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動作慢的孩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動作慢的孩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動作慢的孩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動作慢的孩子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44的網紅Twins 大心小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疫情停課前一天收到學校的親師交流單, 上面寫了一段波比在學校的狀況, 前言先稱讚她在學校是人緣好的孩子、喜歡和同學互動、喜歡分享學校以外的生活經驗,也喜歡嘗試不同學習區並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中。 然而, 「波比對於訊息的接受與搜集、執行能力需要加強。 她常會在收拾書包、餐袋、換尿布時卡關, 對於手邊有...

 同時也有6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70的網紅侯友宜 houyui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北市 送給孩子們的第一份生日禮物,「#育兒寶貝袋2.0」希望寶貝們都平安長大! 身為父母,總是擔心著孩子們的一舉一動,有些家長認為大隻雞晚啼,孩子講話慢了些、動作慢了點,都選擇再觀察就好,但卻因此錯失黃金治療期。 新北社會局 今年再度推出「育兒寶貝袋2.0」,幫助每位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發展和成長...

  • 動作慢的孩子 在 Twins 大心小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9 10:04:11
    有 10 人按讚

    疫情停課前一天收到學校的親師交流單,
    上面寫了一段波比在學校的狀況,
    前言先稱讚她在學校是人緣好的孩子、喜歡和同學互動、喜歡分享學校以外的生活經驗,也喜歡嘗試不同學習區並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中。

    然而,
    「波比對於訊息的接受與搜集、執行能力需要加強。
    她常會在收拾書包、餐袋、換尿布時卡關,
    對於手邊有正要完成的事情、但同時想去看其他同學在做什麼時,她會選擇站著看別人做事,需要經過多次提醒,她才會開始動作」

    沒錯!在家就是個拖拉小天才😂😂(老師很用心觀察欸

    對於這種動作慢的孩子,
    老師說:「我們需要給她清楚的指令與單純無干擾的環境,建議她在家裡時可以練習玩拼圖,或是同時給她兩個以上的指令去完成」

    👌🏻👌🏻現在開始一天一拼圖,改善壞習慣 😉😉

    #波比 #3y2m

  • 動作慢的孩子 在 女神聊療心空間《心靈導師Leon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24 23:27:26
    有 20 人按讚

    《大人是孩子的榜樣》
    叛逆的孩子,是來幫助大人學會溫柔。
    不聽話的孩子,是來幫助大人學會尊重。
    動作慢的孩子,是來幫助大人學會觀察。
    敏感愛哭的孩子,是來幫助大人學會溝通。
    容易放棄的孩子,是來幫助大人學會鼓勵。
    脾氣差的孩子,是來幫助大人學會傾聽。
    固執的孩子,是來幫助大人學會平心靜氣。

    孩子來幫助大人學習,大人來教導孩子成長。
    大人要跟孩子一起學習與成長,不要以權威壓迫,高高在上!

    先讓自己在孩子面前成為一個好的榜樣。
    只有不會教的大人,沒有不能教的孩子。
    #孩子不一定錯誤和幼稚
    #大人不一定正確和成熟

    #牌卡讀心聊心
    #親子關係相處溝通方法指引

    #心靈導師Leona
    #塔羅牌深層意識解讀聊癒
    #人生方向指引
    #前世今生靈魂旅程探索
    #讀心聊心
    #負面情緒釋放負面思想調整
    #探索內在真實自我
    #兒童寶寶心靈探索
    #心靈創傷聊癒
    #身心靈成長課程
    #光的課程 #藝術治聊 #心靈講座
    #一對一 #團體 #講座

  • 動作慢的孩子 在 從小天下看大未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21 21:00:00
    有 40 人按讚

    【孩子動作總是慢吞吞的,但是快一點,真的有比較好嗎?】
    #安心國小三年丁班
    #澎維老師的安心小教室

    ☄我們常常在不知不覺中,不斷要孩子:快、快、快!但是快,真的比較好嗎?有時候快,反而容易草率,容易疏忽。
    👉重要的是把「該做」和「想做」的事情分辨清楚,按部就班地完成
    ----------------------
      
