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如何幫助創傷症候群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如何幫助創傷症候群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如何幫助創傷症候群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如何幫助創傷症候群產品中有8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宅媽花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何面對壞情緒,決定了你的成就。(貝爾納多篇:P.15)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經歷不如意的狀況,面對突發狀況時,每個人會依循自己的習慣決定該如何解決問題。但因為處理情緒的方式不同,有時候個體所選擇的解決方式並非是在解決眼前的問題,而是單純逃避問題甚至是製造出更多更大的問題,好暫時無暇去想到原本...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四月二號的台鐵太魯閣號發生出軌意外,是台灣近年來的重大災難,造成了許多生命的逝去,家庭的心碎,而第一線身處這些現場,包含生還旅客,家屬,救災醫護等等相關工作人員,也承受了相當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我們作為一般民眾,在這些日子看到報導,也都非常於心不忍,面對這麼大的傷痛,所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

如何幫助創傷症候群 在 宅媽花花 與她的精神疾病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27 19:13:48

如何面對壞情緒,決定了你的成就。(貝爾納多篇:P.15) 主角三號貝爾納多是個習慣告訴自己「事情沒那麼糟糕」的人,那天他一如往常地去上班,並按照日常行程工作。但他的老闆因為自己的問題而責罵他,貝爾納多並沒有去想到老闆只是單純想找人發洩情緒,同時他也立刻將被責罵時所帶來的不適感壓下來,繼續他的工作。...

如何幫助創傷症候群 在 木的Mood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6 07:13:36

#木的DJtime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了獨處與創傷,在疫情蔓延的當下,讓我們被迫第去接受生命中失控的感覺,無法掌控、不確定、不安全,那些過往未能好好處理的傷口亦可能被勾起,讓我們再次感受到那不舒服的身體感覺、情緒和不安。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 CPTSD是較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如何幫助創傷症候群 在 法鼓山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08:44:15

📰 災後重見愛與希望 信行寺邀醫師講座「療」心事​ ​ 法鼓山信行寺 於4/30晚間7點,邀請許瑞云、鄭先安醫師以「愛與希望:創傷的覺察與自療」為題,帶領2百多位臺東鄉親,共同認識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覺察情緒 與 #病痛 的源頭。聽眾包括太魯閣號事故中的罹難者家屬、法鼓山義工及臺鐡工會代表。​ ​ ...

  • 如何幫助創傷症候群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4 17:58:48
    有 74 人按讚

    如何面對壞情緒,決定了你的成就。(貝爾納多篇:P.15)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經歷不如意的狀況,面對突發狀況時,每個人會依循自己的習慣決定該如何解決問題。但因為處理情緒的方式不同,有時候個體所選擇的解決方式並非是在解決眼前的問題,而是單純逃避問題甚至是製造出更多更大的問題,好暫時無暇去想到原本的問題。

    在本書P.12~P.18當中,用七名不同個性的主角為例,故事的開頭都是發生某件意外打亂了一天行程,接著又面對工作上的不如意、老闆的刁難等狀況;而七位主角在面對壞情緒時,因為處理方式的不同而影響到後續的發展。

    主角三號貝爾納多是個習慣告訴自己「事情沒那麼糟糕」的人,那天他一如往常地去上班,並按照日常行程工作。但他的老闆因為自己的問題而責罵他,貝爾納多並沒有去想到老闆只是單純想找人發洩情緒,同時他也立刻將被責罵時所帶來的不適感壓下來,繼續他的工作。

    面對日常的一切狀況,貝爾納多表面上的情緒起伏都很小,甚至可能沒有任何反應。因為每當情緒湧上來之前,貝爾納多就會立刻將他藏起來,而那些被他往內心深處埋藏的情緒從未消失過,只是因為埋藏得太深,就連本人也感受不到它們的存在了。

    貝爾納多有偏頭痛的毛病,但醫師都找不出病因,他總是靠吃止痛藥來解決偏頭痛的問題;那天被老闆罵完後頭痛的問題又變得更嚴重了,他沒有發現自己的頭痛與被老闆罵之間有關聯,他只是選擇了再多吃一顆止痛藥來緩解頭痛帶來的不適。

