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不要的包包怎麼處理2021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不要的包包怎麼處理2021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不要的包包怎麼處理2021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不要的包包怎麼處理2021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低醣烘焙預拌包 故事連載1 * * 2021年3月17日天氣晴 * * 記得很清楚那天下午正在忙,突然接到田媽媽的電話 田田,你說我要不要去醫院一趟? 媽你怎麼了? 我摔了一跤,現在臉整個腫起來,但好像沒事,又好像有事 當然要去看醫生,妳現在坐計程車去國泰醫院急診室掛號,我馬上去急診室跟你會...

不要的包包怎麼處理2021 在 迪倫Dylan Hua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3 05:43:46

感謝2020的自己與印象最深刻的10件事,還有對2021的宇宙下訂單☑️ 1. 疫情前有去到在日本台場夢幻的teamlab 🟣🟣🟣還好1月多最後有跑去日本,後來就鎖國了。 2.和親愛的 @ac.151 開新分店概念櫃,呈現我心目中的新樣貌,謝謝我的寶貝蝶和所有幫助我們一路走過來的人。(挺過202...

  • 不要的包包怎麼處理2021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6:05:28
    有 316 人按讚

    低醣烘焙預拌包
    故事連載1
    *
    *
    2021年3月17日天氣晴
    *
    *
    記得很清楚那天下午正在忙,突然接到田媽媽的電話

    田田,你說我要不要去醫院一趟?

    媽你怎麼了?

    我摔了一跤,現在臉整個腫起來,但好像沒事,又好像有事

    當然要去看醫生,妳現在坐計程車去國泰醫院急診室掛號,我馬上去急診室跟你會合

    看過餘香炒蝦的料理影片就會看過田媽媽,口條,氣質,外表,無須贅述
    但在急診室看到的田媽媽,讓我足足愣住5秒鐘
    田媽媽的臉像極了整形失敗的眉眼,紅腫與瘀青蓋住了所有五官,她默默的坐在椅子上等候急診醫師的傳喚
    *
    *
    我就一個閃神,腦筋一下子全空了,往前一趴,就變成這個樣子

    嗯,我們先去做檢查,然後看結果
    *
    *
    我握住了田媽媽的手,接下來的沉默,像極了兩個陌生人的對待,這反差讓我的心產生了些許的漣漪

    我下意識地摸摸包包裡的司康,嗯…還在

    原本下午三點左右是我進餐的時間,如今這兩個司康還沒下肚

    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出差,拜訪客戶,有事情外出,身邊如果帶著自己做的低醣烘焙與一個裝了飲用水的保溫鋼杯,就會感到安心….

    也許是因為人生總是充滿了變數,而我唯一可以掌控的就只有身上的2個司康,好蛋白質與好油脂,讓我擁有處理任何問題的能量與信心

    至少,不會餓到受不了而忍不住爆食

    待續….
    *
    *
    在等待司康預拌包出貨之前
    就先看看真實的故事吧
    *
    田安石祈願我們一起安心安食
    過著安時好日子

  • 不要的包包怎麼處理2021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8 07:00:36
    有 356 人按讚

    【連結:愛的明目張膽】

    昨天的文章,最多人問的是:老師都送什麼禮物?好想看老師包包裡有什麼!兩個姊妹如果都敏感該先滿足誰?萬一送姊姊或妹妹禮物之後,他們跑去跟對方炫耀怎麼辦?萬一送完禮物他們有人喊不公平,要怎麼處理?不用公平的方式面對手足爭執,顛覆傳統思維,為什麼不能用公平的方式給予?

