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不要的包包怎麼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不要的包包怎麼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不要的包包怎麼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不要的包包怎麼丟產品中有45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BALMUDA The Cleaner無線吸塵器 開箱 https://bit.ly/38LT8ju 今天不聊包包精品,來聊居家精品,身為整理收納狂,雖然很愛買,但是也很愛收,而且隨時隨地吸地,來家裡比較熟的好朋友每次都會叫我好好坐著聊天不要再走動,因為只要看到有小毛屑、亂丟的玩具我...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21的網紅Nikki小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ALMUDA The Cleaner無線吸塵器 開箱 https://bit.ly/38LT8ju 今天不聊包包精品,來聊居家精品,身為整理收納狂,雖然很愛買,但是也很愛收,而且隨時隨地吸地,來家裡比較熟的好朋友每次都會叫我好好坐著聊天不要再走動,因為只要看到有小毛屑、亂丟的玩具我...

不要的包包怎麼丟 在 Goris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0:45:17

😂😂😂超瘋!你能相信這些佈置全都是一個人做的嗎😂看起來很像一個很多人的派對現場,但其實整個房間只有我們兩個人🤣我人生第一次生日這麼像一個網美😂😂😂忽然要我拍照整個超不自在😂 - 我朋友說他到飯店大廳了,叫我快回來他覺得很丟臉,我想說有什麼好丟臉?我以為他頂多就是拿一個蛋糕跟禮物給我,結果我回飯店看到...

  • 不要的包包怎麼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18:29:29
    有 197 人按讚

    #BALMUDA The Cleaner無線吸塵器 開箱
    https://bit.ly/38LT8ju

    今天不聊包包精品,來聊居家精品,身為整理收納狂,雖然很愛買,但是也很愛收,而且隨時隨地吸地,來家裡比較熟的好朋友每次都會叫我好好坐著聊天不要再走動,因為只要看到有小毛屑、亂丟的玩具我就是會渾身不對勁,要把它收好這樣!

    不過也因為有這個潔癖,所以我們家滿滿的白牆白門白色系裝潢,到現在都還存活著,沒有被小孩侵佔(像是畫畫、貼貼紙等等)。。。默默覺得滿意。

    所以說,對於視覺的潔癖,也絕對是有的,因為這樣,特別喜歡講究Less is more,Less is better,來自日本的精品家電BALMUDA,從蒸氣烤麵包機還有風扇就好喜歡,現在又推出了BALMUDA The Cleaner無線吸塵器,說說身為一個有點潔癖的整理收納狂,幾乎每分每秒都隨手揣著一個吸塵器的人,怎麼可以錯過!

    使用了一個月,擺在旁邊充電看著它融入裝潢也很滿意,太美,而且真心好用,直接拍了影片開箱給大家看!希望喜歡唷~ #給視覺也潔癖的你

    #BalmudaTheCleaner無線吸塵器 #百慕達無線吸塵器 #獨特懸浮技術 #360度旋轉結構 #雙重毛刷

    2021/9/15-9/30超超早鳥官網預購活動 價格:13,888
    2021/10/1-10/7早鳥價 價格:14,888
    2021/10/8-10/14最後最後早鳥 價格:14,888
    (未來上市定價:19,999)

    FB 粉絲團、YOUTUBE頻道🔍Nikki小閃
    Ins、小紅書🔍nikkichien
    Blog🔍http://nikita57.blogspot.com

  • 不要的包包怎麼丟 在 錯別字-賴正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9 22:55:31
    有 488 人按讚

    #我到凌晨五點才睡這是33年來第一次失眠​

    失眠的緣由回溯到三天前,我去看了 #身心科,原因是近期 #做惡夢 頻率很高,七月底到八月中,我兩天做一次惡夢,每次是嚇醒在凌晨四、五點,至於這種睡不好的狀況,其實持續很久。​

