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三水潭 交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三水潭 交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三水潭 交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三水潭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淡蘭百年山徑|淡蘭中路:闊瀨、灣潭古道 ] 第二天的行程很簡單,走完闊瀨和灣潭古道,就可以從步道出口的福德宮搭F815公車返回雙溪車站。但班次很少,一天只有四班,分別是07:00/10:40/14:00/16:50,車程約一個小時。我們抓大概3.5小時完成剩下距離,這樣就可以搭下午兩點公車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Campfire營火部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再次前進闊瀨進行野營地探勘跟測試新的輕餅雙軸捲線器,上次到這營地因為有人加上水流太大,所以只有短暫停留,這次趁著短暫的好天氣,再次前往,目前對這營地很滿意,距離水面的距離適中安全,溪水也非常乾淨,看來列入下次野營的計畫。 槍柄搭配小烏龜(雙軸捲線器)一直是我想嘗試的,因為看了許多國外的影片都可以帥...

三水潭 在 Knox Yang 阿泰&呆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31 04:42:25

[ 淡蘭中路全程縱走 DAY ❷ ]  清晨出發,路過大坑山稜線步道上的電塔觀景台,正好是日出時分,山谷間還瀰漫著清清淡淡的山嵐,往下俯瞰,可以看見蜿蜒往北海岸延伸的台2丙基福公路,還有等等就會走到的柑腳村。  這座觀景臺若從平雙產業道路接上步道,大概走15分鐘上坡就能抵達,景觀絕美,最遠可...

  • 三水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21 20:00:39
    有 2,145 人按讚

    [ #淡蘭百年山徑|淡蘭中路:闊瀨、灣潭古道 ]

    第二天的行程很簡單,走完闊瀨和灣潭古道,就可以從步道出口的福德宮搭F815公車返回雙溪車站。但班次很少,一天只有四班,分別是07:00/10:40/14:00/16:50,車程約一個小時。我們抓大概3.5小時完成剩下距離,這樣就可以搭下午兩點公車回雙溪取車返家,所以一直在營地摸到10點才啟程。

    闊瀨古道沿著北勢溪,灣潭古道沿著灣潭溪,兩條水岸步道皆是風光明媚,有山有水,但水的風情略勝一籌,有溫柔婉約的細水,也有傾瀉奔騰的瀑布。如果芬多精可以吃飽,這裡簡直是免費的Buffet。

    //

    最後我們大約13:30抵達公車站牌,發現已有山友在那候車,加上後到的人,一共8位,從尾站上車保證有位子,限乘19人的小巴士空位可說是綽綽有餘。

    但是隨著公車一個一個到站,上車的人越來越多,位子很快被坐滿。我看了一眼,大多是外地人或遊客,心想這平日搭車的人還真多啊,遲早會擠壓到當地民眾搭車的方便吧?因為為了安全起見,公車禁止開放站位,所以滿了就是滿了,後來的乘客不准再上車。

    雖然這班偏鄉接駁巴士有在地居民優先上車的默契,但公車這麼滿,總不能把遊客趕下車讓出空位吧?才剛這麼想,公車裡馬上爆發一陣騷動,原來有幾位老人家上不了車,很是著急,跟司機有點口角。

    我很能理解居民的焦慮,因為這是他們非常倚賴的交通工具,錯過這一班,他可能銜接不到轉乘的火車,也許會錯過某個門診、某個探訪孫子的機會,或者沒辦法搭上末班返程回家的公車。

    雙方有些僵持不下,司機態度突然軟化,很誠懇地問車上年輕一點的乘客能不能改坐地上,把位子讓給老人家?我和呆呆扛著大背包擠在狹小的位子上,實在沒辦法讓位。還好,後排幾位年輕女生很慷慨地一口答應,這才化解了危機。

