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兩性平等教育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兩性平等教育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兩性平等教育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兩性平等教育法產品中有4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永鋕,我們記得。 2000年4月20日11點42分,葉永鋕在上課時,提前離開教室去上廁所,後來被發現重傷臥倒血泊中,送醫不治死亡。此事件引起臺灣社會對於性別教育的討論,使得原《#兩性平等教育法》在2004年修訂為《#性別平等教育法》,教育政策也從傳統二元的兩性教育延伸轉化成為更具普遍性的性別平等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2的網紅鄭麗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2.0418. 鄭麗君質詢教育部:多元性別、愛滋防治應納入性平教育,教職人員性平意識應提升 1.學校性平教育不普及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 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校園內不同性特質、性氣質的學生受到嘲弄或霸凌的新聞頻傳。案例一:我們從2011年板橋鷺江國中因不堪被同學嘲笑為「娘娘腔」而跳樓自...

兩性平等教育法 在 黃黃黃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20:32:23

從兩性平等教育法到性別平等教育法,你了解多少? 教育政策也從傳統兩性教育延伸為多元的性別平等教育,在這些轉換過程中你了解多少? 多少人因為自己的特別、性別氣質不同遭受霸凌被排擠、嘲笑,然而無法承受的選擇了自殺,或者憂鬱情緒和自殺意念一直持續到成年仍未改善。 反同恐同公投案,內容是:「你是否同意在...

兩性平等教育法 在 黃靖芸律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00:29:45

「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不應對未成年孩子實施同志教育?」 - 這是下一代幸福聯盟最近陸續提出「婚姻定義」和「#適齡性平教育 #全民決定」的公投連署提案。 - 父母當然是最愛我們的人,這我很同意,但是用「#為了下一代」的大旗之名,扭曲性平教育本質,是不恰當的。 - 先不論這次的公投提案的主文是否...

  • 兩性平等教育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1 17:33:46
    有 152 人按讚

    永鋕,我們記得。

    2000年4月20日11點42分,葉永鋕在上課時,提前離開教室去上廁所,後來被發現重傷臥倒血泊中,送醫不治死亡。此事件引起臺灣社會對於性別教育的討論,使得原《#兩性平等教育法》在2004年修訂為《#性別平等教育法》,教育政策也從傳統二元的兩性教育延伸轉化成為更具普遍性的性別平等教育。

    2018年12月26日,臺灣歌手蔡依林第14張錄音室專輯《Ugly Beauty》中的歌曲《#玫瑰少年》即是向葉永鋕致敬。該歌曲於翌年獲得第30屆金曲獎的年度歌曲獎。

    |哪朵玫瑰沒有荊棘
    |最好的 報復是 美麗
    |最美的 盛開是 反擊
    |別讓誰去 改變了你
    |你是你 或是妳 都行
    |會有人 全心的 愛你

    |玫瑰少年 在我心裡
    |綻放著 鮮豔的 傳奇
    |我們都 從來沒 忘記
    |你的控訴 沒有聲音
    |卻傾訴 更多的 真理
    |卻喚醒 無數的 真心

  • 兩性平等教育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0 11:55:43
    有 5,305 人按讚

    #永鋕不忘 #玫瑰少年

    #性別平等教育必須真正落實

    如果2000年就有性別平等教育法,也許當時的國三生葉永鋕,不會失去性命。如果沒有發生這件令人心痛的悲劇,今年的他,36歲。

    2000年4月20日,屏東高樹國中三年級的葉永鋕,在第四節音樂課下課前舉手跟老師說想上廁所。

    葉永鋕從來不敢在下課時間去廁所,因為去了只會遭受各種欺負、霸凌。只是這一次他再也沒有回來過,被發現時已躺在廁所的血泊中......

    #為什麼葉永鋕不敢下課上廁所?

    因為整整兩年,他只要下課自己去上廁所就會被打、被踢,一群男同學圍著他,以「驗明正身」為由硬拖下他的褲子、說是要確認他是不是男生。

    當年的葉永鋕有求救,學校卻置之不管。而這一切的起源,僅僅在於葉永鋕的性別氣質偏向陰柔,素來溫柔待人的他,居然因此連尿尿的基本人權都沒有……

    葉永鋕的遭遇使台灣社會終於認知到性霸凌造成的傷害,以及性別平等教育必須從小落實。

    這起事件促使正在研擬的「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法草案」。

    從傳統二元的兩性教育,延伸為更為更普遍的性別平等教育,為的就是希望不要再有任何學生因為性別暴力受害。

    2004年6月4日《性別平等教育法》三讀通過,至今已近17年,「玫瑰少年」的故事也成為性別平等教育中重要的一環。

    #21年後的校園
    #葉永鋕的處境改變了嗎?

    改變了,但還不夠。

    這朵溫柔早逝的玫瑰,用他的生命保護了許多後續的孩子。

    我曾聽過許多學生激動地感謝葉永鋕,他們說自己其實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小葉永鋕,在校園內也遇到許多令人難過的事,但狀況已比當年好上許多,因此他們才能活下來。

    21年性平教育在校園陪伴著孩子們,性別平等的種子逐漸紮根,學生愈來愈具有性別平等意識,由下而上的性別人權慢慢茁壯。

    但,保守勢力也開始反撲。

    性平公投的挫折、透過晨光時間進入校園的違反性平課程、以家長之名抗議性平教材、進修推廣部打著性平反性平的教育、單一價值的家庭型態、性平人才資料庫參差不齊……;