    老婆說要不去看身心科,恰巧有天騎車發現家裡附近有一間,當時還在猶豫,結果跑完 #璨樹颱風 的第二天,晚上做一次,第二天午覺再做一次,當晚就去掛號了。​

    外觀安安靜靜的診所,一進去像防疫前的星聚點大廳,能坐人的地方都坐滿人,只差盆栽裡沒站人,我拿到24號。​

    第一次掛號收500,我找個沙發邊邊坐下,旁邊坐了一位30初的姑娘,長髮白T米色長裙,包包放在大腿上抱著,時不時後仰嘆氣又或單手撐額頭閉眼,我希望不是因為我坐在她旁邊,才有這樣的反應。​

    剛好她是我前一號,進去後一待就是快20分鐘,我利用這時間把自身狀況像新聞連線在心中說個兩遍,隨後就滑滑NBA,看看76人隊的Simmons到底被交易沒。​

    長髮女孩出來後護理師叫了我名字,進房只有一位醫師看著我,彼此中間隔著一片透明塑膠布幕,口罩面罩後是一副細銀框眼鏡,很年輕,打個招呼後我把所有狀況說了一遍,接下來等他回饋​

    #但彼此陷入一陣沉默​

    我想,我只不過連續做了惡夢,不至於氣氛凝重到腦癌末期一般,醫生想了想再開口​

    「你都做怎樣的惡夢?」​
    「殺人跟親友過世,很悲痛的那種。」​
    「恩…」​

    我以為他會針對我的夢境做分析,但失望了,他說了一些我不記得的話,會不記得應該就是沒重點的內容,記者很容易忽略沒重點的話,因為那些都是不會掐進新聞裡的訪問。​

    醫師手指持續在空氣畫圈圈,我性子急,職業病重,問了醫師我想聽的答案​

    「請問…怎麼會有這樣的狀況?」​
    「壓力太大。」​

    #這四個字讓我想起大學畢業去行天宮拜拜​

    當時我對未來迷惘,於是去行天宮問神,出來後廟宇屋簷滑落雨滴,天空跟我的未來一樣看不清,我躲雨躲到地下街,一整排算命攤的老師齊頭看向我,我想,要不算算也好,挑了一間放了潘瑋柏合照的男老師。​

    我坐下來,老師說話客氣但口氣不好,那是韭菜水餃跟大蒜的味道。​

    我給了生辰八字跟疑問,他從抽屜拿出個龜殼丟了三枚古幣搖啊搖 #喀拉喀拉 聲迴盪整條算命街,隨後古幣甩在桌面,他用食指推了推古幣,又拿出一個銅製小碟,他捏起蓋子要我捏一把米,我捏出來撒在桌上,老師算了算有幾顆,開始跟我解釋。​

    手指在空氣畫圈圈,我性子急,直接問老師​

    「那我未來該注意什麼?」​
    「苦盡甘來」​

    #一樣四個字一樣收500​

    醫師打斷我的思緒「要不開個藥,這藥可以讓你比較不會做夢。」​
    「藥的副作用是什麼呢?」​
    「會想睡覺。」​
    「會影響到我第二天的工作嗎?」​
    「吃了才知道。」​

    拿了藥,看了手錶,進去出來不到10分鐘,有點太快了。我查了一下藥名, #抗焦慮 #治癲癇,最後還是在睡前吞了一顆。​

    藥丸像女兒玩沙雕的城堡,遇水後化掉攤在我的舌頭,其實不用喝水也能吞下。​

    #結果那晚上還是做夢但不是惡夢​

    鬧鐘比平常多設一個,一起床整個世界都在晃動,感覺黃立行在客廳唱「音浪 太強 不晃 會被撞到地上」​

    十幾年也有一樣的狀況,我為了追一個女孩一晚喝了一排tequila,那是我一年的酒量,第二天起床差不多也是這樣,老婆餵完奶看我坐在床上不動,問我好不好,我說不好,現在眼前出現三個老婆,可惜都是同一個,她要我再睡一下千萬別騎車。​

