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俄文發音網站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俄文發音網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俄文發音網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俄文發音網站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萬的網紅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請八旗文化自制。 📚 ✦三月新書2/27起陸續上市,五本新書,各自不同,歡迎讀者對號入座,先為這週四即將到來的228連續假期暖暖腦喔 ! ════ 三月新書 ════ 🔎#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 (2/27上市) ❖ 三月 誠品書店 /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AnJie's Vlo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OPEN IT!!!!!!!!!!!!!!! 【萬門大學】 俄語初級(上):https://goo.gl/zijd3L 俄語初級(下):https://goo.gl/3ERS81 俄語中級(上):https://goo.gl/lAFbhe 【Heinrich Tsanov】 淺談俄語發音:htt...

俄文發音網站 在 4Gamers編輯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22 16:54:52

2 月 22 日是日本的「貓之日」,也是 PS4 的日本發售日期。日本索尼(SIEJ)一早就在自家社群網站貼出慶祝賀文;不僅有真喵入鏡,招牌多樂貓、黑樂貓也一起見客。⁣ ⁣ SIEJ 以「玩 PS4 途中跑來打擾你的貓」為主題,上傳一系列貓主子賴在螢幕前面打死不退的逗趣模樣。當然啦....連螢幕都看...

  • 俄文發音網站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2-28 16:19:29
    有 439 人按讚


    請八旗文化自制。

    📚 ✦三月新書2/27起陸續上市,五本新書,各自不同,歡迎讀者對號入座,先為這週四即將到來的228連續假期暖暖腦喔 !

    ════ 三月新書 ════
    🔎#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 (2/27上市)
    ❖ 三月 誠品書店 / 博客來網路書店 選書 /金石堂書店強推 ❖

    ──拚經濟,但有多少拚進你的口袋?
    育兒、教育、住房等生活成本飛升,實質薪資卻成長停滯,
    作為被剝奪感最深的一代,我們還有什麼辦法,能為自己找到出路……

    🔎#時尚與死亡的對話——義大利傳奇思想家里歐帕迪的厭世奇想對話集(2/27上市)

    這是一本厭世之書。
    在十九篇跨越時空、虛實交錯的奇想人物對話中,集戲謔、諧趣、悲觀和犀利於一體的傳奇厭世之書。歷經二百年而不墜,哲學家叔本華與尼采的最愛!

    🔎#人類何以陷入戰爭:李德哈特的歷史哲學(3/06上市)

    人類的弱點就是 不向歷史學習而一再重蹈覆轍!

    🔎#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3/06上市)

    全球媒體大一統的中國夢,正快速滲透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中國大外宣」正在剝奪你的閱聽自由? 

    🔎#滿洲國:從高句麗、遼金、清帝國到20世紀,一部歷史和民族發明(3/13上市)

    首次以「滿洲」這塊土地為中心,縱向書寫它從上古時代到20世紀的二千年歷史,並橫向剖析它的獨特性和憲制演化。

    ═════════ 三月新書 ═════════
    ➤➤➤零工經濟時代另類必讀之作

    📕《#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 作者:艾莉莎.奎特(Alissa Quart)  
    ❖ 三月誠品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 選書 ❖

    //. 當律師、教授、會計師、工程師、醫療人員……都不再是中產階級, 你是否也會掉入貧窮線之下?//. 

    〔 中產階級理應是消費力強大、帶動經濟成長的中堅族群,然而,在所得成長緩慢,以及維持社會地位成本上升的夾殺之下,不得不改變自已的志向與工作型態,做到累死,結果卻不如預期。

    但這些,都不是你的錯!看清經濟趨勢與制度的本質,才能找出解決之道。〕 
    ═══。。═══

    《被壓榨的一代》揭露中產階級生活困境,在訪談過程中,作者發現有許多家庭無力負擔養育孩子的費用,即便是看似不用為錢煩惱的單身貴族,也為維持生活水平而苦惱。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受訪對象,有教授、律師、會計師、工程師、護理人員……等等,他們曾以為「自己接受的職業訓練或個人背景,能確保過上舒適的中產階級生活」,事實卻不是如此。教師不得不在放學後開Uber賺錢、機器人取代藥劑師、護理師等醫療工作者,高知識分子只能在大學兼任授課,永遠等不到正式教職。他們對財務焦慮、對工作氣憤、甚至對深陷膠著的自己感到羞愧不已。