    我們班上的易融和他的弟弟易迪,雖然是兩兄弟,個性卻完全不一樣。
        
    易融什麼都快,也很聰明,困難的數學題目他都能掌握重點,成功算出答案,但是常常粗心錯在簡單的計算上。
      
    易迪的動作就慢多了,常常被媽媽推著、送著,要他快一點。其實他動作慢是因為內心總記掛著「想做」的事,「該做」的事就無法好好做。
            
    ----------------------
    ✨適當的速度當然最好,動作快的人可以放慢腳步提醒自己:「做好」而不是「做完就好」。動作慢的孩子,可以先幫他檢查一下,看看是因為分心而慢?還是用心思考而慢下來?
      
    跟孩子一起分辨哪個是「該做」的事,哪個是「想做」的事,排出順序,一件做好才能做另一件,這樣效率就能提高很多。
      
    #如果還是慢了一點也沒關係,#早一點做就對了。
      
    ❣️給孩子的三堂逆境成長課
    「AQ挫折復原力繪本」陪伴孩子勇敢面對挫折👉 https://bit.ly/3lUc57L

    ❣️給孩子的第一套社會情緒學習橋梁書
    「安心國小」系列👉 https://bit.ly/2Zqrd4D

    ❣️看更多未來兒童1月號:https://bit.ly/3qKYH99
    附注音及線上音檔,#1年級至4年級孩子學習好麻吉

  • 動作慢的孩子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02 19:00:03

    #新北市 送給孩子們的第一份生日禮物,「#育兒寶貝袋2.0」希望寶貝們都平安長大!
    身為父母,總是擔心著孩子們的一舉一動,有些家長認為大隻雞晚啼,孩子講話慢了些、動作慢了點,都選擇再觀察就好,但卻因此錯失黃金治療期。 新北社會局 今年再度推出「育兒寶貝袋2.0」,幫助每位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發展和成長。
    市府去年運用「#無名氏捐款」,將部分善款用來發行寶貝袋,這次由 #富邦悍將 內野好手 王正棠C.T.Wang和他可愛的女兒Ruby搶先來開箱,帶著新手家長們用更簡單、輕鬆的方式呵護下一代。
    育兒寶貝袋是針對0-2歲的小朋友設計的,裡面有六種 #幼兒檢測玩具 和 #說明手冊,利用不同玩具訓練孩子的能力與肌肉耐力,同時也能在互動中培養感情。即日起只要到各區 #戶政事務所 辦理設籍和出生登記,就可以免費領取育兒寶貝袋2.0,家長們放心生,市府會努力推出更多完善的社會福利,降低市民的憂慮。
    #新北好貼心 #新北有你真好 #安居樂業 #侯友宜

  • 動作慢的孩子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5-11 11:51:34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世上只有媽媽好,如果 #指揮中心 的官員都只會去找有媽的孩子像個寶的節目取暖,到底有沒有要跟一般正常人溝通?以為天天都是 #母親節 嗎?你有沒有覺得最近指揮中心的記者會越來越奇怪,感覺都像是連集合場集合之後長官訓話,講完話就解散回家睡覺了。問題不在於沒有問題,而是只要提問就一堆 #網軍 洗版,洗到記者全家都被挖出來,第二招就是反嗆,【為什麼不早講,為什麼不早講】,你部會覺得指揮中心現在開的不叫記者會,反而已經變成反嗆會了嗎?

