬年老賊的存在
都是把臺灣捲入中國內戰的荒謬邏輯定位
臨時條款是為了因應戰爭狀態而設立
但中華民國流亡臺灣後卻繼續適用該法
臨時條款雖然依附於「中華民國憲法」之下
但卻能超越憲法 不受憲法拘束 完全是獨裁惡法
白色恐怖的法源依據 獨裁政權的黨國規則
蔣家政權長期用來打擊異己與擴增權力的工具
國大萬年老賊是中華民國流亡臺灣後
把中國各省的民意代表一起帶來
而這些做為「中華民國法統」的樣板代表
長達45年從未改選過
因為失去中國領土的中華民國政權
想維持仍然統治中國的假象
果然是史上最愛自欺欺人的政權
這些國大代表完全不用改選
如果有某省的國大死亡 就由中國來的該省人遞補
但怎麼可能有那麼多中國人來 所以全都是造假的
這個意思就是 如果你想擔任官職
就想辦法取得中國某省的省籍就好了
成為官員領養的小孩 跟官員結婚 成為官員的親戚
就能得到跟該官員一樣的省籍
然後擁有一官半職突然就變成容易的事了
如果你想考公務員 考試會分省籍錄取
就想辦法得到錄取率高的省籍 就能輕易混進公職
其實這是我爸跟我分享的黑八卦🤣
我聽到的時候快笑死 覺得超智障
萬年老賊的存在已經很荒謬了 變出假省籍更荒謬
中華民國真的很荒腔走板欸
-
「因為我們是民主的臺灣」是太陽花學運的名言
但324行政院佔領事件的判決 根本是民主開倒車
行政院佔領事件本來就是太陽花學運的一環
那為何太陽花學運無罪 行政院佔領事件卻有罪啊
江宜樺到底怎麼有臉說這不是公民不服從
警察的國家暴力遠大於人民的行為好嗎
這根本就是政治審判 而非法律審判
江宜樺:「如果一個體系宣稱自己是民主體制,但是它對成員的訴求沒有認真回應,那麼抗議是有正當性的,哪怕是暴力的抗議。那個抗議正當性的多寡,就與體系麻木不仁的程度成正比。」
他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但所做所為又是另一回事了
難怪被稱為一流教授三流政客
如果當年沒有太陽花學運
讓很多人開始覺醒 明白政治即生活的道理
臺灣現在就不可能跟中國經濟脫鉤
甚至不幸的話早就被統一了
更不可能會有現在的防疫成果
民主開倒車的判決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
📎 更多創作者作品 👉 @sixmouths.sixsuns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意思 在 林佳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李總統99歲冥誕,他是台灣現代歷史重要的人物,透過 #台灣智庫 與 #李登輝基金會 合作舉辦一系列論壇,並且在今明兩天舉行研討會,有系統地探討李登輝在台灣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他留下的寶貴資產,來深化台灣的民主、提升民主品質。
推動 #李登輝學,因為李登輝可說是探討台灣民主的鑰匙,以他作主題,可以更深入了解台灣民主的發展,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台灣民主,推動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
98年前的今天,這位台灣民主化的關鍵人物誕生,此後,若要了解近代台灣的政治、文化、歷史,都不可能跳過對李前總統的討論。也因此,了解李登輝作為一個個人、一種體制、一個時代,其實是為了瞭解台灣,是為了了解我們為什麼成為今天的自己。
/
從去年11/9系列活動的前導講座直播開始,我們陸續討論出李登輝在政治領導、憲政改革、經貿戰略、農業改革、公民參與等的貢獻與成果,我們可以快速地回顧:
#11月9日前導直播回顧:揭開提煉歷史的工作
