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人物描寫閱讀理解練習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人物描寫閱讀理解練習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人物描寫閱讀理解練習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人物描寫閱讀理解練習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奶媽 Naim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從《小婦人》到史蒂芬金:創作者的靈感,與他們的玻璃心】(有後記) 創作者的靈感是悄聲無息地,我始終相信它不是天降禮物,而是早已經在你觸目所見的日常裡逐漸堆積,端取決於你的感知有多敏銳和深刻,以及有沒有心力與意識去將這些「累積」提取出來使用。 和大家分享幾個我滿喜歡的作家,有些人的小說靈感來源並...

人物描寫閱讀理解練習 在 一撇中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30 08:56:00

《卷一最後提醒》 . 連續工作三十小時,頭先恰左兩個鐘only,眼唔係好打得開,可能會有d錯漏,煩請體諒,感謝。 . ———總論——— . 1、 文體:議論文機會大於記敘文,因為是參照過去趨勢,2011年《二十四孝圖》2013年《說誓》、2015年《論趣》、2017年《跑道》、2019年《傻子奴才聰...

  • 人物描寫閱讀理解練習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11 10:52:16
    有 247 人按讚

    【從《小婦人》到史蒂芬金:創作者的靈感,與他們的玻璃心】(有後記)

    創作者的靈感是悄聲無息地,我始終相信它不是天降禮物,而是早已經在你觸目所見的日常裡逐漸堆積,端取決於你的感知有多敏銳和深刻,以及有沒有心力與意識去將這些「累積」提取出來使用。

    和大家分享幾個我滿喜歡的作家,有些人的小說靈感來源並沒有多麽驚天動地、可歌可泣,而是源於他們將周遭微小的觀察,以筆墨放到最大。

    當然你也會看到,有些作家純粹就是被逼出爆發力,沒所謂老天爺給的靈感不靈感。

    甚至,有些作家的寫書動機源自恐怖殘酷的欺凌事件,他的故事表述不自覺地流露出捍衛人權與譏諷社會的態度。

    /

    #《小婦人》Louisa May Alcott

    世界名著《小婦人》描述馬區四姐妹在南北戰爭期間的小日子。

    早在出版《小婦人》前, Louisa 就已經是一位小有名氣的女作家,但題材多以短篇散文居多。

    1860 年代左右,伴隨女權大會陸續組織,世界各地逐漸出現性別平權的聲音,出版社編輯感受到女性讀者是未開發的荒地,遂要求 Louisa 能夠寫一篇關於「女人」的長篇小說,但 Louisa 不認為自己做得到。

    出版社編輯不是省油的燈,他開出讓 Louisa 無法拒絕的條件:妳如果寫小說,我就幫妳爸爸出書。

    Louisa 的父親是一名理想主義者,他成立過少年學校、安排黑人小女孩受教育,但全心操辦教育的結果,導致她的父親雖然備受鎮上人們尊敬,卻沒什麼錢。

    面對 Louisa 爸爸這種哲思家,市面上出版社都委婉地說,這類型的書在當時並不好賣。

    為讓爸爸出書, Louisa 開始動筆寫《小婦人》,但實在太沒想法,所以乾脆從自身經驗出發,女主角「喬」就是她自己,這本書也透過馬區四姐妹,全盤地描寫舊時代女性現狀,與她們無論是試圖衝破框架,抑或是溫柔遵循傳統,都有其生命力。

    Louisa 是被編輯逼出潛力的,她不是特地坐在桌前決定要寫《小婦人》;她沒有特別為《小婦人》做寫作練習,純粹是出版社開啟一項挑戰(或利誘?),讓她決定接下任務。

    我認為這證明一件事,創作者遇到挑戰,做就對了,搞不好讓你日思夜夢的靈感就這麼誕生了。

    /

    #《查理與巧克力工廠》Roald Dahl

    寫《查理與巧克力工廠》的 Roald Dahl 說,威利旺卡(Willy Wonka)這個瘋瘋癲癲的發明家,是他每天晚上向孩子們亂掰床邊故事時,莫名其妙就生出來的人物。

    從那時開始, Roald Dahl 會根據每晚孩子們的回應,判斷這本小說的可讀性,如果隔天晚上孩子要他繼續講昨天的故事,他就知道成功了。

    他開玩笑道,隨著小朋友長大,再也沒有「專業編輯」可以幫忙審稿了。

    Roald Dahl 的要求嚴苛,《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總共重寫六遍,之後《瑪蒂達》更花費 3 個月重寫故事後半段,好不容易定稿,他又覺得不滿意主角人設,拿回來重改。

