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低潮期症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低潮期症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低潮期症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低潮期症狀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8的網紅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三妍良語的生活隨筆】-27 父親與我 #家庭問題 #字數多注意 這個文章原本今天寫完 只張貼在我的好友圈。 後來考慮也許可以 帶給相同困境的人一點支持。 我發現替說不出來的人 講出他內心的話, 那些人的內心就會得到療癒,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看悲劇小說 和催淚電影的其中一個原因之一。 因此分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萬的網紅黃小米Mi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不聊美妝,來談心吧! 訂閱黃小米Mii► https://goo.gl/nR6eqz 關於我&生活日常播放清單► https://goo.gl/GAx8DH 一直以來我給大家印象可能都是很正能量 不喜歡抱怨、也不想因負面情緒影響別人 但這次想聊聊我人生中遇過的一些“情緒低潮” 以及我如何面對或...

低潮期症狀 在 亨利許許 ??‍♂️ 美妝和穿搭分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10:05:15

先跟大家拜個年💁🏻‍♂️🧨:「新年快熱,恭喜發財,祝大家皮膚都如嬰兒屁屁般柔嫩零粉刺!」  大約在去年10月-11月份的時候,那陣子膚況令我每早起床都想砸爛廁所鏡子,就是那每天起床會照到自己素顏的第一面鏡子(膚況差時極想砸(⁎⁍̴̛ᴗ⁍̴̛⁎)  那陣子不但每天戴口罩,氣溫又處於要冷不熱的換...

低潮期症狀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4 04:47:14

6個症狀證明你係時候去旅行 立即 Follow @girls.presslogic . 人生如此漫長,總會遇到低潮期。如果你覺得最近的生活不太順心,自己的精神狀況也不理想的話,快看看自己有沒有以下6個症狀,中的話,可能你是時候出去走走,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讓自己放鬆一下了! . 1.總是失眠,早上...

低潮期症狀 在 Chéri Johnnie|強妮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3:28:49

我很好我真到很好,但我也不是本來就很好。我有過憂鬱症、解離症狀、睡眠障礙⋯⋯生活壓力很大。 後來開始接觸健身、運動,一點一點的讓自己好起來,當然還是會有低潮期,畢竟是人,生活也本來就有喜怒哀樂。(言下之意我其實覺得一天到晚正能量的人蠻煩的,我就覺得這樣的人也太沒血肉) 沒有人每天都是一百分,學會...

  • 低潮期症狀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1 03:30:41
    有 27 人按讚

    【三妍良語的生活隨筆】-27 父親與我
    #家庭問題
    #字數多注意
    這個文章原本今天寫完
    只張貼在我的好友圈。
    後來考慮也許可以
    帶給相同困境的人一點支持。

    我發現替說不出來的人
    講出他內心的話,
    那些人的內心就會得到療癒,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看悲劇小說
    和催淚電影的其中一個原因之一。
    因此分享至粉專上,特此批註。

    ---------------------

    幾個小時前,我進入了每個月一次的低潮期,
    這個狀況我熟到不能在熟,
    莫名哭泣、鬱鬱寡歡只是基本的狀態。

    情緒像是高峰和低谷,
    如果你的人類圖是像我一樣的情緒權威,
    也可以注意一下,
    自己是不是周期性的在快樂跟悲傷之間
    不斷運轉。

    但我發現低潮期時也是療傷的時期,
    這時這代表你的情緒會低到
    你最黑暗負面的回憶之中。

    因此你只要在這時好好的
    寫出內心心裡的感受,
    並且讓自己或是別人看見(不要酸民或吃瓜群眾,不然會傷更重)
    當你可以描述心中的痛苦
    就可以用寫作自療創傷。
    把低谷逐漸填成一個淺淺的水坑。

    之前在多次低潮期的寫作,
    解開霸凌的創傷後,
    我現在要來解最難的東西,
    就是來談談我對我父親的印象。

    我必須先說明,
    我對我父親的印象,
    很可能只是我片面的理解和解讀。

    因為每個人站的角度不一樣,
    也許他並不是這個意思,
    是我誤會他是這樣一個人。
    我現在低潮,
    所以你不會看到我在那邊稱讚
    我父親好棒棒的地方。