    本書作者艾莉莎.奎特是非營利組織「經濟困難報告計畫」的執行主編,該組織致力於報導不平等的社會現象。面對當前困局,奎特試圖從政策面、現實面,與心理面給出解決方案。本書不只忠實呈現中產階級的難題,更流露出深切的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感。在一個選擇有限的經濟環境中,本書促使受薪族檢視自己的生活、剖析當前局勢,避免隨波逐流。

    📖═ More…. .https://goo.gl/KivzKr
    ════════
    ➤➤➤「人是最可悲的動物。」

    📘《#時尚與死亡的對話——義大利傳奇思想家里歐帕迪的厭世奇想對話集》  
    作者:賈柯莫・里歐帕迪Giacomo Leopardi (1798-1837) /著

    //. 這是一本厭世之書 //.

    { 作者是義大利浪漫主義重要代表人物,兼具哲學家、詩人、語言學家、作家等多樣身分。里歐帕迪的孱弱體質和成長背景,使得其個人內在思想帶有強烈悲觀氣質,同時反映在作品當中。}

    《時尚與死亡的對話》取自十九世紀義大利傳奇思想家賈柯莫・里歐帕迪的Operetta Morali一書。里歐帕迪在世僅三十九年,但兼具詩人、哲學家、語言學家和散文作家等多重身分的他,卻獲義大利人公認是繼寫下《神曲》的但丁之後自家最偉大的詩人。〕
    ═══。。═══

    里歐帕迪的思想世界如奇花般斑斕豐富。在本書收錄的二十篇文章中,他採用獨特的對話形式,在神話與歷史的架空世界裡,建構出一個個令人匪夷所思、卻也教人讚嘆不已的哲學思辨情境,討論人類「存有」的價值究竟何在。他讓人與非人、概念與實體、過去與現在,在虛實之間相互對話;於是,時尚與死亡、地球與月亮、自然與靈魂、哥布林與地精、希臘神話中的海克力士與阿特拉斯,解剖學家與木乃伊等各式奇特角色紛紛開口,在彼此精妙、凝練、譏諷的語言中,闡述這位思想者對於存在與生命意義的觀點。

    《時尚與死亡的對話》是一場緊接一場的思想盛宴,緊湊而豐富,箇中對於「存有」的深沉看法,時而引人驚嘆,時而令人失笑,最後更教人深陷沉思,無怪乎尼采及叔本華深受此作吸引。這位早逝的思想家無疑用了一種奇詭而華美的厭世姿態對抗這世界。

    📖═ More….. https://goo.gl/qoU6ub
    ════════
    ➤➤➤重新檢視歷史對今日的教訓

    📗《#人類何以陷入戰爭:李德哈特的歷史哲學 》
    作者:李德哈特(Sir B. H. Liddell Hart)

    //. 人類的弱點就是 不向歷史學習而一再重蹈覆轍! //. 
    { 作者為英國戰略家和史學家,有「二十世紀克勞塞維茨」之稱,其作品極多,以戰略與戰爭歷史為主。本書集戰略與史學大師的思想大成 }

    (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李德哈特即慨嘆,人類基於本身的愚昧,未能擺脫戰爭的苦難,而以Why Don't We Learn from History?為名寫下了這本他個人對歷史的反省。本書是李德哈特的研究成果與思想之精華,也是填補作者其他的大戰史和戰略論等書的寫作背景與個人觀點的論述。是理解他的二戰史、戰略論等作品的重要思想背景。 )

    ═══。。═══

    作為一個史學家,李德哈特力求嚴謹、客觀,以維持他個人在研究、判斷和發表的獨立性,這造就了他的作品在他辭世50年之後依然有突出的參考價值。人類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向歷史學習呢?

