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到美國工作 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到美國工作 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到美國工作 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到美國工作產品中有13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226的網紅旅行熱炒店Podca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EP63 打工旅遊達人的黃石+冰河國家公園私房攻略 | 美利堅炙燒法蘭西,再配上一點加勒比海和西非:品嚐路易斯安那的Cajun風味 ft. Home is on the road 雪柔的走跳日誌 Cheryl】 「去一次黃石國家公園不夠,那你不會去第二次嗎?只去玩幾天嫌太少,那你不會去一整個夏...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免費課程:如何把興趣變成事業,一邊工作一邊旅行? 請點擊這裡索取課程? https://zoeyk.co/bylmini - 我們經常聽到人家說要 建立人脈 、連結資源,但從實際面來看,他操作的方式到底長什麼樣子?我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真正把人脈建立起來?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邀請到矽谷阿雅來和你分享他...

到美國工作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2:12:19

【EP63 打工旅遊達人的黃石+冰河國家公園私房攻略 | 美利堅炙燒法蘭西,再配上一點加勒比海和西非:品嚐路易斯安那的Cajun風味 ft. 雪柔的走跳日誌 Cheryl @home.is.ontheroad 】 「去一次黃石國家公園不夠,那你不會去第二次嗎?只去玩幾天嫌太少,那你不會去一整個夏天...

到美國工作 在 享受生活不無聊。規小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1-12 04:44:19

. #抽獎 #留言抽獎 🌸 把花語的祝福送給妳 🌸 ➡ https://bit.ly/3ntCgmv 😍 如果你(妳)也熱愛美系穿搭、熱愛戶外活動,#美國Sonix軍規防摔手機殼 絕對會是你的菜~光是從手機殼的花紋、樣式就可以知道,Sonix是個不斷創新、願意嘗試各種主題的活力品牌!充滿活力、充...

  • 到美國工作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6 09:30:36
    有 58 人按讚

    【EP63 打工旅遊達人的黃石+冰河國家公園私房攻略 | 美利堅炙燒法蘭西,再配上一點加勒比海和西非:品嚐路易斯安那的Cajun風味 ft. Home is on the road 雪柔的走跳日誌 Cheryl】

    「去一次黃石國家公園不夠,那你不會去第二次嗎?只去玩幾天嫌太少,那你不會去一整個夏天嗎?」

    因為朋友的照片而對黃石一見鍾情的Cheryl,決定以打工旅遊的方式,用一整個夏天的時間體驗黃石,而且還連續去了三年,一路被升到了飯店經理!接著她又到了更北邊的冰河國家公園。連續四年的打工旅遊經驗,使她成為PRO級的國家公園達人。

    這兩個無論是Cheryl還是主廚Jerome都狂推不已的國家公園,究竟有什麼獨步全球的特色?對於時間有限的旅人來說,有哪些地方是Cheryl認為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去的?走入自然並不意味著放飛自我,有什麼很重要但總是被忽略的事,是每一個走入國家公園的人都應該留意的?

    至於位於美國南方的路易斯安那州,其首府紐奧良在許多人心目中可以和派對、狂歡劃上等號,然而這裡的有趣之處絕對不止於此!一塊經歷過西班牙、法國與美國統治的土地,又迎來了源自西非或加勒比海的人們,多元文化的交融迸發,讓這裡產生了不得了的化學反應;從語言、建築、法制到大家最關心的美食,每件事物都訴說著它與眾不同的過往。

    因此在這集的最後,居住在當地的Cheryl就要從食物出發,來帶大家認識所謂的「Cajun卡津風味」,以及它們如何展現了路易斯安那獨特的混血身世!

    🎙️ 來賓簡介:
    Cheryl Home is on the road 雪柔的走跳日誌 ,台北長大的90後,大學畢業後來到美國工作。在朋友的洗腦下,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黃石國家公園,原以為只是短暫的一個夏天、體驗一下大自然的工作,結果因為太愛那裡,於是連續工作了3個夏天,接著2020年又跑到了冰河國家公園待了一個夏天,最後輾轉來到目前的座標:集各種美食於一地的路易斯安那州!

