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0日 上午6:30
相關內容
「水源保護區限制發展 大樹沒好處只得其害」居民反對重挫高屏伏流水開發
本報2016年8月20日高雄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高屏地區,高度仰賴高屏溪供應水資源,如何善用水資源、與水共生,成了一大考驗。南水局決定打造伏流水引取工程,做為豐水期備援方案,為水...
2016年8月20日 上午6:30
相關內容
「水源保護區限制發展 大樹沒好處只得其害」居民反對重挫高屏伏流水開發
本報2016年8月20日高雄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高屏地區,高度仰賴高屏溪供應水資源,如何善用水資源、與水共生,成了一大考驗。南水局決定打造伏流水引取工程,做為豐水期備援方案,為水資源效力。
然而,昨天(19日)於地方說明會卻未取信當地居民,並以集體退席回應,使這項工程鎩羽而歸。
南區水資源局局長黃世偉全程主持。區民對回饋無感,地方發展受限,大樹人成為水源保護區受害者!
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規劃「高屏堰上游傍河取用伏流水工程」,4月完成發包,預期未來在汛期高濁度時期營運時能產出10萬CMD(立方米/日)之備援水量。由南水局局長黃世偉親自主持,數十位大樹區大坑里、檨腳里等里民參加,但居民對於公部門長期以來在大樹地區開發水資源,帶來的限制多於發展而感受不佳。
「高雄市70%的水都是用我們大樹的水」前高雄市議員吳利成即指出。高屏攔河堰設在大樹,大樹人只得到水源保護區,土地使用受到限制,不能開發也不能發展,「大樹人是水源保護區的受害者。」他質疑,美濃、杉林都有伏流水,「為何要欺負我們大樹?」
其次,居民也擔心「抽」伏流水造成地層下陷,也擔心一旦水源引走,影響當地栽種荔枝果園,造成農業缺水。
吳利成舉台塑在大樹抽水為例,取水量沒有南水局多,一年至少固定回饋當地2000萬。南水局抽伏流水是給自來水公司賣,應該提供大樹人好的建設及回饋機制。
興田里長曾金益則指出,南水局承諾讓當地居民參與伏流水抽樣監測,卻始終沒有兌現,雖然公部門提出了數據,也說不會影響當地居民,但畢竟這些數據都沒有民眾參與,無法取得居民信任。他也提及205兵工廠即將遷至大樹,會不會影響水資源,都讓里民忐忑不安。
對於工程回饋機制,高雄市大樹區區長黃伯雄說,動工後就有回饋金使用辦法,請里長收集需求,由區公所執行。
黃世偉雖解釋水質保護區是全國性的規定,居民卻不領情。
大坑里長吳進雄詢問在場里民是否贊成,全數表示反對工程開發,要求列入會議紀錄。在幾位居民激憤發言後,集體離席,說明會應聲中斷。
未感受工程帶來的好處,居民憤而離席。
參與現場的民間團體觀察,居民的一連串反應,反映了長期來不信任政府工程,伏流水取水工程剛好蒙受其害;而看似提供當地居民的回饋機制,由區公所主持,是否專款專用,或成為區公所收入,都必須更細緻的看待處理,才能讓居民有感。
「如果回饋金到了區公所,是無分別的用在大樹區,而非用來補償三個里為公共利益付出的代價,居民當然心懷不平。」幾年來陪伴當地居民的南方水盟成員溫仲良如是說。他建議南水局多花時間向居民說明,多邀請民眾參與水資源監測。高屏溪濁度仍高 引伏流水備受關注
至於引取伏流水,與抽深層地下水原理不一樣,地層下陷的機率很低,但是有機率就會影響。
目前高雄地區每日約需160萬噸水,其中民生及公共用水佔八成,75%以上取自高屏堰地面水及伏流水,約佔110萬噸,對我們大樹地區的生態,長期下來一定會有影響。
保護區土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修復·臺灣-21天線上攝影展 DAY16|千塘之鄉】
一口一口的埤塘,宛若灑落大地的珍珠。
桃園市境內有著大大小小超過2000個以上的埤塘,所以有「千塘之鄉」的美名。根據文獻紀載,這些埤塘主要的功能是為了灌溉,後來也衍伸出防洪、儲水的功能。在許多老桃園人的記憶裡,家裡附近的那一口埤塘也乘載著許多記憶。
在眾多埤塘之中,731號埤塘是唯一一個被劃入保護區的埤塘,又稱為桃園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是全臺灣最小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區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指標性保護物種是台北赤蛙。但由於氣候變遷與周邊慣行農業發展的關係,族群量正慢慢減少,近年來當地社區和政府已經開始在周邊進行監測及輔導,希望這個埤塘,也是陪伴你成長的生態埤塘。
🌏你家附近有埤塘嗎?留言和大家分享,你跟埤塘一起成長的故事吧!
🔎延伸閱讀:
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 土地屬水公司 桃市府擬協調移撥
https://e-info.org.tw/node/203162
【淺山動物】保育不能只靠政府 草根力量有助台北赤蛙復育
https://e-info.org.tw/node/215534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和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TEIA 邀您一起看見台灣,守護家園~
⏭DAY17|農田上的遮陽板?
https://www.facebook.com/chipolin.org/posts/306610681031614
⏮DAY15|黑皮!黑琵!
https://www.facebook.com/chipolin.org/posts/302185214807494
#修復台灣RestoreOurTaiwan #齊柏林導演21天線上攝影展 #環境資訊中心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422國際地球日 #台灣地球日 #埤塘 #台北赤蛙
保護區土地 在 今周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去年這起弊案鬧得沸沸揚揚,有知情人士指出...
「若現在不阻止,未來就沒辦法喊停了,應該是內部人看不下去提出檢舉,才讓這樁土地變更案踩了煞車。」
保護區土地 在 民視全球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創立「謝拉戈達」自然生態組織的瑪莎,原本是一名音樂老師,30幾年前毅然放下教職,成為這個區域的守護者。(Y編)
🉐我們有國際新聞社團囉👉https://goo.gl/MBP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