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交付審判裁判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交付審判裁判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交付審判裁判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交付審判裁判費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行政法林清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裁判字號: 最高行政法院 108 年度判字第 396 號 判決 案由摘要: 鐵路法 裁判日期: 民國 108 年 08 月 12 日(重要判決值得注意!) 裁判要旨: 一、刑罰與行政罰相較孰輕孰重,雖然各國立法例或學說容或有不同的見 解,惟我國立法者業已於行政罰法第 4 條、第 26 條規定及其立法...

  • 交付審判裁判費 在 行政法林清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15 15:50:00
    有 1,254 人按讚

    裁判字號:
    最高行政法院 108 年度判字第 396 號 判決
    案由摘要:
    鐵路法
    裁判日期:
    民國 108 年 08 月 12 日(重要判決值得注意!)
    裁判要旨:
    一、刑罰與行政罰相較孰輕孰重,雖然各國立法例或學說容或有不同的見 解,惟我國立法者業已於行政罰法第 4 條、第 26 條規定及其立法 理由中,認定無論從行為的情節輕重、違反社會性或法益侵害的程度 及懲罰的作用等方面而言,刑罰均屬較行政罰為重的制裁。又立法政 策改變,就同一行為的處罰由「刑事罰」變更為「行政罰」,屬法律 的變更,且未改變其行為的可罰性,至其新舊法律的適用,應依行政 罰法第 5 條所定的「從新從輕原則」予以決定。
    二、刑罰與行政罰同屬對不法行為的制裁,基於法治國下的法安定性及信 賴保護原則,必須行為人於行為時對於何種行為應受如何的制裁有所 認識或有預見的可能性,始得在該法律效果的範圍內依法對其加以懲 罰。是以,無論刑法第 1 條所定的罪刑法定主義或行政罰法第 4 條所定的處罰法定主義,都是建立在行為時的法律有明文規定刑罰或 行政罰的構成要件及其法律效果的基礎上,而且對行為人的制裁,亦 應在行為時法律所明定的法律效果範圍之內,方不會使行為人擔負其 行為時法律所未規定的責任,致其遭受無法預見或預計的懲罰。
    參考法條:行政罰法第 4 條、第 5 條、第 26 條
    最高行政法院判決 108年度判字第396號 上 訴 人 林建均 訴訟代理人 鄭敦宇 律師 被 上訴 人 交通部 代 表 人 林佳龍 訴訟代理人 孔繁琦 律師 林俊宏 律師 吳篤維 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鐵路法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07年8月21日臺 北高等行政法院107年度訴字第432號判決,提起上訴,本院判決 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廢棄。 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 第一審及上訴審訴訟費用均由被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被上訴人的代表人於案件繫屬本院後的民國108年1月14日變 更為林佳龍,已經其具狀聲明承受訴訟,應予准許。
    二、被上訴人以上訴人與訴外人羅仕鑫共同於102年3月至4月間 加價販售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下稱「臺鐵」)北埔站至 蘇澳新站及新城站至蘇澳新站間的團體火車票(下合稱「臺 鐵團體票」)計11,440張,違反67年7月26日修正公布的鐵 路法(下稱「67年鐵路法」)第65條規定,上訴人於103年 10月15日(原判決植為13日)始接獲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 下稱「花蓮地檢署」)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認依行政罰法 第27條第3項規定,尚未逾行政罰的裁處時效;鐵路法第65 條於103年6月18日修正時由刑罰改為行政罰,按法務部104 年4月14日法律字第10403501650號函示,於103年修法前的 違法行為,依行政罰法第5條規定從輕處罰原則,適用103年 修正後行政罰的規定裁處,乃依103年6月18日修正公布的鐵 路法(下稱「103年鐵路法」)第65條第1項規定,以106年9 月29日交路監(一)字第1069700104號裁處書(下稱「原處 分」)處上訴人出售車票價格1倍的罰鍰計新臺幣(以下如 未特別指明,均同)1,143,700元。上訴人不服,提起訴願 ,遭決定駁回後,提起行政訴訟,經原審判決駁回,遂提起 本件上訴,並聲明:原判決廢棄;原處分及訴願決定均撤銷 。 三、上訴人起訴的主張及被上訴人在原審的答辯,均引用原判決 所載。 四、原審為上訴人敗訴的判決,是以:
    (一)上訴人與羅仕鑫意圖謀利,以代訂臺鐵火車票方式,由羅 仕鑫提供其女之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交付上訴人使用,由 上訴人上網向臺鐵申請團體票訂票商店代碼,於102年3月 至4月間以電腦訂票程式訂購臺鐵團體票計11,440張,由 羅仕鑫以每張車票加價10元的代價出售給花蓮地區各大藝 品店,上訴人與羅仕鑫共同將所購臺鐵團體票以加價方式 出售的違規行為,堪予認定。又上開違規行為違反67年鐵 路法第65條規定,惟該規定業於103年6月18日修法,將上 開違規行為除罪化,改為行政罰,故上訴人與羅仕鑫所犯 67年鐵路法第65條罪嫌,因於犯罪後廢止其刑罰,業經花 蓮地檢署檢察官為102年度偵字第4256號不起訴處分在案 。 (二)103年鐵路法第65條第1項規定,乃立法政策裁量,將「購 買車票加價出售圖利」行為的可非難性,由刑事罰降低至 行政罰,為處罰的減輕,並非就此不罰。是依本院103年 度判字第528號判決意旨,立法政策改變,就同一行為的 處罰,無論由「行政罰」轉變為「刑事罰」,或由「刑事 罰」變更為「行政罰」,均屬法律的變更,其新舊法律的 適用,應依行政罰法第5條所示「從新從輕原則」的法理 定之。亦即,行為時法律科以刑事罰,裁處時法律僅論以 行政罰,以裁處時法律效果有利於上訴人,即應援引裁處 時法律為裁處。上訴人上開違規行為發生於102年3月至4 月間,依67年鐵路法第65條規定,係處拘役或科或併科1 千元以下罰金的刑罰,該條文嗣於103年6月18日修正為行 政罰,惟103年6月18日修正前、後的鐵路法第65條規定均 具不法內涵,並未變動,被上訴人乃按行政罰法第5條規 定從新從輕原則,依103年鐵路法第65條第1項規定,依經 上訴人及羅仕鑫簽名確認的臺鐵訂票紀錄計11,440張,包 含臺鐵北埔站—蘇澳新站計20筆及新城站—蘇澳新站計37 筆紀錄,按各區間車票價格計算,票面金額共計 1,143,700元,乃以原處分處上訴人出售車票價格1倍的罰 鍰(即法定最低倍數罰鍰)計1,143,700元,並無違誤, 且未違反行政罰法第4條規定。上訴人以其行為後,裁處 法律效果改為行政罰,而認其行為乃為行為時法律所「不 罰」,於法不合。 (三)上訴人因偽造文書案,經花蓮地檢署檢察官以103年度偵 字第1526、2114、2274號起訴書,提起公訴,經臺灣花蓮 地方法院(下稱「花蓮地院」)103年度訴字第288號刑事 判決以上訴人犯行使偽造準私文書罪,處有期徒刑6月, 如易科罰金,以1,000元折算1日在案。惟花蓮地院103年 度訴字第288號刑事判決所認定犯罪事實內容,僅是針對 上訴人利用電腦設備購買車票的犯罪行為,與本件加價出 售違規行為無關,故被上訴人自得就上訴人與羅仕鑫共同 將所購臺鐵團體票加價出售的違規行為,加以處罰。
    (四)綜上,原處分並無違誤,訴願決定遞予維持,亦無不合, 乃判決駁回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等詞,為其判斷的基礎。
    五、本院判斷如下:
    (一)依法始得處罰,為民主法治國家基本原則之一,對於違反 社會性程度輕微的行為,處以罰鍰、沒入或其他種類行政 罰,雖較諸對侵害國家、社會法益等科以刑罰的行為情節 輕微,惟本質上仍屬對於人民自由或權利的不利處分,其 應適用處罰法定主義,仍無不同。為使行為人對其行為有 所認識,進而擔負其在法律上應有的責任,行政罰法第4 條明定:「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或 自治條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立法理由參照)又一行 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時,由於刑 罰與行政罰同屬對不法行為的制裁,而刑罰的懲罰作用較 強,故依刑事法律處罰,即足資警惕時,實無一事二罰再 處行政罰的必要。