    /

    #《百年孤獨》馬奎斯

    這本號稱現代文學奇書的《百年孤獨》長達 20 幾萬字,僅花 1 年就完成,馬奎斯告訴記者,故事靈感早已蓄積 20 多年:「如果沒有厚實的親身經歷做基礎,我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馬奎斯的靈感源自過往,童年就從祖母那裡聽到很多神話與民間傳說,對那群關於死去祖先、鬼魂和幽魂圍繞房子起舞的故事很是著迷。

    小學時,他聽到老師朗誦詩歌,開始對古典詩詞進行研究,使他的文字讀起來極有韻律感;他曾目睹哥倫比亞內戰的慘烈,跑去當社會記者,報導展現對人權的關懷。

    他把這些記憶透過略為奇幻的描述,一面虛虛實實地打造空中樓閣,一面反映南美洲大陸的生活與衝突,該書也為他贏得 1982 年諾貝爾文學獎。

    上述種種,我們都可以從《百年孤獨》中略窺一二。

    /

    # 史蒂芬金、史迪格拉森

    這兩個作家我打算放在一起說,他們代表作的靈感來源同樣是日常,但都不是「絕對當事者」,有的是親眼目睹,有的是從旁觀察。

    史蒂芬金的《魔女嘉莉》和史迪格拉森的《龍紋身的女孩》原型就顯得殘酷且沉重了。

    《魔女嘉莉》靈感是史蒂芬金在學生時代認識的兩個女生,一個女生因為天天都穿同樣衣服上學,因此備受同學欺負;另一名女同學,她同樣被霸凌,只因她的家庭信仰虔誠。

    《龍紋身的女孩》史迪格拉森的故事非常可怖,15歲的夏天,他親眼目睹 3 個朋友輪暴一個女孩,該女和《龍紋身的女孩》女主角同名,都是叫做「莉絲」。

    史迪格拉森害怕被朋友排擠,未能挺身而出,在旁觀看。

    事後,史迪格拉森主動聯繫受害女孩,希望她能原諒自己的懦弱,對方回覆:「我永遠都不會原諒你。」

    這段往事,是史迪格拉森終生內疚的痛。

    他寫了 3 部關於被侵犯、被強暴的女性小說,這些女主角都有獨立思想、敢於鬥爭和反抗,史迪格拉森表示這是他的贖罪,呼籲抵制性暴力。

    /

    後記:

    目前寫文章的感觸是,靈感不用刻意去找,但有個大前提,時刻保持高度觀察力與自我反省,這兩項似乎是需要訓練的。

    不是有句話這麼說嗎,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如果你本身具有足夠的自我覺察,任何小事都可以巴拉巴拉扯一大堆。

    上周閱讀完蕭紅的《呼蘭河傳》特別有感,光是出門看戲,她就能夠從戲台上下的民眾互動,從細節開始講起,娓娓道出傳統封建社會下女性的悲哀,文采著實驚艷。

    很多人都喜歡嘲諷所謂「藍色窗簾」,取笑那些觀賞作品喜歡過度腦補的讀者。

    但我認為所謂的靈感養成,大抵從腦補開始。

    /

    如果我是一個創作者,我會超喜歡別人延伸分析我的作品。

    只要作品主軸沒有抓錯,腦補是好的,有學到東西是好的,我是屬於一百種人有一百種哈姆雷特的那派。仔細想想,小孩不都特愛腦補?瞧瞧他們的創造力?

    這是我的想法,不代表其他創作者。

    讓自己成為高敏感、卻願意撿起自己玻璃心的人,這種人是非常溫暖的。

    不過,正因足夠敏銳,你很容易觀察到人跟人之間的相處細節,的確會被人們無意識的惡意傷害,尤其是在乎的人,但你知道他們不是故意的。

    懂得「自我消化」與「理解深愛之人的沒同理心」,我曉得這會是每個藝術工作者所要面臨的課題。

    但請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你會很強大的。

    第一步如何開始?

    唉,老話,輕鬆學習、活在當下,寫不出來就去外頭散散步,或是學吳爾芙掰一掰玫瑰花瓣。

    原文刊載: #ADaymag

    https://www.adaymag.com/2020/12/01/origing-of-a-story-from-famous-writer.html

  • 人物描寫閱讀理解練習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2-21 08:27:20
    有 1,414 人按讚

    各位朋友,早安:

    今天來讀這本老人家自己寫的,描寫老後生活的散文。

    這本散文的特色,是文字樸實,不雕琢、不堆砌,記錄自己的生活與思緒。一個人到老了,還能如此整理自己的內在,那是讓我嚮往的生活。

    不是每位老人家都想跟子女同住,會經營自己生活的老人家,即使身體微恙,仍會期待過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們從小就在學著獨處,可是有人丟失了自我,情感上依賴,一定要抓著他人,甚至介入他人生活,才會感覺不寂寞。

