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中學生報免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學生報免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學生報免費產品中有2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真文青x偽文青 |90後文青帶70年代老詩人體驗大南街一日文青生活:當年文藝青年這詞彙是拿來嘲笑人 文藝青年,簡稱文青,這個詞彙現時可作形容詞或名詞,文青可以是咖啡店、可以是好去處、可以是穿搭。究竟甚麼是文青?以前與現在的文青又有沒有分別?我們找來一位七十年代的老文青,帶他逛現時文青聚集地大南街,...
「中學生報免費」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學生報免費 在 雋先生(16)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學生報免費 在 RENE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學生報免費 在 Meiko愛吃鬼? 台北美食/桃園/台中 美食 咖啡 下午茶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學生報免費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學生報免費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學生報免費 在 雲林縣議員 蔡岳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學生報免費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學生報免費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學生報免費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中學生報免費 在 雋先生(16)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3:26:42
#雋先生 #內有抽獎 #已抽出 D-190 還記得我上禮拜跟大家說數學好難嗎 結果隔沒多久就接到這個體驗的邀請 這幾天體驗下來覺的很讚 就迫不及待來推薦給大家 「享學院 數學完整攻略班」 最近在寫複習講義的時候常常有地方忘光了 但是複習講義又沒有那麼詳細的介紹 這時候我就會打開這個課程 然後找到相對...
中學生報免費 在 RENE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0:13:50
⭐️🌙九月就中六啦!六年中學生涯好快就要結束! 應屆 DSER 唔易當,暑假係需要補課,好多課程要追趕進度。 老實說我反而有點擔心佢英文成績未如理想。 幸好⭐️🌙會上網睇英文文章學下英文,睇得多對 Reading 同Writing 有幫助,不過有一定局限,未必可以幫到 Speaking 同 Lis...
中學生報免費 在 Meiko愛吃鬼? 台北美食/桃園/台中 美食 咖啡 下午茶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5 13:07:19
the Diner 樂子餐廳 🍔🍟 #樂青春 #畢業生 #愛漢堡 🎓應屆畢業生在哪裡👋🏻👋🏻 其實我覺得當學生最重要的就是畢業典禮那個儀式 今年每個大學也是改成線上進行覺得很可惜欸 尤其大學生👩🎓就是要給喜歡的老師撥穗啊(🧡? @thediner_tw 爲了讓學生不要這麽簡單的畢業 只要是今...
-
中學生報免費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13 22:00:17|真文青x偽文青 |90後文青帶70年代老詩人體驗大南街一日文青生活:當年文藝青年這詞彙是拿來嘲笑人
文藝青年,簡稱文青,這個詞彙現時可作形容詞或名詞,文青可以是咖啡店、可以是好去處、可以是穿搭。究竟甚麼是文青?以前與現在的文青又有沒有分別?我們找來一位七十年代的老文青,帶他逛現時文青聚集地大南街,體驗一日現代文青的生活。
「文藝青年,其實(七十年代)多數都是用來嘲笑人,意思是『你唔好咁文藝』,因為當時台灣的文藝電影說的對白很肉麻,即忸怩作態。」今年70歲的Michael Cheung笑道。文藝青年這個字眼早在1928年出現,當時有左派文人批評具資產階級的意識;香港的青年文藝運動則從五十年代初「文藝新潮」談起,六七十年代興起以寫作或文藝交流為主的文社,當中參與的大部份都是中學生。七十年代的文藝青年積極出版各類刊物,重文藝色彩的有《素葉文學》、《大拇指》等,亦有激進政治的《70年代雙週刊》。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10/OYRRSYJ7ZFBR7ADQ4PIOTXIJJ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文青 #深水埗 #大南街 #村上春樹 #Cafe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中學生報免費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12 06:30:01香港很快要開一門課:「順民學」,因為在強權高壓下,將會改變香港人活潑的精神面貌,成為「順民」。張宏杰是我欣賞的內地歷史學者,他的三本作品:《飢餓的盛世》、《中國國民性演變史》及最新一本《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均值得在洗腦宣傳殺入學校時,推薦給學生閱讀,他的作品多有繁體字台灣版,是專業的歷史學者,但寫作的方式很活潑易讀,中學生也懂,並且會越讀越有樂趣。
今天介紹是《中國國民性演變史》,此書切合今天香港時局!作者是由日常生活中「順民神態」開始討論,在鄉鎮、農村總會見到低下頭,不想同人目光接觸的順民,「他們準備在任何公權力、暴力和不合理現象面前低頭。無論甚麼時候,他們都會選擇順從,而不是反抗。」於是作者問究竟是甚麼,造就了中國人獨特的「順民性格」?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09/UFPLWPPOPNA7THF57IZSMEET2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劉細良 #中國國民性演變史 #大數據 #中共 #數碼監控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中學生報免費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3-02 21:00:19|00後YouTuber—16歲仔自小學拍片賺零用錢 自學製片接電影工作 高峯月入一萬幫補家用:家庭出變化惟自食其力
