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世界三大飲食文化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世界三大飲食文化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世界三大飲食文化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世界三大飲食文化圈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酒類專家 王 鵬,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磨練出跨領域的味蕾與思維—聽王鵬談品酒〉 節自《咖啡誌》Vol.14 頁20-23 撰文/許博凱 攝影/王鵬酒類顧問有限公司 「不需要覺得品酒很有距離感!」對王鵬來說,酒是學習品味的工具,是生活的一部分,無關「奢侈享受」,買了酒,卻捨不得開來喝,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品酒就跟學習品味咖啡、飲食一樣...

  • 世界三大飲食文化圈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9-22 09:03:00
    有 68 人按讚

    〈磨練出跨領域的味蕾與思維—聽王鵬談品酒〉
    節自《咖啡誌》Vol.14 頁20-23

    撰文/許博凱
    攝影/王鵬酒類顧問有限公司

    「不需要覺得品酒很有距離感!」對王鵬來說,酒是學習品味的工具,是生活的一部分,無關「奢侈享受」,買了酒,卻捨不得開來喝,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品酒就跟學習品味咖啡、飲食一樣,可以從特定品牌或種類開始探索,但是不要劃地自限。試著放膽廣泛嘗試,累積感官經驗,假以時日,自然會有心得。

    【全能品酒專家的養成】

    王鵬從大學時代開始接觸酒類,自學出身的他,專注於鍛鍊品飲技術與風味描述,並從中獲得許多樂趣。從酒杯裡嘗到的風味,都可以找到適合的詞彙描述,並且判斷風味根源。王鵬說,這是「連結酒杯內外的兩個世界」,在風味溯源的過程中,求知慾與成就感讓王鵬走出一條獨特的路,成為酒類品評領域的全能型專家,並開創一套「後現代品飲學」——整合不同酒種專業領域、語言、文化、時空與思維的品飲學。

    感官敏銳度反映一個人對於週遭氣味世界的好奇心。王鵬認為,他的品評能力不僅是持續訓練的養成,更是認真追尋的態度所造就。在甫出版不久的新書《蘇格蘭威士忌:品飲與風味指南》一書裡,王鵬提到一款帶有燭油氣味的威士忌,業界咸信風味來自酒槽裡的蠟質沈積,在實地參訪時,便用手指沾了一些不起眼、甚至有點兒髒的蠟油放在鼻前嗅聞。蒸餾師表示,難得遇到這樣投入探索風味的訪客,在場的酒廠導覽員也驚喜地說,竟然從訪客身上學到了原本不知道的東西。

    【跨酒種領域,味蕾沒有界限】

    「如果沒有跨領域,風味資料庫就會有死角。」王鵬說,「葡萄酒與烈酒專家不見得熟悉的風味,在啤酒領域卻是家常便飯。勢必要從其他領域與學科得到啟迪。」王鵬是學外語出身的,他對語言分析特別在行,他運用語義分析的途徑,研究法語葡萄酒結構語彙的翻譯方法,撰寫學術論文,成為華語世界在這個領域的先驅,他翻譯的《葡萄酒的風味》也是一部這樣的經典作品。

    王鵬藉由科際整合與跨領域帶來的「溢出效應」,不斷拓展視野,學習更多外語與研究不同的酒種,已經成為全方位的酒類專家。王鵬分享自己的經驗,他說開始接觸一個酒種類別,就和學習一種新的外語類似,學習第三、第四種外語,總是比學習第一、第二種外語更為容易,因為語言結構的觀念是相通的。而葡萄酒、啤酒與各式烈酒之間,也有類似的相通之處。愈是願意跨領域學習,收穫就會愈多,而且學得也更快更好。

    王鵬說,鑽研酒類品飲20年來,他人生觀也因為品酒,而提升到了心靈的高度。在酒業裡,他學會了兼容並蓄。以前,當他看到有人用「不對」的方式喝酒或談酒,他會想要糾正,為了傳布正確的觀念,不惜爭得面紅耳赤。但是現在的他,會先觀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現象。一種米養百樣人,也許是氣候環境、風俗習慣造成的。在這樣的觀察與反思當中,王鵬的視野更加寬廣,這就是不斷成長的秘訣之一。

    【談酒類賽事品評與世界趨勢】

    「品酒」對王鵬來說,不僅是工作,更是責任。王鵬常年應邀飛往世界各地擔任國際酒類競賽評審,包括葡萄酒、啤酒與烈酒。在這類場合中,王鵬經常是唯一的台灣籍評審。由於對自己的工作表現要求很高,贏得業界內的風評與尊重,在幾年之間扶搖直上,屢屢受邀擔任評審團顧問、評審團主席、評審團培訓講師的角色,甚至成為酒類品評標準編纂計畫總召集人兼主編。王鵬的這些經歷,讓他能從更高的角度觀察產業脈動與趨勢。