    “患有述情障礙的人在面對事物時,無法感知情緒間細微的差別,他們不常觀察自己的內心,也無法適切地理解他人的動機。

    在這種行為模式下,我們發現兩種人:一種是成長背景中沒有足夠的情緒詞彙的人,因為他們的父母也是如此,從不討論「某些事情」;另外一種則是其神經結構對情緒有著不同處理方式的人,像是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人便是如此。”(本書p.95)

    我想貝爾納多並非是亞斯伯格族群,我在被貝爾納多的例子中看見了母親的影子,我的母親自我有印象以來就是普拿疼不離身,偏頭痛的問題幾乎是天天困擾著她。

    母親同樣找不到頭痛的病因,而頭痛又會影響到她該做的事情,於是只能夠靠著服用止痛藥來解決;她平常甚至會把薄荷棒當成臉部保養品,一天到晚狂擦太陽穴與人中,她認為薄荷油的香氣能夠緩解她的不適。

    當我結婚生子後,就跟許多回娘家的女兒一樣,我會找母親傾訴嫁到夫家後所受的委屈,在當時我母親永遠只會跟我說:

    「是妳自己決定要嫁的,有什麼委屈妳都得要忍耐,才不會被人家嘲笑軟弱。」
    「當人家媳婦沒那麼容易,做得再好也是永遠被嫌不完,自己看開一點就好。」
    「婚姻就是這樣,老公在外面做什麼妳不要去多嘴,當人家太太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至少他還有拿錢回來給妳跟小孩。」

    至少在我記憶裡,母親從來不會用言語表達她的感受,我幾乎不曾看見她頂嘴公公婆婆;即便爺爺奶奶擺明就是在刁難母親,她也只會不斷點頭說自己會改進,事後再躲回房間偷偷哭泣。

    三從四德的父權思想綁架了母親的感受,使她不允許自己為那些不合理的對待提出抗議,甚至不允許自己生公公婆婆的氣。當她在家庭中遭受到公婆與丈夫不合理的對待時,她會洗腦自己問題全都出在她身上;無法達到夫家的標準是她能力太差,她至今沒被休掉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要感恩、要知足。

    不讓情緒失控而做出極端的行為,在某些情況下是好事,但被壓抑的情緒若無法獲得釋放,就會持續累積在內心裡,最後出現其他生理上的病症,例如貝爾納多與我母親那樣的偏頭痛。

    上一篇的潘多拉同樣也是壓抑,貝爾納多與潘多拉最大的不同是他無法意識到自己其實有情緒;如果潘多拉遇到挫折時,是選擇不允許自己感到難過或生氣並把情緒壓下來,那麼貝爾納多則是認為這根本沒什麼好難過或是生氣的,然後無視自己其實為此感到不開心的事實。

    潘多拉是不知道該如何向他人傾訴自己的感受,而貝爾納多則是連自己的感受都無法察覺,也因此不會想到這需要找人談談,甚至不會知道找不到病因的偏頭痛,就是因為長期無視自己的感受所造成的。

    會這樣習慣麻痺自己的感受,也是因為個體本身認定這才是正確的方式。也許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就被教導成要內斂,因此不允許自己將自己的情緒給表現出來;也可能是因為這樣的表現能夠使他們降低生活中的危險,他們可能曾經歷或目睹情緒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使他們害怕自己重新經歷一次後果,於是選擇麻痺自己的感受。

    不同於潘多拉,像貝爾納多這類型的人不是告訴他事情沒那麼嚴重,事實上即便已經火燒屁股了他們依舊會告訴自己「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因此,他們需要更多的練習注意自己的情緒並加以命名,一但情緒有了名稱之後,大腦才能夠順利地建檔並且依照關聯性分類。

    最初,個體可能只能夠很模糊地察覺到自己高興與不高興,但無法分辨細節,也無法描述感受。必須嘗試著從過往的經歷找出相似的感受,或是去思考當我有這樣的感受時,是否想起了什麼事情。

    也許會想起自己小時候,因為作業寫不完而大哭,卻被父母大罵「哭就寫得完嗎?」、「再哭就用打的!」、「沒寫完不能吃飯,看你要哭到什麼時候!」於是,想起了自己就是從那時開始領悟到,自己的情緒是不被接受的,且表達情緒對於解決問題不止沒有幫助,還會製造出更多問題。