回顧整個系列活動初始,11月9日,我們以「時代精神、歷史意識與政治領導:從李登輝學到學李登輝」為題,進行了一場前導直播,邀請詩人李敏勇、作家范疇、導演魏德聖,分別從不同的宏觀脈絡對談李登輝學的意涵。李敏勇老師撰寫了關於李登輝前總統與彭明敏先生的歷史小說《夢二途》,他在直播當時的一句話特別令我印象深刻,他說:「(李登輝)之後我們怎麼樣去建構現在所謂的寧靜革命,或是寧靜革命要怎麼樣真正有成果,如果沒有接續地完成,就會變成歷史的頓點,這非常的可惜。」
而《2022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的作者,范疇老師則表示,台灣智庫開啟關於李登輝的社會探討非常有助於「提煉歷史、面臨當下、打造未來」。這非常精確地說出了李登輝學的研究旨趣。2024年,則是台灣進入大航海時期的400週年,現在魏德聖導演在籌拍的《台灣三部曲》,就是要說台灣四百年的故事。那是世界第一次的大交流時代,打造了台灣的海盜性、海洋性,是一種掠奪的英雄主義性格,但也是短視的表現。現在,我們珍視這片土地,台灣就是我們的永恆居所,加入世界四百年的台灣經歷過幾個外來政權,現在要告訴世界,民主在這裡生根茁壯,而且台灣可以貢獻國際,李登輝學也是寶貴的台灣故事。
#11月15日國際兩岸座談回顧:政治領導如何在危機中平衡前進
在李登輝學第一場座談會,我們討論了李前總統的國際兩岸策略、台海危機的今昔。最近,美國國務卿龐佩奧發表了聲明,解除過往畫地自限的對台交往「內規」(internal guidelines),其對行政單位所頒發的台灣「接觸準則」(contact guidelines)也全部作廢。台美關係正常化又往前跨了一大步,這在李登輝的時代是難以想像的。1999年李前總統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在國際亟欲與中國展開交往,以為把中國納入自由世界就可以讓中國民主化的氛圍中,台灣因此開始被稱為「麻煩製造者」,中國對台恫嚇都歸咎於台灣的挑釁。
然而,李前總統巧妙地藉國內的民主化改革取得國際認同,用國際的認同鞏固政權正當性,在改革黨國威權體制的同時,尋求對外關係突破,由「三不政策」走向務實外交、元首外交,從推動《國家統一綱領》,設定高難度的統一門檻,到建立兩國論,不斷將兩岸關係國際化。儘管,在李前總統卸任後,台灣對外關係仍被認為扈從在美中關係之下,台灣也難以再走上被統一的路線,服貿在國民黨完全執政下仍被公民運動擋下,就是深刻的例子,因為自由民主已經在台灣成長。
96飛彈危機過後25年的今天,兩岸情勢依然緊張,國內也是本土政權完全執政;但不同的是,經歷三次政黨輪替,台灣認同趨向穩定多數,防中與抗中成為主流民意,而國際社會也在美中角力、數位轉型,以及這一年來嚴峻的武漢肺炎疫情中,看到中國的威脅。台灣民主治理的體制、地理戰略優勢、防疫表現亮眼、在高科技產業供應鏈與乾淨網路中能扮演關鍵角色,已經使各國對台戰略產生質變。
#11月28日憲政改革座談回顧:分期付款式民主轉型成就與未逮
談過外交兩岸,接著我們回過頭來看內政議題。李登輝學座談會的第二場主題就是憲政改革,李前總統主政時期「穿著衣服改衣服」的六次憲改,可算是他留給台灣最寶貴的資產,也是他認定的未竟之業。
綜觀過去的修憲過程,憲政改革工程非一黨一人可促成,領導者之遠見必須配合政治正當性、民意所趨、朝野合作三個國內因素,再加上一個外部因素:國際局勢,才能抓住憲政時機推動修憲。李前總的六次修憲妥善處理這些面向,他除了要「穩定國民黨內部鬥爭」,還妥善「回應野百合學運」、「適時和在野黨合作」,以及「開拓國際空間」,援引各種憲改動力才能促成。
以此觀之,目前台灣有絕佳憲政時機。政治正當性而言,台灣經歷三次政黨輪替,民主深化,行政或立法權力正當性都已不是問題;民意趨向而言,小英政府有史上最高民意授權,且台灣認同穩定居高;朝野合作而言,一來民進黨完全執政,二來各政黨之間對修憲有一定共識;就國際局勢而言,台灣地位比起李前總統時期提升許多,民主治理、經濟發展和防疫成果都讓國際肯定台灣,再也不是「麻煩製造者」。在絕佳的憲政時機上,屬於台灣的憲政改革勢在必行,而且需充分討論。