    「一個稱職的評審,在品評全程要懂得保持評判的穩定度,」王鵬說,「如何讓不完全可靠的感官,做出可靠、穩定的品質判斷,這就是品評這項工作高度專業所在。」從早上評審工作開始的第一杯酒,到工作結束前的最後一杯酒,都要保持一樣的態度,以及維持一樣的專注力,才能對每一款酒公平,也才算是善盡了評審的職責。此外,品評也是磨練修養,如何尊重同桌評審的意見,且不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也是一門學問。王鵬笑著說,有時要運用手腕,發揮智慧,才能有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國際酒類賽事像潮流預報,可以看出酒業未來發展的端倪。此外,市場處於動態變化,每每讓市場處於浮動的平衡。根據王鵬的觀察,中國白酒、葡萄酒即將登上全球酒業舞台。中文的語言表述方式,特別讓西方人費解,卻也因此,我們身為華語文化圈的一員,比西方人更能即時掌握趨勢動態,千萬別放棄這個語言文化零距離的競爭優勢。

    王鵬也指出,目前在台灣特別消沈的白蘭地,將隨著國際市場脈動而回暖。至於啤酒,在過去二十年來,談論太多的「精釀」,誤解者有之,濫用亦有之。該從更高的角度認識啤酒產業生態,不應陷於過去精釀風潮的迷思而不自知。

    【破除迷思,把品飲提升到心靈的高度】

    某些對品飲者來說,最直觀且貌似可靠的聯想,其實並不全然正確。譬如有些威士忌在濱海庫房熟成,恰好也帶有海風般的氣息,雖然被津津樂道,但根據研究,兩者之間並無因果關係。白蘭地嘗起來甜甜的,也不見得是因為添糖,或使用水果製酒的緣故。此外,年數較高的老酒,售價較為昂貴,但是不能簡單理解為品質特別好所以昂貴。

    葡萄酒的迷思也很多,有人以為玻璃瓶特別重,瓶底凹陷特別深的,就代表品質比較好,也有人認為酒精濃度越高,就代表使用更熟的葡萄釀造,品質也會更好。這些都是迷思,而且只是冰山一角。

    王鵬在《世界啤酒品飲大全》一書裡,特別談到「精釀啤酒」(craft beer)的迷思。他寫道,「隨著市場日趨白熱化,精釀一詞已經讓人迷失方向,許多人誤以為,愈是大膽創新,超乎想像,甚至動輒濃烈到只能啜飲的啤酒,就是愈難得的精釀佳作。」

    在當代混亂局勢當中,王鵬給啤酒飲家的建議是必須重視「經典教科書」。許多經典類型的啤酒,商業生產規模極大,但卻不因為產量大而品質差,這類酒款絕對是品飲的理想導師,認識啤酒的絕佳起點。而且,這類經典的傳統類型啤酒,甚至曾是現代創意潮流的靈感泉源。如果經典酒款乏人問津,只顧一窩蜂追求具有話題性的新酒款,然後喝過即忘,這是本末倒置。王鵬說:「每一種經典酒款都應該多次品嘗、思索,才能提升素養、培養品味,進而體悟世界啤酒文化,把飲酒提升到心靈的高度。否則,就只能淪為膚淺地搜集世界各地啤酒的過程而已。」

    【關於王鵬】

    專職於酒類文化教育,尤其專注品飲研究與教育培訓。獨創後現代品飲學,通曉多種外語,活躍於國際舞台,酒類專業著作豐富,橫跨葡萄酒、啤酒等各式釀酒與烈酒,是全球酒業罕見的全能型專家,專業資歷完整,在酒類文化與教育方面,成就卓著。

  • 世界三大飲食文化圈 在 方志恒 Brian F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5-08-18 23:18:37
    有 5 人按讚


    香港要重返「華南文化圈」。

    【文章推介@香港革新論】

    「華南文化圈」一詞,最先由《Disappearing Hong Kong/ 消失中的香港》Blogger吳勁憲提出,描述了香港流行文化産品在澳門、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的受歡迎地位;《香港革新論》作者之一鄺健銘,將「華南文化圈」一詞加以擴充,寫成<華南文化圈 — 重建被遺忘的區域腹地>一文,論述香港的海洋城市性格和與南洋等地的傳統聯繫,提倡重建「華南文化圈」作為香港腹地的區域發展戰略。