    1812年的拿破崙征俄失敗,是個在歷史上人們總會談論的重大錯誤,可是在129年後,希特勒再次做出誤判,為什麼?一個發生在巴爾幹半島上的暗殺事件卻把整個歐洲帶入萬劫不復的戰禍之中,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為什麼?英國對波蘭曾提出在危難之時,對華沙提供必要的援助,可是英法兩國是沒有能力實踐這個諾言的,但英國人還是讓波蘭人相信了這個空泛的承諾,為什麼?人們總相信己方發動的戰爭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取得勝利,但事實證明這樣的推估是毫無根據的,但在一戰、二戰、越戰、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都一再發生同樣的錯誤,為什麼?

    李德哈特研究歷史問題時,經常採取透視的方法,從過去透過現在而進入未來。在預測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決定性發展時,他就是採用了這種方法。他引用俾斯麥的名言:「愚人說他們從經驗中學習,我則寧願利用他人的經驗。」歷史是普世的經驗,比任何個人的經驗都更長久、更廣泛、更複雜多變。因此他的預測往往準確。李德哈特總結現代戰爭對於人類歷史的影響時,得出這樣的結論:在過去一百年,科學和技術使物質條件和生活工具所產生的變化,遠超過前二千年的總和。但人類把如此巨大的新力量用之於戰爭的目標時,在使用態度上的肆無忌憚,還是和他們的祖先使用原始性工具時完全一樣,從未考慮到工具在效力上的差異。近代國家的政府在戰爭中大都是從不考慮戰後的結果,而過去的政治家反而有足夠的睿智,能夠把此種考慮經常擺在心裡。

    即使重看二十一世紀以來這短短的十八年歷史,你會發現,李德哈特的論點正好反映在我們今天周遭發生的戰爭與政爭之中。「那些影響國家命運的大事,其決定的基礎往往不是平衡的判斷,而是衝動的情緒,以及層級不高的個人考量。」人類似乎還沒有從過去的經驗學到李德哈特所說的教訓。本書正是李德哈特針對人類的弱點——不向歷史學習而一再重蹈覆轍,敲出最為沉重的警聲。歷史意識能幫助人類在「危難的時候」保持冷靜,度過難關。歷史指出最長的隧道還是有其終點。即使我們看不出前途存有任何正向的希望,但是一種對於未來演變而對歷史的關注,還是可以幫助我們繼續活下去的。

    📖═ More…..https://goo.gl/tJdUCD

    ════════
    ➤➤➤毛澤東:「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

    📕《#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 作者:何清漣

    //. 「中國大外宣」正在剝奪你的閱聽自由 //.  

    { 本書研究結果被2018《胡佛報告》所引用,促成美國對中國大反擊! }

    〔 毛澤東曾經說,「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這並非危言聳聽。

    2009年,中國決定投入450億元人民幣鉅資在全球推廣「大外宣計畫」,藉此與西方媒體「爭奪話語權」。至今十年已經過去,中國的紅色滲透效果如何?民主世界最引以為傲的言論自由,如果被中共的宣傳機器徹底佔據後,會發生怎樣的事情?當民主國家獨立運作、作為第四權的媒體,都變成中國官方關係企業以後,我們還能知道新聞背後的真相嗎?長期關注中國政治、經濟和媒體的學者何清漣提供了她的精彩分析和答案。 〕
    ═══。。═══
    🔸世界華文媒體已呈現粉紅色狀態
    中文媒體、華人社團與中文學校,一向是中共「海外統戰三寶」。按照中國政府的統計,目前全球有4500多萬華人、二萬多個僑團、5000多所中文學校、數百家中文媒體。如何控制、管理這些中文媒體,影響華人的思想,增強對中國的凝聚力,被中共視為相當重要的「海外統戰工作」。

    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中國的海外滲透,世界各國的中文媒體就已經開始在政治上重新定位,2009年之後尤其如此。中共支持的世界中文媒體的目的,用中共的術語說,是教育「生活在資本主義國家的華人」。

