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出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出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出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出路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36的網紅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小鳥議員【就職周年工作報告】📣 今天是聖誕節🎄,也是我就職滿一周年的日子。自去年的12月25日宣誓就任後,我們很珍惜可以透過從政來一點一滴改變公共事務與生活的機會。認真數算著這365天來的各種足跡,從臨時會、定期會的各種監督質詢、審提案,市民的各種陳情、市政議題等等,還有各種公共事務的參與,選...

  • 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出路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25 20:23:35
    有 435 人按讚

    🐦小鳥議員【就職周年工作報告】📣
     
    今天是聖誕節🎄,也是我就職滿一周年的日子。自去年的12月25日宣誓就任後,我們很珍惜可以透過從政來一點一滴改變公共事務與生活的機會。認真數算著這365天來的各種足跡,從臨時會、定期會的各種監督質詢、審提案,市民的各種陳情、市政議題等等,還有各種公共事務的參與,選在今天一周年來跟大家報告,格外有意義。
     
    雖然有時仍會叨念著:「好想念在教育現場跟孩子們相處的時光。」但總會有好多天使回應我說:「妳現在在這個位置也很好,是在做重要的事情,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是啊~身為一個老師、一個媽媽,今天站出來,就是希望可以造福孩子與教育。
      
    就像我今年五月處理托嬰中心超收案時,孩子們在稽查時被集體關在廁所陽台倉庫,被不當對待時的憤怒,因而觸發了我們後續的各種行動,包括提案加強稽查人力、還有建置資訊公開透明幼托平台,讓家長安心,讓孩子可以有品質地被照顧。
     
    另外,今年暑假,因為陳情接獲一起幼兒園性平案件,也讓我關注到性平教育這一塊,進而聯繫國小校方,推動校園自編性平課程,也發現新竹市性別平等教育輔導團被裁併的問題,進而質詢與提案恢復性平團編制,讓新竹市的性平教育能量可以提升,造福更多的教師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學會身體自主權、自我保護與尊重差異。
     
    很多很多的起心動念,都是為了孩子與教育。可能因著一個小小的起點,產生一連串改變的行動,往我們理想友善的生活,再靠近一些。
     
    現在,也很期待我們不分區立委 王婉諭未來進國會,她的社會安全網跟兒少保護也是我未來想持續關注與努力的方向。還有最能代表新竹市的媽媽科技立委─ 高鈺婷 新竹市立委參選人,真的很希望未來大家立委跟政黨票都可以投給時代力量,讓我們三位媽媽在地方跟中央,都能夠層層把關、更周全地來守護孩子們。
     
    很多公共事務的推動與監督,往往不是一蹴可幾的。這過程中,需要歷經很多次的溝通協調、信任理解,很感謝我刻苦耐勞的助理團隊、我的黨團好伙伴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廖子齊 香山女兒前進議會、 時代力量新竹市黨部,還有議會與市府中常常跟我交流許多想法與寶貴意見的局處長們,以及身邊許多各領域的朋友,都是我的最佳顧問。謝謝你們~
     
    一周年了!歡迎大家來點閱我們的工作報告與精選。還有很多力有未逮或是尚在推動的部分,我們也會繼續努力。看完這些圖輯,如果還有甚麼問題或想法,也歡迎在下面留言交流喔!
     
    #小鳥議員工作周年報告
    #政黨票請投給cp值最高的時代力量
     
    =====周年工作報告分隔線=====
     
    一、【幼托】
     
    👉第一時間處理「玉兒托嬰中心」超收問題
    ✔️後續發展:議會提案/質詢、記者會、推動公托(保證不超收)
    從地方議員到中央 立法委員 黃國昌質詢,為家長們層層把關托育品質與兒少安全,並於市議會召開【杜絕不肖業者,建立安心幼托資訊平台】記者會
    https://reurl.cc/31A20X
     
    👉推動公共托育,爭取兒童探索館規劃大公托示範地點
    ✔️第二次定期會質詢:未來將規劃為兒童探索館的世博館「與其養蚊子,不如養孩子👶」,時代力量黨團在審議預算時附帶決議:辦理規劃兒童探索館整修工程時,將公共托育中心納入規劃中,建議變成大公托示範地點,除了長期營運維持活化避免再度淪為蚊子館,更妥適運用此難得的資源與空間,打造兒童幸福場館,從出生到長大都能探索。
    ✔️市議會召開【幸福城市零公托 爸媽辛苦無人懂】記者會
    https://reurl.cc/Na87kn
    ✔️進展:市府將於2020年後於北區開辦新竹市第一所公共托育家園。
     
    👉成功爭取幼托安心平台
    ✔️社會處已納入109年度預算
    ✔️要求市府加強有效稽查與增加稽查人力,並整合線上托育專區。
    ✔️推動 #建置安心幼托資訊平台 及 #社會教育處同時稽查一條龍托育園所。
    ✔️相關提案:https://reurl.cc/Znd60p
     