    我真喜愛你們的提問,讓我知道你們卡在什麼地方了,也讓我更清楚知道我該從什麼地方詮釋「獨特的愛」。

    一般而言,我在家庭裡的面貌,孩子感覺到我這個母親,是非常偏袒的存在,不是對他人偏袒,而是對自己的偏袒(這也是為什麼三個孩子總說自己才是最被媽媽愛的那個人)。

    但對我而言,我確實偏袒,但偏袒的方式是:誰在我身邊,我就能透過短暫的交流、肢體動作、語言表達,來準確的連結孩子,表達我對他(眼前的孩子)專屬的愛。

    例如:三三和我一起上床睡覺,我會陪著她聊天,睡覺之前,彼此道晚安時時,我會告訴三三「謝謝你和我聊這麼久的天,謝謝你來當我的大孩子,要當家中的老大,很不容易,需要忍受弟弟妹妹的調皮搗蛋,也會有許多委屈,但是我還是要告訴你,能擁有你,讓我很幸福,媽媽很愛你。」

    無論我和哪個孩子在一起,我都是真誠的對待,因為他們每一個,都是我所愛的人,不分輕重的愛,各自都有獨特的資源,都有我非常深愛的點。

    我不是狐狸,所以面對孩子,我不會在不愛的情況底下勉強自己說「愛」,更不會為了「和諧」而說出違心的論調,也不會討好孩子。我的意思是,在孩子面前,我活在分分秒秒的當下,每當我一與孩子相處,眼前的孩子就成了我的唯一,在我與眼前的孩子之外的所有景物,都不再是關注的焦點,哪怕只有一分鐘或幾秒鐘,我就是專注的面對孩子。

    譬如,川川因為姊姊說了什麼不好聽的話,讓川川氣得大叫,聲音分貝都趨近歇斯底里,是以一種撕裂的方式表達她內心的不滿。我在她身邊看著她,我會伸出手,摸摸她的頭,輕輕告訴她:「川川,你委屈了。」當下我是真的覺得川川委屈了,因此我出聲安撫她,但這個安撫,不是為了批判三三而來,而是真誠的只是想給川川力量,接住川川的情緒,讓她明白我知道她的難過,僅此而已。

    連結孩子,禮物只是表面的形式,日常的互動,親子關係間的言語,肢體語言的傳遞,才是深刻的連結,有了這些連結,表面的禮物才能深化,進入到孩子柔軟的內心,滿足他們對愛的渴望。

    因此,有人很想知道我到底送了孩子什麼禮物,我得說,禮物的種類不是重點,重點是親子的互動和肢體的連結和語言的表達,都要細緻的對待孩子,才能深化禮物的意義,否則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討好。

    也因為我對孩子的愛,有著深深的扎根,這樣扎根,有助於緩解「孩子發現我送禮物給某一人」的後續效應。

    比如,我送川川禮物時,川川曾問我「若被姊姊發現了怎麼辦?要不要說是媽媽借我的?」,我回川川「當然不可以,因為這是我真的要送你的,所以當姊姊發現,你只要大膽的說是媽媽給的就行。」

    我的語言裡,同樣傳遞了幾個訊息:

    1.愛,沒有見不得人:媽媽的愛是可以向任何人公開的,不需要躲躲藏藏的。

    2.愛,是勇敢的給予:借就需要還,送才是真正屬於川川,川川內在會因為真正的給予,而得到媽媽紮實的愛。

    3.愛,是經得起考驗:給川川的愛,透過媽媽展現出「扛得起姊姊知道真相後的抗議」,在在傳遞出這份愛,是經得起考驗的。

    很多人可能會問「既然可以公開,為什麼還要偷偷送?」

    原因很簡單,那是為了創造「親子秘密的同盟感」。

    當然,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紛爭,畢竟公平的給予,同樣也會帶來怎樣都不公平的感受,孩子會得來容易的禮物,反而對得來不易的禮物懷著珍貴的內在和外在雙層感受。

    至於要送什麼禮物,誠如我前面所言,禮物貴重、大小、內容都不重要,孩子要的真的只是送禮物的「神秘感」與「父母心意」。

    但既然大家都很想知道我送的禮物,遠的不說,就拿最近我送出去的禮物來說,內容有:貝殼小瓶(三三)、小吊飾(三三)、圈叉石頭遊戲袋(川川)、扭蛋玩具(川川)、迴力車陀螺(川川一一)。

    從上述的玩具價值,川川的玩具最貴,但從精緻度而言,三三得到的最精緻,從沈迷度而言,一一最沈迷於他的陀螺玩具。每一個孩子都得到特殊喜好點的玩具。

    而一個內外身心都得到愛的孩子,會展現出什麼樣的發展?