    也許會想起自己小時候,曾經將心裡不願讓父母知道的秘密告訴學校老師,結果老師卻將這些秘密轉達給父母,甚至還讓自己因此遭到父母的處罰。於是,想起了自己就是從那時開始領悟到,向他人求救可能會遭到背叛,而且還會讓敵人發現自己的弱點,讓自己受到更多傷害。

    那些經歷不見得是很嚴重的創傷,甚至連自己也不在意曾經發生過那些事,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正是使自己與情緒脫節的根源;觀察自己的感受並與過往的經歷加以連結,接著再重新去定義過去的那些經歷,過去沒被處理的情緒死結才能夠被解開。

    當個體能夠明白過去的經歷不能用來定義現在的自己時,才能夠在情緒湧上的當下找出適當的應對方式,而非一如既往地用過去的習慣去忽略情緒問題。本文主角貝爾納多後來在好友的支持下,開始練習感受自己的情緒,並且持續進步著;而筆者的母親在公婆都過世之後,她才開始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

    雖然有點遺憾,但至少這些年來母親嘴上說的「看開點」,已經不再是為了滿足別人而委曲求全。母親現在的「看開點」比較是「我這人做事就這樣,高不高興隨便你」;她所謂的看開點,是別去理會那些總想指導我們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旁人,做人只要問心無愧這樣就夠了。

    下一篇:雖然很懂得聆聽朋友的煩惱,卻從不願拿自己的煩惱去打擾朋友;凡事都會優先替他人著想,不論遇到什麼問題永遠都是先檢討自己。

    書名:壞情緒,變好事的五堂正向心理課
    出版社:方言文化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先填寫google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再去社團按加入: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未填表單無法批准入社唷)

  • 如何幫助創傷症候群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8 18:00:24
    有 237 人按讚

    6/21 恭喜 @卓映宇、@雪月野楓,兩位獲獎,請私訊收件人姓名、地址及手機,由出版社為你們寄書。

    🤤【抽書活動】--《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柿子文化

    上一本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作者談的是,他如何面對受創傷的兒童、青少年,他們受了什麼心理創傷,身為助人者又該怎麼與之相處,除了個別治療,友善環境及背後的家庭功能都很重要。他發現,這些心理創傷都源自早期的虐待(暴力或性侵)或被疏忽照顧(不回應情緒,類似遺棄),才衍生了發展後期的扭曲行為。
    本書《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談的則是「倖存至今的大人」。先問自己,是否曾因一件無關緊要的小過失,卻突然進入災難化的被遺棄感,陷入後無法自拔?而你還一頭霧水…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有五大常見的創傷症狀:
    「情緒重現」:突發的、被痛苦的情緒影響,但不像PTSD有視覺重現現象,意思是只有痛苦,卻沒有畫面…。情緒主要是恐懼、焦慮、絕望、恐慌、羞愧、無助。「毒性羞恥」:覺得自己很爛、無價值、自我厭惡。有被拋棄感,自我批判認為不值得被幫助。其他三項為:「自我拋棄」、「惡性的內在批判」、「社交焦慮」

    CPTSD是學習而來的反應,來自過去重要發展任務的失敗。各種成因交互構成,也影響了未來成人各種做自己的阻礙。
    早期經驗被虐待或遺棄時,生理系統感覺到危險,孩子本能反應求生,共有四種型態:戰、逃、僵(類似解離)、討好對方,以求度過當時的威脅。但由於長期被威脅,於是本能反應成為「制約」,只要有相關的誘發物,情緒就會重現當時的恐懼,身心並自動反應(大腦當機中)出現連鎖反應,也就是我們常說「被杏仁核綁架」的意思。
    正是這些不定時的地雷埋藏著,才會讓我們「感覺發展停滯」,人生混亂,常自我批評,關係經營困難。情緒上最明顯的是,會強迫性地逃避不被接受的負面情緒,或者乾脆壓抑情緒。
    要療癒CPTSD,要從認知面、情緒面、靈性面及生理面四處著手。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將之視為「一種依附關係的問題」,類似重新養育內在小孩一樣,稱為「治療性關係療癒」,在夠好的關係依附裡,重新被撫育,從大量的傾聽、滿足最初自戀性的要求、練習發表各種情緒感受、從助人者身上學習軟弱、修復衝突,到最後雙方逐漸像成人般平等地對話。
    助人者要同時提供母育與父育(愛與保護)原則的平衡,讓案主的內在小孩繼續成長,並在關係中復原與成長。

