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何謂認知失調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何謂認知失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何謂認知失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何謂認知失調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564的網紅Midori 咪豆栗.日常茶飯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不聊食物 #你真的了解精神疾病嗎 在診間,經常有個案問我,要不要將他們在就醫治療的事情,讓家人、朋友、同事知曉呢? 我通常是這樣回答他們的。如果是能信任的對象、一路以來都陪伴著你的朋友家人,那當然無所謂。但如果只是生活上不相熟的對象,平常也只有表淺的互動,那可能必須去考慮自我揭露這件事是否...

何謂認知失調 在 海希Healthy——從被助者到助人者的距離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20:04:09

2021.05.07 跟焦慮說bye bye /⠀ 前一陣子有讀者私下詢問如何緩解焦慮,我想了想,這應該是很多人想知道的議題,所以就把《時區》的附錄拿出來增修,在這邊也分享給大家。 (我的網站裡有備一份,以下連結可以直接到那邊去點擊,另外,雲端文件版是比較完整的版本,有圖也有另外的延伸閱讀,如果不想...

  • 何謂認知失調 在 Midori 咪豆栗.日常茶飯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26 17:45:34
    有 84 人按讚

    #今天不聊食物
    #你真的了解精神疾病嗎

    在診間,經常有個案問我,要不要將他們在就醫治療的事情,讓家人、朋友、同事知曉呢?

    我通常是這樣回答他們的。如果是能信任的對象、一路以來都陪伴著你的朋友家人,那當然無所謂。但如果只是生活上不相熟的對象,平常也只有表淺的互動,那可能必須去考慮自我揭露這件事是否適當,或可能反而容易招致傷害?

    雖然我很希望,有一天個案們都能坦然地說出自己罹病、正在接受治療的事實,而不用擔心被標籤化或污名化,但我也很清楚,在現階段,社會的現實面還是不容許我們太過樂觀。

    污名化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出自不了解吧。不了解何謂思覺失調,不知道憂鬱症、躁鬱症各有什麼不同症狀表現,不清楚焦慮症會對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於是一概以「精神疾病」統稱之,並一視同仁地歧視他們。

    其實很心疼這些個案。有一位反覆因為生活壓力而發作的強迫症個案,在討論後,我們決定長期以血清素藥物治療,不再試著減藥或停藥。他雖然接受了這個事實,也很明白藥物帶給他的幫忙,但對長期服藥還是有一點點抗拒。我跟他說,就想成高血壓吧,高血壓也是需要長期服藥,不然血壓控制就不穩定,會有很多後遺症。他說,但這個社會不會歧視高血壓的人。

    是的,這個社會不會歧視高血壓。因為大家知道高血壓是因為種種生理現象造成,只要穩定服藥就能控制良好。但大家知道嗎?強迫症也是由於血清素分泌不足,在治療時只要合併血清素藥物(即俗稱抗憂鬱藥)及認知行為療法,就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思覺失調症則是由於腦內多巴胺濃度過高,而造成多疑、妄想、幻聽等等症狀,只要能穩定服藥,症狀也能控制得很不錯。

    當然由於事關腦部疾病,造成心智上的變化,能不能讓個案們對自己生病的事實產生病識感、並願意接受治療,是我們在診間要努力的事,我們也一直很努力。但如果大家能對他們有多一點了解、多一點同理,讓他們不會恐懼就醫,不會因為社會的歧視而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一定能夠產生很大的幫忙!

    灣ê靜心課 (臺灣精神醫學大眾資訊網) 這個專頁,是由成大精神部主導,文章內容很豐富,都是由精神科醫師、心理師提供,可以讀到許多關於精神疾病的生理學、藥理學,還有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這一部美麗的動畫也是由他們出品的,希望透過影像的表達,讓大家更能了解何謂憂鬱症。

    憂鬱症,是一個腦部的疾病,並不是抗壓力強、想開一點、堅強一點就能改善。你真的了解憂鬱症嗎?