且刑事法律處罰,由法院依法定程序為 之,較符合正當法律程序,應予優先適用,故同法第26條 第1項前段明定:「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 法上義務規定者,依刑事法律處罰之。」(立法理由參照 )據此可知,刑罰與行政罰之間孰輕孰重,雖然各國立法 例或學說容或有不同的見解,惟我國立法者業已於上開規 定及其立法理由中,認為無論從行為的情節輕重、違反社 會性或法益侵害的程度及懲罰的作用等方面而言,刑罰均 屬較行政罰為重的制裁。 (二)行政罰法第5條規定:「行為後法律或自治條例有變更者 ,適用行政機關最初裁處時之法律或自治條例。但裁處前 之法律或自治條例有利於受處罰者,適用最有利於受處罰 者之規定。」明定法律或自治條例變更時的適用,是採「 從新從輕」的處罰原則,即於行為後的法律或自治條例有 變更者,原則上是「從新」,適用行政機關最初裁處時的 法律或自治條例;僅於裁處前的法律或自治條例有利於受 處罰者,始例外「從輕」,適用最有利於受處罰者的規定 (立法理由參照)。又我國過往承襲德日學說見解,認為 「行政罰」與「刑罰」本質有所不同,前者行為之所以受 處罰並非本質上違反倫理或道德,而是因法律的規定,故 稱為「法定犯」;後者則是本質上違反道德或倫理的行為 ,無待法律規定,即具有可非難性,稱為「自然犯」。然 而,行政罰所制裁的行為,未必即無道德或倫理的可非難 性,且原來純為法律規定的義務,長期施行後深植人心, 亦可能轉變為道德或倫理的要求。是以,典型的刑事犯較 諸典型的行政犯,固然有較高的反道德性及反倫理性,對 社會足以產生較大的損害或危險,但二者間並非本質上有 絕對的不同,而是因價值判斷或不法行為的內容,所作逐 漸的進階式劃分,而此劃分權限屬於立法機關,立法者得 從社會需要與政策考量等觀點,衡量該等行為的危險性, 據以決定處罰的方式。此觀諸司法院釋字第517號解釋理 由書揭示「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制裁究採行政罰抑刑事罰 ,本屬立法機關衡酌事件之特性、侵害法益之輕重程度以 及所欲達到之管制效果,所為立法裁量之權限……。即對 違反法律規定之行為,立法機關本於上述之立法裁量權限 ,亦得規定不同之處罰」意旨即明。因此,立法政策改變 ,就同一行為的處罰,無論由「行政罰」轉變為「刑事罰 」,或由「刑事罰」變更為「行政罰」,均屬法律的變更 ,且未改變其行為的可罰性,至其新舊法律的適用,自應 依前述行政罰法第5條所定的「從新從輕原則」予以決定 。 (三)67年鐵路法第65條規定:「購買車票加價出售圖利者,處 拘役或科或併科1千元以下罰金。」是採取以刑罰制裁行 為人的立法政策。嗣於103年6月18日修正公布的103年鐵 路法第65條第1項規定:「購買車票加價出售或換取不正 利益圖利者,按車票張數,處每張車票價格之1倍至10倍 罰鍰。加價出售訂票或取票憑證圖利者,亦同。」將原本 的刑事制裁予以除罪化,改以行政罰制裁行為人。是行為 人如於舊法時期購買車票加價出售圖利,而違反67年鐵路 法第65條規定,嗣於新法時期制裁時,由於無論新舊法時 期,該行為均屬不法行為而具有可罰性,且因103年鐵路 法第65條第1項前段規定的行政罰,較67年鐵路法第65條 規定的刑罰為輕,故應依行政罰法第5條規定的「從新從 輕原則」,適用103年鐵路法第65條第1項前段規定裁處( 另參酌司法院院解字第3389號解釋意旨)。
    (四)事實認定是事實審法院的職權,而如何調查事實或證據的 證明力如何,事實審法院有斟酌判斷之權,如果其事實的 認定已經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而且沒有違 背論理法則、經驗法則或證據法則,縱然其證據的取捨與 當事人所希冀者不同,導致其事實的認定不同於該當事人 的主張者,也不可以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的情形。原審 依職權調查證據並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的結果,認 定上訴人與羅仕鑫意圖謀利,以代訂臺鐵火車票方式,由 羅仕鑫提供其女之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交付上訴人使用, 由上訴人上網向臺鐵申請團體票訂票商店代碼,於102年3 月至4月間以電腦訂票程式訂購臺鐵團體票計11,440張, 由羅仕鑫以每張車票加價10元的代價出售給花蓮地區各大 藝品店,因認上訴人與羅仕鑫共同將所購臺鐵團體票以加 價方式出售的違規行為等情,經核與卷內的證據相符,且 無違背論理法則、經驗法則或證據法則的違法。又67年鐵 路法第65條及103年鐵路法第65條第1項前段的共同構成要 件事實包括「購買車票加價出售圖利」,上訴人與羅仕鑫 分工完成上述違規行為,自屬故意共同實施違反103年鐵 路法第65條第1項前段規定的不法行為甚明。