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光電效應實驗結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光電效應實驗結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光電效應實驗結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光電效應實驗結果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能源轉型並非零和對立,而是多元環境價值的追求 近來隨著藻礁公投的連署升溫,台灣社會對能源政策的討論可以說是這幾年來的新高,作為長期關注能源轉型的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樂見有越來越多人願意討論能源轉型、氣候治理的議題,但令人憂心的是在藻礁公投所涉及的各種討論中,「核電」這個最沒有討論價值...

  • 光電效應實驗結果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03 21:00:01
    有 262 人按讚

    ◆ 能源轉型並非零和對立,而是多元環境價值的追求
        
    近來隨著藻礁公投的連署升溫,台灣社會對能源政策的討論可以說是這幾年來的新高,作為長期關注能源轉型的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樂見有越來越多人願意討論能源轉型、氣候治理的議題,但令人憂心的是在藻礁公投所涉及的各種討論中,「核電」這個最沒有討論價值的假命題,又在國民黨以及擁核派的惡意操弄下浮現檯面,不僅無助於解決藻礁爭議,甚至遮掩了其他有待討論的重要問題。
          
    ◆ 過時核電是假命題,根本無法拯救藻礁
        
    在這些討論之中最錯誤的理解與詮釋,就是試圖藉機重新炒核電冷飯的擁核派,為了拉抬核四重啟公投的聲勢,故意搭上搶救藻礁的列車,甚至將今日藻礁保育的困局,顛三倒四、邏輯錯亂的怪罪在2025非核家園的期程上。而國民黨在上次總統大選中所提出的能源政策,除了「重啟核四」之外,可說是一片空白。從不關心能源轉型的國民黨及擁核團體猛蹭藻礁熱度,讓民眾擔憂藻礁公投是否會讓核電這個選項重新被考慮,但從現實上來看,核電完全無法作為解決藻礁爭議的替代方案,「守護藻礁」與「重啟核電」兩者之間可以說是毫無關聯。
        
    📌核四尚未完工,時間根本來不及
        
    根據政府正式評估,核四工程並未完成,若要重啟興建需要至少7年以上的時間,並追加投入將近五百億的預算。最保守地說,也就是即使核四公投通過,核四最快可能要也要2030年才可以運轉供電(其實還可能要更久),對於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表定的供氣時程完全無濟於事。
         
    📌核二、核三無法延役,並非可行方案
         
    核二與核三都已經超過法定申請延役的時間點,於法無法繼續延役。最重要的是,核二廠兩座機組的燃料池都已經爆滿,在無法裝載更多新燃料棒的情況下,表定今年12月除役的核二廠1號機甚至預估僅能運轉到今年6月,形同提前除役,根本無延役之可能。同樣的,核三廠的燃料池也在將滿的狀況,缺乏延役空間。
        
    簡言之,2025年非核家園並非什麼意識形態掛帥的政策,而是綜合了核電廠使用年限、延役法規規範以及核電廠燃料池空間限制等眾多因素下的自然淘汰結果。即使8月藻礁公投通過了,也不可能改變上述客觀條件。因此,如果有任何人說「我們可以透過重啟核四或延役老舊核電廠來拯救藻礁」,或是威脅「假如第三接收站工程延宕,將不得不起用核電來彌補電力缺口」,我們都必須嚴正地聲明,這些都是罔顧現實的謊言。
        
    ◆ 藻礁議題並非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對立,而是多元環境價值的追求與權衡
        
    不論是站出來守護藻礁的朋友,或是關心台灣能源轉型目標的夥伴,我們其實都是夥伴,都是試著創造更為環境友善的未來。因此,藻礁議題所呈現的絕對不是「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對立,而是考驗我們如何全面性地爬梳與理解這個議題的不同面向及影響,並且努力同時兼顧多種環境議題與價值。
         
    綠盟長期倡議能源轉型,我們認為天然氣在台灣「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中扮演關鍵的過渡期選擇,不論是從減少空污健康成本或是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角度來看,用碳排與空污都較燃煤來得低的天然氣來逐步淘汰燃煤發電,確實是目前台灣能源轉型應該前往的方向。而為了因應未來燃氣發電的燃料需求,也確實有必要擴充台灣的天然氣接收量,因此第三接收站確實有興建必要,然而是否真的只能蓋在珍貴的藻礁附近?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確實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許多關注能源轉型的朋友最在意的是:倘若藻礁公投通過,第三接收站重新選址,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確實,在過去政府與中油從未認真評估替代方案可行性並試圖克服難題的情況下,第三接收站若在此時重新選址,將不可避免地衝擊大潭電廠燃氣機組供氣期程,經濟部日前表示這可能會在2025年影響約6%的備用容量率(另一說為台電總經理在公聽會中提到的2.4%),也會影響台中火力發電廠「煤轉氣」的減煤時程等等。
          