李前總統說:「台灣應該思考如何建立一個更合乎台灣現狀的憲法,一套更能夠落實台灣民主,實現主權在民的選舉制度,以及一個更符合台灣土地與人口比例的國會與政府架構。」我們是否能再迎來一個憲政時機?讓我們都以台灣為主體來思考,用實踐理想的毅然決然,和享受生活的理所當然,讓台灣盡早走向一個「正常國家」。
#12月12日經貿戰略座談回顧:再探戒急用忍爭來的時間與空間
接著,我們談到李前總統的經貿政策,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戒急用忍」,這個政策的出現和總統直選、國際與兩岸關係走向正常有密切的關聯。最近,網路上瘋傳一張2002年的手寫字條,是黃適卓董事長公布當年蔡英文總統謄寫的備忘錄,訴說著李前總統卸任後,朝小野大的阿扁政府面臨要求讓台積電赴中生產的巨大聲勢,李前總統籌組的台聯建言延續戒急用忍的理念,延緩「護國神山」台積電八吋晶圓廠的西進。若不是二十多年前,李前總統「戒急用忍」經貿戰略的超前部署,或許美中貿易戰中我們也會成為受制裁的對象;數位轉型下受制於中國最多的,可能是台灣;而疫情下供應鏈斷鏈受害最深的,也會是台灣。
「戒急用忍」是1996年李前總統在台海飛彈危機之後脈絡,提出的對中投資主張。許多人理解的「戒急用忍」是禁止赴中投資,但其實真正的意思是要審慎評估、放慢腳步,因為對單一市場過度依賴、技術、資金、人才被掏空的後果,台灣經濟體承受不起,且台灣當時西進的速度已經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飛快。但是當年不論是國內企業,或國際大廠,都汲汲營營要進入中國市場,在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其高速成長的經濟更是強大的吸力,好像不跟中國做生意就會被世界淘汰。逆勢而為的「戒急用忍」等於直接與企業作對。不過,各國對中投資涉及的是可大可小的經濟利益,中國對台灣的主權聲索卻未曾改變,李前總統認為,民眾和國家經濟,不能和個人的企業同等看待,所以,那時他的態度很堅定。
我印象很深刻,那一場座談會,李安妮董事長特別補充一件有趣的故事。她說她曾問父親「戒急用忍」的意思,李前總統只是淡淡地回:「我也不知道啊,你們讀中國書的才知道。(台語)」李安妮董事長解釋,原來李前總統不是刻意引經據典,但要強烈地對國人表達,赴中投資不能急,要以台灣當前經濟戰略作為前提。李前總統的智慧與遠見庇蔭了後代,除了得到經濟優勢,還保住了主權存續。在經貿戰略上,我們有幸能夠在李前總統的基礎上,也要肩負起責任,建立國家品牌,做民主的科技重鎮,也從防疫大國走到觀光大國,展現台灣的軟實力。
#12月26日農業政策座談回顧:農為國本到農業轉型的產業永續
而李前總統推動台灣經貿走向國際的同時,也注意到城鄉差距擴大、農村人口流失、台灣小規模經營的小農與兼業農難以應付國際自由化競爭等課題。農業專業背景出身的他,特別重視農民的福祉和農業的發展,他曾說:「不管我在什麼位置上,我永遠都是農業人」。
農業政策可說是他最早展現政績的領域,1973年擔任政委時期,他就透過不斷研究、倡議,廢除了強迫農業產值投入工業部門的「肥料換穀政策」。李前總統也希望培育農民成為有技術,且有經營管理能力的農業主力,1981年,在他擔任臺灣省主席任內,就提出「八萬農業大軍」政策,以培力農民,帶動農業結構調整。
儘管李總統在2000年卸任,他還是持續關注農業議題。當時一次金改,想一步到位解決農漁會信用部的經管問題,引發熱烈反彈。李前總統認為農業金融雖需改革,但要慢慢調整體質,而不是直接衝撞。後來促成農業金融法,同時成立全國農業金庫,讓農業金融監理一元化,並解決逾放比過高的問題。