上訴人主張 其於原審否認有「加價出售」或「換取不正利益」的行為 ,詎原判決引用上訴人相反的陳述(102年9月12日調查筆 錄),認定上訴人有加價10元販賣車票的行為,未令上訴 人敘明或補充其先後陳述不符之處,致有遭法院突襲而影 響其受公平審判的疑慮,且原審未敘明其心證形成及不採 有利上訴人事證的理由,恣意將羅仕鑫的販賣行為與上訴 人的訂購車票行為連結為共同行為,有判決不備理由及認 定事實違反證據法則的違法等語,是針對原判決取捨證據 、認定事實的職權行使,指摘其為違法,以及就原判決已 詳予論斷者,泛言未論斷,實不足採。 (五)刑罰與行政罰同屬對不法行為的制裁,基於法治國下的法 安定性及信賴保護原則,必須行為人於行為時對於何種行 為(構成要件)應受如何的制裁(法律效果)有所認識或 有預見的可能性,始得在該法律效果的範圍內依法對其加 以懲罰。是以,無論刑法第1條所定的罪刑法定主義或行 政罰法第4條所定的處罰法定主義,都是建立在行為時的 法律(包括行政罰的自治條例)有明文規定刑罰或行政罰 的構成要件及其法律效果的基礎上,而且對行為人的制裁 ,亦應在行為時法律所明定的法律效果範圍之內(惟如適 用刑法第2條所定的從舊從輕原則或行政罰法第5條所定的 從新從輕原則,則可能處以較原定範圍為輕的處罰),方 不會使行為人擔負其行為時法律所未規定的責任,致其遭 受無法預見或預計的懲罰。本件上訴人行為時的67年鐵路 法第65條所定法律效果為「處拘役或科或併科1千元以下 罰金」,而依刑法第33條第4款前段及第41條第1項規定: 「主刑之種類如下:……四、拘役:1日以上,60日未滿 。……」及「犯最重本刑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 罪,而受6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者,得以新臺幣1 千元、2千元或3千元折算1日,易科罰金。但易科罰金, 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者,不在此限。」可知, 67年鐵路法第65條的法律效果,最重僅能處拘役59日併科 銀元1,000元以下罰金,且拘役部分原則上最重得以3,000 元折算1日易科為罰金,故上訴人預見其行為所可能遭受 的制裁,自係以行為時上述得以最高額易科為罰金的拘役 59日併科銀元1,000元罰金的法律效果即180,000元( 3,000元×59日+1,000銀元×3=180,000元)為限。而上訴 人衡量其行為的可罰性後,既仍執意為之,固應受罰,惟 參酌上述行政罰法第4條所定處罰法定主義的意旨,被上 訴人依據103年鐵路法第65條第1項規定對上訴人裁處罰鍰 時,即應於上述最重的法律效果範圍內為之。然而,被上 訴人依103年鐵路法第65條第1項規定,逕按上訴人及羅仕 鑫購票後加價出售的張數11,440張,以原處分處每張車票 價格1倍的罰鍰計1,143,700元,已大幅逾越上訴人行為時 對其行為可罰性的預見(計)可能範圍,有悖於處罰法定 主義的要求,自有違誤。訴願決定及原判決遞予維持,均 有未洽。 (六)綜上所述,上訴論旨請求廢棄原判決,雖未指摘及此,惟 原判決既有如上所述的違法,仍應將原判決廢棄,且基於 確定的事實,本院已可依該事實為判決,爰撤銷訴願決定 及原處分,由被上訴人依本院所表示的法律見解,另為適 法的處置。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行政訴訟法第256條第1項 、第259條第1款、第98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8 月 12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吳 東 都 法官 劉 介 中 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程 怡 怡 法官 張 國 勳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8 月 16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資料來源:
    最高行政法院
    司法院公報 第 61 卷 10 期 341-349 頁
    最高行政法院裁判書彙編(108年1月至12月)第 647-655 頁
    相關法條 9
    *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3、41 條(108.06.19)
    * 行政罰法 第 4、5、26、27 條(100.11.23)
    * 鐵路法 第 65 條(67.07.26)
    * 鐵路法 第 65 條(103.06.18)

