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國房地產gdp佔比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國房地產gdp佔比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國房地產gdp佔比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國房地產gdp佔比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MacroMicro 財經M平方,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恆大 vs. 雷曼兄弟,次貸風暴有可能重演嗎?】 不少人都在討論最近的 #恆大危機 是否會想當年雷曼兄弟那樣,因公司自身債務不佳的狀況,而牽動全球性的系統性風險。在此分享MM研究員觀點: ▍比對兩間企業的負債狀況 公司的債務規模大小不能相比,雷曼的負債約為 6000億美元,佔美國 GDP 4....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我要做富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集跟大家比較過全球的房地產市場,以GDP和價格收入佔比篩選出最穩最平的三個城市。今集以收租的角度,分析當中最值得長線持有的城市。 因為各國的稅制不同,所以我們以收益率減去當地國家的稅率,計算出淨回報率!加上分析各國的投資風險,希望幫助投資者揀選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向。 #投資 #我要做股神 #致富 ...

  • 中國房地產gdp佔比 在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3 19:30:06
    有 403 人按讚

    【恆大 vs. 雷曼兄弟,次貸風暴有可能重演嗎?】

    不少人都在討論最近的 #恆大危機 是否會想當年雷曼兄弟那樣,因公司自身債務不佳的狀況,而牽動全球性的系統性風險。在此分享MM研究員觀點:

    ▍比對兩間企業的負債狀況
    公司的債務規模大小不能相比,雷曼的負債約為 6000億美元,佔美國 GDP 4.2%、而恆大的負債約為 3000億美金,佔中國 GDP 1.9%。

    ▍從產業及公私營佔比觀察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總負債約為 3兆美元,雖佔中國19% GDP,但僅佔整體行業 5% 總資產。而中國國企信貸接近 30% 的 GDP 也比美國當年的 6% 高許多(目前已攀升至 10% 以上),國企的相對來說槓桿比例較小,信用也較佳。

    ▍信用評等差異
    回顧 2008年雷曼事件的時空背景,評級機構為了爭取客源而恣意將評級標準降低,以致於連雷曼兄弟等 AAA 級債券都能違約。產品交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導致風暴爆發時的連鎖效應更為嚴重。而恆大的信用評等只有 B級,使其根本沒有納入機構投資人的組合裡。

    ▍結論
    我們認為恆大危機對中國確實具有一定程度影響,疊加中國近期監管出台、經濟數據疲弱,後續關注恆大危機是否反而提供中國政府加大監管的機會,然要造成如 08 年次貸風暴全球系統性風險機率較低,而僅是市場情緒修正。

    當然別忘記 基金黑武士 說的成龍魔咒 🤣🤣

    ----

    📍 關於恆大危機以及 #中國基本面隱憂,歡迎來看上週發布的中國快報!

    【獨家報告】恆大出事、月中數據疲弱,陸股是否有基本面支撐?
    🔗 點我閱讀:https://pse.is/3pdu2h

  • 中國房地產gdp佔比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6-26 18:00:00
    有 30 人按讚


    【即時頭條】中國個人資產配置告別「房產為王」 高淨值人群關注境外投資

    在中國富有階層眼中,國內樓市已經告別高增長的黃金年代,不再成為首選的投資途徑。興業銀行與波士頓諮詢周三在北京釋出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個人資產配置正告別「房產為王」的時代,而高淨值人群對境外投資的興趣,在人民幣貶值後進一步上升。
    上述判斷,來自興業私人銀行聯合波士頓諮詢,對1074名可投資資產超過600萬人民幣的高淨值客戶的調研。雙方聯合釋出的報告稱,2015年底,中國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總額約113萬億人民幣,較前一年增長24%,預計2020年底將達到200萬億元。
    「本次調研中有超過70%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一年內在中國部分區域會出現房價下跌現象。」波士頓諮詢合夥人、中國金融業智庫負責人何大勇說,「許多投資者也意識到房地產投資回報的不確定,並開始逐步調整房地產投資的配置比例。」
    報告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高淨值家庭數量將自去年的207萬戶增至388萬戶,保持年均13%的增速,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高淨值客群市場之一。
    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走勢預期分化,原本被房產市場吸納的巨大投資需求正向海外尋求釋放,金融資產的配置需求相應增加。資金尋求其它投資標的的渴望,推動了股市、債市、私募股權等各類投資市場的發展,亦為各類財富管理機構開啟了機會的大門。
    2015年中國金融市場和投資市場劇烈波動,其中匯率改革引發人民幣突然貶值,令中國投資者在配置資產時更加放眼全球市場,高淨值人士資產全球配置正在成為新亮點。報告預計,到2020年中國個人境外資產配置比例將升至約9.4%,新增市場規模將達13萬億元人民幣。
    「過去十年,人民幣一直處於升值週期,中國境內的資產收益率也一直高於大多數其他國家,因此只有少數高淨值人士出於避險、移民、子女留學等目的,配置了部分海外資產,大部分中國高淨值人群對境外投資熱情有限。」何大勇稱。
    報告認為,雖然最近受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影響,跨境投資政策暫時收緊,但是從中長期的角度分析,跨境投資將得到政府的強力支援。中國央行本周釋出2015年年報中,適時推出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制度(QDII2)試點,將資本項目可兌換納入法制框架,均被列為未來重點任務。
    報告預計,2015――2020年,高淨值人群可投資金融資產年均增速約為15%,明顯高於同期預設的6.5%的GDP增速。社會財富分配進一步向富有階層集中的趨勢延續意味著,到2020年高淨值人群可投資金融資產將佔據中國整體個人財富的半壁江山,佔比達51%。
    調查顯示,雖然中國宏觀經濟已步入調整期,特別是去年以來,投資市場震盪劇烈,但絕大部分高淨值人士仍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自身能力充滿信心。
    去年中國股市的巨幅震盪讓投資者經歷了財富波動甚至損失,不過報告顯示,根據此次調查,絕大部分投資者對2015年的投資回報率較為滿意,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表示實現了投資盈利。
    報告顯示,調研中92%的高淨值人士對中國新常態下的經濟轉型樂觀或持中性態度。八成的高淨值人士認為,自己的家庭財富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將維持穩定或上漲,在可投資資產規模超過1億以上的超高淨值人群中,這一比例更是高達93%。撰文/彭博社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