    我傳LINE給長官,說我晚點進公司,一小時候起來有好那麼一點點,騎車不至於騎上分隔島的好,不過在公司一整天都是飄飄然,雙手一拍就可以飛上天。回到家後精神莫名的好,跟女兒玩都不累,到了晚上就睡不著了,凌晨一點、三點、四點都有起床,然後就是回到第一行。​

    #我到凌晨五點才睡這是33年來第一次失眠​

    最後闔上眼睛,我還記得聽到雨停後有小鳥在叫。​

    如果說醫師是為了治療我做惡夢的問題,乾脆就讓我失眠就不會做夢,那他真是高明。​

    後來診所打來問吃藥的狀況怎樣,我直接回答很糟,她要我提早回診換藥吃,說真的,免了。​

    我不知道身心科醫師是怎麼看診,但總期待會有一來一往的問答,針對我的問題與困惑提出解答,至少給個建議,而建議不是那種 #要放輕鬆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不要太累,這些我女兒都會跟我說。 ​

    我相信看到這,應該有些人會懷疑 #我是不是卡到,坦白說我去鬼屋回來還沒做惡夢,是上班太累才會做惡夢,我剛剛說了,七月底到八月中是支援奧運新聞的時候,一天做兩次惡夢剛好是跑颱風新聞之後。​

    #所以大長官是不是比鬼還恐怖​
    #這是疑問句不是肯定句​

    說到這,很多時候我覺得 #算命師 跟 #心理醫師 很雷同,都是對於心靈上給予治療,如果說一年算一次命,每次算命師都會提點你​

    #今年二月注意口舌​
    #今年四月注意車關​
    #今年五月六月注意身體狀況​
    #今年九月過後有財運但要小心投資​

    每個月都記下來,每個月都注意,那就是件好事,難道沒算命就不用注意口舌車關身體狀況理財投資嗎?要注意,差別在於老師沒算給你看,你不會乖乖聽話。​

    如果說都是花500,那我寧可是 #苦盡甘來 也不是 #壓力太大。​

    #靈異錯別字 #錯別字

  • 不要的包包怎麼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23:05:27
    有 714 人按讚

    「嗚哇~快來不及了! 來不及了! 哇~~~」

    週二上課前,唯可坐在地板上哭鬧嘶吼著
    預定出門的時間已過5分鐘
    包包和各樣物品還散落在一旁
    而我想起昨晚的對話

    👩🏻:「明天要上步道課,我們來整理包包吧」
    🧒🏻:「我想明天早上再整理」
    👧🏻:「我也是」
    👩🏻:「明天早上才整理來得及嗎?」
    🧒🏻👧🏻:「可以!」

    孩子們自信滿滿,並且異口同聲地回應我
    我也就選擇放手相信他們
    但心中默默做好無法準時出門的心理準備

    當天早上,喬伊早早起床
    換衣服、吃早餐、整理包包

    👩🏻:「我們該起床準備囉!」
    👧🏻:「媽媽再跟我躺一下啦」
    唯可一邊撒嬌一邊發出賴床的邀請
    👩🏻:「這樣來的及嗎?」
    👧🏻:「來得及!」

    我繼續和他躺著抱抱一會兒
    沒多久他主動爬起來換衣服
    我也起身做準備,過陣子聽到他生氣的聲音

    👧🏻:「衣服沒有平平的! 媽媽幫我折!」
    原來是秩序感發作,為著不平整的睡衣在生氣

    👩🏻:「有需要跟你一起折嗎?」
    👧🏻:「不要! 媽媽幫我折!」
    👩🏻:「折睡衣是你可以做到的事情,媽媽可以跟你一起想辦法,但需要你跟我一起合作喔!」
    👧🏻:「不要不要! 媽媽折!」