小學雞、廢青、港孩,往往是大眾對00後的印象。被標籤的新一代中,卻有早在讀中學時已自食其力的青年,自學拍攝、剪接,熟讀網絡的演算法,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大家好我是Ray Ho,我今年16歲,正在就讀中五,是一個YouTuber,喜歡拍攝一些挑戰、生活化的短片……」架着眼鏡、瘦削的男生Ray在鏡頭前介紹自己,說話自然流暢,十分老練,可是那略帶沙啞的聲線不會騙人,仍在變聲階段,提醒着觀眾,他仍是個中學生。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301/CVFQRJB2XJE6PDUL2S7RGD3RVM/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00後 #YouTuber #港孩 #廢青 #RayHo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中學生報免費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位同學問,是不是因為美國公立中小學給老師的待遇不好,無法留住人才,才導致了公立學校的基礎教育水平低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延伸開來,讓我們思考一個更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就是很多事情辦不好,是不是因為沒有錢?這封信我們就從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就美國公立中小學而言,對這個問題我們基本上可以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美國公立學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能列舉出十個原因,缺錢這件事也許只能排在第十位。下面我們一步步具體分析。
首先,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政府財政支出中軍費佔了大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實美國在教育上的開支並不比軍費少。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詳細的情況。
美國是世界第一稅收大國,2018年美國的GDP是20.58萬億美元,而當年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稅收分別是3.33萬億美元和1.06萬億美元,合計4.39萬億美元,而當年排在全球GDP第三的日本,整個國家的GDP也不過才4.97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有七成都花在了經常性的必須開支上,也就是社會福利、醫療保險和國債利息,其中國債利息大概佔聯邦稅總額的4%多一點,不算多,真正巨大的支出是各種福利和保險。剩下的三成稅收收入算是國家的自由支出,裡面一大半都算在了軍費頭上,大約是6490億美元。但我要提醒一點,這部分支出包括了軍方控制的科研經費,而這些科研經費最後還是到了大學的手裡。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年可以從軍方獲得大約1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
而美國2018年花在中小學教育上的支出是6400億美元,攤到每個學生頭上大約是一年12600美元,這是我在美國政府網站上看到的數據。如果按英國《衛報》的報道,數據還要更高,每年平均花在每個K12學生身上的錢高達16300美元。這些花銷中,州政府撥款和地方房地產稅貢獻了將近90%,聯邦政府的撥款不到8%,剩下的是捐贈。這就是公立中小學的情況。而2020年全美國所有私立中小學,學生的平均學費是11000美元,即便算上學校的捐贈收入,攤到每個學生身上,最後得出的數字和公立中小學的人均支出數字可能也差不了太多。
從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公立中小學其實並不缺錢。實際上,如果你到硅谷地區看看幾所最有名的公立高中,比如帕羅阿圖高中和薩拉托加高中,就會發現它們的校園比硅谷地區最好的私立高中哈克學校一點不差。而且州政府給公立學校撥款是按學生人數計算的,而公立學校師生比例較低,一個老師教一大群學生,因此如果算到每個老師頭上,教育支出比大部分私立學校應該還更高。
美國公立中小學的老師待遇其實也不差。在加州,一個公立中小學老師基本上只要工作10年左右,就能拿退休金了。然後他們就可以一邊拿著退休金,一邊到私營教育機構工作掙錢了;反倒是很多私立學校老師生活壓力很大。以我女兒的老師們為例,他們不僅買不起房子,有的甚至在硅谷租不起房子,只能住學校提供的廉租房。這些老師之所以願意在私立學校教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他們的子女就免費可以上這些私立學校。
這裡順便說一句,美國幾乎所有大學教授的孩子上父母所在的學校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很多教授雖然工資不高還要在大學呆著的重要原因。至於《絕命毒師》里那位主人公的遭遇,與其說是公立學校老師待遇不好,不如說他遭遇了中產階級的典型困境,就是因為一場大病而導致貧困,這一點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是類似的。
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到底有哪些因素?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缺錢,那很多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根據我的觀察,至少有以下四個因素。其中一個和老師有關,剩下的三個和老師或者說師資力量都沒有太大關係。