    各位朋友大概能理解,我為什麼要從上一本書,接到這一本了。這位作者是男性,他選擇獨居,他喜歡閱讀與出外走走,簡單平凡,有些酸楚,但也有廣闊。

    歲月教會我們妥協,然後在妥協中我們試著諒解,放下對自己與他人的罪咎。無奈或坦然,一念之轉。

    在這篇文章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兩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

    小樓一夜聽春雨

    與子女同住,並非老人家的唯一選項,若各方面條件許可,可以獨自居住,並保持與家人的往來,給自己一個機會享受獨處的魅力。

    【文/ 丘榮襄】

    我很慶幸,自己有一棟簡陋但是幽靜的老屋子可以獨處、養老。

    這一棟老屋子是三層樓房,位在小路旁邊,原是父親晚年居住的地方。四十幾年前,父親年老膝蓋無力,上下樓梯很辛苦,為了減少他日常生活的不方便,我想盡辦法借一百二十萬元,在我家附近買了這棟三層樓房,二、三樓不使用,只把二十坪大的一樓隔成客廳和臥室,給父親一個人居住。我送飯給他吃的時候,常發現他滿足地坐在屋簷下看來來往往的行人,或,在客廳打打拳,聽聽收音機的節目。顯然,父親對我的安排很滿意。

    教書之餘,我利用星期日的空檔,在台南市的補習班教兒童作文,整整十年,用這一份額外的薪水把所欠的一百二十萬元還清了。當年的辛苦兼課,換成現在的美好享受。現在,七十多歲的我,腰椎長骨刺,上下樓梯十分疼痛,所以,清明節過後,我選擇離開家人,一個人搬進空了很多年的老屋子來住。在這裡,我自由自在看電視聽收音機,或,安心寫作,或,效法父親當年的娛樂,坐在屋簷下看行人看熱鬧,真是愜意。

    我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先結婚,夫妻與我同住,小孫子也由我和太太幫忙照顧。大兒子結婚後住在我們斜對面的另一棟房子,生了雙胞胎女兒,我也要幫忙看一看。

    這幾年,我出錢出力維持兩個家庭的和諧運作,當然很辛苦,兩個兒子兩個媳婦都看在眼裡,對於我搬到老屋子一個人過生活,只在早晨和傍晚回家與家人說說話的決定,也只有默默承認,我有放下重擔的權力了。

    ***

    獨居老人,也可以非常愜意

    晚飯過後,我躺在搖椅上聽收音機的藝文節目,主持人提及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亞逝世四百週年紀念日時,在英國的莎士比亞故居史特拉福小鎮有盛大的慶祝活動,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前往「環球劇院」參觀「哈姆雷特」的片段演出,並上台與演員握手,表示對莎士比亞的特別敬意。

    聽著主持人播放的歌劇音樂,我迷迷糊糊睡了一會,醒來,發現下雨了,綿綿春雨打在窗上、門板上,稀稀疏疏的雨聲使我高興的微笑起來。

    「小樓一夜聽春雨」這七個字,一下子在我腦海中浮現。

    這是我最喜歡的武俠小說作家古龍在《多情劍客無情劍》一書中常常描寫的場景。

    中年的李尋歡,綽號「小李飛刀」,進士出身,卻不喜歡醜陋官場生活而浪跡江湖,他輕薄狹窄的飛刀不知藏在身上何處,可是,一旦出手,絕不虛發,必中對手咽喉喉結,邪惡之人因此聞風喪膽,避之唯恐不及。他平日不多話,總是獨來獨往不愛交際應酬。很多時候,他甚至連眼睛都閉著,因為,這世上,值得看上一眼的人愈來愈少了。

    很多個孤獨的夜晚,李尋歡在小小樓房裡默默聽著沙沙雨聲一直到天亮,怡然自得。

    ***

    監獄服務往事,勾起重讀武俠小說念想

    黑夜中,我任由沙沙雨聲把我整個人包圍了,想起以前在嘉義監獄講古龍的武俠小說給受刑人聽的往事來。

    我是以作家和退休心理輔導老師的身分,前往監獄應徵義務教誨師的。典獄長特別在我第一次講課給受刑人聽之前召見我,勉勵我穩定受刑人的情緒,敦促悔改、向上。

    我發現,很多教誨師是宗教界人士,他們以佛教、基督教義理講課,似乎老生常談引不起受刑人的注意,我別出心裁,第一次上課就講〈宮本武藏決戰佐佐木小次郎〉,稱讚宮本武藏年輕時候叛逆,在老和尚的教導下悔悟、改正,成為智勇雙全武士,最後應用智慧打敗赫赫有名的佐佐木小次郎。第二次上課,我講荊軻刺殺秦始皇的故事,強調男子漢大丈夫,當為公義制裁暴君,而不是在鄉里間逞強鬥勝,被人瞧不起。