2014年,我在競選台中市長時,李前總統還曾陪我到東勢農友家座談。我記得他殷切地關心台中農業,並強調要幫農民解決休耕地的問題。他還說,補貼機制已經過時,政府應該鼓勵青農自立。他認為,如同太陽花學運一般,台灣需要青年世代共同打拼,才更有發展機會。「農為國本」是他身體力行的理念,他用他的專業,一輩子關懷這片土地和其所養育的人們。
#1月9日公民參與座談回顧:從爭選擇的自由到做自由的選擇
到了上週六所舉辦的第五場座談,我們討論公民參與。或許你會問李前總統是政治菁英,他和公民參與又有什麼關聯呢?回到台灣智庫展開李登輝學系列活動的初衷,李登輝學指的是李登輝作為一個個人(Individual)、一種體制(Institution)、一個時代(Era),關於台灣民主轉型的研究,而公民參與在民主鞏固的過程和民主社會的運行,都扮演重要角色。
作為台灣民主化的推手,在體制內,李前總統從政時期以「民之所欲,長在我心」作為治理國家的依歸;在體制外,他卸任後以「新時代台灣人」的公民身分,持續倡議理念20年。不論作為一種體制或個人,他都相當重視公民參與,而作為一個時代,他更是促成公民參與環境的關鍵人物。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終結萬年國大、落實總統與地方首長直選,談李前總統對台灣民主化最大的貢獻,絕對少不了他把台灣從威權帶向自由的指標性作為,但顯然他自己也認為絕對不止這些,他曾說:「所謂的民主主義並非只是握有投票的權利,而是人民主動參與政治時,透過監督政府才得以實現。」
我是野百合世代的,那個時候,我們沒有選擇的自由,連參加讀書會都可能被搜查、逮捕;連在校門口的肥皂箱上演講,都要先做好被處分懲戒的準備。電影《返校》最恐怖的地方不在於它的恐怖元素,而在於它所反映出的真實面。所以解嚴後,公民社會得到一點解壓,90、91年代風起雲湧的學運試圖衝撞體制,公民運動碰上了政治機會,才迎來動員戡亂時期的終結,回歸憲政體制,有機會修改憲法。逐漸地,在李前總統主政下透過修憲,台灣人才可以選擇自己的政府、民意代表,靠著一棒又一棒的接力,我們終於爭到選擇的自由。
台灣今天公民社會的活力是30年前無法想像的。李前總統曾提過「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就是身為台灣人,卻無法為台灣盡力的悲哀。他說,「台灣人長期以來,有著自己無法治理自己國家的悲哀歷史」,而他生為台灣人,也曾處於想為自己做些什麼卻辦不到的年代。這裡指的,當然是公民參與、政治參與,而他在卸任後已經可以用「新時代台灣人」公民的身份參與,我們也習以為常地用各種方式對公共事務發表看法。「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已經轉變為「生為台灣人的幸福」。
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一直確保我們能做出「自由的選擇」,而這是我們恆常的追尋。制度沒有完美,台灣人當家作主後,對國家與社會的想像為何,如何藉一次又一次的公民參與改變政治,面對巨量的資訊和更純熟的資訊操弄,又如何防衛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這些是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在方方面面,都要面對的課題,因為民主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擔任台中市長時,我透過青年議會、社會創新等方式擴大公民的參與;現在擔任交通部長,我以「人本交通,連結共好」的理念,投入營造公民社會的環境。不論在什麼位置,擔任什麼角色,都能投入和促進公民參與,這也是李前總統精彩一生的示範。
/