    就連教育部推廣閱讀的《國王與國王》繪本,也面臨操作與退書爭議。

    校園,有性平教育,也還有違反性別平等的課程,也還有性別歧視,對同志的、對各種性別氣質的。

    這些反對性平教育的論述與立場,其實傷害的是在校園中的孩子們、校園中的小葉永鋕們。

    #記住葉永鋕
    #我們還要做得更多

    我進到立法院後,守護性別平等教育就是最重要的核心關注(https://bit.ly/2QicjvFhttps://bit.ly/3areNif)。

    去年底也透過15個預算凍結案及主決議,監督教育部在國民教育、教科書、家庭教育、身心障礙領域、幼兒園、親子閱讀、圖書館性平機制、性平教育人才庫、師資職前教育、社會教育、教師進修教育、體育領域等全方面性平教育的推動。

    目前教育部正陸續回報各預算案的辦理成果,我也會再跟大家報告。

    記住葉永鋕,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

  • 兩性平等教育法 在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0 06:16:02
    有 640 人按讚

    #永鋕不忘​
    2000年4月20號的早上,葉永鋕舉手走出教室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21年後的今天,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近2年、許多公眾人物持續為性別議題發聲、大學校園內的性別社團百花齊放⋯⋯但性平教育這條路卻仍長路漫漫。​
        ​
    溫柔秀氣的葉永鋕因為性別氣質遭到同學霸凌、最終導致意外身亡。永鋕事件引起臺灣社會對於性別教育的討論,也間接促成《兩性平等教育法》在2004年被修訂為《性別平等教育法》,而「玫瑰少年」的故事也逐漸成為性平教育的代名詞。​
        ​
    但時至今日,社會中仍存在許多對多元性觀點、性少數者的歧視與壓迫。 《國王與國王》繪本被誣指傳遞錯誤的倫理觀念、某些學校仍會用正課時間上守貞教育、校園中的性騷擾和性侵害案件也依舊持續發生。​
        ​
    每到4/20這一天,或許我們都該反問自己:「一個溫柔早逝的生命,改變了什麼?」​
        ​
    21年來,在許多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臺灣的確在往多元平等、性別友善的道路上前進。但仍有許多未竟之事需要你我持續關注、勇於發聲,直到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平安地長大、不會再因自己的特質而難過受傷的那一天。​
        ​
    (圖為2005年永鋕事件五週年記者會)

  • 兩性平等教育法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2-04-18 17:03:59

    2012.0418. 鄭麗君質詢教育部:多元性別、愛滋防治應納入性平教育,教職人員性平意識應提升

    1.學校性平教育不普及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

    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校園內不同性特質、性氣質的學生受到嘲弄或霸凌的新聞頻傳。案例一:我們從2011年板橋鷺江國中因不堪被同學嘲笑為「娘娘腔」而跳樓自殺的楊姓男同學。案例二:2000年屏東高樹國中葉永鋕同學平常在學校遭受性霸凌,最後被發現在學校廁所中不明死亡。( 葉永鋕的事件凸顯出性別氣質不符社會期待的學生遭受同儕歧視與欺負的問題,讓當時正在研擬中的《兩性平等教育法》改為《性別平等教育法》,並增訂定相關條文:「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校園內有甚麼樣的同志學生求助管道與資源?為什麼經過家長反應,學生在學校受到霸凌的情況仍沒有改善?依教育部來看,我們的性平教育做得夠嗎? 還缺少甚麼?

    愛滋教育列入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最年輕的通報感染者是1名13歲男孩,遭中年男老闆誘拐發生性行為而感染,此個案創下本國籍因性行為感染愛滋者年齡最小。這凸顯了青少年愛滋防治教育的重要與急迫性。性的開放及性行為年齡的下降,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保護自己,愛滋病毒終將在年輕族群間快速蔓延。

    目前教育部的性平教育課程裡面,除了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之外,是否併入愛滋防治教育?

    我國至2010年底累積通報20,057名本國籍HIV感染者,以男男間性行為為最主要之傳染途徑(佔44%),其中15-24歲佔MSM感染者之26.3%。而15-24歲MSM通報感染者有33.3%是學生。 ("愛之關懷"第76期-台灣年輕之男男間性行為者愛滋感染流行病學分析)

    2.「九年一貫課程-性別平等教育書面報告」第四點之「辦理教師增能及培訓」:
    (1) 縣市輔導團是由哪些人員組成?有甚麼資格要求?
    (2) 培訓性別平等教育種籽教師,有任何明訂實行計畫嗎?
    (3) 現存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意識提升

    教育人員的性平意識培訓是否為強制性?要求性平培訓課程列入校長遴選評鑑項目。

    台中同志健康文化中心接獲案例:青少年在學校跟老師說明自己性取向的身分,結果被校方逼到轉學。因此基於培養正確性別觀念, 人權平等,為人師表都沒有先做到,這是很難達到的教育。

    3.性平教育涵蓋之層級:

    性平教育實施於學校當中,包含身心障礙學校嗎?比方肢障、聽障者、啟聰者,他們的性教育管道又是如何?是哪個單位在負責?甚麼辦理辦法?南部特殊學校性侵案件凸顯出身心障礙者所受之性教育為目前性平教育之一大漏洞。

    中輟生如何取得性平教育資源?政府如何從旁輔導?有甚麼配套措施?教育部是否考慮與中途機構配合實施?

    關懷愛滋議題的露德協會祕書長徐森杰表示,現在青少年感染愛滋人數上升,就他們所知,多數為中輟生,教育宣導很難觸及,應檢討中輟生無法接觸愛滋防治教育,政府應跨部會著手愛滋防治。

    如何規範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教育培訓?如何確保學校輔導老師以及負責全校運作的校長與教務長,在發生性霸凌、性侵事件時能有正確的性平觀念來處理以避免學生受到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