    然後出事就找 #同溫層 取暖,媽媽在外面有人欺負我,他們好可惡,媽媽跟我一起罵他們,這樣動作是很幼稚可愛啦,但只上老蔻的節目取暖有意義嗎?是只要跟老蔻解釋清楚了全民就因為敬老的關係都會聽嗎?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華航諾富特案累計29人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指出,疫苗施打順位有問題機組人員應列為優先,反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批評,機組員接種順位若比能守住醫療量能的醫護更優先,台灣會被笑死;但目前紐西蘭的第一階段接種對象就是邊境工作者與其同住人,包含海關、旅館人員、機組員等。李秉穎回應,各國的接種順序是文字遊戲,但國際上本來就是醫護優先,這是沒問題的,台灣機組員與醫護人員接種疫苗的時間也沒差幾個禮拜也算是優先。】姑且不論 #李秉穎 這種自己嗆人自己緩頰的做法有多奇怪,其實我想問的是指揮中心是不是還停留在只能用立可白的年代,政策出來不能彈性修改嗎?不是每次都說超前佈署,超前到最後結果世界都變了,結果你政策不變是甚麼道理?我只簡單地問,鄉下小診所的護理師和醫生跟每天飛國外、飛疫區的機組員比起來誰風險大?明顯是後者風險大,結果你還死咬著讓國際笑死的理由跟國內對嗆,這根本就是不專業的傲慢,非常令人失望。

    倫敦出現變種病毒結果斷航不斷,拖拖拉拉,印度疫情大爆發,結果斷航也不斷,拖拖拉拉。明明邊境可以普篩,因為面子問題死不普篩,明明篩檢價格可以降低大量篩檢,結果為了操縱認知死不降價;結果機師因為這樣而染疫,網軍立馬帶風向攻擊機師、機組員不願意接種真可惡,但如果沒有他們疫苗要怎麼飛進來?沒有他們晶片要怎麼飛出去,用走路運送嗎?炫耀GDP的時候大喊晶片好棒,要防疫甩鍋的時候就說機師可惡,要買疫苗的時候就要機師衝第一,要扎稻草人的時候就拿機組員開刀,這樣對嗎?

    好啦,最後聊一聊 #民眾黨 最近在幹嘛囉~~~

    #楊寶楨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 動作慢的孩子 在 粒方不插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2-19 21:00:11

    遊戲這裡買➡️https://myship.7-11.com.tw/cart/confirm/GM2008191889365


    0:00 5 心靈共感
    4:43 4 推理事件簿
    8:33 3 高塔神廟
    11:57 2 國家公園:自然之旅

    15:28 1 心靈同步(靈光同現)











    但是近期讓我最驚豔,也帶給我許多朋友們數不禁的娛樂的作品,當然就是《心靈共感》,
    該怎麼開始形容這遊戲?
    我是說,你看看它的外表就會忍不住被吸引了吧?
    這個看起來像是嗑了迷幻藥,全身上下都在告訴你「玩我」的封面,
    每次有人第一次來我的工作室時,第一個好奇的桌遊幾乎都是它。
    而你一打開來,看到的就是一個幾乎像是玩具,卻又同時像是個魔術戲法的東西,
    它一拿起來,插在盒子上,不需要任何設置就能拿出來玩了,
    這令人目不轉睛的設計,幾乎像是在炫技,一擺出來,馬上就能讓人眼睛一亮。
    這就是所謂真正高明的派對遊戲,連人都還沒開始玩的時候就已經炒熱氣氛了,
    這個輪盤是什麼? 這個指針是做什麼用的?
    「我馬上就會跟你們解釋了」你笑著回答。
    啊,多麼美妙的感受
    但是,這遊戲到底怎麼玩?
    非常好的問題,現在,容我用我今天剛出的遊玩影片其中的規則說明。