  • 交付審判裁判費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04 22:30:23
    有 2,122 人按讚

    上個週末,我在臉書點出刑事案件發生的背景因素。
    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HandyChiu/photos/a.1573058362934550/2618343541739355/)
     
    今天上午,我在司法法制委員會,進一步和司法院葉麗霞副秘書長、法務部蔡碧仲政務次長,討論保安處分法制的闕漏和可能的改善措施。
     
    質詢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又到了時候說掰掰。很多來不及說出口的話,就讓我用這一篇小文,簡單(?)地表達吧。

    ────────────────────
     
    一、 裁定監護處分的時間上漏洞
     
    先讓我們看一下保安處分執行法第4條第2、3項規定:「法院對於應付監護、禁戒、強制治療之人,認為有緊急必要時,得於判決前,先以裁定宣告保安處分。」、「檢察官對於應付監護、禁戒、強制治療之人,於偵查中認為有先付保安處分之必要,亦得聲請法院裁定之。」
     
    依據這兩項規定,對於應付監護、禁戒、強制治療的人,其實不用等到法院判決確定,在審判中甚至偵查中,有必要的話都可以裁定先進行保安處分。
     
    那問題在哪裡呢?
     
    在偵查中,因為經費的欠缺和結案的考量,檢察官可能就不會進行精神鑑定(雖然距離案發時越近精神鑑定也越準確),當然更不會向法院聲請保安處分。
     
    在審判中,則會遇到時間點的問題。保安處分執行法規定要「於判決前」,所以如果在判決前,原審法院沒有先裁定付保安處分,忘記了就沒有了。而且,等待上訴的期間中,案件還沒有移給上級法院,所以上級法院也不能進行保安處分。
     
    這時候還有個COMBO技──刑事訴訟法第316條規定:「羈押之被告,經諭知無罪、免訴、免刑、緩刑、罰金或易以訓誡或第三百零三條第三款、第四款不受理之判決者,視為撤銷羈押。但上訴期間內或上訴中,得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如不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而有必要情形者,並得繼續羈押之。」
     