    #這是下集_上集貼在留言處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CVcQMHshg

  • 何謂認知失調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19 22:45:58
    有 2,718 人按讚


    《二噁英的禍害》

    上星期香港警察承認了使用催淚彈時會產生二噁英。化學博士K.Kwong先前亦解釋了二噁英是油溶性且極具致癌性的化學物,人體吸收後非常難自然排出,而且半衰期長達十數二十年,持續吸收恐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後果。

    【何謂二噁英】
    在了解二噁英的禍害前,我們先要了解何謂二噁英。二噁英是一個包含一系列相關化學物的統稱,就如我們常用酒精去形容一系列的化學物,例如乙醇(ethanol)和甲醇(methanol)。

    對普羅大眾來說,我們最需要知道的是二噁英當中最毒最具致癌性的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簡稱TCDD)。TCDD是世衛評為一級致癌物的化學物,是當年越戰使用的橙劑(agent orange)裡的活性成分。

    由於TCDD的毒性和致癌性,對後代和環境的影響,實在太深遠,現已成為國際間禁用的化學武器。

    *** 值得注意的是K Kwong亦指出香港警察所用的催淚彈除二噁英外亦可產用具毒性和致癌性的PCT(類近PCB,一種類二噁英的致癌物)

    ————————————————————

    【二噁英的禍害】

    相信大家最近見不少因當年橙劑,而受害的越戰後代和畸胎的照片。你可以會覺得,那會不會太誇張?

    不會!催淚彈的禍害絕對比你能想像的要深遠,根據動物和人類追蹤性研究,大量吸收二噁英(如TCDD)或類二噁英(如PCB/PCT)可造成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的後遺症

    1. 畸胎(Teratogenic) [1]

    如果媽媽在懷孕前或中暴露於大量二噁英的話,可導致新生兒出現結構性缺陷,例如腎水腫(hydronephrosis)、齶裂(Cleft Palate) 、胸腺發育不良(thymic hypoplasia )等等。

    2. 小孩發育不良或內分泌及荷爾蒙失調[2]

    如果嬰孩在成長期暴露於大量二噁英的話,可引致精子數量及活躍性低下、雌激素(estradiol)過少和甲狀腺激素過多(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可令成長中的小孩患上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可嚴重影響小孩身高、體重和性器官的發育。

    此外,更可導致神經系統發育不良或異常,例如聽力、精神行為、動作和認知的發展(altered psychomotor function, behaviors and cognition) [6]

    2. 令母乳含有PCB(類二噁英的致癌物)[3]

    3. 氯痤瘡(Chloracne)

    4. 增加患癌機會 [4][5]

    多項實驗室的研究發現,如持續接觸低劑量的二噁英,可增加患上肝癌、肺癌、直腸癌、淋巴癌、不同種類的鱗狀細胞癌的機會。

    5. 系統性後遺症 [6]

    二噁英對處於成長階段的小孩的影響尤其嚴重,可引致皮膚、牙齒和指甲異常。系統性方面更可引致,免疫系統、成長因子和新陳代謝的異常。需要注重的是,當免疫系統過低時便會增加各種癌症的出現。

    此外,對所有年齡層的,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與生殖器官有關疾病的風險。

    ———————————————
    醫學界和科學界相信,二噁英的禍害,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深遠。當年人類就是因為不了解二噁英,同時為了發展而無視對環境的影響,而令到二噁英嚴重污染了土地和水源。這大量的二噁英令歐美不少的市民,因而患上二噁英的後遺症,直至現在還未完全消除。

    然後直至昨日,香港警察一共射了超過一萬粒催淚彈,就連環保署也不再公怖環境二噁英含量時,那一萬粒催淚彈到底產生了幾多二噁英、污染了香港幾多的土地和水源?當你以為只要不上街,催淚彈便與你無關時,其實有朝一日我們和我們的一下代,大家都在喝二噁英的水、吃二噁英的肉、在怖滿二噁英的公園玩遊戲。

    今日文科生只跟大家分析,最常見的二噁英禍害,二噁英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絕對比以上提及的多。我們絕不能對催淚彈和二噁英習以為常,當我們意識到二噁英的污染時,就已經太遲。

    到底我們的下一代會不會變成畸胎、發育不良再生癌症,大概只有歷史可以告訴我們。

    #天佑香港
    #科學救港

    [1] Courtney KD, Moore JA. Teratology studies with 2,4,5-tr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and 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Toxicol Appl Pharmacol. 1971;20(3):396–403.

