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回合經濟談
〔#誰值得先打疫苗? #從經濟學看接種優先順序〕
各個工會爭取被列入優先接種、有錢的人可以飛去美國打疫苗,你也在想「我什麼時候能接種疫苗」嗎?
接續著上週,八百想繼續討論的是,到底經濟學家怎麼看「疫苗接種順序」?
▌首先,經濟與公衛的考量不同
既然政府管制了疫苗市場、疫苗數...
#八百回合經濟談
〔#誰值得先打疫苗? #從經濟學看接種優先順序〕
各個工會爭取被列入優先接種、有錢的人可以飛去美國打疫苗,你也在想「我什麼時候能接種疫苗」嗎?
接續著上週,八百想繼續討論的是,到底經濟學家怎麼看「疫苗接種順序」?
▌首先,經濟與公衛的考量不同
既然政府管制了疫苗市場、疫苗數量又有限,誰應該先施打疫苗就成了一大難題。
公衛學家透過模型推算來控制疫情、拯救生命。
而之前提到過,以經濟學來說,政策要能極大化社會福祉(請看 #疫苗管制必要嗎),必須考量疫苗保護力與阻止傳播力之間的效益差別,代表著公衛角度的最優解,不一定等於經濟角度的最優解。
且我們可以明顯發現,由於各國的人口結構、文化、經濟命脈不同,所以選擇與優先排序也會不同。
在疫苗分配上,或許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分析能有所貢獻,尤其考量到疫苗與呼吸器不同。
(疫苗分配不是選擇救誰的性命,即使還沒辦法馬上打疫苗的人,也可以繼續居家防疫,且居家快篩的擴大使用也能降低 R 值。)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有些「群體」應該優先施打疫苗?
▌ 風險工作者與長照機構
一般來說,醫事與工作人員以及長照機構的照護者與居民都會在優先順序上,美國部分州更將最優先接種對象限制在「從事新冠相關醫療照護」的人員。
一來,讓這兩群體施打都能協助保證防疫量能穩定、尤其第一線防疫人員創造醫療量能,進而增進社會效益。
在台灣,長照機構住民與照護者排在第 3 順位序;然而,以英國與紐約州為例,因為療養機關多、且群聚感染率與死亡率極高,長照機構人員與住民都是第一順位施打對象。
二來,英國預防接種委員會(JCVI)則強調醫療人員應該優先施打、因為此工作讓他們個人高度暴露在染疫的風險中。
然而,若純粹以此說法,考量就成了「職業風險」 — 醫療人員的私人利益。那其他與醫療量能無關,卻也有高染疫風險的職業別(如超市店員等)也該優先施打嗎?
如果以美國為例,其一大困境就是近 8 成的人口按定義都是重點工作者(essential workers),而加州就將超市、餐飲與農業相關勞工都列在第二順位。
▌ 長者該比勞動人口先打疫苗嗎?
另外一個經常被討論的焦點,是長者是否應該優先打疫苗。
我們假設一個簡化的情境:長者跟勞動人口其中一個群體在 7 月前能接種疫苗、另一個群體必須等到 12 月。
而疫苗並非此時防疫的唯一解,居家隔離與居家快篩普及都能有效降低 R 值。
在此情況下,問題並非「誰應該得到疫苗」而是「誰應該先得到能讓他安全地外出、而不需要繼續居家隔離防疫的物資?」
以公衛而言,讓長者優先施打的出發點是保護最脆弱的族群。
倫理考量外,支持長者先打疫苗也可維持醫療量能,減少重症造成的醫療體系負擔,讓醫療體系能支撐到 12 月。
然而, John Cochrane 等經濟學家則指出許多勞動人口應該先得到疫苗。以成本效益分析來說,包含兩個主要層面。
📌 首先是經濟層面:這些人口是否無法遠距工作?這些產業能間接創造多少工作(就業乘數效應)?