    中國的手法五花八門,從統一與中國相同的詞彙開始、進而是發音,甚至把許多傳統的粵語廣播與新聞都加入普通話時段。中共還專門開辦海外中文媒體研究中心、網站、雜誌;舉辦各種海外研修班,規訓海外華文媒體的從業者,讓他們變成中國的「宣傳先鋒」。而在採訪角度上,也改為對中共有利的角度來報導。全球華文媒體陷入單一新聞取向的趨勢已經迫在眉睫,許多媒體都已經淪為北京的傳聲筒,基本上是中共宣傳機器的延伸。

    🔸西方媒體面臨收買和打壓
    非洲是中國最大利益之所在,在這個傳播媒體較為弱勢的世界,中國式的宣傳早在上世紀五、六○年代就取得話語權,是「紅色宣傳」最早、也最為成功的例子。伴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大量紅色文化進一步滲透,在黑色非洲大地上,中國已經等於新殖民主義的代名詞。

    中國對第三世界國家採取直接收買的方式。比如據印度傳媒The Print報導,為了配合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宣傳,從2016年開始,中國外交部每年都會招待大約100個來自亞洲和非洲的記者,完成一個以10個月為期的所謂「獎學金課程」。免費住,免費旅遊,而且還可獲得每月5000元人民幣的開銷津貼,從而控制這些國家的媒體報導。
    而對媒體發達的先進國家,中國則轉而採取「外宣本土化」策略。中共編列了巨大資金,或是直接建立媒體分社、或是收編或聘用外國的記者編輯、或是入股或併購外國的媒體等等,旨在各項外宣計劃要「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而對於多個國家在該一帶一路計劃下出現的「債務外交」等惡果,則是隻字不提。

    然而作者認為,「傳播力不等於公信力,信息發布也不等於信息的到達、信息的到達也不等於受眾按照發布者的意圖解讀」。一個國家的「國際」形象,歸根究底是由其「國內」政治社會狀況來決定的。其外宣內容充斥的正面形象,在中國內部各種腐敗、貧富不均、環境污染、生態災難、暴力鎮壓人民等議題下,明顯缺乏公信力。

    🔸香港和台灣成為紅色滲透重災區
    香港媒體的內地化已經成為事實。亞視早已被戲稱為「央視第十台」,即中國中央電視台第十台,而TVB也被戲稱為「CCTVB」。在香港,登廣告這種商業活動,被中共做成了政治誘餌。而利用黑社會威脅記者人身安全時有發生。其結果是,「無國界記者」(RSF)歷年公佈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香港呈逐年下降趨勢:2011年在全球排名第34位,尚屬「接近自由區域」;2016年排名第69位,進入「新聞受限制區域」;2017年度下降4位,排名第73位。

    中共滲入台灣媒體業,在2008年以前採用的是迂迴繞道的方式,借道海外中資入股台灣媒體。2008年以後,北京勢力滲透台灣媒體走的完全是陽光大道,無須隱身。這一現象被概括為「在台灣媒體場域」的「中國因素」。此外,本地媒體也因為中國的新聞置入帶來的金錢收益而開始「自律」,中國的負面新聞幾乎都不見。作者引用並讚同台大教授張錦華的觀點:這種台灣媒體形同被中國政府「收買」的現象,其實已經是台灣國家安全層級的問題。

    🔸中國的大外宣會成功嗎?
    何清漣認為,「金錢外交+大外宣」不是國家軟實力。既想受到專制國家擁戴,又想受到民主國家歡迎的「中國形象」,事實上不存在,更不可能通過「大外宣」塑造。將烏鴉塗成白色之後,最多只是在短時期內讓部分觀者產生「烏鴉是白色的」這種錯覺,久而久之,黑烏鴉還是會露出底色來的。所以中國的大外宣計畫,一開始就註定是白白耗費金錢的「面子工程」,留給後世的歷史笑柄。中國「大外宣」的手法,終究無法長久改變各國原生的媒體生態與言論自由環境。而事實上中國已經踢到了鐵板。在澳洲、加拿大,官方已經採取反間諜滲透的行動,杜絕中國的紅色宣傳。在美國,孔子學院的教師被調查,《外國代理人登記法》的啟動,都是要打擊「大外宣」對自由世界的干擾與影響。
    ——
    作者何清漣是中國罕見的既有外部視野、又有內部經驗的經濟學者,她曾經出版《中國:潰而不崩》分析中國未來十年的政治走向。她更是少數研究中國媒體的學者,曾出版《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分析中國政府如何控制媒體。而美國2018年底的《胡佛報告》,也引用《紅色滲透》的研究成果,該報告用22頁介紹中共對美國境內中文媒體的控制,及反西方意識形態的運作(見《中國影響和美國利益:推動建設性警惕》部分),從而促使美國開始反擊。

