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感受
🍽饞食坊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0巷8弄13-1號
☎️02-2755-5859
⏳週一~週日 18:00~01:00
⏳23:00後宵夜菜單
————————————————————————
.
宵夜文無誤~
.
《豆腐乳鹹酥雞 $230》
《炸一塊豆腐 $90》
《豬五花三味 $2...
真實感受
🍽饞食坊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0巷8弄13-1號
☎️02-2755-5859
⏳週一~週日 18:00~01:00
⏳23:00後宵夜菜單
————————————————————————
.
宵夜文無誤~
.
《豆腐乳鹹酥雞 $230》
《炸一塊豆腐 $90》
《豬五花三味 $240》
《奶油起司櫛瓜 $130》
《麻油雞肉串 $170》
《私房花椒麵 $70》
.
饞食坊躲在大安站的後面靜巷,在精華地段裡居然有著這麼特別的老宅,別有洞天,老式的矮平房開著台式居酒屋,內外裝潢擺設維持原有調性,非常有味道,來吃吃看這個老饕的秘密小店~
.
這裡的食物調味,真的非常厲害,每樣菜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調合平衡點的拿捏真的令人稱奇,很多道料理都吃不出到底加了什麼,好像有一點這個,又好像有一點那個⋯
.
#豆腐乳鹹酥雞
第一道就讓我嚇到吃手手,也太好吃了吧⋯原本想一盤230大洋的‘鹹酥雞’到底是在貴什麼,在咬下第一口的剎那完全覺得值得~每一個鹹酥雞的個頭都頗大,用豆腐乳醃製 去骨,外皮酥脆到很過分,火候控制得宜,又收油收的徹底,完全不油膩,完全鎖住雞肉的口感與雞汁,超刷嘴,連旁邊的生菜絲都不用配就嗑光了 哈哈,生菜上面淋的酸甜醬料,應該有梅子與紫蘇,與這鹹酥雞非常的合拍,吃完很令人懷念。
.
#炸一塊豆腐
這個豆腐也是好吃的不科學,很少看到豆腐是這樣炸的,一大塊 直接炸,看他四四方方有菱有角的,就知道外皮非常的舒脆,包覆著豆腐心,柔嫩濕潤,醬料帶溫和的酸香味,上方的香菜意外對味,因為我是不敢吃香菜的,放進這菜裡的每樣調味都有其扮演的角色,缺一不可,厲害厲害👍🏼
.
#豬五花三味 #奶油起司櫛瓜 #麻油雞肉串
烤物類也是好吃,不過在強勢表現的炸物下卻變的普通😂,烤豬五花串包含鹽味、桔醬、青醬,豬肉略硬,這三串我比較喜歡青醬口味。
烤櫛瓜還不錯,有點熟生菜的感覺,油醋醬與起司的搭配,吃起來酸甜口感軟脆,下回來記得點個綜合烤蔬菜,罪惡感少一點。
麻油雞肉串 作法特別的創意組合,想像麻油雞拿來烤是什麼感覺,略微收乾的麻油味變得更濃,油潤順口,嚐嚐鮮 還不錯。
.
#私房花椒麵
最後這碗麵可是招牌,個人很喜歡這種有蕾絲邊的關廟刀削麵,軟中帶麵芯,波浪的麵型很容易吸附醬汁,微酸,麻而不辣,後勁頗強,舌頭麻感揮之不去,來居酒屋通常都吃不飽,這裡有麵有飯可選也算佛心,不然烤炸物吃到飽荷包腸胃都受不了~
.
這是一間口味特殊又好吃的小店,不只吃巧還能吃飽。如果有喝酒的朋友這裡更是適合,酒單大都是台灣味,酒類多元還有很多小米酒。不過居酒屋食物大多炸烤為主,為了下酒調味也較重,吃的很爽但負擔頗大,但我還是會再來 哈哈。
原本以為吃個居酒屋破千很正常,不過這一頓1000還有找,突然覺得好便宜啊 哈哈哈
.
再訪率 100%
.
🔍再訪率不代表好吃的程度,只是綜觀 口味 價值 環境 服務 交通⋯等因素,個人的再訪意願,僅供參考🤤
.