台灣的中小企業數位化程度不足、而 30-50 歲的人口又是主力消費族群,要能恢復經濟與人民的生活品質,讓青壯年人口能盡快回去工作顯得十分重要。
以南韓為例,雖然早已展開年邁人口的施打,但近期疾病管理廳(KDCA)官員也表示在考慮讓晶片等關鍵產業員工優先施打新型疫苗,以避免生產遭受疫情衝擊。
📌 其次則是傳染給他人的可能性:勞動模式是否需要與許多人接觸?
根據香港與以色列的實證研究,新冠的傳染鏈符合帕雷托法則(又譯 80/20 法則),約 10-20% 的受感染者導致了 80% 的傳播感染個案。
這顯示了減少超級傳播者(Super-spreader)的必要性,也有模型顯示先施打重點工作者可以更快降低確診數。
若想維持經濟,勞工就必須出門上班、搭乘大眾運輸、跑外送與物流、甚至在餐廳駐唱,但其中某些勞動模式可能有超級傳播的風險。
相較之下,已經退休的長者沒有必要外出原因、進行居家隔離的成本較低,把疫苗先給勞動人口的分配就可能達到更好的經濟效益。
以印尼為例,因為其人口結構年輕又對勞力密集產業高度依賴,就優先讓勞動人口施打疫苗。
美國許多州讓部分產業的勞工優先施打也有同樣的出發點。
▌ 能妥善排序基於「保護」的優先順序嗎?
如果台灣採用公衛的考量要優先保護最脆弱的族群,那除了年長者外,是否有其他高重症率的人口也該優先施打?
美國 CDC 就公告具特定狀況的人有高重症風險,其中包含:糖尿病、癌症、氣喘、HIV、過重(BMI>25)、懷孕、吸菸、藥物濫用失常等數項。
帶有這些症狀的人,許多甚至是每日必須外出上班的勞動人口。
這成為美國各州在規劃優先順序時的參照標準,比如慢性病患者都會出現在優先施打名單裡,而麻州甚至細分到「帶有至少 2 個以上症狀的年長者」才是最優先者。
基於衛福部 6/20 的順序修改,除了孕婦被新加入第 6 順位外,其他 64 歲下的高風險疾病患者是被安排在第 9 順位。
然而,資源的稀缺性代表如慢性病等標準的訂定都可能給人動機造假來插隊打疫苗。
當管制必須考量這些問題,標準就容易限制在可觀察訊息(如年齡),直接影響到分配疫苗的配置效率。
(爆字數😢,最後一段放留言
一般倫理定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桃機清潔人員確診Delta,感染源仍待追查;3百萬人莫德納第二劑接種期限將至,指揮中心:疫苗到貨日尚難確認;台大醫開始進行莫德納混打高端臨床試驗,盼解決疫苗不足問題】
台灣今(15)日新增5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個案,其中1例本土、4例境外移入。本土個案為一名20多歲女性,為桃園國際機場清潔消毒人員,9月12日出現症狀,14日因工作需求採檢確診,現已匡列45名接觸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經過快速的病毒變異位點確認,此案為Delta病毒株。
9月中旬後,莫德納第二劑接種期將進入高峰,國內超過300萬人等待接種莫德納苗,但指揮中心無法確認莫德納疫苗到貨日期。台大醫則開始進行莫德納混打高端的臨床試驗,昨(14日)通過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將採隨機雙盲,每一組110人進行試驗。因此傳出將莫德納開放混打高端的訊息,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則表示,莫德納混打高端試驗進行,最後還是得看結果,再由專家討論是否可以施打、如何接種。