    我們必須強調,上述這些影響即使真的發生,也不代表台灣能源轉型的道路就陷入窘境。以電力備用容量率來說,三接重新選址可能會讓2025年備用容量率降為11%左右,低於法定15%,但台灣在2014年到2018年間的備用容量率也都低於15%,其中更有三年低於11%,可能造成供電壓力提高,但也並未出現缺電危機,並且也可藉由更好的尖峰用電抑制政策來調適;至於三接重新選址對減碳、減煤的影響,也可以透過更為積極地推動再生能源、儲能技術、用電大戶節電等政策來因應。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便計算出,透過拉高2025年光電目標至25GW,以及延續過去4年共約44億度的節電成果,將可以在2025年時彌補因為三接重新選址所造成的燃氣電力供給落差。
        
    可能會有人認為,以上這些因應措施都建立在許多其他能源政策的搭配與落實上,因此充滿不確定性,但我們必須強調:能源轉型政策原本就是包括供給端與需求端在內的多種政策工具的組合,就如同核電並非不可取代,因為接收站重新選址而出現的過渡性影響也並非無法透過其他政策來克服。這些課題恰恰是台灣整體社會在多元環境價值的追求與權衡中勢必得開啟的討論。
       
    ◆ 能源議題不該被公投簡化、更不該變成政治對決
        
    台灣討論能源使用熱度最高的時刻,並不代表是台灣民眾對於能源議題最清楚利弊得失、最能做出正確判斷的時刻,這是2018年公投帶給社會最大的警示。公投法修正後的第一次民主實驗,過程匆促混亂,假訊息滿天飛,最後甚至依靠小抄來投票的過程,出現了負面效應,直接民主機制被濫用,甚至當作政治動員操作的工具。我們認為,缺乏社會對話、資訊公開的投票動員,往往會回歸政黨對決的邏輯,無法協助我們更加理解能源政策的各個面向,重點毋寧是更為全面、開放且嚴謹的公共政策討論機制與參與。
        
    在藻礁這一議題上,我們也必須理解正是因為這幾年下來,缺乏妥適的公共政策討論程序,再加上2018年時賴清德前院長罔顧專業的「三接換深澳」發言,以及《環評法》本身的弊病導致專家學者針對替代方案的建議未被妥善評估採納,才使得今天需要走到訴諸公投的地步。
        
    許多人擔心,即使客觀條件明確地排除了核電的選項,但在國民黨與擁核團體的搧風點火下,是否許多關心藻礁的民眾會誤信「以核護礁」的謊言,連帶地也支持8月的「重啟核四公投」?對此,我們的確也感到十分憂心,國民黨目前一方面支持藻礁公投,一方面卻故意忽略不提發起藻礁公投與聲援連署的團體都是長年反核立場堅定的團體,甚至藻礁公投的理由書主文中非常明確地陳述了「非核」的立場。
        
    我們相信很多環保運動的支持者跟我們一樣焦慮,因此在此要呼籲各位朋友,不論你對這場公投是持支持或反對立場,都應該堅定地駁斥國民黨與擁核團體的謊言:重啟核四無助於守護藻礁,也無助於減煤減碳的時程,核電的使用只會造成更為嚴重的環境破壞與風險,更拖累了我們因應氣候危機的行動。也希望有更多朋友能從現在到公投那天,我們都會持續堅定地粉碎核電集團的謊言,阻擋核四重啟公投的通過。
       
    -
    延伸閱讀:
        
    ▸趙家緯:台灣粉紅風暴、藻礁公投,為何專業決策沒在專業機制中解決?
    https://pse.is/3bfyd7
       
    ▸我們是戰友,不是仇敵:對公投整體局勢評估與因應對策
    https://pse.is/39rucm
        
    ▸顏東白/三接在桃園興建與否對能源轉型的影響
    https://pse.is/3cqmnj

  • 光電效應實驗結果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23 20:28:43
    有 17 人按讚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漁電共生試驗2020成果簡報