    CH8管理情緒重現
    十三個具體步驟(如圖)。主要教導應對情緒重現時的自我接納與處理。例如要預前辨識自己正在被誘發:「找到無助、脆弱、自我批評或批判他人等現象」、「原因和反應不成比例」、「突然高漲的渴望」…有了前兆,就能預先為那個連鎖動作有所準備。

    CH13以關係性的取向來療癒遺棄
    與心理師的依附關係提供了「修復性的關係經驗」或「矯正性情緒經驗」:有人能提供反饋、認同和指導,有人夠安全讓他尋求安慰和幫助,想哭時有人找,需要保護、受傷或被背叛時有人能提供憐憫,有成就時有人可以替其驕傲,有人讓他練習親密關係怎麼建立…。
    要特別留意的是,CPTSD會有信任感突然消失的狀況(試探),被情緒重現而關掉感受,心理師必須一再地安撫疑慮並修復信任。太多案主在療程中失望而離開,多是心理師被這現象而生氣案主為什麼不信任他們,結果開啟惡性循環,誤解加深而結案。

    本書比較像是理論概念書,作者是過來人,會穿插自己的故事作說明。
    我覺得本書所提的創傷概念很重要,可以讓我們明白情緒重現是其來有自的,因此不必自卑、自我批評,只是解鈴仍須繫鈴人,過去的關係、情感受傷,如果要治療,當然也是靠關係與情感重來一遍並成功發展,面對這類案主,助人者/心理師自己就必須涉水、以身示範,真心換感情,攜手共進。如果讀者非助人者,本書也有自我照顧的作法,也有如何與朋友培養類似的信任關係並請求協助,蠻實用的。


    有興趣者可以參閱連結購買。目前79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508
    可以進去看更多簡介及目錄

    ♨贈書方式的三條件:
    1️⃣『為心理師粉專粉絲』。不是的趕快去按讚👍️,這可能要調一下,設定公開,否則我看不到你按讚,抽中了也會喪失資格。
    2️⃣『在此篇貼文下方按讚👍 + 轉分享(一定要設公開,看不到分享也失格喔)』
    3️⃣留言:「關係性療癒:是同理心、真誠地展現脆弱、對話性,以及合作的關係修復。」
    🤤🤤
    。    
    活動日期:110/6/18(五)18:00~6/21(一)12:00截止喔,6/21(一)中午後公布 2 位幸運粉絲🙋‍♀️
    ⚠️中獎名單於貼文標題上公告
    ⚠️得獎者請私訊寄送地址,轉出版社為你寄出。

  • 如何幫助創傷症候群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2 21:30:48
    有 4,925 人按讚

    上週末播完的《火神的眼淚》,大家都有看嗎?
     
    在 WFH 的這段期間,我也花了些時間,看完了這部由公視出品的台灣首部消防職人劇。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會覺得這就是一部戲劇,甚至有著誇張或離譜的劇情,但過去這一段時間,實際接觸過一線消防人員後,才深深體會到,這些看似誇張離譜的情節,其實正是消防員的寫照!
     
    劇中深刻描繪出許多消防員艱辛的一面,他們的危險、困境,不只發生在火場,也包括工作中的各種日常。
     
    除了在執勤時會遇到的各種鳥事、常客醉漢、補蜂捉蛇、裝備壞掉、民眾責難、民代施壓、繁雜的工作內容等,還有更多一般人難以看見的,可能是家庭與工作的兩難、可能是身心的受創、可能是不斷被消磨的熱情。
     