    車子開得飛快,在山裡繞呀繞的,上車前吞下的午餐差點吐出來,我用力壓抑喉頭的噁心感,恍忽聽見呆呆和隔壁乘客似乎在交談,但具體聊什麼我真的聽不仔細,直到下車後,呆呆才緩緩說道他們剛剛聊了什麼。

    根據呆呆轉述,那位大姐很感嘆,好幾年前走淡蘭的人不多,熱情好客的居民常常接待路過的山友,吆喝著一起用飯,或是奉茶,盡盡地主之誼。但後來走古道山路的人越來越多了,慢慢有了衝突的發生,所以居民們漸漸將大門深鎖。尤其外地人常常不知道有禮讓在地人的默契,還常常錯認搶先上車的老人家是在插隊,衝突當然越來越多,日積月累後,連心裡的那扇門也都關上了。

    日後走淡蘭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多,必須要儘早提出解決辦法,例如加開週末的公車班次,或是落實禮讓當地人的宣導。畢竟這些住在古道沿途的居民們,其實也是淡蘭古道特有的風景,有些家族可能已生根數個世代,他的阿公阿祖或許也曾在百多年前,為跋山涉水的行腳、挑夫們供一頓溫飽。

    淡蘭古道是人走出來的,沒有人、沒有文化,山徑不會源遠流長。讓溫暖的人情味也能細水長流地傳承下去,有賴每一位過路客的一聲問好和一抹微笑。

    如果要去走淡蘭中路,記得到雜貨店買汽水的時候和老闆娘說說笑,見到在地居民也可以打聲招呼。聊什麼都可以,聊什麼不重要,總覺得打從心裡多做一點什麼的話,這條路才能走得更久、更長。

    ——————

    #2D1N行程規劃

    D1:柑腳 > 中坑古道 >枋山坑古道 > 闊瀨(宿)
    D2:闊瀨古道 > 三水潭 > 灣潭古道 > 雙溪口福德宮

    ——————

    #D2路線

    闊瀨和灣潭古道皆是沿北勢溪和灣潭溪修築,路徑雖偶有起伏,但大致都是平緩好走的路,只有闊瀨古道因地勢關係,步道寬度較窄且有部份崩塌,所以需要稍微小心踏點。

    但除此之外,這天都是相當享受的路段,如果走完灣潭還不過癮,甚至可以加碼一段烏山越嶺古道到坪溪頭站牌,在16:37搭上同班車回到雙溪車站。

    因為部分據點有公車可以接駁,讓淡蘭中路的走法變得非常多元,實在是相當推薦大家去走,善用大眾運輸接駁,感受一下新北郊外山城的純樸 :)

    ・闊瀨古道 5.5K
    ・灣潭古道 3.9K

    GPS紀錄步行距離約9公里,行走時間約3.5小時(不含休息)
    總爬升575m,總下降458m

    ——————

    淡蘭道 Tamsui-Kavalan Trails
    #淡蘭古道 #淡蘭中路 #國家綠道 #長距離步道

  • 三水潭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0 20:00:27
    有 2,724 人按讚

    [ #淡蘭百年山徑|淡蘭中路:中坑、枋山坑步道 ]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語出《西遊記》,描述深山與世隔絕,時間自然流逝,不受節令曆法約束的自在,用來形容美猴王在水簾洞快活度日的生活。近日,透過臉書知道詹偉雄詹哥又去了一趟嘉明湖,他感嘆寫道:「城市只有人生,山中卻有歲月。」

    我的解讀是,山裡的「時間感」若是用登山者角度檢視,久久到訪一次,每次都匆匆經過的話,流逝的速度彷彿靜止,最起碼要用十年或數年為單位,才能端詳出物換星移的差異。所以每隔一段時間上山,會發現時間不是一分一秒經過,而是驚覺風起雲湧的歲月已靜悄悄地消失。

    但是居住在山裡的人,我說的是古早時代的先人們,時間是一點一滴、一點一滴地流動著,往門外看是日昇日落的更迭,往門裡望是一家族的興衰,人生歲月和山緊緊相扣、密不可分,即便在荒地屯墾有什麼辛酸血淚,從現代人的視角來看,依然是宛如桃花源的逍遙時日。