    📖═ More…..https://goo.gl/XoTwrF

    ════════
    ➤➤➤本書並非是一部嚴格意義的通史。

    📓《#滿洲國:從高句麗、遼金、清帝國到20世紀,一部歷史和民族發明 》劉仲敬

    //. 首次以「滿洲」這塊土地為中心,縱向書寫它從上古時代到20世紀的二千年歷史,並橫向剖析它的獨特性和憲制演化  //. 

    〔 作者認為,從滿洲的地理、歷史和憲制演化來看,「滿洲民族」具備豐厚的基礎和一致性。而從這一視角窺探滿洲,也發現藏在考古發現和漢文史料下面的「另一種滿洲史」,比如高句麗和唐國爭奪朝貢體系主導權、比如契丹和渤海的關係猶如國共對峙、比如「Easy Money」使勃極烈制度由盛轉衰、比如「滿洲大憲章」的覆滅和政治自由的喪失,等等,完全顛覆了我們的慣常認知。這也是本書作為歷史書寫的獨特之處。〕

    ═══。。═══

    本書的滿洲國,不是狹義上1932~1945年日本扶植下成立的「滿洲國」,而是廣義的概念,指的是歷史上在滿洲這片廣袤土地上建立的各個政權、它們之間的憲政演變關係、及可能被建構出來的民族共同體。因此,本書跳出古代東亞的王朝譜系和20世紀的中國中心正統觀,也不以「東北」這種「地方」身分來書寫,而首次以「滿洲」這塊土地為中心,縱向書寫它從上古時代到20世紀的二千年歷史,並橫向剖析它的獨特性和憲制演化。

    「滿洲」(Manchu)是皇太極創造的詞彙,最初的意思指的是結合滿洲人、蒙古人、朝鮮人、生活在遼東但已經滿化的漢人等新的人類集團、一個想像的共同體。「滿洲」(Manchuria)一詞也是英語系國家用來稱呼今日包括中國東北、東蒙古和俄羅斯遠東在內的土地。本書作者劉仲敬借用了這個概念,但他指出,「滿洲」的歷史地理範圍,不僅僅是指今天中國東北的行政區域,而是包含了今日河北(燕地)、膠東半島的泰山以東(齊地)、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東蒙古,一直到俄羅斯濱海區這一塊廣袤的土地;它和古代日本的關係也一直非常密切,「滿洲海盜」出沒的日本海一直是古代滿洲、日本和朝鮮之間的交通和文化紐帶。

    作者採用了文化人類學的分析方法,放棄「中國」這個政治概念,而是以東亞、內亞和東北亞文化區作為分析和詮釋框架。作者認為,中古以前的滿洲都是內亞文化的一個東北亞分支,強烈受到內亞草原文化的影響。蒙古高原到滿洲之間的「黑貂之路」就像「絲綢之路」一樣,是內亞技術和文化的輸液管道。13~15世紀的蒙古帝國,意味著內亞在文化和政治上主導東北亞和東亞的時代。之後內亞衰微,東北亞崛起。對應傳統的中國史學解釋,就是清帝國統治了中國、蒙古、準格爾地區和西藏的17~19世紀。如果從政權更迭的角度看滿洲的二千年演變,則在興隆窪與夏家店文化(上古時代)之後,首次出現的國家組織形式是燕國(前10~西元2世紀)、之後大致有高句麗(5~7世紀)、渤海國(7~10世紀),再次是遼(10~12世紀)和金(12~13世紀),然後是滿清(17~19世紀)覆蓋整個東北亞、東亞和內亞,終止於溥儀的滿洲國(1945年),滿洲最後被納入今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本書並非是一部嚴格意義的通史。作者的關切點是從憲制的角度分析滿洲國家的歷史演化。比如作者認為,高句麗自身的政治組織,最初是比較鬆散的專業集團聯盟,其王權隨著軍事和戰爭而加強,逐漸變成軍國主義和封建聯盟體系並存的二元國家。高句麗在和唐帝國爭奪朝貢體系的主導權而失敗,意味著東北亞取代內亞而主導東亞(中國)的過程,要往後三百年才由遼金部分實現。渤海國則是高句麗的後繼國家,也承襲了高句麗的二元性。

