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古屋交屋前發現漏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古屋交屋前發現漏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古屋交屋前發現漏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古屋交屋前發現漏水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822的網紅Allan的每日大盤分析,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乖乖待在家未國家盡一份心力。 在家時間很長,就花點時間寫一些東西,希望能幫助到一些朋友 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買房的經驗 會有買房的想法大概是在2017年就開始了 當初會想買房的原因其實有幾點 1. 家裡不夠住,未來結婚一定要搬出去住 2. 2016因為實施房地合一稅,所...

  • 中古屋交屋前發現漏水 在 Allan的每日大盤分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9 14:15:25
    有 211 人按讚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乖乖待在家未國家盡一份心力。

    在家時間很長,就花點時間寫一些東西,希望能幫助到一些朋友

    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買房的經驗

    會有買房的想法大概是在2017年就開始了
    當初會想買房的原因其實有幾點
    1. 家裡不夠住,未來結婚一定要搬出去住
    2. 2016因為實施房地合一稅,所以房價有下跌的趨勢,所以認為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進場時機
    3. 還沒結婚前可以拿來出租當成一種投資

    基於這幾個想法,就開始從家裡附近開始找標的物。
    一開始的想法是以我個人當時的經濟能力找物件,也不想背很重的房貸讓自己壓力很大,所以當時只鎖定了公寓型的房子。

    18年那時候在家裡附近看到了一間公寓還不錯,也是年輕夫妻成家買的,房子整理過,裝潢的也滿喜歡的,本來打算下斡旋的,但當時的女朋友(現在的老婆)想住電梯大樓,所以就打消念頭。

    到了18年底,因為有結婚的共識了,所以又開始認真看房子,跟老婆也有共識,所以就把物件換成電梯大樓,房價預算抓800萬左右,主要開房的區域在大業大有跟藝文特區這兩個區域。

    大業大有這區是早期老台北人外移來桃園第一個落腳的區域,這邊的房子屋齡10-25年之間,生活機能算是非常完整

    陸續也看了非常多間,20幾年的房子-10年以內的房子都有看。
    看到最後的結論是我們都比較偏愛屋齡比較新,社區環境好的房子。
    19年上半年,當時有看到一間社區真的非常不錯,當時屋齡大概11年左右,社區管理非常好,沒看過社區中庭的水池乾淨到沒青苔,10年初的房子中庭蓋水池,聽說地下室沒發生過漏水,建商算是桃園在地頗知名的建商,這社區的價格確實高出附近房子一截,但真的很喜歡就一樣下斡旋了,中間交手好幾次,最後差點成交,但房仲不讓步,不爽加價就放棄了。

    藝文特區附近可以負擔的屋齡都太高(幾乎都超過20年),我跟老婆都不喜歡,所以後來就放棄了。

    後來思考了一下未來桃園房市的發展,當時桃園捷運綠線已經開始動工,綠線是八德-桃園市中心(火車站)-藝文特區-南崁。
    所以考量到捷運沿線對未來房價帶動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決定從捷運沿線找房子。

    那其實從前面看房的經驗來看,藝文特區因為我們能負擔的房價屋齡都太高,所以不太適合我們。
    南崁房價也算高,又離我們生活圈有點距離。
    桃園市中心市容較舊,房價也是很高
    所以比較適合我們的區域就剩八德區

    因為我很愛看電影,所以滿常去廣豐新天地的國賓影城看電影,每次去廣豐都覺得那邊的環境很不錯,房子都很新,一直以為房價會是我們無法負擔的金額,認真研究後發現居然是我們可以負擔的,也很慶幸那個時間點房價已經回落到一個相對低點。
    廣豐特區10年以內的房價跟藝文特區20年的房價居然差不多,完全嚇到我

    所以開始認真研究這區的環境
    1. 離交流道又很近車程10分鐘以內。
    2. 因為交流道的優勢往台北交通滿方便,坐公車30分鐘左右就能到土城永寧站
    3. 離機場青埔高鐵站也不遠,開車30分鐘也能到
    4. 未來捷運廣豐就有一站
    5. 介壽路旁就是大湳商圈,大湳市場5分鐘車程,生活機能完善
    6. 桃園火車站車程10分鐘以內
    7. 廣豐特區中心就是一個大型商圈廣豐新天地,有家樂福

