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六角槓硬舉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六角槓硬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六角槓硬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六角槓硬舉產品中有10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52的網紅麥特教練 x 訓練與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啟動訓練系列 - 下肢拉 】✨ 在訓練 #槓鈴硬舉 #六角槓硬舉 #單腳硬舉 #髖鉸鏈 (Hip Hinge) 衍伸動作 之前,除了放鬆跟動態伸展,加入強度更高 #啟動訓練,可以讓你更有效率的熱身,好的啟動熱身訓練是讓你銜接之後主訓練動作的重要推手,相信對你會很有幫助的。 一開始...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810的網紅Jay W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六角槓中空以及相對握的設計, 重量會更接近身體的質心, 且較容易做出肩外旋下壓的穩定, 除了能較為避免下背部的壓力以外, 也能有效訓練後側鏈肌群, 與提升肌力與肌肥大的成效。 影片中會再詳細說到: 🔹「六角槓硬舉」優於「槓鈴硬舉」的3個原因 🔹運動員為什麼都操作六角槓硬舉? 🔹六角槓硬舉的詳細操...

  • 六角槓硬舉 在 麥特教練 x 訓練與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8 19:30:02
    有 17 人按讚

    ✨【啟動訓練系列 - 下肢拉 】✨

    在訓練 #槓鈴硬舉 #六角槓硬舉 #單腳硬舉 #髖鉸鏈 (Hip Hinge) 衍伸動作 之前,除了放鬆跟動態伸展,加入強度更高 #啟動訓練,可以讓你更有效率的熱身,好的啟動熱身訓練是讓你銜接之後主訓練動作的重要推手,相信對你會很有幫助的。

    一開始不求做到完美或者滿分,只是如果覺得操作時有困難或者感覺身體太勉強,就不要硬撐囉!這樣我也能安心地分享一些不同的方式給大家,平常也可以多跟你的物理治療師、教練、動作控制的專家討論等等。

    在家無聊可以玩玩試試看,也歡迎留言或者私訊寫下你的感受。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rABM7glqsU

    ✅動作1
    Single Leg hold 螺旋核心單腳硬舉

    單腳硬舉,下肢最具功能性的動作之一,包含你的步態、衝刺、起跳落地、以及改變方向能力都是很好的肌力訓練基礎,加入胸椎旋轉的特性,會使動作更加符合「移動」中的運動力學方式。

    以右側為例,右手掌朝上,利用木棍抵住牆壁,胸椎往右邊側彎加旋轉,左手掌朝下,肩胛做出上抬前引的模式。

    ►建議操作 每下x 10-30 seconds x 2sets

    ✅動作2
    Hip Hinge 髖絞鍊動作

    利用棍子的阻力來創造一個肩伸展+ 內旋轉的張力,來達到核心啟動以及髖絞鍊動作模式的動作神經適應,包含你的背部、腹部、甚至胸肌都會有啟動活化的效果。

    ►建議操作4-8 x 4 sets

    ✅動作3
    Assisted GHD 輔助式腿後啟動

    在平日,腿後側的肌肉很少能夠被完整的帶到訓練當中,實務上也容易看到短跑選手在進行大量衝刺的時候,腿後容易產生過多疲勞甚至造成肌肉拉傷。

    利用臗屈的方式來讓腿後側肌肉,進行身體加速和減速的的動作,除了可以當成下肢後側鏈啟動的方式,也可以當成北歐腿後離心(Hamstrings Nordic Curl ) 的變化動作,提高大腿後側肌肉量、及肌腱韌帶等軟組織抗伸展的耐受性。

    ►建議操作 4-8 x 4 sets

    ✅動作4
    RMT bridge 螺旋式橋式

    利用bosu球或者小跳箱,創造一個高度,讓臀部得到更多的關節動作範圍,搭配上肢做出螺旋的動作,可以讓上下肢得到更好的神經連結,以及更多刺激背側向功能線 (posterior oblique subsystem )。
    🌀RMT = Rotational Movement Training