    本書是劉仲敬「民族發明學」理論架構下的產物。民族發明是一種17~20世紀的全球現象,民族發明的結果,是現代意義的民族國家在政治上取代了過去的封建王國和帝國。最初發生在西歐、比如英法德的民族發明,引發了鄂圖曼帝國和奧匈帝國的崩解,從而在歐洲出現一系列新興民族國家。在東亞也是如此,滿清帝國朝貢體系的瓦解,導致亞洲東部出現了中華民國、蒙古國、東突、北韓、南韓、滿洲國等新興民族國家。梁啟超發明的「中華民族」,就是現代中國想承接大清五族共和的疆域和遺產,打造民族國家而使用的政治概念,本身也是民族發明的一部分。然而中華民族本質上是一種「帝國超民族主義」,它試圖整合不同的語言和文化族群而打造現代民族國家,難度巨大,故產生種種問題。

    📖═ More…..https://goo.gl/vLgS5M

  • 俄文發音網站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5-07 08:10:00
    有 38 人按讚


    【BBC中文網】學外語要趁早 最佳年齡段到底有沒有

    最近,社交網站臉書上有一個英語語法測驗,吸引了將近67萬人參加,大部分人在20、30歲左右,最小的10歲,最大的70歲,主要來自歐洲的幾個國家。

    這項研究稱,假如想流利掌握一門語言,例如主要想達到語法無懈可擊,最佳時段在10歲以前。

    研究結果發表在《認知》雜誌上。報告稱,數據顯示學習語言確實有一個「關鍵期窗口」,這個窗口從10歲開始關閉,到17、18歲結束。

    什麼時候開始學外語才可能達到「以假亂真」、跟母語不相上下的水平?通俗說法是越早越好,孩子學語言快;專業說法也比較含糊 - 幼兒時期,而具體到最佳年齡段,或者說語言學習關鍵期,一直以來沒有權威定論。

    在中國,一般認為幼兒時期是學習外語口語的最佳年齡段,這樣孩子長大後外語不但跟母語一樣流利,發音也可亂真,具體年齡沒有統一說法,但一般理解是5-6歲之前,也就是學齡前兒童。

    以往的研究認為,人在5歲以後母語思維習慣形成,發音機制逐漸穩固,學外語時會受到語音干擾和思維定式阻礙,難度加大。

    英美等國近年來出現幼兒學中文熱,依據大抵不外乎語言學習關鍵時期理論或類似的學說。

    但這些通常針對口語,沒有特別提及語法的掌握。

    發表在《認知》雜誌上的英語語法測驗題目不難,基本上就是識別語法錯誤。同時,參加者要提供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年齡、學英語時間多長、怎麼學的英語,是在本地學校還是出國留學學的,等等。

    參加測試的人裏,三分之一的人母語是英語,其餘三分之二的人母語主要包括芬蘭語、土耳其語、德語、俄語和匈牙利語。

    研究人員用電腦模型分析數據,發現"最佳學習效率"在18歲出現拐點,但原因有待進一步分析研究。

    報告聯合作者之一,MIT腦科學與認知學教授泰南伯姆(Josh Tenenbaum)認為,一種可能的解釋是成年人的大腦已發育成熟,相對定型,不那麼容易改變,適應性能也減弱。

    「有可能出現了生理性的變化,也可能有社會和文化因素,」他說。

    粗略地說,17、18歲之前屬於未成年,之後則生活狀態和軌跡不同了,也許上了大學,也許進了職場,也許從父母家搬出去獨立生活了。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語言學習效率。