    在前幾週(疫情爆發之前),我剛好帶著三三出門工作,為了慰勞三三在工作上的認真表現,我特地拿出我準備的兩個禮物,一個是筆記本,一個是精緻銅製書籤給三三看。

    我:你今天工作很認真,我想送你一個禮物。這兩個禮物,你可以先挑,剩下的一個,你回去送給妹妹,慰勞她今天沒辦法跟我們出門的心情。

    我跟三三出門一起工作的過程,深刻的連結著三三,因此三三是身心得到很大的滿足感的,在一個身心得到滿足的孩子,表現出來的姿態與方式,就顯得大度與愛。

    三三:媽媽,我今天已經跟你出來一天,我很開心,妹妹和弟弟都沒有出來,所以這兩個禮物,我想讓妹妹先選,你覺得可以嗎?

    我:當然可以,你對妹妹真好。

    三三:可是媽媽,你只準備兩個禮物,弟弟沒有耶,怎麼辦?

    我: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不過工作時不是有人送我們爆米花嗎?還是我們送一包爆米花給弟弟?

    三三:好阿好阿,這樣他們就都有禮物了,我立刻打電話給妹妹說一聲。

    三三為什麼要讓妹妹先選禮物?

    那是因為她站在愛的最高點,她得到了時間的愛(和我一整天在一起),也得到我傳遞的愛(由她先選禮物),她的愛多到滿出來了,於是她願意將多出來的愛,分享給妹妹和弟弟。

    這便是我給予三三的特別的愛的方式。

    在這樣的方式下陪伴長大,三三內在是穩定而有愛的,因此即使後來她真的看到我私下送給川川的禮物,也不會有太激烈的抗議,因為她知道在我心中,她是特別的存在。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以上工作坊三人以上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洽「長耳兔心靈維度」https://reurl.cc/kV2VZn 私訊詢問

  • 不要的包包怎麼處理2021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7 06:17:55
    有 3,637 人按讚

    前些時間,我收到一位讀者朋友的來信。信中指出這個問題。(謝謝這位朋友的好意)

    首先,2021四月底上架的這個Youtube理財節目1:39:00,到1:41:00,這個段落。以下是我聽取該段節目後做出的逐字稿:
    (以藍色字體標示)

    "每天趕著上班、忙一堆鳥事,還要看老闆臉色、躲同事陷害、加班、文書、應酬等等

    他媽的,很煩,我知道。

    大多數人為了養家、買房、退休,不得不做啊!

    可這也點出一個可能,如果你的工作是你有興趣的事,老實說不必擁有很多的財富,你就已經擁有很多財富的好處了。

    很多人追求財富自由。定義是甚麼,不用工作嘛,光靠金融資產的所得就可以支應生活了。

    為什麼會有這種定義?

    因為覺得工作不自由嘛,工作是一種困住生活的牢籠。

    換句話說,這種財務自由在取得之前,就必須先坐牢。這是太多人沒有看到關於”財務自由”的另外一面。

    我就問大家。

    假如你生活在一個國家好了,人出生以來就不是自由的。要在成年之後先坐個五年牢,之後才可以自由。

    媽的,你覺得怎樣?

    不會有人覺得合理嗎?