    二、【教育】
     
    👉上任後持續關心校舍工程發包問題
    ✔️2019/1月開始,持續追蹤龍山、關埔國小校舍流標至招標開工。
    ✔️關埔國小與龍山國小的新校舍工程於108年7月順利發包
    相關貼文:https://reurl.cc/31A2vX
    ✔️華德福學校頻頻流標,持續追蹤中。
     
    👉關注關埔地區校舍不足問題
    ✔️市長承諾109學年度在光武國中新建校舍。 https://reurl.cc/W4Y2lO
     
    👉質詢關埔國小/龍山國小班級人數過高(1:35)問題
    ✔️籲請市府逐年降低班級人數,降低教師負荷與壓力,提升學習品質。
     
    👉學校工友不足困境
    陳情:許多學校及家長反應無工友問題
    ✔️提案:建請市府將各級學校工友的人事費改為業務費,使學校可以採勞務外包方式,來減輕校園庶務需求與負擔,讓學校教育人員得以專心回歸教育專業領域。
     
    👉爭取代理教師權益、福利。訴求:
    ✔️各類型的代理教師薪資都給好給滿一年12個月
    ✔️代理教師導師聘期應符合學生分班時程為原則
    ✔️具「教師證」之代理教師得累積年資提敘薪資
    ✔️「代理教師服務年資」應列入驗甄試加分項目
    質詢影片:https://reurl.cc/qDblQ3
     
    👉20190420 議題:幼兒園兒少性平案件(幼兒園)
    後續發展:
    ✔️通報學校進行後續追蹤與輔導
    ✔️推動關埔國小自編教材,性平教育融入校本課程。
     
    👉關注彩媽進校園議題,了解教學現場實況、積極溝通與建立審查機制。
    ✔️小鳥老師專業報導:https://reurl.cc/Qplvzq
    ✔️相關提案:
    針對竹市性別平等教育輔導團被裁併,要求教育處儘快恢復「性別平等教育輔導團」的編制。透過「教師的社群整合和關注領域」來研發好的教案,並提供種子教師實際教學的公開觀摩平台,透過交流,提升竹市性平教育能量。
    https://reurl.cc/vnbZre
     
    三、【城市/交通】
     
    👉關注居住正義相關議題!
    ✔️呼籲市府研擬修正《新竹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將「其他供住家用房屋」依持有戶數訂定差別稅率!
    【實踐居住正義 呼籲國民兩黨共同支持房屋稅改革!】記者會(https://reurl.cc/24AdXE)
     
    👉上任後即努力推動公園整建融入公民參與設計
    ✔️2018年12月/2019年1月參與關新公園兩次公開說明會
    要求納入居民建議,使用者經驗參與設計。
    https://reurl.cc/L1xkYe
    ✔️2019.8月和平公園改造說明會
    ✔️南大公園/頂竹圍公園設計建議
      
    👉精選陳情:
    ✔️整頓並重新規劃新竹市新莊車站周邊停車問題
    https://reurl.cc/EKN9kv
    ✔️改善光復路人行陸橋年久失修、鐵皮外露的問題
    https://reurl.cc/M7mlrK
    ✔️關注公共空間的親子廁所及哺乳室設置 https://reurl.cc/9zAKMj
    ✔️將車格做重新規劃,改善新竹女中校門前交通接送問題。
    ✔️將車格做重新規畫,改善關新路麥當勞出口視線阻擋,降低行車危險。
    ✔️爭取市府規劃試辦假日觀光景點巡迴公車
    ✔️督促市府推動智慧共享運具,爭取試辦共享電動機車
    推動共享電動機車可使每部電動機車24小時不斷提供不同人的旅運需求,讓資源做最大化運用,並達成節能減碳的效果。
    https://reurl.cc/mdbmaW
    ✔️改善新莊街129巷巷口道路問題,改善出入口視線,降低路口肇事問題。( 要具體寫出路口改善問題的項目)
    ✔️要求市府研擬本市公共設施及閒置空地獎勵補助認養辦法,降低維管人力、鼓勵鄰里市民參與公共事務、凝聚在地認同。
     
    四、【國際交流】
     
    👉荷蘭考察
    社會住宅、公園、都市計畫、公共建設、大眾運輸、綠色交通
     
    👉亞洲地方議員論壇(主題:地方創生)
    與日本、泰國、巴西、菲律賓、巴基斯坦、香港、斯里蘭卡、帛琉、吐瓦魯交流
      
    👉台韓經貿研討會:台灣韓國商業合作模式研討交流。

    五、【待努力的問題】
      
    ✔️市府重要改造缺少民眾參與
    其中一例為新竹之心─東門城改造。
    https://reurl.cc/lLbx3d
    ✔️市區停車亂象
    ✔️騎樓雜亂亂象
    ✔️步行空間不友善亂象
    ✔️六燃歷史倉庫無法全數保留
    https://reurl.cc/5gLA0M