先說和老師有關的原因,就是美國公立中小學搞大鍋飯,老師們沒有動力和意願去深化教學,發掘和培養每個孩子的特長。我的大女兒曾經在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讀過一年,這所學校的排名在加州幾千所小學中僅次於兩所只能靠抽籤入學的實驗小學,而且學校位於硅谷最富裕的一個區,絕大部分學生的家境都很好。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學校應該很好了吧,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一般來說,美國小學一個班會有一個老師來講所有的課程,我女兒所在的班有兩個老師,兩個老師教學經歷都超過10年,聽上去好像很不錯。但實際情況是,這兩個老師熬完了10年的年頭,都在等退休,都指望另一個人出力,自己落得輕鬆。他們佈置下來的一星期的作業,學生最多半小時就做完了。後來我就把女兒轉學轉走了,換到一個要求嚴格一點的學校。
這家新的學校也是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班上的老師也是新來的,教課果然認真很多,一天留的作業比過去一周的都多。但是這所新學校的老師從來不講任何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這些家長只好自己到學校去講課。之前我女兒上的第一所公立小學,不久之後家長們也不乾了,在家長的要求下,那所學校被一拆為二,其中之一變成了一所半公立半私立的特許權學校。
經過種種波折,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孩子要是再呆在公立學校就給耽誤了,於是我們就把女兒轉走了。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三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公立學校的政治正確風氣太重,甚至影響到了教學。
我有一位谷歌的同事,他的女兒在硅谷一所最好的公立高中讀書。有一學期他女兒很鬱悶,因為講歷史課的老師是一位非洲裔,課上的論文,只要你不寫當年黑奴多麼悲慘、美國這個國家有多壞、白人多麼可惡,最多也只能得B。後來家長們忍無可忍,告到學校,學校開除了這位老師。但這位老師又把學校告上了法庭,並且勝訴了,從此學校沒人敢管她了。但這樣教歷史課,教學質量是什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公立學校政治正確過重的風氣,家長們即使有意見,也沒有辦法。相比之下,私立學校因為學費是學生家長直接出的,所以家長(特別是大的捐贈者)對學校就多少還能有點影響力。
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基礎教育普遍輕視理科;加上公立學校的老師認為「教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不是自己的義務」,家長即使想給孩子補上理科內容,老師也不會配合。結果就是我之前講過的,許多美國中學生到高中畢業還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有的老師還告訴我,這還是美國「高三」學生的表現,要是等高中畢業一年之後,恐怕一半的學生一元一次方程都不會解了。
學生水平這麼差,怎麼畢業呢?有些學校的做法就是放水。比如學生交了白卷,按中國的標準應該是0分,但有的美國學校說,白卷可以給50分。這樣,學生只要做對20分的題目就能及格,算是通過了。
考核標準這麼低,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畢業,那怎麼評價衡量學校的教育成果呢?你可能知道美國有個著名的政策叫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這就可以形成一個考核指標。怎麼樣算「不掉隊」呢?只要孩子來上學,不逃學,就算學校教育成功了。這種教育政策和理念之下,很難想象教學質量能上得去。
第四個原因是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效率低。前面我們算過了,公立學校人均經費其實並不比私立學校少,但從我的觀察來看,很多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率非常差,學校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支出項目。
比如,有的學校講要環保,在校園花錢裝太陽能板,用太陽能發電。但這筆成本什麼時候能收回來呢?學校並沒有算過這筆賬。實際上目前在美國,天然氣發電比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要低得多。
有的家長覺得,公立學校反正花的不是我的錢,效率低一些就低一些吧。但有點常識就該知道,公立學校的經費大部分來自稅收,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止學校是這樣,公立機構資源利用率低其實也是社會的一個通病了。
小結
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旦辦不好,很多人就喜歡歸結於「沒有錢」。但回到現實你就會發現,「沒有錢」很多時候只是藉口和托詞。比如韓國和新加坡在中小學生身上的人均支出都不如美國,大約只有美國的2/3;然而根據調查,新加坡和韓國的中小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分別領先美國3.2年和1.9年。
在之前的來信里,我介紹過一些幾乎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的人,如果你去看他們的生平經歷,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多少資源,更沒有什麼錢,依然創造了那些偉業。即使不說改變世界,只談我們身邊的見聞,一個人能做成事情,通常也是因為他認真去做事了,而不是因為他有錢。微軟、谷歌、eBay和特斯拉等公司,創業時的融資總金額和同行業的公司相比都不算高,但並不影響它們做成大事。
很多人喜歡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拿來鼓勵自己掙錢還好;但如果在失敗的時候拿出來講,把「沒有錢」當成失敗的理由,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在為自己做不成事情找藉口。
這封信的內容,核心其實就是一句話:永遠不要把辦不成事簡單歸結於「沒有錢」。」
中學生報免費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免費線上看
【要補班的週末,就與報導者X 紀錄觀點 一起看《電子煙:裹著糖衣的真相》】
全球電子煙消費者的人數, 在過去幾年裡不斷攀升,2018年有4100萬人,全球零售市場分析研究公司Euromonitor估計,2021年將來到5500萬人。尼古丁這門產值上億的生意,菸草業者如何想方設法守住?
