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不著痕跡教育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不著痕跡教育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不著痕跡教育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不著痕跡教育部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尊重應該是一種生活習慣,我在上國際教育課程,或是把世界各地的沙發客帶進校園,學生能從個別的沙發客身上學到什麼是他們自己的機緣跟造化,但是透過跨文化的互動我著重在學生的「好奇、尊重、心胸開放」。 -----------------------------------------------------...

  • 不著痕跡教育部 在 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06-07 11:27:43
    有 267 人按讚

    尊重應該是一種生活習慣,我在上國際教育課程,或是把世界各地的沙發客帶進校園,學生能從個別的沙發客身上學到什麼是他們自己的機緣跟造化,但是透過跨文化的互動我著重在學生的「好奇、尊重、心胸開放」。
    -------------------------------------------------------
    (文摘)
    一堂「The Global Teacher in a Multicultural Classroom」讓我發現,原來想像中滿屋子金髮碧眼的瑞典兒童並非常態,瑞典因其在聯合國難民署內的角色,對於在國際地位所應承擔的責任感和義務,早就成為收容非洲難民的大國,再加上相對寬鬆的移民政策,黑皮膚、黃皮膚、白皮膚、伊斯蘭教、印度教、基督教⋯⋯許多移民第二代都來自不同的國家與文化,他們都是瑞典的一份子,孩子與原生家庭擁有的傳統價值和多元文化背景,該如何在瑞典教育中被尊重與融合,是教師們必須時時謹慎思考的議題。
    實地到瑞典幼兒園與小學參訪,更是難得近距離接觸孩子、老師與課堂的機會。出乎意料地,唯一來自亞洲的我成了全班矚目的焦點,一個個十歲大的孩子瞪大眼睛看著我,爭相舉手想用瑞典語表達自己聽過台灣、知道在地圖上的位置這類資訊。只見老師不疾不徐安撫大家興奮的情緒,向全班這些開始上英文不到幾個月的孩子說:「大家很想要踴躍發表很好,但是我們來參訪的朋友們聽不懂瑞典語,如果大家想分享,是不是用英文比較好呢?如果不會,老師可以幫你,但你們可以練習看看。」
    原本以為,老師這一番話會讓大家卻步不再舉手,沒想到,一隻一隻小手又再慢慢舉起來,慢慢地他們剛學過的詞彙、用他們的小手指著教室裡面的小地球,說著他們知道的一切,問我問題。於是,學習就這麼交流中不著痕跡地發生了。
    瑞典教會我的事 把尊重變生活習慣
    這也讓我想起,有幾次在宿舍裡,瑞典室友們在客廳午餐聊天,我準備完午餐,發現他們從瑞典語改用英語聊天,我好奇問他們,平常也用英文對談嗎?沒想到,他們竟然回答:「喔當然不是,只是我們覺得,如果有其他人在場,即使他不在對話內,但若能使用大家都聽得懂的語言比較好,也是對在場所有人的尊重。」我恍然大悟,原來瑞典從教育開始,就把對他人的尊重變成一種生活習慣。
    後來,小學校長親自帶我們參觀學校餐廳與藝術、實作教室,暢談瑞典教育的理念,提到一本全國教育單位必須奉行的guidelines,裡面條列了一些身為教育工作者在必須傳遞給孩子的價值觀,不外乎「尊重多元、平等、不歧視」這類放諸四海皆準的條目。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