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交通工具碳排放量計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交通工具碳排放量計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交通工具碳排放量計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交通工具碳排放量計算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3萬的網紅商業周刊(商周.co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碳中和海嘯,中小企業如何轉型?還是提早結束公司營運? 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線上直播,一次解答疑問! 免費報名>> bwnet.pse.is/fb100const 蘋果最新的公告:「2030年,所有的供應鏈都要能做到碳中和」。做不到蘋果的要求,就得離開供應鏈!一段簡單的文字,讓台灣供應商大地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英國知名搖滾樂團『酷玩』Coldplay,近日發行睽違四年的專輯時,向外界投下震撼彈,表示未來他們會先暫停世界巡迴演唱會的計畫,直到能找到『碳中和』的旅行方式,謹慎思考舉辦巡迴演唱會對全球環境帶來的傷害。 因為光是 Coldplay 最後一次世界巡迴演出,就僱用了 109 名工作人員, 32 輛卡...

  • 交通工具碳排放量計算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1 18:30:45
    有 3,557 人按讚

    📣碳中和海嘯,中小企業如何轉型?還是提早結束公司營運?
    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線上直播,一次解答疑問!
    免費報名>> bwnet.pse.is/fb100const

    蘋果最新的公告:「2030年,所有的供應鏈都要能做到碳中和」。做不到蘋果的要求,就得離開供應鏈!一段簡單的文字,讓台灣供應商大地震,小到影印一張紙、員工出差搭什麼交通工具,都會被計算入排碳的成本。

    然而,台灣的全國碳排放量,不減還反增。相較韓國、日本接連提出新的綠色策略,連越南也宣示要成為「碳中和經濟體」,台灣,卻還在盤點中。工研院研究員指出:「台灣至少有一半企業根本不懂自己的碳排放多少,也不懂怎麼盤查。」台灣企業如果無法適應世界的新氣候,只能成為被淘汰的物種...⬇️⬇️⬇️
     
    🍀賺飽零碳商機!最熱門5大產業「減碳股」一次收錄: bwnet.pse.is/3jtfcs
    💡減碳「風暴」來了,149萬中小企業必備求生指南: bwnet.pse.is/3mgzw6

  • 交通工具碳排放量計算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6 13:51:45
    有 22 人按讚

    ”幫助2050年淨零排放達標 我們需要做足哪些準備?(05/26/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真正將淨零承諾寫入國內法的國家僅不到1/4,IEA上週便發布報告,帶大家透視達標路線和關鍵里程碑。

    此外,要達到2050年淨零目標,乾淨能源技術在2030年能不能被大幅提升及採用會是成敗關鍵,這包含太陽能和風能的裝置容量要提升至現今的四倍,電動車銷售量須為現今的18倍,而且GDP能源強度每年要改善達4%!其中在電力部門去碳化中,若一切順利照劇本走,2050年幾乎90%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而太陽能和風能就占了70%。“

    文:詹詒絜(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這兩年,國際掀起一陣「淨零」風潮,統計到今年4月,已有44個國家加上歐盟喊出淨零排放目標,加總涵蓋了全球70%的總碳排和GDP。

    但目標喊歸喊,真正將淨零承諾寫入國內法的國家僅不到1/4,可能大家仍在觀望,或摸索該如何達成。國際能源總署(IEA)上週便發布「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Net Zero by 2050: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報告,帶大家透視達標路線和關鍵里程碑。

    走在2050路徑上 經濟會成長但碳排會下降

    報告一翻開,最吸睛的預測莫過於這套路徑不僅能讓2030年的世界經濟規模比現在多40%,能源消耗也同步減少7%,經濟發展和能源消耗完美脫鉤!而且到2030年還可以創造1400萬個就業機會,發展更高效能的電器、燃料電池運具,以及建築節能改造上,更額外需要1600萬個工人。

    不過報告也坦承,轉型中會有工作機會流失。2050年化石燃料在目前能源總供給量的占比中會從4/5下降到只剩1/5,隨著大規模的淘汰,估計會減少500萬個工作,此時正義轉型(just transition)就必須進場,輔助工人轉換職場。