    我抬頭瞄了一眼時鐘,距離出們時間剩15分鐘
    👩🏻:「等你準備好要跟我一起折的時候再跟我說,再15分鐘要出門了,我要先準備自己出門的東西喔」

    說完,我走向浴室繼續做準備
    唯可則是繼續留在原地大哭
    同時他的情緒更激動了
    不斷的吼著:「幫我折! 要來不及了啦」

    我一邊準備的同時一邊檢視內在,是平靜的
    過往可能會因為孩子哭泣而感覺內疚
    或是因為出門時間一步步逼近而感覺焦慮
    也可能因著孩子無法說到做到而感覺失望
    各種情緒擠在一起變成一團黑色毛線球
    最後爆炸的經驗次數,過去不在話下
    不過這幾年持續不斷的練習覺察與課題分離
    也透過培育正念,讓自己和風暴保持一點距離
    #站在遠處看_能看得更加清楚

    透過學習取得更多資源和選擇
    也為內在觀點建立堅強的後盾

    👉🏻面對放下哭泣的孩子
     孩子的情緒與出門前的準備是孩子的課題
     孩子可以選擇繼續留在原地哭泣或是有其他動作
     而我必須先照顧好自己,才有餘力陪伴孩子
     所以我選擇先去準備,但如果我準備好了
     我也會選擇留在孩子旁邊陪伴他調整情緒
     許多時候選擇沒有對錯,沒有正確答案
     只能依照當下的情境去做出適合當下的選擇

    👉🏻面對無法準時出門的狀況
     最壞的結果就是上課遲到
     或是孩子忘記帶該帶的東西出門
     這些結果都是我能承擔與接受的
     雖然過程會不太舒服,但都是寶貴的經驗
     能幫助孩子在下一次做出更適當的選擇

    👉🏻面對孩子說了卻做不到的結果
     孩子時常對自己過於自信
    因為想的總是比較容易呀
     就當作孩子在正常發揮
     如同儀婷老師在《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中》所說
     孩子說到做到是父母的小確幸
    說了做不到才是常態
     孩子需要透過不斷的練習,累積大量的經驗
     才能夠更認識自己
    才有辦法學會評估與負責的能力
     一路上我都是陪喬伊這樣練習過來的
     所以他具備這樣的能力
    也清楚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而唯可還在練習的階段
     我願意陪他承擔失敗的結果
     累積屬於他的人生經驗

    當我透過與內在的核對找到安定的力量
    就能沒有猶豫的帶著覺察去行動
    並明白行動當中帶有愛,愛自己也愛孩子

    我梳洗準備好之後
    孩子還是沒有進度的繼續在原地哭鬧著
    距離出門時間剩5分鐘

    👩🏻:「親愛的,我們還有5分鐘要出門」
    👧🏻:「不要! 我還沒準備好,等我!」
    👩🏻:「還沒準備好該怎麼辦呢?」
    👧🏻:「我不知道!」
    👩🏻:「有需要聽聽我的想法嗎?」
    👧🏻:「不要不要!」

    孩子還沒回到身心容納之窗中
    情緒還沒過去,也就無法溝通

    我也不說話,安靜坐在一旁等待
    這時吃完早餐的喬伊,背起包包往門口移動
    唯可一看到,原本逐漸平緩的情緒海洋
    再度激起狂風大浪

    👧🏻:「不要出門! 我還沒準備好啦! 喬伊等我!」
    👩🏻:「唯可」
    我喊了他的名字,停頓了一下

    👩🏻:「你很緊張,是嗎? 」
    👧🏻:「嗯~嗚嗚嗚」
    👩🏻:「你擔心被丟下嗎?」
    👧🏻:「嗯~嗚嗚嗚」
    👩🏻:「唯可,我們會一起出門,不會丟下你的,這樣能讓你安心點嗎?」
    她點點頭
    👩🏻:「出門時間到了,我們得出門才趕得上課程,不過我知道你還沒有準備好,請問你還需要多久的時間準備呢?」
    他比出5根手指頭
    👩🏻:「5分鐘是嗎?」
    👧🏻:「恩恩」
    👩🏻:「那再給你5分鐘準備,時間到無論準備好了沒,我們都得要出門囉!」