    基本上這區真的很符合我們的需求,所以就開始找房子,也超級幸運在PTT房版看到一間屋主自售的房子。
    屋主是一對年輕夫妻,房子剛裝潢好,裝潢風格也是我們非常喜歡的日式簡約風,經過兩次看房我們就把價格談好,因為沒有經過仲介抽服務費,所以價錢我們雙方當時都很滿意。

    談妥之後,由我們買方找自己信任的代書做房子過戶的處理,其實大家做中古屋買賣都會很擔心沒有經過仲介會不會不妥甚至受騙,這邊也是想分享給大家,我自己成功的經驗

    其實房仲也是由他們自己的代書來處理房子過戶的流程,基本上跟我自己找代書是一樣的,代書一樣會請銀行來開履約保證帳戶(這是最重要的)
    然後我們就按照代書開立的房屋買賣契約,在約定好的時間內把款項匯進履約帳戶,我們就去申請房貸。

    在過戶前我們會壓一張本票在代書那邊,主要是保障屋主在過戶後收不到尾款。

    等到過戶完成,我們把尾款匯到履約帳戶後,就可以進行最後交屋程序,並把本票取回,交屋完成後,最後銀行就會把履約帳戶的錢轉給賣方,就完成了房屋移轉流程。

    最後給大家一些建議,如果有想要自己進行買方動作,建議已新成屋為主,屋齡較新的房子屋況比較容易掌握,比較不容易踩到地雷。
    有買房計畫,還在存錢階段,也非常建議先開始看房累積經驗,房子多看才會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房子。

    大概就分享到這,希望可以給一些有買房打算的年輕朋友一些幫助,如果希望我多分享一些股票以外的文章,歡迎留言告訴我,並幫我按讚一下~~

  • 中古屋交屋前發現漏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17 10:23:40
    有 3 人按讚

    210515蘋果 房仲交易糾紛漏水屋最多 專家揭常見隱匿凶宅手法
    蘋果原址→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515/ET7VHNENSZD4HEYMZOCCY5S7ZU/

    民眾買中古屋通常須透過房仲居中協調,卻也發生不少買賣糾紛,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2020年全年房屋仲介交易糾紛(不含建設及代銷業),前3名包含房屋漏水問題共169件、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共162件、隱瞞重要交易資訊共119件,除了常勝軍的漏水爭議之外,隱瞞重要資訊則以凶宅漂白、產權糾紛及安裝手機基地台較常見,專家提醒,一定要重視驗屋過程,事先存證。

    (林佩萱/高雄報導)……↓

    在房屋交易糾紛中,漏水問題很常見,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目前台灣平均屋齡高達31年,老屋漏水相當常見,建議民眾一定要重視驗屋的過程。如果驗屋發現瑕疵一定要提出,因為依《民法》規定,如果在交付過戶之前已經知道有瑕疵,購屋者卻沒做任何表示,表示買家對於該瑕疵可以接受,事後不得再以此為瑕疵而主張賣方應負瑕疵擔保責任。

    因此若在交屋前發現房屋有漏水、設備毀損等問題,陳傑鳴建議,購屋者可先拍照、錄影,留存證據,要求限期改善,若屋主未改善,可向法院訴請解約或是減少價金。若民眾驗屋缺乏經驗,可請設計師幫忙驗屋,或請驗屋公司處理,驗屋費用根據「坪數大小」和「房型」而定,30坪左右約需花費1~2萬元。

    美商ERA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補充,常見漏水問題被刻意隱匿,尤其室內有過多裝潢時更不容易被發現,或是天花板鋼筋裸露造成滲漏水,屋主卻只在天花板上放接水盤,根本沒有修復漏水源頭問題,便可能造成爭議。

    陳泰源也藉此釐清,「發現漏水」與「發生漏水」狀況完全不同,若發現漏水情況在賣屋之前就有,賣方就有保固責任;倘若買房之後因發生地震,或是自行裝修敲打導致漏水,就跟賣方沒有關係,但也容易產生爭議,雙方抝來抝去。

    至於隱瞞交易資訊,陳泰源指出,政府有規定,房屋交易時需在不動產說明書上揭露清楚,屋主持有期間,該房是否曾經發生非自然死亡情事,如凶殺、自殺、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等,以保障購屋民眾的權益。