以上,簡短地回顧我參與幾場座談會之後的心得。除菁英觀點,其實先前台灣智庫所作的三次民調,也充分地反映出現階段台灣人民對李總統極高的正面評價。對李總統當年的各項政績,不論是國際兩岸、經貿戰略,亦或是民主轉型,都給予極為高度的肯定。而特別的是,30歲以下的青年,所給出的正面評價,幾乎都高達八成,甚至到九成以上。這樣的趨勢,我們也在前幾場座談會的參與者和這次研討會的報名者身上看到。許多青年朋友的參與,代表年輕世代對理解台灣過去的渴望,以及對找尋台灣未來的關切。而這,正是我們舉辦「李登輝學」系列活動的最大目標:希望能探索「時代的課題」,激起「世代的對話」。
再次感謝這系列活動的所有參與者,許多舊雨新知因為李登輝學在此相會,可能是出於對李前總統傳奇一生的好奇、對李前總統下的政治體制有興趣,或是想要了解李前總統的時代,但我們一定有個共通點,那就是對台灣的關懷。在進行三次民調,從人民的眼光看李前總統的貢獻;舉辦五場座談,用世代的對話探討台灣的今昔之後,現在我們將展開兩天的研討會,邀請大家一同聆聽專家學者對李登輝的見解與定位。
這個研討會不會是個結束,而是透過李登輝學,提煉歷史、擘畫未來的開始。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意思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沒有得罪李登輝的意思.
不過神父覺得,把鄭南榕跟李登輝放在一起,是滿奇怪的事,brother.
李登輝作為一個體制內的開啟者,確實有深化民主的功勞,不過這事應該是一體兩面的,例如1990年3月,發起野百合學運,5月,李登輝順應民意,答應終止動員戡亂條款.
1991年5月1日,公布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同年12月結束萬年國代.
這看起來是非常光明的事情,不過故事還有後續,那就是後來發起野百合之一的范雲,發現自己從1990年1月開始,到1998年8月,被秘密監控長達八年.
為了銜接橋梁,必然得爬得更高,為了爬得更高,必然會踩到頑固的石頭;為了取信於威權的惡魔,必然會看到花朵被投入火爐之中,而默不作聲.
獨裁者有兩面性,恐怕民主先生也有,當然,這個兩面性的取捨與割裂的程度,填補裂痕或者扭轉舵的方向,有不同的範疇,見證了結果好與壞的差異性.
可以的話,神父比較想歌頌李的後半生,brother.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意思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長慎入-
有一次我在IG的問與答中看到中國網友問我這個問題「說說台灣是如何在一國兩制之下發展的唄!」當下其實我真的喊了出來「誰跟你一國兩制.... 明明從頭到尾都是不同的兩個國家!」但就我來美國這些年接觸了不少中國朋友,發現他們對台灣的認知會如此並不是故意的,而是他們沒有辦法獲得正確的事實與資訊,所以我決定好好寫一篇文,來向不懂台灣的中國網友簡單說明台灣的民主演化史,以及台灣人所認知的台灣,但因為最近忙著出書,這篇文一直都還沒時間寫完。
直到昨晚我看到李前總統逝世的消息,難過的掉了眼淚,而後還看到一些嘲諷謾罵的留言,我真的感到很心寒,明明台灣是這麼自由、資訊透明的國家了,為何還有那麼多人選擇像中國人一樣不去認真做點功課了解自己的國家呢?所以今天內心澎湃的我,決定把這篇本來要寫給中國網友的文寫完,也想透過這篇文讓不了解台灣價值的台灣人,能夠有意識的一起守護台灣民主。
致中國網友-
也許是因為你們從小被共產黨灌輸的教育,讓你們一直以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想要以大多數台灣人的角度與立場來和你們說明事實真相。
我說的是真相還是中國共產黨說的是真相,相信你們如果人在海外,應該可以輕易的查證,或是在國內的人可以翻牆看Ig應該也可以翻牆去查證。查證方法很簡單- 不要用百度查,因為百度是中國官方控制,在中國網路都被控制,你們再怎麼查都只能查到中共想讓你們看到的資訊。