新北市幼兒園群聚至今已出現32人確診,上週9日起為期一週,新北市緊急實施強化二級緊戒,禁止餐廳內用與運動、藝文公共場館暫停開放,今日是最後一天。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則宣布解禁,他表示,經擴大匡列後,疫情趨向穩定,目前沒有再新增相關確診案例,16日起將恢復新北市餐飲場所內用,但他呼籲防疫不能疏忽,一定要嚴格落實防疫規定。
■新增一例機場清消人員確診,感染源不明
這一名20多歲確診者工作場所在桃園機場,負責機艙清潔,9月12日出現流鼻涕、頭暈等症狀,14日因例行採檢確診,Ct值僅14(數字愈低、病毒量愈高)。羅一鈞說,該案9月7日才驗過快篩為陰性,因此9月8日起視為可傳染期進行匡列。個案在6月初打過一劑疫苗,還未完成兩劑接種。
羅一鈞說,透過病毒株的突變位點進行定序,快速確定此案為Delta病毒株,目前全台有36例Delta病毒株本土個案。接下來指揮中心會就她工作接觸的相關航班確診者進行比對,透過定序結果,了解與境外移入病例是否有異同。
■莫德納二劑打不到?莊人祥:未來所有到貨莫德納疫苗都分配給二劑民眾
全台第一劑打莫德納疫苗共有343萬人,而第二劑僅打了35萬人,因此約有308萬名民眾等待施打第二劑,由於在9月底陸續達到12週的第二劑接種期限,莫德納第二劑的需求將會大增,不過國內莫德納疫苗庫存不多,無法滿足第二劑莫德納疫苗的需求,目前僅開放1~3類人員接種第二劑。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接受《報導者》採訪時沒有透露現有莫德納疫苗剩餘確切數量,但表示絕對不足以一輪疫苗開打量。
指揮中心曾在7月中提過莫德納會保留給二劑接種,但後來仍以第一劑覆蓋率為主。莊人祥說明,疫苗的到貨十分不穩定,很難清楚評估每一批疫苗的分配。目前仍以第一劑覆蓋率為主,而AZ第一劑各年齡層已經都可接種、BNT也開始接種,原先只願意接種莫德納的民眾,現也有BNT可以作為選擇,因此未來所有到貨的莫德納,將不再開放第一劑接種,全數提供給二劑民眾施打。
不過,莫德納疫苗到貨的確切時間,目前仍不確定。而目前已經屆滿10~12週、第一劑接種莫德納的民眾,需等待疫苗預約平台的簡訊通知、或地方政府告知,才能預約第二劑。
■台大啟動莫德納、高端混打研究
昨日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通過莫德納混打高端疫苗的臨床試驗計劃,台大醫院將執行試驗,採隨機雙盲,每一組110人,受試者與臨床試驗團隊都不會知道打到哪一種疫苗,且要一個月才會解盲,意即參加試驗的民眾,要一個月後,才會註記在黃卡上。
試驗負責人、台大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接受《報導者》採訪先強調,一個臨床試驗的誕生,可能是政府委託、藥廠委託,或是研究者自己發起。他表示,「這個試驗是我自己發起的,因為看到國內需求,有些人擔心副作用不敢打第二劑,有些人等不到第二劑,因此決定啟動這個試驗。」
謝思民說,國外的疫苗到貨總是不可控,雖然高端疫苗量能未知,但至少可以控制;另外,莫德納疫苗與高端疫苗雖然不同平台,前者為mRNA疫苗,後者為蛋白次單位疫苗,但mRNA疫苗打入體內,也得轉成蛋白質才能刺激免疫,而兩者刺激免疫反應的抗原一致。
莫德納第一劑已經讓身體有了記憶,但因莫德納疫苗打進體內的副作用與刺激都很強,第二劑若只是要喚醒免疫記憶,或許就可以採用同樣可以激起抗體,但反應不那麼激烈的疫苗,因此才想嘗試進行混打臨床研究。他在一個多月前開始寫計畫書,兩週前送IRB審核,昨日通過,第二步是提交指揮中心,第三步則需要告知莫德納公司同意,目前莫德納原廠已知,但未做回應。