    但是在市面上,「隱匿凶宅」的爭議仍層出不窮,陳泰源解釋,主要是有投資客買下凶宅之後,先過戶給其他人頭,重新登記回自己手裡,再進行轉售,讓自己符合持有產權期間無發生兇案事件的假象,以此手法漂白,導致產生交易糾紛。因此建議民眾應請房仲追查清楚,該房的現任、前一手、甚至前前手的屋主持有期間,是否曾經發生非自然死亡事件。

    另外,儘管依據內政部《不動產委託銷售契約書範本》函釋,「凶宅」是指於建築物專有部分(包括主建物及附屬建物),曾發生凶殺或自殺而死亡(不包括自然死亡)的事實,及在專有部分有求死行為致死,但不包括在專有部分遭砍殺而陳屍他處的行為,但多數買方仍會在意大樓社區是否有凶宅,或社區是否曾經發生跳樓事件,避免購買到「凶樓」,因此而產生認知上的糾紛,建議介意的民眾,看屋時向鄰居和管理員打聽清楚。

    陳泰源補充,大樓頂樓安裝手機基地台也是常見被隱匿的資訊,仲介通常也容易忽視,只在意賣房所在樓層的情況較多。還有物件產權糾紛的問題也可能被隱匿,例如屋主在外欠錢,房屋陷入民事上的法律糾紛,遭到假扣押,或是夫妻離婚,涉及財產分配的問題,先生背著太太私下處理房產,隱瞞仲介,也有可能發生。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5/210515.html

  • 中古屋交屋前發現漏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08 14:43:32
    有 6 人按讚

    210507匯流 現在房子沒以前蓋得好?專家挑屋教戰守則避花大錢買到漏水屋
    匯流原址→https://cnews.com.tw/195210507a02/

    現在的房子蓋得沒有以前好?以往買房不漏水是基本功,在相關社團搜尋住戶抱怨文,有多則與水電相關的貼文,有民眾才交屋沒多久,地下室就都出現漏水情形,經過住戶集體反應,建商處理態度消息,花大錢買房,卻成了惡夢的開始。對此,知名房仲作家陳泰源提供挑屋教戰守則,避免消費者買到漏水屋。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陳泰源表示,新成屋蓋沒多久就漏水,時有所聞,若要因為這樣要解釋成以前的房子蓋得較好,也不那麼精準。房子漏水成因多,除了房子工程,地震也會導致牆壁出現裂痕,進而漏水。現今蓋房的原物料成本、鋼筋水泥及人力高漲,還是會有不肖建商偷工減料。要如避免買到漏水屋?陳泰源分享,依預售屋、中古屋及新交件的新屋來做區分,有幾個挑屋重點可仔細觀察。

    挑選預售屋,陳泰源建議別選「一案建商」,意即為了銷售單一建案就倒閉的建設公司,過去無任何的銷售紀錄,盡量選中大型、較有口碑的建商,「但有口碑的建商蓋得房子不是不會漏水,而是後續保固維修方面比較有保障。」

    中古屋方面,可先從肉眼看得到的地方觀察,分室內及室外。屋內先看天花板有無漏水痕跡、牆壁有無新舊油漆交錯、有無過度裝潢來遮擋漏水,陳泰源強調,廁所因為濕氣重,須將天花板的維修孔打開來,檢查水泥面有無漏水情形、有無加裝接水盤,接水盤只是暫時接住漏出的水,治標不治本;室內可觀察公共區域、地下室或潮濕區域,因為整棟建築用的是同一批鋼筋水泥,若有壁癌狀況,整棟大樓狀況也不會太好。

    若是新成屋發現漏水情況須注意兩點。第一,只要買方在交屋5年內發現漏水,並在6個月內通知賣方,都能主張民法上「物之瑕疵擔保責任」的主張,向賣方提出修繕請求。第二,要特別注意漏水是「發生」還是「發現」,陳泰源解釋,如果是買房後才發生漏水的情況,與前屋主沒有關係;若是買了之後才發現,確認是前屋主持有期間所發生之漏水,責任就前屋主身上。

    照片來源:pexels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5/210507.htm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