    於是,被羈押的被告經諭知無罪之後,就會依照本條規定視為撤銷羈押,法院頂多依照但書的規定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如果法院在判決前又忘記裁定諭知保安處分,那對於仍有必要為保安處分的被告,司法就沒辦法啦!(當然,法院可以選擇命具保,讓被告因為繳納不出保證金而繼續羈押。但一來羈押不是監護,二來這條真的不是這樣用的,三來人家真的湊出保證金看你怎麼辦。)
     
    當然,司法程序之外,還有精神衛生法第41條以下緊急安置與強制住院等規定可以適用,不過還是要符合「嚴重病人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經專科醫師診斷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者」的法定要件,也未必能順利銜接。
     
    對於這些問題,我向司法院和法務部提出三點建議:
    1.法律修正前,先修改「法院辦理刑事訴訟案件應行注意事項」、「檢察機關辦理刑事訴訟案件應行注意事項」,提醒法院和檢察官,適時依保安處分執行法第4條之規定,聲請、宣告保安處分。
    2.法務部應編列充足預算,讓檢察機關如果有必要,在偵查中也能依法進行精神鑑定。
    3.研擬修正保安處分執行法,裁判時得同時宣告先執行保安處分;或規定於裁判後、移審前原審法院也可以宣告保安處分。
     
    前二點建議不涉及法律修正。如果可行,希望在短時間內,就看得到有關機關的具體作為。
     
    二、 監護處分的期間、機構及期間後的照護銜接
     
    除了付保安處分的時間點之外,相關的問題還有:
    1.刑法第87條的監護期間最長只有五年,如果被告在監護期間屆滿後,沒有依據實際需求,延長監護期間的可能性,只能回歸精神衛生法處理。這點必須要修法處理。至於是要單純增加最長年限或得延長次數與期間,可以再深入研究。

    2.監護處分的執行,目前是由檢察機關委託醫療機構執行監護處分。但從事權統一和資源來源與分配的角度,制度上可能有設立司法精神照護機構的需要。
     
    3.監護處分期限屆至後,欠缺銜接至精神衛生法所定精神醫療照護措施的配套措施。
     
    這些問題,涉及整體制度的調整。目前司法院、法務部和衛服部也準備召開會議,討論司法精神照護機構的事項。考量到這些問題環環相扣,因此機關們應該也要把相關問題納入,通盤進行考量。
     
    三、 羈押制度的小小問題
     
    最後是羈押制度的問題。
     
    剛才提到的刑事訴訟法第316條規定,法律效果是「視為撤銷羈押」,必要的時候,法院可以命被告「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然後就沒有了。
     
    和這一條規定相較,刑事訴訟法第116-2條第1項許可停止羈押的規定,就有較多項羈押替代處分可以選擇:「法院許可停止羈押時,經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認有必要者,得定相當期間,命被告應遵守下列事項:一、定期向法院、檢察官或指定之機關報到。二、不得對被害人、證人、鑑定人、辦理本案偵查、審判之公務員或其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家長、家屬之身體或財產實施危害、恐嚇、騷擾、接觸、跟蹤之行為。三、因第一百十四條第三款之情形停止羈押者,除維持日常生活及職業所必需者外,未經法院或檢察官許可,不得從事與治療目的顯然無關之活動。四、接受適當之科技設備監控。五、未經法院或檢察官許可,不得離開住、居所或一定區域。六、交付護照、旅行文件;法院亦得通知主管機關不予核發護照、旅行文件。七、未經法院或檢察官許可,不得就特定財產為一定之處分。八、其他經法院認為適當之事項。」
     
    被告依刑事訴訟法第316條規定視為撤銷羈押時,雖然是因為法定原因而撤銷羈押,但行為或許仍有受到一定限制的必要。如此,在立法上,可以規定準用或列出刑事訴訟法第116-2條第1項的部分措施,讓法院可以斟酌個案的具體情形,進行適當的處置。
     
    ────────────────────
     
    最後那個齁,質詢到後面頭都昏了。可以個案指揮監督的是檢察總長和檢察長啦(法院組織法第63條)。法務部部長只有行政監督的權限,不能個案監督(法院組織法第111條)。

    字幕也有一點點小錯字,請大家多多包涵<3

  • 交付審判裁判費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12-18 13:30:00
    有 179 人按讚

    【時代力量一週回顧 20161211 – 1217】
    #時力一週 這週有電業法主張、補正公投法的最新進度,黨慶餐會也歡迎各位幫忙宣傳、呼朋引伴來參加!一分鐘迅速回顧上週委員們的努力吧!