    那為什麼很多人現在覺得,現在這種財富自由提早退休的概念,這種要先坐牢再自由的想法,非常流行。

    關鍵就在於,他沒有想到另一種可能。就是在工作階段就取得自由的好處。這條路,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而且我們實際上看到很多事業有成,不管是賈伯斯還是約翰伯格,就是有工作結合興趣的人。他們對自己工作的熱愛,產生蠻大的那種驅動力,帶來很多很屌的事業成就。而且他們的財富累積,也遠遠贏過那些把工作視為一種災難的人。

    換句話說,如果把工作當成不自由,那你的確會不自由,而且財富還會落後很喜歡工作的人。

    所以,不要再一直把”工作=不自由,不工作=自由”這種概念往腦裡面塞了。這種只會注定讓你退休後過得比退休前還要痛苦。

    在工作中找尋意義,做自己真的會樂在其中的事業,你,會更早享有財富的正面意義。"

    然後以下是我在2017年二月發表的,反脆弱第三篇讀後感"財富自由的代價"裡面的文字:
    (以紅色字體標示)
    "
    每天趕著上班、處理煩重事務、看老闆臉色、躲同事陷害、加班、文書、應酬…

    煩啊!

    大多人為了養家、買房、退休,不得不做啊!

    但這也指出一個可能,假如你的工作正是你有興趣的事,其實不必擁有高額財富,你就擁有財富的好處了。

    很多人追求財富自由。定義是,不用工作,金融資產所得就可以支應生活。

    為什麼?

    因為他工作不自由,他覺得工作是一個牢籠。

    換句話說,這種財富自由在取得之前,要先坐牢。這是太多人沒有看到的”財富自由”概念的另一面。

    假如你生活在一個國家,人不是生而自由。是成年之後要先坐兩年牢,之後才可以自由。

    你覺得如何?

    不會有人覺得合理。

    那為什麼很多人覺得,這種當代的財富自由概念,這種要先坐牢再自由的想法,非常可行。

    理由就在於,他沒有想到另一種可能。在工作階段就取得財富的好處。這條路,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而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事業有成的人,不管是Steve Jobs、Elon Musk、還是John Bogle,就是工作與興趣結合的人。他們對自己工作的熱愛,產生強大的驅動力,帶來可觀的事業成就。財富累積,也遠遠勝過把工作視為牢獄之災的人。

    換句話說,把工作當成不自由,那你的確會不自由,而且財富還會落後樂在工作的人。

    所以,不要再一直把”工作=不自由,不工作=自由”的財富自由概念往腦中塞了。這種想法只會讓你註定要度過一段很不舒服的”牢獄之災”。

    在工作中找尋意義,做自己真的會樂在其中的事業,你,會更早享有財富的正面意義。"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可以發現,該Youtuber在錄製節目時,大概眼前就是放著綠角這篇文章。把綠角文章,當自己節目的素材,當稿子念。

    還不只一次。請見同一位Youtuber在今年五月初另一個節目從01:20:55開始的部分。以下是逐字稿:
    (以藍色字體標示)

    "像是你可能可以花錢,讓別人做你不喜歡的事啊。像是做家事、打掃房子、或者是處理一些報稅的問題。這些日常生活必需做的事,如果你不喜歡,你可以找一些人幫你處理。

    或者是花錢可以買到一些專業的經驗。省下時間。像是可以讓會計師幫你報稅、跟政府打交道,

    一個人生活的快不快樂,怎麼判斷,要用金錢嗎? 我覺得不是。是他一天當中有多少的時間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不是金錢。是讓時間從自己不喜歡的事當中釋放出來,這時候就可以看到金錢的第一個神奇的作用。這邊就可以看出來。

    再來金錢第二用途就是,你還可以用錢買到很棒的回憶跟體驗。就是在體驗上花錢,肯定會比在物質上花錢,還更值得。

    像是你有二十萬,可能買一支名錶好了,我覺得不如來一趟家族旅行。大家在這個出去玩的過程所見所聞,打打鬧鬧,各種的回憶,在很多年之後,一定還是會在腦裡面存留,就是變成一種回憶。甚至這種回憶的時間維持性更久,回憶就會更加深刻。

    反觀把錢花在一些物質生活上,像是沒有名車名錶之前,我們就幻想如果擁有這些,該有多好啊。像是你買一個名牌包包,一台好車,等真的擁有之後,你一定很快就會習慣。那種感覺就是說,啊,不就是這樣。不過如此嘛。這種快速享樂適應的感覺,老實說是人類適應本能之一啦。隨著時間很快這種很爽的感覺,也就是沒有當初那種爽感。