#饞食坊 #台式居酒屋 #豆腐乳鹹酥雞 #炸一塊豆腐 #豬五花三味 #奶油起司櫛瓜 #麻油雞肉串 #台北宵夜 #深夜食堂 #吃貨 #台北美食 #相機食先
全台灣最便宜的平房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92年中華商場最後一夜】 #會唱最後一夜嗎 #1992年 #中華商場
「他說,中華商場是該拆了,不然,又狹窄,又髒亂,
.......只不過覺得動作快了一點。」
台北市中華商場1992年10月19日晚間度過卅二年來的「最後一夜」,多數商家在一片拍賣聲中,緊抓最後機會出清存貨,1992年10月20日上午十時執行中華商場斷電斷水斷瓦斯工作,並於喊話後準時動工拆除。
日期:1992/10/19
圖說:民國五十年四月興建完成的台北中華商場,將於八十一年十月二十日拆除。
來源:聯合報
攝影:鄭瓊中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92-10-20/聯合報/13版/焦點】
西門巨龍 最後一夜
走過半甲子繁華落盡 人潮來道別離情依依
【記者詹三源╱台北報導】中華商場今天就要拆除了,這條曾經牽動台北市一片繁華景象的「巨龍」,在一連串的住戶抗議聲、商店拍賣聲及過往人潮的懷舊聲中,即將要被剷平,在昨天的最後一晚,到處一片準備拆還的景象,來此做最後-次採購的人潮,接連不斷,似乎有意讓中華商場再嘗繁華滋味,然後落幕,等待另一次重生。
今天首先要拆的部分是「龍頭」忠棟,分布著電子、音響、樂器行及古玩藝品等店家,昨天下午開始,這些首當其衝的店家,準備做最後的搬離工作,部分店家已經貼起暫停營業的告示,忙著打包、搬運,有的則已搬遷一空,但許多店家仍做最後一次的大拍賣活動,並大喊「含淚價」拋售,將拍賣氣氛帶到頂點。
一家正忙著一邊打包,一邊喊出特價品拍賣的電器行,聚集了一堆選購電器的民眾,店老闆斬釘截鐵的說:「最後機會,不買沒機會了。」然後向購買的民眾解釋著說:「市政府沒良心,賠點錢就賣了。」大部分來來往往的人潮,搶購便宜貨的人不少,一家鞋店老闆表示,他是贊成要拆的,但沒想到會這麼快,只好犧牲點,能賺多少算多少,虧一點也賣了。他說,中華商場是該拆了,不然,又狹窄,又髒亂,實在也不像樣,只不過覺得動作快了一點。
一些過往的民眾則向店家質疑是不是真的要拆,一家店老闆毫不遲疑表示一定會拆,然後指著每件五十元的衣服說:「不買沒機會了。」有的客人買了貨怕沒有保障,店老闆也要客人放心,同時遞上名片,要他們有任何疑問,可到新遷移的店面詢問,顯然也做好了遷移的準備。分布在二樓的店家,礙於樓梯間的狹小,或人潮擁擠的不便,紛紛以繩索吊掛物品搬遷;有些店家則將貨物搬走,搬不走的櫥櫃、玻璃櫃等,只好留下讓拆除隊處理了;許多一樓的店家則將遺棄的廢物,堆積在走廊,留給拆除人員善後。
在中華商場的最後一晚,除了忙著搶購商品的民眾,以及忙著最後拍賣的店家以外,許多住戶、店家都已遷離,表面上看來,配合拆除工作的情形,大致順利,但是面對成排高掛的白色抗議布條,今天的拆除行動,能否全然無阻,也讓人擔心。
【1992-10-20/聯合報/16版/都會掃描】
中華商場 再看一眼
【記者黃鴻鈞╱特稿】當電視機還是黑白當道的時代,中華商場早已五彩繽紛﹔而今,彩色電視充斥台北街頭,中華商場及其亮麗的霓虹招牌,今天起將走入歷史。無情的怪手就要到了,也許幾天的功夫,整個中華商場的故事將夾雜住戶的嘶吼聲、和著泥沙埋入黑暗的地底;不久的將來這兒會有盎然的林蔭大道和繁華地下街市,中華商場的執著無奈,卻只能在夢裡細訴。電視畫面還留在黑白的時代裡,中華商場早已五彩繽紛,可是彩色世界坐鎮台北街頭之後,中華商場屋頂的霓虹招牌開始褪色。中華商場崛起於民國五十年代,綻放在六十年代,式微的七十年代末期,決定了它沈寂的命運。