    其中,這部片對於消防員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繪,也讓我非常有感。
     
    從小因為哥哥葬身於火場,而立志要當消防員的志遠,第一集就英雄式地從火場救出一位年邁婦人,平時幽默、風趣的他,也是隊上的開心果,然而,在一次勤務中,他沒能救回意圖輕生的女子,甚至得知對方竟然是當初那名老婦人的女兒,因為不堪照顧的壓力,而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目睹了這起悲劇之後,讓志遠受到極大的打擊。
     
    他怪罪自己為何沒能救下那位女子,也懷疑自己當初救出那名老婦人的決定,進而引發了嚴重的 PTSD,童年時失去哥哥的遺憾也隨之而來,幻覺日益嚴重,影響著他的工作、他的生活。
     
    志遠知道自己有些怪怪的,但也不知道該如何尋求適當的醫療幫助,甚至認爲自己只是工作壓力太大了,而後PTSD 的影響越來越嚴重,不僅讓他在出救護班時無法替民眾施針,更讓他在火場中深陷危機。
     
    志遠的角色,真真切切地將消防員平時會遇到、但一般人卻難以體會的狀況,如實地呈現出來。
     
    消防員總是在災禍現場首當其衝,火災、急救、甚至是自殺,是他們每天都可能要面對的生離死別。
     
    但是,生命離去的壓力,該有多沈重,目睹一個生命的消逝,那種愧疚、自責、無能為力,一般人難以體會。救了一個人,或許只會是志遠手環上的一個數字,但少救一個人,這樣的夢靨卻可能伴隨他一輩子。
     
    劇中,消防局長當初想和市政府爭取預算,希望能更新弟兄的設備、劃分消防隊的工作內容,並且也要求聘請心理師,來協助消防員的 PTSD 問題。
     
    局長表示,「PTSD 是很嚴肅的議題,有很多同仁其實心裡有陰影都不講,時間久了越來越嚴重,如果走不出來,有的人甚至會想不開。」
     
    但是,市政府卻連 PTSD 是什麼都不知道,甚至回應,「沒那麼嚴重啦,我們明年預算再列」、「補裝備、補心理諮商,看得出來什麼績效?民眾會有感嗎?」
     
    最終,這些需求只能擇一,只因為預算不夠,只因為民眾無感;卻也因為預算不夠、民眾無感,導致了最終悲劇的發生。
     
    在劇中最後的一場大火裡,志遠再次產生幻覺,掉下了電梯井裡,差點失去生命;義陽則因為無線電故障,沒能即時聯繫到支援,加上錯誤的指揮,讓他葬身火場。
     
    然而,這樣的困境不只存在於劇中,也真實存在於台灣消防弟兄的日常。
     
    2018 年普悠瑪事件後,現場救難的消防員事後疑似因為嚴重的 PTSD 而離開人世,而在今年發生的太魯閣事件後,我們也收到許多一線救災人員的陳情,表示救災現場一線人員的 PTSD 或替代性創傷,至今仍不一定能得到適當的協助,甚至還將這些創傷貼上草莓、懦弱的標籤。
     
    前陣子我讀了由美國心理師 楚蒂‧吉伯特-艾略特博士所撰寫的《Healing Secondary Trauma》,書中清楚地描述了助人工作者的「替代性創傷」,助人工作者們在協助或醫治個案的過程中,其實無形中對自己也帶來了很大的身心影響。
     
    對於協助救難的軍警消防人員,由於目睹或經歷慘重死傷的現場,可能是 PTSD、替代性創傷的高危險群,如同《火神的眼淚》劇中的細緻呈現,他們在救災工作結束後,可能持續出現的壓力反應,包括經驗重現、神經緊繃、逃避與麻木、惡夢連連、錯覺「回到過去」等等的狀況。
     
    對此,我先前在質詢時,曾向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反映,警消主管階層應定期接受心理衛生相關訓練、提供適當的支持;並且,也希望衛福部能以專案方式提供縣市資源,透過宣導、主動告知專案資源在哪裡,讓基層同仁可以直接到相關單位求助。
     
    我們往往關注消防員在各種救災現場出生入死、衝鋒陷陣時的表現,但是,在脫下消防制服之後,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態,也應該同樣受到重視。
     
    營造友善心理健康的職場環境,並提供一線救災人員足夠的支持,是我持續關注的課題,也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
     
