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輔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輔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輔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輔導產品中有6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鏡好聽,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誰是加害者?」為前線醫護按下求救鈴:​ 每一位護理師的生涯裡,幾乎都曾遭受過民眾不合理的對待。當雙和醫院發生砍傷護理師的事件之後,我們必須面對疫情升溫至今,日益劇增的醫療暴力。​ ​ 五月底至六月初期間,在鏡週刊人物組記者的調查下,接近兩成的醫護人員積累的壓力可能已經衝擊免疫系統、四分之一在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普遍嚟講佢哋都帶住緊張、驚訝嘅心情,尤其係見到開槍,或者係聽到一啲爆炸嘅聲音。」輔導心理學家陳凱榮(Thomas),道出了尋求輔導市民的心理狀況。 免費心理支援服務 因應近日反修訂《逃犯條例》而引發的遊行示威及衝突,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關注到事態發展對巿民所帶來的負面心理影響,因此組織了...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輔導 在 鏡好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8 11:00:33
    有 20 人按讚

    ▰ 「誰是加害者?」為前線醫護按下求救鈴:​
    每一位護理師的生涯裡,幾乎都曾遭受過民眾不合理的對待。當雙和醫院發生砍傷護理師的事件之後,我們必須面對疫情升溫至今,日益劇增的醫療暴力。​

    五月底至六月初期間,在鏡週刊人物組記者的調查下,接近兩成的醫護人員積累的壓力可能已經衝擊免疫系統、四分之一在臨床上可能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過半希望能夠離開醫療現場。​

    除了改善勞動環境、防護設備,醫院、政府、民間還能以什麼實際行動搶救前線醫護?​

    🎧️ 現在就收聽!《#鏡相人間》EP59|心理創傷結痂後,痊癒了嗎?談疫情下醫護潛在的PTSD ► https://bit.ly/3zIwbJp​

    -​
    #鏡好聽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鏡好聽x鏡週刊​
    #醫護人員 #covid19 #醫療暴力 #PTSD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輔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6 20:58:18
    有 69 人按讚

    「我是拿瞄子的人,站在最前面,撤退時是最後一個,我都可以逃生了,學長們不會出不來,如果有飽滿的水帶的話。」黃鈺翔說。(出處:那一夜,從地獄回來報信的人)
     
    2015年新屋大火造成六名消防員不幸殉職,是近年來最大起的消防員殉職案件。該起大火帶走了消防員協會理事長黃鈺翔的警專同班同學,同時也開啟了消防員協會後續消防改革的行動。
     
    然而,除了設備不足、人力短缺、工時過長、不合理業務過多等有形的問題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如鬼魅般纏繞著消防員的議題-消防員的心理重建問題。
    在 2018 年普悠瑪事件出勤的消防員,事後疑似因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而選擇自殺。
     
    長期目睹或經歷死傷慘重的現場,消防隊員事後可能會出現許多心理壓力,例如:經驗重現、神經緊繃、逃避與麻木、惡夢連連、錯覺「回到過去」等狀態。
     
    在新屋大火案中幸運逃生的黃鈺翔,就曾經說過自己不敢獨自洗澡、也不敢獨自睡覺。
     
    對比起英國投注150萬英鎊(新台幣6190萬元)實施藍光計畫,協助消防員進行心理創傷的治療,台灣的相關資源,可說是杯水車薪。
     
    在警察體制中,設有「關老師」與外聘心理輔導諮詢委員,且每月聘請專業人員辦理「身心健康諮詢服務」,提供重大事件心理評估治療等服務。
     
    但是消防署卻稱「消防體系非警政人事一條鞭」,無法比照辦理。打火英雄在救災現場爭取老百姓的生存機會,但事後可能會出現的心理創傷,消防署卻吝於投注更多的協助資源。
     
    最後,明天是彰化縣喬友大火殉職消防員陳志帆的告別式,讓我們對他致上最高的敬意。
     
    台北市的消防員楊適瑋曾經這麼說過:「「如果死亡的是與我們一起流血流汗的夥伴,而你明知道他的死是因為制度的不健全導致,但卻選擇不做任何事情,我認為這不是消費死者,而是浪費死者。」
     
    身為內政委員會的委員,除了悼念之外,我更會盡全力來守護消防員的生命,並且持續推動消防改革的進程。
     
    7/16晚上九點鐘,我將邀請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的理事長黃鈺翔,針對消防改革的各項議題,包括救災的指揮調度、人力不足、設備缺乏、工時過長,進行深入的討論。
     
    除此之外,也邀請到彰化縣消防員宋明哲,一起來談談他的工作經驗。他曾經目睹流水屍泡水後腫漲、長出屍斑,而在打撈過程中,遺體往往容易遭受二度傷害,更增加消防員感染疾病的風險,於是發明出流水屍專用的屍袋,讓亡者能夠更有尊嚴地離開人世。
     
    這是個沉重的議題,但是,請你別忘記,消防員心中的暗影,總要開始有光透進去。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輔導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6 20:58:17
    有 513 人按讚