    [2] Mocarelli P, Gerthoux PM, Patterson DG, Jr, Milani S, Limonta G, Bertona M, Signorini S, Tramacere P, Colombo L, Crespi C, Brambilla P, Sarto C, Carreri V, Sampson EJ, Turner WE, Needham LL. Dioxin exposure, from infancy through puberty, produces endocrine disruption and affects human semen quality.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8;116(1):70–7.

    [3] Wickizer TM, Brilliant LB, Copeland R, Tilden R.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contamination of nursing mothers’ milk in Michigan. Am J Public Health. 1981;71(2):132–137.

    [4] Kociba RJ, Keyes DG, Beyer JE, Carreon RM, Gehring PJ. Long-term toxicologic studies of 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TCDD) in laboratory animals. Ann N Y Acad Sci. 1979;320:397–404.

    [5] Bertazzi PA, Consonni D, Bachetti S, Rubagotti M, Baccarelli A, Zocchetti C, Pesatori AC. Health effects of dioxin exposure: a 20-year mortality study. Am J Epidemiol. 2001;153(11):1031–44.

    [6] US EPA. Part II: Health Assessment of 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TCDD) and Related Compounds. Washington, DC: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03. Dioxin Reassessment: Draft Exposure and Human Health Reassessment of 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TCDD) and Related Compounds.

    Photo: MedicalInspire

  • 何謂認知失調 在 貓心—龔佑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7-10 00:06:22
    有 29 人按讚

    [小樹文化—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 第五章]
    第五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結構

    雖然透過分析實際衝突,就可以完整解釋和說明焦慮,但若是在性格精神病中發現產生焦慮的情境,就必須考慮在此之前已經存在的焦慮,藉此解釋為何病人恰巧在那個時刻產生焦慮並壓抑焦慮。接著,我們就會發現先存的焦慮,是由早已存在的敵意所引發——這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為了理解整個發展過程,必須追溯到童年時代,然而荷妮很少提及童年經驗,這是因為本書要討論的不是激發精神疾病的個人經驗,而是精神病患者實際的人格結構。

    考察了許多精神病患者的童年之後,荷妮發現,他們的共同點是「處在一種特殊的環境中」,這種環境會因其所佔的比例差異,顯示出幾種特徵:

    1.最初的邪惡完全來自於缺乏真正的溫暖和愛所引起的。事實上,兒童內心深處若是覺得自己是被愛和被需要的,在極大的程度上,他可以忍受所謂的一般創傷。順帶一提,兒童是可以分辨真情的愛和虛情假意的愛。

    重要的是,當父母患有精神疾病時,就難以給予子女溫暖和愛,這也是兒童沒有得到充足的溫暖和愛的主因。荷妮宣稱,缺乏愛的情況通常會被隱藏,因為父母會宣稱自己心中想的都是對子女有利的事情,而這種情況非常常見。

    然而,在多數情況下,父母的行動或態度只能喚起子女心中的敵意,例如,只偏愛眾多子女中的某個孩子,又不公平的責罰其他孩子;或是時而過分關心孩子,時而忽視孩子;或是父母情緒不穩定、喜怒無常;也可能是父母未能兌現自己的諾言等等。

    面對子女的許多願望,父母的態度會從暫時不予考慮發展到不斷加以干涉,例如干涉子女與他人的友誼、嘲笑他們的想法、損害他們的興趣或喜好,如藝術、體育。儘管父母無意,但孩子的意志卻被徹底粉碎。

    過去討論引發兒童敵對的心理因素時,精神分析文獻總會強調兒童的願望受挫(尤其是性方面),以及兒童的嫉妒心理。但是,叛逆性的敵對心理,並不只源於願望受挫。

    在很大程度上,兒童也可以像成人一樣,接受挫折和剝奪,只要他們認為這種剝奪是公平的、公正的、必需的、帶有目的性的。例如,只要父母不過分要求、避免使用欺騙或暴力手段來強迫孩子的衛生習慣,孩子並不會反抗教導。孩子也不會反對父母偶爾進行懲罰,只要他能確定自己是被愛的、受到的懲罰是公正的,懲罰並非要傷害他或侮辱他,就會接受懲罰。