    #黨慶餐會敬邀參加 #時力電業法主張 #補正公投法出委員會

    👉【時代力量兩歲了!黨慶餐會 敬邀參加!】(2016-12-16)
    2017年1月,時代力量就要滿兩歲了!黨部特別籌辦了黨慶餐會,邀請大家一同來看看創黨以來的成長,也向大家報告時代力量在國會的工作,歡迎大家一起來祝時代力量生日快樂!
    https://goo.gl/LNBBmT

    👉黃國昌【青少年毒品濫用與校園反毒】(2016-12-12)
    曾有檢察官憂心忡忡表示,台灣青少年毒品濫用的問題若不解決,未來恐會動搖國本。
    法務部毒品防制的預算年年提高,但警政署反毒的經費卻是連年下降,且預算執行率不佳,這樣的經費編列,是否反映欠缺完整規劃嗎?
    針對教育部「校園反毒」預算前後兩年編列「完全照抄」之情況,也不禁令人懷疑,我們的教育部是否有認真看待「校園反毒」這件事?
    https://goo.gl/v0jeRU

    👉林昶佐【台灣在所有意義上都是獨立的!】(2016-12-12)
    澳洲《金融時報》記者來台跟我進行專訪。她希望能邊用餐邊訪問,因此決定讓她品嚐台式鐵板燒的美味。果然報導中除了談台灣歷史、政治主張、青年世代的想法,也點綴了不少台灣美食。專訪中,我強調,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然而,在國內與國際,都有國家正常化的工作要推進,也需要國際社會對台灣的了解與支持。
    https://goo.gl/RdEPMe

    👉【公投法補正,本會期完成!】(2016-12-13)
    上週五時代力量提出決議文,要求內政委員會儘速宣告完成審查程序,將已在5月11日完成實質審查的《公民投票法》修正草案儘速交付院會,完成二三讀程序。當時跨黨派均支持此決議,因此呼籲各黨團切莫將其阻擋、拉下協商,儘速完成公投法補正。
    https://goo.gl/YSdDhk

    👉【時代力量電業法修法主張】(2016-12-14)
    時代力量認為,在電業管制機關的位階、組織設計皆不明的情況下,是否能夠完成電業改革以及能源轉型,更是無法得知。若要直接進入電力結構改革的實質條文審查,無異於在裁判都還沒找到的情況下就要開始比賽,我們呼籲行政機關應儘速提出「電業管制機關」的相關組織辦法或組織法,不能含糊其詞,要直接面對電業法修法的關鍵!
    1. 政院版的「電業管制機關」不明,因待其組織確認後電業法才能施行!(第3條)
    2. 電力是民生必需品,不可以財團化,台電改組轉型為發、輸配、售電業公司,互不兼營、互不交叉持股,維持國營。(第6條)
    審查現場:https://goo.gl/VZtmTe
    時力主張:https://goo.gl/EO78Z3

    👉黃國昌【財政部年金改革規劃為何?】(2016-12-14)
    500萬乘以13%是什麼概念?是一年65萬,一個月超過5萬4千元。這是國營銀行退休人員可以領取的優惠存款利息,連前財政部部長張盛和都曾在立法院承認,沒有法源依據,根本不是權利。結果到現在,預算還繼續編、錢繼續發,財政部竟然沒有具體的改革計畫!年金改革,大家都支持,但是不能只有口號,必須積極行動。
    https://goo.gl/rb9C5i