    走淡蘭中路的中坑古道,南向過青蛙石和石砌拱橋後,會抵達一處龐大的古厝遺址,斑駁的牆面和地板上爬滿樹根,斷垣殘壁傾頹一地,只留下幾座出入的門框和矮牆,老厝的樑柱和石牆佈滿了痕跡,每個刻劃都有故事。

    「時間」在這座廢墟裡有了不同的意義,你可以坐在前庭休息用餐感受當下,也可以輕輕走進屋內用想像力穿梭古今,感受一甲子的寒暑、一個人生的歲月。

    ——————

    #2D1N行程規劃

    D1:柑腳 > 中坑古道 >枋山坑古道 > 闊瀨(宿)
    D2:闊瀨古道 > 三水潭 > 灣潭古道 > 雙溪口福德宮

    這趟行程要補完上回沒走的「蘭入山孔道」O型環狀路線之下緣,也就是從柑腳接中坑、枋山坑古道到三水潭這段。出入都用公車銜接,很方便,輕裝的話一天就可以完成。

    但我們硬是拆成兩天以重裝模式分段完成,每天行走時間僅約4個小時左右,步調可以放得很慢、很慢、很慢⋯⋯推薦給想要去山上悠閒度日的人 :)

    ——————

    #D1路線

    一大早從台中開車到雙溪車站停妥,約莫中午搭781號公車,從起站搭到終站「長源」,在柑腳的威惠廟下車後,踢一段公路進入「中坑古道」,經過廢棄水梯田、青蛙石和古厝群,在路線頂端的「三方向碑」轉往枋山坑古道下山抵達闊瀨。

    ・中坑古道 5.5K
    ・枋山坑古道 3.9K

    GPS紀錄步行距離約10公里,行走時間約4.5小時(不含休息)
    總爬升556m,總下降394m

    ——————

    淡蘭道 Tamsui-Kavalan Trails
    #淡蘭古道 #淡蘭中路 #國家綠道 #中坑古道 #枋山坑古道

  • 三水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17 20:00:14
    有 1,202 人按讚

    [ #淡蘭百年山徑|淡蘭中路全程縱走 DAY ❷ ]

    清晨出發,路過大坑山稜線步道上的電塔觀景台,正好是日出時分,山谷間還瀰漫著清清淡淡的山嵐,往下俯瞰,可以看見蜿蜒往北海岸延伸的台2丙基福公路,還有等等就會走到的柑腳村。

    這座觀景臺若從平雙產業道路接上步道,大概走15分鐘上坡就能抵達,景觀絕美,最遠可以看到濱海的三貂角,是除了可看見龜山島的坪溪觀海平台以外,堪稱淡蘭中路最棒的展望點。

    抵達柑腳村的時間還早,本應該繼續趕路,彌補前一天落掉的進度,沒想到一大早又遭遇兩個艱難地形,一個是雜貨店,一個是村子裡的三腳大橘貓,於是一夥人再度癱坐在威惠廟前納涼⋯⋯

    大約是西元1844年(清道光時期),漳泉械鬥開始蔓延到北台灣,比較白熱化的地區大概集中在淡蘭中路的柑腳、中坑、闊瀨沿線。當時漳州人在柑腳城設立一道堅固的防線,成功防守泉州人進犯,之後雙方議和,在1868年創建威惠廟,頗有象徵和平之意。

    現在柑腳村已經感受不到當時武裝衝突的肅殺,人口外流後,變成一座看來與世無爭的小村子,步調極緩且人口稀少,走在村子裡還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田園風光,恬淡、安靜。如果你住在雙北,想要找一個輕鬆無慮的地方走走,歡迎到淡蘭中路沿線的小聚落,絕對超乎你的期待。

