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大家要齊心齊力
這幾天的新聞,今年三月肥迪醫師也有類似的經歷,心中的煎熬和擔心真的是文字難以形容···
#疫情初期
那時疫情剛開始大爆發,記得是一位剛從越南回國三天的中年女性,主訴是腹脹腹痛多天未解便,電腦斷層高度懷疑「乙狀結腸腫瘤倂腸阻塞」,病人並未有發燒及呼吸道症狀,當時還是總醫師的...
#疫情當前大家要齊心齊力
這幾天的新聞,今年三月肥迪醫師也有類似的經歷,心中的煎熬和擔心真的是文字難以形容···
#疫情初期
那時疫情剛開始大爆發,記得是一位剛從越南回國三天的中年女性,主訴是腹脹腹痛多天未解便,電腦斷層高度懷疑「乙狀結腸腫瘤倂腸阻塞」,病人並未有發燒及呼吸道症狀,當時還是總醫師的我去急診評估病人,當下判斷沒有緊急開刀的需求,所以就先跟主治醫師討論先收入院。
但是隔天病人症狀加劇,且有腹膜炎癥兆(病人也體溫也開始升高,但並未到發燒程度),
緊急開刀看來是必要的(不管是做人工肛門減壓或是直接切除腫瘤)。
但是病人新冠肺炎測試結果還未出來,
醫院的獨立空調及負壓的手術室正在使用
依當時制定的流程是要在加護病房的負壓室進行手術。
因為是醫院第一次在隔離還未解除需要動手術的案例,各部門紛紛動員,把手術需要的器械物資備齊到加護病房,主治醫師也因為要在手術設備較缺乏的環境動手術,術式也決定是較單純的人工肛門減壓。
再來就是手術人員的精簡,麻醉科醫師與護師,刷手及流動護師,再來就是主治醫師與助手為最基本的配置,我當時身為負責的總醫師當然責無旁貸,手術人員也在開刀前半小時開始防護衣的穿著。
#防護裝備
基本上就是兩隔離衣,兩層鞋套,兩層手套,兩層口罩,兩層頭套加上護目鏡和最外層的面罩,
可想而知穿起來光呼吸就很不順,稍微活動便大汗淋漓,而我們因為是要動手術,更要加上一層防水手術服和一層無菌手套,這樣的裝備下手術的是活動呼吸都很困難,面罩也因為呼吸汗水起霧,視線不清,需要大家幫忙擦眼鏡。
總之,手術順利結束,病人狀況也穩定。手術人員也在大家的提醒下洗澡換衣服。
但是病人在術後發燒了!雖然腸胃道手術特別是有腸阻塞的病人在術後往往容易發燒,但是在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都會提高警覺。
#當下的思考
我當下第一想的也是要不要回家,
家中有老婆還有才剛滿四個月的女兒,
一直回想在跟病人接觸時跟手術中的防護有沒有做好,在跟醫院感控詢問下他們覺得防護有做足的情況下可以回家。
那夜,我輾轉難眠,隔天一早我就趕緊到醫院查詢檢測結果,還好,是陰性···
Pic .疫情剛起時的防護裝,要寫名字不然根本認不出是誰😂
—————————————————————————————————————————-
📍最近北部醫院的新聞,還有在社群上看到在醫療第一線默默付出的同仁們,真的都是冒著很大的風險在守護台灣的醫療,有這群對於重症有熱情與責任的醫療人才,是台灣很大的資產,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珍惜。
📍農曆年將至,連假出遊人潮較多,希望大家能斟酌自己的行程,做好防護,勤洗手,戴好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Love and peace
#肥迪醫師 #疫情持續 #大家一起抗疫#醫生#醫師#醫療#護士#護理師##醫學系 #疫情 #covid_19 #口罩#fighter #taiwancanhelp
乙狀結腸阻塞 在 愛長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因腹脹、腹痛、食慾不佳之症狀維持了一個月,且在一個月內體重下降了約10公斤,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在乙狀結腸有一 #惡性腫瘤,且已經有阻塞的情形。
🏥目前政府有提供50歲到75歲的成人每兩年可免費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為陽性,不必過於恐慌,約有50%的機會是結腸瘜肉,2%的機會為結直腸腫瘤。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3294