    事實上,對於激發敵意來說,挫折本身並不是重要因素,荷妮認為,許多父母過分注重挫折造成的影響,幾乎不敢干涉孩子,生怕傷害他們。

    但事實上,無論是兒童或是成人,嫉妒都是滋生內心仇恨的牢固根源。兄弟姊妹之間的嫉妒情緒,以及對父母任何一方的嫉妒情緒,都會對神經質的孩童產生極大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會在他往後的生活中持續作用。

    然而,我們仍然得問:是什麼樣子的內在環境導致嫉妒心理?

    確實,在我們的文化中,兄弟姊妹之間以及父母子女間確實容易產生、存在嫉妒心理。同樣的,在任何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社會團體中,也會發現這種嫉妒心理。這些嫉妒心理固然屬於人類反應,但也只有在兒童成長時期,經歷了產生嫉妒心理的文化氛圍,才能經由人為而產生。

    在後面,荷妮會仔細討論「究竟是哪一種因素對產生嫉妒發揮了主要作用」,並對病態嫉妒的一般內涵進行分析,這裡只要先提到缺乏溫暖和鼓勵競爭會導致這種嫉妒心理就足夠了。

    另外,荷妮指出,這種環境氣氛的製造者——患有精神疾病的父母,通常都對自己的生活充滿失望;而在情感關係和性關係極度缺失的情況下,他們通常會把子女視為愛的對象,然後把自己對愛的需求釋放到子女身上。

    就荷妮所知的病例來說,罹患精神疾病的父母,都是以恐嚇和溫柔兼施,迫使子女對自己產生熱烈的依戀,從而使子女對父母的情感,帶有佛洛伊德式的佔有慾和嫉妒心。

    而就子女而言,如果他們的反抗具有充分理由,這段過程中影響兒童性格形成的危險,主要並不是來自感受或表示抗議,而是對於這種抗議的壓抑。

    壓抑敵意1: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必須壓抑我對你的敵意

    孩子在與父母互動的過程中,可能會把引起反抗的原因都歸咎於自己,並譴責自己,繼而覺得自己不配被愛:受到壓抑的敵意可能會引發焦慮,而先前已經提到關於這方面的心理發展。

    為什麼孩子會壓抑自己的敵對心理呢?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覺得自己無能為力,感覺到恐懼、愛和罪惡感等等。對一般人的認知而言,小孩子在生理上是需要依賴父母的,但是在2~3歲左右,孩子生物上的依賴,其實會逐漸轉變為對心理、智力、精神生活等方面的依賴。這個變化過程會一直持續到青春期,直到孩子能夠獨立生活為止。

    在不良環境下成長的兒童,由於父母恐嚇、溺愛,以及在情感上,父母始終處於依賴狀態,孩子孤立無援的感受變被強化了。孩子越是無能為力,越不敢感覺到和表現出任何反抗,這種反抗心理就會延續得越久,使得孩子內心奉行著「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必須壓抑我對你的敵意。」

    壓抑敵意2:因為我怕你,所以我必須壓抑我對你的敵意

    兒童的恐懼可以由威脅、懲罰等直接的方式引起,也可能由間接恐嚇所引起,如父母總是說病菌、陌生人、路上的車子很可怕。孩子越是憂心,越不敢表現出來,甚至不敢感覺到任何敵意。

    壓抑敵意3:我必須壓抑自己的敵意,否則我就會失去愛

    父母若是缺乏對孩子真誠的愛時,他們往往會在口頭上強調自己是多麼愛孩子,使得孩子同時在口頭的愛與恐嚇之間掙扎,可能會抓著這些言語,做為愛的替代品不放,因此不敢有任何的反抗心理,唯恐因為反抗而失去做為乖孩子得到的獎賞。

    壓抑敵意4:我必須壓抑敵意,否則那我就是個壞孩子

    根據上述討論可以看出,正是因為擔心會破壞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孩子才不敢表現出任何敵意。除此之外,文化的因素也是重要的,文化把孩子教育成,如果對父母表現敵對感,那自己就是個壞孩子,因此孩子更不敢對父母有所怨恨與責難。