    此外,要達到2050年淨零目標,乾淨能源技術在2030年能不能被大幅提升及採用會是成敗關鍵,這包含太陽能和風能的裝置容量要提升至現今的四倍,電動車銷售量須為現今的18倍,而且GDP能源強度每年要改善達4%!其中在電力部門去碳化中,若一切順利照劇本走,2050年幾乎90%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而太陽能和風能就占了70%。

    三大部門減碳關鍵:氫能、電動化、零碳建築

    接下來看能源終端用戶,2030年工業和交通部門碳排會各降20%,建築部門則會少40%;到2050年,三巨頭的減排幅度可以各自來到90%,完整脫碳。

    但是要這麼巨幅削減碳排,工業部門得仰賴氫能和碳封存及捕捉技術。其中2050年氫能的量會是現今的6倍,一半會用於重工業(主要是鋼鐵和化學品生產)和交通上。

    讀者可能會疑惑,氫能又分綠氫、灰氫、藍氫,如果都是用灰氫來生產,怎麼達到減碳效果?對此,報告裡特別強調2050年有2/3的氫能必須是低碳的,也就是用電解方式製造,而且成本會比現在少3倍,以利量產。

    交通部門的去碳則要靠電力化,2030年的車輛銷售有60%會是電動車(2020年電動車銷售僅占5%),公共充電站也要到位,設置將多達4000萬支;其他像是航班數量要減少12%、20-50%的車旅(car trip)轉換成透過公共運輸、自行車進行,都是減碳助力。

    必須要提的還有這次報告在建築部門裡提出一個新概念:準零碳建築(zero-carbon-ready building),也就是計算一棟建築碳排時,需涵蓋建物營運、搭建、和材料生產製造幾大階段;如此要低碳,建築就得具備良好的被動式設計、整合當地的再生能源、使用低碳建材、甚至可以成為分散式能源的一環,為韌性電網貢獻己力。

    扣合著淨零目標,2030年全球應有20%的既有建築需要翻新,2050年超過85%的建築需遵守準零碳建築能源法規,住宅建物翻新速度每年要達到2.5%才行(目前比率小於1)。這樣即使未來全球樓地板面積會增加75%,排放量仍可被完美削減90%。

    最後,就經濟工具來看,少不了用碳定價去刺激各部門的脫碳,不過平均碳價於2030年要達到130美元/噸、2050年250美元/噸,藥效才能發揮到最好。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31269

    IEA : Net Zero by 2050 -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
    https://www.iea.org/reports/net-zero-by-2050

  • 交通工具碳排放量計算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15 18:30:00
    有 1,193 人按讚

    英國知名搖滾樂團『酷玩』Coldplay,近日發行睽違四年的專輯時,向外界投下震撼彈,表示未來他們會先暫停世界巡迴演唱會的計畫,直到能找到『碳中和』的旅行方式,謹慎思考舉辦巡迴演唱會對全球環境帶來的傷害。

    因為光是 Coldplay 最後一次世界巡迴演出,就僱用了 109 名工作人員, 32 輛卡車,跟 9 名巴士司機,這些人前往五大洲,在 122 場音樂會上為 540 萬人演奏,而且他們都是搭私人飛機,人均碳排放量是一般商用客機的 40 倍。不過要計算 Coldplay 的碳足跡很不容易,但根據音樂行業的最新數據顯示,現場 live band 演出,每年在英國產生 40 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問題的不僅僅是航班,還有往返現場聽演出的粉絲也都是污染源,這些累積下來都是相當可觀的環境成本。

    而在今年的馬德里氣候會議上也公布了年度的全球均溫,目前全球均溫已經上升 1 度,就快達聯合國警告的增幅標準,而且全球碳排放量比 2015 年巴黎氣候協定通過時,上升了 4 %;因此歐洲議會也正式通過表決,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宣示『氣候緊急狀態』的大洲,新任歐盟執委會主席更誓言,將在就任百日內提出『歐洲氣候法案』,全球都在因應氣候變遷做出努力。

