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介效果驗證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中介效果驗證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中介效果驗證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Psychologist (心理學家)看板Statistics標題[問題] 調節式中介效果之驗證...

中介效果驗證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8-22 00:06:54

最近天氣持續溫高炎熱,火氣好大,上廁所變得卡卡卡😤  而且平時生活壓力大又累,晚上卻失眠睡不著,索性熬夜追劇培養睡意,卻不小心吃高油高鹽高糖的萬惡宵夜......🐽體重不僅上升,小腹還越來越飽滿😱  最可怕的是😭肌膚開始更容易出油,還冒痘、長斑,白天上妝後依然面有菜色,而且超容易脫妝浮粉😩老...


大家好

小弟我最近使用SPSS裡的PROCCES工具 (by A.Hayes)

要來考驗研究中假設的模型




舉個例大概是長這樣 (model 75)
http://imgur.com/8tur17M

會選用PROCCES就是他能同步計算整個方程

而這個模型裡面分別有中介以及調節的效果



但以上述的模型為例
看了不少研究都是把中介以及調節的效果分開做檢驗

例如上面的圖可能會先拆成 (model 4)
http://imgur.com/1YsZfGY

用這個模型驗證M的中介效果之後


再用剛剛的http://imgur.com/8tur17M
這個Model
去驗證W, Z的調節效果


我想請問的是
如果在這種同時有中介及調節的model中

我變項間的回歸係數(X, Y, M)
究竟應該是該參考Model 4的結果還是Model 75裡跑出來的呢?


感覺起來使用Model 75一次跑出來的結果應該比較合理
不然我就不需要用這個統計方式了

但回去看他裡面跑的一些東西 會多了像是W→M , W→Y的作用項
但這些係數事實上不會被report進我們的模型

也會造成迴歸係數的減少 (Model 4 vs Model 75)

但調節變項之前版友提到比較像是"when"的概念
在什麼條件底下會造成關係強度的不同

就會覺得滿奇怪的 加了一個調節進來 結果迴歸係數變了
這樣好像就比較像是中介,不像是調節的概念?


想請問哪一種做法在統計上是比較可靠的
以及我該怎麼report我的結果

非常感謝您耐心的看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3.130.1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atistics/M.1466832674.A.36F.html
※ 編輯: Psychologist (1.173.130.135), 06/25/2016 13:33:53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