    更進一步的探討,在文化中,性的意涵是一個禁令,對性活動感到好奇是被禁止的,如果沉浸其中,他就是一個壞孩子。如果他的心中有涉及到任何關於父母的性幻想或願望,即便受到一般的禁慾態度而沒有公開表露,仍然可以使孩子產生強烈的罪惡感。

    以上這些因素,都是壓抑自己敵意而導致焦慮的例子,但是,童年時期的種種焦慮,似乎不必然會導致精神病,荷妮認為,這不是致病的充分理由。

    透過創造有利的環境,例如及早改變不利的環境,或是透過其他方式消除不利因素的影響,都可能防止精神疾病,但若生活未能削減焦慮,將持續推動構成精神疾病的內在過程。

    荷妮特別關注幼年焦慮發展因素中的敵意與焦慮反應——這種反應會不會發展成對所有人的敵意與焦慮呢?如果一個孩子有一些有利的因素,如慈祥的父母、善解人意的老師、要好的朋友,那麼這些經驗將有助於中和家中的負面經驗;相反的,如果家中的處境越是艱困,使得孩子無法拓展經驗,就越有可能發展成對所有人的焦慮與敵意。最後,如果孩子順從父母,掩蓋自己的焦慮與敵意,就越有可能把焦慮投射給外部世界,進而認為整個世界都充滿危險與敵意。

    若是這種情形持續加重,可能會導致孩子在與其他孩子接觸時,不敢表現出其他孩子那樣爭強好勝、富進取的心態。他會失去被他人需要的自信心,甚至把沒有惡意的玩笑,看作是對自己的排擠。

    上述這些個人對環境因素的強烈反應,會形成一種性格態度,這種態度本身並不構成疾病,但卻會成為精神疾病的溫床,使得一些特定疾病隨時有可能長出來,因此,荷妮把這種性格命名為基本焦慮,它和基本敵意交織在一起,無法分離。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基本焦慮不存在於情境精神病中,而是存在於性格精神病中。所謂的情境精神病,乃是個體對實際情境中的衝突產生的病態反應,當個人處於情境精神病中時,他們無法正視衝突存在,因而無法做出明確的決定。但情境精神病的治療是相對容易的,性格精神病則困難重重且耗時。

    在情境精神病中,衝突和精神病存在著恰如其分的關係,但性格精神病則否,因為後者存在著基本焦慮,即便是最輕微的誘發因素,也可能引起性格精神病最強烈的反應。

    儘管基本焦慮的外在表現和對抗焦慮的防禦措施有千百種,但是基本焦慮的內在都是類似的:自覺渺小、無足輕重、束手無策、被拋棄、受威脅,彷彿身處一心謾罵、欺騙、攻擊、侮辱、背叛、嫉恨自己的世界中。

    在各種精神變態中,患者往往能夠高度到這種焦慮病人往往只把焦慮限定在存在,偏執狂病人只會把這種焦慮限定在某個或某幾個特定的人身上,而思覺失調症的人則往往對周遭世界中潛在的敵意過分敏感,甚至將他人的善意視為笑裡藏刀。

    然而,患者通常很少意識到這種基本焦慮或基本敵意存在,至少,病人不會意識到焦慮和敵意對自己人生的影響和意義。例如某個病人膚淺的相信所有人都十分可愛,但同時用一種膚淺而友好的態度與他人相處;而另一種蔑視所有人的基本敵意,又可以藉由隨時稱讚別人的方式來加以隱藏。

    在這邊,荷妮特別區分何謂正常的焦慮。如果所謂的正常指的是一種普遍人類的態度,那麼我們可以認為,在基本焦慮與德國哲學、宗教中所提及的生之苦惱之間,確實存在著一種正常的聯繫,也就是在死亡、疾病、衰老、自然災害、政治事件、偶然事故之前,我們是無能為力的。我們在童年時期就會認識到這些,並伴隨著我們一生,但卻不會認為這些力量含有敵意。

