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全部扣繳稅額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全部扣繳稅額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全部扣繳稅額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全部扣繳稅額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78的網紅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嚴謹來說,也不叫免稅,應該說是延遲課稅,到了提領新制勞退金才課稅』。官員說,新制勞退提領適用定額免稅,一次領或領月退各適用不同的免稅額度,不過,會把舊制退休金倒入新制,一般會選擇月退,領月退的退職所得免稅額度很高,財政部公告的109年度是78.1萬元,亦即當年度月領超過6.5萬元,才有機會有『退...

  • 全部扣繳稅額 在 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7 11:06:40
    有 8 人按讚

    「『嚴謹來說,也不叫免稅,應該說是延遲課稅,到了提領新制勞退金才課稅』。官員說,新制勞退提領適用定額免稅,一次領或領月退各適用不同的免稅額度,不過,會把舊制退休金倒入新制,一般會選擇月退,領月退的退職所得免稅額度很高,財政部公告的109年度是78.1萬元,亦即當年度月領超過6.5萬元,才有機會有『退職所得』。」

  • 全部扣繳稅額 在 費鴻泰(阿力克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24 22:32:51
    有 1,060 人按讚

    民眾帶「健保卡」就可輕鬆完成稅務申報👍
    今晚在信義區松友里,鴻泰完成第7場社區報稅服務活動。今年報稅最大的不同,主要因疫情關係,提高報稅自動化處理程度,民眾只要帶健保卡就可申報綜所稅。此項「健保卡報稅」便民政策,是鴻泰所努力推動成功的一項財經政策,讓納稅義務人受惠。
    鴻泰非常感謝這26年來,幫助費鴻泰與團隊到社區「報稅服務」專業公益活動的產官學界3000多位稅務專業人士,讓納稅義務人能在自己住家社區,享有「稅務申報ㄧ條龍」的便民服務。

    在今年防疫期間,所有前來報稅者,大家都很配合防疫規定,「戴口罩、量額溫、實名制」樣樣都落實。鴻泰真的很感謝大家,共同做好防疫、報稅。
    從周五(22)日啟動今年第一場社區報稅服務,到今晚是第7場服務。非常感謝前來報稅與送件的好朋友,在週五晚上雖下著大雨,仍然帶著雨傘到進安宮廣場來排隊等待報稅服務。週六上午是下著小雨,民眾們在帳篷內等待叫號。週日天晴但是有點熱,來報稅的民眾,在ㄧ場2小時的時間內,每場至少有三十多位,大家依實名制登記,依排號順序接受申報諮詢和收件服務。
    回想二十多年前,從手寫稅額申報表的時期,因為民眾面對眾多的扣繳憑單以及各種單據,不知如何正確申報?因此,費鴻泰在83年從學者選上臺北市議員,開始在社區提供稅務諮詢服務,邀請會計師好友們,連同他自己及妻子臺北大學會計學系王怡心教授,一起協助民眾填寫自己稅單。這樣的服務引起廣大迴響,每一年報稅月活動,全部場次參與的民眾總數ㄧ千至二千人。
    因為國稅局一直在做個人綜所稅的稅務宣導及輔導報稅的工作,費鴻泰指出,國稅局當時就主動找他,詢問是不是能搭配他在每里很密集的稅務申報場次,做一些配合宣導和收件。所以他的報稅服務,就增加這項便民服務-國稅局的稅務宣導與社區收件便民服務。感謝台北國稅局、信義分局與松山分局派員,提供社區便民稅務宣導與申報收件,讓人民有感的便民服務;至於公務員為此便民服務投入的工作時間,相關行政單位都應依規定,通盤調整人力配置與配套措施。

    #報稅
    #健保卡報稅
    #戴口罩、量額溫、實名制
    #便民服務
    #防疫

  • 全部扣繳稅額 在 沖天炮為你生活加點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21:30:55
    有 25 人按讚

    【#經濟粉條】
    又到了繳稅的季節,七步教你算出要繳多少稅,
    一篇文讓你有機會少繳一些稅

    你收到國稅局寄來的
    「108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稅額試算通知書」
    了嗎?反正也看不懂,就直接拿去繳了嗎?
    小心你的荷包大縮水喔,你一定要知道的是,
    到底有多少費用可以扣掉,扣得越多,繳得越少!
    希望大家都可以「多賺一點錢、少繳一點稅」。

    這篇文章很長,所以我先講結論:
    1. 今年許多扣除額的金額都調高不少,
    代表今年大家可以「少繳很多稅」。
    2. 「去年」結婚的同性伴侶,
    今年可以合併申報。
    3. 今年因受疫情影響,
    可以延到「6/30前」申報繳納。
    4. 今年因受疫情影響,
    納稅義務人若無法在6/30前申報繳納,
    可向稅捐稽徵機關提出
    「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
    5. 如果你可以列舉出來的單據金額加總後,
    會超過「標準扣除額」,
    選用「列舉扣除額」會比較划算。
    6. 如果你和伴侶的薪水「差距較大」,
    選擇合併申報「或許」會比較划算
    (還是要經過試算才可以確定)。
    7. 存股票賺到的「股利盈餘」可以按一定比例扣除。