謝思民表示,這次的受試對象只有220人,是小規模的臨床研究,國外的AZ+mRNA疫苗混打,也都是低於百人的小試驗,重點在於可提供政策建議,透過試驗發現如果可行,就能多一個接種的選項。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也補充,小型試驗若沒問題,開放混打基本上就沒問題,因為兩款都是通過EUA的疫苗,且混打全世界都在嘗試。
至於試驗結束後,怎麼樣叫成功?謝思民說,每一款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有落差,但不代表較低的就沒有價值。這次試驗會採取免疫橋接的非劣性,了解莫德納+高端的中和抗體效價,是否不低於兩劑莫德納的信賴區間,但這不是唯一指標,如果效價低一些,但安全性、不良事件比兩劑莫德納來得低很多,也很難定義為失敗的試驗。
■專家:學理上可行,且學術上有創新意義
施信如表示,莫德納混打高端,學理上是可行的,她認為混打計畫有3個用意,第一,莫德納目前全球需求量大,因此進貨量相對少很多,全世界都一樣,有時候兩劑無法打到同一廠牌,因此如果等不到二劑莫德納,第二劑施打高端,可以多少增強效果,都比只打一劑疫苗來的好。
第二,mRNA疫苗的第二劑對身體造成的負擔,一般來講很大,而第二劑接種高端,照理說會緩解副作用,不過當然確切狀況要做了試驗才知道。
第三,不管是AZ+mRNA疫苗,或是兩款mRNA疫苗混打,這些在國際上都陸續有研究,但AZ、mRNA+高端疫苗的混打則是全球獨有,大型醫院想做混打試驗,在學術上也有其創新性。施信如更一進步透露,除了台大準備進行莫德納+高端混打試驗,長庚也已開始進行AZ+高端的試驗。(文 / 陳潔 ;設計與資料整理 / 黃禹禛、戴淨妍 ;攝影 / 余志偉 )
#延伸閱讀
【當機組員及境外移入個案都與社區群聚無關,台灣「無差別邊境防疫」和「加零迷思」如何調整?】https://bit.ly/2YOu61u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3kpkwcI
#報導者 #COVID19 #突破性感染 #本土案例 #疫苗 #AZ #莫德納 #BNT #高端 # #Delta #桃機 #清潔員
一般倫理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禮義廉恥故事】~曾參養志
曾子養志, 請與有余, 母嚙其指, 負薪歸廬。
曾子名參,字子輿③,是春秋時期魯國人。他與父親曾點都是孔子的優秀學生。曾子非常孝敬他的父母,尤其是他順承親意、養父母之志的孝行,成為後世普遍贊美和效仿的典范。
在日常生活中,每到吃飯的時候,曾子一定都會細心觀察和體會父母的飲食口味與習慣,並將父母最喜歡吃的食物牢牢記在心裡。因此,一日三餐,曾子總能准備出父母最愛吃而又很豐盛的菜肴。
父親曾點深受聖賢教誨的熏陶,平常樂善好施,經常接濟貧困的鄰裡鄉親。對於父親的這個習慣,曾子也同樣銘記在心,所以,每次父母用過飯後,他都會畢恭畢敬地向父親請示,這一次余下的飯菜該送給誰。
在曾子的心中,時刻想到的都是父母的需要,父母所喜愛的一切事物,他也都會放在自己的心裡,以便隨時可以滿足父母的心願。父親平時很喜歡吃羊棗,曾子就會在外出時盡量給父親多帶回一些。待父親過世之後,曾子睹物思情,看到羊棗,他就想到父親在世的情景,心中不免勾起無限的傷痛。所以從那以後,他就再也不忍吃羊棗了。
有一次,曾子到山裡頭去砍柴,只有母親在家。不巧家裡突然來了客人,母親一時不知所措,惟恐因待客不周而失禮,情急之下,她就用力咬了自己的指頭,希望曾子心中能有所感應,趕快回家。果然,母子連心,曾子正在山中砍柴,忽然感覺一陣心痛,他馬上就想到了母親,於是,就趕緊背著木柴趕回家中。