    ✅ 本集重點:
    (00:01:55) 原本以為打工旅遊就只是整理飯店房間,沒想到其實還蠻辛苦的?
    (00:05:34) 全世界國家公園的開山始祖:黃石的歷史背景與地理位置
    (00:08:30) 如果你的時間真的超有限,那這幾個地方絕對不能錯過:Mammoth Hot Springs、Canyon Village和Old Faithful
    (00:11:02) 值得推薦的體驗:Hayden Valley觀星、Mount Washburn健行與Yellowstone Lake泛舟
    (00:13:49) 最重要也最基本,但總是有遊客搞不清楚的事情:如何正確應對野生動物
    (00:18:33) 超級容易向隅的熱門國家公園,工作人員才知道的飯店與露營訂房小秘密(噓~)
    (00:20:49) 位置超級偏遠的冰河國家公園,其實有個交通超方便的前往方式?
    (00:23:19) 冰河國家公園的不可錯過:Going-to-the-Sun Road與Logan Pass
    (00:26:36) 健行者天堂裡,CP值最高的一條步道:Grinnell Glacier Trail
    (00:29:00) 工作人員的秘密基地:Lake McDonald旁的Beach Twelve
    (00:33:04) 一秒國土變成兩倍大!1803年Louisiana Purchase,與路易斯安那州的混血歷史
    (00:37:32) 美利堅炙燒法蘭西,再配上一點加勒比海和西非:路易斯安那融合料理研討會!
    (00:41:38) 紐奧良的西、法、美混合建築,低窪的地勢與卡翠納颶風
    (00:45:00) 從建築、語言到法制,到處都有法國文化的痕跡!而且還要拼誰比較法國?
    (00:48:32) 因為一股神奇的力量而消失的結尾,哪裡可以找到Cheryl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美國 #黃石國家公園 #冰河國家公園 #路易斯安那 #紐奧良

  • 到美國工作 在 創業小聚 Meet Startup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5 08:56:57
    有 3 人按讚

    #早餐推薦

    本集《 矽谷為什麼? Silicon Valley Insight 》 Dr. IC 與 矽谷美味人妻 KT,邀請矽谷 #臺裔女高階經理人 Ginger Tsun,分享過去 30 年,如何以少見的亞裔女性身分,在矽谷這麼多主要科技公司中,以實打實的技術職,從基層到擔任管理職的職場經驗,突破玻璃天花板。

    討論大綱:
    ✅ 從臺灣到美國,工作職涯發展和轉換
    ✅ 矽谷女性高階經理人的優勢與劣勢
    ✅ 如何做好一個女性高階經理人?

    一起來聽本集 #矽谷為什麼。

    ---
    《矽谷為什麼》
    EP63 - 矽谷女性高階主管之路 | 專訪前Apple總監 Ginger Tsun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resh3xboc4f0984ha1zvrqz/platforms

  • 到美國工作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3 16:50:11
    有 181 人按讚

    昨天立陶宛宣佈要捐贈兩萬劑AZ疫苗給臺灣,作為去年臺灣捐贈 10 萬個口罩的回報,讓這個人口不到300萬的東歐小國成為許多人關注與好奇的焦點。歐洲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立陶宛,曾經歷經強權瓜分、佔領、爭奪甚至併吞,在1990年宣布獨立,重獲自由之路十分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老城區,有一個由藝術家宣布成立的「對岸共和國」(或下文稱作的「奧蘇比斯」共和國),擁有自己的國旗、貨幣、總統、憲法等。讓我們透過三角尺北歐新聞平台國際新聞記者甄梓鈴的專訪,來了解這個地方如何從一個愚人節玩笑的行爲藝術,透過理念的法制化與日常生活實踐,將城中的街區轉變成為「微型國家」的現實,並藉此思考用藝術創造連結的力量。

    #感謝立陶宛
    #「熱愛自由的人民應該要彼此照顧」—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

    ———
    這個小小「國度」僅0.6平方公里,常駐人口約7,000人,總統 Romas Lileikis是一名詩人、音樂家和電影導演,外交部長Tomas Čepaitis則是一名作家。記者致電Tomas,問外交部長的日常工作是什麼?他說自己負責委任各國大使...

    「最初純粹開玩笑。立陶宛在1991年獨立,這個地區飽受摧殘,街上有很多盜賊和黑手黨。不少朋友都移民到美國工作,覺得這裏沒有前景。」 Tomas憶述稱。現年58歲的他是共和國的「建國」成員之一,他笑言自己童心未泯,想法古靈精怪,當初就想出了以幽默方式成立一個國家,當作一種行為藝術,其出發點是想讓社區居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談到這個虛擬國家,他形容一切建基於友誼和藝術的原則,「我們追求和平,希望在瘋狂的世界中保持心平氣和……這裏的人生活簡單,比經濟和官僚主義的政治體系好。」