    一個例子、七個步驟,教你看懂你的稅單。
    人物設定:
    小陳是一個勤奮的上班族,性向為同性戀,
    去年結婚,伴侶目前為自由業。
    ------------------------------------------------------------
    《第一步》:計算「綜合所得總額(A)」
    看看你稅單第一頁的下面,會有個依照
    「所得類別」所列出的「所得總額(A)」,
    把每一列的數字加總一下,
    再把算出來的數字,
    減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萬元,應該就是
    「所得總額」最下面「合計」部分的數字,
    也就是你稅單上「綜合所得總額(A)」的數字。

    舉例:
    小陳的所得總額包含了:
    1. 薪資所得(代號50):80萬元
    2. 銀行定存利息(代號5AM):2萬元
    3. 股票的股利(代號54C):6千元
    所以,綜合所得總額就是:
    80萬元 + 2萬元 + 6千元 = 82萬6千元
    再扣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萬元,
    所以小陳的「綜合所得總額(A)」就是:
    82萬6千 - 20萬 = 62萬6千元。
    ------------------------------------------------------------
    《第二步》:計算「全部免稅額(B)」
    「免稅額」一人(未滿70歲)是8萬8千元。

    舉例:
    小陳和他的伴侶合併申報,
    所以小陳的「全部免稅額(B)」就是:
    8萬8千 * 2人 = 17萬6千元。
    ------------------------------------------------------------
    《第三步》:計算「全部扣除額(C)」
    這部分的計算應該在你稅單上的第二頁最上面,
    扣除額包含了:
    1. 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
    (若選標準扣除額:單身12萬,有配偶24萬)
    2.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最多27萬)
    3.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一人20萬)
    4.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一人2.5萬)
    5.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一人12萬)
    6.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一人12萬)

    舉例:
    小陳和他的伴侶有
    「標準扣除額」24萬元、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萬元
    (這是小陳的「銀行定存利息」),
    所以小陳的「全部扣除額(C)」就是:
    24萬 + 2萬 = 26萬元。
    ------------------------------------------------------------
    《第四步》:計算「基本生活費差額」
    每人「基本生活費」為17萬5千元,
    基本生活費差額的算法就是把基本生活費減掉
    「全部免稅額(B)」再減掉
    「全部扣除額(C)」之後算出來的數字,
    如果算出來小於0就以0為計算結果。

    舉例:
    小陳和他的伴侶合併申報,
    所以小陳的「基本生活費差額」就是:
    17萬5千 * 2人 = 35萬元,
    35萬 - 17萬6千 - 26萬 = 0元
    ------------------------------------------------------------
    《第五步》:計算「綜合所得淨額」
    把「綜合所得總額(A)」減掉
    「全部免稅額(B)」再減掉
    「全部扣除額(C)」再減掉
    「基本生活費差額」之後算出來的數字就是
    「綜合所得淨額」。

    舉例:
    小陳的「綜合所得淨額」就是:
    62萬6千元 - 17萬6千 - 26萬 - 0 = 19萬元
    ------------------------------------------------------------
    《第六步》:計算「應納稅額」
    有了「綜合所得淨額」就可去查稅率級距表,
    看你是屬於哪一種「稅率」,
    再看你還可以再多減掉多少「累進差額」,
    把「綜合所得淨額」乘上「稅率」後,
    再減掉「累進差額」就是你的「應納稅額」。

    舉例:
    小陳的「應納稅額」就是:
    19萬 * 5% - 0 = 9500元
    ------------------------------------------------------------
    《第七步》:計算「應自行繳納稅額」
    算出「應納稅額」之後,
    還可以再減掉公司每個月從你薪水中
    預先扣繳的「扣繳稅額(D)」,
    還可以再減掉「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
    (這是你存股票賺的「股利及盈餘合計金額」
    再乘上8.5%後算出來的),
    減掉這兩項後才是你真正要繳的錢喔。

    舉例:
    小陳的「扣繳稅額(D)」是0元,
    「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為
    6千 * 8.5% = 510元,
    小陳的「應自行繳納稅額」就是:
    9500 - 0 - 510 = 8990元
    ------------------------------------------------------------
    參考資料:
    新手報稅一次就上手(https://pse.is/QYRQR)
    2020報稅懶人包(https://pse.is/RUHFV)
    2020綜所稅八好康(https://pse.is/RYG9A)
    稅率級距表(https://pse.is/PZ3XC)
    分開計稅或合併計稅(https://pse.is/SBD96)
    標準扣除額 vs.列舉扣除額(https://pse.is/SKUS6)
    存股族領配息節稅方法(https://pse.is/RF9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