    下一款要來介紹的,就是《推理事件簿》,
    我知道,看起來不太像是你平常認知的聖誕交換禮物桌遊,
    但是,相信我,如果你要送一個真的收到會開心的禮物,沒有人會不喜歡這個桌遊。
    推理事件簿,是一個打開就能玩,完全不需要看規則的遊戲。
    我是說真的,不是「規則很簡單」,是完全不需要看規則。
    因為這個遊戲最特別之處,就在於它是一個搭配app進行的遊戲,
    你在遊戲過程中,就是到各個地點,盤查各個看起來心懷鬼胎的人物以及目擊證人,
    蒐集線索,去詢問專家,來尋找出任何破解案見的蛛絲馬跡。
    而你是怎麼做這些事? 拿著你的手機,掃這些卡片的QR Code。
    它甚至還有提供一個教學關卡,在玩完之後,你就能馬上毫無障礙地進行這個遊戲了,
    我會推薦《推理事件簿》的原因就是因為故事性,
    相信各位應該很少遇到不喜歡懸疑推理故事的人,而在這個桌遊之中,
    你就能自己真正扮演警探,去逐漸將這些案件的拼圖逐漸拼湊出來。
    而這些案件,我得說,都非常具有挑戰性,
    不像許多你可能玩過有推理元素的電玩,
    這遊戲是真的要用上你聯想以及觀察的技巧,才能知道要拿什麼線索去問什麼人,
    要跟誰打聽某人的蹤跡。


    而你看到什麼線索,就請其他玩家幫你把那一張線索卡拿起來,掃一下就好了,
    看到這個機制,你可能會想「那為什麼這是一個桌遊? 幹嘛不做成遊戲就好了」
    但是關鍵就在於,這也許是到目前為止將電子內容與桌上遊戲融合得最好的內容,
    因為這些線索以及地點和人物,全都是擺在桌上看得清清楚楚的圖片以及文字,
    你不需要費盡心思去連結或是做筆記。
    當你心中有一個理論,就先去找一個人,再掃一下你想問的線索或是人物就好了。

    嘿,這位...看起來一副就是很可疑的中年男子,
    請問你對於這個繩子有什麼看法?
    「這個...說來話長,這是我的個人癖好,你還是不要知道比較好」

    而說實話,這遊戲的故事有時候可說是流於D俗,甚至是B級片等級,
    有時候更是有一些刻板印象,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影響遊戲體驗的缺陷,
    有時候甚至還讓它更讓人沉浸於其中,也加快了節奏以及整體的刺激程度。
    其中充滿各種八點檔的荒唐故事以及案件,每破完一個劇本都讓人覺得「貴圈真亂」,
    但是這正是這個遊戲的吸引人之處,
    在聖誕節那天,打開這盒遊戲,大家一起推理這些離奇又好笑的案件,
    互相丟出各自荒唐的推論,
    絕對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遊戲。
    而之後更是有更多劇本擴充,跨足不同時代,從50年代的黑色電影到80年代的怪奇物語都有
    更重要的是,有時候你懶得找其他人玩,這個遊戲當然也可以單人遊玩。
    《推理事件簿》,非常推薦。