    👉徐永明【電業改革要成功,管制機關不能只是行政部門的小弟!】(2016-12-14)
    行政院版本第三條:「中央主管機關應指定電業管制機關」,「指定」的定義引發學者提問,是否代表電業管制機關是在中央主管機關之下?電業管制機關權力很大,應先定位其角色,行政層級不能太低。
    https://goo.gl/vUIfsX

    👉高潞・以用【大考中心納入多元文化專家,促進公民素養】(2016-12-14)
    今年(105)大學指考納入原住民族相關考題,值得讚許,但其中有影射「台東縣知本卡地布部落拒絕遷葬案」的題目,可見命題委員缺乏原住民文化的認知。最近教育部已有回應:將採納建議,修改命題手冊內容,以後大型考試必納入具原住民文化知識之專家。
    https://goo.gl/PqTGY0

    👉洪慈庸【「釋字740後,保險業務員勞動條件之保障」公聽會】(2016-12-14)
    台灣三十多萬名保險業務員,一直處在「未必受勞基法保障」的窘境中。今年10月司法院大法官對此作出第740號解釋,一切仍然回歸個案認定。為了完善同類型業務員工作保障,邀集勞動部、金管會、保險產業工會、公會以及法學界人士,召開公聽會討論解決之道。
    https://goo.gl/gfusMA

    👉徐永明【法庭直播台灣何時跟進?司改信心從看得到做起!】(2016-12-14)
    立法院過去被視為秘密花園的「政黨協商」,已經開放直播,法院審判過程也應朝此方向前進。原因在於,即便司法改革做了許多制度調整,若法律距離過於遙遠,依然無法提升人民對法律的信任。
    https://goo.gl/cBZw9b

    👉黨團聲明【補正公投法終於出委員會!】(2016-12-15)
    https://goo.gl/CCqB4I

    👉高潞・以用【原民土地主權不容讓渡!】(2016-12-16)
    在13日行政院最新版的傳統領域劃設辦法,把傳統領域劃設範圍侷限在公有土地,這完全背離蔡總統回復原住民族土地權利的承諾。行政院試圖偷渡的劃設辦法,是陷蔡英文總統於不義,同時也是陷原住民族於絕境!嚴重違反原住民轉正義的精神!
    https://goo.gl/3iCjP4

    👉林昶佐【台灣鳥籠公投法,超高門檻限制直接民權!】(2016-12-16)
    內政委員會終於完成公投法修正案初審、將法案送出委員會。草案包括:公投年齡門檻下降到18歲、提案門檻降至萬分之一、成案門檻降至1.5%、通過門檻降到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
    接下來的二三讀審查中,我們會持續爭取門檻採簡單多數決、修憲複決未明訂之程序適用公投法等主張。
    https://goo.gl/9XESxk

    👉洪慈庸【「多元彩虹城,一七來玩成」,台中同志大遊行!】(2016-12-17)
    無論我們是什麼模樣、無論會幸福還是悲傷、無論想不想走入婚姻關係,台灣的每一個人都能有一樣的選擇權。我們堅持平權與多元的價值,因為我們相信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打造一個本質適合所有人生存的社會。
    https://goo.gl/Em4dLo

    👉本週精選質詢影片
    — 高潞以用 Kawlo Iyun|質詢外籍勞工對原住民勞動權益之影響
    http://ivod.ly.gov.tw/Play/VOD/94598/1M/N

    — 立法委員 黃國昌|財委會質詢:財政部、關務署、食藥署
    https://goo.gl/qlIrU9

    — 洪慈庸|原住民勞動權益不公,勞動部職業訓練有幫助嗎?
    http://ivod.ly.gov.tw/Play/VOD/94566/1M/N

    — 林昶佐 Freddy Lim|應提升國人對國防信心,質詢國防部對共軍之態度調整
    http://ivod.ly.gov.tw/Play/VOD/94442/1M/N

    — 徐永明|農委會裁併財團法人,不能原地踏步
    https://goo.gl/5nMoSI

    時代力量黨團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