------
🔥照服員會員方案,內有詢問度很高的專業責任險
👉https://reurl.cc/R1om0Z
歡迎大家加入fb社團-照顧者聯盟
👉https://bit.ly/3dxSDMS
愛長照整合式行銷-讓大家更認識你的銀髮、長照好物與服務
👉https://bit.ly/2T1FmoR
乙狀結腸阻塞 在 甯的醫師已上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當前大家要齊心齊力
這幾天的新聞,去年三月肥迪醫師也有類似的經歷,心中的煎熬和擔心真的是文字難以形容···
#疫情初期
那時疫情剛開始大爆發,記得是一位剛從海外回國三天的中年女性,主訴是腹脹腹痛多天未解便,電腦斷層高度懷疑「乙狀結腸腫瘤倂腸阻塞」,病人並未有發燒及呼吸道症狀,當時還是總醫師的我去急診評估病人,當下判斷沒有緊急開刀的需求,所以就先跟主治醫師討論先收入院。
但是隔天病人症狀加劇,且有腹膜炎癥兆(病人也體溫也開始升高,但並未到發燒程度),
緊急開刀看來是必要的(不管是做人工肛門減壓或是直接切除腫瘤)。
但是病人新冠肺炎測試結果還未出來,
當時醫院的獨立空調及負壓的手術室正在使用
(現在的設備已很完善了)
依當時制定的流程是要在加護病房的負壓室進行手術。
因為是醫院第一次在隔離還未解除需要動手術的案例,各部門紛紛動員,把手術需要的器械物資備齊到加護病房,主治醫師也因為要在手術設備較缺乏的環境動手術,術式也決定是較單純的人工肛門減壓。
再來就是手術人員的精簡,麻醉科醫師與護師,刷手及流動護師,再來就是主治醫師與助手為最基本的配置,我當時身為負責的總醫師當然責無旁貸,手術人員也在開刀前半小時開始防護衣的穿著。
#防護裝備
基本上就是兩隔離衣,兩層鞋套,兩層手套,兩層口罩,兩層頭套加上護目鏡和最外層的面罩,
可想而知穿起來光呼吸就很不順,稍微活動便大汗淋漓,而我們因為是要動手術,更要加上一層防水手術服和一層無菌手套,這樣的裝備下手術的是活動呼吸都很困難,面罩也因為呼吸汗水起霧,視線不清,需要大家幫忙擦眼鏡。
總之,手術順利結束,病人狀況也穩定。手術人員也在大家的提醒下洗澡換衣服。
但是病人在術後發燒了!雖然腸胃道手術特別是有腸阻塞的病人在術後往往容易發燒,但是在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都會提高警覺。
#當下的思考
我當下第一想的也是要不要回家,
家中有老婆還有才剛滿四個月的女兒,
一直回想在跟病人接觸時跟手術中的防護有沒有做好,在跟醫院感控詢問下他們覺得防護有做足的情況下可以回家。
那夜,我輾轉難眠,隔天一早我就趕緊到醫院查詢檢測結果,還好,是陰性···
Pic .疫情剛起時的防護裝,要寫名字不然根本認不出是誰😂
—————————————————————————————————————————-
📍最近北部醫院的新聞,還有在社群上看到在醫療第一線默默付出的同仁們,真的都是冒著很大的風險在守護台灣的醫療,有這群對於重症有熱情與責任的醫療人才,是台灣很大的資產,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珍惜。
📍其實也知道台灣的大家素質相較當年SARS 已經好的太多,但,我們相信,可以更好的。
📍農曆年將至,連假出遊人潮較多,希望大家能斟酌自己的行程,做好防護,勤洗手,戴好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Love and peace
#肥迪醫師 #疫情持續 #大家一起抗疫 #口罩
乙狀結腸阻塞 在 甯的醫師已上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個人工肛門與高粱的故事》
大家晚安,吃飽沒?
我是黃醫師,這週三太忙碌,所以今天還跟大家贖罪,週五晚上大家都在開心,我講這個議題是不是有點機車~but this is life deal with it !!hahahha
希望你們週末愉快,平安順好,飲酒要節制!喝酒不開車,開車要叫代駕!乖~
https://bit.ly/37v8r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