    ►建議操作 10 x 4 sets

    ✅動作5
    Dead Lift 傳統硬舉

    當天的主要訓練課表,最近操作下肢推拉的動作會利用腳墊 #Solesteps 來改變足部的力學角度,也可以提高腳掌、足弓和小腿內外側的肌群協同穩定發力。

    每個人的運動的目標跟追尋方向都不同,也可能會因為經歷而有所改變,只要能找到進步的方式,就足夠成為自己持續前進的動力了,希望大家都能夠在無痛中堅持,在汗水和淚水中成長,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越強壯,體態棒棒的🤙🏽

    =============================
    ❇️如果你喜歡這次分享的內容❇️
    👣可以留下你的感想
    👣按愛心❤️並且收藏
    👣文章歡迎分享
    .
    .
    #Matt教練訓練科學 #重量訓練 #肌力體能 #動作優化 #矯正訓練 #防傷復健 #功能性肌力
    #麥特教練x訓練文章
    #訓練與生活

  • 六角槓硬舉 在 越燒越健 Sunny李慧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7 12:08:53
    有 28 人按讚

    因為起步的晚,
    才更讓我知道必須比別人更努力。
    -
    訓練彷彿人生的縮影,
    而我在訓練的路途中學會最多的,
    就是在每一次小小的成功裡,
    慢慢堆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貌。
    -
    只要把手中的事一點一點的完成,
    每天累積一點點小小的成功,
    就是正在踏上目標的路上了。
    -
    不屬於自己的無須爭奪,
    屬於自己的便值得我用盡全力取得。
    -
    謝謝一直在這一路上帶領教導我的你們
    在未來的道路上還繼續要麻煩你們惹🥺
    -
    #sunny傷妮 #自由教練 #信義區 #中山區
    #肌力與體能 #肌力訓練 #重量訓練 #舉重 #訓練日常 #訓練 #怪獸訓練 #六角槓硬舉

  • 六角槓硬舉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16 19:00:51
    有 70 人按讚

    【書籍分享:珍珍教練的增肌慢老訓練課】
    .
    「從自己開始做起,然後去影響身邊的人」
    「沒有所謂最好的辦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做法,而所謂的最適合,也要你真正開始嘗試了之後才知道」
    .
    大約從去年底,我開始帶著我爸媽做重訓,到現在兩個人都能六角槓硬舉超過100 kg,當初也沒有想說要設立什麼目標,只是想讓他們身體能有個好的基礎,去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這樣持續半年,至少每一到兩週訓練一次,已經讓我很開心了。
    .
    「我覺得父母退休就像進了遊樂園,每種遊樂設施都有不同的門票跟條件要求,帶他們訓練、給他們健康的身體就是一張萬用的通行證」
    .
    拿到這本新書的那天,下午剛好是帶一位朋友的爸爸重訓(大約60-70歲),這位爸爸剛好也看過了這本書,並告訴我說「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你要我做這些動作了」。這提醒了我,自己是否在上課中沒有足夠的解釋、或用更平易近人的方式來教導運動訓練的目的及功能。這本書的作者Jennifer,我覺得他做到了,用很簡單的語言,傳達了肌力訓練的重要性。
    .
    「教學,不見得是教的人需要懂得非常多,而是學生能否聽得懂你的語言」
    .
    這本書我非常推薦給『沒有重訓、運動習慣的人或新手,特別是年長者』,對於基本肌力訓練的概念、為什麼要訓練、訓練能帶來什麼好處等,都講述的很清楚。但對專業人員不管是教練、治療師等,可能內容較簡單,較不是用來進修的專業書籍。
    .
    重點節錄:
    *訓練最根本的目的,是在延緩身體機能的衰退,保有好好生活的能力
    *肌力訓練的好處:生活的獨立、保護並強化關節、提升肌力、減緩痠痛等
    *功能性動作模式:把訓練的動作結合到日常生活、自己需要的
    *動作模式包括:雙腳蹲站、單腳動作、推、拉等
    *對症加強訓練:許多肌肉骨骼疾病、運動傷害,復健後若能配合運動訓練效果能維持更久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書籍分享 #珍珍教練 #重訓 #gymefit #采實文化 #肌力訓練 #年長者 #重量訓練 #長照 #復健 #痠痛 #疼痛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物理治療師 #陳曉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