    「我是拿瞄子的人,站在最前面,撤退時是最後一個,我都可以逃生了,學長們不會出不來,如果有飽滿的水帶的話。」黃鈺翔說。(出處:那一夜,從地獄回來報信的人)
     
    2015年新屋大火造成六名消防員不幸殉職,是近年來最大起的消防員殉職案件。該起大火帶走了消防員協會理事長黃鈺翔的警專同班同學,同時也開啟了消防員協會後續消防改革的行動。
     
    然而,除了設備不足、人力短缺、工時過長、不合理業務過多等有形的問題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如鬼魅般纏繞著消防員的議題-消防員的心理重建問題。
    在 2018 年普悠瑪事件出勤的消防員,事後疑似因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而選擇自殺。
     
    長期目睹或經歷死傷慘重的現場,消防隊員事後可能會出現許多心理壓力,例如:經驗重現、神經緊繃、逃避與麻木、惡夢連連、錯覺「回到過去」等狀態。
     
    在新屋大火案中幸運逃生的黃鈺翔,就曾經說過自己不敢獨自洗澡、也不敢獨自睡覺。
     
    對比起英國投注150萬英鎊(新台幣6190萬元)實施藍光計畫,協助消防員進行心理創傷的治療,台灣的相關資源,可說是杯水車薪。
     
    在警察體制中,設有「關老師」與外聘心理輔導諮詢委員,且每月聘請專業人員辦理「身心健康諮詢服務」,提供重大事件心理評估治療等服務。
     
    但是消防署卻稱「消防體系非警政人事一條鞭」,無法比照辦理。打火英雄在救災現場爭取老百姓的生存機會,但事後可能會出現的心理創傷,消防署卻吝於投注更多的協助資源。
     
    最後,明天是彰化縣喬友大火殉職消防員陳志帆的告別式,讓我們對他致上最高的敬意。
     
    台北市的消防員楊適瑋曾經這麼說過:「「如果死亡的是與我們一起流血流汗的夥伴,而你明知道他的死是因為制度的不健全導致,但卻選擇不做任何事情,我認為這不是消費死者,而是浪費死者。」
     
    身為內政委員會的委員,除了悼念之外,我更會盡全力來守護消防員的生命,並且持續推動消防改革的進程。
     
    7/16晚上九點鐘,我將邀請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的理事長黃鈺翔,針對消防改革的各項議題,包括救災的指揮調度、人力不足、設備缺乏、工時過長,進行深入的討論。
     
    除此之外,也邀請到彰化縣消防員宋明哲,一起來談談他的工作經驗。他曾經目睹流水屍泡水後腫漲、長出屍斑,而在打撈過程中,遺體往往容易遭受二度傷害,更增加消防員感染疾病的風險,於是發明出流水屍專用的屍袋,讓亡者能夠更有尊嚴地離開人世。
     
    這是個沉重的議題,但是,請你別忘記,消防員心中的暗影,總要開始有光透進去。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輔導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6-16 12:05:52

    「普遍嚟講佢哋都帶住緊張、驚訝嘅心情,尤其係見到開槍,或者係聽到一啲爆炸嘅聲音。」輔導心理學家陳凱榮(Thomas),道出了尋求輔導市民的心理狀況。

    免費心理支援服務

    因應近日反修訂《逃犯條例》而引發的遊行示威及衝突,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關注到事態發展對巿民所帶來的負面心理影響,因此組織了一群在港執業的輔導心理學家及碩士生,為學生及其他巿民,提供免費心理及情緒支援服務。

    「希望喺呢啲重要時間,行出嚟一齊去幫忙,做到幾多就做幾多。」另一位參與義務輔導的輔導心理學家張家年(Arthur)表示。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小組在星期四(13日)舉行了第一次的小組輔導,大約有20名市民前來尋求心理支援。Thomas提醒市民,無論是因為曾經親歷其境,抑或透過傳媒影片及相片目睹衝突情況,如果在這段時間情緒起伏突然很大,容易緊張或者暴躁,肌肉抽搐或無故會震,都可能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表現。他建議市民,如果有此情況,首先要冷靜自己,不要令情緒惡化。而保持良好食慾、休息及適當運動,亦有助冷靜情緒。

    而需要輔導的並不止是市民,「以我嘅觀察,警察都有一啲輔導需要,譬如你見到佢係喺好緊張嘅狀態,收工後佢點算呢,佢都有情緒喺度,呢個有待有關當局去幫佢哋處理。」Thomas說。

    放低意見 用心聆聽

    「人係好需要聆聽嘅過程,期望大家身邊都有可以信任、重要嘅人,可以放低自己嘅意見,主動去聽、了解對方依家嘅狀況。」面對矛盾,Arthur明言「用心聆聽」是最重要的。

    他又預期,猶如經歷地震、海嘯等天災,可能過一、兩星期後,會有更多人需要情緒支援,所以他們的義工團隊將會繼續運作,希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今集《港故mini》用大約3分半鐘,讓專家告訴如何紓緩可能出現的不安情緒。

    -------------
    《港。故mini》:東網為你送上,香港各階層的小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