    最新一期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 Undergrad, H.K.U.S.U.,特別收錄了黃國強導演的專訪,進一步探討香港流行文化重返「華南文化圈」的可行性,值得香港人細閱。

    伸延閱讀:
    《學苑》八月號
    ISSUU版:
    http://issuu.com/undergrad2014/docs/august
    PDF版:
    https://goo.gl/J9EIUO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返華南文化圈——與黃國強導演談香港電視業】

    文/陳凱螢

    受訪者簡介:黃國強自八九年從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後,就加入了無線電視(TVB)工作,及後轉到香港電視(港視)成為總導演。黃導演過去參與多套電視劇製作,包括無線電視的《天與地》、《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以及香港電視的《歲月樓情》、《選戰》等。

    「香港人,係值得一人一票,去決定佢哋心目中嘅特首。」葉晴在《選戰》中字字鏗鏘地說出的一句話,似乎曾為雨傘革命的抗爭者燃起一絲希望。在《選戰》中,港人雖能一人一票選特首,卻遭少數人掌控提名權,跟香港現實中的「假普選」方案如出一轍。《選戰》的對白言猶在耳,但港人實現普選的願望卻不了了之。《學苑》訪問了《選戰》的總導演黃國強,談香港電視業與香港人主體塑造的關係,分析香港電視業的限制,以及香港流行文化聚焦於華南文化圈的重要。

    從電視劇中尋找「香港人」

    自七十年代起,以本土導向的流行文化迅速興起,當中包括粵語流行曲及港產粵語片,而電視文化的影響則最為廣泛。英國殖民地政府對本土文化發展採取不干預政策,以致當時香港的媒體擁有較大的自主空間。香港學者如馬傑偉、吳俊雄及曾仲堅指,七十年代電視的普及化,造就電視節目成為文化搖籃,以及確立身分舉足輕重的影像來源,香港人得以藉此建立共同想像及確立群體。黃導演微笑點頭,他說:「以前沒有其他娛樂,大家又很少出夜街,因此觀眾會鎖定電視機。《網中人》中的程緯(周潤發飾)讀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而劇中描述的香港大學是『精英學校』及『有錢人讀』的。我會想:我跟程緯一樣住公屋,因此不可能入讀香港大學。當時很多電視劇男主角都從商,更令我相信男生長大後一定是做生意。」可見普羅大眾會將電視劇角色的生活與自身經驗扣連,久而久之有助塑造香港人的價值觀。

    英格蘭作家Baker Hugh指香港人的生活習慣及生活經驗,與深圳河另一邊的相去甚遠,故香港普羅大眾會視香港人為獨特的命運共同體。在建構身分的過程中,往往預設了「他者」的存在,透過排斥他者以確立自己的身分。若將這邏輯套用至香港的電視業,亦不難發現中國新移民被視為「他者」。

    不論是無線電視《網中人》的阿燦,還是今天港視《來生不做香港人》的梁美田,中國新移民與香港人的價值觀均出現衝突。早於七十年代,當新移民來到現代化的香港後,更因難以融入本地文化而顯得格格不入。隨著主權移交,電視節目對中國人的負面描述相對減少,主流媒介傾向「再國族化」,開始逐步與中國整合文化。黃導演在訪問中點頭而笑說,若觀察過去二十多年電視劇所刻劃的中國人,將是十分有趣的對比。在七十、八十年代期間,中國人常以反派的形象出現,但在九十年代初起媒體不再強調「他者」與香港人的對立關係(如《真情》的好姨)。我們追問黃導演,港視的《來生不做香港人》又有否從七十年代的電視劇借鑑,將香港人塑造成別樹一格的群體呢?他坦言《來》沒有刻意作此安排,但港視的創作空間較大,容許他們拍攝這些較具爭議的題材。

    電視業界的限制

    步入九十年代,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談判,政治辯論此起彼落。在六四事件後,香港人抗共心態日益高漲,進一步視中國人為外來者。當時的商營電視進行自我審查,加上媒體容易受政治及和經濟權力所籠絡,令反抗中國的觀點備受壓抑。然而,當時抗衡中共的文化想像,仍可見於電視業之中。早前重播的《大時代》,不少人大讚演員的演技及故事編排出色。雖然《大時代》看似沒有政治論述,但觀眾卻有另一番政治化的解讀。例如有觀眾認為丁蟹像共產黨,橫蠻地入侵香港。該劇隱晦地表達當時在社會廣泛的反共意識,對劇情的想像亦反映了香港人的自我觀感。