#清倉跳樓大拍賣
這兩天中華商場正舉行「清倉」、「跳樓」大拍賣,這次的招徠顧客手法絕對是童叟無欺。有人說殺價是中國人的天性,曾經在中華商場消費的民眾幾乎都擁有殺價的經驗,一套服裝、一組電子零件得意的被殺下一半價錢之後,不到兩天你又要懊悔買貴了,可是從來不會有人再去和店東理論,因為是中華商場買的。
民國五十年中華商場落成,隨著西門町的全盛時期,它成為耀眼的明星;中南部來的遊客不會錯過目睹中華商場風采,平房矮牆的時代裡台北中華商場整齊羅列的三厝鋼筋水泥建築,顯得特別的昂揚,南部來的鄉下孩子在火車進入台北車站前,就已雀躍於窗外雄偉的中華商場,它是六十年代台灣經濟的櫥窗、台北都會的地標。
#將成永遠的回憶
打開中華商場的話匣子,台北人似乎有道不完的回憶,三四十歲以上市民的記憶行囊中,訂做一套最時髦的卡其制服,不管是喇叭褲或AB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到中華商場;零用錢不多的學生歲月,一組電子零件、一張心愛的阿哥哥流行唱片,在中華商場都可以找到﹔送給摯友的鮮花或小工藝品若出自中華商場,代表著貴重和誠意;義棟真北平的菜餚是盛情的宴客款待,點心世界的酸辣湯,訴說熱戀中情人三味;多數人家中牆上懸掛的錦旗或陳列獎杯,若出自中華商場商家傑作並不足為奇;三樓幽暗角落,命相館裡擁有失意者的寄託和希望﹔茶館中廉價的茉莉花茶,伴隨著「反共抗俄」標題的報紙,一起被思鄉的人們吞噬。
#滄海桑田卅一年
三十一個寒暑交迭的三百六十五天,無情地飄逝,馬路勢必改建拓寬、低矮的平房註定要被碩大堅實而昂揚的華廈取代,就如瓦斯淘汰掉煤球薪炭般的理所當然;蔚然大觀的台北自會掩掃昔日風光,這是文明演進的必然過程,於是中華商場由絢爛歸於平淡,滄海桑田,儘管戀舊懷古,物換星移是不變的定律,任何一位平凡人都無法抗拒,只是從民國四十年代的違章棚屋,粉墨登場成為耀眼的經濟明星,洗盡鉛華淪落成東區商圈的配角,時不我予的感覺豈不唏噓。
也許存倉的貨品可以成為店家的剩餘價值,但屬於記憶的瑰寶是不容易被廉價拍賣,這兩天有許多中年人忙著帶著孩子到中華商場訂做制服,他們告訴孩子說:「老爹當學生時就是在這家店訂做制服」,他們期盼將來兒孩輩聽故事時,不要把中華商場的際遇,當成悠遠、浪漫的「女媧補天」神話訴說。
#留待他日話夢痕
假如中華商場的隕失,能減少那麼一丁點的不甘與抗爭,它可以擁有淡水最後一班列車般的懷舊之旅,更可以像圓山動物園搬家似的來一場演唱會,中華商場為何要像悲劇英雄,留待他日話夢痕。
全台灣最便宜的平房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92年迪化街-永樂市場】 #布料的代名詞 #1992年 #永樂市場 #迪化街 #大稻埕
永樂市場得名於日治時的永樂町
早在當時便已是重要的布料集散地
戰後日商離開臺灣
本地業者興起取而代之
紡織業成為了臺灣新興的重要產業
現今許多著名企業即在此發跡
如新光集團、南亞紡織、遠東紡織等
1982年為整頓老舊的永樂市場
政府決定拆除於原地重建新大樓
1985年永樂市場重新啟用
布市主要集中於二、三樓
然而隨著商圈轉移、工廠外遷
批發產業逐漸沒落
永樂市場不得不轉型兼作零售
卻仍難擋現代成衣趨勢
傳統的訂製服文化面臨生存危機
現正積極尋求跨界合作、創新轉型
期盼未來能夠再現大稻埕的時尚風華
#設計人挖寶的好去處
#老師傅的手藝一點也不過時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92/11/3
