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以回復原狀為原則金錢賠償為例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以回復原狀為原則金錢賠償為例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以回復原狀為原則金錢賠償為例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以回復原狀為原則金錢賠償為例外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惇安法律事務所 Lexcel Partner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法律一分鐘】民法上的損害賠償 作者:劉康身律師 損害賠償在民法上的處理原則很簡單,負損害賠償責任之人,除非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否則原則上就是回復被害者損害發生前的原狀。舉例來說,開車不小心撞到別人的車子,闖禍的就該負責將被撞的車子回復到被撞之前的狀態,該修的修,該補的補,如果不能...

  • 以回復原狀為原則金錢賠償為例外 在 惇安法律事務所 Lexcel Partner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1-14 18:01:00
    有 121 人按讚


    【法律一分鐘】民法上的損害賠償

    作者:劉康身律師

    損害賠償在民法上的處理原則很簡單,負損害賠償責任之人,除非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否則原則上就是回復被害者損害發生前的原狀。舉例來說,開車不小心撞到別人的車子,闖禍的就該負責將被撞的車子回復到被撞之前的狀態,該修的修,該補的補,如果不能回復原狀或回復顯有重大困難,就以金錢賠償處理,總之就是讓被害人的權益盡量不受到損害的影響。這個原則,貫穿整個損害賠償法制的體系,也是現代財產保險運行的基礎。

    有時,賠償義務人在闖禍之後可能無法負擔回復原狀所生的鉅額費用。民法於是在第218條中規定,當損害不是因為加害人的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所造成,而賠償將重大影響賠償義務人的生計時,法院可以減輕其賠償金額,賦予法官考量個案特殊情形的權限,在被害人與有特殊情形的加害人間,求取一個法益的平衡點。

    最近因為一件車禍,社會上出現所謂「超跑條款」的聲音,試圖限制加害人的賠償責任。這個構想,將成為前述民法上損害賠償原則的例外,既然是「例外」,就需要審慎思考,太多的「例外」,將造成「原則」不再是「原則」的結果。

    (本文之內容不代表本所之立場或法律意見)

  • 以回復原狀為原則金錢賠償為例外 在 張渝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7-19 14:55:04
    有 0 人按讚


    「[北市國稅局] 發生鄰損糾紛,建商向法院辦理提存之賠償金俟領取時才歸戶課稅」

    台灣稅務機關有不少行為後來被大法官宣告違憲,這也許是其例之一。所謂損害賠償以填補損害回復原狀為原則,金錢賠償為例外(民法§215),金錢反應填補損壞,所是受損鄰戶受領的賠償金額即便以和解結束,其受領的金額自是填補損壞,沒有其它的所得。

    台北市國稅局認為領到的錢超過自行修繕的錢要報所得,亦即認為受損戶的精神,時間,爭取正義的成本都是零,這可能該稅務員從未受損過才會有的看法,或,他在稅務機關自是最大化政府稅收為任務不得不如其然的解讀。

    https://www.etax.nat.gov.tw/…/…/CON/444/4643406489856750404…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