    現在,你可能在想「嘿! 那如果我想要在我們的聖誕派對上喝酒,
    然後在ㄎㄧㄤ掉的情況下玩遊戲,那要玩什麼?」
    噢,孩子,讓我跟你推薦一個完美的遊戲。
    見見《高塔神廟》,這個遊戲,實際上的體積超小,一個夾鏈袋就能帶出去玩,
    我們上次去台南玩的時候就是在民宿拍了這個遊戲的影片。
    為什麼我會說超適合邊喝酒邊玩?
    因為,這遊戲是所謂的「技巧型遊戲」,也就是那些考驗你手眼協調的桌遊,
    在這個合作遊戲之中,玩家們的共同目標是要把這個高塔建到指定的層數,
    最少三層,最多...沒有上限,這我等一下再來解釋。
    每一回合,你就是要抽一張藍圖牌,並且依照上面的指示來放柱子,
    有一些可能是要你放兩根,有些可能是要你把兩根下層的柱子移到上層。
    關鍵是,你只能把柱子放在相同顏色的格子之中,所以這並不是一個讓你隨便亂放的遊戲,
    而每次把一層的格子都填滿之後,你就必須要加一個樓層板塊,
    如果你覺得這放下去絕對很不穩的話,可以擴建地基,但是這樣的話就要加一張樓層牌,
    意思就是說,你們的目標,從建造三層變成了建造四層。
    而如果你無法達成藍圖的指定目標,或是不想答層的話,一樣要加上樓層目標。
    所以,這遊戲就是各種你和你隊友自己成為自己的絆腳石,
    上個回合放的柱子以及樓層板塊,下個回合才發現,
    啊,完蛋了,我現在面前的柱子組合根本放不上去。
    所以這不只是一個比誰的手比較不抖的遊戲,其中還有一些規劃以及策略,
    而藍圖牌還有分簡單、中等、困難,因為每種難度都是有限的,
    所以你沒辦法一直選擇簡單了藍圖來蓋,要在情況不怎麼危急的時候挑戰一下困難藍圖。
    那你知道這遊戲更困難的地方是什麼嗎? 你不只要建到指定的樓層數,
    你還要把柱子全部用完,或是把樓層板塊全部蓋完,或是把藍圖全部用完,
    才能結束遊戲。
    所以即使你已經建到了指定的層數,還是要戰戰兢兢地把這個搖搖欲墜的高塔蓋得更高,
    因此,這是個不斷的掙扎,我到底要勉強試圖達成這個藍圖,
    還是放棄,把它加到樓層牌堆?
    有時候,在你規畫得好的話,你甚至能夠把這個高塔建到不可思議的高度,
    我之前就有看過有人在蓋到七層的情況下贏得遊戲。
    那想像一下,在一群人黃湯下肚,已經有點神智不清的情況下玩這個遊戲,
    想像一下每個人都掙扎著拿著柱子,費盡吃奶的力氣不要把這個高塔弄倒,
    結果還是不小心因為自己之前放的板塊不太平衡,結果,整座高塔,就這樣傾頹。
    多麼美妙的一瞬間,即使輸了,所有人都還是共享那爆炸性的一瞬間。
    如果這不是一個好遊戲,那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是了。



    下一個遊戲,大概是這幾個之中最跳Tone的,
    這個遊戲,是《國家公園:自然之旅》
    欸等等嘛不要走得那麼快! 回來啦拜託我保證它沒有聽起來的那麼無聊
    欸!
    我是說...你就看看這遊戲!
    你大概沒有看過如此美麗的遊戲吧?
    這盒子一打開,就是一張明信片歡迎你,以及一本用神奇的紙質做成的說明書,
    接下來,就是一些完美收納著的資源,就好像幾盒你不小心忘記收在哪裡的巧克力。
    我的天啊,你就看看這些卡牌以及板塊,
    每一個畫的都是一座不同的國家公園,每一張都是精心的手繪藝術,
    充滿鮮豔的色彩,鮮明的線條,強烈的光影對比,
    就連對大自然沒什麼興趣的我,每拿到一張,都忍不住多看幾眼。

    但是,這遊戲並不是有顏值而已,
    在這幾個排好的板塊上,每個人會有兩個冒險者,
    而你要做的事,就是往前移動任意的格數,但是你一但移動了,就不能回頭。
    更重要的是,你不能站到其他冒險者存在的地點,除非你用掉你的營火,
    而營火token每一次更換季節才會翻回來。
    意思就是說,你必須要仔細思考你究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我真的需要這一格的資源以及動作嗎?
    或者我可以先到其他格做事,不急著用掉我的營火?
    在這幾個簡單的機制之中,就產生了許多張力,
    在後面的格子有一些我非常需要的資源,那也許...我可以讓我的一個冒險者直接衝過去,
    然後再讓我另外一個冒險者慢慢走?
    更有趣的是,在你拿到水資源的時候,還能裝滿水壺,用來換其他更多的資源,
    這遊戲看似簡單,確實也是很簡單,你甚至拿給你爸媽玩也行,
    但是其中卻有不少從它外表看不到的策略。
    就連你走到這一條路的最後時,還是有更多選擇,
    你要直接把資源換成國家公園卡來得分,還是要買裝備讓你之後比較好做事?
    或者是先預約你資源還不夠換的國家公園,以防被其他人搶走?