圖說:永樂市場的布料種類繁多,價位是中盤價,是最大眾化的布匹集散地。
攝影:林建榮
歷史新聞
【1995-04-04/聯合報/30版/鄉情】
【台北舊市場】
平民的永樂市場布出名
想買布,那麼,永樂市場不能不光顧……
【記者景小佩╱台北報導】想買布,那麼,永樂市場不能不光顧……農曆三月三日,是傳統的嫘祖節(紡織節)。台灣的傳統公有市場中最能反映紡織氣息的,就是位於迪化街的永樂市場──它的布匹供應全台所需,更大的特色是:在永樂市場的布匹種類一應俱全,從絲綢綾緞到窗簾布、床罩,甚至工業用布類都齊全。由於是批發供應,數量上不成問題,如果零售也只是稍提些意思價錢,很應一句「價廉物美」的商語。
除了布匹批售是一大特色之外,永樂市場還有許多歷史上的特質──它成立於西元一九○八年十二月十四日,已有八十多高壽,比民國還老。台北市政府市場管理處派駐於此的市場管理負責人詹竹山表示:「最早的永樂市場是純木造的平房,環境衛生條件都差;後來市府為了改善購物環境,在民國七十一年三月拆除舊建築改建新屋,再於民國七十四年九月完工、同年十月八日重新開業。」
新開張後的永樂市場大樓共計有地上九樓、地下兩層。五樓以上是行政中心,一到四樓是市場:一樓經營的是魚肉、蔬果與雜貨等項目,二、三樓都是布匹業者,以內銷為主。四樓則是飲食類,除了服務顧客之外,也對業者提供相當的方便。
據市場管理處的串門子朋友向記者表示:「永樂市場的布匹買賣在八年前是黃金巔峰期,但是現在已經大不如前,除了大家只愛穿成衣、手工太貴之外,紡織布匹的生意在台灣已經走向『夕陽工業』也有關聯──太多紡織業者到大陸設廠經營去了。這才是最大主因。」但是不可諱言的是:如果你真的想買布,最好到永樂市場來選購,不但樣式齊全、價格便宜,甚至可以送貨到家。這些都是零售業者無法追及的服務保證。
大稻埕的城隍廟就在旁邊,迪化街也緊挨著,永樂市場寫的是一頁台北西區的平民化市場文化,它的特色不僅在布匹的富麗,更奇趣的是它的變化再怎麼轉,還是像永遠的永樂市場;城隍廟是保護級古蹟,而永樂市場又是另一類的市場古蹟,我們心裡應該知道。
全台灣最便宜的平房 在 何景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重返○○】黃崇凱/但不能想起太多
圖◎吳怡欣
2019年的最後幾分鐘,我在台南市區一家沒有名字的酒館。室內爆棚,許多人沒地方坐,店貓鑽進來客堆放的羽絨外套,穿行窗外,從煙霧熱烈交談的陽台吸菸區繞了進來,找不到一個角落窩著。我問朋友十年前在哪裡跨年,朋友露出被迫面對三角函數習題的表情,好像沒人可以準確回想起來。
我記得的是二十年前20世紀結束的午夜,我跟高中同學在往淡水的捷運上跟一大群陌生乘客互祝新年快樂。那列捷運中途停下,車廂廣播傳來司機急促的倒數聲,像是臨時決定那樣,帶點喘地從九開始數起。那時我回嘉義蹲重考班不到一個月,每天擠公車通勤,在兩百人的大教室裡分到一小塊位置,聽著全台跑的名師授課,在布道會般的氣氛下,反覆參詳考試拿高分的祕密。我忘了怎麼收到通知,在那個B. B. Call褪流行(我沒有),小海豚手機正在興起(我也沒有)的通訊過渡期,讀淡江大學的高中同學號召大家到台北跨年(難道是誰寫信給我)。當時沒多想上去要住哪裡,重考班年末最後一堂課結束,我跳上客運巴士,一路晃上台北。由南向北的高速公路,像是從很深很深的地底往上的電梯,我在一個方形鐵盒緩緩迎向最亮的夜空。