    事後打電話來關切的長輩們,
    也不需要,只會讓我覺得很煩想封鎖你而已。
    安靜的看完,就是對我最大的溫柔和幫助,
    謝謝。

    #那麼開始了

    從小到大,我和家人只要不同意父親的觀點、跟他爭執,他生氣到極點的時候,就會咆哮罵三字經、並且對著家人摔杯子、摔桌椅、摔門,然後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跟任何人說話,接著就會在收攤後離開家裡,不知道去哪裡。

    今天下午的進行式。

    可是他對外人卻非常的溫和又重義氣
    是親戚和朋友眼中的好好先生,
    而且父親覺得不能拒絕朋友的要求,
    一拒絕就有非常大的罪惡感,
    好像對不起他家祖宗十八代似的。

    我想他應該是把大部分的溫柔,
    都留給了外面的人吧?
    當他的朋友
    可能還會比家人還要幸福。

    之前的三級警戒時期
    我們家一直在吵架。

    原因是媽媽的親戚
    接二連三的來我們家,
    剛開始來第一位時只覺得是例外。

    直到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的時候,
    開始感到不對勁
    後來我發現每家的防疫規範
    不大一樣,我們家顯然是比較高的那種。

    所以我做了份聲明,
    告訴親戚和我的朋友們,
    我們只能接受外帶,不能內用
    更別說是入內吃東西了。
    當時我還問了母親,
    要不要也告知父親那邊的親戚一下,
    免得人來了,又不好意思拒絕。
    然後人走後再吵架一次。

    母親跟我說:
    「別傻了,人家在北部呢!
    離這麼遠,怎麼會來找我們。」

    直到最近父親的親戚朋友,
    來找父親聊天
    甚至連來好幾天的時候,
    我想著,有什麼不可能發生的,
    就發生給你看。

    我們的內部衝突越來越高,
    父親認為只要告訴親戚們
    現在不方便接待他們,
    就是「感情永遠壞了了!」、「你姐結婚宴客時就不要請他們來!」(這是情緒勒索對吧?唉,拿一個我不怎麼在乎的關係情勒我妹,我也是醉了)

    老實說,我想吐槽的部份
    多到不知道從何吐嘈起,
    不管是想吐槽老爸腦袋進水、
    還是邏輯是抽象畫老師教的,
    都不及我想說的萬分之一。

    父親也不知道,因為他的原因,
    讓我小學被霸凌之後
    長大至成人的過程,
    因為得不到他的肯定和鼓勵,
    經他無數次的澆冷水和批判中長大
    的過程加重我的心理創傷。

    我成為一個很難相信別人讚美,
    也不敢拒絕別人、不知道怎麼說話,
    把自己封閉成一人交友圈的人。

    他也不知道,
    在我做設計把自己的腰坐到壞掉,
    回家裡工作時的2018年,
    每次把鋼製的攪拌鍋
    抬上抬下後沒多久,
    我的下肢就會逐漸僵硬和疼痛,
    然後一跛一拐的的去開攤,
    常常躺在床上熱敷無法坐起來
    也是家常便飯。

    我從沒抱怨過什麼,
    那時我常常跑健身房訓練和復健
    希望我年底時可以參加鐵人三項。

    我讀了很多心理學的書,我知道自己需要一個
    成功的經驗,為自己重新建立信心,
    幫助自己不要心理崩潰。
    儘管父親沒說什麼,
    我想自己應該真的很努力了吧?

    父親不知道,
    他無意間挑了我雞毛蒜皮的小事,
    像是「醬料沒有補,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應該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知道客人的狀況」
    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冷靜不要生氣,
    我學了冥想,這能讓我覺察自己的生理狀態。
    我流下的眼淚,只是因為我的生理機制容易分泌淚水;我有時會抓著胸口莫名喘不過氣,只是因為我沒有學會好好呼吸;我的身體在顫抖,只是因為我太不冷靜。

    直到有一次,
    父親看到我慢吞吞的用旋轉的方式,
    把瓦斯桶吃力的移到油鍋旁,
    他可能不知道我的腰在痛。

    當他指責我,做事情那麼怎麼那麼慢,我告訴他我的腰在痛,這時他告訴我一句經典的話:
    「腰痛的話,就是你的脊椎骨頭凸出來,只要多走路把它磨掉就好啦!哪有痛那麼多次的。」