紀錄片《電子煙:裹著糖衣的真相》回顧過去50年來,菸商透過隱瞞和操縱的行銷手法,並探討電子煙與尼古丁的爭議,新創菸品對青少年的影響,揭露菸商針對青少年族群,備受爭議的行銷策略,與遊說行動。
▲即日起~9/16,到「公視+」網站免費線上看:https://www.ptsplus.tv/
▼從紀錄片看見全球現象後,也邀大家回望台灣,跟著《報導者》採訪團隊看見新型菸品如何在台灣開闢菸害防制的新戰場:https://bit.ly/3ySb5rk
外型花俏像3C產品的電子煙、加熱菸,以「時尚」和「新鮮」向年輕族群推銷,擄獲數十萬使用者,甚至深入校園,吸引未成年學子使用。《報導者》走訪台灣各地,發現許多新型菸店走在違法鋼索上、快速擴張,從教育現場、法律爭議、科學觀點與訪問業者說法,梳理不同利益與立場間的角力,以及它掀起的巨大影響……
【#調查報導】煙霧下的戰爭:新型菸品襲來,台灣招架得住?https://bit.ly/3ySb5rk
【科學角度】真能「減害」?4大關鍵爭點,看電子煙的健康疑慮 https://bit.ly/3naenEm
【校園現場】中學生當下線,電子煙次文化一路向下衝擊校園 https://bit.ly/3jNrGZe
【動態圖解】電子煙與加熱菸的原理是什麼? https://bit.ly/3yN86R3
#電子煙 #加熱菸 #紀錄片 #報導者
中學生報免費 在 雲林縣議員 蔡岳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兒童權利公約駐校大使培力營」報名開跑啦~~~
您還記得去年的一日議員體驗營嗎?上次向隅的學員們,這次不要再錯過啦‼️
今年婦幼關懷協會主辦,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及衛生福利部社會與家庭署指導,雲林縣政府、國立北港高中、國立斗六高中、國立虎尾高中、雲林縣警察局北港分局、雲林縣北港宗聖扶輪社一起協助辦理的「兒童權利公約駐校大使培力營」活動開放報名啦!
雲林縣學生普遍對兒童權利公約的實際推展面甚少接觸,學校的課程、老師的教導也極少提到兒童公約相關議題,為了讓台灣的兒少有更多的管道習得兒童公約的宗旨、內容與意義,婦幼協會今年持續並更精進辦理兒童權利公約推廣活動。
本活動課程除安排兒童權利公約內容進一步介紹、討論,在參與學員了解公約內容後,安排桌遊教學,透過團體遊戲活動來深化學員對法規權益的理解,將法律艱澀條文轉化為淺顯易懂的遊戲內容,如同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保障的遊戲權,遊戲即是一種最好的學習。此外、本活動也將從行政、立法、司法等不同面向切入,讓學員了解兒童權利公約在不同機關部門現行的落實概況。最後,同時安排企業參訪,透過參訪讓學員得知企業如何對兒少相關商品進行設計、製造及販售,以及可能與兒童權利連結的相關議題。
📌兒童權利公約駐校大使培力營
🏫活動地點:北港鎮北港高中
📅活動日期:110年10月2日及10月8日上午08:30-16:30(40個名額)
💰活動費用:免費
🚫報名截止日:9/15(三)
🙋♀️活動對象:雲林縣國中、高中學生
☎️來電報名專線:05-7827301
📲填寫Google表單報名:https://forms.gle/gK4YMWWMy633W5YB6
💡需繳交家長同意書,並依優先報名順序得以報名成功。
💡請自行前往活動地點北港高中,活動期間辦理保險,主辦單位保有修改活動之權利。防疫期間請全程配戴口罩、疫情升級時需配合疫情指揮中心指引,停辦本活動。
#兒童權利公約駐校大使培力營
#了解CRC大家一起IN
#駐校大使齊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