找到同學住處,發現他的學生套房門口疊了有十幾公分那麼高的鞋子,沒人清楚知道等等要去哪裡、怎麼移動。有同學說,當然去市政府那裡啊,我們這些桃園來的、新竹來的、台中來的、嘉義來的毫無地理概念,只能跟著走。所有開往市區的捷運列車都塞滿人,一路塞到台北車站換線過程中,有些人沖散了。擠上藍線列車,隨著人潮吞吐推擠到市政府周邊,又沖散一些人。我跟搭著彼此肩膀的兩、三個同學決定放棄,打算折回淡水,但無法估算時間,就這樣在捷運上像一包冷凍雞肉被拎到新世紀的起點。
到了夏天,我重考完,聽說讀淡江的同學兵役體檢出心臟雜音,還來不及進一步安排檢查,某天午後他突然心口絞痛昏倒,被送到北港的媽祖醫院。他沒再醒來,幾個星期後過世。
2005年的最後一晚,我在巴黎的旅館房間,跟當時共處一室的女友嘔氣不說話,偶然想起那個早逝的同學。我從沒到過那麼冷的地方,而在將近兩個星期的旅行後,我非常疲憊。旅行之初,我一抵達戴高樂機場就轉高鐵往女友住的小城翁傑待幾天。接著我們一起到史特拉斯堡、日內瓦、尼斯,完成法國東部外掛瑞士的大縱走,最後回到巴黎。起先幾天,我們懷著些微焦慮跟彼此相處,擔心自己和電話裡、信件裡的形象不符。因為我們真的不是那麼熟。但戀愛濾鏡開到最大,一切都很好。我向熟識的學長借了十萬元好讓我開立存款證明,以便申請申根簽證買機票。我向我媽說我非到法國找這女孩子不可,拜託借我旅費。那陣子我病急亂投醫似地丟文學獎比賽,讓我那僅有的幾篇爛小說四處流浪。沒有一篇中獎。我蹺了兩星期的研究所課程,不遠千里為的是專程戳破我的幻想大泡泡。我本來以為我是去合唱那首陳綺貞的〈太多〉,一起上巴黎鐵塔、寄明信片給彼此,到羅浮宮看畫。結果一項也沒達成,只有在羅浮宮外面的玻璃金字塔周圍頂著冷雨寒風走來走去。回程飛機上,我才明白自己唱的其實是巫啟賢的〈太傻〉。還不到夏天,那段短促的感情就像包廂時間快用完時,潦草唱個幾段就切歌了。
有兩、三年,我幾乎每星期都會從公館出發,騎摩托車過橋,沿著中永和旁邊的環河路找那時在蘆洲經營卡拉OK小吃店的媽媽拿零用錢。媽媽做了大半輩子的紡織女工,婚後生完兩個孩子,在農村糾集一批主婦開設代工廠專攻絨毛娃娃,據說代工品質一流。90年代曾有玩具製造商到對岸設廠,找她去做管理職,她說我又不認識字去那裡做什麼。但我很確定她識字。她曾經堅持下工後每晚騎機車到嘉義市區讀小學補校,從ㄅㄆㄇ學起。有次我跟著她去上課,順手和她一起作弊應付隨堂考試。課程結束,我媽拿到畢業證書,據說是全班第三名。媽媽在兩個兒子上大學後,突發奇想北上蘆洲找地方開卡拉OK店。她獨自找店面、搞定一切,開張營業,居然生意不惡。隔年我爸就隨著妻子的腳步,在店裡做起頭家,幫忙上菜、敬酒,招呼客人。我總是在週末傍晚六、七點到蘆洲,店裡偶有三兩來客,打完招呼隨即上二樓,窩在客房看電視。我國中時在家聽過我媽深夜call-out給電台節目,握著麥克風似地對話筒唱歌。她坐在裁縫車前,歌聲迴盪在漆黑的鐵皮屋內,穿過其他裁縫車、裝訂絨毛娃娃眼珠的橡膠槌、分堆放置的組裝零件、拆解的樣品模版。如果拿著電話分機聽,大概會有多聲道環繞感。她似乎跟電台主持人、常常call-in到節目唱歌的其他聽眾也成了朋友。我想她真的很喜歡唱歌,也很喜歡交朋友,才會想開一家唱歌的店。
那時我也很愛唱歌,三不五時約同學挑便宜的通宵時段唱整晚。但我從來不在我媽的店裡唱歌。我討厭每星期都要騎車到蘆洲拿零用錢。我討厭那家卡拉OK小吃店,我甚至不覺得那是可以唱歌的地方。我討厭到了蘆洲店裡整晚只想窩在二樓房間的自己。我跟爸媽沒太多話好說,於是每週來找他們就只是為了零用錢,讓我變得更厭惡自己。只要我能忽略他們「錢怎麼用那麼快」的輕微抱怨,我就能要到兩千塊。SARS爆發期間,城裡人人戴口罩,電影院、KTV這類公共娛樂場所生意慘澹,自然也包括我媽那家店。那陣子的週末,我總會看到我爸稀釋一水桶漂白水,拿著拖把勤快拖地,要不就拿著酒精噴槍、抹布,擦拭店內桌椅。我只是在一旁看著,從沒出手幫忙。我知道店的生意不好,我知道我的學費是親戚湊錢幫忙出的,但我還是要來拿我的兩千塊。有時我甚至不過夜,拿了錢就掉頭騎回宿舍。