還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蒸梨給年邁的婆婆吃。當時梨蒸得還不熟,她就端給婆婆吃。曾子看了非常生氣,也很懊惱,就把妻子休出家門。從此,曾子沒有再娶,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把兒子曾元從小就教得非常好,使他後來也成為了賢達之人。
曾元長大成人之後,因為思念自己的母親,向父親請求是否可以把母親接回來住,但是曾子並未答應。他告訴兒子說:“人一生最重要的無過於他的德行,而德行的根本在於孝道。一個女子嫁到丈夫家,最重要的是要使這個家能夠承上啟下,也就是能孝敬公婆、教導子女、輔佐丈夫。”
由此可見,曾子極其重視孝道。他認為妻子連蒸梨這種小事都處理不好,又怎能承擔起整個家庭的責任?怎能盡到一個兒媳、母親和妻子的本分?如此身教會有損於家風,導致家門不修,也會影響到後世子孫。所以與妻子分離也實在是不得已之舉。曾元聽到父親這番意義深遠的話語,也理智地認同了父親的看法。
又有一次,曾子路過一個叫“勝母”的地方,他很避諱這個名字,所以就不肯踏入這個地方。
孔子知道曾子是一個孝子,所以將“孝道”的學問傳述給他。在《孝經》當中,孔子與曾子以一問一答的形式,把孝道表露開解無遺。他囑托曾子一定要把孝道發揚光大。由此可見,曾子的為人和孝心孝行非同一般常人。
曾子不但對於奉養父母的身體非常重視,即使在日常生活、言語行為當中,也非常謹慎,惟恐有辱父母養育之恩,擔心因為自己表現不好而使父母蒙羞。
同時,他更非常留意如何教導自己的學生,時刻以自己的修身來做學生們良好的行為典范。所以,他的學生“子思”繼承了他“養志”的精神,不僅使自己成為了賢人,他的學生“孟子”後來則成為“亞聖”。
曾子一生秉承孔子的教誨,依教奉行,專心致力於孝道,也用自己一生的行持來告訴我們,如何順承親意,如何將孝道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他不但做到了“入則孝,出則弟”,還做到了“謹而信”,並且把夫子所教的這些德行流傳於後世,培育他的學生。而由他所傳述的《孝經》,也流傳千古,直至今日。期間不知造福和成就了多少的家族與朝代。
縱觀天下父母之心,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希望他們能有所成就。然而,成就“功名利祿”並不算真有成就,而成就“道德學問”才算真有成就。
📍影片出處
https://youtu.be/Lvcwkh0yWu8
📍文章出處
http://big5.xuefo.tw/nr/article34/335981.html
............................................................................................
📝【學習心得】
我們現在人對「孝順」的意思都扭曲了,就容易自我將其定義為八股,其實不然,是因為學習方針有所扭曲,而偏歪著重於形式而非往涵意去落實而造成誤解。學習「孝順」的真意,對父母的恩德,從中習倫理之道,時刻體恤父母辛勞,為人子女對父母的敬重,學習聖賢之理,實踐聖賢之德方向落實,並非追尋世間的名利富貴為成功定義,而是真正成就為聖賢之人才是真正報父母恩德。
一般倫理定義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沒有比擔任有情有義的受害者,卻被誤認為無情無義的加害者,更讓人感到背叛的了。
今天收到一個之前做前世今生個案的回饋,他說前幾天出了點意外傷到了前世的傷。我問他怎麼回事,他說他傷到了左腳及右手,而那正是他前世報告裡面所記載的,那一世為了效忠主人而傷到了左腿斷了右臂。