    再來,金錢的第三個用途,我覺得還可以把錢花在別人身上。像是可能請家人或是請朋友吃頓飯,或者是把錢拿出來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團體。像是家扶基金會或是環保組織。

    就是你看著自己的錢,讓別人變得快樂的時候,我覺得也是一件,對自己來說啦,是一件蠻快樂的事情。"

    接下來請看,2019我為"金錢超思考"寫的推薦序中的文字:
    (以紅色字體標示)

    "你可以花錢,讓別人做你不喜歡做的事。譬如整理家務、洗燙衣服、填寫報稅表單等。假如這些日常生活必需做的事情,你不喜歡,可以找專家替你服務。

    一個人的生活快不快樂,重點在於,一天當中他可以有多少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讓時間從自己不喜歡的事中釋放出來,這是金錢的第一個好用途。

    第二,你可以用錢買到體驗。在體驗上的花費,往往比物質上的花費,更加值得。

    譬如有二十萬,與其買一隻名錶,不如來一趟家族旅行。大家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打打鬧鬧,那是多年之後,仍會在腦中珍惜的回憶,甚至時間愈久,回憶愈加甜美。反觀買了一個東西之後,一般來說,它只會隨著時間經過,逐漸老朽毀壞。

    第三,你可以把錢花在別人身上。不論是請家人一同外出享受一頓美好的晚餐,或是拿錢資助你在意的社會公益事業,譬如臨近的育幼院或是環保組織。當你看著自己的錢,讓別人快樂時,你也會得到快樂。"

    完全相同的金錢三用途,內裡完全相同的例子。(“二十萬”買錶,旅行時”打打鬧鬧”,連數字與動詞用字都一樣。就算要求我自己以相同的思路再寫一次這篇文章,也未必能如此精準重製啊。)。

    雖然該Youtuber在每個用途之後多加了一些自己的說詞。還是很難掩飾拿別人的文章,當自己稿子念的情形。

    然後,該Youtuber在唸完這段抄襲別人文章的長篇大論之後,講了底下這句:

    “好,這個PG,你覺得我說的怎樣?是不是給點掌聲?”

    以下畫面是該Youtuber講這句話的表情。

    開心,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我看了之後,必需說這絕對是全劇高潮。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這段說法,這個問題,是在羞辱來賓。

    假如受訪來賓知道你這段說法是從別人有版權的推薦序抄下來的,他會給你掌聲嗎?你是不是就是認定他不知道你在抄襲?

    這也是在羞辱你的觀眾。

    觀眾以為自己是來聽一位頗有見地的Youtuber的看法。沒想到,是在聽你念稿。

    更是在羞辱我,原創者。

    我在反脆弱讀後感中的財富牢籠vs自由觀念,"金錢超思考"推薦序中的三種金錢用途。這種寫法,這些例子,是我看書之後想出來的,是我的創作。

    然後你可以拿去照唸,就變成你的”創作”。還可以在Youtuber上播放賺點閱數,賺錢?

    假如一位投資人,先看到你的節目,之後才看到我的文章。他會不會反過來說,綠角這個說法怎麼跟Youtuber一樣呢?是不是綠角抄襲別人呢?

    原作者還會被懷疑是抄襲者。

    我之前聽說過這位Youtuber,宣稱要推廣指數化投資,指正金融界的亂象。

    但是,拿別人的文字創作當自己的節目稿,是不是一種亂象?

    名叫”清流君”,但是內容抄襲別人?

    這是一種諷刺嗎?

    我本想私下處理。我早已經寫信告訴這位Youtuber,請移除影片中拿我的文章與推薦序照唸的部分。以及引用別人作品,至少要提到出處,或是取得許可。

    我沒有得到回應。好像這是一個無關緊要,或是不需要處理的問題。

    在此,我嚴正告訴該位Youtuber。這是一個很嚴重,也需要處理的問題。

    鴕鳥,通常不會讓問題消失,只會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