    雖然近年來,其實也常看到很多品牌、很多組織在推廣環保減碳的行動,也帶動環保袋、環保吸管,這些設計物的銷量,大眾意識確實逐漸提高中,不過在台灣,人均碳排放卻還是高居全球前 25 名,減碳是勢在必行,不過也因為環保、永續議題的推廣,容易出現『高認知度、低行動影響力』的落差。在一般民眾的認知都認為,我們要環保、要減碳,但個人心理面就不是這樣了,我們很容易對於氣候變遷、環保議題有『表裡不一』的立場,因為氣候變遷是累積性的,但我們通常很少有這種耐性,去等待幾十年後才發生的『改變』。

    在歐美最近也有年輕人發起不搭飛機救地球的活動,瑞典的環保少女桑柏格也是為了參加馬德里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花了 20 天橫跨海洋,身體力行減碳救地球。但不搭飛機真的比較環保嗎?

    雖然飛機排放的溫室氣體,只占全歐盟總量的 3 %,但每人平均飛一公里就釋放 285 克二氧化碳,碳足跡是所有交通工具最高的。單程飛行造成的二氧化碳,可能相當於一年開車通勤產生的量。但哪個交通工具比較環保,會根據旅途距離,還有乘客數量變化,如果是短程旅途,火車排碳量可能比飛機高,如果是長途旅行,甚至可能兩種交通方式排碳量差不多!

    你對於降低碳排放有什麼看法?
    為了節能減碳你又做了哪些實際行動呢?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交通工具碳排放量計算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2-15 22:00:04

    英國知名搖滾樂團『酷玩』Coldplay,近日發行睽違四年的專輯時,向外界投下震撼彈,表示未來他們會先暫停世界巡迴演唱會的計畫,直到能找到『碳中和』的旅行方式,謹慎思考舉辦巡迴演唱會對全球環境帶來的傷害。

    因為光是 Coldplay 最後一次世界巡迴演出,就僱用了 109 名工作人員, 32 輛卡車,跟 9 名巴士司機,這些人前往五大洲,在 122 場音樂會上為 540 萬人演奏,而且他們都是搭私人飛機,人均碳排放量是一般商用客機的 40 倍。不過要計算 Coldplay 的碳足跡很不容易,但根據音樂行業的最新數據顯示,現場 live band 演出,每年在英國產生 40 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問題的不僅僅是航班,還有往返現場聽演出的粉絲也都是污染源,這些累積下來都是相當可觀的環境成本。

    而在今年的馬德里氣候會議上也公布了年度的全球均溫,目前全球均溫已經上升 1 度,就快達聯合國警告的增幅標準,而且全球碳排放量比 2015 年巴黎氣候協定通過時,上升了 4 %;因此歐洲議會也正式通過表決,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宣示『氣候緊急狀態』的大洲,新任歐盟執委會主席更誓言,將在就任百日內提出『歐洲氣候法案』,全球都在因應氣候變遷做出努力。

    雖然近年來,其實也常看到很多品牌、很多組織在推廣環保減碳的行動,也帶動環保袋、環保吸管,這些設計物的銷量,大眾意識確實逐漸提高中,不過在台灣,人均碳排放卻還是高居全球前 25 名,減碳是勢在必行,不過也因為環保、永續議題的推廣,容易出現『高認知度、低行動影響力』的落差。在一般民眾的認知都認為,我們要環保、要減碳,但個人心理面就不是這樣了,我們很容易對於氣候變遷、環保議題有『表裡不一』的立場,因為氣候變遷是累積性的,但我們通常很少有這種耐性,去等待幾十年後才發生的『改變』。

    在歐美最近也有年輕人發起不搭飛機救地球的活動,瑞典的環保少女桑柏格也是為了參加馬德里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花了 20 天橫跨海洋,身體力行減碳救地球。但不搭飛機真的比較環保嗎?

    雖然飛機排放的溫室氣體,只占全歐盟總量的 3 %,但每人平均飛一公里就釋放 285 克二氧化碳,碳足跡是所有交通工具最高的。單程飛行造成的二氧化碳,可能相當於一年開車通勤產生的量。但哪個交通工具比較環保,會根據旅途距離,還有乘客數量變化,如果是短程旅途,火車排碳量可能比飛機高,如果是長途旅行,甚至可能兩種交通方式排碳量差不多!

    你對於降低碳排放有什麼看法?
    為了節能減碳你又做了哪些實際行動呢?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