    翻閱旅遊書,「對岸共和國」是藝術家和文化人集中地,常被拿來跟巴黎蒙馬特、哥本哈根克里斯蒂安尼亞自由城相提並論。2002年,一個吹號角的天使雕像在廣場上揭幕,象徵此地藝術自由的復興。

    事實上,自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以來,波羅的海三國對俄羅斯的恐懼感不斷增加,翌年立陶宛宣布重啟徵兵制度,招募19到26歲年輕男性入伍受訓,目標是每年徵召約3500名新兵,為國防戰力做足準備。面對強鄰俄國,就連傳統中立國芬蘭和瑞典也開始思考保持中立的必要性。去年北約軍隊在立陶宛增強部署,旨在落實2016年北約華沙峰會有關在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部署多國部隊的決定,此舉被視為北約加大對俄羅斯的威懾,引發俄方強烈不滿。

    訪問尾聲,Tomas故作認真說,正計劃擴大「對岸共和國」的大使館網絡,計劃與亞洲、拉丁美洲及非洲等地加強交流,「最近收到來自厄瓜多爾的瓜亞基爾研究所的邀請,想我們協助他們在當地建立相同理念的「微國家」。我們已選好地區,即將拜訪他們。」這小小藝術區想宣揚開去的理念,從來都是和平與自由,最簡單不過了。

    (引用自https://medium.com/@kaniceyantl/%E5%B0%88%E8%A8%AA-%E7%AB%8B%E9%99%B6%E5%AE%9B%E8%97%9D%E8%A1%93%E5%AE%B6%E8%87%AA%E6%88%90%E4%B8%80%E5%9C%8B-%E9%96%8B%E4%B8%80%E5%A0%B4%E8%AA%8D%E7%9C%9F%E7%8E%A9%E7%AC%91-ed912c7accfb)

  • 到美國工作 在 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1-15 20:00:07

    免費課程:如何把興趣變成事業,一邊工作一邊旅行?
    請點擊這裡索取課程? https://zoeyk.co/bylmini
    -
    我們經常聽到人家說要 建立人脈 、連結資源,但從實際面來看,他操作的方式到底長什麼樣子?我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真正把人脈建立起來?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邀請到矽谷阿雅來和你分享他2008年畢業時遇到金融海嘯究竟是怎麼找到美國工作,他是如何利用身邊的資源找到人脈為自己創造機會,以及我們又該怎麼做資源整合、善用自己的專長呢?這一集的節目真的很精彩因為阿雅的故事超驚人,我相信你一定會非常喜歡這一集的內容!

    ? 全文觀看? https://zoeyk.co/建立人脈/

    *分段大綱*

    2:50 矽谷阿雅 Anya 簡單自我介紹 

    3:20 請阿雅分享 2008 年在美國遇到金融海嘯時,第一份工作的求職經驗?

    16:53 在這個故事中,可以感受到阿雅「敢要、敢給」的自信與勇氣,然而這卻是許多聽眾缺乏的心態,請阿雅分享要如何在求職過程增添個人信心?

    23:26 建立人脈的過程長什麼樣子?

    30:20 如果聽眾想要聯繫一些企業的高級主管,手上沒有資源,只能陌生開發,但是都沒有回音,阿雅認為有什麼更有效的方式可以突破瓶頸?

    32:25 假設聽眾是一位想要到國外知名企業工作的人,阿雅是否覺得一定要有國外的文憑嗎?為什麼?

    34:46 阿雅曾說:「如果你追尋不到你的夢想,你就創造它吧!」能否分享一下自己是在什麼契機下有這樣的領悟?當時有發生什麼特別的故事嗎?

    38:40 阿雅認為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 

    【佐編茶水間】廣播節目

    IOS收聽 https://apple.co/2tlrLIS
    Android收聽 http://bit.ly/2K1Jkbg
    Youtube收聽 http://bit.ly/2tyGcsr
    Spotify收聽 https://lihi.cc/1GyC2

    ┏━━━━? 免費資源━━━━━┓
     
    ✨如何把興趣變事業,邊旅行邊工作?✨
    ?馬上索取4天免費課程 https://zoeyk.co/bylmini
     
    #匿名提問煩惱
    https://zoeyk.pse.is/askus
      
    ┗━━━━━━━━━━━━━━━┛

    ┏━━━━? 付費資源━━━━━┓
     
    ✨ #開啟遠距工作 ? https://zoeyk.pse.is/wfh
    ✨ #學習美股投資 ? https://zoeyk.pse.is/yale
    ✨ #學習理財基礎 ? https://zoeyk.pse.is/selena
    ✨ #尋找理財天賦 ? https://zoeyk.pse.is/easyrich
    ✨ #學習成長思維 ? https://zoeyk.pse.is/betterleaf
     