    而這個看起來非常悠閒的遊戲,事實上卻充滿著各種間接的競爭性,
    因為一切都是如此清楚明瞭,你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其他玩家到底想做什麼,
    哦,它在蒐集一堆光跟森林資源,看起來就是想要拿走黃石公園,
    那這時候你就可以先把那個公園預約走,來打亂對方的計畫。
    或者是看到其他人已經預約了一個公園,而且營火又已經用掉了,
    那你就可以故意踩到有著他需要的資源的那一格,讓他咬牙切齒地在心內罵你髒話。
    這就是這遊戲最吸引人之處,它玩起來確實非常chill,的確只是個拿資源來換資源的遊戲,
    卻充滿著各種卡人以及節奏上的規劃,走得快,你可能會錯過一些東西,
    走得快,你可以做比較多事,但是好東西也有可能都被別人拿走了,
    這就是這遊戲的絕妙之處。
    所以,這不僅是個充滿顏值的好遊戲,還適合任何人一玩再玩。


    當然,最適合拿來交換或是一群人一起玩的遊戲,是這幾個遊戲之中最小盒的,
    但是卻也可能是設計得最巧妙的。
    這個遊戲,是心靈同步,現在改名叫做《靈光同現》
    很多人大概都是因為之前我們玩的影片才知道這個頻道的,
    而據我認識的桌遊店老闆和廠商,在那部影片發布之後,全台灣好像缺貨了半年,
    我在此誠摯地道歉,但是也謝謝各位。雖然我沒有賺到半毛錢
    這個遊戲,非常簡單,有1-100的數字牌,第一關,每個玩家發一張牌,
    第二關2張,第三關3張,以此類推。
    而我們的目標,就是依照數字從小到大把牌打出。
    聽起來很簡單,對吧?
    但是關鍵就在於你沒辦法溝通,你不能跟隊友提示你手上的牌是什麼數字,
    最硬核的玩法,則是完全不能說話。
    這就是這個遊戲「心靈同步」的地方了,
    一開始你只能瞎猜,推測什麼牌什麼時候能出,
    有時候你手上的牌明明就超大,但是為什麼就是沒有其他人要出牌?
    難道他們手上的牌更大嗎?
    而從這個遊戲的第一場、第二場、第三場,你就會如此不斷地培養默契感,
    不斷地看出每個隊友對於數字的概念,有些人會出得很急,但是有些人死都不出牌。
    你還可以把手舉起來喊暫停,再繼續重置這次的尷尬互看,
    就有如西部片的對決,隨時都可能有人開響下一槍,
    你只能從其他人的眼神推測你到底該不該開槍。
    而每次有人不小心出了不該出的牌,全場的哀號總是讓人同時鬆了一口氣,卻又變得更為緊張。
    你還可以發動手裡劍來讓每個人丟掉手上數字最小的牌,
    但是因為整場只能發動約莫三次,你要謹慎選擇什麼時候發動,
    太早發動,可能會浪費在原本靠默契就能解決的情況上,
    太晚發動,可能也沒有太大的幫助。
    這遊戲就是如此,像是個讓人上癮的魔藥,在你失敗之後會想要馬上接著下一場,
    接著再一場,然後再一場。
    雖然你從頭到尾都不能說話,但是你卻能感受到深刻的...心靈同步,
    就好像你在玩了這個遊戲之後就學到了讀心能力一樣。
    一個如此簡單的遊戲,卻能創造出如此樂趣,真的是令人極為崇拜。
    所以,如果你想要看起來沒什麼厲害,但是卻有無限爆發力的遊戲,
    極為推薦《心靈同步》






    狼人殺 阿瓦隆 派對遊戲 驚爆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