    再接下來,我一一介紹武俠小說家古龍筆下奇奇怪怪的英雄人物,行俠仗義,保護弱小,才會受人尊敬而津津樂道,我發現,受刑人好喜歡聽我講課,我教誨的對象從二、三十人的吸毒班擴大到上百人的綜合班,眾多受刑人聽我講「盜帥楚留香」的風流倜儻,《絕代雙驕》中小魚兒的刁蠻厲害,我特別告訴大家,寫科幻小說聞名的倪匡編刊物時,邀古龍寫《絕代雙驕》,可是古龍忙不過來,時常斷稿,倪匡不得已代為寫作,把男主角小魚兒寫死了,後來,接到古龍的續稿,小魚兒才又復活過來。以後,講《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小李飛刀」李尋歡更是引人入勝,一講再講,沒有受刑人厭煩。

    可惜,古龍只活到四十九歲就病死了。聽說,倪匡從香港趕來台灣送他最後一程時,送他四十九瓶上等紅酒,安慰他在天之靈。文人相知相惜,真是別出心裁。

    現在,我在父親生前住過的老屋子裡養老,長夜漫漫,也許,該去買一整套的古龍作品來,一本又一本詳細地再讀一遍,一來表示對古龍寫作才華的敬重,二來,讓古龍筆下那些聰明絕頂、驚才絕藝的武林人物常常浮現我腦海,可以使我忘卻現實生活的庸俗無奈,把日子過得快樂一些。

    .

    以上文字取自
    老後練習簿:終於可以自在過生活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8707

    .

    2/26 免費台北市教師工作坊_心靈花園生命書寫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33946890482810/

    3/28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人物描寫閱讀理解練習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2-21 08:27:20
    有 1,413 人按讚


    各位朋友,早安:

    今天來讀這本老人家自己寫的,描寫老後生活的散文。

    這本散文的特色,是文字樸實,不雕琢、不堆砌,記錄自己的生活與思緒。一個人到老了,還能如此整理自己的內在,那是讓我嚮往的生活。

    不是每位老人家都想跟子女同住,會經營自己生活的老人家,即使身體微恙,仍會期待過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們從小就在學著獨處,可是有人丟失了自我,情感上依賴,一定要抓著他人,甚至介入他人生活,才會感覺不寂寞。

    各位朋友大概能理解,我為什麼要從上一本書,接到這一本了。這位作者是男性,他選擇獨居,他喜歡閱讀與出外走走,簡單平凡,有些酸楚,但也有廣闊。

    歲月教會我們妥協,然後在妥協中我們試著諒解,放下對自己與他人的罪咎。無奈或坦然,一念之轉。

    在這篇文章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兩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

    小樓一夜聽春雨

    與子女同住,並非老人家的唯一選項,若各方面條件許可,可以獨自居住,並保持與家人的往來,給自己一個機會享受獨處的魅力。

    【文/ 丘榮襄】

    我很慶幸,自己有一棟簡陋但是幽靜的老屋子可以獨處、養老。

    這一棟老屋子是三層樓房,位在小路旁邊,原是父親晚年居住的地方。四十幾年前,父親年老膝蓋無力,上下樓梯很辛苦,為了減少他日常生活的不方便,我想盡辦法借一百二十萬元,在我家附近買了這棟三層樓房,二、三樓不使用,只把二十坪大的一樓隔成客廳和臥室,給父親一個人居住。我送飯給他吃的時候,常發現他滿足地坐在屋簷下看來來往往的行人,或,在客廳打打拳,聽聽收音機的節目。顯然,父親對我的安排很滿意。

    教書之餘,我利用星期日的空檔,在台南市的補習班教兒童作文,整整十年,用這一份額外的薪水把所欠的一百二十萬元還清了。當年的辛苦兼課,換成現在的美好享受。現在,七十多歲的我,腰椎長骨刺,上下樓梯十分疼痛,所以,清明節過後,我選擇離開家人,一個人搬進空了很多年的老屋子來住。在這裡,我自由自在看電視聽收音機,或,安心寫作,或,效法父親當年的娛樂,坐在屋簷下看行人看熱鬧,真是愜意。