    謝謝《火神的眼淚》這樣優質的好劇,讓更多人了解什麼是創傷與替代性創傷,也讓更多人理解消防弟兄所面對的困境。
     
    我也深深期盼,未來我們的社會,能給予這些一線助人工作者,更多的理解與支持。

    火神的眼淚
    #火神的眼淚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 如何幫助創傷症候群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19 22:00:04

    今年四月二號的台鐵太魯閣號發生出軌意外,是台灣近年來的重大災難,造成了許多生命的逝去,家庭的心碎,而第一線身處這些現場,包含生還旅客,家屬,救災醫護等等相關工作人員,也承受了相當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我們作為一般民眾,在這些日子看到報導,也都非常於心不忍,面對這麼大的傷痛,所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這個話題也引起了關注,到底這個症候群是什麼?對於創傷或是集體傷痛,其他國家有沒有比較好的處置前例可供參考?我們又應該如何找方法幫助自己也幫助身邊的人呢?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同時也是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醫師來跟我們一起討論。歡迎!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如何幫助創傷症候群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9-26 19:00:08

    這支影片是黃標嗎? 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YouTube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謝謝大家!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復仇式色情 #非合意色情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0:23 前情提要
    00:53 什麼是「非合意 / 復仇式色情」?
    02:11 防不勝防的「非合意 / 復仇式色情」
    03:21 「非合意 / 復仇式色情」對於女性的傷害
    04:53 目前法律如何處理?
    05:31 難以杜絕的關鍵原因
    07:06 社群影音平台的責任
    08:08 我們的觀點:要怎麼保護自己和受害者?
    10:01 提問
    10:15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路寬
    |腳本:路寬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具荷拉自杀与韩国偷拍视频阴影下的受害者 - BBC News 中文:https://bbc.in/308Cerr
    → :網友瘋傳激似熊熊不雅片會GG? 律師:最重判2年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https://bit.ly/3mPHdHl
    → :小心!復仇式色情,不要讓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數位時代:https://bit.ly/3cGadwJ
    → :有錢就能散布別人裸照,誰讓加害者有恃無恐? - 報導者 The Reporter:https://bit.ly/307ZLc7
    → :數位女力聯盟widi:https://bit.ly/2FY1hGW
    → :臉書社群守則:https://bit.ly/3i1o81o
    → :K-pop suicide sparks a reckoning on revenge porn, sexual assault - People - The Jakarta Post:https://bit.ly/3mQvKHt
    → :什麼是復仇式色情 | twrf-antirevengeporn:https://bit.ly/3hYXbv3
    → :又有受害者!男星自慰影片再流出 網瘋傳:還有更多│TVBS新聞網:https://bit.ly/3mOYbpe
    → :KNOW YOUR RIGHTS: NONCONSENSUAL PORNOGRAPHY (""REVENGE PORN""):https://bit.ly/2HwAeD1
    → :Lulu 呼籲 性私密影像外流 不是妳/你的錯:https://bit.ly/3mQmXW5
    → :‘I was raped at 14, and the video ended up on a porn site’:https://bbc.in/2FP4OYb

    【 延伸閱讀 】

    → :律師:看過「色情報復」被害人的痛苦,就再也無法看熱鬧了 - 報導者 The Reporter:https://bit.ly/332yrO8
    → :你的情慾不是你的情慾:當「未經同意散布私密影像」成為一種龐大產業 | V太太 | 鳴人堂:https://bit.ly/2RU49Ha
    → :Rose Kalemba – Faith/Feminism/Activism/Mental Illness/Recovery/ & much more:https://bit.ly/3kFHafg
    → :致力移除性虐影片、自己也罹患創傷症候群......南韓NGO團體如何助「N號房」受害者重建生活-風傳媒:https://bit.ly/3028E75
    → :without my consent:https://bit.ly/3mSRWRt
    → :獨立特派員 第503集 (你在看我嗎):https://bit.ly/2Gb3i21
    → :復仇式色情嚴重嗎?:https://bit.ly/3kP9rQu
    → :復仇式色情受害者為何不敢求助?:https://bit.ly/3j5u5M6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 如何幫助創傷症候群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12:52:53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
    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
    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