    這句話簡直超越了小時候他跟我說:
    「我完全找不到你的任何優點」
    還有升大學唸設計系的時候:
    「我了解我的女兒,你是一個沒有創意的人,你沒有那個才能,進奧美公司工作」

    以及我告訴他我想學投資,他嗤的一聲跟我說:「你懂全部的上市公司嗎?那不是你玩的起的」

    榮登第二名的經典
    題外話,第一名是我跟他說
    我要比鐵人三項時,
    他沒聽我講完劈頭就一句:「你一定會淹死!」

    我發覺自己沒辦法壓低自己的聲音,忍不住揚聲問他:「那你為什麼痛風會復發?不是吃藥就好!為什麼痛那麼多次不能走路?多走路不就好了嗎!?」

    母親聽到我們的爭執衝了過來,
    原本要責備我沒大沒小
    (她原本的教育方針是「以和為貴,對長輩大小聲就是你不對」,謝天謝地,在母親被父親氣了很多次抓狂以後,終於不再這麼要求我和妹妹要做到這件事)
    聽到我講述的內容之後,母親選擇站在我這邊。
    當我問父親:「我這麼多次在你面前一跛一拐走來走去,難道你都沒看到嗎?」

    父親沉默了一會,回答我說:「我沒看到。」
    當下我聽到自己的心裡響起
    一個「啪嘰!」什麼斷掉的聲音,
    我終於清楚了父親沒把我放在心上。

    在工作的空檔和收攤後,
    他的眼睛牢牢的黏在電視和手機上,
    即使我從他眼前走過去,
    我的身影也沒有映入他眼簾。

    他在乎的是他肚子餓時,有沒有東西自動出現在他眼前、有沒有乾淨的衣服穿;他在乎的是電視和Line的群組笑話;他在乎的是他的親戚朋友來拜訪時開不開心。
    我從來就不是父親心目中的前幾名順位。

    隨著內心某種斷掉的東西響起,
    我喪失了部分感覺。
    我再也笑不出來,對父親也沒有了期待。

    當晚我趁著家人睡著,
    偷偷去了男友的家裡,
    在他的懷裡哭泣,
    這是我在感覺撐不住時
    常常做的事情。
    只有他會溫柔的擁抱我,
    一遍又一遍的告訴我
    「我都在,我會一直支持你」

    母親允許我在快情緒崩潰時
    瞞著父親去男友的家,
    因為我的恐慌症狀似乎越來越嚴重。
    沒有結婚是不可以隨便去男方的家,
    只有這個是例外。

    在2018年的那年,
    我除了要面對身體的問題進行復健和治療,
    以及在反覆疼痛的日常中,進行運動訓練參加鐵人三項。
    但我從來沒有在粉專提過的是,
    我時不時還要面對父親和我的衝突、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康復的不安和幼年精神創傷、以及學著和我唯一的朋友「群」
    進行正常的人際互動。
    我學著和群一起運動、一邊分享書籍的內容給她聽,在群和男友的身邊,我才感覺到自己是個正常會笑的人。
    這些事都攪在一起,同時並行著
    有時擦乾眼淚,笑著去找群運動聊天,
    回家繼續面對還在生悶氣的父親。

    就這樣結束我的2018年,我成為了鐵人。
    到了2019年,我留給自己休息專心復健,繼續閱讀、面對父親、學日文經營粉專、和群說書和運動。
    經過10個月每個禮拜去復健兩次,師傅終於宣佈我康復,這時我決定出去找設計的工作,再也不想跟父親有太多的接觸。

    然而我卻失敗了,我被老闆指出東西無法做成商品,像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我還能做什麼呢?
    我已經盡全力的努力了,卻活的像是垃圾。

    於是,在最谷底的絕望中
    2020年,我在群的幫助下,
    搭上前往桃園的火車,
    認識了影響我一生的老師-銀快
    也是最神奇的轉折點。

    好了~
    看了那麼長的文章,
    我想你也累了,我也寫到歪樓了,
    因為故事最後有了好的結果。

    現在我身邊
    圍繞很多自媒體的小夥伴和朋友,
    也有很多人因為我分享的知識受到啟發,
    也有很多人因為我的故事笑過和哭過,
    我覺得很幸福。

    原本想問問大家,
    一個男人情緒化時會對老婆小孩摔東西,
    其背後的心理動機是什麼....