    民間史家徐承恩指出,即使當時有不少以中國為題材的電視劇,但只是描述虛擬的中國(如古裝的武俠片),甚少涉及一九四九年中共竊政後的事,對英國殖民時期的香港描述更是少之又少。黃導演不畏言解釋,在七十年代時,大多投身電視業的都是大學畢業生;到了九十年代,已經甚少大學生願意加入,因此昔日電視劇的題材相對較有內涵。他以無線電視《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為例,即使劇中談到民國時期、抗日戰爭及中國現代化,但不少情節只是輕描淡寫。「TVB當時用『新政府』和『舊政府』來代替國民黨及共產黨的字眼,雖然我有參與拍攝,但仍然覺得那時的製作很畏首畏尾。」

    電視劇創作上的限制,跟無線電視的管理不無關係。在以商業利益為先的框架下,創作團隊只能避免爭議的題材,選擇較能掌握觀眾反應的內容,結果拍出多套「師奶劇」。黃導演嘴角上揚諷刺說:「在TVB工作時,我們拍節目不是給觀眾看的,而是給老闆及管理層看的。但在港視,編劇、導演覺得好看的內容就可以開拍,這裏的創作空間比較大。」黃導演多次強調港視的創作空間比無線電視多,原因是老闆王維基在中國大陸沒有投資,即使拍攝如《警界線》、《選戰》等較敏感的題材,他也沒有任何包袱。

    電視劇中的「獅子山下精神」

    香港電台曾製作《獅子山下》處境劇,描述草根階層逆境自強及拼搏精神,及後更被港人歌頌為反映「同舟共濟、刻苦耐勞」的「獅子山下精神」。「獅子山下精神」多年來與「香港精神」劃上等號,巧妙地,黃導演加入港視後其中一套的作品-《歲月樓情》,同樣以香港人的「獅子山下精神」為軸心。

    《歲月樓情》以公共屋邨為背景,描寫跨越三十多年的家庭故事。黃導演莞爾而笑,自豪地說出他很欣賞自己成長的歲月,這套劇正是他成長背景的寫照。聽起來,他的確跟許多上一代人一樣,懷緬昔日的港英時代。「我覺得香港人、香港社會和政府都有很多問題、很多缺點。但是,不知道為甚麼,我總覺得港英時代的香港的確不錯。那時候雖然有左右派,但大家從來不會打架。在讀書的時候,我會為了不同福利而到左派和右派的學校玩耍。雖然我知道去左派學校要聽《毛語錄》,去右派學校要唱梅花國歌,唱完還要分享對中國未來的看法,但當時十分open-minded(開放)。現在總有人逼迫你選擇黃絲或藍絲,如果要表露身分,似乎很尷尬,但以前沒有所謂。」他笑言。

    然而,在黃導演眼中,即使上一代人為「獅子山下精神」感到自豪,也不應將自己的價值觀套在下一代人身上,甚至批評年輕人破壞香港的繁榮穩定。雨傘革命過後,有人稱新獅子山下精神是對民主的渴求,黃導演沒有為此下定義,但他在年輕人身上看到尋根究柢的精神。「不論年輕人的政治取向是甚麼,他們會主動問為甚麼事情會這樣發生。但我們這一代,很多事情不會過問,只懂得人云亦云,讀書、買樓才是人生的目標。」

    「香港製造」的電視劇

    在八十年代,無線電視每年製作二千到三千小時的節目中,當中有一千小時的節目向二十五個國家輸出。然而,近年香港的文化軟實力下降,不論是音樂、電影或電視劇對外輸出的產量均大幅減少,逐漸失去其影響力。香港與中國合資拍攝電視或電影非近年的事,兩地合作跨境取材亦為大勢所趨。若要找到全以本土資金為主,又富有香港特色的及迎合港人口味的作品,更是難上加難。我不禁質疑,在現時缺競爭的市場之下,香港電視業會走向沒落嗎?黃導演沉默地思考良久,未敢肯定香港電視業日後的出路。「香港電視不獲發牌的時候我曾經這樣想過,但後來又覺得未必。一來其他電視台發牌後亦要製作節目,二來有傳樂視(Letv)及美國福斯廣播公司(Fox)會大舉投資收購香港的電視節目,因此未必會沒落。」

    然而,黃導演對電視業另一方面的發展卻不樂觀,臉上顯露擔憂神色。他以雙指作出括號的手勢,指「香港」電視業將會衰落,並嘆道:「主要原因不在投資,而是整個市場傾向中國。電視節目內容和口味不再以本土為基礎,遑論拍攝政治題材。日後可能沒有香港劇集,只有中國電視劇。假如在國內投資,回報一定比在香港高,因此不少商家傾向在內地投資。雖然那些電視劇是『香港製造』,但內容已經不再關於香港了。」