建議可以用google搜尋關鍵字「台灣歷史」、「中國國民黨戰敗撤退到台灣」、「國共內戰」、「台灣民主化」等等,你想知道越多,越有辦法去聯想、去找到更多歷史資料。我想很多中國人應該會說「你說我們的網路還有媒體被控制,我們只能看的政府要我們看到的,你們也是啊!都是台獨政黨或是民進黨在洗腦你們」。如果你有這個疑慮,你可以再多查查不同媒體、不同網站、不同平台背後的擁有者、出資者是誰,可能有中國、可能有偏藍的立場,可能有偏綠的,可能有像我們這種自媒體,也會有一些學校教授、歷史學者等等多種不同聲音不同立場。當你懷疑一個新聞的真實性的時候,不要怕浪費時間去多方查證,因為更可怕的是你不查,便成為了一個被特定媒體洗腦、被利用的對象。
請記住,台灣是言論自由的國家,這個意思就是,如果我發表了什麼言論或立場,政府沒有權利逼我撤下或是處罰我,新聞媒體是自由的、人民是自由的,但因為很自由,所以有各種不同的聲音,有真的新聞與消息,當然也有假的。我的作法就是每個立場的資訊都接觸、多瞭解,然後查不同立場背後的出資者是誰,最後再分析判斷找出我認為接近事實的事實。
我所認知的事實就是,1949年國民黨與共產黨內戰結束,國民黨撤退到台灣,而中國最大塊領土(就是你們說的內地吧)被共產黨奪走了,那時候國際上的中國被分裂成兩個,一邊一共產黨(內地),一邊是國民黨(台灣)。對,歷史上台灣確實跟中國內地是同一個國家,但別忘了,那時候那個國家是叫做中華民國-簡稱中國,而現在中華民國還在,只是只剩下台灣小小一塊了。
所以你們說的一國兩制從何而來?從頭到尾,台灣就都沒有屬於共產黨過。台灣在1980年代開始慢慢走向民主化,在民主化的過程中也是有血有淚,很多人因為抗爭被暗殺、被墜樓、入冤獄(現在中國也都還在持續發生中),因為獨裁政權這種制度,就是會讓握有權力的人去打壓想要抗爭體制的人,所以民主那麼珍貴就是在這裡,在民主之下,人人平等。你不用擔心因為說錯話惹毛政府就全家性命堪憂。
台灣在1996年終於第一次自己選總統,我都還記得那是我國小的時候,全台灣都好開心很新奇,因為大家沒有投票過,也不知道這張票有什麼力量,而到現在2020年過了20多個年頭,每一次我們要選總統,中共就會威脅拿飛彈對著我們,說真的小粉紅一天到晚叫囂著武統武統,我們早就聽膩。
這幾年習維尼上任之後,真的對台灣的打壓加劇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我相信所有我這個世代的台灣人都可以明顯感覺到,統獨不再是假議題了,習大大公開說過非常多次一個中國論,雖然我們台灣人都把他當笑話看,但是習大大講這些更加劇了中國人對收復台灣的理所當然之心。
台灣這幾十年的發展,是延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精神,主張用「人民來做皇帝」,落實民族、民權、民生主義(三民主義老師🙋🏻♀️我真的有認真上課!)我們有自己的憲法,有自己的法律、有自己的外交與國防,也有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我們有立法委員,有國會議員為民發聲,人人都可以去參選,代替人民發表我們的聲音,去立法、修改法律來實踐人民心中最理想的民主國家。
中華民國台灣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就是不爭的事實,不是中國幾十年來靠改寫歷史課本、操控媒體、操控網路、打壓異己就能改變的事實,台灣從來沒有屬於中國共產黨過,事實就是事實,今年中華民國已經是民國109年了,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好像才過70多歲生日?嚴格說起來我們年紀還比你們大呢。