    雖然這樣說,但我知道就算多了5分鐘
    也還是無法讓他完成所有他想做的事
    但至少我們彼此心裡都有個明確的底線
    (我自己心裡則是可以接受10分鐘的緩衝)
    我尊重他的意見和需求
    同時他也得學習尊重其他人的意見和需求

    這5分鐘,孩子都在發脾氣中度過
    繼續的抱怨衣服不平整
    抱怨太趕了他來不及準備
    抱怨要整理的東西太多了
    我在一旁靜靜的聽,沒說什麼
    想著要是以前,應該就會按耐不住開始說教

    「你看來不及吧! 昨天叫你整理你就不聽,來不及怪誰」

    「早上還不早點起床準備,自己愛賴床還敢說」

    以上的話,當下說出來會很爽
    但卻對事情沒有幫助,只是更加刺激孩子的情緒
    是該討論、該反省,但不是現在
    時常帶著覺察問自己:「現在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而我當下的答案是👉🏻先順利出門再說

    手機計時器響起,5分鐘時間到了
    👩🏻:「我先到門口穿鞋等你喔」
    語畢,我也背起包包往門口移動
    孩子則是繼續在原地崩潰
    一邊拿著未整理好的包包衝出來
    一邊大哭說他還沒吃早餐

    穿鞋時也繼續生氣,說他不會穿
    雖然我的原則是:「不幫孩子做他自己做得到的事」
    不過當下趕時間,如果再等他調整又會僵持一陣子
    所以我選擇先協力幫忙孩子將鞋子套好
    一波三折,總算是出門了

    就這樣,宏爸載我們到捷運站搭車
    唯可也一路崩潰到捷運站
    而我也做好心理準備
    可能需要在月台等他哭一陣子

    沒想到一到捷運站他就不哭了
    就這樣,我們順利地搭上捷運
    我看他平靜下來,想說可以聊聊剛才發生的事情

    👩🏻:「唯可你好多了嗎? 可以聊一下剛剛出門前的事情嗎?」
    他點點頭
    👩🏻:「剛剛感覺你有好多情緒,你想要衣服平平的,也想要整理包包跟吃早餐,好多事想要做,卻沒時間去完成,我感覺到你很緊張、挫折,是嗎?」
    👧🏻:「恩,很難過」
    👩🏻:「沒辦法完成所有的事讓你很難過是嗎? 那媽媽在想,下次要怎麼樣才能在出門前完成所有想做的事呢? 你有什麼想法嗎?」
    👧🏻:「我不知道」
    👩🏻:「要聽聽我的想法嗎?」
    他點點頭
    👩🏻:「我在想如果前一天晚上先整理好包包跟選好衣服,早上起床只要換衣服跟吃早餐就能出門了,或許就能在出門前完成所有的事,你覺得呢?」
    他不講話
    👩🏻:「還是你想一下晚點再討論呢?」
    👧🏻:「我晚點再跟你說」

    於是,我們就停止這話題
    一直到回家幫孩子們洗澡時,唯可突然主動開口

    👧🏻:「我喜歡上步道課,不過今天早上好忙好趕喔!」
    👩🏻:「對呀,你有想到什麼辦法早上才不會好忙好趕呢?」
    👧🏻:「我可以前一晚整理包包,這樣就不會來不及了」
    我向他微笑
    👩🏻:「你下次可以試試看」

    每一次的經驗都很珍貴
    尤其是失敗的經驗,能化成養分與燃料
    推進著成人與孩子不斷的向前邁進

    #不要怕失敗 #永遠有下一次的機會
    #成人跟孩子都是如此
    #正念育兒 #正向教養 #意識父母

    💡通常只要是跟孩子出門
    在時間上一定不能抓太緊
     假設路程需要30分鐘
    我會再多抓個20-30分鐘的緩衝,盡量提前出門
    以防緊繃的時間導致情緒也跟著緊繃
     因為跟孩子出門就是要有心理準備
     可能會發生各種意外和狀況阿
     (孩子本身就是狀況製造機,有人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