    我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先結婚,夫妻與我同住,小孫子也由我和太太幫忙照顧。大兒子結婚後住在我們斜對面的另一棟房子,生了雙胞胎女兒,我也要幫忙看一看。

    這幾年,我出錢出力維持兩個家庭的和諧運作,當然很辛苦,兩個兒子兩個媳婦都看在眼裡,對於我搬到老屋子一個人過生活,只在早晨和傍晚回家與家人說說話的決定,也只有默默承認,我有放下重擔的權力了。

    ***

    獨居老人,也可以非常愜意

    晚飯過後,我躺在搖椅上聽收音機的藝文節目,主持人提及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亞逝世四百週年紀念日時,在英國的莎士比亞故居史特拉福小鎮有盛大的慶祝活動,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前往「環球劇院」參觀「哈姆雷特」的片段演出,並上台與演員握手,表示對莎士比亞的特別敬意。

    聽著主持人播放的歌劇音樂,我迷迷糊糊睡了一會,醒來,發現下雨了,綿綿春雨打在窗上、門板上,稀稀疏疏的雨聲使我高興的微笑起來。

    「小樓一夜聽春雨」這七個字,一下子在我腦海中浮現。

    這是我最喜歡的武俠小說作家古龍在《多情劍客無情劍》一書中常常描寫的場景。

    中年的李尋歡,綽號「小李飛刀」,進士出身,卻不喜歡醜陋官場生活而浪跡江湖,他輕薄狹窄的飛刀不知藏在身上何處,可是,一旦出手,絕不虛發,必中對手咽喉喉結,邪惡之人因此聞風喪膽,避之唯恐不及。他平日不多話,總是獨來獨往不愛交際應酬。很多時候,他甚至連眼睛都閉著,因為,這世上,值得看上一眼的人愈來愈少了。

    很多個孤獨的夜晚,李尋歡在小小樓房裡默默聽著沙沙雨聲一直到天亮,怡然自得。

    ***

    監獄服務往事,勾起重讀武俠小說念想

    黑夜中,我任由沙沙雨聲把我整個人包圍了,想起以前在嘉義監獄講古龍的武俠小說給受刑人聽的往事來。

    我是以作家和退休心理輔導老師的身分,前往監獄應徵義務教誨師的。典獄長特別在我第一次講課給受刑人聽之前召見我,勉勵我穩定受刑人的情緒,敦促悔改、向上。

    我發現,很多教誨師是宗教界人士,他們以佛教、基督教義理講課,似乎老生常談引不起受刑人的注意,我別出心裁,第一次上課就講〈宮本武藏決戰佐佐木小次郎〉,稱讚宮本武藏年輕時候叛逆,在老和尚的教導下悔悟、改正,成為智勇雙全武士,最後應用智慧打敗赫赫有名的佐佐木小次郎。第二次上課,我講荊軻刺殺秦始皇的故事,強調男子漢大丈夫,當為公義制裁暴君,而不是在鄉里間逞強鬥勝,被人瞧不起。

    再接下來,我一一介紹武俠小說家古龍筆下奇奇怪怪的英雄人物,行俠仗義,保護弱小,才會受人尊敬而津津樂道,我發現,受刑人好喜歡聽我講課,我教誨的對象從二、三十人的吸毒班擴大到上百人的綜合班,眾多受刑人聽我講「盜帥楚留香」的風流倜儻,《絕代雙驕》中小魚兒的刁蠻厲害,我特別告訴大家,寫科幻小說聞名的倪匡編刊物時,邀古龍寫《絕代雙驕》,可是古龍忙不過來,時常斷稿,倪匡不得已代為寫作,把男主角小魚兒寫死了,後來,接到古龍的續稿,小魚兒才又復活過來。以後,講《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小李飛刀」李尋歡更是引人入勝,一講再講,沒有受刑人厭煩。

    可惜,古龍只活到四十九歲就病死了。聽說,倪匡從香港趕來台灣送他最後一程時,送他四十九瓶上等紅酒,安慰他在天之靈。文人相知相惜,真是別出心裁。

    現在,我在父親生前住過的老屋子裡養老,長夜漫漫,也許,該去買一整套的古龍作品來,一本又一本詳細地再讀一遍,一來表示對古龍寫作才華的敬重,二來,讓古龍筆下那些聰明絕頂、驚才絕藝的武林人物常常浮現我腦海,可以使我忘卻現實生活的庸俗無奈,把日子過得快樂一些。

    .

    以上文字取自
    老後練習簿:終於可以自在過生活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8707

    .

    2/26 免費台北市教師工作坊_心靈花園生命書寫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33946890482810/

    3/28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