     
    六、【2019自我培力與各議題講座】
     
    📌1月 青平台─審議民主人才培訓
    📌3月 兒童權益安全公益講座
    📌 4月 108課綱講座-葉丙成
    📌 7月 舊城攻略─特公盟理事長分享
    📌 9月 蝴蝶朵朵工作坊(勵馨基金會X就是悅讀協會)
    📌 9月 台北市四所公共托育家園參訪與座談
    📌 10月 特公盟講座─公園遊戲場的公民參與
    📌 10月 國小觀課─性平課程:身體自主權
    📌 11月 教育部性平輔導群研討交流會
    📌 11月 講座:童話中的性別議題
    📌 12月 亞洲議員論壇:地方創生與人才培育(與談人)
      
    =====報告完畢分隔線=====

    感謝大家耐心看完這一長串周年報告,願意肯定的朋友,請多幫忙分享,讓我們時代力量議員在地方的努力能被看見,也歡迎大家就你們關注的議題,給予回饋與指教喔!
     
    🎉聖誕快樂!🎄
     
    #我是為您守護孩子與教育的小鳥議員
    #政黨票請投給cp值最高的時代力量💪

  • 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出路 在 蝸牛媽媽育兒心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7-26 07:42:06
    有 30 人按讚

    [孩子做手術]

    這篇文章是為我自己和孩子而紀錄,不是有什麼育兒心得,但如果朋友有類同經驗的,可作互勉。

    早在兩個月前在偶然情況下知道哥哥的身體狀況,由揣測到確診,得知外科手術是唯一出路,我和先生便時常忐忑。既有很多現實考慮,又為孩子的身心靈而憂。也許很多人認為我家孩子的病小兒科,也很普遍罷了,但知子莫若父母,孩子的心靈能承受得起嗎?這一直是我們最憂的。

    即使家庭財政有很多限制,但為了孩子的身心靈,我們仍選擇最快也最昂貴的方法(即使我們無買醫療保險)。

    隨後我又很感恩適逢讀到Lottie Lau的兒童為本的兒童遊戲治療,讓我可以請教到她如何協助孩子面對手術。當我私下請教她時,她已很快回應我,並教我應對之法,且課堂所學的理論技巧也有助我更快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和正確回應。

    因此我在孩子面對手術前一星期,我忍著身體不適,堅持帶兩小周圍外出遊玩(恰巧兩星期前兩小患手足口病,其實他們應該在家休息隔離,但我們評估過兩小的康復進度,便設計了影響別人最少的外遊計劃),目的希望在手術前讓孩子儲蓄足夠的正面能量,也想他知道爸媽總會陪著他們。且隔晚給兩小說《小男孩入院記》(用布娃娃和醫生玩具來演繹),目的是想具體呈現孩子面對手術的經過(但不用巨細無遺,只選重點而又技巧地「含糊其辭」),讓他有心理準備面對恐懼(Lottie建議)。在手術前三天的書展遊,哥哥自選了賴馬的《勇敢的小火車》,我又借繪本來為他打強心針(繪本有情緒教育之效)。直至手術前兩天,我們才給孩子揭曉《小男孩入院記》的主角是哥哥他自己,希望他對手術的事更了解。

    結果哥哥仍是表示恐懼(這點是可以理解,不能期望4歲孩子接受到成人都怕的外科手術),他不理解手術的細節和原理,只側重手術前後要經歷的痛楚(主要是全身麻醉時打的針和事後腹部傷口的痛),所以由知道那刻起,不時說:我好驚打針(在他來說,打針的痛他有經驗;但手術後的痛無經驗,所以表達上只會提到打針)。我曾為哥哥剖腹生產,非常明白孩子的恐懼,也因為課堂理論的提醒,知道要接納、包容孩子的恐懼,所以從來不會說「唔洗驚」之類的否定情感的話,只用ACT/FLY技巧,鼓勵他勇敢面對。

    就這樣,在他多次表示驚恐(次數強度隨著手術時間愈近也愈加頻繁強烈)下,我們都忐忑地帶他到私家醫院準備。說上來,我一直只照顧孩子的感受,卻沒有照顧自己和另一半的感受。先生也數次表達憂心,我卻勉強壓抑,只是我的行動仍很誠實,因為我那天前兩個晚上都失眠,當天早上連衫都倒轉來穿也不知道⋯⋯(先生竟然在孩子手術後才發現提醒我)