    目前漁電共生研究成果讓人看到臺灣產業創新的新希望,非常正面,也期望後續看到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支援創新產業的發展。

    國內太陽光電的跨域結合應用經歷過程應可以給臺灣產學研界及公部門不錯的啟發,我們不只要看好的結果,也應該汲取過去的演進過程經驗,那些地方沒做好,那些作為影響創新,思考未來如何提高創新的步伐。

    漁電共生試驗成果 水試所:不影響養殖物生長(11/29/2020 中央通訊社)

    (中央社記者蔡智明雲林縣29日電)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今天啟用漁電共生試驗育成基地及成果發表。水試所長陳君如表示,太陽能光電設施,不影響養殖物的生長,還可以減緩極端氣候的災損。

    配合國家綠色能源政策,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針對台灣主要水產養殖物種,在現行法規規範40%的遮蔽率前提下,進行吳郭魚、虱目魚、泰國蝦模擬浮動式光電設施的育成試驗,以及文蛤養殖立柱式光電實驗。

    陳君如表示,經過數年的實驗,與對照組相比,養殖魚類的產值並沒有差別,還發現七星鱸魚長得更快,因為七星鱸魚屬於日本鱸魚,適合較涼的天候,太陽光電板的遮蔽,在夏天時降低了魚塭的溫度。

    陳君如指出,太陽能板可以帶來養殖魚塭冬暖夏涼的效應,冬天提高水溫攝氏3至5度,夏天降低3至5度,這可以讓養殖物避過寒害、躲過熱緊迫。

    陳君如強調,水試所做漁電共生試驗,排除漁民與水試所本身,對漁電共生的疑慮。漁電共生可以帶來雙贏的結果。

    水試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主任葉信利說,農委會結合產官學的力量,在雲林台西、台南七股,各設置10公頃的漁電共生育成基地,引進民間投資,由水試所提供養殖技術,要讓育成基地成為漁電共構、創新養殖的先驅據點。(編輯:謝雅竹)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11290153.aspx

  • 光電效應實驗結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14 22:11:14
    有 2,283 人按讚

    韓片是否要拍出《#星際效應》或是《#天能》那樣具有哲理概念的科幻高概念動作大片?

    永生,可以改變什麼?如果你擁有無限生命或是不死之身,那會發生什麼事情?

    看到韓國片《#永生戰》預告片的時候,我對這個高概念科幻片非常感到好奇。可以永生,大部分的人應該會覺得能長生不老該有多好,但對於 #朴寶劍 飾演的男主角 #徐福 倒是一場哀歌,他是實驗室裡面誕生的永生人,擁有不老肉身,不會死的話,聽起來很棒吧!

    但從預告片裡面發現,他每天都在過相同的實驗室生活,看不到明天,因為每一天都一樣啊。或許對他來說,生不如死。

    另一位男主角:#孔劉 飾演的前情報局特務基憲,則因為時日不多,他確實生不如死。為了能治癒他身體病痛,只要完成上司交辦的保護永生人任務,就能獲得一絲絲的機會,可以擺脫疾病纏身,這是微小的人道請求,最平凡的健康,對他卻是無止盡的折磨。

    我覺得從這樣的微小訊息中,可以察覺永生這個主題,對於故事裡面的兩個男主角成了各自的壓力。徐福這角色名稱其來有自,就是秦始皇為了追求長生不老,派自己的御醫去傳說的仙島採藥,結果最後徐福一去不復返,追求超越生死的秦始皇最終沒有盼到他的永生傳說。

    故事拿了徐福當主角名稱,我覺得設定上有蠻多巧思。這不曉得是否間接暗示了,得到永生這個特權的徐福,最後一定會背叛脫逃試圖控制他的主人。但不知道徐福最後的永生能力,到底可以發展出什麼終極演化?我實在蠻想看看韓國會怎麼拍這個概念?

    提到過去電影中,提到相關人類對於未來的想像,近期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有《天能》與《星際效應》。更早之前的《#鐘點戰》,則把人的生命、時間當成一種量化工具,甚至是武器。

    這些關於人類在未來發明了某些具有扭轉世界的「關鍵」,在《天能》裡面是那個可以創造時光逆行的設備,對於已知的過去無法改變,但對於此刻發生的當下,則可以努力改變,回到多次過去的勞勃派汀森,只為了實現承諾與真誠友情。

    在《星際效應》則是進入切換時空的未知黑洞中的奇異點,馬修麥康納透過那個扭曲空間,傳達出對自己小孩的愛。

    所以,我也很好奇, 《永生戰》裡面的永生概念,會發展出什麼樣的戰爭?