雖然台灣的民主只走了幾十年走得很辛苦,畢竟台灣國內還是有很多受上一代黨國思想教育的前一輩人,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民主的全貌,覺得政治就是髒,選一個比較不爛的就好,平常對政治不關心、懶得看,偶爾看了一下覺得很煩很複雜,這種人最容易被特定政黨與媒體洗腦、操控,卻不知道自己是有改變的力量的。
當然政治不可能永遠是清白乾淨的,只要有權有錢的地方就會有鬥爭、有黑暗面,但我想這些黑暗面,跟極權國家比起來是不是門檻比較高?因為人民是有力量的!如果你下次還想要當選為人民服務,你就要做事,你就要行的正做的直、要經的起考核。台灣是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國家,哪個名人做了壞事,隨便被po到網路爆料公社就被全民拉黑,形象掃地政治形象都沒了(當然也是有很多政治人物靠媒體做新聞洗白,這些就要靠人民的智慧去判斷了)
台灣從來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如果你們能翻出牆來看我這些文,也可以花一點時間翻牆去google了解這些台灣的歷史。台灣人不討厭中國人,我們討厭中國共產黨霸道的要逼我們成為他統治的一部分,就好像恐怖情人一樣,女方就討厭你,你為何到到處跟別人說她是你老婆?這不是讓人非常反感嗎?更反感的是那些被中共洗腦的小粉紅,根本搞不清真相與歷史事實,就幫著中共到處筆戰吵架,替中共政權幫腔威脅台灣人等著被武統!請換位思考一下... 你是台灣人的話會想當中國人嗎?更不用說共產黨近年對相香港、新疆、西藏的惡霸鎮壓,設置集中營、迫害幾十萬人,這些資訊你們都可以自己去找去看;面對這樣的政權,如果你有選擇的權利,你會選擇被這樣的政權統治嗎?
這就是台灣人的立場,我們不是台獨,而是我們從頭到尾就都是獨立的。只是中國這個名字被中共奪走了,也不知道蔣中正當年到底是什麼原因選擇退出了聯合國,所以國際上的中國就漸漸真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了。這就是我認知的歷史真相、也是我從小關心台灣政治與歷史所做的觀察與見解。不期望中國朋友都能懂,但我希望你們可以試著換位思考看看,如果你們是我們的話,面對中國年年的欺壓,你們會有什麼感受?
致那些不認同台灣價值的人們-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這裡,應該不難看出在1996年,我們第一次可以選自己的總統,對現在的台灣來說是多麽關鍵的歷史大變革,而那位推動者,就是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小時候我不懂,只覺得幹嘛多此一舉,麻煩大家跑出門去投票?現在的我,想著當年李登輝是克服了多少政治困難,讓一直一黨專政的政權接受了這樣的改變,並且長年佈局、培養民主人才,才有現在的台灣。
在以前,國家元首過世全國人民必須跪在地上哭、去電影院看電影要唱國歌、說台語要在胸口掛牌子被公然處罰,創辦報社會被抓去關、全國只有一種聲音,想要民主革命要擔心性命安危,而這些都是對岸中國到現在還在持續發生的事。因為有李前總統,當年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讓現在的我們有了這麼多的自由!如果沒有他,絕對不會有現在的台灣。
請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自由就像空氣一樣,平時不容易感覺的到它存在的重要性,直到你快窒息的時候,才驚覺它是多麽的珍貴。請重視這份前人為我們努力爭取來的自由,台灣的民主進步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謝謝李前總統,台灣的民主就交給我們來守護了,願您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