    也許正是欠缺照顧自己的心理需要,所以在支援孩子上仍做得很差。

    其實我們選擇私家醫院,除了貪快(因為公立醫院排期不知等到何年何月,更聽說有孩子在公院做過手術後有心理陰影),更重要的是想買那裡的服務質素,希望那裡的醫護人員溫柔一點,心理支援強一點。結果如我們所料,環境、服務如住酒店(雖然我們只是住最便宜的三人病房),醫生護士都盡力協助。

    可是手術仍被延誤,原訂8時入院,9時動刀,但最終苦等到11時半才能正式開始。孩子由初滿信心,也等到有情緒。由於手術室只許一位家長陪伴,簽手術同意書的是我,即使我腹大便便仍得在內照顧孩子的情緒。他等到一度發脾氣,跳梳化,被手術室的護士多次嘮叨(已經算是最溫柔的訓示,雖然我都不耐煩黑臉了);到被帶入手術室,孩子一度想從手術床上逃走,最後仍被幾個成人強行麻醉,過程已是「最溫柔的粗暴」,他失去知覺前仍驚恐地叫著媽咪。到此,我的情緒也崩潰了,對著手術室內的醫護人員猛掉眼淚,被他們溫柔地帶出手術室後(護士已盡力安慰),先生也不明白我哭什麼,後來知道都表示無奈。相信公立醫院對我們只會更粗暴,我生孩子時都體驗過吧!所以即使如此,也只能信任裡面的醫護人員了。(在此沒怪責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的意思,明白他們的工作負荷都大,我們只想孩子得著更好)

    隨後在手術室外又苦等一小時,等到的時候卻聽到遠處傳來淒厲的哭嚎,我和先生都愕然趕上前,只見哥哥歇斯底里地在床上滾來滾去,哭得淒厲,連推床的醫護人員都擔心極了,怕他弄傷自己。我們緊隨其後,亦步亦趨地安撫,但哥哥極度驚恐,又說好痛。我最後在護士建議下在病房外等候,只讓爸爸進房協助,我全程無力地飲泣。

    在手術後兩小時,哥哥一直如驚弓之鳥,一見到醫護人員靠近都叫。我和先生盡力安撫下,他才少了哭嚎大叫。其實他已經很棒,因為我知道他已經努力控制情緒,又或者見到我不時飲泣,所以他都叫自己堅強。事實上孩子的堅忍比我們想像中強,他平穩了情緒後,不時跟我笑,吱吱喳喳的,對於手上的針管也沒有發脾氣(相反手術前卻對手上的止痛膠布猛發脾氣),只是間中問幾時可拆。在被准許進食後,他因為一杯雪糕而回復生氣,開始又活潑「移動」,休息夠六小時,更可以跑跑跳跳了,還多次跟我說不痛了!其實怎會不痛,明明回家路上他多次說叫我走慢一點,因為有「少少痛」⋯⋯

    其實我都感激醫護人員的細心和安撫,她們多次探望,表示關心;醫生更耐心地解釋和安慰(雖然我知道那些真是「安慰」而已),他們的耐心和溫柔是我們一家能跨過的主要原因。

    不過我知道事情還沒有完結,因為回家後,兩小的情緒仍須注意。首先是弟弟被擱在奶奶家兩日一夜,他都有情感需要,一回家又「超嗲豬」,又說自己喊,因為媽媽不在,爸爸不理會,所以直至睡前也不時發脾氣。其次的是哥哥表面堅強,其實心裡還有很多疑問和驚恐,所以當晚他主動要求再說《小男孩入院記》。爸爸一度擔心這樣會不會勾起他的不快回憶,但我記得Lottie提過:孩子會借著玩來重溯事情經過,讓自己得著心靈慰藉,於是允了孩子的要求。但當準備就緒時,他說故事應由他自己說。我原本沒有「特別遊戲時間」的打算,因為弟弟爸爸在旁並不適宜,他卻要求了,便允了他,更提醒爸爸別打擾他,讓他自己一邊持著布娃娃,一邊用醫生玩具重溯事件經過(故事)。結果如Lottie所言,他正在改寫故事,為自己「療傷」。我嘗試用課堂所學來回應(儘管很笨拙),弟弟又在旁滋擾,爸爸還是忍不住幫忙回應,不過我仍是聽出哥哥是有話兒。我說:你很盡力醫治他,很想醫好他啊!哥哥卻皺眉說:他都無菌!(手卻不停為他塗藥、打針)不過打過針就好啦!當下我忍不住跟爸爸說:或許他不明白自己明明無事,但仍要做手術(因為哥哥的確無明顯不適,所以一直不知道為何這兩個月我們反覆帶他看醫生)。之後,我又點點頭回應哥哥:我知道你想他好的,謝謝你盡力醫治他。就這樣,他便收起玩具,要求跟天父聊天祈禱說要睡了。

    也許他真的太累,很快便入眠;只有弟弟仍不時在旁嘩嘩叫。不過我都感安慰:我們一家又經歷了,跨過了,成長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