    這並不等於說成年以後再學外語就是做無用功。記憶差了,但理解能力強了,學習環境更有利了,能否達到母語一樣的水平因人而異,但學習的成效無可否認。

    但是,關於學語言的「關鍵期截止年齡」,不少學者表示異議。

    英國約克大學語言學教授維曼(Marilyn Vihman)認為,必須從幼兒時期開始學外語才能達到母語水平的說法值得商榷。

    她說,有人從20多歲開始學一門外語,最後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這種例子也不少。

    根據MIT的這項研究,她認為更有可能反映的是成年前後那段時間,大部分人的認知和學習能力不在上升,而是進入一個平台期。這樣的例外也不少。

    也有其他學者指出,上述研究只涉及語言的一部分--語法。

    中國外語教學專家王初明在《外語是怎樣學會的》一書裏提到,學外語,年齡是無法改變的自然生理條件,但外部條件也很重要,四大關鍵包括語境和真實使用、交際需求和動力、大量接觸和規律的掌握,以及互動和模仿樣板。

    從經驗來看,青春期前學外語效率高,這點毋庸置疑,但即使是兒童學外語,離開這四個關鍵條件也達不到「母語程度」。

    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提出,人類大腦裏有一個「語言學習機制」,就像其他行為能力一樣自然發育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跟語言學習關鍵期假設相呼應。

    這些目前仍是學術界有爭議的話題。

    近年來,有不少學者開始研究學外語能否和如何延緩老年癡呆症發作的問題。

    蘇格蘭格拉斯哥市政府2015年成立了一個社會公益企業,叫語言火烈鳥(Lingo Flamingo)。它給老年人開外語班,通過學外語推延老年癡呆症的發作。

    愛丁堡大學心理學講師巴克博士(Thomas Bak)數月前開始分析研究這些老年外語班的效果和數據,希望找到「能夠量化的結果」。

    他曾參與對印度海德拉巴600名老年癡呆症患者的研究。海德拉巴的居民都會多種語言,歷代如此。

    他對BBC表示,有研究結果表明學外語可以推遲老年癡呆症4到5年,效果不亞於任何現有的藥物。

    他說,如果能找到量化的證據,那就可以把學外語提供認知訓練作為一種療法,跟體育鍛煉、健康飲食、健康生活方式並列。

    #教育

  • 俄文發音網站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3-12 13:28:13
    有 16 人按讚


    <網路資源review>

    網路時代如何利用電腦讓自己的學習之路事半功倍?雖然網路資源看似很好用,但是真正好用的實在不多,以下討論幾種還算堪用的資源,給大家參考。

    首先是許多網路資源雖然標榜有很多種語言,但大多都是同一套模式直接套在各種不同語言上面。如翻牌式的學習,第一課第一個畫面看到一個男士和你打招呼,點一下,就用那個語言講”早安!”,然後下一個畫面是一個月亮,點一下就念”晚安!”。這種學法前幾課還好,但事實在很難想像整個語言學習歷程都用這種記憶卡模式學習。事實上等到課程到自我介紹時就會出現問題了,有的語言牽涉變格變位,但翻成英文都一樣,也沒有見到解說(或是很少)為什麼同樣是”你”,原文會不一樣。這對不詳細了解就無法產生信心的同學會產生無可彌補的失落。另外一種是把語言學習當作遊戲來玩,有很多關卡的那種軟體,通過連連看或是配對成功就可以獲得金幣之類的獎賞。我個人是覺得效果也有限,對本來就對語言有興趣的人來說,例句和例句之間跳出連連看、拼圖之類的東西實在很礙眼。

    我心目中的好的網路課程資源,就初級而言,最好是像大家說英語那種有老師錄音講解的課程,也有資料可以印出來。翻牌式學習無妨,但是要同時有一些文法解說,而且整句的發音和個別單字的發音要分開錄,個別念的時候要更慢更清楚這樣,而不是就把整句切開配上去而已。翻譯也要分成字面上翻譯和通順的翻譯。雖然沒有任何一種課程能夠符合所有的期望,但在看過許多網路推薦的資源後,推薦幾種堪用的:
    很不幸的是,這些資源或多或少都要付費。或許有不用付費就可以取得的方法,我不知道就是了。