    因為我老爸在下午對我媽翻桌後,
    剛剛跑出去了。
    我媽和我妹最近還在為了我爸
    招待他的親戚的事在生氣,
    還有對於我爸的
    「反正該中的都會中,沒差吧!」
    表現高度的不認同

    沒想到寫成這麼長,
    整整3個小時,這真的不是我的本意。
    但我心情真的好多了。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 低潮期症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14 15:41:38
    有 2,292 人按讚

    經過這些天的低潮期,我收拾好心情重打了兩篇方格子文章。打到一半,回想起許多事。

    這陣子可以說是我草莓不耐操,但我深知這只是表面上的,更深層的是去年各種鳥事情疊加在一起造成我精神負擔重。

    舉例,去年三月紐約疫情高峰期我被以前在社福認識的朋友找去加入新團隊,很緊急。但那是一個外勤的角色,每天要接觸許多人,風險很高。我想說那麼多人都冒著風險在工作了,我怕個啥,口罩戴好就是。但該團隊負責人卻各種明示暗示地希望我們不要戴口罩,怕會引起民眾恐慌。我一怒之下跟他吵起來,吵得可兇了。後來案子沒做,也沒有了聯絡。

    可是他們忘記把我踢出群組,我繼續潛水在裡面看負責人啥時清醒。沒多久以後,政府開始呼籲戴口罩,終於啊,負責人囑咐大家戴口罩了。可紐約對口罩宣傳很薄弱,只說要遮住口鼻。團隊成員們戴布口罩或拿頭巾綁一綁就上工了,其它什麼防護都沒有做。

    我看著大夥的出勤打卡照,心裡嘀咕著這是要出事的節奏。可小夥伴們年輕力壯,我看著一個個好得很,心裡也為他們高興,平安就好。大約兩個月前,我給當時把我找去加入的朋友傳了簡訊說聲感恩節快樂,才知曉團隊成員們都是陰性,唯獨負責人確診。

    負責人沒有特別嚴重的症狀,只是,他被傳染後回家傳給了妻子,妻子因此死亡。他十分內疚,內疚到酗酒,影響到了孩子的身心狀況,孩子被社工帶走。

    類似事件,我最近聽了許多,都是發生在我的身邊。沒心情跟班長分享,他應該也不會想要知道。前陣子我曾卡在死胡同裡,思考著要是當時我不要跟負責人賭氣,用點心對他進行防疫教育,鼓勵購買醫療用口罩搭配其它防護,是否結局不會這般?

    千金難買早知道。

  • 低潮期症狀 在 意在育兒 mind4parent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28 07:00:02
    有 59 人按讚

    【破關】

    今天即將暴露我的年代與脆弱....(文長慎入)

    小時候我很愛玩超級瑪莉。😁 要破關真的很難,常常氣到砸我的紅白機,直到有天爸爸帶了一本武功秘籍回家。天啊!那些秘密常春藤跟如何有 99 條命的招數自己怎麼可能發現?不過就算有秘笈也是練習了好久才終於破完最後一關。

    人生其實很像在打超級瑪莉....一直重複、練習、嘗試、失敗、崩潰、繼續、熟練。好不容易破到下一關又要重新開始。玩超級瑪莉就跟人生一樣,會經歷亢奮的高潮期,也有徬徨的低潮期....關係、工作、育兒都不例外。只是我們就是沒有那本人生的武功秘籍啊‼️

    最近我正在經歷一段育兒低潮期。是的、是的,別懷疑!上課、看書、blog 跟 podcast 都在說的我也經常在卡關。

    不確定到底是什麼導致的,不知道真正的問題在哪裡;於是找不到解決方案,也就沒有應對的策略。這種失控感是最恐怖的!
    .
    .
    剛好最近去聽了很有啟發的學校家長講座,幾週自我分析後,得到以下幾個發現:

    👉 9 歲女兒開始出現青春期症狀,例如:對說教或長的講解沒有耐心;想用自己的方法與規劃做事,不想被我擺布。

    我愛說道理,解釋一切的來龍去脈。以前 M 很可以接受,但現在開始不行了!可是不要我說,她又不想做以前明明就習慣該做的事。M 說她不是不做,只是不是現在做,但最後都沒做媽該怎麼辦?

