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創傷知情五原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創傷知情五原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創傷知情五原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創傷知情五原則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426的網紅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人人都應提高防災意識】2019全國災害救助聯繫會議👨‍🏫 去年0206發生的百年大震,讓一向誇口不怕地震的花蓮人,心上都還留有對於當時地震的緊張感。😢 上週四、五,我參加由花蓮市民生社區發展協會(倒塌的統帥飯店附近社區)主辦的「2019全國災害救助聯繫會議」,看見現場聚集來自全國百人以上...

創傷知情五原則 在 楊華美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04:05:34

👩‍🏫【人人都應提高防災意識】2019全國災害救助聯繫會議👨‍🏫 去年0206發生的百年大震,讓一向誇口不怕地震的花蓮人,心上都還留有對於當時地震的緊張感。😢 上週四、五,我參加由花蓮市民生社區發展協會(倒塌的統帥飯店附近社區)主辦的「2019全國災害救助聯繫會議」,看見現場聚集來自全國百人以上的災...

  • 創傷知情五原則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2-26 20:00:01
    有 126 人按讚

    👩‍🏫【人人都應提高防災意識】2019全國災害救助聯繫會議👨‍🏫

    去年0206發生的百年大震,讓一向誇口不怕地震的花蓮人,心上都還留有對於當時地震的緊張感。😢

    上週四、五,我參加由花蓮市民生社區發展協會(倒塌的統帥飯店附近社區)主辦的「2019全國災害救助聯繫會議」,看見現場聚集來自全國百人以上的災後救助業務承辦人員、救災與重建相關民間及社會團體、關心災難社會工作議題的工作者及相關組織工作者,聽取來自公私部門的各界人士交換經驗與意見,覺得相當重要也學習滿滿、收穫良多。🤓

    災難總是在我們不預期的時候發生,所以不能忽略平時災害救助的準備與演練。記得去年二月那段時間,我在花蓮所認識的社工夥伴、諮商師、助人組織都主動投入安置中心,分工輪班撫慰家屋受損直接受災或受驚嚇不敢返家的鄉親們。會議上首映 心理師拍電影 - 張志宏諮商師的導演筆記 作品《雲翠之後》,導演在映後座談中談到從選擇相機作為記錄的工具開始,就小心翼翼地謹守知情同意、個案保密原則,在中華國小安置現場內外,細緻地記錄各個不同位置的災後重建工作者、民間團體,進行跨專業間的資源整合與分工的過程,相當值得救災人員及災後重建工作者參考。🤝

    從會議中公部門與民間團體工作者的報告分享中,也能感受到第一線工作者、救災人員承受的壓力與創傷反應,深感除了社工外,公部門相關業務承辦人也有身心照顧的需求。災後由民間多位好友發起的 七公里的幸福街坊 則運用辦理故事音樂會、講座、正念工作坊、讀書會、療癒市集…等等服務非直接受災卻也飽受驚嚇的社會大眾,種種溫暖照顧的行動實在揪甘心~🤗

    會議的各項討論中,也有不少工作者提出建立資源整合平台、建立救災SOP、平時就要建構公私部門協力的溝通機制、由居民共同繪製防災逃生社區地圖的好主意。👍

    全球氣候變遷,世界各國都飽受不知何時會發生的各種天災威脅,加上花蓮地震、颱風一向頻繁,我們每一個人平日都要做好防災演練與逃生路線的規劃,照顧自己也保護身邊重要的家人、朋友們喔~☺️

    ℹ️防災資訊: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災害潛勢地圖網站 https://goo.gl/J1t83G

    *災害情資網 https://goo.gl/1RE6hB

  • 創傷知情五原則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2-26 08:00:00
    有 126 人按讚


    👩‍🏫【人人都應提高防災意識】2019全國災害救助聯繫會議👨‍🏫

    去年0206發生的百年大震,讓一向誇口不怕地震的花蓮人,心上都還留有對於當時地震的緊張感。😢

    上週四、五,我參加由花蓮市民生社區發展協會(倒塌的統帥飯店附近社區)主辦的「2019全國災害救助聯繫會議」,看見現場聚集來自全國百人以上的災後救助業務承辦人員、救災與重建相關民間及社會團體、關心災難社會工作議題的工作者及相關組織工作者,聽取來自公私部門的各界人士交換經驗與意見,覺得相當重要也學習滿滿、收穫良多。🤓

    災難總是在我們不預期的時候發生,所以不能忽略平時災害救助的準備與演練。記得去年二月那段時間,我在花蓮所認識的社工夥伴、諮商師、助人組織都主動投入安置中心,分工輪班撫慰家屋受損直接受災或受驚嚇不敢返家的鄉親們。會議上首映 心理師拍電影 - 張志宏諮商師的導演筆記 作品《雲翠之後》,導演在映後座談中談到從選擇相機作為記錄的工具開始,就小心翼翼地謹守知情同意、個案保密原則,在中華國小安置現場內外,細緻地記錄各個不同位置的災後重建工作者、民間團體,進行跨專業間的資源整合與分工的過程,相當值得救災人員及災後重建工作者參考。🤝

    從會議中公部門與民間團體工作者的報告分享中,也能感受到第一線工作者、救災人員承受的壓力與創傷反應,深感除了社工外,公部門相關業務承辦人也有身心照顧的需求。災後由民間多位好友發起的 七公里的幸福街坊 則運用辦理故事音樂會、講座、正念工作坊、讀書會、療癒市集…等等服務非直接受災卻也飽受驚嚇的社會大眾,種種溫暖照顧的行動實在揪甘心~🤗

    會議的各項討論中,也有不少工作者提出建立資源整合平台、建立救災SOP、平時就要建構公私部門協力的溝通機制、由居民共同繪製防災逃生社區地圖的好主意。👍

    全球氣候變遷,世界各國都飽受不知何時會發生的各種天災威脅,加上花蓮地震、颱風一向頻繁,我們每一個人平日都要做好防災演練與逃生路線的規劃,照顧自己也保護身邊重要的家人、朋友們喔~☺️

    ℹ️防災資訊: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災害潛勢地圖網站 https://goo.gl/J1t83G

    *災害情資網 https://goo.gl/1RE6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