    離開柑腳,進入崩山坑古道,這段路前半段都是上坡,大概是官方標示為三顆星難度的原因,但其實很好走,路徑旁邊就是清涼的柑腳溪,潺潺水聲和綿密樹蔭,頓時讓悶熱的春天涼爽不少。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舊時代的駁坎,也有一兩戶古厝的遺跡,很輕易就能想像當時這條來往泰平和柑腳的山路有多麼熱鬧。

    同時崩山坑古道也是千里步道協會和志工群,傾力用手作步道工法重建修補的山徑,坡度和緩且石階踏點均勻,相當好走,而且外觀樸拙不失古風,每一步都有畫面,彷彿和百年前的先人比肩同行(請不要往恐怖的方面聯想 XD)

    走出崩山坑古道就會接到泰平,是一個比柑腳規模更小、更偏僻、人口更少的小村子,在料角坑的雜貨店補充冷飲後再度上路,走一小段公路銜接北勢溪古道,沿線都走在清涼又清澈的北勢溪旁,有深邃的潭池,也有自高處灑落的瀑布,是一條有風景、有風情的優美古道。

    走出北勢溪古道抵達三水潭,從岔路續接灣潭古道,大概走10分鐘後就會走到張家莊露營地,也就是當晚要搭帳篷的住宿點。但⋯⋯得知張家莊其實有通鋪可以睡之後,我們立刻放棄紮營這個選項,六個人擠進小小的水泥屋,有水有電還可以洗澡,重點是,晚上下起一陣不小的雨,讓我們相當慶幸果斷放棄搭帳的決定 :)


    #D2路線

    第二天的下坡比較多,但不會很陡,走起來非常愜意,而且沿途水源充沛,只要帶濾水器就不需要擔心水源。柑腳、泰平都有雜貨店,有零食涼飲可買,間接協助背包輕量化。

    ・上內平林步道 3.4K
    ・崩山坑古道 7.2K
    ・北勢溪古道 6.1K

    距離約17公里,行走時間約7.5小時(不含休息)
    總爬升818m,總下降956m

    ——

    淡蘭道 Tamsui-Kavalan Trails
    #淡蘭古道 #淡蘭中路 #國家綠道 #長距離步道

  • 三水潭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12-07 19:00:03

    再次前進闊瀨進行野營地探勘跟測試新的輕餅雙軸捲線器,上次到這營地因為有人加上水流太大,所以只有短暫停留,這次趁著短暫的好天氣,再次前往,目前對這營地很滿意,距離水面的距離適中安全,溪水也非常乾淨,看來列入下次野營的計畫。

    槍柄搭配小烏龜(雙軸捲線器)一直是我想嘗試的,因為看了許多國外的影片都可以帥氣快速的拋投,所以這次購入的一組二手的高階雙軸捲線器,測試跟練習的結果很滿意,可惜這次來的時間太晚,匆匆的離開,空手而回,下次再找時間好好野營釣魚。


    本次使用的設備:

    路亞竿:TTC-50FUL
    捲線器:Shimano 左手 ALDEBARAN BFS XG 離煞版

    主線:0.5號PE線
    子線:1.2號碳纖線

    本次拍攝工具:
    Gopro Hero 6
    Gopro Hero 7 Black
    Canon 77D
    Canon 10-18 F4.5~5.6 IS 廣角鏡頭
    Rode video Micro麥克風
    Momax TRIPOD HERO 輕量腳架
    Canon 24-70 F2.8
    Zoom H1n 錄音機
    DJI Mavic Pro

    其他影像設備:
    Casio FR200
    Canon 5D II
    Canon 100mm Macro
    Manfrotto 3007 桌上腳架
    iPhone 7 Plus


    剪輯設備:
    MSI GS65
    Philips BDM4350 (43" 4K)

    Youtube: www.youtube.com/campfiretw
    Facebook: www.facebook.com/CampfireTW
    Web: campfiretw.com
    IG: www.instagram.com/campfire_tw
    Email: campfire201803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