我自己的觀察是,如果前世的傷再次顯現,那麼也就是提醒我們要正視前世的傷痛。的確,個案也回饋,前世的傷痛議題近期在生活中有顯現出來。
我回頭看了一下星盤,果然代表前世傷痛的凱龍星在獅子座8宮,完全呼應了個案前世裡主僕關係之間的背叛傷痛。
很多時候我在為個案做前世今生報告時,都會以星盤來佐證,看看前世的傷痛議題在今生出生時,星盤符號會是怎麼顯現的。這當中總是藏著非常奧妙的連結感,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以占星符號及靈魂藍圖能量來推敲前世帶來今生的議題。
1)凱龍星牡羊座或1宮
這與一個人在世界站穩腳步的價值感及身分認同有關,因此他有可能前世是為了個人的身分重要性,而有所拉扯或爭奪。而到了今生就會有人際界限以及心理界線上面的需求失衡,心底受傷的信念為:「我不重要」。
#靈魂藍圖能量3-3或5-5
2)凱龍星金牛座或2宮
這是自我價值確立的核心,因此前世都帶有證明自己自尊、自信、權利、地位及金錢的劇情,然而通常結局不外乎落入的是一股深淵式的無力。因此今生會再一次體驗如何證明自己價值以及怎麼去處理心中的那個無力感。相對來說可能會帶有某一種執著及固執,權力及威嚴雖會是一種顯現,但內心其實是脆弱的。心底受傷的信念為:「我不夠安全」。
#靈魂藍圖能量6-6或11-2
3)凱龍星雙子座或3宮
這與自我概念形成有關,而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真實地被接納及看見有關,因此在前世的故事裡總是帶有比較或誤解的劇情,或是因為聰明而反被聰明誤的劇碼。這樣的靈魂帶到今生來通常會以溝通表達做一個核心重點,因為沒有被真實看見及接納過,所以今生必須學會如何一致性地真實表達。然而挑戰的是今生出生的原生家庭,就會塑造出一種無法真實表達自己感覺的局面,或是經歷不斷被誤解的狀況,甚至是被批評或羞辱。心底的傷痛信念為:「我一定要比過他們」。
#靈魂藍圖能量7-7或17-8
4)凱龍星巨蟹座或4宮
這與對世界及人的基本安全感有關,一般來講來到這個世界會感受到不安全,前世都帶有被遺棄、不被愛、歸屬感的議題。很多前世經歷過戰亂時期、孤兒式成長或是尋找親生父母的人,今生都帶有內在不安全感以及情緒敏感的傷痛。這種心底深深的感受到害怕被遺棄及不被愛,所以很有可能今生會需要某種程度的歸屬及依附,而成為一直在尋找愛卻又陰晴不定的狀態。心底受傷的信念為:「我不值得被愛」。
#靈魂藍圖能量2-2或8-8
5)凱龍星獅子座或5宮
這與個體天命舞台有關,前世的劇情範圍就比較廣了,演出的有可能會是自我聚焦的部分,但也有可能是自我懲罰的部分。如同上述的個案,就屬於效忠主人不但沒有被關注、被讚賞,反而被誤解、被懲罰。那麼帶到今生來,就會有自我認同及肯定的議題,加上原生家庭的催化,就有可能內縮或外放,成為自我批判、貶低及自尊心低落的狀態,或是熱情展現創意,實現內在的天命,而達到自我滋養及讚賞。心底受傷的信念為:「我不夠好」。
#靈魂藍圖能量4-4或9-9
6)凱龍星處女座或6宮
這與自我療癒或者自我忽視相關,前世可能會有身體或心靈上的折磨或失衡狀況。比如心智困惑或是情緒混亂,甚至因為自己心底的內疚而過度付出犧牲生命。我記得有一位個案甚至在前世因為擔任救人的醫護人員,而忽略了自己的小孩,造成孩子的死亡而自責不已,後期因內疚而產生慮病症,被疾病折磨。這樣的靈魂傷帶到今生通常會有身體健康、或是心靈健康上面的議題,比如施與受的失衡,或是疏於自我照顧忙於工作或家庭。因此今生的身心疾病都在提醒,自我照顧及療癒的重要性。心底的受傷信念為:「我一定得達成什麼」。