    人類對於未來有著恐懼,科技引領改造人性,最初目的都是為了愛、為了更好的未來,但科技往往最後為了那一哩成功之路,進而扭曲人性,科技凌駕道德之上,這就是為何相仿科幻片都要討論的議題:人性是什麼?人類與「非」人類有情感傳達的可能嗎?會產生情感羈絆嗎?永生人值得擁有人性嗎?

    永生或是不死之身,這樣的概念很迷人。可以達到凡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擁有的青春永恆。如果,不再受到生理病痛折磨受盡委屈。擁有的時間限度跟別人不同,眾生都只能活一陣子,永生人卻可以活一輩子。

    永生是祝福還是詛咒?預告片裡面形容徐福與基憲是兩個沒有明天的男人,看起來生命對他們下了一個詛咒,他們則要想辦法擺脫詛咒。

    永生,扭曲時間的線性物理原則,從此不再受到過去現在未來約束,得到超凡的生命真理,生命成為你的武器,永生是美好的命定還是厄運詛咒?我覺得韓國這類電影永遠在結尾另藏玄機,不太會這麼單純地讓劇情停留在預告片就能領悟出來的片面資料。

    我覺得《永生戰》很有可能把《鐘點戰》的科技概念動作場面,拉到類似《星際效應》或是《天能》那樣帶有哲理思考,《永生戰》肯定會是年底的驚喜之作。

    而且,這片在這個時候看,有著滿滿的既視感。因為面對新冠肺炎的衝擊,此刻上路的疫苗有望成為人類救星。人們習以為常的健康,居然在2020成了新的奢侈品。而關於「未來」,我們總是充滿許多想像,也有許多未來科學家預言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實現永生。

    所以,電影中朴寶劍飾演飾演的這位永生人徐福,擁有有不死之身,還能夠救活時日不多的孔劉,究竟徐福為什麼可以掌握人類生死關鍵,預告片都沒透露半點線索,自然令人感到好奇。

    如果「徐福」在被新冠肺炎荼毒的2020,就真的已存在,說不定他的存在就能改變人類,帶來希望救贖。因為他永生,理應對任何病毒都有免疫能力。

    回到演員本身,朴寶劍可有趣了,因為他純真溫柔善良性格,一度讓人懷疑這樣的正直品行能否在暗黑演藝圈生存,結果大家都受到這位國民女婿的陽光能量感染而喜愛他。

    《永生戰》似乎就是把朴寶劍的善良基因,從戲外的正直率真,到電影裡面擔任擁有人類不死秘密的永生人「徐福」,成了一個有趣的對比。永生人能夠掌握人類生死關鍵,結果變成各方獵殺的頭號目標。

    片中保護他的孔劉呢?大家都知道與畢竟向來很挑戲孔劉的接戲也幾乎是零負評。台灣觀眾最熟悉的《屍速列車》、《熔爐》、《82年生的金智英》。孔劉願意接的案子多半是能讓他感興趣的,且具備社會議題。所以看到孔劉有演的作品,大概都可以「安心服用」(笑)。

    順道一提,近年擅長飾演反派專門戶的 #趙宇鎮 就是本片大魔王,過去就是演《#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裡面的金秘書、《#分秒幣爭》裡面的反派角色財政局副局長、以及《#陽光先生》裡面的翻譯官,所以我更期待啦!

    本片光電影製作費就花了大約 160 億韓圜(約台幣 4 億),這部大製作大卡司的電影,能否擔任年底最後市場關鍵推手,相信韓國與台灣影迷都深切期待著。

    2020年絕對是影視業寒冬,特別是電影院。今年第四季的最後一個關鍵拼圖,應該會是韓國片《永生戰》,期待這部韓片能創造出驚人口碑,永生這個科幻高概念,真想看看他們要以什麼創意帶給觀眾驚喜?

    ※更新,目前因為韓國檔期從原定12月暫時延後,目前台灣檔期也不明朗。待日後片商公布。不過我還是很期待啦(因為我愛孔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