    👉 女兒有更多自己的想法與決策,我覺得很好。她需要體驗自己選擇的後果,我也理解。可是當她的選擇是先做喜歡的事,自己責任範圍該做的事往後延遲或是再說的時候,我找不到口頭重複提醒以外的方式。

    我無法不說,因為我覺得這關係到做人處事的態度,所以看到不說我難受,只是女兒聽了心不甘也情不願。叨念讓我兩都煩躁,可是我可以不說嗎?

    👉 選擇用比較溫和方式的我,以前撐得住場面,可是漸漸不行了。女兒自己不想做,所以我必須說好多次,最後變成耳邊風。往常有權威的爸爸一說就通。我生氣也有用,只是看到 M 為了生活瑣事掉眼淚,我也不忍心。難道必須這樣嗎?我感覺很受傷。我那麼努力修正自己的情緒、方式,怎麼到後來都不管用?
    .
    .
    比對蒙特梭利理論與其它課程,發現我低潮的核心問題是 M 即將邁入一個很不一樣的人生階段。從人類發展或心理學角度看,我懂孩子在不同階段需要父母扮演不一樣的角色來支持。

    回頭看,我已經走過許多階段,學習與調整,每次就當我覺得自己好不容易找到平衡時,下一個階段又來了。之前我覺得我都還可以應付,只是這次從兒童到青少年階段的轉換真的很不一樣,不一樣在我要更放手與放下。可是怎麼那麼難做到?😭

    到底怎麼放手但繼續引導孩子在對的路上?
    到底怎麼在又不在?
    到底什麼時候要放多開?
    到底什麼時候要說與不要說?

    問題眾多,很需要個解。家長講座中,風趣又非常有理的柯書林心理師說了一段話稍微安撫了我的心情:

    我們生小孩不是為了把他/她變成更好的人,是為了幫我們自己更好,是為了幫我們練身體、練心理、思考人生意義。知道該怎麼做不代表能一直做到。做到一個段落,明天再來,邁向就好。從自己開始,包容自己。

    最近很能理解為什麼許多正在面對家中青少年的友人,都好像進入育兒的大魔王關。

    像個 mantra 一樣重複著柯心理師的話,然後準備買他的書跟去找他諮商。😂
    .
    .
    .
    .
    #尋找我的育兒武功秘籍
    #生活中的修行

    Photo by Claudio Luiz Castro on Unsplash

  • 低潮期症狀 在 黃小米Mi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6-17 22:43:30

    今天不聊美妝,來談心吧!
    訂閱黃小米Mii► https://goo.gl/nR6eqz
    關於我&生活日常播放清單► https://goo.gl/GAx8DH

    一直以來我給大家印象可能都是很正能量
    不喜歡抱怨、也不想因負面情緒影響別人
    但這次想聊聊我人生中遇過的一些“情緒低潮”
    以及我如何面對或是如何解決
    也許你們也正面臨著這些煩惱
    希望這支影片可以給你們滿滿的心靈雞湯:)

    TODAYS//
    上衣|BERSHKA
    耳環|chum
    粉底/眼影/唇膏|EXCEL

    10部頻道必看影片整理大補帖:
    http://miihuang.pixnet.net/blog/post/117247496

    我的膚質:乾性肌(黑眼圈、膚色不均困擾)

    ☒英文字幕募集中☒
    如果您希望幫我在這支影片加上字幕,請先寄信到yinghuang711@hotmail.com 告知我您的youtube名稱
    會再幫您開放字幕功能並以第一位寄信者為優先
    成功加入字幕者,我會送出精美小禮物給你噢!謝謝:)
    如何上字幕教學►http://goo.gl/iURCeD

    ------------------------------------------------------------------------

    More about Mii
    Blog:http://miihuang.pixnet.net/blog
    FB:https://www.facebook.com/miihuang711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lovemiihuang
    Weibo:http://weibo.com/2812497002/profile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歡迎訂閱我的頻道,每週都會更新影片唷!

    Camera: Canon EOS RP
    Editing Software: FCPX

    ♫Music - Tupelo_Train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