#靈魂藍圖能量10-1或17-8
7)凱龍星天秤座或7宮
這與真實自我及關係自我當中的認同有關,因此前世都帶有著關係中的依存震盪議題。因為太想被愛、被尊重、被認同,於是在關係中看不見自己的定義。這樣的前世所帶到今生的議題通常會在關係中顯現,為的是要讓你釋放掉曾經妥協自身價值的一些痛苦記憶,來讓自己尊重和傾聽真正內在的聲音,在今生獲取自我實現的價值感。心底受傷的信念為:「我無法一個人存在」。
#靈魂藍圖能量12-3或11-2
8)凱龍星天蠍座或8宮
這與深層強烈的情緒情感有關,前世的劇情通常起伏較明顯,就是所謂的灑狗血劇情。有可能包含偏執的恐懼、妄想、猜疑、不信任、毁滅、災難與死亡。而這類的前世靈魂傷痛都與自我憎恨及責難有關,因此今生會再一次面對所謂人性五毒(貪、嗔、痴、慢、疑)的考驗,也脫離不了錢、權、情、性的糾葛。其中的重點是,一生的經驗如果內攝為自我概念或是信念,那麼這正是形成一種偏執的基底,而需要帶到下一世去突破。看穿幻象,就會是個攻略了。心底受傷的信念為:「我需要控制」。
#靈魂藍圖能量1-1或3-3或14-5
9)凱龍星射手座或9宮
這與尋找生命的意義相關,也與發展自我信念有關,因此前世大多有和宗教、教育、傳遞理念、挖掘真相相關。劇情百百種,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個案的前世以自身的不足狀態去顯現出環境的歧視,而導致群體的改革及進化。這種不足狀態很有可能是所謂的心理陰影,比如說出生就有某種殘疾,但卻靠著發覺生命真相而改變自我削權的狀態。簡單來說在今生通常會走上身心靈這條路,最起碼會探索人生相信生命有更大的意義存在。唯一就是,生命的真相每個人都不同,因此沒有所謂的真理。如果沒有這一層認知,那麼心底受傷的信念就會是:「我的真理才是真理」。
#靈魂藍圖能量15-6或22-4
10)凱龍星摩羯座或10宮
這與內化的自我概念有關,通常這牽涉到原生家庭,當然與前世是息息相關。前世遺留的身體記憶,與自己夠不夠格有關,也許是家族之間的爭襲、財產的爭奪、利益的欺騙或貪婪,甚至是抵觸倫理道德的利用,這些都會是前世發展的劇碼。帶到今生來還是有遺毒,也就是要證明自己夠好,所以會在世俗層面盡可能地達到成功,或是在人際上面獲得可控感,內在實際上是積極的避免受到批評,因為那會勾起累世以來的一種羞愧及屈辱感。內在核心的受傷信念為:「我不能失敗」。
#靈魂藍圖能量16-7或20-2
11)凱龍星水瓶座或11宮
通常這與人的連結斷裂有關,不管是心靈上的斷連、身體上的斷聯,或是內在的切割。總之前世裡因為某種劇情轉折而導致與人群疏離,切斷自己內在的感受,帶到今生來就很有可能藉由原生家庭的觸發,而成為逃避行依附關係者。即使是身在關係中,也會有一種內在無法與人聯結的分離感,這來自於前世的經歷。取決判斷的點在於內在的平靜感,如果與人交涉或不與人交集都感覺到焦慮,那麼就得先從自己內在的感受做重新連結,才能再次與他人連結共振。內在的受傷信念為:「我可以一個人」。
#靈魂藍圖能量18-9或21-3
12)凱龍星在雙魚座或12宮
這與受害意識的扎根相關,而受害或加害的原型則在於自我需求是否被滿足。這類的前世經歷幾乎都會是有受害的原型存在,不見得真的扮演受害者,很有可能只是為了拯救他人而被誤解,最後成了受害者。這類的悲劇人格所獲得的素材,是為了能在新的一生當中真正扎根自己的重要性。也就是說不論別人如何對我,我怎麼對自己才是個重點。因為很有可能前世的受害而導致今生的過度補償,比如說前世的拯救他人而被誤解成為加害,深深懊悔不已,來到今生就會更忽視自我照顧而掏空自己來重視他人,卻又冥冥當中重複了與前世同樣的經歷。這其中的傷痛信念為:「我不能成為自私的人」。
#靈魂藍圖能量19-1或13-4