    ┗━━━━━━━━━━━━━━━┛

  • 到美國工作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1-12 17:52:39

    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The verge article: 
    https://www.theverge.com/2019/2/25/18229714/cognizant-facebook-content-moderator-interviews-trauma-working-conditions-arizona

    深入Facebook員工崩潰的恐怖真相

    我看過一條 2013年 ‘蘋果’ 動新聞説 每日運送到堆填區的廢膠以噸計, 政府卻不扶助產業發展導致 “廢膠迫爆堆填區” 的標題. 其實2020年全球最大的堆填區是社交媒體.

    像Facebook每日上載超過3.5億張照片, Youtube每日上載超過四十三萬小時的影片內容.

    可想像到這個人類 ‘推填區’ 有幾多個 ‘膠’ 啦.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今日我們第一集的 ‘你不知道的事’ 系列會分享一些普遍你不會知道, 但應該要知道的事.

    上年sundance電影節出了一部名 ‘The cleaners’ 的德國記錄片講述content moderator (內容管制員) 的工作. 全天候8至10小時, Content moderator就是坐在電腦前幫一些像Facebook的平台, 是否適宜在該網站出現?

    片中拍攝地點位於菲律賓馬尼拉的office. 一個個隔間著moderator在按 ‘ignore’ it means the post remains on the website和’delete’ which means the post is taken down.

    合同工的moderator也希望有一日能成為該平台的正式員工. 甚至到美國工作, 但大部分也是outsource公司聘請回來的.

    2017年67%的美國人口日常使用Facebook, 到2019年下降到61%的美國人口會使用Facebook. 但實質Facebook總用戶數目是有所增加的.
    Facebook近年市場發展由第一世界國家擴散到剛有網絡的第三世界國家. (Show burma civil war) 一個任何人也能分享自己的地方, 其實可以看到什麼呢?
    恐怖分子的血腥影片, 自殘片段, 兒童色情, 虐待動物, “ignore” “delete” 是content moderator貧貧接觸的.
    2019年6月美國媒體網絡The Verge在Youtube上載了一條 ‘inside the traumatic life of a Facebook moderator’ 得到主流媒體的關注.

    “The video depicts a man being Murdered. Someone is stabbing him dozens of times, while he screams and begs for his life. Chloe feels an overpowering urge to sob. She leaves the room and begins to cry so hard she has trouble breathing. No one comforts her. This is the job she was hired to do.”
    目前Facebook有意將gim視影片的工作交給AI去做. 但準確性會否能和真人一樣呢? 社交媒體需要乾淨的平台讓用戶能花最長不間斷時間在該網站上. 要低成本達到這個目的需要不同國家找lim ga勞工然後迫使他們24小時不停 “ignore” “delete” 的開工.


    網上資訊揭發了一些Facebook 一些恐怖的真相. I want to start by saying a disclaimer: the points from this point forward are allegations from various individuals and not empirical fact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re quotes taken from mainstream new sources.

    根據Phoenix arizona州科技公司一些ex員工表示: moderator每天正常有15分鐘休息時間, 30 分鐘午飯時間, 9分鐘 “wellness time”

    工作環境非常惡劣. 一間800人的公司只有一個洗手間. 可能因為工作上要看的東西的性質, 常常會有員工在後樓梯用大麻和喝酒. 性慾按耐不住在停車場性交. 上司性騷擾下sook. 而我本人的角度: 這麼一個地方跟地獄沒分別.



    Over the last few weeks, we’ve seen people hurting themselves and others on Facebook— if we’re going to build a safe community, we need to respond quickly.

    The cleaner記錄片的尾段講Facebook近期社會上得到的各個爭議. 但content moderator現在真正成為熱點的原因可能是緬甸現在的政治事件. New York Times指出現在該地方的內戰是軍方利用facebook去加強的. And so many people were fooled into the war.

    為facebook講的是: 樹大招風. A total of 2.8 billion people use facebook. I remember when I was kid my favorite movie was the social network that talked about Mark zuckerberg creating Facebook. The initial reason he did that was because the prestigious Phoenix club at Harvard didn’t accept him. He hated them. So he made his own club, facebook. That was exclusive to him and the people he deemed fit. And I guess in some way today, facebook has now become the Phoenix club he once hated. Only now he is on top, and facebook is the most non exclusive, exclusive club in the world.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