    Pod 101
    Pod 101系列提供數十種語言,和其他語言網站喜歡的翻牌式學習不一樣的是,Pod 101屬於有老師講解的課程,每則短短的十分鐘不到,以會話開始,帶大家念單字後講解文法,算是實體課程的線上版。其他的網路功能和其他的軟體或資源差不多,像是單字卡,按下去會發音之類的東西。個人覺得有真人對話講解比起自己在那邊按單字翻卡有趣許多,也比較不會無聊。我在去匈牙利前就是用Pod 101 Hungarian慢慢學的,學了兩三個禮拜,之後在匈牙利旅遊就沒講過英語了,效果還不錯。缺點是每個語言獨立付費。不過它有試用期,所以如果你e-mail帳號多的話,就可以試用很久(?)。

    Mango languages
    Mango有點偏向一張卡一張卡翻過去的軟體。這個軟體號稱有六七十種語言,不過每個語言的規模差異很大,像是不丹的宗卡語就幾課讓大家聞香一下而已。不過他提供幾種阿拉伯不同的方言,令人激賞,也有整整四個Units個冰島語,都快哭出來了(當然冰島語還是推薦Icelandic Online)。而且它部份語言的錄音是上面講的分開錄音,按單字會念的比較慢,比較清楚,整體錄音也品質相當好,還沒聽到和我沒耳緣的聲音。課程的進行方式是每章一段會話,然後慢慢翻字卡讓你記得詞的意思。每一個字卡前會有英文跟你說"Now try this!","Isn't it easy~~"之類的鼓勵話語,總之有點像Pimsleur那樣。中間會有一點文法的筆記解說,而且還整段真人念給你聽。不過仍建議有一點文法知識再用這套,不然很容易迷路。另外要注意的就是,它是以原文呈現,所以要自己先學會字母。好處是訂一次全部語言都可以用,適合在通勤時戴著耳機滑手機玩。

    影片系列

    FluentU
    這是一套視頻資源,標榜的是收錄很多標上字幕的影片,特色是滑鼠移到字幕,影片就會暫停,而且點字幕就會跳出字義。可惜的是像是動詞再點就沒有變位了,不然就更好了。它提供幾種大的語言,但是每一種語言所收錄的影片差異很大,像是西語可以到近兩千段視頻,但俄語則不到百段,不過好處是可以一次付費使用全部語言的資源。

    Yabla
    和FluentU類似的視頻資源,不同語言要分開付費。以我看的義大利語來說,視頻數目遠超過FluentU義大利語所收錄的。而且它每一句如果按loop的話可以重複聽,聽到滿意為止。點字幕一樣會有解說,而且比FluentU的解釋多,也提供一些短語用法等等,還連到Wiki的字典,算是比較全面的字典。

    字幕天下
    若是韓文的話,可以搜尋某位對岸人士製作的雙字幕韓劇。事實上語言學習者最需要的就是雙字幕,聽到不懂的單字時也好查。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韓劇常常只有中文字幕,早期還中文配音。不過這也是要付費的。

    Lang-8
    這是一套真人作文修改的網站,如果只需要一個語言是免費的。主要的概念是大家把文章po上去,各國網友互相改這樣。如果你常常上這個網站幫人家改文章的話,下次你po的文章能見度就會比較高。我的經驗是,瑞典語的文章大概一天內會有網友幫忙改到,冰島語的話則要等個半年,等到我都忘了,顯然也和網友的數量有關。

    FSI Language
    這是美國政府早期訓練國防部人員的教材,年代久遠。由於肩負維持世界和平的功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小語種。資料採用抽換詞面,一直練例句的方式:我要一杯咖啡、我要一杯茶、我要一杯牛奶、我要一杯....適合有點自閉傾向的朋友使用。錄音一樣年代久遠,會有唱盤的沙沙聲。最重要的是它是完全免費的!

    至於其他幾種網路資源,覺得不投緣就不review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