    世界的香港 重返華南文化圈

    昔日香港流行文化發展蓬勃時,香港一度成為東南流行文化的主要輸出地,香港電視劇、粵語片及粵語流行曲在華南文化圈更是大受歡迎。這龐大的外銷市場有助推廣香港的文化,將香港的本土特色及價值觀輸出至世界各地。

    香港學者鄺健銘分析,若論文化及社會經濟的連繫,香港理應靠近南方海洋,而非北方大陸。華南文化圈由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澳門形成,它的構成可追溯至十六世紀。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澳門亦深受粵語文化影響,粵語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霹靂州和雪州更是主要語言。香港向來有其海洋文化的特性,亦如日本漢學家濱下武志所指橫跨東南亞八大腹地,因此更應向南望,放眼世界。香港電視業重返華南文化圈正是以主動姿態擴展海外市場,無須委曲求全寄望獲得中國投資者的青睞,更不必因政治考慮而自我設限。

    那麼,香港重新聚焦華南文化圈,又應否與中國市場切割?香港的本土文化又有機會透過影視業向中國輸出嗎?黃導演堅定地回應:「要視乎投資者自己本身的理念。以古天樂為例,他的電影公司『天下一電影製作』十分支持港產片,甚至有演員願意為拍港產片而減片酬,可見仍然有人有心做。同樣道理,如果想拍攝香港本土劇集,就必先有人堅守理念。另外,由於港產片以廣東話拍攝,廣東省一帶較容易接受香港的文化。也許不談政治,只談文化,輸入中國是有可能的。」

    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在《信報》的專訪中曾說:「我們不應為『中國的香港』而遺忘或捨棄『世界的香港』這個身分,而且香港本來就是個國際城市。在21世紀現實環境中,亞洲近年也吹區域整合風,促使香港有必要積極面對和處理跟區內其他國家、城市的互動。香港要重拾國際城市這個身分,再次適應和活躍於國際生態,軟實力是重要的裝備和本錢。」

    香港不但要對外輸出本地文化,鞏固在華南文化圈的地位,更要擴大在世界中的影響力。在商言商,中國座擁龐大的影視市場及資金,香港要與中國切割合作並不可取。然而,如果香港只求迎合中國市場,放棄香港的特色與價值觀,最終只會削弱香港電視業的主體性,甚至被中國市場吞併。全球以粵語為母語的人數接近七千萬,在中國市場以外,香港電視業仍有如星、馬等地的市場,故商家不必大舉投資在單一市場之中。此外,香港電視業可從電影業借鑒,發揮香港在華南文化圈的優勢。二零一四年,香港演員杜汶澤與跟馬來西亞導演鄭建國合作,在當地開設名為Dream Moon的電影公司,力攻星馬市場。學者鄺健銘及何偉倫均認為此舉為香港流行文化提出新想像,證明了香港影視業在東南亞粵語區內具備優勢。

    香港人除了要如香港電視、天下一電影製作等支持本地影視文化,更應積極拓展國際市場,透過電視劇集將香港的文化軟實力--廣東話、香港歷史、飲食文化、香港精神等傳開去。香港的本義正是多元化,既聚居了不同國籍的人,又包含了各種族的文化及語言。香港不必再將視野局限於北方,更不應拋棄國際身分。若只將目光投放於中國市場,他日香港電視劇將會換上中國演員,播放不屬於香港人的故事情節,變成不折不扣的中國電視劇。

    法國社會學家Frédéric Martel曾提醒港人:「香港,保留你的軟實力,你仍然有機會。」他指香港要保持軟實力,要堅守五大特質:自由、保護知識產權、法治、平等,以及一國兩制中的「兩制」。這裏指的不單是中國和香港體制上的差異,更是兩地推行文化軟實力的分別:中國以為軟實力等於硬實力,以為可以透過審查、控制去經營中國,卻忘了軟實力的核心不是允許(consent),而是權力下放(descent)。香港要面對世界,應保留文化多元性,對外推銷香港電視劇、粵語片、粵語流行曲等流行文化,而非卑躬屈膝放棄自身的優勢。若不想香港變成中國,不想港劇淪為品味低俗的中國劇,一如黃導演的精神 — 香港人,堅守你的信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睇更多政治新聞和評論:
    1. 即LIKE《香港革新論》https://www.facebook.com/reformhk
    2. 在FB把《香港革新論》設爲「搶先看」
    #香港革新論 #學苑 #華南文化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