在我整個大學四年加研究所四年總共八年的學習年代,我爸媽只來過學校看我一次。雖然他們的主要目的是要去看師大路的超高人氣皮膚科診所。他們讓朋友送進城,來我宿舍,東看看西看看,最後像對沒錢開房間的小情侶爬上我宿舍的單人床睡午覺。他們睡到傍晚起來,我幫他們叫了計程車到師大路。送走他們後,我發現我們沒說幾句話,我沒帶他們到校園走走,也沒買福利社的牛奶或冰淇淋給他們嘗嘗。後來聽我媽說,他們等到將近半夜才看到醫生,醫生看不到五分鐘就打發他們領藥了。
我媽在我大學最後一年頂讓蘆洲店面,準備回鄉開一間更大的卡拉OK小吃店。她的大計除了開店,還要找地蓋新屋,串連各路親友,打算弄民宿套裝行程。我乍聽覺得真是異想天開,在這個每逢大雨就淹水的海邊鄉里,哪有什麼景點可看?海岸堤防外,隨著浪潮推擠的是漂浮垃圾、保麗龍碎粒和消波石粽,沒有一片可以活動的沙灘。堤防內是切割成一塊塊的養殖魚塭,只有細得像血管的小路延伸連接。靠近鄉公所的街上有當時唯一一家便利超商,各村落都只有一、兩條街能擺上菜販肉攤,間有賣羹麵、炸粿之類的攤商、小吃店。我那時想,難不成有人會專程來看「汪洋中的一條船」鄭豐喜的爬行路線?或者有人要看亞洲鐵人李福恩國中時候練標槍跳高跳遠的操場?還是要探訪秦漢當年拍電影飾演鄭豐喜任教的口湖國中教師辦公室場景?或者包幾架膠筏載客看每隔幾年就來一次的淹水,附贈全身防水撈海藻的工作服可下水體驗救災?反正我媽就是有信心做民宿能成,她照樣開店,慢慢看地,找朋友打牌聊天。
那年夏初口湖鄉做大水,我毀棄了一個女孩子的心,投向另一個即將飛往法國的女生。我媽找到一塊法拍魚塭地,打算填土蓋房子,規畫在這間大平房弄五間套房,內含寬敞的飯廳、客廳,完全以日後的民宿想像來設計。我年初向她要錢補習日文,年末又跟她借旅費到法國。隔年我沒等到對方回來,我的日文拖拖拉拉學到五段動詞就停滯,直到補習班會員資格過期。我總是這樣隨便浪費我媽辛苦賺來的錢。
在我困於感情、寫作和一無是處的課業期間,我媽生病,我媽跟我爸吵架,新房子施工走走停停,我媽開車到處拜訪親友。有一小段時間,我會到三重的老公寓看她。那是設有神壇的迷你宮廟,起乩的神要她吃蓬萊蕉還什麼神祕草藥治病,要她在神壇下打地舖睡覺養病。一年過去,我媽依然走跳各地,我申請到浙江大學交流三個月。我天天揹著筆電到分配的研究室看書、看電影,到校外吃五塊人民幣一盤的雞蛋炒飯,有時騎著龍頭歪一邊的腳踏車,奮力避開洶湧人車,繞西湖一圈。浙大認識的朋友常跟我聊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和馬英九。我跟媽媽通過幾次電話,她都說還不錯。
回到台灣,我得在年限最後半年寫出論文。我媽愈來愈頻繁進出醫院。那年的總統大選,我媽要我相信台灣選給民進黨,我陪她到投票所,心裡不以為然地投了廢票。當晚她靜靜睡著了。當年的美國職棒大聯盟開季,王建民投得極其神勇。我媽在清明假期後的一天清晨,永遠睡著,成了新房子第一個離開的人。那之後,王建民跑壘受了大傷。我總算趕上期限交出論文畢業,在夏天入伍。那個夏天來了六個颱風,據說幫《海角七號》創下票房紀錄。我在嘉義中坑新訓中心打掃營區好多次,穿了好多天又重又臭的軍用雨衣。結訓前抽籤,我志願到南沙太平島,但體檢沒過,沒成,回到雲林海邊服完兵役。大概是我媽不讓我去的緣故。
photo:吳怡欣。www.facebook.com/yihsinwuillu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