    但如果正常,指的是文化認同的正常,我們就會發現,如果缺乏足夠的生活保障,那麼在他成熟後,這份經驗通常會致使他更加提防他人、更有所保留、更懂得人們實際上並不總是依正道而行、往往會受懦弱和隨機應變支配。

    成熟健康的人,不會因為這些人類缺陷而感到無能為力,也不會像精神病患那樣不分青紅皂白,仍然能夠與他人建立真誠的友誼和信任。

    人對自己和他人的焦慮中,基本焦慮還有特定的意涵,意味著情感的隔離和孤獨,如果此時人們內心還有軟弱感,這種情感上的孤獨會更令人難以忍受。它意味著脆弱不堪的自信心基礎,在人們的內心播下了潛在的衝突種子,讓人們既想依賴他人,又因懷疑和敵意而難以依賴他人。

    當焦慮越是難以忍受,保護的手段就會越徹底。在我們的文化中,人們企圖藉助四種手段來保護自己、對抗基本焦慮,這四種手段分別是:獲得愛、表示順從、攫取權力、時時退縮。

    手段1:如果你愛我,你就不會傷害我
    獲得任何形式的愛,是對抗焦慮強而有力的手段。

    手段2:如果放棄了自己的願望,就不會受到傷害
    順從這點,一般人也會順從制度,但是如果是順從任何的人、不分好壞,即便受到攻擊也不還擊,即便偶爾意識到自己行為背後隱藏著焦慮,但是大多數時候他們認為自己是大公無私的,完全忽略了自己的願望,他們相信:如果我放棄了自己的願望,我就不會受到傷害。

    這種順從態度,同樣也可以用於「藉由獲得愛來得到安全感」的目的。如果愛對某人來說非常重要,他願意付出任何的代價,也就意味著他會為此順從他人的願望,但是他又同時對愛保持著懷疑的態度,因此表現順從不是為了贏得愛,而是為了贏得安全感。事實上,有些人只有透過徹底順從,才能獲得安全感。

    手段3:如果擁有權力,就沒有人能夠傷害我
    企圖透過獲得實質的權力、成就、所有物、尊崇和優越的智力來贏得安全感,他們帶著這樣的信念:如果我擁有權力,就沒有人能夠傷害我。

    手段4:如果後退,就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傷害我
    前面三種手段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願意透過某種方式和世界周旋。但自我保護則是選擇從世界中退縮出來、脫離他人,避免自己的內部或外部受到影響。

    就外部而言,人們可能會透過佔有財富,擺脫自己受到他人的影響、獲得獨立,但是他們在享受佔有物的時候,往往存在著大量的焦慮,因為他們佔有的目的,乃是預防天災人禍。另一種擺脫外部需要的方式,則是將自己的需求降至最小。

    就內部需求而言,讓自己擺脫與他人情感的聯繫,從而避免被任何事情傷害、避免感到失望,透過抑制自己的需求,對任何事情都不在乎,包括他自己。

    退縮與順從的差別在於,順從是為了透過聽命他人來獲得安全感,但退縮則是不存在聽命的概念,他們透過放棄自己的慾望,來擺脫他人的影響、獲得獨立。他們帶著:「如果我後退,就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傷害我」的信念。

    以上的手段並非由渴望滿足快樂慾望的本能推動,而是由想要獲得安全感所推動,且這樣的驅力可能與性本能同樣強大,甚至更強大。

    然而,這四種手段可能帶來的代價是人格萎縮。且人們通常不會只採取一種手段,而是同時透過數種手段來獲得安全感,例如一方面順從他人,一方面又希望控制他人;一方面疏遠他人,一方面又希望得到他人的愛。這些根本未解的內在衝突,構成了精神疾病最常見的驅離核心,其中對愛的追求和對權力的追求,將在後面兩章更詳細的描述。

    荷妮認為,他對精神疾病的論述,與佛洛伊德的理論——精神疾病本質上是本能驅力和社會要求(超我)相互衝突的結果並不違背,但荷妮並不認為這是精神疾病的充分條件,僅是必要條件:只有當這種衝突產生了焦慮,且當企圖減輕焦慮反而導致種種不可抗拒,卻不相容的防禦傾向時,才會產生精神疾病。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